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计划

2024-05-15

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计划(通用9篇)

篇1: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计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统计局、财政厅(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规范统计行为,提高统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60号)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是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国家管理决策需要而开展的。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统计体系不断完善、调查制度不断健全、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统计成果运用能力不断提升,为制定完善教育财政政策、落实教育投入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供了坚实依据,为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进行社会宣传监督提供了丰富资料。

但是,当前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数据公布制度不健全、数据分析应用不深入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质量和统计结果的运用。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是服务教育财政投入决策、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和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规范教育经费统计行为,建立制度规范统一、流程分工合理、行为严谨细致、数据质量可控、数据公布及时、结果有效运用、保障措施有力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

(一)严格依法统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和教育经费统计调查制度,实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教育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借鉴国际通用统计标准,牵头负责设计科学规范、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年度、季度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制度,全面反映教育经费规模、结构、特点和使用效益。报表制度报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后,供全国填报使用。各省级教育部门可在执行全国统一的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制度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和管理需要,细化和扩充本省份报表信息,报经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后,供本省份填报使用。

(二)明确责任分工。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组织实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根据“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审核,谁填报、谁负责”的原则履行教育经费统计职责。各级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教育经费统计组织工作负总责,各教育经费统计调查对象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单位)教育经费统计填报工作负总责。各级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资料采集、数据审核与汇总、情况分析、报表报送以及统计资料归档等工作流程;各教育经费统计调查对象要依法依规履行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填报义务,对其填报、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并确保统计工作有序开展。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统计调查制度及时向本级教育经费统计部门提供教育经费统计所需的资料。

(三)规范统计行为。各教育经费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采集、审核、录入的教育经费统计资料与教育经费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各教育经费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任何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或授意他人修改统计人员依法采集、整理的教育经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四)提高数据质量。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填报单位教育经费收入支出等情况,不得虚报漏报瞒报,确保数据质量。 各地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明确各环节、各岗位工作责任,实现统计全流程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要建立和完善层层负责、层层把关的统计数据分级审核制度,确保方法科学、审核全面、数据精准;建立与财政财务预决算和事业统计等数据的衔接协调机制,做到源头可控,信息互通;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做到应统尽统,不重不漏。

(五)完善发布程序。全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分三次发布:第一次由教育部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情况;第二次由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以公告形式公布全国及各省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总体情况;第三次由教育部和国家统计局以《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形式公布全国及各省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最终数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的发布程序。

(六)健全公告机制。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将不断完善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各省级教育、统计和财政部门必须在年底前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公告所辖每个地级、县级地区的年度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公告内容可参照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并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反映教育经费总体投入情况、财政投入情况等;公告发布应通过单位门户网站以及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原则上应在每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发布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

三、加强教育经费统计信息应用和研究

(一)注重分析应用。各地要切实提高教育经费统计分析水平,重视统计成果的运用,为有关方面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要运用科学方法,深入分析统计结果反映的问题,从体制机制等层面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为宏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推进政策制度完善。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撰写教育经费分析资料,向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并编印《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教育经费统计发展报告》等统计资料。

(二)强化监测功能。各地要通过对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加强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监测,重点监测教育经费总体投入、财政投入情况,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情况,教育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支出结构和使用绩效情况等。密切关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准确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不合时宜、阻碍改革、制约发展、影响稳定的制度规定和工作状况,及时反映并推动改进完善。

(三)加强科学研究。各地要充分利用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组织开展教育财政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要围绕教育经费投入、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研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发挥科学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鼓励各级教育、统计、财政等部门、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四、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为统计工作提供设备、物资、经费等必要的保障。教育部门要会同统计、财政等部门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统计工作部门间协调机制,定期研究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教育经费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队伍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明确相关机构和专人负责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完善统计培训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培训体系,实现统计人员培训全覆盖,提高统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关心统计人员成长,研究建立激励机制,在评优评先和学习深造等方面对统计人员给予倾斜。

(三)重视信息化建设。教育部将研究建立全国教育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对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的采集、填报、审核、传输、存储、应用和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管控,提高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共享共用水平,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各地要将教育经费统计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信息化整体工作统筹规划、同步实施。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系统运维能力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育经费统计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工作整体水平。

(四)完善评价监督和问责机制。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对各地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专项检查,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进行约谈、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各地要加强对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考核监督,探索建立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对教育经费统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

9月14日

篇2: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计划

1、各地(包括市本级和所辖县(市、区))教育投入要符合教育法“三个增长”的要求,如未达到,要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是投入问题,还是经费统计问题,要及时跟局领导汇报,如有必要,请跟市领导做好汇报工作,采取措施,确保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2、财政局内部教科文要安排专人负责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加强与局内部预算、国库的数据衔接,确保教育投入数据不重不漏,全部按规范要求列支到相应的科目中去。

3、根据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公布口径,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和“教育费附加”三项,各地财政部门要加强数据审核,“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和“教育费附加”三个指标数据之和,原则上要与公共财政预算“205教育”支出决算数一致。另外,各地将学费等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在教育经费统计口径,学费等非税收入是要全部剔除在财政教育投入之外的,因此各地一定要注意两者口径是不一致的。

4、教育经费统计口径中“教育事业费拨款”口径为:列入《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第205类“教育支出”科目中教育事业费拨款数,但不含205类第09款“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10款“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的支出”、51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9款“其他教育支出”,因此各地要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

支,严禁将财政教育支出随意列在99款“其他教育支出”科目中。

5、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教师数和机构数要与教育事业统计进行核对,如数据差异较大,要分析查找原因,严禁虚报学生、教师人数,严禁将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人数统计到公办学校,严禁将代课教师等纳入公办教师统计范围,防止降低生均标准。

篇3: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计划

储朝晖指出, 教育经费支出占比4.28%意味着各地投资到教育领域的经费越来越多,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

储朝晖强调, 教育经费支出占比4.28%只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教育财政经费用来干什么, 很多地方至今不甚明确。”他提醒, 仅仅依靠经费来发展教育硬件是不够的。“不少地方缺少对当地经费需求的系统深入分析, 不能按照一线的实际需求解决问题, 从而导致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不明显。”储朝晖说。

那么, 后4%时代的路该如何走?

储朝晖表示:“我们曾做过相关专题研究并得出结论, 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5%的教育经费支出较为合适。所以, 下一步我们仍要继续增加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

显然, 随着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 如何用好管好教育经费, 将教育经费落到实处才是重中之重。“需要建立看得见的教育财政管理、分配体制。”储朝晖表示, 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的公开, 能够有效推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

具体而言, 储朝晖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对于乱收费、择校收费、不同学校间的经费分配不均等社会质疑的热点, 相关学校或部门应直接公开相关情况, 回应社会质疑;二是逐渐推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面向社会的年度财务报告制度;三是进一步严格教育经费的预决算制度;四是建立公众通过一定的程序参与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和过程监督工作的制度。

篇4:关于教育经费统计的思考

【关键词】教育经费统计;统计工作;教育经费

一、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意义

1.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教大,通入范围较广,凡是用于教育的经费都应该准确全面地进行统计。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包括如下几点:(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民办学校举办者所投入的经费;(3)社会捐赠经费,包括社会各界无偿捐赠给学校或学生的经费;(4)事业性收入,包括学费、住宿费、报名费等;(5)其他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和经营收入等。这些经费种类庞杂,做好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情况,既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也能够帮助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对教育经费惊醒评估和更好地管理。

2.为国家和政府制定教育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和政府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财政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否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是世界范围内衡量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自1993年以来,由于教育经费的统计不全面,国家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低于4%,知道2012年才首次突破4%,达到了4.28%。为了保证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更加合理完善,就必须重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要使我国的教育经费比例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早日达到7%的世界平均水平,还离不开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支持。

3.为教育经费的分析和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满足教育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教育界非常重视的课题。没有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就无法了解到真实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也无法真正满足教育经费的需求。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能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分析和评估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教育经费的统计是评价和分析教育经费的基础,也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二、做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方法

1.建立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

要做好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最首要的便是要统一领导,建立起健全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机制。建设一个好的工作制度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国家、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和统计部门都应当高度重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统计的统一领导,制定教育经费统计的统一制度,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统计岗位,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教育经费统计的力度与质量。

2.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

有了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还远远不够,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和教育经费统计部门还应当统一口径,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在每一次教育经费统计之前,都应当召集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将统计过程中的每一项和每一个科目都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规定,使所有部门的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对于所统计项目的理解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不同部门之间所统计的数据无法合并的现象。另外,还应当加强对“三公”费用的监督与管控,避免出现因“三公”费用使用过多而随意篡改其它科目和项目的费用来填补漏洞的现象,保证教育经费的统计真实而准确。

3.建设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要使教育经费的统计数据能够为各级政府、各级教育机构所用,就必须建设起科学的统计指标,帮助相关单位与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单纯的数字对于政府和教育机构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在统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统计指标的建设与规范,例如增加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指标,反映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指标,反映教育经费每年增长情况的指标,反映农村与城市教育经费差距的指标等等,有了这些指标才能够使统计数据体现出意义,才能够帮助各部门和单位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在正确的项目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正确的使用教育经费。

4.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最后,统计教育经费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工作,这项工作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各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提高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效率,提升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质量,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与支持。

三、结语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教育经费进行详细地统计与分析意义重大,各部门和机构还应当投入精力与时间,将教育经费的统计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赵小红,王丽丽,王雁. 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投入与支出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2014,10:3-9.

篇5:教育经费统计分析调查报告

一、村情概况

万家村辖8个村民小组,XX年末,全村总人口4652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578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583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537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5543元。

万家居委会唯一山区组白泥箐村民小组,地处街道办事处南边,距街道办各下所在地5公里,从居委会到该村民小组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总人口161人。万家居委会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社区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20名,其中男性17人,女性3人。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帮扶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加之通海县委县政府加大蔬菜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总经济收入高达百万元,最低仅有500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养殖蛋鸡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 5户,共有人20口人。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5万元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是自然灾害致贫。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没有收成,就连生活用水现在都成了问题。

2是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是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该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是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

5是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篇6: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计划

关于做好2012年我市旅行社统计调查工作

所需经费的请示

市政府:

接省旅游局豫旅[2012]56号文件《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旅行社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旅办发

[2011]214号)要求,我市旅游局应在2012年4月15日前完成2011年度褒词奥的核查、汇总工作,4月底前做出我市2011年度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通报,同时向省旅游局报送工作报告;并在2012年度每个季度后15日内完成2012年每季度报表数据的核查、汇总工作,30日内做出我市季度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通报,此项旅行社统计调查工作是旅游行业

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工作量大,专业性强。为圆满完成此项工作,需要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相应办公设备,特向市政府申请拨经费1万元。具体费用如下:

电脑一台:

打印机一台:

传真机一台:

电话一部:

办公桌一台:

合计: 5800元 2000元 800元 200元 1200元 10000元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示。

附件:河南省旅游局文件豫旅[2012]56号《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旅行社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

篇7:工会经费收支统计表

一、工会经费收支使用情况

(一)、工会经费收入情况

公司工会于年月正式成立,截至年月工会经费总收入万元。其中:

1、拨缴经费收入:万元。

2、会员会费收缴:万元。

(二)、预计2012年下半年工会经费收入万元。

1、拨缴经费收入:万元。

2、会员会费收缴:万元。

(三)、工会经费支出使用情况 截至2012年6月工会经费总支出万元。1、2010年共支出万元:

(1)、夏季送清凉活动。购饮料慰问高温下坚持工作的职工,支出万元。2、2011年共支出万元:

(1)、三、八节活动。购电影票慰问女职工,支出万元。

(2)、文体活动费。主要支持公司足球队与业主足球队联谊比赛,支出万元。(3)、夏季送清凉活动。支出万元。(4)、庆国庆活动。支出万元。3、2012年上半年共支出万元:

(1)、文体活动费。支持公司足球队正式组建,支出万元。(2)、2012年团拜会活动费。支出万元。(3)、三、八妇女节活动。支出万元。

(4)、六、一 亲子活动。支出万元。(5)、“派对”主题活动。支出万元。

二、工会经费结余

篇8: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计划

在我国,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分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两大部分。政府投入包括拨款、教育的税收减免、专项补助、学生资助等。社会投入包括学杂费投入和高校自筹资金, 高校自筹资金又包括了科技创收、社会捐赠及其他创收[1]。许多学者认为, 科学提高社会投入是缓解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资金来源紧缺的有效方法, 是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的必然选择。从目前众多研究中, 我们鲜见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实证研究。由于各国的基本国情不同, 高等教育投入现状、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着社会投入的方式和比重, 并不能简单地认为社会投入越多越好。为进一步探讨如何使高等教育投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提高资金有效率, 笔者以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GDP比重、占教育社会投入比重、占高等教育投入比重以及学杂费和其他社会投入的所占份额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与OECD主要国家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目的, 一是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变化趋势, 进一步明确高校投入来源与配置的重点;二是从与OECD国家比较中, 找到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所处的国际位置和差异, 吸取有价值的经验, 提高资金效率。本研究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1999-2010年)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1999-2009年) 、《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 (2001-2010年) 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

一、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主要趋势

自1998年以来,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不断增长, 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3.494%上升到2008年的4.823%, 增幅为38%。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也因此“水涨船高”:从1998年的0.696%增长到2008年的1.446%, 增幅为108%, 显著高于全国教育增长水平。期间, 2005年和2007年甚至分别高达1.451%和1.462% (见表1) 。高等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从1998年的20%增长到2008年的30%。其中,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不断增长, 所占GDP比重从2005年开始已经超过教育总投入的1/6, 2002年超过高等教育国家财政性投入, 最高达高等教育国家财政性投入的1.36倍;从投入结构看, 主要源于学杂费的大幅增长, 其他社会投入变化不大;教育社会投入的重心正从基础教育转向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教育GDP投入1/6, 是国家财政性投入的一倍多。1998-2008年, 我国教育社会投入占GDP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1998年的1.086%上升到2005年的1.778%, 之后稍有回落至2008年的1.348%。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GDP比重从1998年的0.275%上升到2005年0.835%这一峰值后缓慢回落至2008年的0.760%, 已达到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1/6。从高等教育投入结构看,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高等教育总投入的比重从1998年的36.1%上升到了2008年的52.6%, 高等教育投入中有一半以上的经费是来自社会投入。总体而言, 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社会投入不断增长, 到2008年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已经是国家财政性投入的1.11倍, 社会投入在高等教育投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学杂费增长近5倍且占社会投入的60%以上, 其他社会投入缓慢增长且比例有下降趋势。从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结构看,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增长主要源于学杂费增长, 学杂费和其他社会投入占GDP比重都呈上升趋势, 学杂费占GDP比重从1998年的0.101%上升至2008年的0.490%, 其中2005年和2007年分别高达0.457%和0.496%;其他社会投入占GDP比重从1998年的0.174%在2006年达到峰值0.400%后再回落至2008年的0.270%。总体而言, 2008年高等教育学杂费收入接近1998年的5倍, 高等教育其他社会收入约为1998年的1.5倍 (见表1) 。由此可见, 从1998年到2008年的11年间, 高等教育投入占GDP百分比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学杂费的提高, 2008年, 学杂费增长到占社会投入的64.5%。1998年学杂费仅为其他社会投入的58%, 2008年已经激涨为其他社会投入的1.81倍 (见图1和表2) 。

从占全国教育学杂费总收入和其他社会投入比重看, 1998年高等教育学杂费收入仅约为全国教育学杂费收入的23%, 但到2008年已经上升到63%;高等教育其他社会投入在1998年占全国教育其他社会投入的27%, 2008年增长到48%。可见, 1998年以来的教育投入中, 不管是学杂费收入, 还是其他社会投入, 高等教育都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资金聚拢现象。同时, 在我国学历教育过程中, 人们在高等教育阶段支付的学杂费比重越来越大, 高等教育学杂费将耗费整个学历教育学杂费投入的六成 (见表1) 。

3.教育社会投入重心从基础教育转移到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GDP比重从1998年的0.275%, 逐年增长到2005年峰值0.835%后稍有回落, 2008年为0.760%。但是,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全国教育社会投入的比重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从1998年的23.1%一直飙升到2008年56.4%, 翻一番有余 (见表2) , 2008年的全国教育社会投入中有一半以上的资金进入了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社会投入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布重心, 逐渐从基础教育转向高等教育 (见表3) 。

综上所述, 1998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加, 从占高等教育投入的百分比看, 国家财政投入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学杂费比重大幅增长, 学杂费外的社会投入比重略有增长 (见图1) 。

二、OECD主要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趋势

1.OECD平均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教育GDP投入的1/10, 是国家财政投入的一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OECD公布的数据看, OECD国家高等教育社会投入不断增长。1998年OECD31个成员国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5.66%, 其中政府财政投入占GDP的5%, 社会投入占GDP的0.66%。教育社会投入占GDP的0.72%, 其中,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教育社会投入的比重为51.4%。至2007年的10年间 (OECD公布的最新相关数据仅到2007年) , 31国平均教育投入在2003年达到峰值占GDP的5.9%后, 稍有回落, 2007年降至GDP的5.7%, 但社会投入占CDP的比重逐年增长, 2007年达到GDP的0.9%;财政投入比重则不断减少, 2007年减至占GDP的4.8%;31国平均高等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加, 2007年达1.5%, 其中政府投入基本在1.0%-1.1%间波动, 社会投入不断增长, 2007年达到0.5%, 增幅高达72.4% (见表4) 。

其中,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各国GDP比重高于OECD平均的主要高等教育强国有: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 均高于0.5%。其中, 韩国居于首位但有下降趋势, 美国次之且快速上升,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则是缓慢上升 (见图2) 。

2.大部分OECD国家的学杂费与其他社会投入占GDP比重协同增长。大部分OECD国家的学杂费与其他社会投入占GDP比重协同增长。从2003年起, 因多个国家未公布相关数据进而停止公布OECD平均值, 因而无法获取这两项数据的OECD平均值。但从可以取得较完整数据的OECD主要高等教育强国看, 如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等, 这些国家的学杂费和其他社会投入, 除英国学杂费从2005年出现成倍激增外, 大部分国家的学杂费和其他社会投入占GDP比重是协同增长, 并没有出现学杂费骤增的同时其他社会投入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 (见表5A) 。在高等教育社会投入中, 学杂费和其他社会投入一直“旗鼓相当”, 除英国外, 学杂费占GDP比重与其他社会投入的比值基本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 并没有出现大变动 (见表5B) 。部分国家如韩国、美国、加拿大甚至出现了学杂费占GDP比重下降、其他社会投入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如表5A) 。

3.OECD国家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三级格局。OECD国家高等教育的社会投入情况可以分为三级 (见图2) :

第一级是以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北美和东亚的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比例较高, 都超过了GDP的0.5%, 总体呈上升趋势, 来源渠道也甚为广泛。从1998-2007年, 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各国高等教育总投入的比重排名一直处在OECD成员国前列, 其中韩国一直居于首位, 十年平均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GDP的1.95%, 占高等教育总投入的79.3%, 是国家财政性投入的3.83倍;美国紧随其后, 三项数字分别为1.68%、61.5%和1.60倍 (见表6) 。

说明:OECD最新公布的数据仅到2007年, 为了统一数据格式, 图中的中国数据也只描述到2007年。

第二级是以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 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投入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但社会投入比重也逐步上升。其中英国最为典型, 由于受传统的历史文化影响, 接受社会投入的“大门”开启缓慢, 直到2000年前后, 才开始学习美国模式。近年来, 英国大学由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补助的经费, 一般占学校总收入的40%多;学杂费收入, 占学校总收入的20%左右;研究补助与契约收入、捐赠与投资收入, 占学校总收入的20%左右;其他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20%。但英国财政部公布从2011年开始削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后, 英国政府同意将大学本科阶段学杂费的最高限额从3000英镑提升至9000英镑, 这将一改英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高等教育总投入的比例。2007年英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已经剧增越60%, 预计在2011年后, 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提高。此外, 英国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以增加收入, 如招收大量留学生, 每名留学生一般需交付英国学生2-4倍的学杂费, 因此, 留学生学杂费也是英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重要来源。

第三级则是以芬兰、希腊、丹麦、挪威、瑞士为代表的北欧国家, 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较高, 并且人口不多, 其高等教育社会投入比重一直低于总投入的5%, 因此政府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买单者”。

三、我国和OECD主要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共性与差异

1.共性。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和OECD主要高等教育强国的情况有两点共性:一是仅从总量上看, 我国和OECD国家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GDP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 我国处在OECD国家高等教育社会投入三级格局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 从2001年开始比重超过GDP的0.5%, 并逐年向第一级发展 (见图2) ;二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 我国和OECD国家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教育社会总投入的比重都较大, 并且呈现出投入重心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转移的态势。

2.差异。从结构变化上看, 我国与第一、第二级主要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占教育投入GDP比重的份额比OECD国家平均份额大, 前者是1/6, 后者是1/10, 从这一数据上看,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在教育总投入中贡献了更大的力量;从占高等教育投入比重看,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接近高等教育总投入的60%, 而OECD平均约为50%。二是我国高比重的社会投入主要依赖于学杂费大幅增长, 而且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国家财政投入、其他社会投入的增长速度, 2008年学杂费收入接近1998年的5倍, 而在OECD国家中, 除英国学杂费比重在2007年翻一番外, 其他主要国家的学费增长并不明显, 韩国、加拿大、日本甚至还出现了学杂费比重稍有下降的情况。三是我国其他社会投入虽然在占GDP比重上有所增长, 但增幅并不显著, 而且其他社会投入占高等教育总投入比重始终在20%左右徘徊;OECD国家的这两项数据则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四是我国学杂费与其他社会投入相比差距悬殊, 1998年其他社会投入比重约为学杂费比重的2倍, 到2008年则正好相反, 即学杂费比重约为其他社会投入的2倍。然而, 从学杂费与其他社会投入的比值看, 只有英国从2007年开始出现比值激增到4.298, 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略有增长外, 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的比值分别呈下降趋势, 即学杂费增长的同时, 其他社会投入也以更高的比例增长, 在社会投入中其他社会投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 我国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要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从投入总量和结构上任务仍非常艰巨。

四、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存在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

1.存在问题分析。“任何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 其高等教育经费来源, 都由政府、市场、学校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但各国因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别以及国内高等学校体制的差别, 高等教育经费配置中三个组成部分的比例有所不同。”[2]

从实际情况看, 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主要由政府调控, 不仅国家财政投入由政府直接管理, 社会投入中的学杂费收入也根据政府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1996年) 执行, 学杂费以外的其他社会投入如社会捐赠、集资办学等也需遵循相关管理条例。因此,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并非真正由社会决定。主要的直接影响因素应包括高等教育需求、国家财政性投入、教育成本等。如将这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解, 可以划分为两组二级因子, 第一组是经济因子: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二组是高等教育因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即国家财政、企业、居民三者合理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状态是:在承认获得共同收益的条件下, 高收入者多承担。

但是, 事实正好相反。在近年的相关研究中, 多数人认同的结论是:近十几年来, 我国政府和企业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 而居民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依据收入法计算:1993-2007年, 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68%增至14.81%, 增幅为3.13个百分点;企业的资本收益由38.83%增至45.45%, 增加6.62个百分点;而居民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49.49%降至39.74%, 降幅9.75个百分点。按照资金流量表核算:1992-2006年, 政府收入增加2.02个百分点;企业收入增加5.01个百分点;而居民收入则下降7.08个百分点[3]。但是,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府投入并没有因政府收入增长而实质性增长, 具体表现是: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重有所增长 (见表1) , 但国家财政性投入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直到2007年才略有回升 (见图1) 。但这一“回升”对于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0.9万到2008年的2021.0万[4]的巨大增长而言, 无疑是杯水车薪。但是, 从上文阐述以及表6数据可以看出: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每年都呈正增长, 最高年增幅达10.67% (2001年) , 而高等教育的国家财政性投入占GDP比重却多次出现负增长。同时, 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上升到24.2%, 翻一番多[5], 但高等教育国家财政性投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并没有出现明显增长, 2008年 (3.51%) 比重甚至低于1998年 (3.60%) 。换而言之,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从属国家财政性投入, 当国家财政性投入比重减少的时候, 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部分由社会投入买单, 实际是由学杂费的提高来填补, 其他社会投入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说明:1.OECD最新公布的数据仅到2007年, 所以此处只统计到2007年数据;2.OCED是从2001年开始公布的“学杂费占高教总投入的比重”和“其他社会投入占高教总投入”这两项数据, 无法统计1998-2000年的数据;3.从2003年起, 因多个国家未公布相关数据进而停止公布OECD平均值, 因而无法计算这两项数据的OECD平均值。

注:OECD国家公布的最新数据仅到2007年, 表中相关数据是取1998-2007年10年平均计算所得。

1998年以来, 我国企业收入是明显增长的, 但企业在高等教育投入比重并不大。如果把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以外的总产值, 即第二、第三产业的总产值看成是企业总产值的话, 1998-2008年我国企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持续上涨 (见表7) , 我国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创造的较大的社会财富。但是, 以企业大额投入为主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并没有因此提高其GDP比重及其在高等教育投入的份额, 甚至不增反降 (见图1) 。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的企业投入来源仍有增长空间。

面对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 不得不说, 居民为需求买单的程度更高。但是, 学杂费的增长已经到了极限。如果继续由学杂费增长来保证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 很难保证不出现其他社会问题。

2.改革方向。综上,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重点应是提高国家财政性投入和其他社会投入的比重;完善学杂费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第一, 继续加大财政投入, 从国家长远发展的利益出发, 切实承担起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责任。同时, 科学改革分配制度, 有效增加社会投入的潜在资金。第二, 高校要努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使企业在高校的合作投入成为一个重要增长点, 特别是挖掘来自企业的大额合作投入。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实质性合作与发展, 高校应通过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来全面提升与企业合作、为社会服务的水平, 形成共赢的良好态势。第三是完善学杂费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学杂费政策的确定, 应该兼顾培养成本与人均收入的双重约束。首先, 按培养成本的25%确定学杂费的平均标准。该标准在省级区域内要统一, 不因各校水平高低而区分, 主要反映教育的基本培养成本。其次, 学杂费要与居民收入挂钩。学杂费标准设计可按东中西部三类地区, 分为农村生源和城市生源若干档, 不同省份的高等学校以及高等学校的不同专业, 可略有浮动[6]。

参考文献

[1]蔡克勇, 范文曜, 马陆亭.转轨时期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2]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45.

[3]社会财富怎么分: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N].人民日报, 2010-05-24.

[4]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 [Z].

[5]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 [Z].

篇9: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计划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经费支出 统计 分析

[作者简介]赵永辉(1973- ),男,安徽太和人,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高金岭(1967- ),男,山东诸城人,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21-03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已经把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在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实现以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施免费。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四类学校,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对中专学校、职业中学经费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不少,但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四类学校总体经费问题进行的研究并不多。在此情况下,研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总体经费支出和生均经费问题就有一定的意义。

一、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支出总量、比重分析

经费问题是关系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充足的经费会成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推进器,经费的短缺会变成阻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按照经费的用途,教育经费支出分为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两部分,事业性经费支出又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按照经费的来源,教育经费支出分为财政性经费支出和非财政性经费支出,前者中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最能体现财政资金对教育的支撑程度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下文出现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是指全国普通中专、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四类中职学校加总以后的经费。

(一)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支出和预算内经费支出

为了考察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的情况,这里选择了经费总支出、事业费总支出和公用经费总支出三个指标。经过统计,得出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支出在逐年增加。2003~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支出由424.46亿元增长到498.64亿元,增长了17.5%。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了16.7%,公用经费支出增长了18.3%。观察预算内教育经费,可以看出,除了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先升又降之外,其余两项预算内经费支出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总额由213.70亿元增长到239.95亿元,增长了12.28%,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了10.78%,预算內公用经费支出增长了16.29%。

(二)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支出与全国教育经费支出的比较

从以上各项经费的绝对数字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各项经费支出整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这反映的并不是全貌,还要从相对的角度对其经费支出的概况进行考察,考察其在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经过统计,得出表2。

从表2看出,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支出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比如,2003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支出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7.40%,到2005年这一比例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另外两项经费所占的比例也下降了约1个百分点。结合表1的数据,经费的绝对数量在增加,相对位置却在下降,说明从2003~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增长的速度要慢于全国教育经费增加的速度。来自全国教育经费统计的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是6208.27亿元,到2005年时增加到8418.84亿元,增长了31.26%,而同期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支出只增长了17.5%,两者的增速相差将近一半。

从表2还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三项经费占全国预算内三项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都比较小,并且在这3年内都呈下降趋势;其中预算内公用经费所占比例下降尤其明显,3年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根据2006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计算,2005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达4277.70亿元,在如此数额经费中,全国四类中职院校预算内支出数额合计仅仅占到5.61%,这个比例明显偏低。“这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以及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很大,与普通高中相比更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①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在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与国家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相矛盾,与国家想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计划相违背。国家要想真正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增加对它的财政拨款,提高它在各类教育支出中的比例,并尽可能使它的预算内经费增加的速度超过全国预算内总经费增长的速度。

(三)中等职业教育各项预算内经费支出与总经费支出的比较

把表1中预算内经费与总经费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占其总经费支出的比例,如表3所示。

预算内教育经费是中等职业教育最主要的投资来源渠道。从表3看出,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只占其经费总支出的一半左右,并且呈下降趋势,每年约减少1个百分点,到2005年时仅占48.12%。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占其事业费总支出的比例有起伏变化,不够稳定,2004年时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55.02%,2005年时迅速下降到49.46%,降幅接近6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占其公用经费总支出的比例明显偏低,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紧张的明显表现。因为“按照一般理解,事业费是刚性支出,公用经费则可多可少,决定其多少的尺度就是经费的宽裕尺度。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时候,普遍倾向于压缩公用经费”。②公用经费的紧张必然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政府需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公用经费的拨付。

二、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分析

生均经费是反映教育经费情况的根本指标,它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教育经费提供的程度,也可以通过它观察教育经费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程度。一般来说,在影响教育经费投放的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重要,一个是重视程度,另一个是经济支撑能力。③在经济支撑能力既定的情况下,重视程度是影响生均经费的决定因素。

(一)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生均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

将2003~2005年四类中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分年度加总,可以得出我国各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总和,然后把表1中的各项经费支出总量除以这个人数总和,便可以求出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生均经费支出数额,如表4所示。

从表4看出,2003~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生均经费均呈下滑趋势,其中生均经费总支出下降了7.73%,生均事业费支出下降了8.36%,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下降了7.05%。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因为表1中所显示的经费总量逐年下降以外,更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扩招、在校生的增加密不可分。2003年,中等职业教育四类学校招生人数达515.75万人;到2005年时,招生人数扩大到655.66万人。扩招引起了在校生的快速增加。2003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四类学校在校生是1256.72万人,到2005年则增加到1600.05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27.54%。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上文提到的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经费增加的幅度,必然引起生均经费的明显下滑。

观察表4中各项生均预算内经费,我们可以看出除了2004年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比上年略有增加之外,中等职业教育生均预算内各项经费也呈下滑趋势。2003~2005年,生均预算内总支出下降了11.81%,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下降了12.99%,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下降了8.67%。生均预算内经费的高低和政府教育财政资金的丰盈程度密不可分。各项生均预算内经费的下降告诉我们政府应该把扩招的幅度和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协调起来,否则会影响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各项生均经费支出与普通高中生均经费支出的比较

中等职业教育四类学校与普通高中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把二者的生均经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政府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政策倾斜的程度和财政资金的扶持程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中的比值均没有超过1,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各项生均经费均低于普通高中生均经费,表中的比值逐年下降说明两者的差距越拉越大。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总支出只占普通高中生均经费总支出的0.67,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总经费仅比普通高中生均总经费的一半多一点,这种差距与职业教育的高成本是不相匹配的。“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很强,需要更多的仪器、设备、实习基地,因此比普通教育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④据统计,职业教育生均成本约是普通高中的3倍。然而,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生均教育经费数量上都低于普通高中。⑤这种结果的出现是与多年来我国教育投资总是向普通教育倾斜的政策分不开的。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生均经费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中,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才能实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1.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理顺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發展的关系,协调好二者的投资比例关系。由于国家计划要使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逐渐赶上并超过普通高中的规模,⑥所以要保证中职教育经费总量随之上升,增加财政可能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以后还要提高中职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以满足中职教育高成本的要求。

2.采取多渠道筹措中职教育经费。要想提高中职教育经费在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必须发挥财政拨款主渠道的作用;加大对中职教育财政拨款的力度,建立合理的预算拨款制度,改变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回落的态势。

3.当前中职各学校的扩招要以经费投入到位为前提。使扩招的速度和教育经费增长的幅度相适应,使生均经费支出维持在合理的区间之内,否则会引起公用经费短缺和教育质量下滑。

4.借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做法,逐步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中职教育能够获得稳定的经费来源,为以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准备。

[注释]

①许丽平,张万朋.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J].辽宁教育研究,2008(2):68.

②③④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3,118,313.

⑤方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和财政制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7(1):7.

上一篇:小儿口腔溃疡30例疗效观察下一篇:焦作某教育中心发布公告公开招收高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