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因情境而灵动

2024-04-30

课堂生成因情境而灵动(通用8篇)

篇1:课堂生成因情境而灵动

“让学”语文课堂灵动而美丽论文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师所要求的是:让学。”“让学”,就是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等尽可能让给学生的学习,体现在语文课堂中就是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主动、深入地学习语文。

一、“让学”的前提是“让时间”

1.让学生有时间读。当前的语文教学阅读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浮光掠影,教学目标安排过满,挤占学生接触文本的时空,短短的时间内,学生甚至不能读完全文;二是空洞无物,学生的阅读如嚼木尝石,肤浅机械。问题根源在于阅读目标的缺失,导致阅读本体的不在场。

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读前一定要作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带上心灵——启发学生带着心去诵读,感悟,体验,品味,披文入境,抵达语言深处,感受文本的神韵,与文本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2.让学生有时间思。做老师的,最欣喜的莫过于在课堂中,一个问题下去,下面马上小手林立。但须知,学习是需要思考的,如果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分析,感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进行思考,再组织语言最优化表达,才能更加全面、完整地回答问题。

3.让学生有时间议。如何推动学生去思考、去实践,使之逐步转化为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展开议论,就是推动学生去思考、去实践的一种好方法。

一是议释疑。当学生对知识疑惑不解,脑袋中存有诸多小问号,又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时,议论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去探究。

二是议理道。在讨论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思路不清晰的`问题,或结论有差错,或论据不足,或逻辑不严密,或语言表达不清,这时通过互相争论,研讨,启发,自我表达和充分发挥,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掌握解决问题之道的过程。

三是议创思。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索,交流学习和体会,就可以纠正一些糊涂知识或错误观点,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使理解更加深刻,甚至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开阔性。

4.让学生有时间写。鲁迅说:“学好语文没有什么其他技巧,四个字‘多读多写’。”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特别重视并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语言操练和运用的机会。正如特级教师沈大安所强调:“语文训练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学生对字词的巩固、对句子的领悟与创造必须经过写下来才能获得更强的记忆。

二、“让学”的手段是“让实践”

1.生成知识、“让学”要求教师摆脱“授予”的观念,尽可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联系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旧知识进行辨识,对新知识形成深度理解。我在教学《乡下人家》时,学生不能理解纺织娘为何物,他们认为奶奶坐在屋子里纺线、织布,她就是纺织娘。参与磨课的部分教师建议直接用投影仪播放纺织娘歌唱的动画帮助其理解。我觉得这样的理解过程无异强加于学生,他们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再三考虑,我决定让他们回读课文,找出奶奶不是纺织娘的依据。经过潜心会文,学生很快找出一大堆证据,如课文中用的是“它”,奶奶不会寄住在门前的瓜架上,奶奶不会在半夜“织,织,织”地叫,在他们否定自己原先的见解后,我再出示纺织娘的图片。这样,没有直接播放动画,也没经过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自行建构起“纺织娘”的形象,既实用又具实效。

2.提出问题。“学贵有疑”,疑问是产生探究欲望的动力。如在执教《嫦娥奔月》时,我带着学生们一起漫步神话丛林,走近勇敢的后羿、善良的嫦娥,这时班上有一个男生开口提问了:“为什么后羿不把月亮也像九个太阳一样射下来呢?那样他不就可以和嫦娥团聚,不用再饱受相思之苦了吗?”你看这个问题,学生确确实实进入到了文本之中,站到了后羿的角度,体会到他的相思之苦才有感而发的啊!再听听学生讨论的结果:“嫦娥姐姐在月亮上,后羿一箭射去万一伤了她怎么办?”“不对,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如果被射下来了,夜晚就只能一片漆黑了,后羿这样做是为百姓着想。”课堂的精彩由此而生,学生们的思维完全被激活了。

3.体验情感。情感体验首先得具有一定的情境,情境的渲染一部分来自教材的情感因素,一部分来自音乐渲染的情感因素,最主要还是教师的言语描述的情感因素。如教学《二泉映月》,对于描述阿炳生活艰难的一句话“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这是全文情感的蓄积点,所以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写话练习,但由于生活体验缺失,学生对“卖艺度日”不甚了解。我首先引导:“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在旧社会卖艺,那是被人看不起的啊,他们常常会遭到一些人的侮辱和欺负,有时甚至是毒打。大雪纷飞,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停地哆嗦着,他的双手布满冻疮,冻得又红又肿,但他依然坚持拉着,拉着。”低沉的声音缓缓地在教室内弥漫,大家都被感动了,情感的闸门一下子打开,随之奔涌的是无穷的才思。

三、“让学”的目的是“让理解”

1.深厚的语言习得。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的表达服务,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这些表达都有着一定的技巧,这就需要从我们的课堂上获得。《草原》一文,句子短小、节奏分明是老舍语言的特点。怎样带领学生去悟得呢?譬如其中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我让学生把这句话按照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重新整理整理,他们说:“一碧千里的大草原被小丘包围着,平地和小丘都是绿色的。”再让学生分别读读这两句话,感觉怎样呢。通过一比较,他们立即发现原先那句好,读来琅琅上口,似乎是随性所发,随性所致,但又恰到好处。

2.深远的

人文熏陶。汪潮教授说:“语文教学如果抽掉人文内涵,只训练语言文字的形式,就会使语文教学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同样,脱离语言文字空讲人文性,也会背离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语言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是‘让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执教《天鹅的故事》时,课末我在黑板上书写一个大大的“鵞”字并说:“这是古体字‘鹅’,你能从‘鹅’字的演变中悟出些什么呢?”学生说“我”字在上,“鸟”字在下,说明人凌驾于动物之上;现在改成“鹅”,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与动物生而平等,我们要善待每一个生命。一个“鹅”字的演变,唤醒了学生对生命该有的敬畏,在学生的心灵播下了热爱生命的种子!

“让学”使我的语文课堂灵动而美丽,它指引着我从备课开始就将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使学生们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更自主,自得,自在。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安明道小学语文教师

篇2:课堂生成因情境而灵动

1. 课程整合, 凸显魅力

本次展示的三堂课都出现了课程整合。首先是体育与音乐的整合, 这三节课的音乐整合有别于我们司空见惯的在准备部分和结束放松环节的音乐播放, 而是在教学的主体部分使用音乐。如《技巧:肩肘倒立》课, 郑建成老师自己制作音乐, 用音乐贯穿课的始终, 使技巧练习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下不再沉闷, 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由练习;《篮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一课, 在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时, 也播放了背景音乐, 营造了热火朝天的练习氛围, 整个场景振奋人心,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及运用》一课, 在学生练习时也穿插了背景音乐, 学生的兴奋点被很快点燃, 俨然是在参加世界杯比赛, 这种情感体验是平时体育课中很少有教师去关注的细节。其次是体育与信息技术整合, 在《篮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一课中, 教师充分借助现场的显视屏, 将自己课前拍摄的示范视频、NBA视频资料适时地播放, 并现场用i Pad拍摄学生的练习并进行优生展示和纠错, 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基于教材, 突出重点

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依托教材,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设计时要基于学情, 重难点解读到位, 并在此基础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高二男生的《篮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第二课时, 准备部分执教教师先是安排学生在绕篮球场慢跑热身过程中在有障碍物一侧遇到人形标志物降低身体重心, 遇到拳击柱降低重心并做转体探肩动作;在无障碍物一侧, 根据教师要求, 做脚步移动步法练习, 做到了有效地为主教材服务。热身跑结束取球做球性练习, 通过拨球、抛球、抛移, 及换手和不换手运球等辅助练习, 与后面的学习进行巧妙衔接。在主教材部分, 先是复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低障碍物, 然后利用人形标志物和拳击柱练习, 突出变向过人时做出转体探肩这一动作重点, 接着是过人形标志物和拳击柱后上篮或投篮、尝试组合练习;随后采用分层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场地进行相应的练习 (原地过障碍、连续过障碍、一对一攻防演练尝试组合) ;最后, 尝试全场一对一运用技术比赛。整堂课所有的设计紧扣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 学生100%投入, 教学效果良好。

3. 联系生活, 唤起兴趣

体育源于生活, 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滚翻、平衡等等都是基本生活技能。本次活动的《技巧:肩肘倒立》一课在课的设计中引入小闹钟的钟摆游戏步步为营, 层层递进, 最终引导学生成功掌握肩肘倒立动作。在准备操环节, 就引入小闹钟, 让学生们学会看前面时钟的同时, 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上采用用头、手臂作为闹钟的指针方向进行练习, 辅助练习更是根据练习需要, 分别用手臂和双脚按时钟的指针引导学生做后倒翻臀, 并将前面的练习进行组合, 引导学生完成肩肘倒立动作, 通过时间提醒让学生反复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讲, 这种形象易懂且紧密联系生活的教学方法值得提倡和学习, 课的教学效果也较好。

4. 突破常规, 中外融合

《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及运用》一课执教教师刚留法归国, 大家都很期待他能带给我们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本次活动上他也尝试突破常规, 在教学中融入了法国的教学理念—先练再教。在课 (本课为第三课时) 的开始部分, 教师安排了检验技能的技术性热身,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跑动和踢球练习, 然后从学生的练习中发现问题, 针对性解决问题, 这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 结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以“技术、体能、运用”构建单元教学的要求, 以及常态课教材的“三个一”基本要求, 在抓住技术线的同时注重体能的发展、兴趣的激发, 并将所学技术进行组合运用。

二、营造灵动生本课堂

1. 灵动的生本课堂需要有让人怦然心动的教学设计。

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各有独到之处。技巧课, 除了音乐的贯穿、小闹钟的加盟, 还有一卡多用的妙招;篮球课, 除了人形障碍、拳击柱的使用, 不乏有对整节课巧妙衔接的设计;足球课, 突破常规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还有体能与技术巧妙结合的传接球与绳梯及射门的组合练习。

2. 灵动的生本课堂要以师生、生生有效参与、互动、合作为前提。

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绝对不是灵动的课堂, 只有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空间, 呈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充分交流、互助、合作的活力课堂才是灵动的、以生为本的课堂。本次活动的三节课, 练习密度均达到40%以上, 其中篮球课超过了60%, 学生的平均心率因项目和年段差异有所不同, 但相对都比较合理。

3. 灵动的课堂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练的空间, 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节课练习的氛围都比较宽松, 特别是篮球课, 分层教学比较明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练习场地和练习难度, 教师主要以指导相对偏弱的小组为主。

4. 灵动的课堂师生都要养成问题意识。

篇3:课堂生成因你们而精彩!

一、渐入佳境,别有洞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

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去掉了一系列琐碎的问题,直接提问:“关于元、角、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这样的一个简洁的提问,让学生先通过小组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学生尽管年龄小,但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不陌生,他们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学习了这些知识,并运用到了游戏中,有一定的经验积累。通过这样的教学,不需花太多的时间来强调“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1元=10角”等知识,完全可以为学生提供若干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分类来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然后通过若干个买卖活动的场景模拟,通过不同的付款方式来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这样,学生会“渐入佳境,别有洞天”。

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开放场,它不应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体验。由于年龄特点,性格差异,乃至文化积淀的不同,往往会造成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不同。换句话说,课堂是不确定的,学生的思维是多元的,只有尽情展示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才能显得精彩纷呈,充满生命的活力。

例如题目:一辆公交车到站了,车上有15个人,上车5个人,下车3个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一般来说学生都用“15+5-3”或者“15-3+5”的方法解答。其中有一位学生说:“老师,5-3+15行吗?”我没有立即给出结论:“你能解释一下吗?”他说:“因为上车5个人,下车3个人,相差了2个人,这多出的2个人是上车的,所以再加上原有的15个人,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我不禁打心底里为他喝彩,多么有创意的方法,假如我用统一的标准限制他,那么不就抹杀了他的创造性了吗?那么还会有下一次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跳出数学学习“齐步划一”的课堂框架,就能实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数学。”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个性化的理解,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让学生感悟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才能有更精彩的生成。

三、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必须对学生一系列表现做出及时反应,如遇突如其来的提问,遇到与众不同的声音,遇到错误的认知等,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放大,使其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激励评价功能,既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是基于平时生活中的角的说法,和我们书上的角的认识还是有些差别的。所以在课堂中,我提问:“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也有角呢?”马上就有学生说到“桌角”(学生用手比划着,不是桌面上的角)……我不禁为学生的举例惊叹,原来学生的能力这么强。但是,“桌角”这个例子显然是不对的,该如何解释呢?正当我思考之时,有学生提出:“老师,他指的桌角,不是角。因为角的特征是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这个桌角的边不直……”细想一下,学生指的桌角在生活中它的确是角,是一种立体的形态,可是在这里的角是物体一个面上的图形,是一种平面图形。于是,我让学生根再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角……这样由学生错误生成讨论并交流的巧妙处理,一方面不让学生的自尊心受损,另一方面在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动态生成得到了升华。这样,在教学中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变成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真是“化险为夷,绝处逢生”啊!

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一双天才的眼睛,要学会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充分预设课堂,促进课堂生成,并及时捕捉住生成资源,才能激活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会学习,课堂才会因学生而更精彩!

篇4:课堂生成因情境而灵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 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数学知识结果, 更要关注数学探究发现过程的经历与活动经验积累的生命体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关注人作为个体的认识主体, 是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注重人的个性发展, 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我们的课题实验的数学教学, 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考量的依据, 而是坚持着眼于人的发展, 鼓励学生课堂内外个性化的展示和自主性生成,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一生的成长。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是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 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作为数学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数学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数学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小学数学课堂, 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发现、操作实践、质疑问难、合作交流、猜想验证、练习训练等一系列的数学认知建构活动, 从而引导数学课堂多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能把课本中的数学结论转变为学生自我探究的课题, 能让学生亲历把现实情境“数学化”的过程, 通过“数学化”的经历, 对课堂教学的开展起到“三化”的作用, 即促使探究活动主题化, 静态知识动态化, 预设教学生成化。这样能够让数学课堂成为灵动的春水, 充满活力, 生成于整个课堂。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架构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随着社会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空前活跃, 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已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数学知识和技术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备武器。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对于熟悉的情境, 他们的知觉活动便能较自觉、顺利地开展, 从而形成相应清晰的知识结构。根据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 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学习情境, 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而且使得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 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强化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在操作中研究数学——关注学生如何实践数学

动手操作是激发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思维, 进行有效探究的良好手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 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创设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情境,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用多种感官参与探索, 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和合作中展开探究思维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 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发展, 促其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三、在游戏中活化数学——引领学生“玩”出数学味

对小学生来说, 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 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而游戏对于儿童则是他们体验生活、获得童年乐趣的重要途径。因此, 数学学习中创设游戏情境即恰当地提供诱因、激疑、引思、激发自主思考, 体现思考发现的学习轨迹,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去感知问题, 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实现对学习内容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感悟。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中, 巩固所学知识, 化机

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为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在游戏中, 学生“玩”了, “想”了, 数学思考得以发展, 课堂会因此而丰富、灵动, 生发出许多生成的契机, 使得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课堂才显得有效。

四、在童话中架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童话是孩子童年不可缺少的, 它给孩子的不仅是认知和教育, 还有美的感悟和心灵的熏陶。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让枯燥的数学符号变成了生活中快乐的精灵, 成为数学知识中温暖的调色板。它不仅向我们揭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强大作用, 体现了数学的重要价值, 童话的形式还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抹上了一份天真烂漫的童趣, 对繁难枯燥的数学给出了一种生动的感性诠释, 一个个科学童话展现了一个个丰富的数学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数学知识充满了灵性, 这个世界里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充满了欢乐和幽默, 飘满了数学音符。正是这些个童话世界为孩子打造爱与美、提供生活与知识融汇的数学王国。我们的课题研究实践表明, 童话情境是否引入课堂, 与儿童的学习态度的改变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这是源于情境的趣味性具有一定的关联。将童话情境引入数学学习, 往往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场景, 使他们认识到许多生活中的场景充满着奇妙的数学知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 通过对这类场景的探索, 儿童能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五、在设问中深化数学——启迪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可见, 精心设计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由问题开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就是发现问题, 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设计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 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 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适当的问题情境会促进他们在现实问题与原有认知矛盾的心理冲突中, 由“疑”点燃其思维火花, 使之产生好奇, 由好奇引发需要, 因需要而积极思考, 进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真正使问题情境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 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热情, 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 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 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 构建提问序列, 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 富有新意, 富有情趣, 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产生出学习需要, 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当然,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情况, 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 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感到突然, 说明问题难度太大或表述不清楚, 教师就要恰当地给一些提示, 或灵活补充一些辅助性的问题进行铺垫过渡。如果学生对所提的问题不以为然, 或者不经过认真思考就纷纷举手要求回答, 说明问题过于容易, 也要迅速进行调整, 增添难度大一些的问题。同时, 我们还必须注意课堂上师生双方的状态, 信息交流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 则应灵活处置, 当场设计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来调整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提问, 学生回答时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真实的现象, 不应诧异。教师应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错的根源, 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新问题, 以有效地化解疑难, 纠正差错。

关于创设教学的策略除了形成五类情境外, 笔者认为: (1) 上述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提出, 并非是固定唯一的方式, 只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方式进行的粗略梳理, 使用中会有一些变化与交叉。 (2) 教学情境的创设意义在于诱导课堂中儿童对于教学意义的生成。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 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 在预设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教学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引发其探索, 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 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3)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实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是有益于儿童的数学学习的教学“包装”, 而不是数学的“内核”。 (4)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会随着学生的成长、年级的升高而逐步走向抽象化、形式化和问题化, 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绝不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必备要素。 (5) 数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 不是为了“去数学化”, 而恰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经受“数学化”, 感受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是要营造鲜活的生成的数学课堂。

篇5:课堂因生成而灵动

一、精彩、灵动的课堂

1.需要目中有人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意识,要坚持在教学中追求育人的教育本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一方面,教师需要目中有人,课前要钻研教材,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目中有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的状态和反应,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让课堂因为“有人”“育人”而充满生命活力。

2.需要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

二、如何生成精彩的课堂

1.从学生的状态与反馈中生成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顾讲教案而不管学生;也不能只关注少数学生,而应该关注全体学生,要调动每一位学生,吸引、提示他们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课堂上如有开小差、睡觉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立刻停止讲课,用眼神或手势或走近提醒,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学生就会以为教师默许,放任自流。这种行为是会传染的,如果教师一开始没有及时制止提醒,后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加入不听课的大军。然后教师需要调查学生,了解学生开小差的原因,是否因为方法不当,难度太大,讲解不清楚等。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事先预设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程,要在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思想过程和学习体验,也要发现学生知识、情感、心理上的生成需要,使自己的每一次调整更有创造性,不断地提高自己预设的质量,最终达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统一。

如,在上“垂线”时,因为有很多老师在听课,所以感觉学生的回应不够,回答问题怯懦,不够自信。所以我及时做了调整,一方面考虑是学生看到有老师在听课,有点紧张,就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大方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错了也要错得理直气壮,锻炼学生在大众场合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考虑自己讲得不够清楚,学生听得不够仔细,所以没弄明白。于是我就把垂线段的三个要素(直线、外点、垂足连线)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对垂线段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2.从学生的错误中生成

学生在回答问题或是展示解决问题方案时,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观察。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该以敏锐的思维分析错误,快速判断错误的可利用价值,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巧妙地利用错误,智慧地将错误化为资源。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发现该学生拿着三角板很随意地用目测方式画了一条“垂线”,画完后我问其他学生,该同学作图正确吗?有的说对,有的学生说垂足应该标在右上方位……我就及时利用这一错误资源,纠正了作垂线不能随手画,而应“一靠二移三垂直”,又引导学生复习两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所以在两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只要有任一个角为90°,其他角也均为90°,所以垂足标任何一个角都可以。

3.从“预设”之外的意外事件中生成

课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课堂“预设”之外的教学意外(偶发)事件,这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艺术性地应对,耐心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我改正,使学生“生成”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对问题重新审视,“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展开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没有报告就擅自到教室后墙柜子里拿东西,我当时有点生气,怪他没礼貌,如果直接批评他擅自离位,既打断了上课,他也不一定能接受。于是我就把该学生离位拿东西的线路与今天上课的内容垂线段联系在一起,问该学生刚才走的路线是最佳路线吗?他一下子也意识到自己没有报告就离位是不对的,同时对我没有直接批评投以感激的眼神,而且加深了对“垂线段最短”的理解。

目中有人,精于预设,灵于生成,让师生在充满灵动、富含生命力的智慧课堂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俊峰.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精彩而灵动[J].新课程学習,2014(5).

[2]高兴刚.机智:课堂灵动的生命[J].学周刊,2011(8).

[3]罗鸣亮.追求简约而灵动的课堂[J].教育视界,2015(6).

篇6:让语文课堂因灵动而精彩

一、调活课堂气氛, 让生命与生命真实对话

让学生学得活, 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教师的教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 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 老师在课堂中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 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 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同时, 教师要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将教材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投影仪、幻灯、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 化静为动, 化无声为有声,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调活课堂气氛需要我们教师会“煽情”。课堂上激发学生或争先发言 (抢答) 、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陈词、或点评、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 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 以自由的思想与文本和教师对话。

二、活化教学方式, 让心灵与文本真实沟通

学生与文本沟通后, 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 对文本的理解充满个性, 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相互交流。要求学生既展示自己的理解也吸取他人之长。在合作中学习, 还要敢于质疑, 敢于批判, 大胆假设, 充分联想, 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 有独到的见解;对别人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 通过联想、比较、互相参证, 求得认识的统一。

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意义上的建构活动, 当学习的知识对象变为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时候, 学习过程就变为探索的过程。因此, 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并根据教学进程, 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让学生敢于提问, 敢于尝试。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达到心灵与文本的真实沟通。

三、激活学生思维, 让思想与思想真实碰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

1.“质疑问难”———纵深探究之思。

学生从质疑问难起步, 教师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然后围绕问题大家讨论、解决, 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思考。如教学《黄河的主人》。新课伊始, 就让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称为黄河的主人?”这些问题正是学生的阅读期待, 学生体验中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

2.“观点争鸣”———批判创造之思。

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努力阐述理由, 在观点争鸣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孙双金老师在教《落花生》时, 就让学生讨论我们该向谁学习?学生各持己见, 争论不休。学生的思想火花被点燃了, 一句句出自肺腑的语言在课堂中流泻, 一个个充满个性的思想火花在课堂中迸射。

3.“温故而知新”———纵向迁移之思。

学生在学完课文后, 引导学生及时巩固、思考。这时的思考要求学生能联系前后所学内容,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比较整合。如在学习了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后,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首诗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时, 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又一次去读诗思考, 从而体会到两首诗都表达了爱国之情, 但不同点是第一首诗是通过“悲”来表达的, 而第二首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

4.“拓展延伸”———发散多向之思。

许多教师在学习课文后都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如一位教师在教完《景阳冈》后问:“假如武松生活在今天, 他要去找工作, 适合什么工作呢?”有的学生说可以去当武术教练, 有的说可以去做保镖, 还有的说可以去当陪酒师……这些训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也让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真实的碰撞。

篇7:课堂因灵动而精彩因真实而美丽

一、坚持不懈地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我们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自身素质不高的老师,要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是很困难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尤其是年青的语文教师,自觉地、全面地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驾驭教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本领外,还应该具备下列基本素质:有一副好口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好字和一笔好文章。这些要求看似平常,但要认真落实,却需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而当你脚踏实地去做,去练时,既能掂出“合格”二字的份量,也会体味到其中的无穷乐趣。

此外,作为语文教师,还必须锤炼课堂语言,因为教师的课堂语言就是学生活生生的教材。因此,我们要下功夫锤炼语言,力戒语言不规范等病,要使自己的课堂语言没有语病,而且简洁、生动,富有吸引力。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坚持不懈地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语文教学提供不尽的源头活水。练,需持之以恒,自然会失去不少娱乐的机会,在许多人看来,确是一种苦。但是,我觉得,这种“苦练”同样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精神食粮。

二、积极寻求“活”的课堂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应积极寻求“活”的课堂。

1.师生关系的“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只有点头,惟命是从的份,特别是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造成学生只是将知道的“吃”了不去,而未“消化”,造成学生“消化不良”,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课堂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所在。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抛弃以往那种惟我独尊的思想,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动脑、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观念的“活”。以往的教学只是教教材,只强调课程的传递执行,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教学观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也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抛弃那种陈旧的教教材的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重新认识教学,知道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将人文性与工具性放在同等的地位,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不再是只关注学科不关注人了。

3.教学方法的“活”。①在弹性预设中求“活”。传统的语文教学往把课堂设计成一条高速运行的“流水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就会被限制在周密详尽的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的束缚中,教师自己也成了一个被牵着鼻子走的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②在动态生成中求“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的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语文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在语文课堂答问错误时、争论困惑时、质疑提问时会有很多超出预设的情况出现在课堂上。教师只有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充分开掘利用,才能使课堂更“活”,效果更好。③积极构建学生、教师、文本,环境之间的对话的“活”的平台。《课文课程标准》在阅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另一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的本质不是把一种观点强加给另一方,而是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篇8:让语文课堂因细节而灵动

一、创设细节, 让课堂不再故步 自封

有些精彩的课堂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 即兴所得, 实质上却是匠心独运, 蓄意预设。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 许多教学细节是可以随文预设的。教师应下工夫在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关键处、情感处等, 有意识地挖掘与利用潜在的信息。比如, 一位教师在《夹竹桃》这课的教学中, 让学生体会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的不一样感受, 月影如此参差, 花影这般迷离, 叶影吹动, 如梦如幻, 诗情画意。课到此亦有水到渠成之美, 不想, 老师追问: “‘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 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这句中的‘袭’字能否换成‘飘’字?”一番揣摩之后, 同学们明白了虽是一字之差, 都是季老先生的智慧表达, 不愧是语言大师!教师不着痕迹地让课堂灵动起来。

当然, 预设也不能固守不变。因为一个真实、灵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更是师生及多种因素相互推进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需求, 要懂得顺应学情, 及时调整教案, 把握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 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 用好多种资源, 引导学生获取一个个可喜的“意外”, 让课堂焕发“动态的活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夜晚的实验》前, 在预设中本想借助表格, 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但临上课时发现学生对下发的表格不感兴趣, 教师没有故步自封, 一味地遵循课前预设, 而是及时调整方案, 巧借穿越时空, 趣化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激情。

一上课, 老师故作神秘地开场: “同学们, 你们近来喜欢看关于穿越的电视剧吗?今天老师想带大家跨越时空, 走到200多年前, 去了解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 去见识、去采访、去感受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斯帕拉捷, 与他进行对话, 进行心灵交流。”

听说要见识古代科学家, 大家兴致勃勃。老师此时话锋一转说: “要与斯帕拉捷这样的大师对话, 这节课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篇课文, 能让你更好地了解他, 大家得把课文读通、读懂、读好, 备好对话的问题, 做好应对的准备。”很快, 各个小组学生根据活动要求, 及时开始了阅读活动。

初读感知后,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 确定采访话题;想象拓展, 预备应答话题。接着便引导学生思考, 深入探究:如果自己是斯帕拉捷, 该怎样回答上面的问题?如果自己是记者, 斯帕拉捷的提问该怎样应答?

学生细读深究后, 分四人小组“对话”,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两人充当科学家, 两人充当记者。科学家尽力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尽力向科学家介绍情况。此后, 教师让学生登台展示, 汇报结果:一会儿当记者, 对斯帕拉捷 (其他学生) 进行采访;一会儿当斯帕拉捷, 对记者 (其他学生) 进行询问。

不得不为教师这招叫好, 正是因为这样的调整, 使课堂发生了变化, 学生兴趣浓了, 参与度极高, 以推理为重点的思维训练, 以转换为重点的语言训练, 以形象为重点的内涵感悟, 得到了有效落实, 整个课堂充满灵动之美。

二、捕捉细节, 让课堂因学生而 灵动

现场生成的教学细节无处不在, 又难以捉摸, 也许隐藏在奇思妙想、胡思乱想中, 也许存在于顺水推舟、逆水行舟中, 也许出现于锦上添花、画蛇添足中……但只要其中蕴含着闪光点、生长点、链接点, 哪怕是微乎其微的, 教师也要见机行事, 优化教学, 创造出完美的课堂。

以《九色鹿》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 的教学为例。

师:国王非常惭愧, 他会怎样惩罚调达呢? (学生小组讨论, 反应热烈。)

生1:让他变成奴隶, 永世不得翻身!

生2:把他扔到大海, 淹死他!

生3:把他处以绞刑……

这时, 却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老师, 可以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吗?” (师深感意外)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反驳:不可以, 调达是个灵魂肮脏的小人, 怎么能原谅他呢?如果原谅他的过错, 他会害更多的好人……

面对这意外的“添乱”, 教者没有乱阵脚, 继续引导学生。

师:我能理解这位同学的意思, 给调达一次改过的机会, 并不是要原谅他的过错,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除了“死罪”, 可不可以有其他的惩罚办法呢?

生:把他发配到偏远的地方, 让他好好反省。

师:据说, 调达被发配到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 一直到年老的时候才被国王赦免。回到家乡后, 他每天拖着孱弱的身体奔波在山林中, 为的是向九色鹿道歉。假如有一天, 他能够再次见到九色鹿, 他会怎样向九色鹿忏悔呢?

生1:调达会跪在九色鹿的面前, 恳求九色鹿原谅自己。

生2:调达会说:“恩人哪, 我现在明白我的错了!您大人有大量, 就原谅我吧!”

师:调达一定会向九色鹿深深地忏悔, 你们不妨用上这样的句式: “我真后悔……我用一生的时间, 终于明白了……” (师板书)

生1:调达会说, 我真后悔自己当初见利忘义、恩将仇报, 我真诚地恳求您的原谅, 如果能得到您的谅解, 我死也瞑目了。我用一生的时间, 终于明白了人应当有诚信, 有恩必报。

生2:调达会说, 我真后悔当初见钱眼开, 一心只想着发财, 竟然忘记了您的大恩大德, 忘了自己的誓言, 带领军队前来捉您, 我实在是被利欲冲晕了头脑, 我不是人。我罪有应得, 罪该万死啦!现在我老了, 我用一生的时间, 明白了做人应该知恩图报、言而有信……

教学细节在课堂中犹如精灵, 倏忽而至, 稍纵即逝, 让人始料不及。教师捕捉到了这个机会, 及时引导学生从人性、家庭、社会责任等多方面思考。课堂因为智慧地处理好教学细节, 进行一些新的创意, 不经意间生成智慧, 产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延展细节, 让语文充满无限 魅力

要让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质感画面, 必须丰富语言文字的内心视像, 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语言形象。教学《二泉映月》“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一段, 教师引导学生把这长长的三句话读成一个词“坎坷”, 接着围绕“坎坷”再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表现阿炳生活坎坷的语句, 再创设多种生活情境, 在丰富的想象中进一步使“坎坷”这一抽象的词语形象化、生活化, 从中体会阿炳命运的艰辛和多舛, 最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用声音表现“坎坷”。这样, 从一个长句子读出一个词语, 又把一个词语读成丰富的意象, 就在这样不断地语意膨胀和收缩中, 一个历尽艰辛却不向命运屈服的艺人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也使教学细节永驻人心。

当然有时教学细节藏得很深, 要靠教师去用心挖掘。细节犹如竹笋, 每剥一层, 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 课堂也会精彩不断。

上一篇:董经理在公司办公楼落成仪式上的讲话下一篇:工程造价管理快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