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2024-04-29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共6篇)

篇1: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我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坚持四项原则、完成七大任务,要求各级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把国家“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推进我区法律进乡村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呢?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开展了二十多年的普法宣传,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要求相差更远。封建迷信思想、宗族观念、邪教组织和邪教势力在部分农村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侵犯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侵占集体资产的行为还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乡邻之间争夺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补偿纠纷还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不断发生,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努力才能做好的地方。为此,我们对当前农村普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解决我们在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当前农村普法的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农村普法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少组织管理松散,普法对象集中难。由于农村组织化程度低,村落分散,导致普法教育工作面加大,人员难以集中,同时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多数农民都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 去学习他们自己认为用处不大或没有用处的法律法规,再加上外出务工的人员日益增多,普法对象更是难以集中。

2、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收到理想效果难。据调查统计:在农村,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占了农业总人口的51.5%;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占了农业总人口的41.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只占农业总人口的7%。因而,多数农民群众对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款难以理解,听不懂,学不会、记不住,难以收到理想的普法效果。

3、方法不多形式单调,提高学法兴趣难。我们在农村的普法活动,大多数时候都是采取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往往造成农民只知道法律名称而不知道法律内容。至于发放的宣传资料,虽然内容都比较详细,但多数群众难以看懂,而且枯燥烦味,根本提不起农民群众的学法兴趣。

4、经费待遇难以保障,普法工作开展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少村组没有集体收入,再加上上级很少有普法经费投入农村,导致农村普法经费匮乏、人员待遇没有保障,造成普法工作没人干、所需宣传资料及教材、设施等严重缺乏的局面,使农村普法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二、今后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我们要做好新时期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只有紧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把助推、护航新农村建设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落实普法经费,保障人员待遇,解决农村普法教育工作开展难。据调查,自“一五”普法开始以来,各级人民政府都已逐步将普法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这极大地促进了普法工作的开展。但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普法的成本有了很大提高,还有不少地方的普法经费预算仍然停留在“一五”普法时的人均0.1-0.3元的标准,同时在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并不根据人口的增加而相应增加普法经费,这使得本就缺乏资金支持的农村普法活动更如雪上加霜。农村普法骨干的待遇没有保障,普法必须的宣传资料及教材、设施等严重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因此,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提高人均普法经费标准,落实普法经费预算,使得农村普法必须的宣传资料及教材、设施、普法人员待遇等得到保障。同时,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应着力培育农村普法骨干,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村、组四级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加强对农村普法人员的选拔使用,努力提高农村普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热心法制宣传、熟悉业务、作风扎实、甘于奉献的普法骨干,从而使农村普法工作做到有人干。

2、创新普法方式,增强趣味实效,解决提高农村群众学法兴趣难。我们要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同时注意增强宣传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广大群众的学法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村务公开栏开办普法宣传园地,将其中一定的版面常年用来宣传法律知识,充分利用村民们都比较关注村务公开信息的特点,使广大村民在浏览村务公开信息的同时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普法作用。同时,还可以送法进村、送法上门,针对部分农民群众渴望学到实用法律知识,特别是发生纠纷、遇到需要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时候,多数农民群众都非常需要法律的帮助,我们要及时利用农民群众的这一实际需求,迅速组织有关部门送法下乡,送通俗易懂、农村实用的普法资料到农民手中。组织法律工作者建立法律宣传咨询点,解答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从而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学到有用的法律知识。我们还可以以案讲法,把一些案例,特别是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组织农村干部、村民学习,通过一个案例,使广大农民群众弄懂弄通部分法律内容。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农村群众学法的兴趣和学法的积极性。

3、改进普法内容,力求通俗易懂,解决农村普法收到理想效果难。我们要改进农村普法的内容,变单调枯燥、抽象泛味的法律条文说教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文艺、小品演出等形式,加大对涉及农民自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解决农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通过编演通俗易懂、广大农民群众都能接受领会的法制文艺节目、小品、电影、电视剧等及展出形象生动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等活动,切实解决我们在农村普法中收到理想效果难的问题。

4、适应农村特点,拓宽宣传渠道,解决农村普法教育对象集中难。在农村,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因而,我们的普法工作要避开农忙时节,做到生产、普法两不误。要充分利用农村集贸市场农民群众赶集集中的有利时机,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做好农民群众的普法宣传教育。在做好广泛宣传的同时,我们还要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充分发挥农村普法骨干、普法宣讲员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村老党员、老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组织他们学好法律,并通过这些老党员、老干部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利用农村学校学生集中,有固定学习场所和教师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把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培养成“小小普法员”,让他们放学回家后向家长普法,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小学覆盖一个村的普法教育活动,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中的辐射作用,从而有效解决农村普法教育对象集中难的问题。

篇2: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何俊

湖南省安乡县位于该省北部,总面积1087.032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场),263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58.18万人,农业人口为44.95万人,人口密度为全省农村县之最。从“一五”普法到现在的“五五”普法,该县经过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民主自治,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逐步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目前农村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现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笔者就当前安乡县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以下探讨。

一、安乡县农村当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现状

1、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民群众越来越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论成败的标准,对那些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经济效益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求长远社会效益的治本工作则持回避、被动、冷漠的态度,因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大大减少了。一些乡镇、村的领导借口抓经济工作是硬指标,而把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个别乡镇村的领导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减负”对立起来,认为组织农民学法是增加农民负担,忽视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对依法治村、依法“减负”及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等的重要作用。

2、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三无”现象依然存在。所谓“三无”是指无专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也就是说,农村的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要靠司法助理员和有关单位配合来做,即使有的乡镇设有治乡(镇)办也是虚挂一块牌子而已,其教育手段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普法

依法治理工作经费要临时筹集。从安乡县农村整体情况来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力量小,装备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相对突出。大多数乡镇、村普遍存在简单、陈旧的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上面布置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临时抽人“应对”,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可以说,无人管事,责任不明是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能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难”点问题。

从组织者的角度看:实施难。一是集中学习难搞。安乡县是由五个大垸组成的典型水乡县,若集中学习,由于人口多,居住分散,加之现在农村的生产方式是一家一个体承包式的生产经营,在时间、地点上无法统一;若分散学习,组织力量又不够;一部分村采取的“广播会”的形式宣传,效果也不太理想。二是对象难拢。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农户的当家人和主要劳动力,而他们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较多,县每年外出打工的人就有近10多万人,所以很难集中组织学习。三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骨干难找。农村的村组干部大多兼任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而对他们的普法培训少之又少,他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要进行正规的授课,给村民讲解,还不行,只能念念法律条款,参学的人把学法当成开会,熬到点就算数,效果不明显。

从村民的角度看:学法难。一是形式单一。绝大多数村民是通过看电视,听广播了解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年年如此,学不到新东西。二是抓不到点。村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学法基本上是被动的。大多数村民只有遇到纠纷时,才急着要了解法律知识,遇到涉法问题时找到懂法的人咨询。三是理论学习与实际脱节。据村民讲,单纯讲理论,看法律条文,他们搞不懂。如果遇到困难有人依法出点子,发生纠纷有人帮助调解,有了涉法问题有人提供法律服务,群众就有兴趣学法了,而且在这些过程中学法记得更牢。有些家庭经历过一些案件,他们对相关的法律知识非常熟悉﹙如安乡县安生乡人大代表潘能震,对土地纠纷方面的法律知识就相当熟悉,在当地具有很高的“知明度” ﹚。四是认同度不高,有些村民认为,目前,在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搞形式,真正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权大于法”,导致学法无用。一些村民在遇到涉法问题时,希望求助于家庭势力、找关系托熟人解决。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村民学法的内在信念。以上诸多“难”点,使得各级政府尽管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还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4、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本保障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些乡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量还较为薄弱,乡镇的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工作目前主要由司法所承担着,乡镇司法所都只有一名司法助理员〈有的乡镇甚至没有司法助理员,乡镇只是临时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代替〉,而且司法所助理员一年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配合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县有一半以上的司法助理员甚至长期从事包村工作,一个乡镇几万人的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仅靠一名司法助理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得不到落实,考核、监督机制的缺乏,也造成了农村普法工作主动性不强。

二、安乡县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难做的原因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村普法工作之所以难搞,其实质就在于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针对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农村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具体表现在:

1、观念上重视不够。安乡县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办公室办事机构对领导干部、公务员、执法人员、青少年学生等对象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工作力度也大。但农村这一块,点多、面广、线长,工作难度大,且效果不容易显现,因此,只求在表面上应付过去就行了。从组织者讲,重点对象这一块具体操作起来容易,教材好发行,培训好组织,村里就难多了。从村级情况看,上面不重视,村里当然不会主动搞。有的村干部甚至认为村委会的工作有其自身特点,有些工作不可能完全规范,村民越懂法,工作越被动,因而对普法依法治

理工作应付了事。

2、工作责任不明确。县、乡镇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机构、规划、方案等都齐全、规范,但到了村一级就无人“接招”。目前,村组干部兼任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骨干,而乡镇对村干部的考评是按目标管理考核的,而大多数乡镇对村级考核没有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工作纳入目标体系。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无人管事,责任不明的现象非常突出。

3、措施上力度不大。首先,缺乏对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分析研究,不能针对农村特点开展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搞几次送法下乡,送几份普法资料,以走形式、搞活动来代替经常性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其成效难以提高。其次,经费不能保证。乡镇(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基本上不能按常德市委﹑市政府常通字﹝2006﹞18号文件的决定:“县(市)达到人平0.4元的标准并列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而有限的经费又用在其它对象的培训考试和接待费用上,用于村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经费几乎为零。

三、安乡县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解决的对策

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因此,针对农村的实际,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定要适应农村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1、建立符合农村工作实际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引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要配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骨干,做到有人管事。目前,村级干部职数卡得紧,可实行村、组干部兼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宣讲员,并与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这样,可以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到村级事务管理中,增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并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效率。二要落实责任,要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工作绩效与报酬挂钩,纳入乡镇对村级的目标管理之中。

2、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法律培训,主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对农村普法依法

治理工作骨干,要分级负责,层层抓好法律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法律培训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县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管机关要负责抓好村(居)委会主要干部的法律培训;乡镇(场)要负责抓好村(居)民小组长的法律培训;村(居)民委员会要负责抓好户主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宣讲培训,实现村、组、户都有“法律明白人”。

3、利用农村工作,渗透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农村也要充分利用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农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干部群众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达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目的。

4、抓住学校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辐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于安乡县农户居住分散,集中起来学法确有困难。而学校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来自四而八方,人数多,人员集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要利用学校这一有利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培养学生“宣传员”。让学生把获得的法律知识带回家,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学校带动几个村。这样,即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5、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有效载体,搞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工作,没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是很难开展的,因此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富教于乐,促进农村普法。要针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爱好热闹的特点,组织开展利用送法文艺下乡的形式宣讲法律,放映法制题材影片,张贴生动形象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等活动,赋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在县有线电视台及乡镇有线电视站播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宣传片、开设法制宣传专栏,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

作的力度。要以基层为依托,以部门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适时组织有深度,有具体内容,群众能广泛参与的学法用法活动,营造出一个浓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氛围,不断掀起一个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高潮。

篇3: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文化是民族的根, 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 文化具有其它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 我们依托当地丰富文化底蕴, 文化工作重心下移, 立足基层, 面向农村, 基层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目前我县8个镇都建立了文化站, 97个行政村有文化室43个、4701平方米, 图书室810平方米, 藏书量11630册、宣传栏530平方米, 小广场7720平方米。

这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建立, 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场所, 并开展各项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使农民群众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远离赌场, 不断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走科学致富的道路。作为一名文化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 但就目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而言, 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却实在令人担忧。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几大难题

1、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差。

由于镇级部门的领导只重视经济建设, 而忽略了农村文化建设, 对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没有规划, 没有投入, 没有管理。所以现在的农村文化室大部分都由村委会提供一个房间, 几十平方米聚集的大部分老同志。设备只不过几张桌、几张、几百本书、杂志。而且都是热心的群众东拼西凑而来的。设备相当简陋, 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缺乏懂文化的管理人才

农村专业文化人员本来就存在着人才奇缺现象, 所有中青年在职干部都不愿从事文化工作行列, 而且已经从事这个行业工作的同志深感追悔莫及。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农村公共建设发展。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量外出务工, 精英大量外流, 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 农民文化水平低, 造成对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出现可有可无的看法。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有文化才有魅力, 有魅力才有活力。为正视现实, 不回避问题, 真正把握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 充分调动人的因素和工作热情。为构建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丰富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物质文组织形式下, 依靠共同目标的确立、价值观的认同、群体共识的形成、风气的熏陶来实现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和图书馆整体关系的和谐。充分利用团队的知识、经验、技巧、能力、才干和抱负, 激发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协同与合作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通过组织文化体系建设, 对内可以协调人际关系, 增强组织凝聚力, 培育团队精神, 引导成员走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对外则透过具体的视觉感受以及每个员工的行为, 传达图书馆服务理念与管理素质, 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与社会认同感。

总之、要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 工作中要尊重客观事实, 从客观实际出发, 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化生活, 缩小城乡差别, 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本人认为, 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发展农村文化,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改革创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切实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率。文化管理部门应在新农村建设中, 积极争取将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

积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 支持农民兴办农家书屋、电影放映队, 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让农村群众享受到城里人的文化生活。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一是开展“三下乡”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 二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 重点捐助贫困村村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活动。

2、提高农村文化品味

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水平。首先, 建立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扶持资金, 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为重占, 全面加强和完善乡镇、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其次, 推进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 积极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第三, 组织实施“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 解决贫困村农民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难的问题。

3、正确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的考核内容和考察衡量提拔重用领导干部的条件之一。

4、提高素质,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队伍建设

一方面, 要建立和健全学习制度,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督促业务辅导部门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 在现有的文化队伍培训一批业务骨干。另一方面, 要切实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使之能够因为从事农村文化事业面感到光荣和自豪。同时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 不断加强对农村专业文化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与指导, 积极培养农民群众文化骨干。

5、积极引导, 发展农民群众自发性民间文化

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现状, 要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首先, 要保证农村文化工作有阵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的文化阵地, 现有的小广场、礼堂、戏台、堂屋等文化场所要添制的设施, 更新内容。其次, 要培植好文化品种, 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再次, 观事实, 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出风头, 摆花架子, 而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外单位的好经验与本馆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 找到工作的突破口, 在知识市场经济时代形成适宜本馆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参考文献

[1初景利.图书馆实施创新简论[J].图书馆杂志, 2002 (3) .

[2]宋书星.知识管理对现代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 2003 (11) .

[3]陈定权.论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变革[J].情报杂志, 2002 (3) .

[4]王启云.论中小型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 2005 (1) .

新农村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

孙合艳

(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河北秦皇岛06600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和谐文化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的光荣任务, 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以艺术的繁荣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进入新世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党的多项惠农政策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实惠, 农民群众收入增加, 生活富裕。农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 正在以高昂的激情推动广大农村奔向小康。与此同时, 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

从群众需求的角度看, 随着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 农民群众已逐步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 他们的需求也更多地转向了精神领域。物质层次的丰富并不能弥补精神领域的空白, 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村群众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有艺术家能以他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他们所熟悉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农民群众物质层次的富裕与精神层次的匮乏是构建和谐农村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 艺术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 艺术的生命在于生活, 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源, 脱离了人民群众的艺术是苍白的和乏味的, 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必须植根于群众中间, 并服务于人民群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艺术必须从中汲取营养, 必须贴近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历程。因此, 艺术之根也必须深深地扎入新农村,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生活中汲取营养, 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只有这样,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发掘。而与此同时, 城市文化市场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使文化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到广大农村去, 占领农村文化市场并满足农村群众的消费需求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历程及其成果、服务于广大农村群众应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文艺团体的价值取向和生存途径。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需求的不断上升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 就包涵着文化建设的要求, 它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构成一个统一的指导体系。文化在凝聚、同化、整合和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心理方面具有其他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政

要培养文化工作者的队伍, 培养一大批具有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艺人和“土专家”, 帮助他们更新知识, 提高技能水平, 培养一批文化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五好家庭户。

总之, 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 活跃农村文化市场, 任务十

分艰巨, 它的建设好坏, 不仅是衡量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治、经济建设并重, 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从当前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现状看, 我国农村文化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基层文化设施大多设施陈旧简陋, 而且多年没有得到维修改善。乡镇文化站开展工作极其困难, 村一级的文化设施数量更少甚至没有, 农民难以正常地开展文化活动, 文化不仅冷落了农村, 也冷落了农民。虽然文化下乡活动对活跃农村文化市场,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繁荣农村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 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的现状。正是由于这种状况多年得不到改善, 致使农村文化市场产生真空, 才使得农村文化低俗化、迷信化倾向开始抬头。“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恶势力沉渣泛起, 打牌赌博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农村物资交流大会成为江湖术士、艳舞、脱衣舞等低级黄色文化与假冒伪劣商品的交流平台。在少数地方, 宗族帮派势力有所抬头, 修宗祠、续家谱、联宗祭祖活动盛行。这些低俗、迷信文化不仅使广大农民精神空虚、身心受害、意志衰退、行为失控, 而且严重扰乱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势必阻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正因如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文明的乡风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只有全面加强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 实现乡风文明, 才能够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 才能够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 才能够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 强化农村的发展动力,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加速发展, 才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协调农村社会关系, 推动农村社会建设。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着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强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上层次、上水平, 可以使广大农村群众这一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特别是通过文化建设清理农村的陈规陋习和迷信思想, 教育广大农村群众自觉抵制“黄、赌、毒”和不良文化的侵入, 以全新的理念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把群众的思想进一步统一起来, 明确努力方向,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快速前进。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不单是取决于制度、规划的制定, 也不单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速度, 而是取决于农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 新农村的各项事业都还要生活于农村的农民去建设。离开了农民, 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意义。为此, 提高农民的素质就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逐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构建起与新农村建设相统一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农民的认识提高了, 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才能够被激发出来并保持下去, 才能够使他们持之以恒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贡献出聪明才智、发挥出创造力、激发出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

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农民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水平和对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民主政治能否顺利实现。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 无疑可以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明、社野更加开阔, 也可以使他们的民主意识更强, 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重要标志, 而且也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具体体现。只有全社会齐抓共建, 最终才能实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的伟大目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 对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论文针对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篇4: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笔者担任专职体育教师近十年来,耳闻目睹了很多令人深思的事情,亲身体验到小学体育教师的酸甜苦辣。多年来的调查发现,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喜忧参半。喜的是:乡村学校的教师能把安全放在首位,所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都能监控到位,全面负责,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我们这里乡镇小学都有派代表参加市一级的体育项目比赛,并获得优胜奖:2005年获得初中男子铅球25米一等奖,2006年初中组男子跳高1.75米的好成绩,2007年获得初中男子组100米、女子组100米市级第三名。但是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体育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造成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本来每周应该开设的三节体育课被压缩到两节,而且有的体育器材不足,也有的器材形同虚设。据调查的二十九所乡镇小学反映,小学生人数在1500人至2000人左右的学校,除了有一两个篮球场、几个乒乓球台、一条100米跑道以外,其他像5×800米的跑道很难开辟。田径运动场、足球场、游泳池等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了。单双杠、跳箱、鞍马等器材几乎没有用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由于领导不重视,学生也不在乎。有的学校的个别体育教师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上体育课简直就像“放羊”。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教师,这是体制问题,学校历来都是把体育当副科来看待,形式化地安排教师敷衍了事。现在的小学生都很害怕吃苦,由于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加上学校体育活动场地不足,师生参与体育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部分学生养成了某种惰性,出操、晨跑懒得参加,更谈不上对别的项目感兴趣了,也就无法实现教育部提倡的学生每天锻炼三小时的目标。因此,有的学校屡次出现一两个小时集会就有学生晕厥的现象。由于没有真正得到体能训练,很多学生身体素质极差,臂力极弱,手无缚鸡之力,更谈不上25公斤级举重锻炼达标。很多学校由于这种原因,十几个班的学生无法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无法实施。每当上级进行体育考核评估时,体育教师都有说不出的苦衷。

其次,有些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总认为国家那么大,要培养体育人才,城市学校容易开展,农村地处穷乡僻壤,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培养出几个姚明之类的明星。

最后,教师本身消极坐等,原因是思想上仍未走进新课程,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总觉得体育永远是副科,无需付出太多心血。因此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缺少关爱学生的情感。其实,体育教师不分严寒酷暑、风雨兼程,炎热的夏天顶着烈日的暴晒,一个人上几个班的体育课,在球场上一站就是几个钟头,理应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教师的理解,但是到头来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体育教师都得“靠边站”,給其他教师让路。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体育教师没有突出贡献,没有培养出多少区级或国家级体育人才。这也就导致了体育教师的消极思想。

二、对策

针对上述的现状和成因,应如何更好地组织开展小学体育课教学呢?笔者认为:

首先,领导要重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学校领导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才能使教师重视起来,思想是统帅,是灵魂,思想问题解决了,才有行动。

其次,多从体专院校的毕业生中吸引优秀学生进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来。像学生人数在1500到2000的学校,至少要配备5~8名体育教师才能更好地组织协调体育项目锻炼的教学工作。同时,积极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实地观摩外地先进学校的成功做法,想方设法让体育教师提高责任感、紧迫感,懂得科学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达标活动,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重视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再次,校领导要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消除主副科的错误倾向。“敢为天下先,敢让良贤及第”,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问题上,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地让体育教师体会到领导的关怀、同志的信任和集体的温暖。

最后,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体育苗子就近到当地的体育馆进行锻炼,重点培养,形成合作学习的机会。体育教师要提高专业能力,切实做好体育科目的示范动作要领。在训练时要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且做好保护和监控措施,消除学生对体育的恐惧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生活,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

篇5: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一、农村普法的现状与难题

1.普法教育的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论成败的惯用标准,崇尚“时间就是金钱”之类观念,对那些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经济效益的普法依法治理求长远社会效益的治本工作则持回避、被动、冷漠的态度,因而普法教育工作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大大减少了,有些乡镇、村的领导借口抓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把普法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个别乡镇、村的领导把普法和“减负”对立起来,认为组织农民学法就要求农民购买普法教材、参加考试,是增加农民负担,忽视了普法对依法治村、依法“减负”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

2.普法教育原有“三无”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谓“三无”是指无专职普法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也就是说,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即使有的设有普法办也是虚设,其教育手段要根据实际条件来确定,宣传经费要临时筹集。从我县农村整体情况来看,普法工作队伍力量小,装备差,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较突出。大多数乡镇、村还普遍存在简单、陈旧的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3.普法教育还存在“四难”的问题。一是人员难集中。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XX常年有20万农民外出打工或在企业就业,普法对象比较难以集中。二是时间难安排。农民的时间为个人自由掌握,且农村生产劳动的季节性比较强,农民在农忙时早出晚归,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是忙外出打工挣钱做生意,很少有空闲时间坐下来学习,因而普法的时间难以安排。三是内容难理解。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对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难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把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使之深入浅出进行宣传,显得十分必要。四是效果难体现。由于农村普法存在认识上不足,人员、时间难以集中安排,普法经费得不到充分保障,加上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条文难以理解掌握等诸多原因,因此尽管各级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农村普法还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4.普法工作基本保障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些乡镇、村普法工作力量还较为薄弱。乡镇的普法工作目前主要由乡镇司法所或综治办承担着。乡镇司法所只有一至二个司法助理员,而且司法所的人员一年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配合乡镇的中心工作。仅靠一两名司法助理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普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普法经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考核监督力度不够,也造成了农村开展普法工作的季节性、主动性不强。

二、农村普法难的原因和症结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村普法工作存在以上“难”的现象,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思想,影响了农村普法的开展。由于长期以来人治思想和现实的负面影响,使得广大干部群众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知之甚少。许多农村干部、农民群众学法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了普法工作深入发展。

2、学法用法脱节、执法不公的不良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是不想学法,而是觉得学法没用,不是对学法没兴趣,而是对法律没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有的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些农民说:“法律虽好,但执行起来,就往往走样。法律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一回事,叫我们农民咋相信?学了法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损害它和国家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会使农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心,农村普法已取得成果也难以巩固。

3、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方法,影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村的普法还习惯于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有效途径开展普法。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一些地方只满足与放广播,搞宣传栏进行普法宣传,形式单一。另外,由于一些普法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学的不深不透,普起法来难以作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等等,这些原因都阻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

4.农村人口素质和环境条件较差,制约了农村普法效果的提高,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组织松散等,给农村普法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文化水平较以前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成效的提高。

三、在“五五”普法过程中解决农村普法难点的对策建议

一是组织法律培训,主导普法。坚持面授为主,是开展普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农村普法,也必须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要分级负责,层层抓好法律培训,充分发挥法律培训在普法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乡镇要负责抓

好村(居)民委员会主要干部的法律培训,每年要集中进行一次3至5天的法律培训;二是村(居)民委员会要负责抓好农户(居民)户主的培训,每季度要组织一次。通过法律培训,重点抓好基层干部和普法骨干的培训,实现一户一个“法律明白人”的目标。

二是利用农村工作,渗透普法。普法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农村普法也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个前提下,要充分利用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开展普法,把普法与农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党建、奔小康”、“创平安社区、平安村组”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这些工作的全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干部群众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达到普法的目的。

三是抓住学校教育,辐射普法。开展农村普法,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不易组织,文化素质低,集中起来学法确有困难。而各级各类学校,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人数多,人员集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有专业教师。要利用学校这一有利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要把普法内容组织编写成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三字经、打油诗,由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培养“小小普法员”,让他们放学回家后,背诵给父母和他人听,使家长和学生都受到普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小学就能覆盖一个村。这样,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中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普法。

篇6: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初探

农村的基础教育在国民系列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承担的不仅仅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提高广大农民子弟的综合素质。现阶段的农村教育较之过去已有长足进步,其主要体现为受教育人数比例的增长、文盲的减少。这种进步一方面得益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民众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是,当我们具细审视我们农村的基础教育,特别是我们西部的农村教育,就会窥见:在取得成就光环的背后,依然存在一些危机,有些是凸显的,有些是潜在的,这需要我们勇于去正视、去剖析、去思考、去解决。

一、整个社会综合素质较为滞后对教育产生影响

教育从来都不是教育部门的单纯行为,其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大环境则是教育发展的土壤。毋容置疑,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城乡差别依然存在,甚至存在拉大的趋势。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我们农村社会素质较为落后,这给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

1、落后的社会政治素质对教育带来影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今,社会一部分人政治素质依然落后,这易给对社会寄予较大希望、充满理想化的教师带来失望感和不平衡感,从而失去对教育的信心。例如时下的社会腐败现象、时下的社会不公特别是教育不公、时下的官僚主义、时下的少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的生活腐化。本来这是社会发展政治上的附属品,但乡村的教师比较单纯,这易使教师们认为这个社会是畸形的,从而削弱老师的工作热情。

2、落后的社会经济对教育带来影响。较为落后的社会经济使老百姓每日疲于应付生活,东奔西走,离乡背井,谋钱谋生。在不少家长面前,家庭生计乃第一要务,远比对孩子的教育重要得多,尽管有的家长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面对窘迫的家庭环境,也不得不抛家别子,外出挣钱,对教育的兴趣不大,或者说是无暇、无力顾及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成为盲点。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相当大的难处。据我们初步统计,在我们定远学校,学生父母均在外务工的占52.6%(其中小学占60.9%、初中占44.3%),学生的父亲或母亲有一人在外务工的占32.3%(其中小学占37.2%、初中占27.6%)。家长们有的将孩子交给公婆、亲友、邻里照管,有的干脆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空巢学生”没有接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其性格上的惰性、劣性就日趋凸显,变得难以管教。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也会因学生家长不在家而受到影响,例如开家长会、上门家访、家校联谊活动等,这使“家校结合”成为一句空话,无法真正实施。学生在家受到公婆溺爱的,唯我独尊;无人看管的,野性十足。我们学校对“空巢学生”给予了特别的教育和关注,还专门开展了“关爱空巢学生”活动,但收效甚微。我想,这一现象不只是我们学校存在,许多学校都是如此。这种状况仅靠学校难以解决,很使我们困惑。3、落后的个人素质给教育带来影响。在现今农村教育工作中,常常有让我们工作不愉快、不安心的东西,虽不是决定因素,但会左右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心情,给工作带来极大的负作用。一是来自民众:从地域上来说,乡村学校就在农村社会中,更需要民众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但在有的地方,有的民众,对教育、对学校没有理性的认识,对教育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更难以谈得上支持。例如教师在教育行为中出现了稍许不规范,便会有家长找上门来责问,甚而大吵大闹,使学校、教师难以应付、狼狈不堪。二是来自某些部门:时下,隔三岔五的检查、督查让学校应接不暇。我们承认,有些检查对督促、指导学校工作确有好处,但有的部门却是以检查为名,另有目的。凡此种种,不少部门、不少老百姓想着的不是配合学校、支持教育,而是想方设法到学校来捞取点好处。农村学校就如农村社会中的一座孤岛,社会在向其挤压,日子过得相当不易。

二、应试教育及社会惯性的挤压、考试制度、评价机制扼杀了教育的生机“素质教育”是一响亮的口号,它给教育发展带来了生机。素质教育上去了,对提高我们每一个人,乃至全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都很有意义。在有些国家,社会素质高也与其早期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关。但是,在我们中国,素质教育不是每个人都认同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是相当困难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上并未完全实施。这不完全是教育本身的错。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几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几千年的儒家教育思想,对我们教育的影响很大很大。

在现今的中国,待业人口猛增、就业岗位相对减少,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人们对教育,直接说是对考试选拔人才这一相对公正的制度寄予了太高的期望,人们往往更乐意从孩子的学业成绩本身去评价他,去构想他的未来,而会忽视其综合能力,甚至思想素质。这与教育本身是相悖的。另则,就长期形成的社会惯性来说,旧的教育模式、旧的教育理念还根深蒂固。人们通过教育成功了,往往感谢传统模式;失败了,往往归结于自身素质低或是努力程度不够。对于素质教育,人们不一定认同,或是保持低调。他们不会更深层次地分析国内外的教育发展趋势,不会理性剖析传统教育给我们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弊端。从心理学上讲,习惯的认识,哪怕是错误的,要革除它,也是相当不易,就如应试教育,就如社会对教育认识上的惯性。

评价体制改革应与教育改革同步进行,但前者却是明显滞后了。传统的教育评价体制,一言以蔽之,看分数。社会、上级部门评价学校,看学校升学情况;学校评价教师,看教师教学业绩;教师评价学生,看学生分数;家长了解孩子,问的是学生分数。环环相扣,这条链子十分牢固。人们拿对非义务教育如高中教育的评估来对义务教育进行评估,混淆了两种应该不同的评估方法。这是长期积淀下来的,要革掉很难。大家都在说其弊端,扼杀了教育的生机,但却没有人从根本上去触动它(尽管有许多专家学者和不少管理者高呼不要分数,而要能力),正所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得已;不是不清楚,而是不想法”。特别是人们对义务教育也主要以教学成绩或者学生考试分数来评估,这给基础教育的发展确实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首先是,它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对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不利。今年沈阳市16岁的小成(化名)中考成绩是645分(满分700),估计上不了辽宁省重点高中而跳楼自杀。就此,沈阳师范大学学前初等教育系主任郭黎岩教授分析,我们往往在教育孩子时过分强调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教育的本质应当是怎么样正视孩子的自身发展”。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和犯罪低龄化无不与此有关。其次,各个学校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招揽学生,特别是优生。

有的学校甚至不惜以“费用全免”、“生活费补贴”等优惠方式来吸引优生,以优惠条件来招揽教师。但是,农村学校本身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因教师缺乏还得自费聘请代课教师,实在没法用这些优惠方式来吸引优生;就算能够挤点资金这样做,但是还有那么多的义务教育对象怎么办?从农村学校的状况来说,这确是让农村学校举步维艰。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农村学校的确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比,于是,农村学校的优生们便被城镇学校特别是非义务学校挖去了,这会给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带来多大的影响!?再次是,考试排名易使片区与片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助猜忌,生出矛盾,有的为考出好成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通过灰色、黑色方式捞取分数。这样,从数据表面上看学生分数上去了,实质上学生学业并未得到进步,反而使学校、教师、学生失去诚信。主管部门也不能从学生分数看出学生真实水平。笔者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比教学更为重要,义务教育学校完成义务教育任务比盲目追求升重高人数更重要(当然,高中教育特别是重点高中教育的升学率还是应该特别关心的)。现在,在农村学校中,不少学生成绩低劣、素质低下、能力欠缺、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而不少教师心理负荷重,工作压力大,未老先衰,这不能不说与教育评价机制特别是老百姓的教育评价心理有关。

三、教育资源的不足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要以一定的教育资源作后盾,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要素之一,任何教育活动都要以一定的资源条件为前提,教育资源投入多少以及利用效率高低是评价教育效能的标准之一。这里的教育资源包括学生、师资、教学设施和其它教育资源。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欠帐较多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的基础教育,教育资源相当匮乏,前期的“普九”,使这一状况有所好转,但从整体而言从教育的发展而言收效还不大或者还不能适应。

1、经费十分短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学校债务沉重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危房改造速度慢,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校长、教师工作压力大。师资培训的经费落实差,教学设施的添置更是有心无力;由于“普九”债务沉重,校长不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管理,甚至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少数学校已陷入了恶性循环:借新债还旧债,债务负担加重。

2、学生生源锐减现在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生源大大减少的情况,学生生源严重不足。学生生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计划生育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学生自然人数逐年减少;②民工潮经久不衰,学生随双亲外出就读增多;③城镇化建设加速,城乡教育差别日趋扩大,农村流向城镇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人数锐减给学校带来难处,使学校难以处理有限教育教学资源(师资、校舍、教学设施等)的合理调配,不能保证开展各种规范有序的教育活动,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教师严重缺编教师缺编是农村学校中非常普遍的。我们定远学校,编制是131人,但现在在职教职工仅有82人,缺编多达49人。由于受财政、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充实和流动严重受限,一方面大量专科及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不能分配就业,另一方面教师队伍自然减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致使农村学校中,公办教师偏少,为保证教学行为正常开展,学校只有自个

儿拿钱去请代课教师,高水平的代课教师无法请到,请来的代课教师几乎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不是学校不想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来代课,而是根本莫法请到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来代课)。他们不是教学水平低劣,就是干一两年就走人(因为他们有的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再代课)。许多老百姓抱怨村级学校教师更迭频繁,学校实在有说不出的苦衷。聘请代课教师既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更严重的是拖了义务教育的后腿。学校在此状况下的通常做法是加重公办教师的工作量;返聘退休教师;组建大班,节约师资。在一些村级学校,老百姓自筹资金,校舍修缮一新,宽敞明亮,但站在讲台上的多数是两鬓花白的行将退休的老教师,年轻教师不愿上山下乡并且这些年还几乎没有新分配来的年轻教师。我们忧虑的是:当这批老教师全部退休之后,谁来教育我们边远山区的孩子?谁来支撑我们的村级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4、教育资源匮乏当前农村学校的一些教学软资源(例如远程教学系统、彩电、放映机、信息资源等)都很缺乏。尽管已施行了针对西部学校的“远程教育扶贫工程”,却很难惠及每一学校。学校无法了解到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教育教学信息,学校的教育教学很难有质的突破;学校的一些硬环境,例如教学设施、体育设施等,或缺或危。现在,我们踏进这些农村学校,破烂的教室、斑驳的黑板、坑坑洼洼的操场依稀可见,让人难以想象这是新时代下的农村学校。

四、教师自身问题的冲击

坦言之,教师在社会上是一个很难做的角色,社会对其期望值高,高出了教师所能承受的程度。特别是当今社会,家庭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从外环境看,一些部门不景气,而教师的经济待遇却是日日看好,这一切无疑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农村,这种提升一方面给了教师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也给了教师更多的负累。

首先:在有些地方,因教师缺编等诸多因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在我们定远学校中,由于严重缺编,教师普遍任课较重,工作量很大,中心校教师周课时普遍在16节以上,村小教师则全是一人一班,平均周课时达25节以上。日复一日的艰辛劳动,使教师们疲于教学工作,常存在质与量不能兼顾的境况,教师们无暇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无暇钻研教学业务,教师们的执教水平受到教育发展要求的挑战。

其次: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各种新思潮对教师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定易使部分教师难以潜心教学。农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年轻教师,在高等学校就学期间,红墙碧瓦,湖光山影,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而工作的现实是有的地方山路长长,缺电少水。巨大的反差易使他们对教育重新定位,定位的结果是:有的想方设法,调离工作;有的迷惘而不思进取;也有的硬挺着坚守阵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再次:目前农村教师的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早些年教师入业把关不严、乡村优秀教师纷纷进入城镇学校、农村学校未接收到优秀的师范毕业生,使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有的教师职业意识淡泊,敬业精神不强。并且,逐年提升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也会诱使部分教师养尊处优,自视清高,不思进取,知足而乐。

针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可采取以下对策:

对策

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升渗及社会肌体的每一部分,很多方面仅靠教育

自身来解决有些不现实,但我们在做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时,应考虑这些社会因素,考虑到地区差异,考虑到国民对教育这一敏感话题的接收度,切不可急功近利。政府应加大义务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人人知晓,人人支持我们的农村教育,给学校创设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对策

二、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学校,都要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使每一学生能充分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取缔各种形式的考试排名、工作排名等做法。大胆改革传统评价机制,深刻反思我们的考试制度。“一纸定优劣”的做法应彻底改变。出台一套更为科学的、与教育发展相吻合的评价机制。这不是要全盘否定考试制度,而是要对当前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进行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估、对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的评估的变化不应只是提口号,要有实质的改变。让基层学校和教师从考试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策

三、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负债问题,研究、出台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学校债务问题的政策,并规范学校费用收支行为,控制学校基建投资,以免继续增加债务。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投入过程要更为透明。充分认识教育资源的配备和合理使用的问题,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消除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现象,对偏远学校实行政府特殊补贴、提高待遇,合理分流不称职教师,使新的师范毕业生能及时补充到学校特别是严重缺编的农村学校,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服务2年的政策,努力做到师资量、师资水平的城乡平衡。分配、调配师资要有序化、规范化。对学生人数减少、浪费教学资源的问题,可撤并规模小人数少的村级学校,合理安排学校布局,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加大。学校要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要使其搁置、荒废。

对策四:教师自身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靠教师自身。社会问题、体制问题,多方面的诱因制约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要让全社会行动起来,给教师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全社会都要关注教师生存软环境的改善,能让乡村教师安心、舒心工作。要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缺编问题,及时充实教师队伍,让老师们从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组织实施骨干教师培训和优秀教师研修,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对教师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力求做到经济实效,坚决革除以收费为目的、以评职晋级为要挟的培训质量低下的所谓培训。

上一篇:孔玉芳 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动力 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下一篇:召集人会议主持词 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