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的管理

2022-07-04

第一篇:检测实验室的管理

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自2014年成立以来,XX检测实验室承担了研究院各级科研课题的检测试验研究、各研究所委托的验收检验及部分监督检验等工作。针对XX检测实验室承担的检测实验类型多、工作量大、检验要求高、需求及时性强等诸多特点,需要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把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现有的质量保证体系相结合,旨在优化实验室的业务流程,提高试验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数据完整化和利用综合化,降低试验人员工作量,降低实验室管理成本,通过精简实验室现有的运作环节,探索信息技术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以提升实验室的综合管理水平。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基于目前局域网内通用的数据库及计算机技术(C/S或B/S混合结构),与实验室现有的质量保证体系相结合,设计出集成化信息控制系统,具体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从任务下达、样品入库、任务分配、检测过程(包括仪器自动采集数据)、报告生成、数据及报告的审核批准、报告签发打印(包括电子签名)等全过程“无纸化”,所有流程中的各环节为计算机操作和监控,大幅降低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实验精度。

2、全部流程均以样品编号或试验编号作为数据共享的唯一代码,遵守样品流转过程的“唯一性”,具备完善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与处理系统,可随时查询各种实时数据和趋势曲线,辅助科研和管理。

3、具备方便完善的办公系统。实现各审批流程的信息化,并可以用短信或邮件提醒节点业务办理;具有实验设备管理、质量体系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文件档案管理、合同结算管理等辅助功能,满足实验室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

4、可以进行人员权限设置和管理,保密性高。各级各类人员只能按自己的权限登陆与自己工作内容有关的界面进行操作或浏览,所有的检验数据、报告书等均保存在该系统的数据库中,其权限的控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和保密性要求。

5、具有良好的可升级能力,可进一步进行功能扩展。如:建设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移动端(APP),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了解试验运行情况,进行业务审批和文件审阅,查询相关信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搭建。模块化是指在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将问题分成若开个简单问题,每个问题与一个模块对应,每个模块都独立完成各自的功能,之后将根据设计的结构需求将模块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降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降低维护成本。实验室管理平台以“建模”的方式进行开发,解决了软件维护难的问题,可以边使用、边开发,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的风险。同时,基于“流程”的实验信息管理系统简单、实用、方便,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流就像发邮件一样简单,降低了系统应用的难度,提升了软件的可用性。

通过前期的需求分析和调研结合,初步规划检测实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MLIMS)包含了八大模块:样品管理模块、检验管理模块、试验管理模块、报告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统计查询模块、办公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等,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1、样品管理模块

XX检测实验室接受的样品包括:重点科研项目中加工产品、较大批量现场生产产品、科研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其他需抽检的产品等。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各类样品信息登记(可批量录入和编辑)、样品编号(可支持条形码或电子标签)、在线拍照、样品相关附件管理、样品状态进度监控、任务分配管理等。

2、检验管理模块

包含了各类加工产品的监督检验和委托检验的工作流程(详见附图

1、2)。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任务书管理、检验流程管理、检验数据管理、检验标准管理、质量申诉管理、特殊过程管理等,可以在流程中定义触发事件和数据校核规则,支持检验数据的自动计算、修约、判定等。

同时,要求检测结果一旦经过最终审核节点,任何人(即使是检测者自身)也不能再行更改(除非由最高管理员解除锁定),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唯一性”及“不可更改性”。

3、试验管理模块

常规试验的流程包括三大阶段(详见附图3),分别为前期准备、试验阶段、后期工作三个阶段,需要对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划分和描述。该模块应提供网上试验申请、试验方案管理、安全教育管理、试验流程管理、试验数据管理、后期工作管理等功能。

4、报告管理模块

能够提供多种格式的检验和试验报告的自动生成及在线编辑,具备报告审核、批准等网上流程,支持电子签名和操作记录留存,具备限制报告打印、报告发放管理等功能,最终报告存储进报告数据库并可规定权限进行浏览查询。

5、设备管理模块

设备管理主要是对试验设施和测量设备进行跟踪保养维护,目标是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应用价值,最终达到既满足实验要求又节约费用的目的。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设备基础信息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计量设备管理(包括标准物质管理等)、设备资产管理、设备采购管理、设备费用管理、设备信息查询等。

6、统计查询模块

检测过程和各类试验所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可形成各类统计图表,实验室管理者可以快速溯源、及时得到相关数据,实时作出决策;各类人员在一定授予权限下可以实现方便的检索、统计、比对等功能。

此外,可以利用数据管理功能集成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模拟类软件,既进行试验检验数据的在线或实时分析,也可以实现对历年来的历史数据进行有价值的趋势判断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统计支持。

7、办公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质量体系管理、人员信息管理(包括实验室内部人员资质信息和外部客户信息的管理等)、文件档案管理、合同结算管理、实验耗材管理、培训管理、安全管理等辅助功能,满足实验室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

8、系统管理模块

主要承担对检测实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MLIMS)本身的管理维护和安全管理等,包括使用人员权限的管理等。

同时,我们认识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软件,而是一个系统平台,它除了能够管理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还是科研辅助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明确实验室的核心业务和可扩展业务,认真梳理、再造各项业务流程,充分考虑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流程,分析实验室业务流、信息流和数据流的关系图,确定各个环节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对象和内容。而且,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持续改进的过程,一个 IT 系统的建成,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企业是要发展的,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时候,也会对实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的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使其能满足企业在未来发展的需求。

第二篇:检测实验室如何建立管理体系

[摘要]文章重点介绍检测实验室如何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到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过程。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评审准则;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韦柳宁,南宁市建筑管理处检测中心综合科科长、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c文章编号]1007―7723(2007)08-0102-0003

为了使检测结果始终保持可靠,就必须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使这些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因此要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个体系。可以说,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管理体系来运作的,建立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实验室管理的主要任务。换言之,为保证实验室的最终产品――检测报告,校准证书能满足社会上广大用户的质量要求,把实验室的组织机构、职责、工作程序、质量活动、管理活动和各类资源、信息等协调统一起来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就构成了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检测实验室为了保证向客户提供的检测服务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施行有效的管理体系。《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评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按照国家认监委的要求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应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也就是说实验室必须于2007年年底前完成管理体系的改版。目前,南宁市建筑管理处检测中心已按照新《评审准则》的要求顺利地完成了转版。笔者作为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的主要编制人,并长期从事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管理工作,现就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心得体会与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一、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南宁市建筑管理处检测中心坚持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无论是政府指令性任务,还是客户的委托,均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竭力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并据此来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例如,南宁市建筑管理处检测中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如下:

1、质量方针

科学准确、客观公正、优质高效。质量方针是实验室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全体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其内涵解释如下:

科学准确: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科学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数据和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客观公正:不受任何来自商业、行政或其他压力的影响,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与判断,保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优质高效:增强服务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优化管理环节,增强技术效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质量目标

(1)全面贯彻中心的质量方针,跟踪《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改进。

(2)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服务宗旨,使客户的投诉处理率达100%。

(3)在用设备完好率及计量检定,校准准用率达到100%。

(4)检测报告的结论差错率为0%。

(5)检测报告发放及时,报告内容完整、清晰、结论准确。

二、领导作用

建立管理体系并按照管理体系运作,涉及实验室的各个部门,是一项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的工作。因此,实验室最高领导者的决心是非常关键的,他对管理体系工作的观念、态度直接左右管理体系建立的进程,可以说领导的重视是一个实验室管理体系创建、保持并规范运行的基石和后盾。最高领导者要想指挥和控制好一个实验室,必须做好确定方向、策划未来、激励员工、协调活动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等工作。南宁市建筑管理处检测中心领导就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专门组建一个负责建立管理体系的部门。该部门既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宣贯,又负责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管理,确保中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三、全员参与

实验室中符合要求的各级人员是实验室的组织之本。有了管理层的重视只是工作的基础,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如果管理体系只有领导的重视,没有基层人员的认真执行,那么管理体系将形同虚设。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性是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南宁市建筑管理处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建立伊始,领导全面负责、把握大局、正确引导,并组织全员进行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让每位员工都熟记自己的岗位职责,了解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全面掌握,并在检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贯彻执行,确保实验室质量方针的实现。

四、确定组织机构,分配质量职责

由于各个实验室的性质、工作内容不同,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组织结构模式,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有利于实验的检测业务范围,有利于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即实验室内部机构设置合理,部门岗位职责明确,这样才有利于实验室各环节的衔接,有利于质量职能的发挥,才能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以南宁市建筑管理处检测中心为例:为保证中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设置有一个综合科和三个检测科,并对中心下属各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界定。中心管理层由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组成,并有符合要求的任命文件。为鉴别潜在的利益冲突,对参与检测和对检测有影响的关键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了界定,如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审核人员、校核人员、综合科科长、检测科科长、样品管理员、档案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检测人员、内审员、质量监督员。并对关键管理人员指定了代理人,如: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五、编制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编写的好坏,关系到体系运行的优劣,因此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应建立在符合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首先要把《评审准则》的各个要素读懂、吃透,掌握其实质内涵,把理性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第二要结合自身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着手体系文件的编写。文件的编写并不是对原有管理文件的否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对照要求,加以调整、完善,编制出既符合标准又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文件,切忌脱离实际,高不可攀。管理体系认证有一句行话“写到做到”。当然,体系文件是动态的,应在执行过程中适时地予以修订。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编制按下列的步骤进行:

1、首先是由经过培训,对《评审准则》充分认识,具有内审员资格,熟悉本中心的业务范围、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人员、环境、设备的人员负责编制。

2、确定管理体系文件的框架,中心的管理体系文件共分为A、B、C、D四个层次:

(1)A层次:管理手册一阐明本中心的质量方针、目标,对管理体系要素进行描述,是管理体系

中的最高层文件;

(2)B层次:程序文件――是对直接影响质量活动的要素予以控制所规定的方法以及实施管理体系所遵循的步骤和规则,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3)C层次:作业指导书――是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的依据文件,它是程序文件的操作性文件。包括操作规程、实施细则、检验方法、自校规程和期间核查规程等。

(4)D层次:其他质量文件――管理记录和技术记录,是管理体系运行所产生的文件。诸如表格、原始记录、报告等。

3、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后,依次编制管理体系文件。中心的编制的总体顺序为:先编制A层次管理手册、然后编制B层次程序文件;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形成后,依据相关要素和程序的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和其他质量文件等C、D层次的文件。

4、本中心的管理体系覆盖了《评审准则》全部19个要素(其中管理要求11个要素,技术要求8个要素),未进行任何删减。为确保管理手册的符合和完整性,中心的管理手册的目录均按《评审准则》的19个要素的顺序编排;除对应于管理手册的每个要素建立19个支持性程序文件外,还增加了其他相关的程序文件,对有关要素和检测活动过程进行了规定,共用30个支持性程序文件来具体展开描述管理手册的19个要素。

六、管理体系文件的全员培训

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应及时传达至有关人员,质量负责人组织宣贯,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使中心人人都了解建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管理体系培训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在整个中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要求所有与检测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与之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加以理解和有效实施,从而保证质量体系的贯彻落实。

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部门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并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为确保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中心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质量监督

监督工作是保证检测/校准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本中心按照《评审准则》

4、

1、10条的要求设立了多名监督人员,并在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监督员的职责、工作要求和程序、实施监督的记录和结果,以及在监督工作中发现“不符合”工作和处理意见。中心做到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的作用,于每年年初制定监督计划,规定监督工作的范围、数量,对检验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和验证。

(1)要求监督员对委托样品检测工作的监督工作量应达到检测工作量的5%~10%。监督内容包括: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检测设备状态、检测标准的确认、原始记录的真实性、检测报告的规范性。

(2)对现场检测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合同的完整性、环境条件、检测设备状态、检测标准的确认、原始记录的真实性、检测报告的规范性。

2、有效进行内部审核

实验室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简称内审,通过内审对实验室开展的质量活动进行检查,验证实验室的运作是否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评审准则的要求。同时是实验室自我审核、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一种系统性活动,是保证管理体系更加有效运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通向管理评审和现场评审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中心内审的要求如下:

(1)中心应按照《内部审核程序》的要求定期组织进行内部审核,一般一年不少于一次,应包括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并覆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岗位或工作场所,确保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审核频次。

(2)内审员应经过培训,具备内审员的资格,并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3)当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导致对管理体系运作的有效性或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时,中心应按照《不符合工作的控制与纠正程序》和《不符合工作的预防程序》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内审员应及时记录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被审核的部门应针对内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认真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措施并及时实施纠正。如调查表明,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能已受到不良影响,则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

(5)内审组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跟踪和验证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内审员根据审核结果对受审核部门的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作出客观评价。

3、重视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最高领导者对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以及对本实验室的适用性,组织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其应当考虑到的因素有: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审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南宁市建筑管理处检测中心对管理评审是这样规定的:

(1)初次内部审核之后,正式资质认定之前进行首次管理评审。实验室的管理评审在正常情况下,在一次完整的内审后,每年至少一次。当发生特殊情况时,中心主任可决定增加管理评审的次数。

(2)实验室应详细记录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措施,中心主任应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这些措施,质量负责人对评审结果形成评审报告。

(3)管理评审中发现不符合工作时,应执行《不符合工作的控制与纠正程序》及《不符合工作的预防程序》。

(4)决定采取的措施涉及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时,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通过外部审核进行改进

在3年的计量认证周期之间,要经历监督审查,在计量认证扩项、获得的各类资质的年审中,都要经历外部审核。通过外部审核,不同的技术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发现中心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实施有效的整改,必要时制定预防措施,这也是计量认证后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之一。

八、结语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维持和持续改进是一项长久工作,是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满足客户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履行承诺的保障,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 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

1、检验程序及要求

1.1 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采样作业,要执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

1.2 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制样、检验分析。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印上“作废”、“检修”、“停运”等印章。

1.7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及计算、分析检验报告单。实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两种。

1.8分析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分析者本人填写,在岗其他分析人员复核(两检制),确认无误后,报告给负责人。分析者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复核人员应对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1.9负责人接收到分析数据,经审核确认无误后(三检制),立即填报相应表格,报告给有关部门,对不合格数据,还要在做好标识。负责人要对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报告单的质量负责。

2、记录要按月、季或年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 记录一般可将记录送交实验室质量记录存放室归档保存。

3、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质量记录。

4、记录在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潮湿、霉变、虫蛀;丢失和盗用,注意防火与通风。记录的使用与管理要遵守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

5、遵守实验室分析检验、试验工作基本规则。

6、上级抽检时,质量安全环保部质检可以直接安排到分析化验室,分析化验室要做好登记,同时将自测数据与抽检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检验实验室能力和室间精密度。

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 实验仪器管理制度

实验仪器是完成各项检验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其运行的精确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实验能否正常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常用实验仪器有各类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生物标准)、各种培养箱、各种离心机、低温冰箱、普通冰箱、高压灭菌器、液氮贮存罐、分光光度计、生化仪器和微量反应仪器等。

实验仪器根据其精密程度和价格昂贵与否,通常大致分为贵重仪器和一般仪器。贵重仪器应放置在洁净、防尘防潮的环境中使用;一般仪器可放置在要求不太严格的环境中。

超速和高速离心机、高级显微镜、液相及色谱仪存放的相对湿度不应高于60%,使用电压应稳定在220-240V之间。应根据说明书的要求配备稳压电源。稳压电源的输出电流应与仪器相符或略高。

实验仪器应定期保养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超、高速离心机应定期作干燥运转和检查真空泵油是否出现云雾状。其他生化仪器,都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养。仪器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和还原,而不是留在下一次使用之前。

仪器应由专业人员修理,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拆卸、置换仪器的零件或元件。 1. 贵重仪器管理责任到人,建立岗位责任和挂牌上岗制度; 2. 重要仪器应悬挂使用操作说明并附有简单故障排除办法; 3. 事故报告制度和损坏报修制度; 4. 重要仪器作用原始记录;

5. 各种仪器的定期保养制度;标明上次检修时间和检修期限; 6. 仪器的调试核准制度; 7. 重要仪器建立档案管理;

8. 仪器报废确认制度。

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 精密仪器的管理制度

安放仪器的房间要符合该仪器的要求,以确保该仪器的精度及使用寿命,做好仪器的防震、防尘防腐蚀工作。建立专人管理制度,仪器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价、出厂和购置的日期都要登记准确。

大型精密仪器每台都要建立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仪器说明书、装箱单、零配件清单。

2、安装、调试、性能鉴定、验收记录。

3、使用规程、保养维修规程。

4、使用登记本、检修记录。 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 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化验室所需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很多,化学药品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化学药品存放时要分类,无机物可按酸、碱、盐分类,盐类中可按周期表金属元素顺序排列例如钾盐、钠盐等,有机物可按官能团分类,如烃、醇、酚、酮、酸等。另外也可以按应用分类如基准物、指示剂、色谱固定液等。 1.属于危险品化学药品

(1)易爆和不稳定物质: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2)氧化性物质:氧化性酸、过氧化氢等。

(3)可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还包括在潮气中会生成可燃气体的物质。如碱金属的氧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4)剧毒物质:氰化钾、三氧化二砷等。 2.化验室试剂存放要求

(1)易燃易爆试剂应储存于铁柜中,柜的顶部有通风口。严禁在化验室存放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

(2)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剧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3)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4)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物。醚类、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烯烃、液体石蜡等在见光条件下若接触空气可形成过氧化物,放置愈久愈危险。乙醚、异丙醚、丁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若未加阻化剂(对苯二酚、苯三酚、硫酸亚铁等)存放期不得超过一年。

(5)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柜中。

(6)发现试剂瓶上的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 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7)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建立双人登记签字领用制度。

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 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管理

实验室需要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称为实验室“三废”。由于各类化验室测定项目不同,产生的三废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毒性不同,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别。为了保证化验人员的健康及防止环境污染, 化验室三废的排放也应遵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1、汞蒸气及其它废气

长期吸入汞蒸气会造成慢性中毒,为了减少汞液面的蒸发,可在汞液面上覆盖化学液体;甘油效果最好,5%NaHO2溶液次之,水效果最差。对于溅落的汞,应尽量拣拾起来。颗粒直径大于1mm的汞可用以吸气或真空泵抽吸的拣汞器拣起来。拣过汞的地点可以洒上多硫化钙、硫磺或漂白粉,或喷洒药品使汞生成不挥发的难溶盐,干后扫除。药品为: (1)20%三氯化铁溶液;

(2)1%~1、5%碘化钾溶液,每平方米使用300-500ml 对吸咐在墙壁、地板及设备表面上的汞可以用加热薰碘法除去,按每平方米0、5g碘,加热薰蒸,或按每10m,用0.02m蒸发面积的碘片,下班前关闭门窗,任其自然升华,次日移去。以上除汞方法中,三氯化铁及碘蒸气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采用这两种方法时要注意对室内精密仪器的保护。另外,也可用紫外灯除汞,紫外辐射激发产生的臭氧可使分散在物体表面和缝隙中的汞氧化为不溶性的氧化汞。紫外灯(市售品常为30W/220V)的安装方法与一般荧光灯相同。高度2.5-3.0m, 每1m0、5-0、8W。可以利用无人的非工作时间辐照。化验室的少量废气一般可由通风装置直接排至室外,排气管必须高于附近屋顶3m,毒性大的气体可参考工业气处理办法用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方法处理后排放。 2、废液

我国国家标准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对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产生长远影响的污染物称第一类污染物,它们的允许排放浓度作了严格的规定。对于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称第二类污染物,根据排入水域的3种级别对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等20种污染物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详见GB-8978-88。 实验室废液可以分别收集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处理方法: (1)无机酸类、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2)氢氧化钠、氨水: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 (3)含汞、砷、锑、铋等离子的废液:控制酸度0.3mol/L,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淀。

(4)含氰废液: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氧化分解。CN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5)含氟废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

(6)可燃性有机物:用焚烧法处理。焚烧炉的设计要确保安全、保证充分燃烧,如有有毒气体产生应设洗涤器。不易燃烧的可先用废易燃溶剂稀释。 3、废渣

废弃的有害固体药品严禁倒在生活垃圾处,必须经处理解毒后丢弃。

第四篇: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行为,促进廉政建设,根据《采购管理办法》,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使用各项资金购置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无论其资金来源,均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为仪器设备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履行《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职能。

第二章具体采购计划

第四条

1、使用单位根据已落实的项目经费和经费预算,申报下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2、使用单位根据已批准落实的项目经费及时提出下月仪器设备月度采购实施计划,填写《环境检验检测采购项目申购单》。

第五条年、月度采购计划和《环境检验检测采购项目申购单》须经项目经费主管部门审批后送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汇总编制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年(月)度采购计划报校采购管理办公室。

第六条购置单价在2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在提交购置计划的同时提交《大型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报告》,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组织或委托使用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列入月度采购实施计划。

第七条购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提交购置计划的同时提交《特种设备购置论证报告》,经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审批后方可列入月度采购实施计划。

第八条申请购置进口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在提交购置计划的同时,按照《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提交《采购进口产品申请表》、《采购进口产品所属行业主管部门意见》、《采购进口产品专家论证意见》及《采购进口产品论证专家组成员基本情况表》。

第九条未列入月度采购实施计划的临时采购项目,由使用单位填写《环境检验检测采购项目申购单》,经项目经费主管部门审批后送设

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并说明原因,同意后由使用单位直接将《环境检验

检测采购项目申购单》送采购管理办公室审批。

第十条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的调整按报批程序

办理。

第三章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实施

第十一条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由采购中心或授权采购单位根据

采购管理办公室批准的方式组织实施采购。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应提供拟采购仪器设备的选型、技术参数等采购

指标要求。大型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同类批量预算金额超过20

万元的采购项目,采购指标要求须在实施采购前经设备与实验室管理

处论证审核。

第四章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验收及付款

第十三条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实行分类、分级验收。

1、大型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批量合同金额超过20万元的大额采

购项目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组织由使用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技术专家、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等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签署书

面验收意见

2、普通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授权使用单位

自行组织验收。

3、重大或国家法定的仪器设备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委托国家专业

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

第十四条仪器设备到货后,使用单位应会同仪器设备生产(供应)及时进行开箱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验收内容包括:

1.检查仪器设备内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碰伤、浸湿、受潮、变形等情况;

2.检查仪器设备及附件外表有无残损、锈蚀、碰伤等;

3.以供货合同和装箱单为依据,检查主机、附件的规格、型号、配置

及数量,并逐件清查核对;

4.检查随机资料是否齐全,如说明书、操作规程、检修手册、产品检

验合格证书等。

第十五条

1、与合同要求不符或质量不合格的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不得通过

验收,由采购中心或授权采购单位负责及时办理退、换、补等手续

2、验收不合格的进口仪器设备,须在索赔期内由采购中心或授权采

购单位会同海关、商检等部门及时提出索赔报告,完成索赔各项工作。第十七条仪器设备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应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办

法》及时办理入库建账手续,按合同约定向生产或供应厂商支付货款。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实施办法经办公会议审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设备

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2012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管理规定

本采购管理规定仅提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行为,促进廉政建设,根据《采购管理办法》,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使用各项资金购置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无论其资金来源,均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为仪器设备采购管理部门,履行《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职能。

第二章具体采购计划

第四条

(一)使用单位根据已落实的项目经费和经费预算,申报下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二)使用单位根据已批准落实的项目经费及时提出下月仪器设备月度采购实施计划,填写《环境检验检测采购项目申购单》。

第五条

(一)年月度采购计划和《环境检验检测采购项目申购单》须经项目经费主管部门审批后送往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二)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汇总编制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年月度采购计划上报采购管理办公室。

第六条购置单价在20万元以上的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在提交购置计划的同时提交《大型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报告》,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组织或委托使用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列入月度采购实施计划。

第七条购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提交购置计划的同时提交《特种设备购置论证报告》,经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审批后方可列入月度采购实施计划。

第八条申请购置进口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在提交购置计划的同时,按照《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的要求,提交《采购进口产品申请表》、《采购进口产品所属行业主管部门意见》、《采购进口产品专家论证意见》及《采购进口产品论证专家组成员基本情况表》。

第九条未列入月度采购实施计划的临时采购项目,由使用单位填写《环境检验检测采购项目申购单》,经项目经费主管部门审批后送往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并说明原因,同意后由使用单位直接将《环境检验检测采购项目申购单》送采购管理办公室审批。

第十条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的调整按报批程序办理。

第三章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实施

第十一条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由采购中心或授权采购单位根据采购管理办公室批准的方式组织采购活动。

第十二条

(一)使用单位应提供拟采购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等采购指标要求。

(二)大型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同类批量预算金额超过20万元的采购项目,采购指标要求须在实施采购前经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论证审核。

第四章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审批论证

第十三条论证措施:

(一)向供应商发出邀请,并填写回执,供应单位必须提供准确的时间及地点(或相关展会),对所需采购的仪器提供展示、演示。

(二)组成三人以上的观摩团,按其指定的地点进行观摩考察,考察后呈报《论证报告》。

(三)观摩团应配备视频设备,对所考察的全程应做好记录及备案工作与《论证报告》一并提交。

第十四条购置预算单价在20万元—70万元(含)人民币的,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负责审批后进入采购阶段。购置预算单价在7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由主管进行审批后可以进行采购活动。

第十五条各部门应大力推广展会采购,尽可能利用设备仪器比较集中的大型展会,在展会现场多方比对、多方询价,对学校节省采购成本。

第四章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验收及付款

第十五条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实行分类及分级验收。

(一)大型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批量合同金额超过20万元的大额采购项目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组织由使用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技术专家以及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等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签署书面验收意见

(二)普通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授权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

(三)重大或国家法定的仪器设备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委托国家专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

(一)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到货后,使用单位应会同仪器设备生产及时进行仪器验收,做好验收记录。

(二)验收内容包括:

1.检查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内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碰伤、浸湿、受潮、变形等情况。

2.检查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及附件外表有无残损、锈蚀、碰伤等。

3.以供货合同和装箱单为依据,检查主机、附件的规格、型号、配置及数量,并逐件清查核对。

4.检查随机资料是否齐全,如说明书、操作规程、检修手册、产品检验合格证书等。

第十七条

(一)与合同要求不符或质量不合格的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不得通过验收,由采购中心或授权采购单位负责及时办理退、换、补等手续

(二)验收不合格的进口仪器设备,须在索赔期内由采购中心或授权采购单位会同海关、商检等部门及时提出索赔报告,完成索赔各项工作。

第十八条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验收合格后,使用单位应按照《环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及时办理入库建账手续,按合同约定向生产或供应厂商支付货款。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实施办法经办公会议审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解释。

上一篇:警察个人先进事迹下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