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正方一辩

2024-04-14

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正方一辩(精选7篇)

篇1: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正方一辩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还有现场的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方的辩题是“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

扶不起的老人从字面看只是扶人者和被扶者这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但这种个人行为反映出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心理,导致许多人纷纷效仿,从而对我们的大众造成影响,扶怕被讹,不扶有违道德,这已经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则是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故我方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的人选择怕被讹上,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来。

扶的人很少,并不只是说明我们没有助人为乐的心,因为我们不敢,担心好心办坏事,前车之鉴已经很多了,老人不是那么容易扶的。从扶人者的角度来看,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导致不敢扶老人:

第一:法律不健全。人皆有恻隐之心,但是当我们的恻隐之心给我们带来灾难而没有受到社会相应的保护时,谁又还会愿意“惹祸上身” 在彭宇案中,法官的逻辑很伤人“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直接导致民众对法律机构产生信任危机,而在王培军案件中,因支付不起无理的巨额赔偿,他选择自杀。面对王培军这一位用生命做好事的市民,社会正义在哪里?中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在哪里。当生命成为好事的成本时,试问谁还敢去救助路人。

第二、社会风气问题严重。社会风气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文化传统等的一个总和。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需要后天的培养。教育从娃娃抓起,现在的父母会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外边不要多管闲事”,请问在这样的道德教育下,中国的道德观念怎么提升?中国一直是一个文明大国,但目前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却出现滑坡现象。“扶’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这背后彰显的却是整个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大问题。

从被扶人的角度来看,那些被扶起的老人,都有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淳朴品质。而现如今,为何如此对待扶起他的好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救治保障成本太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的,看病难,看病贵。在良心与高昂的医疗费用面前,他们被迫违背良心,选择诬陷好人。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

篇2: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正方一辩

大家好。

自南京彭宇案以来,有关老人摔倒后要不要扶的话题就备受争议。而现实生活中一幕幕惨剧的发生也将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我们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扶不起的老人”这一尴尬局面。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这个辩题的几个基本概念,“扶不起的老人”就是指老人因意外而摔倒,但是围观者或行人却并没有对其进行直接性救助的行为。就比如一个行人看见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上,但是他选择叫救护车并在一旁观望,而不对老人进行直接的救助,其本质还是没有扶,也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而道德缺失就是指拒绝或无视本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在这件事中具体表现出人们从内心里压根觉得老人摔倒这件事与自己无关,进而采取无视的态度。而“扶不起的老人”是法律问题就是指法律条文和案例在这件事上出现了偏差,其三大基本职能保护、预防和惩戒的落实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首都经贸等三校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老人该不该扶的调查,其中68%认为应该扶,而只有8%认为不应该扶,而这8%的人群中,只有7.8%认为老人摔倒,事不关己,不需要扶。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人还是有去扶老人的意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不敢去扶。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点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 现实生活发生过不少老人诬告的现象,而诬告现象本身也反映出法律在此方面制度不够完善。诬告现象应该归入民事法律范畴,但是我国民法根本没有相关的条例对诬告的老人进行惩戒。四川彭州一位老人自摔却诬陷给大学生,事后大学生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搜集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虽然最后大学生得到了一个公正的结果,但是整件事却对他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心里打击,该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不敢与人接触。然而引起整个事件的老人却只是在事后进行了批评教育。极低的犯罪成本和医疗费可以解决的巨大利益使得一些老人做出这种倒打好心人一耙的现象。法律本应该是阻挡犯罪的高墙,具有不可逾越的威慑力,而现在却因其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导致了不法分子一次又一次利用其漏洞挑战公众的底线。法律的惩戒和预防职能得不到体现,反观新加坡,摔倒老人如果被查证诬告搀扶者,在其痊愈后,应带着家属登门向搀扶者道歉,并赔偿1~3倍的医疗费用,公正合理的惩戒制度使得新加坡诬告现象发生率极低,老人们在外的安全也得到一份保障。

第二

法律对被告者判罚制度的不合理,使得搀扶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当今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去保护搀扶者,也没有采取“疑罪判无”的原则。当搀扶者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无罪时,他就要承担将近一半的老人的医疗费用,动辄就是好几万元的经济损失,其名誉也会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饱受争议。明明是救助了他人,做了好事,他们不仅仅没有得到社会的赞许,却还要承担自身利益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出于内心最基本的自保心理,大部分的人想去搀扶老人却不敢扶,从而酿成一幕幕的惨剧。法律的保护职能又形同虚设。

篇3: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正方一辩

所以今天要说阿斗的冤,那是比窦娥还冤。

现在说起阿斗,大家都说他无能,扶不起。

其实,阿斗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能干的皇帝,比绝大多数皇帝都更称职。阿斗最后之所以落得如此“凄惨”(此乃大众看法也)跟他的父亲刘备以及孔明是分不开的。

阿斗有一个无人能及的老爸刘大耳(刘备)。刘大耳为阿斗开创了一个非常好的局面,文有诸葛,武有五虎,还建立了一个在当时算得上非常强大的蜀国。这一点,阿斗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正因为刘大耳等人的杰出表现,让阿斗几乎没有露面的机会,大众对阿斗就一点都不理解,最后就产生了误解。

阿斗被人所熟知,一直是到蜀国被灭,阿斗在宴会上所说的那句“乐不思蜀”。这也是阿斗被冤枉的根源所在。可是,真正聪明的人就能看出来,当时阿斗的乐不思蜀是唯一的保命之计,或者也可以说是阿斗的真心话。

说起来,阿斗非常的可悲。刘大耳在世时,他一直被刘大耳等父叔的光辉所压制,因为是太子的原因,他不能象张苞关索一样出入沙场获取功名;刘大耳去世了吧,又被相夫孔明所压制,作为一个非常孝顺且稳重的人,一直对孔明谦恭如俾。

刘大耳在世时暂且不提,因为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说说刘大耳上西天之后,根据以往历史,此时就应该是初次登基的新主,慢慢通过手中的权利将朝中老臣一一打压,建立自己的新皇朝。这就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但是阿斗没有这么做,这是因为他知道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掰倒孔明。孔明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军事幻想家,在刘备在世时,就基本牢牢把控了蜀国的所有力量,阿斗初登基,又没有从小培养自己的根基,当然是不可能掰倒孔明,所以此时最聪明的选择就是做孔明的有力支持者。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刘氏天下不会出现变故。

阿斗也正是这样做的。在暴力的军事幻想家孔明先生不顾国力实力频频对中原发动战争的时候,阿斗选择了跟孔明站在统一阵线,没办法,谁让孔明高举匡扶汉室的大旗呢?

正是孔明的一次又一次的不自量力蝼蚁撼大树的行为,凸显了阿斗非凡的统治能力。经过多年的争战,天下的百姓最渴望的是什么?是生养休息。而孔明他干了什么?是一次又一次的将百姓们投入水深火热的战争中。

相信不管在任何朝代、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是渴望和平而厌恶战争的,特别是经过战火的洗礼之后的蜀国,特别是本身就不好争斗的蜀人(蜀人好闲不喜动,这无需多言罢?),能够在连年的战火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市民风范(蜀国可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阿斗的杰出的政务能力和领导能力。

如果不是有阿斗非凡的政务能力,为孔明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后营,孔明能一次又一次的去实现他的幻想?死了丈夫、儿子、饿着肚子的庶民早反了天了,反正那时候造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阿斗当了三国时蜀国那么长长时间的皇帝,却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可谓明君。

如果让阿斗真正当权,建立一个强大的蜀国是完全有可能的。凭着蜀道难的天险,虽然不至于统一天下,但是偏居一隅绝对没问题。

正是孔明和姜维的穷兵黩武,让蜀国人才死的死、走的走、隐的隐,属国才走向没落的。当然,孔明“杖二十必亲闻”的把大权大包大揽的权利欲望,也是让蜀国人才凋零的一大原因,哪个人才不是心高气傲的,明知没有出头之日,不走才怪。

再说阿斗的聪明。仅拿乐不思蜀来说吧。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这么说,那不得找死啊?说不准还得让蜀国人们都跟着陪葬呢?既然投降了,这时候就应该表明真心,我是真的不想当这劳什子的皇帝了,还是当个安乐王爷爽啊。

所以阿斗这回答是相当的适合而且巧妙。聪明人如是也。

当然,或许阿斗说的是真心话。估计阿斗那老什子皇帝当着还真没意思,一直被孔明等压制着,被出师表压制着,既不能自己雄起,也不能堕落(阿斗当皇帝还真没有什么大的污点),一点都不自由,还非常的辛苦劳碌(因为孔明的原因,估计手下大臣没几个有用的,而孔明又常年在外,家里的政务当然只能辛苦当皇帝的阿斗了),这样的日子,还真不如当一个逍遥王爷来得爽。

对于阿斗,只能说,他站得很直,压根就不用扶。

篇4: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社会问题:指一社会所面临之普遍性问题(认定标准上会随社会文化不同而有差异),皆为社会学者及新闻媒体、大众经常讨论之议题。社会问题一般有广泛的影响力,需要透过政府或社会成员集体的行动方能解决。扶不起的老人一不仅仅是一起事件,而已经是社会人不敢扶老人的这样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丑恶现象的代名词,需要全社会一起解决。现在我方将以以下两个方面陈述我方观点:

一、扶不起的老人代表一种社会现象,这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社会问题。各地频现的翻版“彭宇案”,不断的告诉人们,见义勇为是要付出代价的,使得社会道德似乎滑坡了30年,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也荡然无存。“不是我扶不起,而是我实在是没有10万元”成了许多网友拒绝的理由。是什么造成的犹豫,就是这样的社会现实造成了人们的信任感严重下降,互相帮助成了奢侈品。

二、社会大环境造成“老人扶不起”的问题。其一,社会信用环境恶劣低下。在这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现实的社会,大家都不愿意做傻子,就自然怀疑别人都是坏人,宁愿把别人当傻子,也不愿意被当傻子,这样的社会信任感对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造成负面影响。其二,诬陷成本太低,救治保障成本太高。江苏南通案中,一位大巴司机在立交桥上发现一位骑三轮的老太太倒在路上,便前去搀扶,却被老太诬为肇事者。幸好,大巴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录像还原了司机的清白这是明白的诬陷罪,但是老人说一句我糊涂就可以完事, 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太大,一点意外,社会难以保障,所以嫁祸于人竟也成了维护生存成本的稻草。

篇5: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正方一辩

1、反方:请问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吗?

正方:这是肯定的。

反方:谢谢对方辩友认同我方的观点,我方在开篇立论的已提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同时,社会的发展,是通过所有个人的集体努力而实现的。

2、反方:请问“扶起不起的老人”的事件多吗?

正方:多啊,正因为太多这样的事件,才会成为社会问题。

反方:对方的多估计也没有数据的支持,我相信对方辩友连50个这样的案例都找不出来,这样小范围的事件绝对不可能成为社会问题。

正方:这样的事件到处都有,只是没有报道而已

3、反方:请问“扶不起的老人”的报道为什么会越来越少,而道德楷模,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老师却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吗?

正方:这只是社会大众的选择,这是一种报道的潮流,反方:我估计是对方辩友连我国目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清楚,才会出现上述错误判断,因为道德楷模,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老师是符合我国目前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才去倡导,才去大量报道,而“扶起不起的老人”只是少数事件,是个人问题,也不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就少报道。

4、反方:请问当你遇到摔倒的老人,你会扶吗?

正方: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反方:谢谢对方辩友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方法,但是除了你的好方法外,有人会二话不说,直接搀扶,有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走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这不正说明了因为个人的道德差异、价值观差异,导致不同的处理方式吗?

5、反方:请问被扶起来的老人都会出现讹诈的行为吗?

正方:不一定,有的会,有的不会

反方:有的老人会讹诈,有的会感恩,这不正是个体差异产生的结果吗?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4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自由辩论问题:

1、请问对方辩友,你知道目前我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吗?

2、请问路人见到摔倒的老人,把他扶起来的这种行为是应该倡导的吗?

3、请问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是指导我们扶不扶还是指导我们怎么扶?

4、请问媒体对“扶不起的老人”的报道越来越少说明了什么?

5、环境、人口、土地、粮食等问题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属于社会问题,请问“扶不起的老人”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吗?这样的小问题属于社会问题吗?

6、反方:请问路人见到摔倒的老人,把他扶起来的这种行为是应该倡导的吗?

正方:我方不反对这种行为是应该倡导的,但扶不扶,应该看具体的情况而定,卫生部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不也这么说吗?

反方:谢谢对方辩友认同我方观点,首先该《指南》所指引的是个人在救助中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这已经承认了是个人问题,其次,“扶老人”是一种行为,行为只能是个人的行为,难道社会还会有行为吗?

7、反方:请问扶人者有错在先,再把老人扶起来,这是个人问题吗?

正方: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

反方:谢谢对方辩友承认我方观点,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法律规范、诚信体系都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为什么自己有错再先去搀扶就是个人问题,而扶人者是无辜的再先去搀扶就成了社会问题呢?对方辩友立场不够坚定啊。

正方:是社会问题

篇6:观拍案--扶不起的老人有感

昨天晚上江西二套《拍案》报道了一则《扶不起来的老人》。说的是深圳863公交司机见义勇为做好事反被讹诈的事件。

某日司机陈师傅将车停靠站台等候上下车乘客,在车子启动之前看了一下反视镜,发现有一老人摔倒在站台的台阶脚下,这时陈师傅毫不犹豫走出驾驶室将老人扶起来,看到老人摔得不轻,遂将老人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并且自己掏了2千元钱为老人办了入院手续,等到老人的家属到医院后司机将要离开时,却被反咬一口说是司机在关后门时夹到了脚跟因此才摔倒的,提出要司机负完全责任,当时司机苦无证据,有口莫辩,才回到单位后的几天时间里,伤者家属天天到司机单位吵闹,提出要司机要拿3万元交医院手术费,面对此事,司机心里压力特别大,只好报警求助,警察通过调取站台附近监控录像,还原了事实真相,监控视频清楚显现,是老人在踏上台阶时不小心摔倒的,于是警察将视频送到医院让受伤老人和他儿子看,本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证明司机是清白的,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老人及她儿子在铁证面前仍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口咬定就是司机造成的,并非要司机承担赔偿责任不可。调解毫无结果。再说公交公司,在得到公安调查定性的结论后,对陈师傅见义勇为做好事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召开了表彰大会,号召全体员工向陈师傅学习,还给予了3000元奖励。事已致此,真相已明,铁证如山,但受伤老人及家属还是不予承认是自己摔倒。面对这等无赖,明知是讹诈,公安皆怎么作为?我们并没从电视中看到法律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记者也没向观众作进一步交待,却是不了了之,让观众十分寒心和气愤,我想今后再有老人摔倒路人还敢扶吗?这个事件给人的教训太深刻了!

篇7:扶不起的老人是社会问题正方一辩

道德与风险的抉择

纵观殷红彬事件和彭宇案、许云鹤案本质上没区别,都是善良被邪恶压制的结果,只是,殷红彬运气比他们好一些而已。在当今个人私利膨胀的社会背景下,有的人完全不顾廉耻,恩将仇报,反咬上一口,给善良的心灵撒上一把罪恶的盐巴,让做好事者绞痛终生。

原本见到路上有老人跌倒,每个公民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完成这个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是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升华的好事。先不说做好事是否会得到尊重和表扬,现如今,去扶老人最先考虑的是否有被讹诈的风险。如果这种风气继续漫延,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不但伤害了人们的善良之心,也将慢慢摧毁整个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同时将严重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而石老太太在家人的怂恿下的说谎行为也不止是违反道德那么简单啊,严重点说应该以诈骗未遂论处,以维护人们未泯灭的善良之火。

做好事还要《指南》?

殷红彬事件发生后,全社会再一次掀起对道德和风险讨论的滔天巨浪,为了指明一个方向,卫生部9月6日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此次卫生部对公共质疑反应之快着实让人另眼相看,但其内容也着实雷倒了一大批人,指南考虑得很周全,描述得也很到位。问题是,老人跌倒往往发生 的都很突然,路人上去扶一把也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有了这个《指南》,便将这种潜意识硬生生地变成了有意识的行为,路上的好心人上去扶老人之前都要现场考虑有没有证人,有没有可以留下来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好心人而不是肇事者,

啊!做好事咋变得这么复杂,这么难啊!

李孝香给我们的感动

8月13日,在合肥磨店社区,赶集回家的刘士胜在路上遇到同村居民李孝香的婆婆李家珍与其孙女。出于热情与好心,刘士胜邀老人家上了他的电动三轮车回社区。不幸的是,刚到村口为了避让一辆摩托车,她的电动车翻了,李家珍也因此遭遇不幸过世了。刘士胜好心却办了坏事,为了弥补她心中的愧疚,先后四次向老人的家人送钱,都被老人的家属婉言拒拒了。媳妇李孝香的理由很简单:“反正我们家是不能为了钱卖了良心的。我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讹诈的深层次原因

就在我写这篇稿的时候,媒体又曝出一位解放军战士见义勇为扶老人却遭敲诈,以3000元息事宁人,还好部队领导派人调查取证才最终还其清白之身,这再一次给了想见义勇为的人们当头一瓢。

我在想,这么多的媒体对此进行谴责,使老人们的家属深受良心的拷问,为什么下一次跌倒的老人会再一次讹诈自己的“恩人”呢。看看这里面的深层次的原因吧,时下整个社会世风日下,也许他们骨子里认为世上本就没有好人,要不是你弄摔倒的,你会去扶老人?所以当老人家属在医院看到自己的恩人,第一时间用有色的眼镜将其瞬间定格为肇事者!再有一点最重要的原因是关于金钱的问题,老人摔倒送医院住院,轻伤花个几千元,重伤要花上个几成甚至几十万。能放着老人自己出行的家庭都不是富豪,他们见到送老人到医院的恩人,就眼放金光,就像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心里想,就你了小子,算你倒霉吧,要不我的医药费哪着落啊!也许他们明知道是错怪好人了,宁可寐着良心向恩人伸出罪恶的手,脸上还要装作一副疾恶如仇的讨伐者而振振有词。这是为什么?因为医院那些丧心病狂的医生举着明晃晃的屠刀在“杀人”,没有保障的体系只能自己掏腰包,这些才是让老人更加“扶不起”的真正原因所在。

我们不期盼雷锋叔叔魂归人间,也不期盼志愿者的见义勇为行为都能得到彰扬,我们只希望跌倒老人的家属们不要像灭绝师太般丧尽天良,还人间一块良知的净土吧!

上一篇:把母爱装在心里作文下一篇:瑞昌市第二中学文化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