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024-04-13

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通用8篇)

篇1: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规范学校领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制定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各校据此制定本校的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学校领导听课制度

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务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

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点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

4、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5、教研室每学期对校级学校领导听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抽查教师的听课情况。各校也要及时做好教师听课情况的检查评价。各中心校要做好对所辖学校领导、教师听课情况的过程与结果的检查评价。

二、学校领导、教师业务学习制度

1、集体学习。

(1)集中学习时间,每月不少于2次。

(2)要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每学期都要拟定学习内容安排表,包括时间、内容、主题、主讲人等。

(3)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改变照本宣科,我念你听的方式,要为更多的学校领导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4)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学要求。

(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4000字,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000字。(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提倡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

(3)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

(4)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

三、教学会议制度

1、每学年召开两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部署工作,表彰先进,进行经验交流活动。

2、每周定时召开教师例会。

3、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全体教职工会,有专门的会议记录,诸如奖励升级、评选先进、举行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竞赛活动、大型会议以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重大事情有详细记录。

4、每项活动都要有过程活动记录,归档备查。

四、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1、次数要求:

各乡镇小学每学期期中、期末对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课堂教学评价、教学随笔、质量分析及相关材料等普查2次;乡镇对所辖学校领导教学分析、听课记录、业务学习、常规检查记录、教师评价材料等普查一次,对各校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及相关材料检查1次。

2、职责要求。

校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

3、过程要求。

(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全体教师通报。

五、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

1、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1)各乡镇中心校要制定以师德、能力、效能为重点的《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对各校教师工作质量进行评价。(2)每次常规检查记录(含等级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材料。

(3)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每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并写出评语鉴定。各乡镇所属小学将本校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成绩进行统计连同评语鉴定上交中心校一份存档。教师终结性评价结果作为奖励晋级的依据。

各乡镇所属小学要建立教师发展个人专项档案,内容包括工作计划、总结、形成性及终结性评价材料、受奖情况等,真实全面记录、反映教师工作轨迹及业绩。

2、各乡镇中心校开展对所属学校的工作质量评价。

(1)各中心校要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方案》。

(2)每学期通过定期检查或抽查对各校进行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材料专档保存。

六、教研活动要求

教研活动,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为进一步强化教研组管理,克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努力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特对教研组活动提出如下要求:

1、教研组设置和管理

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学科或年级教研组,落实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强化对教研组的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形成学校把关--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五级一线的管理网络。教研活动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坚持统一管理。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活动不少于6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具体要求由学校制定。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

各校依据本校的工作计划、各乡镇教研工作计划,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各教研组依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组活动计划。

3、做好记录

活动记录要规范,提倡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表格式,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考勤记录、活动安排表、每次的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过程记录等)。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等。(对于听课,可略记听课过程,详记评课内容,活动记录本要留足记录活动过程的篇幅,发言材料要附后)

4、活动内容、形式

教研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评课、说课、竞赛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师情、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主要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活动。教研组活动可围绕如下内容进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验,学习研讨课程标准、研究教材,集体备课、说课,教学案例研究分析,朗读、习作竞赛等,每个教师针对所谈问题,力求短小、精悍,内容新颖,有实用价值。大家集思广益,充分研讨,共同提高。

5、及时总结、交流

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基本结构为总结成绩(重点)、指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乡镇要组织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让教研组成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提高教师素质的渠道,开展专题研究的途径。

七、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语文、数学学科要有后进生辅导、转化措施和后进生名单)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应首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教师可以结合参考书将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批画在书上。)要体现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教学”的观念。

(2)重难点的确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条列项写清教学重难点,做到明确、具体。

(3)教学改革实施设想: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教改研究专题确定力求“小”、“实”、“活”,体现一定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要忌大忌空;要分条列项写清实施步骤、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

(4)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 ①贯彻、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某些具体的途径、方式、手段等来达到预期的目标,体现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注意多种策略的优化和有机结合。②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共性与教师个性的有机结合。好的教学措施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体现施教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个性。

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生理特征、个性需要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注重实效性。要从“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④应体现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 应力求具体、明确、易行。(5)后进生辅导: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对后进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实效性,使学生确实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价值。

3、计划的管理:

学校要对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审阅,签署指导意见;每一年级每一学科都要有教学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安排,确定详写和简写。

八、备课要求

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备课要做到“五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优选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4)教学过程

总的要求,首先须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感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

②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及已经内化的部分,如数学学科的单元教学要求、例题、课后练习题,语文学科的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字词、问题答案等,则不必抄写在教案上,只需标明在参考书或教材中的页号)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着重课堂生成知识的开发。④练习设计(练习设计要适时、适量、适度,要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依据)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5)板书设计

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品德、外语、社会、自然、劳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每课书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6)教学后记(课后反思)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学情如何?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7),语文学科大作文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

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

小作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

——关于备课管理的几点意见

(1)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可信度和可操作性。要力求改变照抄照搬教案,与上课相脱节的现象。为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提高备课的质量,可根据学校、教师、学科等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分层要求。

基础层的教师要做到备课规范化,教案要写得详细些,达到备课、教案编写的基

本要求。

成熟层的教师可以在规范化上放宽要求,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和侧重点放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上,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上,放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上。在教案编写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某些重点环节,精备每个序列或单元中具有典型性的内容,形成并展示个人的教学特色。(精备的内容要在教案上端

标示“精备”字样)

对教师层次划分与不同要求,各校可根据本校教师实际情况而定。

对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和教师主攻方向,有侧重点的选择某些学科和年级备详案,其它可备简案,但备简案的年级或学科中要

求有一定数量的详案。(2)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

教案的形式应取决于学科特点,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个性。不必整齐划一。教师还可以把教案与教材结合使用,提倡教师在教材上圈点

批注。教案模式多样化应有利于教案的实际应用与创新。

(3)关于资源共享

备课时,应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特别是青年教师,可参考优秀教案,完善自己的备课思路,要注意学习与借鉴,但切忌照搬照抄。条件允许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的作用,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深入分析每个单元(或每个系列)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自身优势,确定每个人的主攻方向和备课重点,而后通过集体研讨,达到教案的整

体优化和资源共享。(4)保证备课的时间专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保证备课时间的专用,不要本末倒

置,侵扰正常备课乃至教学的其他环节。

九、学生作业要求

1、作业的功能

(1)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

固。

(2)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过程与方法,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

展。

(3)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重在体验和实践。

2、布置作业的原则

(1)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

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

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2)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

(3)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

成。

(4)在评判上,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在评判结果上,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3、作业的类型

(1)巩固性作业:以巩固教学效果最佳值为数量标准,避免数量过大,次数失

控,讲求科学性,不搞无效的机械重复。

(2)比较性作业:把正确与不正确的几种答案都给学生,由学生通过比较、选择、判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检验与考查,在比较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3)归纳性作业:把所学知识按一定的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可以起到新旧联系,扩展知识面,找出知识内部联系的作用。

(4)思考性作业:意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不需要笔答。

(5)创造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经验进行创

造。

(6)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去做,亲身体验,培养

操作与运用的能力。

4、学科作业的基本要求:

(1)原则上,劳动、品德、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留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留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情感态度。

(2)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有书面作业,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量与质相结合,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

生的需要。

①语文作业要改变单一的只抄生字、词语和造句的呆板模式,把朗读、口语交际、练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尝试、实践中学习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

大小作文的习作内容,可以参考课后练习和课程标准要求。也可以因人、因地、因季节、因本班实际合理调整。每学期大作文7篇,观察实践性习作必须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实践、思考、构思的时间,力求减少作业的盲目性。小作文不低于8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提倡教师尽可能全部批阅,随时

讲评,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打好基础。

②数学作业要体现“数量要适量,形式要活,针对性要强”的原则,避免机械、单

一、重复无效的劳动。除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动口、动手、动

脑的调查、统计、操作实践性作业。

③英语作业可分为书面、口语或听力等不同形式,要注意把作业与学生兴趣和实际需要相结合。书面作业每课书安排一次即可,以会抄写字母、句子为准(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口头作业要突出交际性,灵活性,教师可同时安排个人背诵、合作表演、创编对话等不同形式供学生自由选择;听力作业可根据实际条件自行

安排。

(3)各学科教师要注意对作业效果的及时批改和反馈。对非书面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在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应该是主体,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

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批改可以因班级人数而定,每次精批数量由学校自行安排。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习作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旁批和总评。要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评语忌套话、大话、空话。此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评语,学会按教师指导修改作文。尝试把某一段或某一句话的修改写在下面。提倡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同样,教师在面批后,对学生作文的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应在后面进行改写。对其他学生的作文教师要浏览式批阅,以便了解学生习作的总体质量水平,便于作文讲评和再指导。

大汶口镇中心小学

2009年9月

篇2: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大力实施园丁工程,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育理念新的专家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为目的,促进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务实、高效、有针对性地搞好校本培训;客观、真实的完成第二轮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公平、公正的搞好职称评聘工作;努力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使我校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努力巩固省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成果,使我校教师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镇前列。

二、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一)师德建设

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和操作办法,坚持家长评、学生评、领导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年年评选校级师德标兵,学习各级师德标兵先进事迹,人人上交学习心得一份。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或个人予以警告、处分或待岗处理。

(二)继续教育

1、集中培训:

积极派送教师或干部参加高一级的新课程培训、干部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信息技术等培训,所有外出培训人员必须及时到教科室做好“外出培训登记”,坚持“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学习或培训回校后要讲移植课或汇报讲座、传达会议精神,并及时向教科室上交学习讲稿或拷贝演示文稿,以提高学习资源和信息的利用率。

2、校本培训: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教科室、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年级组长为成员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培训的落实工作。

(2)所有校本培训活动实施前要制定培训方案、教案,做好活动记录、考勤记载、考试考核、培训总结,培训后及时上交教科室。所有校本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以及年度考核教学创新评分。(3)培训途径: ①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培自练。包括政策法规的学习、专业理论的进修、职业技能的训练、文化素养的提高等。学期结束时由教务处检查自培笔记,教科室检查自培体会,并根据书面材料评定相应的等级和学分。

②各学科教研组每周集中半天时间组织讲课、讲座、研讨、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及时做好活动记录,对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态度、出勤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③学校集中办班:,成立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提高、短缺学科、英语教学、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等培训班,根据教师实际选定学习内容,确定学习任务。

注:

1、各负责处室根据报名情况以及教师需要的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学习要求。

2、参训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学习,逐步提高。

3、各处室做好考勤记载、考试成绩登记,保留培训教案,写好培训总结并上交教科室存档。

(4)具体要求:

①对学校统一安排的校本培训活动,教职工必须准时参加,无故不参加者视为旷工处理,期末累计扣发津贴。

②对专业技能较差且不思进取的教师,学校将在教师聘任中作转岗、待岗、缓聘或解聘处理。

③每个教师期末上交个人培训总结,参加学校集中组织的校本培训活动情况记录,自学笔记(每学期四千字),听课笔记,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及公开课的教案,个人参与课题研究情况,“四优”获奖成果等,以供教科室以及教导处检查、评分。

4、高学历培训:

35岁以下教师力争在三年之内获取本科学历。对积极参加研究生培训的教师学校给予大力支持。

5、学分达标:

所有在职教师必须圆满完成第二轮继续教育学分达标任务,力争实现我校本轮学分完成率100%。

(三)骨干教师管理

对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具体要求如下: ①每学期至少有一项教科研成果获县以上奖(或发表); ②省级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学校举办一次理论讲座,市级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学校举办一次经验交流,要充分准备,有完整详细的讲稿,并将讲稿作为学习资料印发全体教师;

③每学期至少在各级教学检查、学校组织的达标课、教研组活动中主讲一节示范课、展示课或研究课,无论示范课还是研究课,必须有详实的教学设计,课后记等相关资料;

④至少要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并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核心作用。

⑤每学年要固定不变地指导一位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每两周听课不得少于1节,每学年讲指导课不得少于6节,并有评课和指导记载。

⑥承担适量的县继教培训任务和学校分配的其它工作,完成任务要及时。

⑦学校根据以上六条量化考评后发放骨干教师津贴。

(四)职称评聘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坚决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评文件规定,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不徇私舞弊,不搞暗箱操作。

(五)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师生自觉“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利用普通话宣传周开展各种活动,每学年对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和学生予以表彰。三年内,普通话未达标的教师必须达标,4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六)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我校实际,组织骨干教师编写适用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音乐艺术特长培训教材,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七)建立教师基本情况电子数据库

由电教处以及教科室负责一次性收集扫描全体教师的各类证件证书,建立教师电子档案专页。

三、落实措施:

1、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密管理过程,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寻找更高的学习目标而不知倦怠。

3、扎实做好各种检查、记载,并及时存档。

4、树典型,抓榜样,加大宣传力度,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5、注重总结和推广。每学期都要召开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总结会,对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必要的总结和推广。

篇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分析

一、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首先, 需要制定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 只有有了好的工作目标, 那么才能够指导下面的工作开展;其次, 需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 只有有了好的工作计划, 在每一步教学管理过程中, 才能够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维护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一个规章制度, 是为了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只有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遵守这个既定的规章制度, 那么整个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 顺利的开展。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 或者是有章不循, 有法不依, 各行其是, 各自为政, 那么学校管理就会出现混乱, 学生和教师的组织性变差, 教学效率明显降低, 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才能够顺利地指导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二、严格监控教学质量

1. 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所以说能备好课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备课要求教师能关注学情、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设计有相应的学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法, 就是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分析重难点, 设计学法教法、设计课型和教学结构。备课步骤要严格遵循以下方案: 第一, 整体把握教材, 就好比是要把握教学目标一样, 教师提前备课的过程中, 能够对整个课本内容进行一个连贯、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 教师可以快速地提炼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 就可以达到一个宏观调控, 微观执行的过程。第二, 认真编写备课教案, 就好比是在教学目标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分条罗列, 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备案过程中, 可能会发现新的知识点和难点, 可以进行有效地标注和补充,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 定期反思教学不足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 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教师而言, 教学反思应该是一个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不仅可以强化教学能力, 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得科研范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 增强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信心。

三、科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关键是要懂得对比和借鉴。在学校开展可以研究, 最好采用同伴互助形式。集体备课, 由同组同课的老师上完这节课再由科组进行评课, 找出不足, 提出改进措施, 然后再由第二位老师上同一节课, 由此类推, 到本级科的最后一位老师。那么最后一位老师上的应该就是体现出集体智慧, 较为成熟的一节课了。这种做法对于调整教学策略, 研究真正有实效的内容实施很有帮助的。学校领导带头强化理论学习, 提高对本教研的认识, 逐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保证了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各教研组坚持隔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力量, 促使了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还重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管理、监控。规定了各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与活动内容。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 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 有活动记录, 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 有教研组活动总结。

四、结语

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需要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同时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要注重抓好备课, 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察等几个基本环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 重在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贵在探索, 重在实施。“坚持”与“实施”犹如两只“慧眼”。它把教育的迷雾看穿, 洞察教育的本质, 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 它能够有效的保证小学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 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同时, 各级学校、小学教学管理者、教师都需要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下开展工作, 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培育出祖国的栋梁人才。

摘要: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对于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大有裨益甚至必不可缺。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忽视教学工作, 疏于管理, 教学质量就会直线下落。如何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树林.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梅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2, (35) :7-9.

篇4: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 常规管理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的施行与进展要靠制度的保障。这些制度,既要有宏观上的理论导向,又要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既要有主观上的要求,又要有客观上的灵活;个人认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相关教育理念。

一、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只有有了好的工作目标,那么才能够指导下面的工作开展;其次,需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只有有了好的工作计划,在每一步教学管理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维护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一个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只有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遵守这个既定的规章制度,那么整个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顺利的开展。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各行其是,各自为政,那么学校管理就会出现混乱,学生和教师的组织性变差,教学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够顺利地指导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二、严格监控教学质量

1.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所以说能备好课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备课要求教师能关注学情、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有相应的学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法,就是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分析重难点,设计学法教法、设计课型和教学结构。备课步骤要严格遵循以下方案:第一,整体把握教材,就好比是要把握教学目标一样,教师提前备课的过程中,能够对整个课本内容进行一个连贯、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快速地提炼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就可以达到一个宏观调控,微观执行的过程。第二,认真编写备课教案,就好比是在教学目标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分条罗列,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备案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知识点和难点,可以进行有效地标注和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定期反思教学不足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应该是一个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仅可以强化教学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得科研范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增强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信心。

三、科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关键是要懂得对比和借鉴。在学校开展可以研究,最好采用同伴互助形式。集体备课,由同组同课的老师上完这节课再由科组进行评课,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再由第二位老师上同一节课,由此类推,到本级科的最后一位老师。那么最后一位老师上的应该就是体现出集体智慧,较为成熟的一节课了。这种做法对于调整教学策略,研究真正有实效的内容实施很有帮助的。学校领导带头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对本教研的认识,逐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保证了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各教研组坚持隔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力量,促使了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还重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管理、监控。规定了各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与活动内容。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教研组活动总结。

四、结语

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需要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同时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要注重抓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察等几个基本环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贵在探索,重在实施。“坚持”与“实施”犹如两只“慧眼”。它把教育的迷雾看穿,洞察教育的本质,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它能够有效的保证小学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同时,各级学校、小学教学管理者、教师都需要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下开展工作,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培育出祖国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树林.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問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梅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35):7-9.

篇5: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确实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的教育改革进程,着力解决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巩固我校的近几年取得的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兰承雄(具体负责计划、总结、教案的审核评分,以及对综合学科的审核评定)

成员:吴开远(教改方面的工作)

谢兴国(具体负责语文教学)

邵应龙(具体负责数学教学,科学教学)吴显梅(具体负责综合教学)

二、黎平县岩洞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我校近几年教学常规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我校小学教学常规工作暴露出不少问题,为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岩洞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其内容如下:

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不备课不允许进课堂进行教学。

1、个人备课,做到六备

⑴、备《课程标准》(大纲)。明确本学科单元和分课时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的价值(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弄清本学科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找到德育渗透点。

⑵、备教材。①分析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知识线索,问题框架,重点难点,教材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联系。②加工重组教材。包括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调查,教学内容的增加与删除,课堂呈现顺序的变动等。③补充,拓宽教材。既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又不拘泥于大纲,教材。能运用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设计和呈现课程实施方案。

⑶、备学生。①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知识和能力预备的情况,包括学生的总体水平和学生层次差异两个方面。②学生可能出现的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障碍及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③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原有状况和本节课的发展性的意义。⑷、备教学设计。①备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模式的结构、程序,所依据的理论支撑,在教学流程中如何体现。②备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要点。③备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是什么,侧重点在哪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怎样衔接,相应的问题设置有哪些将要分别起怎样的作用。④备教学过程中师生多方,多层互动的预设及反馈机制与引导措施。如心理,情感方面互动,反馈及措施;行为操作方法的互动,反馈及措施;思维参与方面(如体会、讨论、研究)的互动,反馈及措施等等。

⑸、备方法。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注意方法的科学和实效性,避免为整合而整合的教学。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

⑹、备板书和语言。精心设计板书,要具有科学性,版面、画面要熟练,准确,教学语言要精练、生动,逻辑性要强。

2、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行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每学期一次,由教研组长组织,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提前一周指定中心发言人撰写发言提纲,以说教学设计为主,能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开展一些备课经验交流及学法指导等专题性的课堂教学经验的研讨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整体方案,达到统一教学思想,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的目的。每次活动都要安排专人做好活动记录,并将其存档。

3、教案。即课程实施方案,教师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思想和教学实施的过程,精心设计每一教学过程,写出规范的文体教案,必须一课一案,严禁无教案进课堂上课,规范的教案标准如下:

⑴、课题、课时;⑵、教学目的: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⑶、课的类型(讲读、自读等);⑷、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⑸、教学方法,学习指导;⑹、教具准备;⑺、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⑻、作业设计;⑼、板书设计;⑽、课后反思及对策。

讲课

课堂教学要求

⑴、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要求,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⑵、教学设计要符合新的课程理念,适合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把知识、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

⑶、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善导,激趣,引思。

⑷、要重视课堂上的反馈信息。以此调整教学进度,内容,方法。⑸、要尊重学生。课堂气氛要活跃,要善于激励学生提问和发表独立见解。⑹、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思维训练点,并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有效的,合理的训练方法,好中差全体参与,训练面广。

⑺、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意精讲多练,给学生充足的自学和练习的时间。

⑻、要关注学生共同发展水平和个体发展趋势,采取各种措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⑼、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教师要克服单纯完成知识教学任务的心态。

⑽、要有计划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课堂环节,语言,板书,演示,实验,教具操作,练习方法等都要达到规范化的要求。

⑿、教师要具备驾驭课堂,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⒀、教师课堂上要仪表端庄,衣着整洁,行为举止文明。

⒁、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⒂、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酒后上课和辅导,在教学过程中不得接听手机。

批改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的内容一般包括:预习或复习教学,阅读有关书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朗读,阅读,背诵,复述,问答等);实践作业(实验,实习,实地测量,工艺操作等)。教师要按教学需要,精选和设计作业,体现因材施教。

各科作业教学要求

⑴、语文:每周2次,作文每学期15次(包括单元测验),全批全改,数学作业每周2次,全批全改。

⑵、教学外语:每学期每班10次,全批全改。

⑶、科学,思品与社会、思品与生活,美术每周1次,全批全改。体育与健康、音乐只要求完成半期测试和期中测试。

作业要求:

⑴、作业内容和要求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有助于掌握相应技能,技巧。

⑵、作业布置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按学生程度分层次布置作业,题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⑶、作业量要适度,作业规格要统一,书写形式要整洁,美观。

课外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

1、实施尖子生导师制: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个别辅导要针对其优势科目,加深试题难度,拓宽知识面,使其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名次。

2、对中等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3、实施学困生责任制:对学习困难学生教师要耐心指导,指导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双基方面的辅导和训练。

素质能力检测

素质能力检测是检测教学效果和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教师必须通过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等检测形式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教学质量。任课教师,教研组,教导处要对每次测试结果进行质量分析。书面质量分析一般应包括:测试情况,试题分析,质量情况,改进教学的措施等。教研组,学校要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教研教改

1、参加校内培训,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教研培或教研活动。

2、要主动承担教研任务,服从教研活动安排。

3、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

4、每学期,教师必须阅读一本以上的书籍,并填好读书反馈表,做好自学笔记。

5、每学期开展一次个人教研能力展示活动(含教研课、竞赛课、集体备课主讲、个人讲座等)。

6、每学期上交论文、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一篇(有参赛作品算完成)。

7、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有一条教育教学新闻发表,(4、5、6、7项到每学期结束时检查)

班主任、教师教学业务档案

班主任业务档案材料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总结,教案,听课记录,班队课记录,学生成绩册,家访情况记录等。

教师业务档案材料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案,听课记录,学生成绩册,家访情况记录等。

2011年9月1日

黎平县岩洞镇中心小学2011-2012学

教 学 常 规 管 理 方 案

篇6: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管 理 细 则

为切实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素质教育,规范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针对我镇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此细则。

一、出勤

学生按作息时间到校上课,因事因病不能到校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班主任每日清点学生到校情况,发现无故不到者,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将情况报告校长或值周领导。中途有请假者,班主任要告知政教处或值周教师,经教务处或值周教师同意送出校门。

二、进校要求

1、每日少先队员佩戴好红领巾和少先队标志。做到衣着整洁,仪容大方,举止文雅,谈吐文明。

2、学生进校时要精神饱满,不搭肩,不散步式游逛,遇见老师要主动停下打招呼:“老师早”或“老师好”。

3、小学生一律不允许骑自行车上学。

4、进校后,不得再出校门,如确有需要,须得到班主任老师允许,同时与值周教师取得联系。

三、课前(间)纪律

1、学生到校时间全日制学校上午7:50;半日制学校上午午9:

00。

2、学生到校后,要有组织地进行作业检查或朗读、听写等活动。

3、不在教室、楼道大声喧哗、打滚、追逐打闹;

4、不准在楼梯上逗留、倒行、嬉戏;

5、不准教室、楼道内靠墙、摸墙;

6、不准用力推拉门窗;

7、不准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吃零食。

8、不准乱窜教室;

9、不做危险性游戏

10、楼内行走遵循:轻声、慢步、靠右走;

11、不准在大厅、过道拍球、跳绳、踢毽子、做游戏。

12、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经同意后再进入。

四、课前歌声嘹亮

上午预备铃响后,各班要有组织地做到课前一支歌,唱歌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作业、精神面貌要好。

五、眼保健操

要按时(上午第二节课后)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到穴位准、手法对,用力适当,坐姿端正。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督促和纠正错误的姿势。如遇停电等因故没放眼保健操,要喊口令组织全班做。

六、课间操

要求教师按时到岗组织,学生做操时做到:

1、队列整齐

2、无说笑打闹现象

3、无迟到缺席现象

4、听从领队口令,口令干脆利落

5、做操动作准确、合拍节;

6、组织纪律好

7、课间操的进出场有序,不追赶。

七、课间要求(同课前要求)

八、路队要求

1、按作息时间放学,各班的路队要整齐、精神面貌好,必须有歌声或诗词朗读声。放学路队由班主任教师和课任教师统一组织、护送出校门,没有老师护送的路队,路队纪律不好,队形散乱的,值日老师有权停止此路队出校门。

2、学生必须排路队走,要做到快、静、齐,不得以上厕所、做作业等理由而不排路队,个别因事迟走的学生,要跟在就近的班级路队后面出校门,不得三三两两出校门。

3、学生在路队内不敬礼、不问“老师好、再见”。

九、家长接送(幼儿园)

幼儿园的学生必须在指定地点由家长接送,家长不得在校门口接送。

十、写字

中午写字时间各班写字姿势正确,要有组织、有指导,不得以其它理由不写字。

十一、普通话

普通话是校园语言。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提绰

号。

十二、公物管理

1、爱护公物,不得用任何笔、刀在墙壁、地面上乱涂乱画乱写,不得用脚踢墙壁和门。不爬窗,不随意开关门,不在楼梯扶手上滑下,损坏门窗要赔偿。

2、爱护桌凳.不坐在课桌上,不用脚在桌凳上乱踩,不随意晃动桌凳。不在桌凳上乱画乱刻,桌凳搬动要轻,损坏要赔偿。

3、爱护公共设施,不在花坛矮墙上行走,不损坏花草树木和草坪,不随便开电灯和水龙头。

4、爱护环境卫生,见到地面上有纸屑要主动捡起丢入果壳箱内,不随意涂抹学校黑板报上的通知等。

十三、文明要求

1、师生之间

⑴、在路上、校门口遇到老师要打招呼,主动上前问早、问好。离校时,要和老师说“再见”。

⑵、进出校门口,上下楼梯从右走,遇到老师、长辈要让其先走。

⑶、学生迟到时,应站在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方可进入教室,课后还应向老师讲明迟到原因。

⑷、上课时,不脱鞋、赤脚。夏天不能只穿背心,冬天不可戴着帽子、围巾和口罩上课(特殊情况要报告)。

2、同学之间

(1)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吵架、打架、不侮辱

别人。

⑵、早晨到校遇到同学要相互问好、问早。

⑶、当学习中遇到困难向别人请教的时候,态度要诚恳,发问时别忘记说“请”、“麻烦”等词儿;当同学帮人解决问题后,不要忘了致谢。

⑷、如果不当心踩了别人的脚或碰痛了同学,要讲对不起,并关心地向人家问是否伤了,决不能旁若无事,不问不闻,更不能强词夺理,态度粗暴。

十四、阅读/体育活动

各学校要根据实际安排周一、周三阅读;周二、周四活动时间进行阳光体育活动(操场),班主任要按时组织、参与学生活动。

十五、班队会

各班每周一或周五下午活动时间(半小时)间周组织班会和队会,做到按时、有主题、有辅导员参加指导。

十六、安全

切实加强学生活动安全防范工作。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守纪律、讲秩序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时时处处都要讲安全。学生如发生事故,要及时告知学校,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如有隐瞒追究相关教师责任。

十七、集会活动

能积极参加学校各项集会、活动,演出、比赛等,能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听众、观众。

十八、卫生:

1、卫生区

(1)楼内:地面、玻璃、墙壁、窗台、镜框,突出一个净字。

(2)楼外:无杂草、废弃物、地面平整。

2、教室

(1)无灰尘,无印迹,无蛛网,无损坏。

(2)桌凳、用具摆放整齐,桌上学生用品放置有序。

3、个人卫生

(1)发形符合学生身份;

(2)不穿高跟鞋、拖鞋,不佩带饰物;

(3)衣着整洁,肌肤干净。

良村镇中心小学政教处

篇7:大汶口镇中心小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各条目等第的确定检查考核结果:

2、综合等第的确定根据各条目符合要求的情况综合确定A、B、C三个等级。即:

篇8: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制度的健全要强化“两个并重”

1. 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并重

(1) 制度的制定要具备三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抓好教学常规, 必须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 制度的制定必须具备以下“三性”:首先, 是目的性。学校教学常规是规范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有助于促进日常教学、教研的正常开展。因此,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目标明确, 要求具体, 操作性强, 讲求实效, 力戒形式主义。做到寓服务于管理, 变检查为指导,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自觉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其次, 是校本性。制度是各项工作按相关要求执行, 最终达到目标的有效保证。因此, 要确保所有工作井然有序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最终达到既定目标, 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因此, 学校要结合自身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查漏补缺,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 尤其是常规教学检查制度、考勤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 以促进教学教研的优化。第三, 是人文性。教学常规, 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 要教师去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 抓教学常规管理的核心是教师, 抓常规就是抓教师。因此, 在制定实行一些常规管理制度时, 学校应尽量坚持人文性的原则, 切实减轻教师的额外负担, 尊重教师, 关怀教师, 随时听取教师的意见, 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这样, 教师才会以积极的工作、认真的学习来回报学校, 理解和配合学校的工作。

(2) 制度的完善要与时俱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常规总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 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发生了变化, 那么常规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 就必须重新修订。常规的管理和执行也是因人而异、“因情有别”的。尽管我们的教学常规是统一要求的, 但在具体处理上, 我们还应把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适当区别开来, 把不同学科区别开来。就学生而言, 对低、中、高年级也应该有适当的差别。执行过程中做到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 调动大家共同遵守常规, 且注意让学生参与管理, 形成教、学、管的良性运行机制。

2. 落实与反馈并重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目的, 并不是走过场, 为“检查”而检查, 增加教师的负担, 而是通过检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 促进教学更加优化。因此, 实行教学常规检查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 制度落实要持之以恒。“滴水能够穿石”, 靠的就是持之以恒。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 有始无终。对待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应一抓到底, 绝不动摇。首先, 严格制定各种制度, 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进行。如严格落实教学常规随时检查制度, 发现问题限期改正, 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实行“即查即结”, 奖优罚劣。落实各项常规活动评比制度, 定期举行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学生作业展评等, 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当然, 只靠领导去管还是不行的。同时, 我们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 从思想上引导:作为教师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 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作为学生没有自觉守“规”的恒心, 同样很难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实治学的品质。这样, 便会慢慢地使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 形成持之以恒严格向常规要习惯、要品质、要质量的观点。

(2) 结果反馈要一针见血。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管理的结果必须反馈到“教”与“学”, 而且要快、要及时, 要一针见血。反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当面交流, 如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后, 与教师直面交流, 提出建议。二是集体反馈, 如每次抽查、定时检查以及各种专题比赛和活动一结束, 就召开教学常规专题会议, 对检查、比赛、活动结果进行归纳反馈, 对各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完善。这样, 才能让常规管理及时调控, 实实在在地逐步完善。

二、教师的发展要构建“三个平台”

1. 引领平台

(1) 领导引领。学校领导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励教师的理论学习, 增加渠道扩大教师的信息来源, 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平时自学、学历进修、“自培自练”、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 创设各种机遇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赛、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 专家引领。专家指导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校应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 定期邀请不同的专家到学校指导, 通过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课堂教学诊断、课题论证等方式, 参与和指导学校的教研活动, 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指导和帮助,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展示平台

(1) 自身展示平台。学校应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 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成长回放, 如成长档案袋内放有鲜红的获奖证书, 有精选的教育论文, 有耐人寻味的教育故事, 有富有个性的教育心语, 有学生给老师的饱含深情的来信, 有校长的希望寄语, 有难忘的教学困惑等。让教师在展示、品味中, 互相学习、激励、交流。

(2) 公平竞争平台。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 学校要通过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积极创设有利于良性竞争的机制和平台,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促进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积极展开良性竞争, 通过竞争实现教育发展的动态和谐。竞争不在于区分孰优孰劣、孰胜孰负、孰强孰弱, 而在于通过竞争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3. 成长平台

(1) 均衡发展平台。就是整体发展, 协调发展。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学校应创新管理, 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教师交流”、“结对帮扶”、“监督评估”等机制, 促进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帮带, 达到共同发展。

(2) 造就名师平台。学校要以科研为抓手, 立足课堂教学, 着眼教学质量, 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让这些教师挑大梁、担重任、带徒弟、作榜样, 并根据实施方案履行相应职责, 享受相应待遇。通过“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 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 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 从而达到“领头羊”的目的。

三、教学质量的监控要把握“四个支点”

1. 支点一———备课与教案

备好课是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 做好备课的管理与监控是上好课的前期保证。当前情况下, 学校管理者必须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制定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制度, 备课做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进度相统一;备课要做到“四备”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 的监控管理。二是做好网上下载教案、共享教案的管理。如今是网络信息时代, 网上资源丰富, 名师的教案、课堂实录确实可以给我们以借鉴作用。学校应制定措施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和实际情况, 对网上的教案和共享教案进行“二次开发”。

2. 支点二——过程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 学校要用教学“六认真”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 教务处要加强“六认真”检查力度。要求每个教师自觉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用心上好每一堂课, 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 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 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 精心研究一个课题。根据实际情况, 安排备课组长对计划执行情况、备课、作业布置批改情况等进行检查, 重在引导教师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期中、期末教务处应对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其次, 学校应建立反思型教学制度。要求教师开展多样化的课后反思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形式) , 要通过课后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 不断改进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支点三——质量检测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要认真贯彻课改精神, 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统领课堂教学,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每个学生都有发展、都有提高。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加强作业管理。要通过集体备课、群体教研来优化备课, 要用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来优化上课, 作业要精选, 要控制总量, 提高实效。作业管理要坚持“四个必须”, 即布置的作业必须纳入教案, 必须自己看过, 必须及时批改, 必须及时评讲。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 训练思维, 培养能力。

4. 支点四———评价体系

评价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指挥棒, 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的成长, 能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育人方向发展。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去落实: (1) 完善教师发展性的内容和考评办法, 成立由校长、蹲年级行政、教务处、教研室、备课组长组成的课堂教学考评小组, 对教师的平时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考评。 (2)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让学生在收集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学期初各班主任要检查寒假学生收集整理记录袋的情况, 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导, 创造性地开展成长记录袋的收集工作, 力争期末能全面考评一次。 (3) 在日常的学习中, 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无论是课外阅读、口语交际, 还是实践操作、习惯养成, 都应及时观察、及时记载学生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喜悦, 体会成功的感受。

四、教研活动的开展要进行“五个优化”

1. 教研时间充足化

学校开展好每周教研活动, 做到学科组的活动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平时做到校本教研经常化, 做到既便于领导对校本教研的参与、指导和管理, 也不会对学生的管理和全校的教学秩序造成大的影响, 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2. 教研流程程序化

学校规范教研活动流程的管理, 除学校开展的全校性教研活动外, 要求各教研组必须在开学初将活动内容、主题、形式上报教导处审批备案。组内活动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定主讲人, 应有详尽的活动记录, 活动记录必须由该组分管领导签字, 以确认其活动开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教研资源整合化

开展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后续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 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依据, 并结合学校实际, 发挥学校资源优势, 开展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活动。

4. 教研形式多样化

要求学科组围绕学校的校本教研日程, 结合各组的实际情况, 灵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创新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 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总结”的基本操作模式, 灵活运用开放式、促进式、针对式、学科整合式等多种教研活动形式, 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案例分析、集体备课、教师讲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咨询、教学指导、专题讲座、课改沙龙、与骨干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

5. 成果经验推广化

上一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下一篇:自我职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