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责任制监督管理

2024-04-13

司法责任制监督管理(精选6篇)

篇1:司法责任制监督管理

最高法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加强各级人民法院院庭长办理案件工作的意见(试行)》,下面是最高法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

法发〔〕11号

为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正确处理充分放权与有效监管的关系,规范人民法院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切实解决不愿放权、不敢监督、不善管理等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规定,就完善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管理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级人民法院在法官员额制改革完成后,必须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确保“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外,院庭长对其未直接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不再进行审核签发,也不得以口头指示、旁听合议、文书送阅等方式变相审批案件。

二、各级人民法院应当逐步完善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权力清单。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主要体现为对程序事项的审核批准、对审判工作的综合指导、对裁判标准的督促统一、对审判质效的全程监管和排除案外因素对审判活动的干扰等方面。

院庭长可以根据职责权限,对审判流程运行情况进行查看、操作和监控,分析审判运行态势,提示纠正不当行为,督促案件审理进度,统筹安排整改措施。院庭长行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的时间、内容、节点、处理结果等,应当在办公办案平台上全程留痕、永久保存。

三、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健全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机制。根据审判领域类别和繁简分流安排,随机确定案件承办法官。已组建专业化合议庭或者专业审判团队的,在合议庭或者审判团队内部随机分案。承办法官一经确定,不得擅自变更。因存在回避情形或者工作调动、身体健康、廉政风险等事由确需调整承办法官的,应当由院庭长按权限审批决定,调整理由及结果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并在办公办案平台公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指定分案:(1)重大、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案件,有必要由院庭长承办的;(2)原告或者被告相同、案由相同、同一批次受理的2件以上的批量案件或者关联案件;(3)本院提审的案件;(4)院庭长根据个案监督工作需要,提出分案建议的;(5)其他不适宜随机分案的案件。指定分案情况,应当在办公办案平台上全程留痕。

四、依法由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原则上应当随机产生。因专业化审判需要组建的相对固定的审判团队和合议庭,人员应当定期交流调整,期限一般不应超过两年。

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院员额法官和案件数量情况,由院庭长按权限指定合议庭中资历较深、庭审驾驭能力较强的法官担任审判长,或者探索实行由承办法官担任审判长。院庭长参加合议庭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

五、对于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第24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案件,院庭长有权要求独任法官或者合议庭报告案件进展和评议结果。院庭长对相关案件审理过程或者评议结果有异议的,不得直接改变合议庭的意见,可以决定将案件提请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

独任法官或者合议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符合上述个案监督情形的.,应当主动按程序向院庭长报告,并在办公办案平台全程留痕。符合特定类型个案监督情形的案件,原则上应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六、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统一裁判标准的作用,在完善类案参考、裁判指引等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类案及关联案件强制检索机制,确保类案裁判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统一。

院庭长应当通过特定类型个案监督、参加专业法官会议或者审判委员会、查看案件评查结果、分析改判发回案件、听取辖区法院意见、处理各类信访投诉等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裁判标准、法律适用等方面不统一的问题。

七、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强化信息平台应用,切实推进电子卷宗同步录入、同步生成、同步归档,并与办公办案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对已完成事项的记录跟踪、待完成事项的提示催办、即将到期事项的定时预警、禁止操作事项的及时冻结等自动化监管功能。

八、各级人民法院应当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自觉接受权力机关法律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检察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公正裁判水平。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判管理部门与审判业务部门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内部监督合力,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

九、院庭长收到涉及审判人员的投诉举报或者情况反映的,应当按照规定调查核实。对不实举报应当及时了结澄清,对不如实说明情况或者查证属实的依纪依法处理。所涉案件尚未审结执结的,院庭长可以依法督办,并按程序规定调整承办法官、合议庭组成人员或者审判辅助人员;案件已经审结的,按照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十、本意见自5月1日起试行。

篇2:司法责任制监督管理

2012年司法行政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目标责任制

为了进一步做好司法行政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根据上级部门及相关文件的要求,经XX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XX镇28个村、2个居委会2012年司法行政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制定责任书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作目标

按照上级部门及相关文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以“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全面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法制观念更加牢固,法制文化进一步繁荣,全社会崇尚法制的氛围更加浓厚,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目标,创建一个“法制XX”;并通过做全、做好、做深维稳和信访工作,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来促进“和谐XX,和谐OO”总目标的实现。

二、考核对象及负责人

考核对象各村(居)民委员会、各单位负责人为本目标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

三、考核计分方法

采取百分制计分法,考核结果纳入2012年综合目标考核。

四、考核内容

1、组织领导工作(15分,各项2.5分)

各村(居)民委员会要建立以下五个领导小组,并将相关文件报到司法所:(1)“六五”普法领导小组;(2)人民调解委员会;(3)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4)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5)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6)维稳和信访工作小组。

2、“六五”普法宣传工作(24分,各项2分)

(1)各村(居)委会制定“六五”普法规划。(2)“六五”普法年度工作要点,并积极组织实施。(3)对普法宣传员进行培训,并做到培训有方案。(4)每年宣传活动有四次以上,并作工作记录。(5)每季度办普法宣传专栏一期。(6)制定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7)建立村(社区)民代表议事制度。(8)有村(社区)民代表会议记录本。(9)有议事会谈记录本。(10)有村务、财务公开栏。(11)有民主选举资料。(12)每年村(居)的“普法年度工作要点”、“普法规划”、“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三个文件要报到司法所一份。

3、人民调解工作(16分,各项2分)

(1)做到小纠纷不出社、大纠纷不出村。(2)每月排查一次民间纠纷,并在每月20号前将报表交到镇司法所。(3)调解过的纠纷有记录。(4)调解过的案件有卷宗。(5)重大疑难纠纷要申报司法所,做到早发现、早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6)没有民间纠纷引起自杀事件。(7)没有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8)没有群体性械斗。

4、安置帮教工作(10分,各项2分)

刑释解教人员回到当地,村(居)两委要及时开展安置帮教工作。(1)做好帮教对象个人信息的登记工作。(2)每季度进行一次走访工作。(3)对帮教对象要进行帮助教育,让其能尽快回归社会,走上正道。(4)确保帮教对象不再重新犯罪。(5)对有劳动能力的帮教对象要帮助其重新从事正当工作,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帮教对象要给予援助。

5、法律援助工作(10分,各项2分)

(1)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点。(2)对要求法律援助人员进行登记。(3)村(居)两委要协助受害的公民,遇事直接到法律援助工作站(XX镇司法所内)咨询。(4)帮助受害公民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对行动不便或有其他困难的法律援助需求人员要主动上门提供援助。

6、社会矫正工作(15分,各项1.5分)

(1)对矫正对象个人信息进行登记。(2)对矫正对象的家庭、个人等情况进行调查并作记录。(3)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包括心理、行为等,并作记录。(4)对矫正对象进行管理,包括外出、工作、日常生活等,并作记录。(5)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6)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辅导。(7)对社区矫正对象在就学、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帮助其尽快适应社会生活。(8)每季度组织责任区域内的矫正对象进行义务劳动,帮助矫正对象回归社会。(9)对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要帮助其重新从事正当工作,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要给予援助。(10)及时将矫正对象心理和行为的重大改变告知司法所和派出所。

7、维稳和信访(10分,各项2分)

(1)各村(居)委会要每月最少进行一次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并将排查情况于每月20日前交到镇司法所。排查工作要落到实处,做到深入、透彻、全面。(2)确保没有越级上访的出现。(3)确保没有闹访、缠访的出现。(4)确保没有群体性上访的出现。(5)对于有发生以上情况可能的群众要做好安抚工作,并尽快将相关情况以书面方式报至镇司法所。

五、考核方式 由XX镇政府和XX镇司法所对村(居)委作为考核单位,随机选择时间和对象村(居)委会进行考核。2012年司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全部工作任务总分数为100分。完成以上所有工作任务即得100分,若其中某项工作任务未完成或者完成不到位,则视具体情况扣除该项工作任务的分数。

OO县XX镇人民政府

长:

责任单位: 责 任 人:

篇3:论司法责任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我国当代的司法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端, 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 体现国家的意志, 树立国家司法公信力成为党的工作重心。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全国推进依法治国, 在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下, 对司法责任制的完善不可避免。

二、什么是司法责任制

对于司法责任制, 理论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观点。一个以司法责任后果说为基础, 即司法官对其行为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应承担新的义务的法律制度;一个以司法责任监督说为基础, 这种监督在国家赋予其司法权的同时, 保证其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 公正处理事务。本文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司法责任制度是指国家特定机关或特定主体根据法律规定, 通过必要程序确认司法官的的行为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的制度。①

三、为什么要完善司法责任制

完善司法责任制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有一套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为理论指导, 司法责任制作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受到了各方的光注。司法责任制对今后国家司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完善司法责任制迫在眉睫。

(一) 激励办案司法官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让审理者裁判, 由裁判者负责”, 通过法官全程负责, 从案件审理到作出判决均要求办案法官参与其中, 行使国家赋予其的司法权进行各种司法行为,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 培养其职业荣誉感。司法责任制要求法官审慎地行使司法权, 增加其职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 完善司法责任制有利于规范司法人员的行为, 推进反贪反腐工作的进行。司法官根据责任制度需要对其司法行为负责, 极大可能地减少了司法官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的可能, 使其勤勉谨慎地行使司法权。

(三) 对树立司法权威有极大的作用。法治思想不断深入人心, 一些法律的弊端也渐渐被人们所了解, 司法责任制作为一种法律制度, 约束司法官的行为, 使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使国家司法具有公信力及权威性。

四、司法责任制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后, 党和国家不断探索、完善法律, 在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果,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在司法责任制的完善中, 我们也面对着种种问题与挑战。

(一) 马克思曾经提过:“法官除了法律, 就没有别的上司”。②法官进行案件审判时遵循审判独立原则, 独立公正地进行司法审判活动。但在审判实践中, 司法趋向行政化, 审判员本应代表国家, 以人民法院的名义依靠自己对案件的审理总结及对法律的理解、适用来决定如何审判。现今司法行政化, 审判员与法院领导的纵向行政关系, 使其独立司法难以实现。其必须根据法院领导的意见来完成各项审判活动。这也是当今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 法官办理案件应当依照自己的良心及对法律的理解适用, 而不应受法院上级领导的影响。但现行制度下, 审判活动被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左右, 同时还出现审判员审, 助理法官判的奇怪局面。

(二) 立法存在不足。我国关于司法官员的责任尚未有健全完善的法律规定, 主要体现在《国家赔偿法》第15、l6条、《法官法》第30条和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级人民法院的规定中, 如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颁布的《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等文件, 但这些文件过于空洞, 缺乏系统性, 操作性极低, 并不利于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容易造成公民对司法的不信任。

(三) 现行制度下, 一些法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不完备,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素质将会影响到公民的权益。运用自己浅薄的法律知识来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 增加了错误判决的发生, 从而导致了司法责任的问题日益加剧。

五、如何完善司法责任制

(一) 司法去行政化。实行责任终身制, 不仅仅针对审判法官, 还包括对案件提出指导意见的审判委员会的委员, 从而使其审慎地行使自己领导权力。倡导各地法院领导将权力下放, 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参与审判法官的审判活动, 若遇特殊情况, 需要审判法官与审判委员会委员负连带责任。大力加强司法责任制的宣传教育工作, 使司法责任的观念深入法官心中。杜绝“主审法官审, 助理法官判”的情况, 贯彻审判独立原则, 使审判法官依据自身对案件的审理和本身对法律的理解适用来审判案件, 从而做到“审者判, 判者审”。

(二) 完善立法,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领导人曾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强调,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意味着改革必须有法理可依据, 任何改革都不能偏离法治之路径, 也意味着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先立后破, 及时运用立法手段确认和巩固改革成果, 及时做好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③。司法责任制是司法改革的重点, 国家应该制定一套有系统、易于操作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司法官的行为, 一套完整的司法责任法律体系也是公民争取自己合法权利的依据。

(三) 引进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审判前线队伍中去, 从专业与道德的方面出发去考核, 只有达到规定标准的人才能被录用, 从源头上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与一般公务员差别管理, 省级政府直接对司法人财进行管理, 注重审判员的日常教育培养, 提高法官的职业待遇, 增加其职业荣誉感, 减少其贪污腐败的可能。

六、结语

在公民法律意识逐渐提高的今天, 司法责任制的实行不可避免。几十年来我国的法律建设有了其他国家几百年才能达到的高度, 相信在党和我国法律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司法责任制必将完善, 中国的法治建设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许文泽.司法责任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2][德]马克思.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篇4:司法责任制监督管理

内容摘要:司法责任制改革在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的同时,需要强化执法办案的监督制约,确保检察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作者拟结合司法责任制改革实践,从案件分流、流程监控、报备审核、质量评查、纪检监察等方面,就检察机关如何强化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制约工作机制提出具体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司法责任制 内部监督制约 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完善司法责任制的部署任务,2015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健全司法办案组织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权责统一、权责明晰、权力制约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司法办案责任体系。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意见》,上海市检察院于同年12月制定《上海检察机关落实司法责任制工作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按照“组织-职权-监督-责任”的思路进一步作出细化规定。《意见》和《细则》均坚持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与加强监督制约相结合。特别是《细则》在充分授予检察官办案职权的同时,从检察业务管理、案件审核、流程管理、检察官联席会议、案件质量评查和司法责任评鉴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强化执法办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上海《细则》作为一项试行制度,其中的一些规定仍比较原则,本文拟结合司法责任制改革实践,就检察机关如何强化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制约工作机制提出具体的建议及措施,以期更好地为落实司法责任制提供参考。

一、事前强调自主管理,把好案件分流处理关口

检察机关长期以来实行的“三级审批制”既是一种办案模式,又是一种内部办案监督模式。通过检察人员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检委会决定这种层层审批、事前把关的方式,在对案件处理意见作出决定的同时,亦对办案质量实现同步管控。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后,检察官、主任检察官对经检察长授权的案件可以独立作出处理决定,原先的事前把关、同步监督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权力行使方式。因此,应当积极完善案件分配机制,加强事前自主管理,严格把好案件的入口关。

一是确定案件决定主体。根据办案职权授权清单规定,在各办案主体的职权范围,首先明确案件应由检察长、检委会还是由主任检察官、检察官作出处理决定。

二是规范案件分配流程。案管部门受案后,对属于检察官决定范围的案件,可由其随机分配至相应业务部门的独任检察官;对属于主任检察官决定范围的案件,由办案部门负责人根据案件情况指定分配至相应的检察官办案组;对属于检察长、检委会决定范围的案件,由办案部门负责人指定主任检察官按照审批制流程办理。

三是建立案件风险评估机制。对一些虽在授权范围内,但经案件风险评估后,属于案情特别疑难复杂、社会影响特别重大等高风险案件的,规定主任检察官有报告义务,并赋予其提议权,可以主动提议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时亦赋予部门负责人提出报请检察长、检委会决定的建议权。对主任检察官的提议或部门负责人的建议,检察长可直接决定按审批制办理,也可要求主任检察官独立决定,并在事后报备。

四是赋予部门负责人个案分配的调整权。部门负责人可按照专业化分工要求,以及根据案件适时介入引导侦查情况,调整承办案件的检察官或检察官办案组。

二、事中强调过程控制,实现对案件诉讼进程的程序监督

为确保检察权的依法公正行使,在不随意、任意干预检察官、主任检察官对案件实体审查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办案过程控制,通过对网上检察业务办理过程中执行信息填录、文书制作、业务网上流转等相关操作的监督和管理,将案件在检察阶段的整个诉讼进程纳入监督范围。

首先,充分发挥案管部门对办案流程监控的职能作用。案管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对案件进行流程监控,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各办案期限、办案程序均能得到严格管理和有效监控。

其次,实行案件全程网络化监控。依托高检院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对案件流转中的各个环节实行节点监控,同步跟踪审查办案程序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向检察官、主任检察官提出口头督促或书面纠正意见。

再次,建立办案期限的即时预警监督机制。通过案件管理平台,实时审查案件办理进度,对临界到期的案件即时向检察官、主任检察官发布期限预警,防止超期羁押、超期结案。

第四,建立办案流程监控情况通报机制。案管部门每月以书面形式通报全院案件办理、管理情况,并对流程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检察官在程序上的执法不规范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三、节点强调报备审核,加强部门负责人对办案过程及处理的监督制约

办案责任制改革后,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时兼任主任检察官,除了对授权范围内案件有审批决定权外,对依法应当由检察长、检委会决定的案件,虽然还是有“审核”权,但审核意见不得改变主任检察官的处理决定且不影响案件进入下一办案环节和审批程序。对于此种带有“复核”性质的审核权,在行使时应淡化其“行政性”而强化其“监督性”,加强业务部门负责人对主任检察官办案的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

(一)办案组织调配权力

对于上级交办或督办的案件,可以指定检察官办案组办理,同时可根据各个检察官办案组办理案件的进度调整办案量。

(二)启动检察官联席会议的权力

对于主任检察官授权范围内的案件,经办案组集体讨论仍存在重大分歧的,可以组织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为办理案件提供有益参考。

(三)协助检察长指导督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权力

对主任检察官办理授权范围内的重大、疑难、复杂或者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可以调阅案卷材料,了解办案进度和相关处理情况,必要时可以听取主任检察官对案件进展的专项汇报。

(四)审核案件处理决定文书的权力

借鉴台湾地区设置的协助检察长处理有关事务的“襄阅”制度,检察官、主任检察官对授权范围内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后,在尚未正式流转至下一诉讼环节前,可对案件相关文书进行备查并提出意见,检察官、主任检察官不接受的,可提请检察长决定,但备查不影响案件进入下一办案环节。

四、事后强调办案文书复查,加强对办案质量的评估

质量是办案的生命线,办案质量对实现司法公正及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加强对独任检察官及检察官办案组办案质量的检查,是适应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坚持“授权”与“监督”并重的原则,强化对检察官内部监督制约的重要举措。

(一)确立案管部门对办案质量进行事后监督的职能定位

建立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由案管部门设置案件评查员岗位,并配备办案经验丰富的资深检察官、检察业务专家承担此项工作,经检察长授权,代表检委会以办案法律文书如公诉案件的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判决书等对照复核等方式,并辅以案件检查、案件评议等形式对办结案件进行逐案检查和评估。

(二)案件质量评查可分为一般评查和重点评查

将办结的全部案件划分为一般案件和重点案件,各有侧重开展质量评查。重点案件的线索可由案管部门统一管理和移送,重点案件一般包括:(1)判决无罪的;(2)决定刑事赔偿的;(3)捕后不诉或捕后撤案的;(4)撤回起诉后未重新起诉的;(5)被排除非法证据的;(6)复议、复核和刑事申诉复查后改变原处理决定的;(7)人民监督员实施监督的涉及违法搜查、扣押、冻结或者违法处理扣押、冻结款物等情形的;(8)提起公诉的案件诉判不一影响定性或跨幅度量刑的。一般案件由评查员进行程序性督查,主要通过对照复核法律文书和检察工作文书,提出案件质量检查的审查评鉴意见。对于重点案件,可由检委会专职委员牵头组织实体性督查,主要在程序性督查的基础上,通过审阅案卷,调取相关证据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有关当事人等,提出案件质量检查的审查评鉴意见。

(三)细化案件质量评估标准

根据检察业务性质,对办结案件可能存在的一般质量问题、较大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问题分别细化评估标准,为评查员、检委会专职委员进行案件质量检查提供具可操作性的评判依据。划分一般、较大和重大质量问题要体现办案进程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既要根据不同检察业务的特点,又要结合好案件所处的诉讼阶段。其中对于重大质量问题的界定要严格慎重,只有因主观过错使案件质量发生重大差错,导致案件在诉讼程序上或者检察办案环节上出现终结性的实体处理结果,产生不可逆转性后果的,才能认定为重大质量问题。重大质量问题属于执法过错的范畴,应追究检察官相应的办案责任。

(四)完善案件质量评查相关配套机制

建立评查结果反馈机制,案件存在一般质量问题或较大质量问题的,经案管部门负责人或分管检察长审批后,在作出评鉴意见后的两日内书面反馈检察官、主任检察官。实行评查工作定期通报制度,督查员每季度形成全院《案件质量评鉴报告》向检委会专题汇报,经检委会审议通过后在局域网发布。建立检察官申辩机制,检察官对案件质量评鉴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向本院检察长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检察院提出申诉。案件质量评鉴意见记入检察官执法档案,并将之作为检察官年度实绩考核、晋升、奖惩等的重要依据。

五、全程强调纪检监察,确保执法办案公正文明廉洁

公生明,廉生威。没有自身的公正和廉洁,也就没有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的基础所在。办案责任制的改革,扩大了检察官的权力边界,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发生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为确保检察官依法行使职权,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发生,要保持对司法腐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加强对检察官执法办案的全过程的纪检监察,确保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

(一)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检察官执法办案活动是否公正廉洁进行全程监督

设立专人专职受理、调查、处理对主任检察官涉及徇私枉法、滥用职权、执法不公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线索,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向检察长办公会汇报。

(二)以检务督察为重点定期开展执法规范化专项检查

成立检务督察委员会,以检察官自查、检务督察委员会抽查等方式对检察官遵守检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对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通报,督促整改。

(三)积极开展重点案件的个案督察

依据《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对上级督办、交办、领导批示的案件,以及其他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不规范办案等问题,开展个案督察。

(四)建立逐案通报机制和定期通报机制

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充分运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加强警示教育。定期对受理检察官举报情况、查办检察官违法违纪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堵漏建制的具体建议,并向检察官通报,推动从源头上预防自身腐败。

(五)建立检察官廉政档案

将检察官执法办案过程中的检纪检风情况记入个人廉政档案,并将之作为评优表彰、晋职晋级、岗位调整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六、同程强调外部监督,为权利监督权力提供机制保障

公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是人民权利的让渡,因此人民群众必须要对公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保障当事人及社会各界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加强对检察官执法办案外部监督的重要途径。

(一)深化检务公开工作

更多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法及时公开各检察环节执法办案的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建立终局性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探索实行公开审查制度,对不起诉决定公开宣告,对拟不捕、不诉、刑事和解案件及刑事申诉案件、民行申请监督案件实行公开听证,为社会各界了解知悉案件信息创造条件。

(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的范围,在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执法活动的同时,适度将不起诉等检察机关作终局性处理的普通刑事案件纳入监督范围;建立人民监督员查阅案件台账制度,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跟踪回访、执法检查、听庭评议、绩效考核等活动,不断拓宽社会各界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

(三)建立健全当事人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监督途径和事项告知制度,在接待当事人、授受举报及各办案环节,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行使诉讼权利被阻碍时的投诉渠道、投诉范围、处理流程等内容;建立专门的网络邮箱、微信账号、手机号码等移动投诉端口,拓宽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向检察机关提供监督信息、线索的途径;对当事人反映检察官执法办案中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进行调查,

篇5:司法责任制监督管理

第一,区分司法责任制与司法问责。《意见》所称司法责任制中的“责任”,与司法活动的三大要素“独立―专业―责任”这一完整体系中的“责任”不同,后者往往被替换为“问责”,是与“独立”“专业”并列的狭义概念。在“独立―专业―责任”这一体系中,“独立”包含司法权独立与相应保障,“专业”指独立行使权限并相应负责的职业能力,“责任”指与独立权限相匹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职业保障为前提、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的司法问责。与此相比,《意见》提出的“责任”,似乎已经包含了上述体系中的三大元素:通过《意见》第二部分“改革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第三部分“明确司法人员职责和权限”,从而重新配置和区分独任审判或合议庭与庭长、院长及审判委员会之间的权限,亦即确定独立权限与相应责任的范围,最终旨在细化和落实“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这一改革目标。然而,《意见》第四部分“审判责任的认定和追究”中所称的“责任”,与“独立―专业―责任”体系中的狭义责任为同一概念,即为“问责”。

同一核心概念在同一文件中以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使用,不免容易造成误读。因此,在司法责任制被定位为“司法改革牛鼻子”的背景下,在《意见》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应该准确理解文件本身,避免将司法责任制这一广义概念狭义地解读为司法问责制。

第二,区分司法责任与司法救济、国家责任与个人责任。《意见》第四部分规定的审判责任系狭义的司法责任,亦即司法问责,这与司法制度为纠正审判错误而采取的司法救济不同。司法救济是国家司法制度为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提供的补救途径,实质上司法救济是国家作为一个“制度系统”向当事人和社会承担的责任,比如为纠正错案而设立的上诉程序(正常救济途径)和再审程序(特别救济途径),为补偿错案造成的侵害而设立的国家赔偿责任等。司法问责是法官或其他审判人员作为一个“司法职业者个人”向国家承担的责任,或者说是国家对法官个人的惩戒。

由于责任的性质、主体、对象、功能、目标等等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适用条件明显不同。简言之,在责任范围上司法救济明显大于司法责任、国家责任明显大于个人责任,在适用条件上司法救济明显比司法责任宽松、国家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明显大于国家对法官个人的追究权。其实道理很简单,司法作为一个体系,形成一项司法结果对于当事人而言只有一个行为主体,那就是国家,因此只要发生法律规定的错误,国家就有义务提供救济;而只要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个人发生了法律规定的过错,对由此造成的损害就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然而,在司法体系内部,每一项司法结果也是由多个主体在多重制度中运行而形成的,既包括立法的欠缺、模糊或冲突等导致的法律适用困难,也包括法官选任、职业保障、职业培训、职业管理等制度缺陷导致的法官低能,还包括审判程序制度、证据制度、审判管理及案件分流系统等存在的弊端而导致的问题。种种制度缺陷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超越现有法官个人普遍智识、能力或正常可控范围所致的司法错误,国家在向当事人提供救济或承担责任之后,不能向法官个人追究责任。只有当法官个人有故意违反法律和司法职业伦理的行为,或者有重大过失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时,国家才能追究法官个人的责任。这也正是《意见》第四部分提出的:“法官在审判工作中,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

各地司法改革试点法院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将司法责任与司法救济、国家责任与个人责任、错案救济与错案追究混为一谈,否则,不仅损害司法独立,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增加错案救济的人为障碍、加剧错案救济的困难。

第三,区分司法职业操守缺陷与司法职业技术错误。《意见》第26条具体划定了审判责任范围,这是《意见》的核心内容。这一条将审判责任主要限定于“违法审判”,特别是作为职业操守缺陷的故意违法行为和属于职业技术错误的重大过失并导致错误的情形。但是第25条第一款的一般性规定又将法官承担责任的范围笼统地规定为“对其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承担责任”,并且“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这一规定有可能影响第26条在执行中的解释,从而导致问责标准的模糊化和扩大化。为此,必须从概念上对两类不同错误进行区分,并分别采取“故意行为”和“重大过失行为加结果”的不同标准进行解释,以最大限度地符合司法规律。

篇6:司法责任制相关问题之探讨

摘 要 在新一轮的司法改革中,司法责任制被置于一个基础性的地位,被称之为改革的“牛鼻子”。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权责统一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西方司法文明共同的经验汇集。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完善且明确司法责任制,同时更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效进行司法责任制的改革和确立,充分保障司法责任制的鲜活性和时代性。在适用程序上,应该从责任承担形式、责任追究主体和责任追究程序等三方面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

关键词 司法责任制 司法主体 司法保障

作者简介:刘外伟,广东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24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发展的今天,社会矛盾多发,司法纠纷也比较常见,加强司法责任制的落实和推进,不仅有助于全面推动司法改革,同时还能够有效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司法责任制是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明确司法责任制,实施全方位的权责统一,明确司法主体所应该承担的责任,督促和引导他们严格遵照法律规范办事,严格遵循司法纪律,秉公办事,公正客观。司法责任主要是指司法责任主体基于其所承担的司法职责,因在履行职责时存在违法违纪的行为而应该承担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在司法改革实践过程中,应该明确司法责任,认真探讨司法责任制的相关问题,全面推动司法改革的深入。

一、构建与完善司法责任制的必要性

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与完善司法责任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系列司法责任事故也提示着明确司法责任制的必要性。因此,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全面的构建与完善司法责任制,不断明确司法主体的司法责任,督促他们认真履职,严于律己,不断推动司法公正与公平。因此,建与完善司法责任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司法责任制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司法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工作者的职业标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追求司法公正,并且为司法公正奔走呼号,它是一个永恒的追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手段。在司法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司法责任制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积极明确司法主体的司法责任制,全面提升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司法公正在内容上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并重结合,构成司法公正之整体。前者主要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公正,让每个诉讼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平等公平的机会。后者主要是指结果公正,在审理办结的过程中,结果应该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让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公正的结果。司法公正是特别关键的,无论是程序还是结果,都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实权利。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明确司法责任制,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在司法公正的实现过程中,虽然提升法官的素养,明确法官的责任,能够有效提升司法公正性。但相比之下,构建完善的司法责任制,能够以惩罚制度的形式来警醒和指导法官、检察官的履职行为,如同一柄悬在头顶上的剑,让他们时刻牢记司法公正,在审理办结的过程中,能够自觉遵纪守法,公正履职。科学完善的司法责任制对于司法公正的保障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司法责任制的实施,能够强化司法人员的工作素养,能够以制度建设的形式,明确法官、检察官在工作实践中的法律行为。法官、检察官虽然是公正的化身,但他们毕竟是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有主观性。司法责任制以制度形式明确法官、检察官的责任,警示他们严于律己,秉公执纪,全面保障司法公正。另一方面,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明确司法责任制能够促使法官、检察官在工作过程中自觉衡量利弊,明确处罚法律或者踏入“雷区”的不利后果,进而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自觉遵纪守法,认真履职,保障司法公正。可见,积极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能够有效保障司法公正。

(二)司法责任制是权责统一原则的必然要求

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能够实现科学的权责统一,能够让司法主体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同时明确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国家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的三原则,权力法定原则、权力受监督原则以及权责统一(权利和责任缺一不可)原则。只有遵循科学的原则,才能保障公平公正。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法官、检察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等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程序和结果的公正性,也严重影响我国的司法形象,让广大民众对司法产生负面情绪。因此,积极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司法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能够积极推动权责统一的落实。一方面,明确司法责任制,能够有效提升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主体的权责统一的意识,积极引导他们在司法过程中,明确自身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同时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司法领域中,司法工作者在司法案件中行使着由人民赋予的(通过立法的形式)侦查、公诉、审判、执法等司法权力,这些权力的行使直接关系着公民的自由、财产,甚至是生命安全等重要的公民权利。通过明确的司法责任制,极力提升司法工作人员的权责意识,能够更好的优化他们的法律意识,能够督促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遵纪守法,永葆司法公正。另一方面,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能够从制度上来保障司法独立。无论是法官,还是检察官,他们在进行案件审理的过程中,都具备一定的判断权。但这种判断权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司法人员结合自身对法律的认知和解读,自身对案件的认知及裁决,以此来实施的自由裁量权。这种权力的实施,需要司法独立的保障。但在现实过程中,法官、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完善明确的司法责任制,能够有效保障司法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也能够从制度层面来推动司法独立。

二、司法责任制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及时效

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司法责任制是基本内容。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应该明确司法责任制的原则、适用范围及时效,充分保障司法公正,全面保障司法独立。在司法责任制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我国法律环境,避免矫枉过正,也避免对司法主体的影响。实践证明,过量过度的司法责任制,反而会让司法主体产生畏首畏尾的心态。因此,在司法责任制的构建过程中,要明确原则,范围和时效。

(一)司法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在司法责任制的构建过程中,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不断明确司法责任制。一方面,在司法责任制的完善过程中,应该遵循司法权运行规律和原则。司法权具有独特的属性,司法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遵循司法权的独立性,科学合理的明确司法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对于法官、检察官的违规违纪责任进行严格的惩戒,但又不能干涉他们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司法责任制的实施需要把握科学的度。另一方面,在司法责任制的完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主观过错和客观行为相一致的原则,意在限制司法责任制的追究范围,确保法官、检察官司法责任的追究不被任意化和扩大化,符合司法规律和中国实际。在衡量与判断法官、检察官的司法责任制,应该关注他们的主观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同时也要衡量结果。只有将行为与结果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明确法官、检察官的司法责任。

(二)司法责任制的适用范围

在司法责任制的完善过程中,应该明确司法责任制的适用范围。第一,法官、检察官的故意违纪行为。法官、检察官都是由人来扮演的,虽然受自身角色及法律的约束,能够让他们自觉认真履职,保证公平公开。但不可否认,在实际的审理办结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主观违纪行为,明知道触犯法律底线,但在利益的驱使、情感因素的左右等影响下,仍有意为之。如徇私枉法、刑讯逼供、毁灭或伪造证据、非法搜查、非法拘禁等行为。第二,法官、检察官的重大过失,且造成了错案等严重后果的。法官、检察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在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在客观上造成错案等严重后果才能承担司法责任。比如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遗漏重要的证据或者疏忽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且审理已经生效且发生了冤假错案,如王顺案等。

(三)司法责任制的适用时效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系列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参与冤假错案的司法主体得到了相应的法律惩戒,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司法责任制的时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规定,“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近年来,一系列冤假错案在媒体及大众的监督下得以平反昭雪。对于当初参与冤假错案的司法主体,在责任追究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要么就是合作办案,无法找到精准的司法主体,要么就是相关人员离世、退休等,责任追究也不了了之,这些都引发了大众的不满。因此,实施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如同给法官、检察官的公正办案、秉公执法等上了一道“保险”,督促他们在案件办理的过程中,就要认识到办错案的终身代价。但司法责任制的适用时效不应该独立存在,这里的“终身”也是相对而言的,法官、检察官的司法责任时效,必须受法律中关于时效规定的限制。从本质上来看,法官、检察官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员,不能因为他们工作的关系,就将其区别对待。因此,法官、检察官违法违纪的追究时效,应该跟普通公民一样。

三、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的前提和保障

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构建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全面提升司法公正,应该明确它的前提,运用科学的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一方面,司法责任制以司法独立为前提。在司法责任制的完善过程中,应该有效保证司法独立,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这一价值目标。首先,应该积极推动合议庭和独任庭运行机制。其次,改革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在审理重大案件的?^程中,可以提交委员会进行科学讨论。最后,积极变革传统的考评指标,不断优化法官的考核,督促他们认真履职,严于律己,不断保障公平公正,全面提升审理办结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在司法责任制的构建过程中,应该着力提升法官的职业待遇,让法官能够享受职业的荣誉,自觉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在审理办结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公平公正。首先,稳定使用法官、检察官,一经录用不能随意更换。积极借鉴欧美国家的“法官终身制”原则,充分保障法官、检察官的合法权益。其次,有效提升他们的职业待遇。法官、检察官属于特殊群体,在司法责任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可以借鉴“高薪养廉”的方式,让法官、检察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最后,还应该改革法律、检察官的聘用方式。传统的聘用方式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但这种方式不适合司法工作的特点。因此,可以采用高标准的聘用制,符合标准或者有工作经验就可以聘用。

四、结论

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司法责任制是基础,也是关键。在司法责任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应该明确司法责任制的意义,全面遵循司法责任制的原则、范围及效用,同时还应该采用科学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农水下一篇:山歌对唱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