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法院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热点工作透视

2024-04-09

级法院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热点工作透视(精选4篇)

篇1:级法院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热点工作透视

级法院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热点工作透视

XX,是一座美丽的文化名城。作为“共和国摇篮”所在地、苏维埃最高法院旧址所在地、人民司法发祥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如今,这片红色的土地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年前,江西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建设现代化法院的五年实施纲要》,提出要把全市法院建成全省一

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法院的战略目标。

一年过去了,XX中院现代化建设进展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否实现现代化法院的目标?不久前,笔者踏上了XX寻求答案之路。

思想理念“突围”

“为什么在《纲要》里要提出建设现代化法院?”

面对笔者的提问,XX中院院长彭光华侃侃而谈:一是外面形势逼人,二是内部确有需要。地处中部的江西和位于赣南的XX,被长江、珠江、闽江所流经的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省份所包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目标,在这种形势下,XX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对接长珠闽,建设新XX”的发展战略。

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对此,法院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但从全市两级法院的情况看,却不容乐观:部分司法指导思想的偏差,司法理念的陈旧,审判执行运行机制的低效、法官职业素养的差距、基础设施的落后,远远不能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法院的职责和任务。必须大胆改革,更新司法理念。

在这种思路引导下,XX中院党组组织了中院中层以上干部和全市各基层法院院长,前往与XX比邻的广东省一些先进法院学习考察。

接着结合XX法院的实际,出台了《建设现代化法院五年实施纲要》。《纲要》首先强调:“建设现代化法院是人民法院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全市法院司法指导思想、审判执行工作、法院管理机制、队伍整体素质、物质装备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现代化”。彭光华表示:建设现代化法院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也不仅仅靠建了几座豪华办公楼、添置了几件高科技装备。目的就是为了使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坚定的信心,努力不懈地追求,脚踏实地付诸实践。

法院要现代化,首先是人要现代化。XX中院党组的这一共识,体现在《纲要》中,就是把“牢固树立正确的司法指导思想和现代司法理念”放在了首位,突出加以强调,并把一系列“大动作”付诸实施:

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出台36条具体规定细化了司法为民的要求;制定36条工作意见;明确了提高司法能力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选派两批年富力强的法官赴广东、上海等地先进法院跟班学习锻炼;

创办“XX司法论坛”,邀请知名法学家到XX研讨讲学;

建立“专家型法官”制度,在全市法院开展评选专家型法官和杰出法官16名;

规模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在XX举办研究生进修班;

这些措施,使一些法官的司法理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广东法院的一个特点就是思想开放,创新意识强,值得我们学习。2004年1月至11月15日,中山中院刑一庭4名法官共审结一二审案件559件,人均办案近140件,与我们一年只办数十件案件简直天壤之别。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主动自觉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相比较之下,我们没有理由叫苦叫累,相反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敬业爱岗的精神。”赴广东跟班学员邓荣平法官回来后这样说。

思想的升华,观念的进步,为现代化法院建设奠定了基础。

具体目标“领跑”

不仅有宏伟的蓝图,更有操作性强的具体目标,XX中院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5年规划:全市法院整体工作保持全省一流行列,部分单项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市中院和两个以上基层法院进入全国知名法院行列。

XX中院各项工作根据这一规划,针对各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

按照“放权、分权、制约”的改革思路,优化配置司法资源,制定了一整套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执行运行机制;

严格实行立案、审判、执行、监督“四个分立”制度,所有案件归口立案庭审查立案;

全面落实审判执行流程管理机制,运用计算机局域网对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各环节进行动态跟踪,严格进行监管;

按照执行实施权与裁决权、执行款物发放权“三分离”要求,规范执行程序;

建立纪检监察和审判监督联动机制,使之紧密相连、互为促进。对二审和再审改判、立案复查案件建立有效管用的评查机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做到查案与查人相结合、依法纠错与追究责任并重,去年查究责任11人;

加大了“两庭”建设和改造力度,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对“两庭”建设选址、布局、功能、设施等,根据现代化的要求,进行科学的谋划、论证、设计和决策。该院开通局域网和“XX法院网”,建立面向本院和公众服务的内外两个信息平台,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和监督管理力度。

对立案大厅、审判法庭的装备进行改

进,建设“智能法庭”,提升审判工作科技含量,打造数字法院,更是XX中院在当前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亮点”。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也被放在了同步推进的地位。XX中院充分利用和整合XX作为人民司法工作发祥地这一独特资源,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了“文化建院”活动,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赣南法院文化,为提升全市法院司法能力和品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全市19个基层法院和中院17个部门,也纷纷制订了争创全省法院一流、全国法院先进行列的具体计划。

为民举措“助推”文秘114版权所有

百姓生活往往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那些让百姓得到实惠的事件总是令人难忘。

2004年4月20日《赣南日报》上刊登的司法为民36条实施意见,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XX中院。与此同时XX中院向社会庄严承诺: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确保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确保打赢官司且对方又有履行能力的当事人能够依法及时地实现权益……

熟悉该院工作的人们知道,“36条实施意见”仅仅是个开始!与“36条实施意见”、“三个确保”密切相关、体现司法为民举措的“数字”还有很多:

该院率先在全省制定《关于司法救助若干规定》,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当事人获得了司法救助。一年来全市法院准予缓交、减交和免交诉讼费案件929件,金额达200多万元;

改进立案方式,实行立案、收费、查询、庭前调解、速裁审理等一站式服务,一般可在1小时内办完立案手续;

坚持院长接待日制度,增设了执行局长接待日制度,2004年共处理来信来访3038人(次),做到来访有接谈,来信有回音,申诉有答复;

结合XX市执行案件特点,该院采取灵活多样的执行方式,最大限度地缓解“执行难”。2004年交叉执行204件,委托执行和提级执行92件。

一年来,桩桩件件的改革举措都与维护百姓权益息息相关,桩桩件件都对现代化法院建设产生了有益的“助推”作用。

而这一切,最终落脚在“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实现司法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的大局上。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篇2:级法院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热点工作透视

1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档案馆员的整体素质相当重要。培养馆员的良好学习精神, 需要提倡馆内知识共享与相互讨论、学习, 在馆与馆之间, 不仅要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 还要互相沟通勉励, 这样才能促进档案馆的发展。

对于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主要就包括了政治、业务以及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的能力素质, 第一, 档案的管理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以及过程中务必要加强自身对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二、具有较高的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思想素质, 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具备广阔与渊博的知识, 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具备敏锐的头脑, 他们务必要具备较高的档案管理, 能够对其它部分理论知识以及基础知识有所掌握, 在工作的过程中, 能够多向周围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学习, 对于某些错误与失败能够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第三、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计算机以及英语知识的学习, 保证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与结构更加完善, 也才能够让档案馆的事业从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注重开发档案的运用价值

档案是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来记录、保存人们的各种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工具[2], 只有尽最大努力的去遵照档案价值的最大化, 认真做好档案中信息转化工作, 档案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复杂, 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按照单位或者部门的需要, 将档案的内容进行规划、整理, 能够在有效地时间内做好所保存信息的最大化搜寻与查找, 让档案的内容能够更加直观、容易查找, 才能够让档案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功效, 突出其自身的价值, 对于档案能够发挥的作用要加大挖掘的力度, 让其自身的有效性凸显无疑。

3 加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都离不开档案资源的建设[3]。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的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 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逐步增加, 查阅个人与他人档案资料也逐年上升。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 从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让其全面、迅速发展, 更好的做好服务工作。目前, 有部分档案馆资源较为缺乏, 结构单一, 信息不全等不足之处。因此, 要加强档案馆的信息建设, 优化档案馆的结构, 收集详细的档案信息, 从而满足人民的需求。还要建设网络数据库, 采取资源共享的策略从而弥补资源配置的缺陷。档案工作者在进行档案工作时, 要时刻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与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熟练掌握档案的信息资料, 以便快捷的翻查。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态度和蔼、谈吐大方, 还要具备一颗热情向上的工作态度, 优化档案环境, 从而努力的实现和谐社会服务。

4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促进管理稳步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档案的管理的内容、方式、信息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以纸笔记录为主, 由于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较长, 记录的内容不详细, 查找信息也不方便, 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 需要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引进先进的高科技技术, 来科学管理, 培养一批批高素质高技术的新型人才。在管理的过程中, 以“软件、硬件”为主要的管理辅工具, 将所有需要被保存的资料通过扫描的方式让内容进入计算机的程序管理中, 并将其内容制成电子文档, 编上序列号存档, 以此来进行档案的有效、快速管理。摒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全面发挥微机的功效, 进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

在配合上以人为本的档案管理, 才能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档案服务的稳步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为了从人们的全面发展入手。档案馆承担着档案信息服务职能, 它对科学文化、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文明均有发展作用。而在实际的操作当中, 需要给予使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人员最大的满足, 为其提供最优质的信息化档案服务。在档案馆的内心, 需要坚持民主的决策与管理模式, 遇到事情需要同工作人员一起商量, 懂得尊重档案馆馆员的工作, 真正的从内心去关心馆员。也只有真正的实现了满足档案使用者以及馆员各种方面的要求, 才能够真正的创造出档案馆新环境。

5 总结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时代赋予我们档案工作人员的重要使命。因此, 作为档案工作人员, 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与文化修养, 才能正确的判断并处理好各项事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拓展视野, 提升服务质量, 敢于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关明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黑龙江史志.2011 (5) .

[2]秦立燕.发挥档案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黑龙江史志.2010 (3) .

篇3:加强法院调解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一、法院调解工作的发展及地位

法院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是我国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民事案件的主要解纷方式。这一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兴起、质疑和发展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以“马锡五式审判”为代表的法院调解制度开始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法制逐步建立,进入了“诉讼时代”。这一时期的特征就是将民事诉讼机制上升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人民调解为主要方式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逐步萎缩和边缘化。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非诉讼机制不断萎缩之时,诉讼爆炸悄然而至,大大小小的案件犹如潮水一样毫无遮拦的涌向法院。有的为价值十几元的一棵小树打官司,而且从一审打到二审还不罢休,更有的因为两元钱“为权利而斗争”。法院作为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失去了非诉讼机制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第一道、甚至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众多有识之土已经认识到调解价值观的失落和实践中重判轻调的做法给我们的社会秩序和诉讼秩序带来的恶果,呼吁要加大调解力度。

在我国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今天,法院调解制度更应该受到进一步地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诉讼机制存在着解决纠纷成本高、周期长、僵硬缺乏灵活等缺陷,其根本原因在于,一种诉讼制度的贯彻实施必须有相应的诉讼观念与之配合、协调,否则缺乏观念支撑的法律制度,将是“纸面上的法律”而非“行动中的法律”。而我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和合文化”、情、理、法兼顾的文化,这就为我国的发展调解制度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持。

二、目前法院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调解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前些年,由于学术界曾经对调解制度的质疑,一些法官对调解工作的认识也一度出现偏差,在对案件的处理上往往简单地一判了之,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调解工作,从而导致案件上诉多、上访多、申诉多、息诉少的“三多一少”不良局面。二是一些制度和机制容易引发强制调解,当前的司法政策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技术和宣传机制动员法官进行调解活动,如上级对下级、本部门对法官的考核量化指标,评先树优、责任追究等,使得法官“乐于调解、善于调解”、“全院上下群策群力,人人想调解、论调解、做调解”。这种机制在直接提高了调解率的同时,最负面的效应就是容易诱发强制调解。此外,还存在缺乏对法官在调解方面的业务培训,诉讼调解是民事诉讼的一项制度,但同时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集法学、心理学等文化底蕴及表达艺术等等于一身,对法官的综合能力有着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要求。因为每一件诉讼,通常都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和深刻的矛盾。对于判决而言,主要考验的是法官的法学功底;而对于调解而言,法官在精通法律的前提下,还必须揣摩透当事人的心理,分析当事人的所思所想、所惧所求。从而对症下药,引导当事人走出思想的误区,使原告方放弃不切实际的诉求、使被告方自愿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同时,法官还要铸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要刚柔并济,既要处处考虑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又要不失司法的权威。而所有这些经验都来自于日积月累,来自于长期的庭审经验,来自于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人性的了解,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对于年轻法官和审判经验较少的法官而言,若想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了。然而,当前法院的业务培训大多集中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学习,对于调解所需要的相关学科却很少涉及,这必然会影响诉讼调解制度的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法院调解工作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为法院加强调解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又对法院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及时更新调解理念,积极推进机制创新,有效提升调解水平,推动法院调解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具体而言,需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强化调解意识,实现审判实践向司法理念的升华

强化调解是法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法院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核心。法院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我们法官坚定司法立场,切实做到司法为民。而调解是深深根植于我国文化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完全从有利于及时实现当事人利益出发,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一种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而且这种结案方式并不以损害司法公正为前提,相反却能使司法公正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从而最有效地维护和兑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强化调解是法院建设和谐社会的最佳途径。根据调解的包容性、开放性、非对抗性的特点,如果办案法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进行思想疏导和法制教育,融情、理、法于~体,软化诉讼程序的呆板与生硬,那么既能防止工作的简单粗暴,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又能通过辨法析理,化解当事人的不平衡心态,促成当事人互谅互让,握手言和,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减缓执行压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法院的功能和价值。

2、创新调解机制,实现单一调解向立体调解的转变

(1)拓宽调解适用领域。当前,民事调解是法院调解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扩大覆盖面,把民事调解推而广之,积极探索和推进立案调解、申诉和解、刑事自诉案件和解、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执行案件和解的新方式,使法院调解进一步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努力做到凡依法可采取调解方式的,都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予以解决。

(2)推行全程调解机制。将调解置于诉讼过程每一阶段和环节之首,作为办案人员开展工作的必经程序。如在送达法律文书时进行“送达调”;被告答辩时进行“答辩调”;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后进行“即时调”;庭前准备阶段在交换证据时进行“听证调”;庭审阶段进行“庭审调”;发挥双方委托代理人作用,促使当事人庭外和解,进行“庭外调”;定期宣判送达前,应一方当事人请求进行“庭后调”。通过全程调勰,实现立案阶段分流一批、准备阶段终结一批、庭审阶段化解一批、宣判之后平息一批的效果。

(3)建立调解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审判岗位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解撤诉率,并将其纳入目标考评体系。将调解能力和案件调撤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及时总结推广民事调解工作经验,制定出台指导性文件,规范、指导、推进调解工作,避免走弯路,提高调解效率。要着力培养一批调解能手,使法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促进调解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

(4)在强化调解工作的同时,准确定位,避免强制调解。

一是是非曲直在诉讼调解中,法官应该树立正

确的诉讼程序观念并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不可越权过限,不可干预私权。调解能否达成,根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合意。从本质上讲,它是当事人在法院指导下运用处分权自行解决纠纷的活动。如果要使调解真正实现当事人的合意,避免“合意的贫困化”,避免法官强迫或变相强迫,就应当认真对待调解制度存在的基础一一当事人的处分权。二是在诉讼中适时为双方提供协商、对话的机会和场合,起中介、沟通作用;当事人双方的对话一时陷入困境而无法继续时,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援助,帮助当事人恢复对话。三是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提出和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讨论。四是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予以笔录认可。五是健全对法官调解行为的监督机制。

3、增强调解能力,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1)增强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在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法官的责任已经不单纯是根据法律来判定是非,还要通过使用法律来及时化解纠纷,办出让社会接受和公众认可的案件。因此,必须加强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善于从法律上准确把握和分析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理清调解思路,提出最佳的调解方案,确保调解工作依法进行。

(2)增强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通过更多地深入群众、深入社会、深入基层,真正做到把握社情、洞察民情,使调解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3)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提高调解技能上下功夫,善于选准调解的切入点、感化点和时间点,丰富调解方法,提高调解艺术,不断提高调解成功率。具体而言,要具有“四个能力”,即贴近群众的亲和能力,能让当事人坐得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当事人听得进;周到具体的协调能力,能让当事人信得过;随机处理的应急能力,能让当事人稳得住。

(4)加强法官调解的职业技术能力。在法院调解实践工作中,对法官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要求较高,提高法官的调解能力,构建当事人对法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信任平台,是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能够有效引导当事人的重要保障。专业素养的提高,要求法官在法院调解过程中。法官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及案件争议焦点的准确把握,对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纠纷产生背景的全面了解,对于相关法律规定、法律原则的分析和释明,都会引发当事人对法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信任,使法官在与当事人沟通过程中占据主动,取得优势。因此。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的法官在调解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缓解当事人的对抗心理,使当事人从心理上接受这些法官对于诉讼成本和诉讼风险的释明,在法官的指导下做出相应的妥协和让步,促成调解成功。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对基础学科的一般常识的知晓、掌握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对相关行业的常识、惯例、技术等方面的了解、一定的社会经验等等,都能构建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平台。

篇4:级法院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热点工作透视

1 开展创新性项目, 拓宽服务平台

2013年初, 上海市文明办、团市委等评选出上海创新性志愿服务项目50个,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社工部“重塑生命, 乐享生活”——脑卒中患者康复项目成为首届受资助项目之一。在项目策划之初, 社工部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评估。对于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而言, 他们会面对各种健康、情绪、家庭、经济、社会或心理问题。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 家属也身心疲惫, 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而脑卒中康复患者之间需要互动、分享康复经验的平台, 获得同伴的支持, 提升康复信心;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疗机构需要对患者提供“身、心、社、灵”的全人关怀;此外, 根据《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1年-2013年) 》要求, 在全市建立“脑卒中预防-干预-救治”三级服务网络。基于以上的需求, 社工部特策划该创新性项目, 为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专业介入。经过近一年的实践, 获得良好的效果和反响。

创新性项目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工作开拓了新的平台, 使医务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同时也促进了专业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社工部通过招募专业志愿者 (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脑卒中康复病友等) 参加项目, 医务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专业指导, 进行社会工作理念和实务技能培训, 提升志愿者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医务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 为患者开展个案、小组活动, 直接提供志愿服务。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 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社会需求, 将需要社工进行介入的患者转介给医务社会工作部, 从而形成三方良性互动, 为患者提供全人关怀和照护。目前, 社工部已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医务人员联动路径”, 具体见图1。

2 培养专业团队, 合力项目运作

在创新性项目的运作过程中, 由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务人员 (康复科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等) 、社会志愿者 (社工、心理咨询师、医务背景志愿者、康复患者等) 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 密切合作。其中医务社工专业主导、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支持、志愿者参与服务。高校社会工作领域教授专家、区社工协会提供专业督导, 社区转介、资源全面连接。志愿者接受社工、心理咨询师、康复科医务人员等为其进行的志愿服务专业技巧、沟通技巧、脑卒中相关医学知识和风险预防等培训, 建立起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社工部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深入康复科, 学习专业医学知识, 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 并在康复计划制定的过程中, 逐渐成为治疗团队的成员, 与临床医务人员的联动更为密切。在病区带领志愿者开展个案、小组工作时, 医务人员积极介入, 提供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技能指导。同时也是基于对社工的认可, 将伴有心理、社会需求的患者转介给社工。社工部与临床形成良好的互动, 也使患者得到全人照护。

社会工作理论认为, 人类的问题既来源于人自身, 同时也来源于环境因素。“人在情境中”就是强调将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而言, 面对的是疾病引起的问题, 然而患者与家人、与医疗机构的互动, 因经济、社交、环境等伴随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在社工服务过程中, 不仅仅针对患者的疾病, 更需要在“情境中”来评估、介入服务对象。

创新性项目运作的形式多样, 以满足不同需要与情况的患者。友情助医:为康复科门诊或治疗的患者提供帮助、心理抚慰、人文关怀。病房探访:探访康复科住院患者, 团队式的个案介入, 招募小组活动组员, 协助患者及家属面对各类身心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同伴分享。小组活动:社工策划, 带领志愿者开展康复科专业性的医务小组活动, 患者在同质性较强的小组中进行互动, 形成同伴间的互助, 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志愿者通过自身经验分享和互动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鼓励。项目为医务社工、医务人员、志愿者和脑卒中康复患者及家属之间搭建了桥梁, 得到了很好的互动。在项目运行中, 医务社工不仅是项目实施者, 同时也是资源整合者, 社工理念、康复知识的宣教者, 及时评估项目开展情况, 并为参与项目的志愿者提供心理支持。

3 整合高校资源, 助力社工发展

2008年起, 徐汇区中心医院先后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 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各高校老师成为社工部的专业督导, 提供教育与支持。社工部每年接收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 成为社工部专业队伍的力量。专业社工带领实习生开展病友小组活动, 并为志愿者培训社会工作专业理论, 既提高了自身的专业实务能力, 又助力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专业志愿者的成长。这些社工专业的学生在与志愿者互动过程中, 实践了社工专业理念与实务技巧。同时感动于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融入了志愿者团队。在结束专业实习后, 他们爱上了这个充满爱心的团队, 以志愿者的身份继续留在团队中, 成为志愿者团队的专业力量。这些社工专业的学生不仅将社会工作“助人”的理念带给志愿团队的同伴, 也将社会工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社工部作为一个高校社工专业的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也致力于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

4 总结实务经验, 深化理论研究

社工部长期致力于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创新本土化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建立起“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指导、以医疗专业志愿服务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模式, 注重开展理论结合实践的探索, 搭建全国性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交流平台。近年来, 已3次主办“海峡两岸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医疗机构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管理方法学习班”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 研讨会邀请全国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医务社会工作专家、上海市志愿服务和医务社会工作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专题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本土化模式, 得到了领导、专家及同仁的认可。来自全国600余位学员, 分享两岸各地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和志愿者管理工作心得, 推进了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随着医务社会工作的推进, 医院积累了大量实务经验, 并不断总结深化, 积极撰文并进行国内外交流。

5 凝聚多方力量, 收获社会效应

创新性项目的开展, 依托义工服务站作为上海市志愿者基地的背景、依托社工部专业社会工作背景, 以临床需求、患者及家属需求、社会需求为导向, 定向招募、专业培训具备专业志愿服务力量、有能力与项目匹配的志愿者, 运用社会工作理念, 提供志愿者的专业知识、技能, 调动每个志愿者的特长, 整合社会资源, 凝聚多方力量。与高校展开积极地双向交流, 进行专业互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十分肯定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本土化的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并于众多国内外交流会议上进行分享。

志愿行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展的先导及必要的历史过程。社工部通过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激励机制, 已打造出一支专业、充满凝聚力的志愿者团队。90后的团队长蒋舒文从大学生志愿者成长为白领志愿者, 坚持投身志愿服务, 已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者”、“上海市杰出志愿者提名”、“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诸多荣誉称号。2013年7月, 医院举行“蒋舒文团队”揭牌仪式, 这是上海卫生系统第一个以志愿者名字命名的团队。上海电视台、解放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网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此活动, 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少市民受到“蒋舒文效应”的感染, 纷纷来电、来信, 甚至亲自来到社工部, 热心加入到这个团队中。

专业化的志愿者团队在社工的带领下, 通过创新性项目的深入推进, 已成功完成了多例个案, 使脑卒中患者重获战胜疾病的信心, 重返家庭和社会。有患者参与病友小组后, 认同社工与志愿者团队, 鼓励自己的儿子加入团队, 成为回报社会、投身志愿的方式。也有患者因接受项目服务后, 将自己的资源贡献出来, 成为社会资源的连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在他们中间得到了体现与升华。

多年来,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社工部致力于探索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 建立“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指导、以医疗专业志愿服务为主体”模式。创新性项目的开展, 为社工部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医务社工、志愿者、医务人员与患者产生了新的联动, 构建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联动模式, 推动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沈杰.志愿行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库少雄.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4) :155-157.

上一篇:2024年邮电大学网教客户关系答案下一篇:青春的文字的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