管理学有趣的试验:糖果实验——态度改变

2024-04-28

管理学有趣的试验:糖果实验——态度改变(共2篇)

篇1:管理学有趣的试验:糖果实验——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糖果实验概述

心理学家布莱姆以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个有意思的实验。他告诉孩子们有一些糖果给他们吃,他们可以在两种糖果中任选其一。布莱姆与孩子们说完这话就走了。他的助手紧随其后走进房间。但是,这名助手并没有像布莱姆所说的那样做,他只是任意地将一种糖果发给每一个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来挑选糖果。这一过程结束后,布莱姆再次现身。通过与孩子们的谈话,他了解到,原本孩子们评价说自己是喜欢某种糖果的,但是当他们被强行塞给别的糖果之后,他们的看法改变了,认为原来自己喜欢的糖果不好看或者不好吃了。本来孩子们预期自己可以选择喜欢的糖果,结果当他们发现实际上并不如此,就会感到自己被加上了一种额外的束缚,导致了对本来喜欢的东西也不喜欢了。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处于平静与和谐的状态,常常在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然而不协调时必然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不和谐。而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一个人构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要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对外面世界的看法,去根除一切搅扰。

改变不协调的途径

那么人们如何来解决这种不协调呢?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途径:

第一,改变行为,从而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把烟戒掉,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了。

第二,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自己的行为。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认知也可以达到协调。

第三,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同样可以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甚至反而对身体有些益处的事例知识。

改变不协调的途径

那么人们如何来解决这种不协调呢?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途径:

第一,改变行为,从而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把烟戒掉,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了。

第二,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自己的行为。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认知也可以达到协调。

第三,引进新的认知元素,同样可以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甚至反而对身体有些益处的事例知识。

篇2:印象管理与个体态度改变的关系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传统课题与主要领域。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 试图解释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原因和过程, 预期的态度改变 (anticipatory belief change) 是该问题的一个经典实验。当人们确信某个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即将呈现时, 他们的态度会在信息呈现前朝着这个信息所持有的态度转变, 这被称作预期的态度改变。

二、预期的态度改变—心理内解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实验社会心理学明显地倾向于对行为的心理内解释 (intrapaychic explanation) , 而不考虑社会关系的作用。如不协调理论、公平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等。认知失调理论是最主要、最流行的态度改变理论。它的基本原理是:人具有一种一致或平衡的倾向, 认知不协调会给个体心理上带来不愉快和紧张感, 使人形成一种压力, 迫使自己想方设法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状态, 达到认知平衡协调, 并全力保持这种协调状态。

根据心理内的解释, 个体之所以会发生预期的态度改变, 一是, 当得知即将呈现的信息与自己的态度不同时, 个体会产生认知不协调, 并产生减少这种不协调的压力, 于是在信息呈现前即朝着信息所持态度的方向改变, 通过认知重建达到协调。二是, 人们在面临新的信息时倾向于调整自己的态度。当态度对象是不熟悉的时, 人们承认对该事件的知识较为欠缺;当问题较为熟悉时, 人们会无偏的思考新信息所持有的观点, 两种情况均导致态度朝着信息所持态度的方向转变, 产生适中的态度。

然而, 人的行为举止除了遵循逻辑的要求之外, 还可能存在更深层的、更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理性原因。事实上, 人们的言行常常试图给他人留下好印象。

三、预期的态度改变—印象管理解释

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也叫做自我呈现 (Self presentation) , 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知觉、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是社会互动的本质成分。社会交互包括三个要素:个体自身、交互对象和评价对象。从印象管理视角看来, 人们之所以会发生预期的态度改变, 是出于以下原因:

1、树立期望的自身形象。

一方面, 人们拒绝看起来不能抵御社会压力或易受骗, 于是在预知某个信息会呈现时, 会提前报告与该信息一致的观点, 以表现出前后一致。另一方面, 人们在面临新的信息时会呈现适中的态度, 是因为适中的态度通常给人心胸开阔、愿意考虑问题双方的印象。

实证研究发现, 如果被试相信逆态度信息的存在, 一段时间后得知信息无法呈现, 则在最终的态度测量中不会发生预期的态度改变;然而, 如果在被试知道信息无法呈现之前进行一次态度的测量, 则最终的态度评价时, 被试受先前测量的影响发生预期的态度转。由此可推断, 被试态度的改变是一种呈现策略, 为了看起来前后一致。

2、迎合交互对象和评价对象。

在社会交互中, 人们尽可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去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关注别人期待他们怎样做, 关心他们的行为是否恰当, 并且通过改变行为使之与自己对社会情景的理解相符合。

在实验研究中, 告诉一部分被试: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逆态度信息使态度发生转变的情况;告诉另一部分被试:研究的重点是对逆态度信息的回忆和再认。结果发现, 当被试相信自己的态度反应是研究的重点时, 预期的态度改变才会发生。另外, 被试 (白人) 在面对白人访谈者时, 表现出对黑人的偏见;当访谈者换成黑人时, 被试表现出的偏见明显减小。这些现象均表明, 被试的态度改变是出于印象管理、即迎合交互对象 (实验者) 的目的。而当被试认为自己的评价会被态度对象知晓时, 态度明显更为积极, 这种积极的态度目的是迎合态度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印象管理理论解释了预期的态度改变现象, 但不代表它会取代或推翻心理内理论的解释, 它是对心理内的补充, 而非排斥。印象管理解释的出现说明, 仅从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来解释复杂的社会行为往往是不够的, 还应考虑到外在环境的作用。

四、态度改变的真实性

研究者认为, 当个体对两种不同观点做了充分考虑后, 态度的改变才会较为持久;相反, 当个体并没有进行充分考虑便持有某种态度时, 这种态度的改变往往是短暂的。Mc Farland等进一步发现, 被试在不需要印象管理的情景中 (私密条件下) 才会对逆态度的信息有更多的考虑;在需要进行印象管理的情景中 (公开条件下) , 对逆态度的信息考虑较少, 被试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情景线索, 而不仅仅是逆态度的信息。因此, 个体出于印象管理的目的表现出的态度改变, 其真实性受到怀疑。

内隐态度的提出使得我们有机会直接检验个体态度改变的真实性。人们对同一态度对象能同时存在外显和内隐两种不同的态度。外显态度是思维的意识性产物, 其心理机制是命题加工, 即基于演绎推理得出认为正确的评价判断。而内隐态度是无意识的产物, 其心理机制是联想加工, 先前存在的联想结构A和特殊的外部刺激B之间的相关度会激发记忆中的特殊联想, 不管个体认为正确与否, 联想都会发生。Nosek等认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区别在于外显态度容易受到印象管理的影响。研究者现已发现, 迫服从后高自我监控 (印象管理能力的一种指标) 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会发生分离。作者认为:如果预期的态度改变是出于认知因素, 对争论双方的观点做了认真考虑, 则态度的改变是真实的;如果是个体关注自身的公众形象而有意进行的印象管理, 则可能是一种“权宜之计”, 非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本质变化。

摘要:个体实施印象管理, 是为了在社会交互中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人们为了迎合交往对象、迎合评价对象、树立期望的自身形象等, 所表现出的态度转变并不反应内心真实的情况, 只是权宜之计。

关键词:印象管理,态度改变,心理内

参考文献

[1]陈启山:《印象整饰与内隐态度、组织行为的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 2006年。

上一篇:庐山地理实习小结下一篇:烘烤词语的常用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