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2024-05-21

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精选8篇)

篇1: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我市创新社会管理纪实之五

2008年8月,鹰潭率先在全省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党小组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的新型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事务理事会制度,组织开展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通过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群众的卫生陋习和居住环境,呈现出“三个明显改变和三个明显改善”,即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变,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户的卫生习俗明显改变,垃圾分类处理得到广泛认同;乡、村干部作风明显改变,工作绩效得到群众好评;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融洽了;邻里关系明显改善,相处更好了;城乡关系明显改善,相互贴近了。这是多年来农村没有过的喜人景象。模式:一次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全新探索

在推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中,我市确定了一个基本思路:根据“原态垃圾”中的各种物质属性进行分类,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处理,将其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使“垃圾”不成为污染物,而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农村垃圾处理“2+5”模式、集镇垃圾处理“三三六”方式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和思路而被提出的。在农村推行“2+5”垃圾处理模式,“2”就是落实农户和保洁员两个操作主体,“5”就是指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的5种方法。在集镇实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就是落实居民、保洁员和垃圾处理工三个操作主体,通过三个处理环节、六种方法对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

这两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对农村的有机垃圾、无机垃圾、灰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医疗卫生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分类处理,在操作中做到了“乡镇组织,能承受、做得到;农民主体,能接受、做得好;自然村为单元,好操作、坚持得下”。实践证明,实行“2+5”和“三三六”垃圾处理模式,可以有效做到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运作一体化、成本节俭化。处理无害化,就是对“原态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日处理,做到不出村庄、就地消化,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利用资源化,就是对非有机垃圾中的废旧塑料、橡胶等进行回收利用,将有机垃圾处理与沤制农家肥和开发沼气池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运作一体化,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或回收利用,或密封储存,或用炉焚烧,相互衔接,过程连贯;成本节俭化,就是缩短了工作链条,减少了处理环节,有效降低了设施建造、工作运行、劳力投入、组织管理的成本。做法:建立体制机制,激活农民主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全市三大基础性工作之一。为此,我市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认真执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挂点督导、责任追究、考核激励等制度。33位市级领导挂点督导乡镇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开展“卫生清洁”工程。

全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跟进,形成了协作联动机制。教育部门广泛开展学生“三项活动”和教师“两项活动”;卫生部门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推行了农村医疗机构的生活垃圾分别纳入自然村、集镇统一处理;交通部门在县乡村道路沿线公共区域进行了垃圾治理试点;公路部门在境内所有国道、省道、县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立长效保洁制度;农业部门着重抓了垃圾处理工场大型沼气池的使用试点示范;供销部门加强垃圾废品回收网络建设;民政部门积极落实低保户与保洁员对接对象,每人每月安排低保补助;各级妇联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巾帼行动。

治理农村垃圾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单靠政府号召、政府投入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动手,积极配合,全民参与,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从根本上为治理农村垃圾提供不竭动力。

为此,我市以自然村为单元,结合农村特有的亲缘、血缘、地缘的实际,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让村民中威望高、能干事、有热情的“核心人物”进入村民事务理事会,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延伸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手臂。成效:实现三个改变,改善三种关系

人能改变环境,环境同样也能改变人。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我市农村干群、村民邻里、机关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农民的观念,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都随着“卫生清洁”工程的开展得到重大的改善和转变。鹰潭掀起的这场卫生革命,奏响了一首文明新曲。

通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宣传教育及周检查、月评比等活动,我市的农村卫生体系实现了三个明显的改变。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彻底清理了沉积多年的陈年垃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的污染问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农民基本上告别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讲卫生的多了,不讲卫生的少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环境好,身体好”、“比卫生、比健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等观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不乱扔乱倒垃圾、合理处理垃圾和维护居室、庭院、村落、田园清洁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拣垃圾、扫庭院、爱干净、勤洗晒蔚然成风;农民以前对垃圾不进行处理的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每家每户自备了装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的两个桶和袋子,对当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自觉及时分类,为保洁员统一进行二次分拣提供了便利。我市开展的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把干部的视线和精力引向了农村。市、县、乡干部深入农村上门宣讲、包村挂点、督查调研,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增进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由于普遍成立了群众信任,由村组干部、党员、优秀中青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的理事会,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和造就了戴明良等一批有公心、有才干、有威信的土生土长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再造,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推动了农村“两委”换届、新农村建设、控访维稳、综治计生和村民事务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一批“告状村”、“宗族派姓村”、“治安不稳定村”等所谓的“老大难村”,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羊”。如今,鹰潭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它让鹰潭农村大地焕然一新。

篇2: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建立耕地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

吴江市土地学会诸镇康 邮编:215200

论文摘要:从我国土地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的国情现状分析,提出建立十大长效工作机制。关键词:耕地,保护,机制。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一再强调要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198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的紧急通知》;1994年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的通知》(11号文件);1998年,耕地保护写进了《刑法》,增设了“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2005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为1.4亩。这意味着,要完成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保有量的硬性指标,今后我国耕地减少量必须控制在3000万亩以内。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2011年公布国土资源大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734.39万公顷,可开垦土地701.66万公顷,可复垦土地32.72万公顷,且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表示,我国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模式难以为继,仅仅保住18亿亩耕地数量是不够的,必须从数量管护转向数量质量并重管护。“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新要求,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管理工作提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全社会充分认识土地国情国策、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面对我国可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一是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二是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三是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四是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五是实现耕地环境保护。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目标,即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耕地的数量、质量保护并注重耕地环境质量的提高。

从耕地保护操作层面来看,在保护耕地的实践中还存在的不足是:

一是保护规划过于僵化。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确定后,随着时间推移,动态管理就缺乏合理的调整空间,比如通过后备资源开发新增耕地长期不能划入保护范围,而遭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农田,短期内无法恢复的又难以调整,应有规划动态管理的相应补救措施。

二是耕地保护管理机制不完善。耕地保护指标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呈刚性,与实际情况有差异,难以在规划保护中体现,一旦规划批准,要涉及调整基本农田,就必须上报国务院批准,因此在调整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得以解决。

三是耕地保护法规不健全。现有的耕地保护法规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尤其在操作层面上,缺乏科学的可操作的运作程序和规范化的法规。在定期检测动态管理,规划审批等环节缺乏规范化的制度,导致知法难以守法,守法挡不住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耕地保护缺乏配套的保护资金的支撑。各地在落实耕地保护资金方面,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保障,资金投入足,资金渠道不畅,尤其是对有限的保护资金缺少监管,难以真正将保护资金落到实处。

针对耕地保护的要求和现状,首先要构建耕地保护管理体系,在国家一系列耕地保护的政策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可以完善四项主要制度:一是《基本农田管理办法》;二是《基本农田调整补验收办法》;三是《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办法》;四是《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以促进耕地保护真正进入经常化、动态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此基础上,建议各地建立和完善十大耕地保护机制:

1、共同责任机制。耕地保护的目标责任制,是指确定一定区域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规范各级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以及各级领导的耕地保护工作行为,确保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这是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乃至农村公民共同的目标责任,要建立共同责任机制,旨在层层落实责任人,落实目标管理,明确责任范围,加强责任意识,层层量化保护责任目标,强化各级政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以建立耕地保护业绩绩考评、失职问责、渎职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奖惩制度,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对于玩忽职守的应问责到位,引起警戒。以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的保护耕地长效机制。

2、资金投入机制。为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从土地的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投资基本农田调整项目的同时,加强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协作,形成基本农田建设合力,保障政府在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中低产田改造资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等方面,进行集中使用,重点投放,扩大资金投入规模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投入机制。

3、占补平衡机制。土地复垦整理既可以恢复耕地,增加耕地,缓解人地矛盾,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目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农业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制订激励政策,鼓励用地单位、个人、农民搞土地复垦整理。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增强占补平衡运作机制,作为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重要措施来落实。要大力推广实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切实落实占补耕地的责任、任务和资金。加强按项目检查补充耕地情况,确保建设占用耕地真正做到占一补一。要推进耕地储备制度建立,逐步做到耕地先补后占,合理确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要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对占补达不到平衡的地方,坚决把住建设用地审批关。

4、用途管制机制。为实施有效的耕地保护,对土地用途严格管制,强化必要的管制机制。一是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充分挖潜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切实保护城郊结合部的耕地资源;二是对耕地的用途同样严格管制,防止耕地变形而改变用途,特别是耕地表面耕作层的保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要严格把关,会同农村基层组织一起,下达耕作计划,经常检查监管,要运用政策、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落实耕地用途,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

5、环境保护机制。一要坚决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护耕地,控制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要全面推广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依法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以确保耕地环境质量;三要严格环境执法和责任追究,要强化环境执法,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特别是对耕地环境的破坏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四要建立科学的环境监测体系,实现耕地环境监测的科学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境应急体系,以提高应对耕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6、执法检查机制。要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执法动态监察体系,构建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土地批租监管和土地市场秩序的监管。一要着力构建巡防预防监管机制,以土地动态巡查,完善执法巡查网络,明确责任考核,做到违法用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二要建设批租监管机制,加强日常执法和借助卫星遥感照片进行执法检查,建立长效执法监管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用地情况和耕地保护开展专项检查,要加强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要构建案件查处机制,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确保违法案情处理到位,尤其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公开暴光处理,确保良好用地秩序;四要加强部门联运机制,有效实施土地管理中的工作协调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

7、维权稳定机制。在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过程中,确保征地补偿安置到位,正确处理国家,建设单位,农民集体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关系,是确保社会稳定,有效保护耕地的措施之一。建立维权稳定机制,要强化政府责任,更多考虑农民群众利益,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

长远生活生计保障问题,要通过土地换保障,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要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机制,遵循中央提出的“少取,多予和放活”的政策,严格控制征地范围,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放活土地政策,让农民获得更多土地分配收入。要建立征地补偿机制、安置机制和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从而促进农民集体保护耕地的自觉性积极性。

8、社会监督机制。社会监督是指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一要加强群众监督,这是一种最广泛敏锐朴实的有效监督,让群众享有知情、检举、监督的发言权,建设好群众举报体系和网络,比如举报箱、举报电话、举报接待室、举报中心等定期公诸社会,使群众保护耕地有渠道举报,安全举报,对举报准确的给予奖励,要形成群众监督的良好环境,二要加强舆论监督,马克思称新闻舆论监督是“第三种权力”,舆论具有公开性,及时性,灵活性的特点,具有时效性强、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优势,保护耕地舆论监督可以造就强大的宣传教育态势,营造保护耕地的大环境,要保障社会舆论的调查、指导和批评的权利,强化新闻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正确发挥保护耕地的监督制的作用,三要加强民主监督,这是包括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广泛监督,要发挥群体监督的作用和民主监督的实施权,以形成社会监督的合力和中国特色的监督制的机制。

9、信息公开机制。地方政府有责任定期公开耕地保护工作中的信息,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一要建立健全信息主动公开机制,要明确职责、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要充分运用政府网站,政府公报等各种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公开区域内耕地保护的动态信息,并不断完善网上查询功能,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二要建立耕地保护信息采集机制,依法公开信息采集的工作规程,明确采集、审查、处理、运用等环节具体要求,使信息及时、真实、有效;三要建立耕地保护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制度,加强检查监督。

10、宣传教育机制。耕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机制必须常抓不懈,这是营造良好耕地保护社会氛围的十分重要的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改进宣传教育,改进方式方法,完善制度,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要建立常态机制,克服不主动、不经常、单一内容、单呆方式等问题,建立政府协调部门合力,贯穿始终,“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宣传教育网络下的常态工作新局面;二要建立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党委政府负全责,明确带头职责,明确部门职责,同时落实相应责任追究;三要建立激励机制,要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耕地保护宣传成效好,有创新的给予激励。

篇3: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1 完善输气管道保护相关制度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输气管道保护相关制度的完善, 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输气管道保护管理制度体系, 体系中应包括相关制度具体的实施细则、细致的管理流程以及严谨的考核制度, 以此来保障输气管道保护工作中周边工程施工管理、管道巡护管理、风险区域识别与管理等工作内容的有效开展, 指导和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 也为输气管道保护相关执法工作提供法律与制度的依据, 确保管理、执法的顺利进行, 为输气管道长效保护机制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

2 加强巡护工作, 提高管道保护意识

对输气管道的巡护是保障输气管道运行安全的基础, 因此, 在输气管道保护过程中, 加强巡护工作是极为必要的, 首先, 要通过对巡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强化其管道保护的意识, 并加强其对管道保护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以及对风险隐患因素的辨识能力, 使其在巡护工作中能够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并能够充分保证巡视工作落实到位, 防止漏巡现象的发生。其次, 要加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 将常规巡视与重点巡视相结合, 对于施工较为频繁或容易出现管道安全问题的时间段及区域进行重点巡查与抽检, 还应该结合现代化监测仪器的有效应用, 如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巡线装置及系统, 对相关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 以加强巡视的有效性, 实现对安全隐患的及早发现与处理。最后, 要注意对巡护工作人员的管理, 应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方式, 以交流、沟通、激励、感化等方式, 充分调动巡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其内心的责任意识, 并自觉在巡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 以此来保障巡视工作的整体质量。

3 加强对地面标识的管理

输气管道保护工作中, 地面标识不清、失准等是影响管道保护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 要实现输气管道长效保护机制的建立, 加强对地面标识的管理也是极为必要的。企业在管道建设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地面标识的位置进行准确设置, 并且要充分保障地面标识具有良好的通视性, 以此来对周边施工活动及其他可能影响到管道安全的活动进行警示。相关管理部门应对所辖区域内的地面标识“三桩一牌”偏移、损坏情况进行定期排查, 并进行系统的整治, 切实增强管道地面标识的有效性。

4 加强管道保护的宣传与普及

管道保护工作单纯依靠监督与管理是难以实现长效保护目标的, 还需要结合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提高社会整体的管道安全保护意识, 并通过政府部门、企业、社会三方力量的共同发挥, 全面进行监督与管理, 为输气管道长效保护机制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 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选择在农村人员集中、施工建设频繁的时间段, 加强对管道保护相关内容的宣传, 可采取多种宣传方式与渠道结合运用的方式, 确保宣传工作覆盖率与有效性, 普及管道保护知识, 结合管道事故的案例, 宣传管道保护的重要性, 并加强对相关法律条例的宣传, 明确管道保护的法律规定与要求。其次, 要结合政府监管、企业监管与社会监管的共同作用, 使管道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全面、无死角的得到落实, 提高管道保护监督管理的效力, 实现输气管道保护的目标。

5 强化各级管理者的业务水平

各级的管理人员是输气管道保护工作开展的主要力量, 因此, 在输气管道长效保护机制的建立过程中, 还要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的培训与提升。一方面, 应通过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参加系统培训, 学习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 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掌握, 并能够将其有效运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 提高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 要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对现代化的输气管道检测技术的学习, 应能够了解和掌握现代化检测工具与相关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法, 并通过笔试与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 对管理人员以及场站员工使用相关检测工具的能力进行考核, 确保所有人员对相关技术的有效掌握, 以此来提高输气管道运行中的安全性。

6 结语

输气管道保护工作中长效保护机制的建立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结合多方力量, 促进输气管道长效保护机制的建立, 并通过长效保护机制的作用发挥, 充分保障输气管道的运行安全, 减少事故的发生, 进而促进我国社会及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篇4: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

一、概况

袁桥镇地处如皋市西北部,是植根于高沙土地区的一个城郊镇,镇内交通便捷,水系发达,农村通达工程纵横密布,具有独特的“大城郊、大沿河、大通道”区位交通优势。袁桥镇总面积65.8km2,建成区面积1.1km2,辖行政村8个、居委会6个,村民组341个,总人口4.7万人。镇区有:一、二、三级河道共19条,全长62.5km;村级四级河、居住河及家沟家塘668条,全长260.11km;通达工程等骨干道路32条,长125.5km;沿路绿化长265.2km,约11万多株;垃圾日产近20t。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导致了农村环境严重恶化,造成了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下降。

二、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

1.历史原因的堆积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镇域经济突起,流通人口剧增,污水、垃圾直排入河,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力、煤气的普及,导致垃圾、秸秆的乱抛,特别是近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忽略环境保护,不仅随意填河筑坝,破坏了原有的农村水系,而且缺乏保护措施,使得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少三、四级河道的水质均劣于Ⅳ类水甚至劣于V类水。

2.环境意识淡薄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用水土资源和传统的种植习惯,忽略水土保持的作用;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的随处排放,造成了河水的富营养化;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与人们环境意识不相协调,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3.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农村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农村河道清淤、道路建设和村庄绿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河道管护、道路保洁、绿化管养及垃圾处置等长效管理经费投入严重匮乏,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效益和资金利用效率。

4.管护机制缺失

农村环境最大的弊病就是“重建轻管”,只满足于河道土方数字、道路建设长度、绿化栽植株树等,但对于后期管理一直缺失,缺少一套统一的管理机制。

三、改善农村环境的措施

1.建立组织领导

镇“四位一体”长效管理体制施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指导。整合农村环境管护队伍,统一交由水利站扎口管理,建立袁桥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各村建立由书记为任组长、分工农业农村的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四位一体”管理领导小组。

2.健全规章制度

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切实履行职能,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意见》、《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制定镇长效办工作制度、镇长效办工作职责、村(社区)管护制度、村(社区)工作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等。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台帐,确保相关文件、制度、职责落实到位。

3.招聘管护队员

镇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制定农村“四位一体”管护人员招聘简章,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招录,签订管护协议,管护协议内容包括双方权利和义务、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要求、管护报酬、违约責任、管护迄止时间等,其中管护报酬应当与考核等次挂钩,实行绩效工作制。

4.明确管护范围

管护队伍组建到位后,建立划片分组包干管护责任机制,将管护人员全部分配到村,划片分段到人。推行责任公示制度,在村公示栏公示管护人员分工网络图;在责任区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制定管护标准

1.河道管护标准

水面保持清洁,无漂浮物,无恶性水生植物,无网簖及拦鱼竹障。栽树种草、绿化到位,无暴露垃圾,无垦坡种植、无挖坡取土,等。渠涵引排水保持顺畅,平时无倾倒垃圾、堆放杂物现象,损坏及时整修。

2.道路养护标准

路面桥面干净整洁,无堆积杂物和抛撒物。道路两侧无杂草、无违规种植物等。路道口以及拐弯处无遮挡视线的障碍物,无占道打谷晒场和损毁绿化的现象。

3.绿化管护标准

凡管护范围内的绿化应栽尽栽,做到包看管、包成活、包扶正、包整枝修剪、包施肥、包治虫,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5%以上。

4.垃圾处置标准

建立“户集中、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做到农户宅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垃圾房内垃圾日产日清,无沉积垃圾。

五、落实管护经费

1.“四位一体”工作经费根据分级负担原则,以市级财政投入为主,镇级财政投入、受益群众“一事一议”适当负担、社会捐资等相结合的原则多元化筹集。设立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财政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2.农村环境日常管护经费及突击性费用,通过正常审批程序审批后,由长效办组织实施。

六、强化考核管理

1.对相关部门和各村实行捆绑式考核。根据日常考核和年终考评情况,年底对各村实行综合评比,实行加分制。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2.对“四位一体”管护人员考核由“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采取平时检查与突击检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加大督查和考核频度,推动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高效运行。

3.对破坏整治成果的村民,村按照村规民约和相关法律严肃处理,确保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顺利开展。

七、结束语

篇5: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为切实巩固“校园环境建设月”成果,长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久长中学立足学校实际,建立了系统的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组织,明确责任。学校专门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班主任和各功能室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细化分工,保证学校卫生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制定并完善了《久长中学卫生工作管理细则》、《班级卫生管理细则》、《学校大扫除工作要求》等事关环境卫生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体师生更加明确工作要求,有效调动大家积极性。

三是进行重点部位集中治理。校内设立垃圾集中点,每天定期清除,逐渐改变以往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周一大扫除时要求各班提高标准,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学生厕所要求每天打扫,并做好全天保持。

四是狠抓学生卫生习惯养成。首先,抓好学生个人卫生习惯,明确个人卫生要求。其次,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卫生打扫习惯,不敷衍了事,责任心强。再次,突出抓好学生乱扔垃圾,并要求学生及时捡拾地上的垃圾。

五是健全检查评比制度。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考核组,出台卫生考核细则,坚持每天深入各班进行检查一次,每周进行考核评比,根据考核结果,对先进班级予以表彰奖励,对行动不力的班级批评教育。

通过建立学校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学校环境明显改善,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步养成,文明礼仪素养不断提高。

篇6: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为切实巩固“校园环境建设月”成果,长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淄河中心小学立足学校实际,建立了系统的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组织,明确责任。学校专门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班主任和各功能室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细化分工,保证学校卫生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制定并完善了《淄河中心小学卫生工作管理细则》、《班级卫生管理细则》、《学校大扫除工作要求》等事关环境卫生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体师生更加明确工作要求,有效调动大家积极性。

三是进行重点部位集中治理。校内设立垃圾集中点,每天定期清除,逐渐改变以往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周一大扫除时要求各班提高标准,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学生厕所要求每天打扫,并做好全天保持。

四是狠抓学生卫生习惯养成。首先,抓好学生个人卫生习惯,明确个人卫生要求。其次,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卫生打扫习惯,不敷衍了事,责任心强。再次,突出抓好学生乱扔垃圾,并要求学生及时捡拾地上的垃圾。

五是健全检查评比制度。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考核组,出台卫生考核细则,坚持每天深入各班进行检查一次,每周进行考核评比,根据考核结果,对先进班级予以表彰奖励,对行动不力的班级批评教育。

通过建立学校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学校环境明显改善,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步养成,文明礼仪素养不断提高。

篇7: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吴江市土地学会课题组 邮编:215200 论文摘要:从我国土地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的国情现状分析,提出建立十大长效工作机制。关键词:耕地,保护,机制。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一再强调要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198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的紧急通知》;1994年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的通知》(11号文件);1998年,耕地保护写进了《刑法》,增设了“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2005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为1.4亩。而在9年前的1996年,全国的耕地数是19.51亿亩,人均耕地为1.59亩。这意味着,要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保有量的硬性指标,今后我国耕地减少量必须控制在3000万亩以内。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面对我国可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目标,即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所谓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耕地的数量、质量保护并注重耕地环境质量的提高。

耕地的数量保护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二是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三是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四是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耕地的质量保护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二是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从耕地保护操作层面来看,在保护耕地的实践中还存在的不足是: 一是保护规划过于僵化。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确定后,随着时间推移,动态管理就缺乏合理的调整空间,比如通过后备资源开发新增耕地长期不能划入保护范围,而遭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农田,短期内无法恢复的又难以调整,应有规划动态管理的相应补救措施。

二是耕地保护管理机制不完善。耕地保护指标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呈刚性,与实际情况有差异,难以在规划保护中体现,一旦规划批准,要涉及调整基本农田,就必须上报国务院批准,因此在调整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得以解决。

三是耕地保护法规不健全。现有的耕地保护法规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尤其在操作层面上,缺乏科学的可操作的运作程序和规范化的法规。在定期检测动态管理,规划审批等环节缺乏规范化的制度,导致知法难以守法,守法挡不住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耕地保护缺乏配套的保护资金的支撑。各地在落实耕地保护资金方面,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保障,资金投入足,资金渠道不畅,尤其是对有限的保护资金缺少监管,难以真正将保护资金落到实处。

针对耕地保护的要求和现状,首先要构建耕地保护管理体系,在国家一系列耕地保护的政策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可以完善四项主要制度:一是《基本农田管理办法》;二是《基本农田调整补验收办法》;三是《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办法》;四是《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以促进耕地保护真正进入经常化、动态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此基础上,建议各地建立和完善十大耕地保护机制:

1、共同责任机制。耕地保护的目标责任制,是指确定一定区域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到位,责任到人,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规范各级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以及各级领导的耕地保护工作行为,确保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这是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乃至农村公民共同的目标责任,要建立共同责任机制,旨在层层落实责任人,落实目标管理,明确责任范围,加强责任意识,层层量化保护责任目标,强化各级政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以建立耕地保护业绩绩考评、失职问责、渎职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奖惩制度,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对于玩忽职守的应问责到位,引起警戒。以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的保护耕地长效机制。

2、资金投入机制。为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从土地的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投资基本农田调整项目的同时,加强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协作,形成基本农田建设合力,保障政府在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中低产田改造资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等方面,进行集中使用,重点投放,扩大资金投入规模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投入机制。

3、占补平衡机制。土地复垦整理既可以恢复耕地,增加耕地,缓解人地矛盾,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目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农业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制订激励政策,鼓励用地单位、个人、农民搞土地复垦整理。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增强占补平衡运作机制,作为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重要措施来落实。要大力推广实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切实落实占补耕地的责任、任务和资金。加强按项目检查补充耕地情况,确保建设占用耕地真正做到占一补一。要推进耕地储备制度建立,逐步做到耕地先补后占,合理确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要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对占补达不到平衡的地方,坚决把住建设用地审批关。

4、用途管制机制。为实施有效的耕地保护,对土地用途严格管制,强化必要的管制机制。一是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充分挖潜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切实保护城郊结合部的耕地资源;二是对耕地的用途同样严格管制,防止耕地变形而改变用途,特别是耕地表面耕作层的保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要严格把关,会同农村基层组织一起,下达耕作计划,经常检查监管,要运用政策、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落实耕地用途,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

5、环境保护机制。一要坚决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通过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护耕地,控制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要全面推广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依法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以确保耕地环境质量;三要严格环境执法和责任追究,要强化环境执法,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特别是对耕地环境的破坏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四要建立科学的环境监测体系,实现耕地环境监测的科学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境应急体系,以提高应对耕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6、执法检查机制。要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执法动态监察体系,构建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土地批租监管和土地市场秩序的监管。一要着力构建巡防预防监管机制,以土地动态巡查,完善执法巡查网络,明确责任考核,做到违法用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二要建设批租监管机制,加强日常执法和借助卫星遥感照片进行执法检查,建立长效执法监管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用地情况和耕地保护开展专项检查,要加强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要构建案件查处机制,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确保违法案情处理到位,尤其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公开暴光处理,确保良好用地秩序;四要加强部门联运机制,有效实施土地管理中的工作协调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

7、维权稳定机制。在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过程中,确保征地补偿安置到位,正确处理国家,建设单位,农民集体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关系,是确保社会稳定,有效保护耕地的措施之一。建立维权稳定机制,要强化政府责任,更多考虑农民群众利益,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 长远生活生计保障问题,要通过土地换保障,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要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机制,遵循中央提出的“少取,多予和放活”的政策,严格控制征地范围,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放活土地政策,让农民获得更多土地分配收入。要建立征地补偿机制、安置机制和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从而促进农民集体保护耕地的自觉性积极性。

8、社会监督机制。社会监督是指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一要加强群众监督,这是一种最广泛敏锐朴实的有效监督,让群众享有知情、检举、监督的发言权,建设好群众举报体系和网络,比如举报箱、举报电话、举报接待室、举报中心等定期公诸社会,使群众保护耕地有渠道举报,安全举报,对举报准确的给予奖励,要形成群众监督的良好环境,二要加强舆论监督,马克思称新闻舆论监督是“第三种权力”,舆论具有公开性,及时性,灵活性的特点,具有时效性强、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优势,保护耕地舆论监督可以造就强大的宣传教育态势,营造保护耕地的大环境,要保障社会舆论的调查、指导和批评的权利,强化新闻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正确发挥保护耕地的监督制的作用,三要加强民主监督,这是包括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广泛监督,要发挥群体监督的作用和民主监督的实施权,以形成社会监督的合力和中国特色的监督制的机制。

9、信息公开机制。地方政府有责任定期公开耕地保护工作中的信息,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一要建立健全信息主动公开机制,要明确职责、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要充分运用政府网站,政府公报等各种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公开区域内耕地保护的动态信息,并不断完善网上查询功能,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二要建立耕地保护信息采集机制,依法公开信息采集的工作规程,明确采集、审查、处理、运用等环节具体要求,使信息及时、真实、有效;三要建立耕地保护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制度,加强检查监督。

10、宣传教育机制。耕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机制必须常抓不懈,这是营造良好耕地保护社会氛围的十分重要的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改进宣传教育,改进方式方法,完善制度,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要建立常态机制,克服不主动、不经常、单一内容、单呆方式等问题,建立政府协调部门合力,贯穿始终,“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宣传教育网络下的常态工作新局面;二要建立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党委政府负全责,明确带头职责,明确部门职责,同时落实相应责任追究;三要建立激励机制,要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耕地保护宣传成效好,有创新的给予激励。

耕地保护是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完成好这一伟大工程,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机制创新,狠抓落实。

篇8: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对策

1 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新区、新城、新村、新貌、新风”为基础的城乡新貌新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加大长效管理力度, 有效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 维持农村环境长久清洁, 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是确保这一重大工程取得成效的制度保障。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生活的不断改善, 农村环境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近年来,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开始得到各方面重视, 针对农村环境保护, 国家在环境保护政策制度、规划和资金投入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仍然面临严峻挑战[1]。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2]。通过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对策的研究, 对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的完善, 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政府部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助力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河池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基本情况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 位于东经10634′~109°09′、北纬23°41′~25°37′之间, 全市土地面积3.35万km2, 河池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石山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 石漠化严重[3]。

近年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推进河池“城乡新貌新风工程”,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河池市以加快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和基础建设为重点, 结合“美丽河池”乡村建设活动, 以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为着力点, 紧紧围绕建立与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 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1 工作责任机制基本建立

河池市为切实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对“美丽河池”乡村建设活动的领导, 确保相关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成立了“美丽河池·清洁乡村”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同时, 制定了《“美丽河池·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美丽河池”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 (2013~2020) 》和《河池市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等10余条方案。各县 (市、区) 、各乡镇 (街道办) 也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工作班子并制定工作方案。

2.2 绩效考核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河池市组建了督查指导组, 定期不定期对各县 (市、区) “美丽河池”乡村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提出建议, 督促整改, 严格问责, 防止形式主义, 防止走过场。据统计, 仅2015年上半年, 全市共组织开展专项督查4次, 发出通报2份, 下发整改通知书15份。同时, 把“美丽河池”乡村建设活动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畴, 制定考评工作方案和评分细则, 对全市11个县 (市、区) 当年的“美丽乡村”活动4个方面工作内容进行评分考核。

2.3 舆论监督机制已经形成

河池市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推介先进典型, 曝光落后案例, 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清洁乡村”活动期间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6400多份, 仅2013~2014年新华社、广西日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等中央、区内外媒体就推出河池市相关报道90多篇 (条) 。

2.4 农村环境管理保障机制初步发挥效力

河池市精心制定并组织实施选派工作队方案, 由包乡工作组组织乡镇挂村干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库区帮扶队员、村“两委”干部组成1643支驻村工作队, 进驻全市1643个村 (社区) , 并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以上国家干部长期驻村工作。驻村工作队员围绕“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 扎实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 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教育引导机制不健全

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 农村环境整治依然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 市、县、乡 (镇) 重视程度较高, 工作力度较大, 但部分社区、村 (屯) 干部积极性不高, 工作敷衍, 走过场, 对老百姓宣传教育引导力度不够, 突击整治, 应付检查考核的思想观念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西部地区农民环境知识贫乏, 环境保护态度不成熟, 环境保护预期水平低,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4]。一些群众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不屑一顾, 明显的表现出对农村环境治理相关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认为农村环境治理可有可无, 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参与意识不强, 工作积极性不高, “干部扫地, 群众围观”现象依然存在。

3.2 垃圾处理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一些农村仍然存在着人畜混居的现象;同时, 农村垃圾呈现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和危害严重化等特点, 由于缺少垃圾箱或垃圾箱放置不合理, 农民将垃圾就地堆放、填埋、焚烧, 甚至就近丢到河里, 饲养动物产生的粪便更是无人问津, 呈现出“脏乱差”的景象[5]。缺乏垃圾处理的长效运行机制, 部分镇、村的垃圾收集、处理设备使用率较低, 并没有真正的能够实现从源头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染问题。

3.3 普遍性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部分村屯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 村规民约的操作性不强, 群众认同度不高, 群众的主体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导致一些乡镇出现“干部在忙, 群众在看”的现象。现有农村环境保洁员和管理员还不能满足农村环境长效管理需要, 现在清洁乡村活动中“突击一阵子, 长期没法子”的现象依然明显。

3.4 农村保洁经费保障机制缺乏

当前, 农村公共环境的维护主要来自于保洁员, 保洁员的社会地位低, 工资低导致保洁员招聘难, 工作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保洁员的工资来源于群众自筹的保洁费。群众自筹资金量少, 每户每月5~10元不等的标准难以满足, 部分群众缴纳保洁费不积极, 容易影响其他群众缴纳保洁费用的积极性, 导致保洁费用的收缴困难。各县各乡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日常保洁方面的资金困难。

4 对策与建议

4.1 进一步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

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开展“生态村”、“绿色村屯”等创建活动, 树立榜样,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农村居民转变生活方式, 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让“保护环境, 讲究卫生, 遵守秩序, 倡导和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

4.2 进一步健全综合治理队伍建设机制

①环境监管队伍建设, 乡镇环保机构建设是人力资源的组织保障。为此, 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乡镇及行政村设置专门环保机构、配备专职监管员队伍[6]。建议在乡镇设立环保行政管理机构, 在行政村设立环保监督员, 授权各乡镇组建环境监督管理执法队伍, 推行乡镇委托执法。②环卫队伍体制改革, 推行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化, 引入市场资本, 把清扫转运推向市场, 以市场化运营, 由社会企业负责环境卫生清理、保洁工作, 政府负责行使环境卫生监督管理职能, 建立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化运行机制。

4.3 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稳定投入长效机制

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投资力度, 对村级环境治理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采取村办企业、群众基础好的村可实行一事一议, 县、乡财政、村经济等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配套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 筹措资金, 配备垃圾箱、垃圾收集点等硬件设施, 对于废弃设备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充分发挥环境治理设备应有的作用, 确保环境治理工作质量。同时, 也要按照城市反哺农村思路, 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引导机制, 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7]。

4.4 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保障机制

西部大石山区地域广阔, 交通不便, 村屯集中度不高, “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每个村屯的实际, 而每个乡镇各自建设填埋场, 不仅财力浪费巨大, 也难以选择符合要求的建设场地。在生活垃圾处理上, 建议建立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流程网络管理机制, 加强对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各个过程的管理, 对各个环节相关配套设备进行监管, 建立健全与本地区相适应的农村垃圾处理日常保洁、清运和管理等制度;运用技术手段, 从实际出发运用生态的方式消化处理垃圾, 实现垃圾的就地处理, 减少清运垃圾的成本费用。在生活污水处理上,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建立污水处理设备日常管护机制, 确保设备的日常运行, 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水体、土壤和农作物污染。

5 结语

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任重而道远, 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 不搞形式, 不走过场, 变突击任务为日常工作, 需要从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入手, 不断完善宣传教育机制、综合治理队伍建设机制、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基础设施保障机制, 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制度化、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西部地区农村环境的长久清洁, 农村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助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任晓东, 高新才.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及政策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10 (3) :107~112.

[2]梁正高.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7 (3) :37~39.

[3]河池市人民政府.河池生态市建设规划 (2009~2020) 年[R].2010.

[4]张义, 韦少雄.对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必要性与对策的探讨---以广西河池市为例[J].文教资料, 2014 (8) :117~119.

[5]王晓飞, 黄小卜.广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探析及污染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9) :13~14.

[6]赵凯, 刘冬晴, 张曼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长效机制的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 (5) :18~22.

上一篇:浅谈材料对设计的影响下一篇: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