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文字的杂文随笔

2024-04-09

青春的文字的杂文随笔(通用10篇)

篇1:青春的文字的杂文随笔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我在享受生活,远离了书本的烦恼,听不见家长的唠叨,看不到黑板上闪动的符号,不知世上原来有高考。

今天,我在消化噩耗,数学只考了35,老师眼里冒泡;大笔开销伸手要,老爸心里冒泡;望向黑板,眼中泪光不停闪耀,高考就在原地,不曾乱跑。

明天,我要立志咆哮,努力学习,艰苦奋斗,老师老爸笑,黑板粉笔都跳跃,高考有种你别跑!丑角

他一直扮演着一个丑角,他的诞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不需要他拯救世界,不需要他解放自然,也不需要他掳获芳心,甚至不需要他有完整的开始和结尾。唯一的意义就是让人笑,每个人都在使劲地笑,笑到流出眼泪,而伤心的却是他。

他消失了,任何地方都看不见他那张抹得花哨的脸了。世界瞬间黯淡下来,人们第一次渴望他的出场,“请让我们欢笑吧!”他们呼唤着。

其实一出戏可以不要过多角色,但不可以没有丑角。有了他,悲剧时,泪中含笑;喜剧时,笑中带泪。

人生如戏,人总会时不时的客串一下丑角。丑角就活该被忽视,嘲笑吗?就像王子营救公主,丑角就是那个老巫婆,难道丑角就只能看着别人笑吗?不必幻想吗?也许,王子营救公主时,不小心爱上老巫婆了呢,毕竟老巫婆很搞笑啊。

丑角,认真做丑角,一如主角。大学有多远

我今年17,我今年高二,一年之后,我可能是个大学生,也可能什么都不是。

一年后的大学到底有多远,谁也不知道。这一年,我好似一个苦行僧,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这学海沙漠。偶尔想回头却无法寻觅来时的足迹,继续向前也没有发现前人踏过的路印,才明白这条路需要独自走出来。

即使走完全程,也不过是寻得一片清泉,解一时之渴,要明白,你不会留下姓名,因为你也不过是走完全程中的一个而已,你的姓名会随他们一起被黄沙掩埋,等待磨砺,变成闪耀发光的金粒。

我把双脚埋进黄沙,不为能留下姓名,也不为变成金粒,我仅为饮一口清泉,给生命重新注入活力,让自己重生,让自己站起来,即使不让世界看到我,也要让我看看这苍茫的世界。

我明年18,我明年高三,一年之后的大学有多远,它近在眼前。走完人生这个节点,我仍然是个苦行僧,饮完这泓清泉,猛抬头,发现前方依旧黄沙漫漫,才明白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生大学。

高二分科那时自己好像很迷茫的样子......

篇2:青春的文字的杂文随笔

是的,离开简书大概有大半年了,当初一腔热血的自以为是,还有洒脱地离开了曾是心灵港湾的停泊岸,原则无限地被打破,甘愿一次次找无数个理由为了微不足道的事情把自己击败的走投无路,些许间竟也迷失了自己。

生活依然一往无前,只是离开简书后不再每日更新的心是微痛的,时间久了,结的痂又堵得胸口烦闷,于是更心急如焚。只是这一瞬间,竟也恍然大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负重前行竟也是一种心安的美好。

直到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再为自己找任一可以辩解的理由。就像自己在交出一份策划案时,别人都可以说No,唯独自己决不能说No。

写字,亦是如此。

0

2我想念我的文字了,那个从高中时起就写日记的女孩子,一本日记就是她青春期全部的秘密。

我想念我的文字了,那个飞快地敲击键盘的拼命女郎,只为让自己成为一颗慢慢长大的良木。

我想念我的文字了,想念的是坚如磐石的写字信念,还有那完美至极的行为准则。

我想念我的文字了,想念的不止是成长的酸甜苦辣,还有那个眼睛会放着光的真挚女孩。

……

时间久了,这些想念愈来愈深刻,我渴望伸长双臂,用心、用力、用尽力气拥抱这些,这次说什么,都不会放手了。

大抵有很多的女孩子日复一日地坚持着,都是为了心中无形的力量,于我们而言,写字仿佛就是一个偌大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自己才能像个主角一样游刃于每个角落,做自己的女王。

或许,我怀念的正是这些。

03

嘿,女孩,你还好吗?你在时间的这端丢掉了一些看似不重要却又非常重要的东西,其实不然,就像有人告诉过你“眼睛看到的并非是事实真相,有些东西,用心去品,去感受。”以前不懂得这些,现在大抵也悟出来了一点。

是的,无论做任何事情,不妨问问自己的心,没有人会成为谁真正的谁,唯有自己才最有力量,最所向披靡。

只要想去做,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当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慢慢走近属于自己的这条路,这时的心境要和原地踏步的感受完全不同。

嘿,女孩,做你自己,勇敢地走下去,把想念大声地喊出来,化作破茧成蝶的力量,去找回属于自己的太阳。

嘿,女孩,我想念我的文字了,正如我也想念你——回忆里的你。

篇3:孙睿让青春的花从文字开向影视

孙睿,1980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机械电子专业毕业的他却在王朔作品的影响下开始创作,6年时间,6部力作,成为青春文学市场上最贴近年轻人的声音,每本书20万册的发行量亦让他晋身为“80后”五大青春偶像作家之一。在成名、成功、成长的历程中,他一次次突破自己,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日臻佳境。

琐屑人生里的小人物

孙睿的写作深受王朔语言风格的影响,经过几部作品的锤炼,到了《跟谁较劲》已能在幽默、调侃之余尽显从容、睿智之风。比起同龄作家,孙睿更能一针见血地写到要害处,用一种调侃甚至带点反讽的笔调,勾勒出当下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孙睿在作品中喜欢诠释属于小人物的快乐及痛苦,擅长用京味十足的鲜活语言描摹属于青年一代的生活细节,《跟谁较劲》中高考复读生何小兵与家庭、与父亲、与学校较劲的那些话,那些疯玩的把戏和游戏,甚至是捧蝌蚪的手势、烤小鸟烤糊裤子的尴尬,激活了每一个人的少年记忆。由于这些少年的、青春的记忆被孙睿真诚、细致和准确地描写激活、唤醒,尤其是少年时期对自由的渴望,只要今天快乐哪管明天分数的率真,都慢慢烘烤着我们心底那些冷凝的天性和沉睡的基因。

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细节的描绘与画面感的营造,孙睿天然地对小城市或者是小人物感兴趣。他最喜欢看小津安二郎、侯孝贤、贾樟柯的电影,因为这些导演的电影都是以小人物作为主角,拍摄人与人、人与土地的关系。他喜欢每年花一定的时间呆在小城市,体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同的生活节奏,一种虽然慢但有人性的生活,一边观察一边深入其中去感受。

为编年青春画上完美句号

《跟谁较劲》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

成长,这是孙睿每本小说都涉及到的东西,也是时间留给每个人的礼物。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在成长,也需要成长。这本书写的是20岁到30岁的成长,也是正较劲的过程。

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生活历程里,一个带着摇滚梦想上路的男孩何小兵,带领着我们面对生活、未来的种种迷惘、困惑、焦灼。在渐行渐远的青春中,奋斗、抗争、无奈、妥协,在追逐梦想的成长中,从叛逆到成熟、从浮躁到平静、从垮掉到回归。

整个80年代的孩子,集体的青春记忆就这样被唤醒。作为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每个人都“孤独着”或者是“独裁着”长大,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不会谦让,也不肯谦让,一旦不合自己的意思,便开始较劲、死磕,还以为自己是执著。

纵然是“70后”也可以从中窥见青春悸动的尾巴,而“90后”则可以循着“80后”不一般的青春之路去开始新的历险。每个生命都是有其自身价值的,然而许多生命在结束前却尚未实现,他们只是随着历史的车轮、社会的脚步,在漫无目的地完成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期间,他们丢掉个性、失去理想、埋葬幸福、丧失自我、甘于平庸,他们只是历史洪流中的匆匆过客。

长大的标志,不是抽烟喝酒,也不是读书破万卷阅人无数,更不是交了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而是你开始低下了头。无论在行走还是坐着的时候,当头颅微微低下成为你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姿势,你就真的长大了,总仰着脑袋自以为很牛的小屁孩,其实差远了。

写作之外的等待

2006年,孙睿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师从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在文学之外学习如何用影像语言表达,3年的时间,他从田壮壮导演身上学到了很,甚至有意识地将电影表达中的画面感融入到小说创作中。

从《草样年华》开始,田壮壮一路旁观,看着孙睿的书如何从“清清淡淡的白描”,到“事情的肌理准确,有小的感受,能触动人,能让人咂摸味”,直到最终,“《跟谁较劲》开始可以成为真正的作品”。

没有触类旁通的欣赏,田壮壮只是冷静地提醒孙睿不要急于在影视上有所作为,因为田壮壮希望他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电影、音乐、文学这几种表达形式中,最贴合孙睿的,其实还是文学。不仅仅是因为电影表达需要场景、资金、美术、摄影的合作,是通过写作积累的种种感悟,也许在将来可以帮助他拍出如梦如幻、更感观化的影视作品。

孙睿执导的首部网络电视剧《我的泡沫之夏》,由知名写手赵冰领衔编剧,借助一些当前社会的流行元素和社会热点话题,炮制了一段网络制造的浪漫故事,书写出一本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成长日记,在优酷网上,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根据《我是你儿子》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将于今年开播,而他的电影处女作也指日可待。

对于藏在文学背后的影视梦,孙睿多了一份耐心,多了一份努力。正如10年前,他不懂什么是写作,也不知道写作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是凭感觉,没想到却在几年后将写作发展为职业。

篇4:写给青春的文字

青春应该是不畏艰险,应该是迎难而上的。谁的青春路上没有挫折?谁的青春路上没有坎坷?虽然我们不愿面对挫折与坎坷,可是事实已经如此,再躲避和退缩都是没有用的。青春的字典里注定要有艰难,我们应该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清晰地记得月考失败的痛苦,那一刻,我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我不知道上天为什么如此不公,为什么我的努力和付出得不到回报。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青春应该是不甘平凡和勇于进取的。平静的水面成就不出矫健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就不出时代的骄子。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有不甘平庸的进取之心。进取心应该是青春路上最耀眼的词汇,因为它可以指引我们奋勇向前,让我们捕捉到更多精彩的瞬间。正值青春年少,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到更广阔的天空去翱翔。我们要做雄鹰,在万里高空遨游;我们要做骏马,在广阔的田野驰骋。

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该争取的就要去争取,不要让自己错失良机。

青春应该是富有朝气和充满激情的。有人说,青春时节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段,这个时段可以尽情地享受人生的快乐与自在,没有太多的牵挂,没有太多的顾虑。青春就应该是富有朝气的,就像早晨升起的太阳。青春的主旋律应该是绿色的,因为绿色代表了生命的色彩,也是青春最真实的色调。

青春是美丽多彩的。青春是五彩斑斓的调色盘,调和出我们的快乐和激情,让我们的生命迸发出新的光彩。面对青春路上的孤独与艰辛,我们不悲观,因为正是有了这些坎坷,我们的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

简评:

文章用洋洋洒洒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自己对青春的理解与认识,作者思路清晰,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谈青春,给读者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开篇能够创设情境,吸引读者的目光。语言生动,使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结尾能够呼应标题,进而深化了主旨。

指导教师:闫涛

篇5:晒晒我的文字记录史杂文随笔

文字记录已是我多年的习惯了,它的公开发表引起了不少读者和文友的关注。近年来,可以说我做到了日有更新。不需要别人去催,每天不写上几段话好似这一天什么都没有做。

年轻时书读的少,不太喜欢课堂作业,当然还得认真完成,业余时间课外书就成了我的精神大餐,时而摘录些好词好句挂在自己的床头,在配上几副素描供自己和小伙伴们欣赏。

长大后参加了工作,生活故事多了起来,题材也相继丰富起来。有时候忙起来也嫌麻烦,懒得去写,可到了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时就想写,就这样,文字记录就成了我日常生活习惯中的熄灯号。

文字记录,用的是眼,动的是手,会的是心,每一词一句都得认真去斟酌,用它来加深印象,感受生活中的趣味,每一句话,每一段文,都会给我一个不同感受。

在我的朋友圈子中有不少的写作狂人,他们对文字的热爱和执着让我钦佩,这些人并非是人人都想成为一个什么家,大多数都把写作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爱好。

记录时光,留下美好。

很多人把这种爱好者看成是玩文字游戏或耍笔杆子的人,不管它是褒义还是贬义,可我把这种爱好当作了个人笔记、个人日记,个人心得札记,或者说是随笔的杂文记录,因为它没有固定的体系专栏,它包罗万象,融个人思想、言论、史地、小知识和风土人情为一体。

我记录的很多史地文字大都来自书摘,把精华部分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汇总,整理成电子文档输进电脑网络,并上传投稿发布。对发出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能够把它背下来,可以从文章故事的情节中引领我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学习。

作者曾经发表的论文

我喜欢文字记录和利用文字交流,虽然它没有说话那样方便快捷,但我认为它的效率最高,因为文字可以重复去看,可以多方面理解,能够让人过目不忘,不断添补,不断反刍,它没有疏忽,也不会遗漏,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会让人有新的发现,使人积极向上,励志多学。

文字记录可以改变人的思想观点,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举止。

在早期,我的文字记录都是为了工作,清一色的技术论文大杂烩,几十篇技术论文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后来我对人文社科、史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的写作方向。我把每天的小发现变成了文字,投送到我的储备室,便于我使用时素材的提取和利用。

这个储藏室里有职场、心理、想法、史地、杂文、教育、人文社科、杂诗杂句、随笔随性随人等等,当然也有鸡汤。个人的观点与鸡汤干货齐飞,没有编解量化,只要你打开标题,第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是观点,哪些是鸡汤干货了。

很多的文友对自己过去的文章不断地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但我不愿那样做,虽然以前个人的很多文段不如意,但它不单单只是记录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同时也见证了个人每个时段的成长,包括文字写作基础。

有事没事的时候,我也喜欢翻开自己过去的文章读一读,每看一遍时,都有种让我说不出的感觉,我会拿每个时段的我与现在的我对比,甚至对过去幼稚的表现及不如意的篇幅勾画标注。

也有人说,自己又不从事文字工作,讨厌那些长篇大论的大道理,何必要做文字记录呢!但我还是坚信,一个不做文字记录的人和一个做文字记录的人工作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

记录时光 留下美好

篇6:青春衣角的杂文随笔

丢失

起风了,一阵阵地吹在脸上,凉飕飕的,我闻到了冬天的味道。

想念,突如其来。

不知道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风,是否你也和我一样,忽然想起了很多。

在一个姐姐的日志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其实我们总是看不到很多离自己最近的东西,有时候幸福也是这样吧,只因在近处,便视而不见,总要待到某个回头,才发现自己不经意间丢掉的是什么...”很有感觉的一句话。

是吧,总要待到某个回头或者是转身,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那些幼稚的行为和想法,让自己丢失了什么....

杯子

每天用娟送的杯子喝水,很是喜欢。

淡淡的颜色,简单的外形。

某个时刻,会看着它忽然就笑出声来,因为打心底的喜欢,那种欣喜溢于言表。

杯子。一辈子。

她买的时候只是仅仅想到了我缺少一个杯子的.吧,可是,这样的寓意,我觉得她会喜欢的。

一辈子的朋友...

当然,我也喜欢....

一辈子。

背影

喜欢这个词,起于三毛的书。

最初的喜欢,只是因为感动,在看那篇文章的时候,有眼泪在眼眶流转,想起了妈妈在小学的时候每周一送我去学校时离去的背影,还有在每次我坐车离开家的时候渐行渐远的背影。

尔后的喜欢,是总觉得背影蕴含了很多的东西,孤独,抑或,绝决。

只有自己的背影,自己永远都看不到。

而自己不知道的,还有,不知道我的背影,留给你的又是什么?

转身

转身的那一刻,固执地不再回头。

不知道背后的所有和一切。

而知道的却是,那样的一个转身,隔断了所有。

以前的,或者是未来的。

有挥手告别了吗?

不记得了。

或许,剩下的,只是一连串的问号而已....

青春的衣角

我抓着青春的衣角,不肯放手。

希望不要走丢了。

篇7:亲爱的青春杂文随笔

在朋友圈里,不少人对着刚过去的青春缅怀伤感,让我觉得我也应该做点什么来祭奠一下我已逝去的青春。

一首歌,一杯酒,一曲相思,一把离愁。青春的记忆停留在酸酸甜甜中,唱不彻的回忆,懵懵懂懂的眷恋。

青草如茵的操场上少了些活蹦乱跳的脚印,池塘里的虾长得越发肆意了,风卷起地上滚滚的尘烟,在空中打了个漂,随即又缓缓飘落。书桌上落了薄薄的一层灰烟,静悄悄的,周围一片碎纸也不可见了,要知道什么样的大扫除也不会有这样的效果的。

学校依然有人走动,门卫一如既往地守在门口。无论谁来了,都要问一句:来干嘛的!声音还是那么大,那么严肃。把要来的人吓跑了也未可知。当然,有人早已对他了如指掌,这样的态度也令他们不以为然,笑嘻嘻地拉着门卫老头的袖子:我们是几几届毕业的,我们来看看母校。

门卫听了眉角上扬,再也严肃不起来,朝他们挥挥手,让他们赶紧进去,嘴角的笑容怎么都止不住。回到门卫楼里,眼泪啪啪的就下来了,那些人走的时候,他是不出来的,生怕人看见什么似的。

远方的天空像极了时光深处的留白

我想起一首歌……

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

我听见远方下课钟声响起 ……

爱上你的时候还不懂感情

离别了才觉得刻骨 铭心 ……

多少次在失败中,我们抱头痛哭,多少次在汗水中,我们砥砺前行。明朗的阳光细碎洒在课桌上,照亮了浅浅的一行字:多大风,多大雨,我们一起走。

多大的风,多大的雨,我们一起走过。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逝去的终将逝去,迎面而来的将会是青春结下的硕果。

苦过,痛过 ,对自己失望过,也曾笑过,乐过,对未来无所畏惧。我记得有个人在我们奋斗的每一天都会在我们耳边说: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是啊,谁又有孤军奋战的.勇气?我曾在初中奋力考取这一所令人艳羡的中学,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当别人向我祝贺时候,我没有一丁点的欣喜,我很难受。这意味着我在另一所学校,孤军奋战,没有一个人陪我。现在挺好的啊,每一位老师,同学都和自己一样拿起武器,进入战场,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

一腔豪言壮志,且歌且酒且诗话。万里云天,双手铺就。

青春的记忆是生命的溃疡,有时候回想起来,便痛的无法呼吸。因为我们明白,我们逝去的是一段再不可能拥有的美好时光,我们或许还有大半个人生让我们好好活。但是,当初的青涩,懵懂,天真,无所畏惧可能不会再有了。

如果你谈过很多次恋爱,你会发现再也没有初恋时候的心情。正因为不会,才跌跌撞撞,遍体鳞伤,却让人倍加珍惜。那句话,我还会遇到很多人,但是再也不会遇见同样的你。

篇8:青春的文字的杂文随笔

近几年来,“80后”写作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现象。社会的关注,读者的追捧,媒体的报道,“80后”这股强大的势力已经在中国文坛占据了重要地位。可以说,他们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最年轻的力量。“80后”写手大多在中学就崭露头角,那么“80后”青春写作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80后”青春写作的领军人物韩寒、郭敬明、张悦然,都是通过新概念大赛被发掘出来的。韩寒的《杯中窥人》、郭敬明的《假如明天没有太阳》《最后的校园民谣》、张悦然的《陶之陨》等都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卓越的才情获得新概念大赛一等奖。这些作文体现了“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写作概念,一度被认为是远离作文病象、回归写作本真的力作,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观历年高考作文,不乏抄袭、拼凑、乱造之作。这些“病作”的出现,实际上是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折射,或投机心理作祟,或作文源头不畅,或写作投入不足。师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走高考作文的捷径上,总以为自己掌握的独门秘笈会显灵,梦想一通百通,从而胜利闯关。作文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运用治标的方法,只能产生僵化、苍白、肤浅的“病作”。僵化、苍白、肤浅的原因,是“我”的遮掩、躲藏甚至缺席。中学作文教学呼唤“我”的回归和参与!

新概念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和扭转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病,毕竟它有自我的思想,自我的见解,自我的情感。“我”的参与,恰是中学生走上写作之路的关键。许多教师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教给学生几招几式,学生只要领会了这些招式,便自会运用这些招式作文,其实是一种奢想。语文不是数理化,远不是运用几个“公式”就可以教好那么简单,它自有另外的一套教学体系。人是不同的人,用相同的惯性去约束不同的思维,产生的痛苦定然无以复加,学生往往只有唉声叹气怕写作的份。这方面笔者有切身的体会,曾经总结了许多成功作文的程式,也借鉴了其他教师的技法,将其序列化处理,再分解在一个学年的作文教学日程中,而且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方法写作,结果一年下来,学生的写作才能大大萎缩。我想,在中学语文课堂里像这样教作文的教师不在少数,可以这么说,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最大的失落是人的失落,人的精神的失落,人格的失落,情感的失落。

反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人的新概念大赛习作,从中透露出的眼光之独到,思想之锐利,意念之狂放不羁,驾驭文字之娴熟潇洒,表述世界之别具一格,非常人所能为。他们之所以能写出此等佳作,除去天赋、积淀等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大概就是他们书写的是属于自己的率真心灵,唤醒的是属于自己的言语生命。号称中国第一本反映残酷青春的小说《北京娃娃》的作者春树坦言:“我只是想表达,想发出属于我自己的声音。”这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什么写作技巧手法,都必须以写作主体的内在情意为触发,才能自然而率真地表达自我的情思。大凡有“自我”的参与,才有精彩的文笔。余秋雨先生在自叙个人的写作感受时说:“在我的文章中,自认为那些不错的句子都是一字一句认真苦磨出来的,但奇怪的是,其中最令我满意的文笔却并非如此。”余秋雨先生的最佳文笔不是苦思所得,而是自我的生命反应,恐怕每一个深谙写作之道的人都有相似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化作几十个学生,帮助他们进行心灵的逍遥游;教师所能做的,就是营造一个能够激发灵感的写作场,搭建一个展示写作成果的平台,善待学生的写作原生态,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帮助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

如果说技法指导是树木,那么人的参与才是根本。我们并不是纯粹地反对技术层面的指导,但是操作性的东西必须融化在以人为本的土壤中,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这才是标本兼治的策略。

新概念作文大赛催生的这些青春写手,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创作,从而掀开了中国文学的崭新一页。尽管目前对他们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是“80后”青春写作成为中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著名作家陈忠实就直白地透露:“我们到了关注‘80后’写手的时候了!”

“80后”青春写作对青少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不仅“80后”的思想与他们有着相似的特征,而且因青春的悸动点燃了似曾相识的感受。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人的代表作《三重门》《幻城》《樱桃之远》等,既抒发了一份别样的性灵才情,同时也点染了某种心灵的厚重。这样的心灵契合固然与多元开放的时代气息有关,更以曾经的苦涩体验与当下校园生活三点一线的苦楚感受相接合,仿佛是路遇知音般的感同身受。于是,“80后”作品成为他们床头、桌上的常客,并且在不经意间也产生同样的写作梦想。继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之后,春树、李傻傻、孙睿、蒋方舟等“80后”写手后浪接前浪,如今“90后”也循着先行者的路途接踵而来,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青春写作队伍。显然,“80后”写手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写作时代,他们唤醒的自我写作意识正激励和影响着一大批文学的弄潮儿。当身边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频频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文,甚至结集出版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种成就感!

“80后”写手的成功,与他们把写作当作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方式是分不开的。潘新和先生认为,写作应该是写作者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在以网络文化为主要话语特性的现代社会,写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喜欢和擅长写作的学生,但他们更多是把网络当作写作的媒介,很多学生都有个人的博客。如果说“80后”之前的文学爱好者多将网络作为一个文本传播平台的话,那么,在“80后”写作中,网络就是文本,文本就是网络。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需要正视时代嬗变下的新事物,切实转变作文教学方式。以往,我们在教学生写作前,总是构思先行,让学生对全文进行计划,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然后列出一个写作提纲,做好“预设”。然而,正常的写作行为过程,成熟的写作行为过程,是没有构思的。根据“生长”观写作过程论,“写作活动就是作者不断地把自己的表达目标、目的、对象(知)形式化为具体感性的写作行为、手段”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抽象变为具体的过程”,就是知行不断递变的过程。因此,写作过程的规律应该是递变性演化、生长。黑格尔说:“心理的构思与作品的完成(或传达)是携手并进的。”“80后”青春写作凭借其才气横溢的特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写作观点与“生长”观写作过程论不谋而合。既然写作过程是灵感运动的过程,那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做唤醒学生灵感的事情,少做一些越俎代庖的事情。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作时,与其叫学生设计写作提纲,不如利用多种手段引发学生的思考,也许这样更能启发学生的心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激活休眠乃至沉睡在记忆深处的感触。

如果说教师在学生作文前要从“虚”处着眼的话,那么在学生作文后要从“实”处着力。托尔斯泰在写作时“五分钟以后人物怎么行动都全然不知”,他的长篇小说要重写好几遍。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有几个学生的作文是重写的呢?大多的情况是教师精批细改,学生看了一眼分数和评语就放进抽屉了。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该将重心从作文构思转到作文升格上来,让学生在教师给出升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作文实践,继续锤炼自我的言语生命。

由于“80后”青春写作对应着中学生的文化心理图式,所以被中学生认同追寻并不约而同地借鉴模仿。从内容上看,“80后”写手常以一种冷漠的感情,以一种偏狭的眼光来怀疑社会、调侃人生、否定崇高。虽然作品多以校园生活为主,但他们毫不遮掩地显示着他们张扬的个性和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狂放不羁,另类反叛,充满生猛的动感,又常常略带一点个人的灰色情绪。从风格上看,“80后”写手中普遍存在的浮华、柔弱、缠绵的文风,或激进色彩十足,或小资情调饱满,都烙着与前辈迥然不同的时代特质,彰显了大背景下偏激与迷惘交汇混杂的痕迹。总之,叛逆、残酷、张扬、大胆、开放、先锋是他们作品的显著特征。

由于缺少对社会的思考探索,“80后”一度成为喧嚣、狂妄、幼稚、肤浅的代名词,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从这个角度说,中学生借鉴模仿“80后”,本身值得讨论。不可否认,写作离不开借鉴,而且同龄人的作品可能更容易模仿。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借鉴模仿的是什么内容,是哪个层次的内容。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借鉴模仿后的结果与被借鉴模仿的内容是存在落差的。“80后”作品是属于上品、中品,还是下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80后”作品尚难登大雅之堂。如果“80后”作品是公认的上乘之作,那么张悦然在其第三部长篇小说《誓鸟》发布会上为什么要公然与“80后”划清界限,宣称她的文学已经不再局限于青春文学的樊篱,更不是流行一季的时令水果?如果“80后”写手已经跻身文坛,那么韩寒为什么面对白烨先生指称的“80后”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票友”,尚未进入文坛的时候,就用“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的也都是花圈”大加调侃?“韩白之争”凸显的是关于文学、文坛、文学期刊的正常的学术争鸣,却也折射了社会主流对“80后”难以接纳的现实。这一点从称呼中也可管窥一豹:对“80后”的称呼更多的还停留在“写手”上,尚未上升到“作家”的荣誉。也许通过未来的努力,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晋升作家之列,但目前他们大多数还是游离在象征成员资格的作协之外。总之,“80后”青春写作与“超女”、“快男”一样,是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产物。因此,中学生的借鉴模仿切忌走火入魔,否则,可能“无所得矣”。

将“80后”作品充当写作的“教材”,自然存在着便于顺应与同化的优点,我们可以吸收他们的精华,但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味模仿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要挥如椽巨笔,写锦绣文字,仍须选上等文,读万卷书,从含有激素的水中跳出来,到广袤的草原中去牧养属于自我的言语天性,培养灵敏的感受力,进而直达生命的本真。

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虽然办学方向各有侧重,专业和学科也各有不同,但其抱负和理念大都强调培养学生德、智、体、群、美等全面发展,即学校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艺,使学生增长才干,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获得谋生的本领,更重要的是教导和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校和教师,通过道德教育,通过认真的品德调教和熏陶,使学生成为有高尚理想和道德品质的人才,从而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在基础教育和其他非高等教育领域里,一般除了道德教育课、公民教育课,还有校歌、校训、校园文化以及其他显性或隐性课程,这些都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心灵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高等院校与中小学在道德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尤其是显性或正规课程的开设,当然有明显的区别。然而高等教育到底该不该包括道德伦理教育?大学应不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灵品德教育?答案是肯定且显而易见的。我们只要浏览一下海内外大学言简意赅的校训,包括知名或不知名的大学,就很清楚了。事实是,古今中外的大学,都旗帜鲜明地提出教书育人的最高理想,都把德行、德育摆在首位。大学教育,当以德为先;反之,则应不属真正大学之列。

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近百年来,清芬挺秀、华夏增辉,其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北京大学,1917年,著名教育家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相容并包之义”,其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北大校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广州中山大学一直遵循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校训。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求

大学校训的启迪——教书又育人

篇9: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文字

可这两个字也常常和忧郁、烦恼、迷茫绑定在一起,似乎在警示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人生有四季,青春散发着春与夏的气息。青春是华美的篇章,犹如春天是四季中最有生气的画卷,亦如夏日,最具活力四射的魅力!然而,正如身处春天时不能以置身冰封的心去思想一样,青春岁月中的人,又怎能珍惜每天如潮水般涌来又如落潮般退去的美好时光呢?

席慕容曾经在诗中说,“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没错,我们的青春不可能了无遗憾,但我们仍要看到青春本身的张力,听到我们内心最强劲的心跳!无论如何,请珍惜年轻的日子,请记录下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文字,毕竟,这短促得如同惊鸿一瞥的,就是我们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例文一】

明亮地奔跑/万丽莎

我要在城市的屋顶上明亮地奔跑。定格的每一帧都是一种姿态。

或静或柔或刚或疾,都是一种姿态。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这种姿态活下去。

绿眼睛的猫趴在屋顶上晒太阳,那是一种慵懒的姿态;城市的人们缩在毛毯里,在各自数字化的密码锁中,直到所有人的代号成了几单元几零几等数字后,人们的姿态便成了数字化的代名词——在二进制的网上虚拟自己的姿态,在数字信号中发射自己的孤独。

姿态并不单一也不单调,可为什么人的姿态却僵化在了数字中呢?

在屋顶上看着自然的姿态吧,那是真的多姿多彩。选择一种,活下去。生命也爱飞翔,也爱高歌,不要没有神的过往。

我要在城市的屋顶上明亮地奔跑,以明亮的姿态看那灰蒙蒙的天光。有几只麻雀飞过,像是须臾,又像是不朽。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过来,有时候那些柔弱的姿态,其实如此强大地存活着。

在城市的屋顶上明亮地奔跑,以明亮的姿态看着没有遮拦的天空,泛着海洋的气息,仿佛此时此刻会有天使俯身在我耳边说着天籁:头顶的天淡蓝,四周是蔚蓝,再逐渐加深到含混的灰蓝,跑到哪儿,哪儿的头顶都是淡蓝色,仿佛天空随着我而变化着。有时候孤芳自赏的姿态,也让奔跑的行程变得生动起来。

如同长镜头缓性前移,你的每一个姿态被天空记录着、见证着。是的,你的姿态。

在自然身上看清你的姿态。明白想要什么,然后活下去。就这么简单。

在城市的屋顶上明亮地奔跑,回看自己的脚印被大风吹走的气息,或许赤足奔跑会更像夸父几分吧。于是,我扔掉了鞋子,踏看满山冈的花。像漫出的新水一样,自信从容地跑着。

第一秒,花只泛出了清新的鲜香。

第二秒,叶子开始蠢蠢欲动。

第三秒,漫山漫坡,大朵大朵的明媚。

每一秒都是一种值得记住的姿态。每一种姿态,都不尽相同。自然中的每一种,保持着自己的姿态,活出了一种风景。

每一帧中都选择一种美好的姿态,天空帮你记录着呢。

屋顶上还很空,你要不要陪我?

作者极力刻画了一个“在城市的屋顶奔跑”的形象,又辅之以“明亮”的色彩,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极好地诠释了年轻的生命应有的姿态。青春是自我的,是无畏的,是天马行空的!许多同类的文章或过实,或模糊不清,而本文的“奔跑”,既有实在的形象,又有虚化的所指,虚实结合,灿烂鲜明。

【例文二】

死于青春/许淑瑶

李大钊同志曾经说过:“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海岩引用了李太钊的话,写了篇小说《死于青春》。封面的四个字硕大得骇人,书里的内容更是利用地震残酷地考问了人性。

似乎地震与我遥不可及,就是今年在台湾肆无忌惮的台风莫拉克,到了杭州也仿佛只是持续性暴雨便草草了事。

也许我对这一次的严峻灾害过于轻描淡写。在冗长的假期里,我蜗居在家中,无所事事,整日玩乐,这样的生活让我麻木,似乎危机只发生在偏远的地方,与我毫无相干。

作为一个青年,我也十分想践行李大钊的话。当然,若我脸皮厚一点,也可以说是变相实践了“死于青春”的誓言。

颓唐致死。

电脑。电视。睡觉。旅游。若学习是一种桎梏,假期就是监狱里的放风时间。我一直觉得假期的存在是让我们“犯罪”的良好契机——对时间的犯罪。但我仍然乐此不疲地选择挥霍,我对自己竹言行不一感到深恶痛绝。但也只能是感到罢了,难道我会让自己沉浸在长久的自责中?

其实,我觉得假期的最后几天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我能真切地感到时间强烈的压迫感,醍醐灌顶般。我变得焦灼起来,我的神经不得不从虚妄的快乐中清醒过来,投入到学习中。

似乎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成了怨妇。以我为例,我抱怨的事数不胜数。对老师失望,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失望,甚至涉世未深。纯粹是从别处耳闻当代社会之腐朽阴暗,便对社会也提早失望起来。

写到此处,才发现我从没对自己失望过,只忙着睥睨其他的一切。

看来我又“死于青春”了,自负而死。

还得再回去念叨李大钊的《青春》。

彼时的李大钊27岁,血气方刚。全身心投入新文化运动;此时的我17岁,形容枯槁,气若游丝地在空调房里瞎哼哼。

这般相形见绌,或者将两者放在一起已经是自己抬高了自己。真是没头没脑地把自己的青春扼杀了。

历史书上描述李大钊的时代,还是个动荡年代;我看看自己的周遭,太平盛世。尽管如此,若是不遗余力地用青春追逐自己的梦想,树立独立的人格或是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和李大钊想表达的意思就接近多了。死尚且无上光荣。

这就是在暑假的末尾。在我无比清醒的时候,李大钊告诉我的。

本文从李大钊的《青春》切入,又以之收尾,在腾挪之间,彰显了一个当代青年对青春的深入思考。手法上,先铺染颓唐与自负的青春,再用李大钊与之对照。语言上先是俏皮调侃,最后回归严肃。遣词造句中,可见作者的功力。

【例文三】

荒野之鹰/简媜

“宁愿是荒野上饥饿的鹰,也不愿意做肥硕的井蛙。”职是之故,我学会了捆绑行李。

总是独自走上生命的每个阶段,从全然陌生的环境开始安顿自己。小学毕业,明明附近有所国中。我却跑到离家40分钟车程的国中就读。好不容易与他们熟了,成为一分子;明明附近有几所高中可供选择,却大胆地跟导师讲:“我要去台北考高中!”第一次,我知道北一女、中山、景美等学校。我问老师志愿顺序,他不太确定,但终于帮我排妥。他没问万一考上了,怎么安顿?我没提,那是我自己的事。拿到准考证,回家才跟家里提,家人一向不管我功课。

那时父亲刚去世两年。母亲出外工作兼了父职,阿嬷管田地、家园,我是老大,弟弟妹妹才上小学。谁管得到我?也不需任何人叮咛,我跟老天爷杠上了,赌一口硬气对自己讲:“你要是没出息,这个家就完了!”

15岁,捆了今生的第一个行李,然后屋前厝后巡了一趟,要狠狠记住家的样子。记得当时独自躲在水井边哭了一

nlc202309011559

场,仿佛忽然长大了5岁。我不嫉妒别人15岁仍然滚入父母怀里,睁着少女的梦幻眼睛,而我却得为自己去征战,带刀带剑地不能懦弱。

所以,孤零零地在台北寄人篱下,每天花三个钟头在学校和亲戚家来回。那时,校内的读书风气不盛。许多人放学后赶约会、跳舞、逛士林夜市:情况好的赶补习班。我没有玩的权利,也没经费参加课外补习班。还是那副硬脾气,就不相信出考题的能撂倒我,非上好大学不可。

这样逼自己,正常的十七八岁身心也会垮的。平常,没谈得来的朋友,她们追逐影星、交换情书,我没兴致;想谈点生命的困惑与未来梦想,她们打不起精神。我干脆跟稿纸谈,谈迷了就写文章、投稿,成天在第二堂下课后冲到训导处门口的信箱,看有没有我的信。若是杂志社寄来刊稿消息。我会乐得一看再看,看到眼眶泛红;大报副刊寄回退稿,则撕得碎碎地喂垃圾桶,我想:“总有一天……”为了那一天。吃多少苦都值得。

我做事一向劲道猛,非弄得了如指掌不可。迷上写作,连带搜别人作品看得眼睛出火。他们写得好,我写不好,道理在哪儿得揪出来才能进步。常常捧着两大报副刊上的名家作品,用红笔字字句句勾,我不背它们,我解剖它们。研究肌理血脉,渐渐悟出各有各的路数,看懂名家也有松垮垮的时候。那时很穷。买不起世界名著,铁了心站在书店速读,霍桑的《红字》、赫塞的《流浪者之歌》、《泰戈尔全集》、托尔斯泰的《高加索故事》……有些掏钱买了。其余则浏览,希望将来变成大富翁把它们全“娶”回家,看到眼瞎也甘愿。“世界太大,生命比世界更大,而文学又比生命辽阔!”我决心往文学路上走,不回头。

缺乏目标的年轻生命好比海上扁舟,我知道自己的一生要往哪里去。考大学只是眼前目标,我知道为什么必须上大学:不是依社会价值观、师长期待或盲目的文凭主义,而是依自己对生命的远大梦想。

高二暑假,我写了一封信回宜兰,告知家里:“我已从亲戚家搬至大屯山学校附近的别墅,月租300元。由于没钱上补习班,必须依靠自己拟定‘大学联考作战计划’,因此今年不回家割稻了。身上尚有稿费及打工赚得的钱987块,够用两个月了。请家里放心,我会打胜仗的。”

每天,依例凌晨四点起床早读。按照作战计划,这个暑假必须总复习所有科目并预读高三功课,至少做一遍从各补习班和明星学校搜集的题库、试卷及历年联考试题。并且每隔半月“验收实力”——看自己能考上哪一个“混账学校”。

想睡觉,不行。开始思考打仗应该用智慧,光靠死拼岂不是“义和团”!

思考为什么叫人啃一头死牛没人要吃,煎成小牛排就美味得不得了。于是,把“作战计划”改成“大学联考料理亭”,依据自己的兴趣及胃口,按照清醒到昏沉的时刻表安排筵席。

所以,“历史”变成探险志,身穿古装的我恣意穿梭于时空隧道,采访秦始皇谈如何并吞六国,跟汉武帝吃饭谈外患问题,陪成吉思汗遛马,指着光绪骂:“你这个懦夫,干吗那么怕慈禧,你不会派刺客把她‘解决’掉吗?”

“地理”也好办,那是我跟心爱的白马王子周游世界的旅行见闻。“数学”确实有点伤脑筋,三角函数实在不像个故事。“三民主义”,决定留到联考前一个月,再以革命心情奋战,仿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某日午睡,梦到自己只考了两百多分,沮丧极了,恐惧这一生就这么成为泡沫。夜晚,虫声四起,前途茫然的孤独感占满内心,在日记上写着:“我会去哪里?我会去哪里?”

抽屉里有一沓没写完的稿子,想往下写,又收进去,索性把专放稿件与写作大纲的抽屉贴上封条,仿佛唯一的财产被法院查封。

如此安顿之后,升高三,当同学们一个个进发高三杂症,勉强念书,或奔波各补习班像只无头苍蝇时,我却笃定得像块磐石,心稳稳地纹风不动。继续以自己的作息方式安排读书计划,虽然高三下学期的课堂考试成绩糟透了,但我摒弃老师的授课进度及测验计划,照自己的时间表走,不急、不慌,从不脱序。我读书喜欢问“为什么”,然后思考答案。有时“国文”里的问题必须从“历史”找解答,“历史”里的疑问可以从“地理”得到线索。活读比死背深刻,而且有乐趣。如此一遍遍地读到胸中如有一面明镜,且国文、历史、地理知识相互串联,佐证,活生生如能眼见一朝一代风华。联考前一个礼拜,同学们灰头土脸,乱了军心,熬夜赶进度;我却无事可干,反其道而行,逛市场吃红豆冰、买西红柿弄蛋炒饭,早晨、黄昏到山径散步。过几天舒服日子。

联考那日,大多数人像进刑场,我却觉得像游园会。听说有同学拿到试卷,眼前发黑、手心冒汗、下腹绞痛,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太稳了,拿到国文、历史、地理试卷,觉得像在考小学生。暗笑出题老师怎么出这种简单的题目!钟响后,同学们纷纷翻书找标准答案或发出哀号声,或在家人面前忧心忡忡。我没人陪考,也觉得家人陪考像组“进香团”,只会乱了军心。我一本书也没带,考过就算了,不再想它。闲得没事干,买瓶汽水边走边喝,像个巡逻员。

没放榜,我已算出自己到台大。就算科系不理想,选个学风自由的大环境也不错。我想到一个人才荟萃、高手辈出的大环境逼自己成长,所以。台大文学院6个系全填了。老师看到我的志愿单,直皱眉头,认为那简直是没主意的人的手笔,但我仍坚持从头填到尾。发榜后,在赁居的小屋打点行囊,天地一下子开了。三年高中生活留下的日记、写的文章,一把火烧了,我的青春岁月在火光中、泪眼里化为灰烬。那些忧喜苦乐全不计较,也无须保存。我知道自己又要去陌生地方从头开始,就像过去每个阶段,命运交给我一张白纸一样。

在不断飘荡中。能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重量与意义是最大的收获。我太早离开家庭的保护,却学会了独立、为自己的生命做主。虽然无法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快乐的青少年时期,可是也学到了同龄孩子学不到的,那就是如何做一只在荒野上准备起飞的鹰。当一切匮乏、无人为我支撑时,我惊讶自己能从“无中生有”,磨砺出各种能力,守护自己。这样的训练比考上心目中的大学更重要。年轻生命蕴涵各种潜力,愈早自我开发愈能起飞。每个人成长的困境不同,但我仍然相信,对生命热爱、对梦想追寻的这份毅力,会引领我们脱离困境。

如今回想高中生涯,短短三年,却把我一生的重要走向都确定了:我如愿转入中文系,如愿成为作家。少年时,怨怼老天,现在懂得感谢。因为,当他赐给你荒野时,就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

人生之路,就是在不断地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无所谓得失,但求独立和为自己的生命做主。无论出身贫穷或富贵,都有不同的成长困境,但要坚信,对生命的热爱、对梦想的不懈追寻,终会引领我们脱离困境。简媜诠释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一个充满荆棘、挂满笑脸的女孩,让我们感觉到渺小的生命所显现的伟大力量。我们无法再轻视自己,无法轻视上天赋予我们的年轻的生命!

编辑/姚晟

篇10:女性小世界文字大情怀杂文随笔

女性小世界

饭后,依约去往图书馆,听一场讲座。

图书馆的活动,这是第二次免费参加。对于免费的事儿,我天生是会平添几分兴趣的;而这份邀约,只不过是图书馆公众号的广告,我竟当真前往。

记得上次当真前去,是去年植树节,带着娃一起参加,既涨了知识,又参与了一项不同于那些彩排过的活动,新鲜之余,更是为图书馆的人文佛系精神点赞。

一张青春美丽的笑脸指引我进场,一位小天使递过一支鲜花,微微惊叹之余,连说几声“谢谢”的我,生怕自己显得low。这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行动吧?真美!

环顾四下,来者果然人手一枝!无须多问你从哪里来、什么身份、地位……迎接你的是同样的待遇!我突然感觉到这里的空气,前所未有的平等!

开讲的嘉宾,是来自某市区报社副刊的编辑、省作协的仲一晴作家,几句话出口,便可知是位感性又知性的好作家。据随后的互动介绍,其曾从事过教师职业,因为热爱写作,不断努力耕耘,现在继续奋斗在纸媒。

没有洋洋洒洒,没有大灌鸡汤,仲作家用理性的言语点拨座席上的每位女性,小世界观察,文字间表达大情怀。

尤其女性写者,常以散文或随笔记录为显见。情怀不必羞见,面对美景与谁分享,那便是一种情怀。

在座位上深深点头无数次的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不是“病态”了太久,原来是真可以随处播撒情怀的种子的呀!这倒似被某位名医确诊了一般,我这儿便“豁然开朗”了——原来我没病!

仲作家又从编辑的角度,敬告愿意写作的女性朋友,文字首先取悦自己是不错,但要切忌几点一般收稿人头痛的常见病。

比如说明书式的景点游记,比如看似满纸深情的父母恩情,比如无病呻吟、正确的废话等等,如三口嚼不到馅儿的馒头,看不到主题,更不用提内核拨高再见所谓的情怀了。

我在心里一一对照她的话,暗暗思忖被其点了麻筋,这些毛病,若翻开我的日记,一抓一大把典型反面教材。谁说免费的东西没有好的,这样的指点迷津捧着钱,怕是也没谁有闲工夫嘚吧给我听。来得值啊!

仲作家在准备的材料中,只用几篇文字对照阅读给我们听,就明显感觉到了表达情怀的差距。

以小见大,普世价值隐藏其中;语中有意,意中有情,语尽情不尽,装点灵魂的文字需要不平庸的眼睛。将女性的幽香散见于得闲的文字中,即便不为名利,只是悦己般的喜欢,坚持下去又有何妨?

互动中,有勇敢的女士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我想问却不好意思开口的。仲作家和其他的我所阅读过的大家名家提供的“药方”,如出一辙。唯有阅读,才是解决小世界大情怀写者们,碰到的所有疑难杂症的终极良方!

今日收获满满!

上一篇:级法院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热点工作透视下一篇:中小企业考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