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和人民检查院

2023-02-12

第一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查院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政发[1996]12号 【发布日期】1996-01-23 【生效日期】1996-01-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行政执法

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的通知

(鄂政发〔1996〕12号1996年1月23日)

现将《湖北省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实行持证执行公务制度,对于促进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廉政建设,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有着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证件管理工作的领导,在认真清理和审查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基础上,开展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的管理工作,抓好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的培训,实行持证执行公务制度,把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真正纳入法制轨道,促进依法行政。

湖北省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的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湖北省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证件(含委托行政执法证件,下同),是表示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对一定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行政管理的资格证明。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是表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对一定范围内的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的资格证明。

第三条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机关,包括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承担有行政执法任务的国家有关部门所属驻鄂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被委托行使行政执法职权的组织。

第四条 第四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的持证人及其所在单位,均应执行本办法。

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人员必须示证执行公务。对执行公务中不出示证件的,被管理或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

第五条 第五条 颁发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之前,必须对持证人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培训工作由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林区,下同)和县以上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或发证机关承担。

第六条 第六条 行政执法证件的持证人,必须是行政执法机关依照职责分工,直接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在编人员。

委托行政执法证件的持证人,必须是行政执法机关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聘用人员或受行政机关委托直接从事委托范围内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

前两款规定的持证人必须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部门的业务知识,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并经过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

第七条 第七条 法律、法规规定有专门执法证件的,其行政执法证件由法律、法规授权的颁证机关制发。证件使用部门应将证件样式、持证人员证件编号造册送本级人民政府(行署)备案。有特殊原因不宜将持证人员证件编号造册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行署)同意,可免于造册。

行政规章直接规定有专门执法证件的,其行政执法证件由规章授权的颁证机关制发。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申办执法证件前,应将执法依据、处罚种类、证件样式、持证人员基本情况、证件编号造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备案,经认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后加盖审核专章,方可逐级向颁证机关申办。

前两款证件的申办、管理和对违规处罚等具体工作,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部门承担。证件的监督和审查、备案的具体受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法制工作部门承担。

第八条 第八条 法律、法规、规章没有授权可以颁发执法证件的部门,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件由省或地、市、州、直管市、林区人民政府(行署)按全省统一样式制发,加盖颁证机关行政执法证件专用章,并按下列程序颁发执法证件:

(一)省人民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和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国家有关部门所属驻鄂机关的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

(二)地、市、州及直管市、林区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由本级人民政府(行署)统一制发;

(三)县和县以下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由县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报地、市、州人民政府(行署)统一制发。

发证领证具体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和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工作机构承担。

第九条 第九条 受行政执法机关委托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由委托机关持行政执法委托书向本级人民政府(行署)申请颁发全省统一样式的委托行政执法证件。

委托行政执法证件的颁发程序与第八条相同。

第十条 第十条 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的持证人,必须是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行署)及其行政执法部门中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有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署)根据需要聘请的其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员。

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员必须忠于职守,作风正派,办事公正,熟悉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业务工作,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工作经验。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套印省人民政府印章,加盖湖北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证件专用章。具体工作由省政府法制办公室承担。各地、市、州、县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由政府法制工作部门逐级申报办理。省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及其直属机构,以及负有行政执法任务的国家有关部门所属驻鄂机关,以部门为单位直接向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申报办理。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按国家或省物价、财政部门核定的价格收取工本费。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实行定期验审制度。持证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发证机关的统一要求,经本级人民政府(行署)法制工作部门备案后,将证件报送验审,并加盖证件验审专章。逾期未验审或者经验审注销的证件一律不得使用。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如遗失、损坏,持证人应立即向颁证机关报告。颁证机关审查核实后,应当声明作废,并给予补发。

持证人调离原工作岗位或不再直接承担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任务时,颁证机关应收回证件,持证人应主动交还证件。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必须在持证人员职权范围内、执行公务时使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持证人员,颁证机关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暂扣或吊销其行政执法证件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移交有关机关进行查处;对伪造、冒用行政执法证件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从事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越权使用行政执法证件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的;

(二)涂改、转借行政执法证件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的;

(三)玩忽职守的;

(四)滥用职权,违法违纪,以权谋私的。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凡不符合本办法的规定所持有的一切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自1996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使用。

附件(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和整顿木材检查站的通知

【发布单位】811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0-12-12 【生效日期】1990-12-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木材运输管理和整顿木材检查站的通知

(浙政办〔1990〕30号1990年12月12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破坏山林和非法运输木材,维护木材经营的正常秩序,最近,林业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发了《木材运输检查监督办法》和《木材检查站管理办法》。鉴于我省过去的有关规定,一些已经不适应目前保护森林资源的需要,有的与 森林法不符合,因此有必要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

一、明确木材运输管理的范围。今后,凡运输木材、木制成品、半成品、木柄木棍、杉木梢、旧屋料、商品性柴(炭)等,全部列入木材运输管理范围,都必须到县级以上(含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办理木材运输证明(国拨材、国外进口木材和人造板、个人随身携带的零星小件木制品除外)。出省木材的运输管理,仍按浙政办发〔1989〕135号文件精神执行。

二、

二、整顿县(市)木材检查站。根据 森林法第 三十三条和林业部《木材检查站管理办法》第 三条关于“设立木材检查站都必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对我省在《 森林法》实施之前规定由县(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设置的原则,进行一次整顿。对确需继续设立的木材检查站,请各有关县(市)人民政府于1991年1月底前报省林业厅审核,由省政府审批。

三、

三、过去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合的,以本通知为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人民法院督促检查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督促检查(以下简称督 查)工作,明确督查工作任务,规范督查工作流程,提高督查工 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人民法院督查工作是指对人民法院重大决策部署、 重要专项工作,上级或同级党委和人大常委会等有关机关及其领 导、上级人民法院及其领导或本院领导批示交办的事项进行督 查。

第三条督查工作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 筹兼顾,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依章办事、保守秘密,做到科学 督查、高效督查、廉洁督查。

第二章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应当设立专门的督查 工作机构或部门,负责督查督办下级人民法院和本院各单位承担 的督查事项。

有条件的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立专门的督查一2一

工作机构;没有条件的,应当视情配备专职或兼职督查工作人员。

第五条督查部门职责主要包括:

(一)督查督办。对人民法院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专项工作及 领导批示交办事项进行督查督办。

(二)报告通报。及时向有关机关及其领导报告督查事项的贯 彻落实情况;定期汇总通报各承办单位落实督查事项的情况。

(三)协助调查。协助本院领导解决执行决策部署中存在的问 题;经授权参与对某些重要问题的调查处理。

(四)综合分析。综合分析督查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 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五)考核评比。组织实施对下级人民法院和本院各单位完成 督查任务情况的考核评比。

第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内设各单位应当确定 一名负责人分管督查工作,负责对本单位承担的督查事项进行指 导协调和跟踪落实;确定一名人员为兼职督查工作联络员,负责 配合本单位承办人及督查部门落实督查事项。

第七条各级人民法院应当由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工 作作风实、纪律观念严的人员从事督查工作。督查工作人员一般 应当具有审判职称。

第三章督查内容和方式

秦八条督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一)上级人民法院或本院文件中,要求报告贯彻落实情况或 需要督查的事项;每年度向人民代表大会所作《人民法院工作报 告》中需要督查的事项。

(二)人民法院召开的各类工作会议、本院党组会议以及院领 导主持召开的专题工作会议决定事项中,要求报告贯彻落实情况

或需要督查的事项。

(三)人民法院开展重要专项工作中需要督查的事项。

(四)上级或同级党委和人大常委会等有关机关及其领导批

示交办的需要督查的事项。

(五)上级人民法院及其领导或本院领导批示交办的需要督

查的事项。

(六)其他需要督查的事项。

第九条开展督查工作一般采取发函督办、网上督办、召开 协调会、电话督办等方式进行。

对重大事项的督查或经催办仍未报告办理情况的,督查部门 可以派员实地督查,或者视情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专门研究,必要 时细成专门督查组进行联合督查。

第四章督查程序

第十条督查工作一般包括立项登记、拟办送审、交办、办

一4一理、反馈、催办、报告、结项归档等程序。

第十一条立项登记

对上级或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等有关机关及其领导、上级 人民法院及其领导批示交办的事项,应当报经本院领导批准后由 督查部门立项登记;对本院领导批示交办的事项直接送督查部门 立项登记;对贯彻重大决策部署、开展重要专项工作的情况进行 督查,可以由督查部门提出立项报告,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立项 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立项编号、内容提要、批示领导、批示时间、 批示内容、交办单位、交办时间、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办理时 限、催办记录、办理结果、办结时间等情况。

第十二条拟办送审

督查部门应当根据来文内容和业务分工提出拟办意见,报送 有关领导审定。

第十三条交办

交办督查事项一般采用督办函的形式。督办函应当明确交办 事项的由来、要求、反馈进展情况或办理结果的时限,并附督查 事项有关材料。对于紧急事项可以直接电话交办,并做好电话记 录,事后及时补发督办函。

督查部门一般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将督办函及有关材料转送 承办单位;由督查部门自行办理的,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确定承

办人。。对于任务有交叉或者涉及几个单位的会办事项,交办时应当 确定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双方意见不一致时,督查部门应当视 情及时进行协调。

第十四条办理

承办单位接到督查任务后,应当认真及时办理。对于会办事 项,主办单位应当主动与协办单位联系、协商,协办单位应当积 极配合。

第十五条反馈

承办单位应当按照督办函确定的时限反馈办理结果或进展

情况;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办结的,应当反馈进展情况,并说明 原因,视情适当延长办结时限。

对于会办事项,协办单位应当积极向主办单位反馈办理情 况,由主办单位统一反馈办理结果。

下级人民法院向上级人民法院反馈情况应当加盖院印,本院 各单位向督查部门反馈情况应当经单位领导签批或加盖单位印 章。对于紧急事项,可以先行电话反馈,事后补充书面材料。督查部门对于承办单位反馈的办理情况应当认真审核,必要 时可转请本院有关单位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退回承办 单位重新查报。

第十六条催办

督查部门应当适时掌握督查事项的办理情况,对限时未结或 未能及时反馈办理情况的,应当及时催办。

一6一已盔督查部门催办的,承办单位应当于1周内反馈办理情况第十七条报告

督查部门应当及时形成督查工作报告,或者转本院有关单t 形成督查工作报告,或者督促承办单位及时形成办理情况报告, 报送有关机关或领导。报告应当实事求是,观点明确,文字简练 用语规范。

有关机关或领导要求听取专题汇报的,由督查部门联系雍 实。

第十八条结项归档

督查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结项登记;需要督促其他单位射 续办理的,应当重新立项。

督查任务结项后应当按照档案管理和公文处理有关规定,及 时立卷归档。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负责解释。各高级 人民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 厅备案。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人民法院 督促检查工作暂行规定》(法发[1996]8 g-)同时废止。

.7一

第四篇:《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则》

(法发[2004]14号) 第一条 为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安全检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安全检查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根据审判工作需要,依法防止限制物品、管制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强腐蚀性物品等危险物品进入审判场所,保证参加庭审活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的职务行为。

第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的安全检查工作应坚持严格、细致、文明的原则,由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助。

司法警察在执行安全检查时,必须按规定着装,高度警惕,警容严整,一般情况下不少于两个人,安全检查工作量大时应适当增加人员。

第四条 各级法院审判法庭应配备安全检查门、手持金属探测器、物品柜等必要的安全检查设备,有条件的法院可配备X射线探测检查设备。

安全检查门一般放置于进入法院审判法庭必经大门内一侧,设立安全检查专门通道。通道前摆放安全检查告知事项牌。手持探测器作

1 为补充检测手段,用于受检者通过安全检查门报警时进行人工检测。物品柜放置于安全检查门的一侧,以备暂时寄存物品。

安全检查设备由司法警察部门派专人保管,使用之前要开机检测,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手持探测器应确保电池电量充足,状态良好。

第五条 安全检查时设引导员和检测员两个基本工作岗位。 引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查验或登记受检者证件,引导其进入安全检查门;检测员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安全检查门的人身安全检查和对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

第六条 司法警察执行安全检查时:

(一)对公诉人、律师等依法出庭履行职务的人员,应进行有效证件查验和登记;

(二)对参加庭审活动的诉讼参与人、第三人和参加旁听的人员,在进行证件查验和登记的同时,还应进行人身安全检查、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

第七条 下列人员不得进入审判场所 (一)无证件、伪造、冒用他人证件的; (二)未成年的(经法院批准的除外); (三)精神病和醉酒的;

(四)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监外服刑和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 (五)拒绝接受安全检查或不听从安全检查人员安排的; (六)其他可能妨害法庭审判秩序的。

2 第八条 下列物品不得携带进入审判场所:

(一)未经法院允许的各种录音、录像、摄影器材等限制物品; (二)禁止私人携带的枪支、刀具和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器械或棍棒等管制物品;

(三)易燃易爆物品、强腐蚀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四)其它可能妨害法庭审判秩序的物品。 第九条 对证件的查验和登记 (一)是否超过有效期;

(二)照片、姓名、年龄、性别等相关要素是否与持证人相符; (三)准予旁听的证件是否与旁听的案件和法庭相符; (四)设立专用登记本,对受检者进行证件登记。 第十条 对人身的安全检查

(一)引导员提示受检者取下随身携带物品,放置于设在安全检查门边的工作台上;

(二)对通过安全检查门报警的受检者,检测员应当令其重新过门检查或采用人工安全检查的方法进行复检;采用人工检查时,对女性受检者的人身安全检查应由女司法警察执行;

(三)人工检查分手持探测器检查和手工检查两种方式。进行人工检查的具体顺序是: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前到后。即从受检查者前领起,至双肩外侧、双手手掌、双肩内侧、腋下、背部、后腰部、裆部、双腿、脚部。进行手持探测器检查时,手持金属探测器移动要平稳、均速;进行手工检查时,应以“触压”为主,手的用力要适当、

3 均匀;

(四)对检查有疑点的受检者,应进行询问; (五)检查完毕后,应提示受检者取走自己的物品。 第十一条 对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

(一)配有X射线探测设备的法院,应对所有箱包进行安全探测检查,对有疑点的箱包还应用手工方式进行当面开包检查;

(二)开包检查时应注意箱包的底部、角部和外侧小兜,注意发现夹层;

(三)对包(袋)等被检查物检查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损坏或弄脏,涉及个人隐私物品应注意妥善放置;

(四)对有疑点的物品,要进行询问,对管制物品和危险物品应先行控制再询问;

(五)检查完毕后,应协助理妥箱包,并提示受检者取走自己的随身携带物品。

第十二条 对查出的限制物品、管制物品和危险物品的处理: (一)对限制物品实行寄存制。对限制物品的物主证件和限制物品的件数、型号进行登记,经受检者确认签字后,发给寄存号牌。限制物品暂时寄存于物品柜内,待庭审结束后,凭本人证件和号牌,在确认物品齐全、完好并签字后取回寄存物。对寄存物品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或遗失;

(二)对不许私人携带的枪支、刀具等管制物品予以收缴,由司法警察部门统一处理;

4 (三)对查出的易燃易爆物品、强腐蚀性物品等危险物品和其他不得带人法庭的物品,在确保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按限制物品寄存方式处理或按有关规定予以收缴。

第十三条 对拒绝接受安全检查或不服从安全检查人员安排的受检者,应阻止其进入审判法庭。不听劝告者,可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第十四条 执行安全检查任务的司法警察有擅离岗位、懈怠、渎职等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2004年5月24日

第五篇:人民法庭检查汇报

关于人民法庭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民法庭工作大检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院人民法庭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庭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情况

我院现设有东坑、席麻湾、小河和杨桥畔4个中心法庭。近年来,各中心法庭利用贴近群众、根植于基层的特点,发挥自身

信息灵、反映快、情况明等优势,及时、公正、高效地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纠纷,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很好地发挥前沿阵地作用。法庭审理案件在遵守审判规律的同时,在审判程序、审判形式、办案方式上采取优于基层法院的传统模式,更能体现“高效、经济、便民”理念。一是在程序选择上,法庭首选简易审判方式,优先适用即收即审的审理程序,充分体现便捷的优点。对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可不做法庭调查而直接确认,原创:http:///相互承认的事实不再举证、质证,对法庭调查和辩论不用严格划分,不受先后顺序限制,各方当事人对法律适用无意见的可不进行辩论,直接进入裁判阶段,真正做到即收即审、即审即结。二是在审判形式上,坚持“坐堂问案”与“巡回审理”相结合。“坐堂问案”是民事案件方式改革的要求,符合现代司法理念,有利于规范审判秩序,树立司法权威。法庭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坚持和发扬巡回审理、就地办案这一优良传统。我院4个中心法庭都设有固定的巡回办案点,对当事人年老体迈,交通不便或农忙季节等当事人不便到庭的案件,本着减轻当事人的负担,减少当事人诉累的原则,深入到当事人家中或田间地头,对案件进行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及时化解当事人的矛盾,做到巡回审理案件与送法下乡相结合,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双重功效。巡回审理的办案方式,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诉讼方便,而且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三是在办案方式上,法庭以调解为主。由于法庭地处偏僻,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较落后,群众的法制观念差,诉讼意识淡薄,通过法庭调解,能加强对当事人的教育疏导,及时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维护辖区的稳定。为防止群众因民事纠纷形成的对抗,激化矛盾,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人民法庭根据审判流程管理的要求和审判工作的特点,将调解贯穿于庭前、庭中、庭后三个环节,施以不同的调解方法,使民事案件尽量调解结案或调解后撤诉结案,真正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2004年4个中心法庭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473件,审结472件,其中调撤434件,调撤率为92;2005年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476件,调撤450件,调撤率达94.5,所结案件实现了无超审限、无改判、无申诉、无上访,当事人反映良好。

二、人民法庭队伍建设情况

我院现有法庭工作人员25人,男23人,女2人;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13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东坑法庭6人,2审4书,席麻湾法庭7人,3审4书,小河法庭7人,3审4书,杨桥畔法庭5人,3审2书。法庭工作人员是法庭工作的主体,只有法庭工作人员具备了很高的政治、业务、道德素质,实现司法公正,提高法庭审判和执行效率才有根本保证。为此,我院以提高司法能力为目标,按照“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要求,不断加强法庭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联系群众、甘于奉献的法庭队伍。

1、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我院坚持将提高法庭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置于工作首位,结合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警头脑,使广大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通过学习教育,全体干警的政治意识、公正意识、大局意识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审判独立意识、居中裁判意识、平等意识、司法文明意识和廉洁意识等现代司法理念在干警中逐步树立。

2、加强法庭的业务建设。一是加强法庭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良好业务素质是司法公正的根基。我院积极鼓励干警参加法律业大学习和专升本教育,每都安排法庭的法官参加省市法院举办的各类专项培训。目前法庭干警全部达到了法律大专以上学历。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高法官的专业理论水平,夯实了司法公正的人才基础。二是规范法庭的审判管理,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民事案件审判原则,尽最大可能地多用调解的方法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化解不稳定因素。

3、健全组织建设。我院4个中心法庭有党员15名,组织关系和组织生活全部隶属于县法院机关总支。4名法庭庭长的职级经过与组织部门协调,2名落实为正科级待遇,2名落实为副科级待遇。我

院注重把法庭建设成为培养、锻炼和提拔人民法院干部的基地,凡新近进入法院干部,基本上都要将他们分派到法庭,磨练他们独立工作和全面管理的能力,以期全面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目前,院内部分业务庭庭长均曾经在法庭工作过较长的一段时间。

4、加强法庭的纪律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原创:http:///加

强对法庭干警“生活圈”、“社交圈”的关注,把干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纳入管理视线,着力规范法官与律师之间的业内外关系,教育法庭干警遵守与律师业内外关系的有关规定。加大审判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坚持亲民、爱民、热情服务的工作作风;树立认真细致、扎实有效的审判作风。而且,各法庭还特别注重发挥人民法庭的窗口作用,协调与辖区党委、政府的关系,坚持与县法院保持一致,严格按照《法官法》、《法官行为准则》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恪守审判纪律,崇尚文明司法,树立司法诚信,杜绝办“三案”。

三、人民法庭的物质装备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法院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人民法庭的物质装备虽然得到了改善,4个法庭均已各配备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普通型桑塔纳公务车一辆。但是,4个中心法庭均无的办公场所,远不能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

无法庭专项建设经费。

四、人民法庭在其他工作方面取得的好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好的经验和做法

1.充分依靠辖区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参加辖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辖区镇村组织保持畅通和经常性的联系,营造良好的辖区法治环境;

2.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他们保持血肉相连的联系,方便快捷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涉农案件,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3.坚持以案释法,加强对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和指导,一边办案,一边普及法律知识,办好一案,影响一片,为构建和谐辖区不懈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法庭案多人少,审判力量不够,没有法警,人员配备不到位;

2.法院干警待遇普遍太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法官培训充电的机会少;

4.法庭办公场所急待解决。

上一篇: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下一篇:人力资源经理职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