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市对比及启示

2024-04-10

中美股市对比及启示(通用8篇)

篇1:中美股市对比及启示

浅谈中美两国家公园的对比及启示

马爱萍

(传媒学院 新国10—1班 学号:201005004148)

摘要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美国国家公护园对生态环境的值得中国借鉴,并且美国国家公园的设立将环境生态保护上升到整个国家的义务,也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国家公园;美国国家公园;比较;启示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目前世界各国都被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着,一些发达国家在国境之内建立了一系列环境生态保护区,尤以美国的国家公园最为出名,那么中国可以在其中学到些什么呢?这种美式环保又能给我们的环保思维带来什么新的冲击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2国家公园的概念

2.1什么是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 a,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现代居民对于野生荒地,有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需要,美国国家公园体制具体实现这项需求,并将这种思想与理念影响至全世界。”

————理查德.福特斯《National Park》

2.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自然风景资源(山岳、岩溶、江河、湖泊、海洋、生物、沙漠、冰川、特殊地质地貌等)和人文景观资源(名胜古迹、人类遗址、陵园、园林艺术、社会风情、城乡风貌、现代工程等),使风景资源免遭破坏,让本国人民都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和辉煌的历史古迹,都相继建立了国家公园或风景名胜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美国黄石公园建立于1872。一个世纪来,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2600多个国家公园,其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的2.6%。

2.3 美国的国家公园

1910 美国内政部长理查德·白林格(Richard Ballinger)倡议为各个国家公园制定“完整的和综合的规划(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Plan)”。1914马克·丹尼尔斯(Mark Daniels)被任命为第一任美国国家公园“总监和景观工程师”(General Superintendent and Landscape Engineer),丹尼尔斯认为,美国国家公园需要系统规划(Systematic Planing)。1916,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的詹姆斯·普芮呼吁为每个国家公园制定“综合性的总体规划

(Comprehensive General Plans)”。但直到 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的综合性规划才得以开展。大体来说,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物质形态规划(Master Plan)阶段、综合行动计划(Comprehensive Action Plan)阶段和决策体系(Framework of Decision Making)阶段。

———埃德温·伯恩鲍姆《国家公园与国家遗产》

2.4中国国家公园

中国没有完全建好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只有一些地质公园或森林公园。2009年中国批准建设首个国家公园—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目前此公园正在建设中。相比人们熟悉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在中国,国家公园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国家公园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相比之下,国家公园通常具有保护、育乐、富民多种功能。”天津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承担了汤旺河国家公园的规划任务,在初稿里,给“国家公园”下了这样的定义。目前,汤旺河国家公园的设立正推动着第一部国家公园法案的诞生,但是道路还很漫长。

3中美国家公园的比较

中美两国虽然社会制度不一样,自然风景不一样,但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追求是一致性的,我们作为人类,都希望我们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而努力,所以我们有比较的基础。

美国国会在1916年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时,已有35个国家公园和纪念地需要这个机构去管理,好让大约一亿美国人民享用。今天的美国人口已接近三亿,国家公园体系中有近400个单位,内容从各种自然景观到历史遗迹,名目繁多,其中有不少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的国家公园还在起步阶段,虽然建立了一些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但是还没形成整个国家意义上的自然保护区,我们的道路还很长,我们需要投入的精力还要很多。

在中美两国国家公园的比较中,我们发现美国国家公园的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国家公园的建设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正在起步中。

4.美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我们应该效仿美国的环保体制,建立健全的环保机构,充实环境管理队伍。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做得显然不足,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无论是历史经验教训还是现实的资源环境状况都不允许中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国必须现在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美国在经济发达的环境下建立的环保体制值得我们效仿,尤其是国家公园体制。

“美国国家公园是美国人过去对他们自己许下的承诺。身为一个民族,他们已决意要在“进步”的摧残下,保护一小部分珍贵的荒地,为古老的森林留下生存空间”

——————理查德.福特斯《National Park》

所以美国国家公园是美国人民的一种集体意识,在中国很少人有国家公园的意识,当然这一方面是应为我们的环保意识弱,另一方面在于中国人口多,环保意识很难普及。我们应通过向美国一样的建立环保体制,比如立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普及环保知识。

5.结语

中国环保要走的路很长,从美国国家公园中我们学到了一些,从世界其他国家中,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希望中国能在以后也能成为环保大国,我们的生态环境也能变得更好,也能成为其他国家的效仿对象。

篇2:中美股市对比及启示

当我们用新的视角去看中国软件这20多年历史的时候,实际上,中国软件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刘亚东:

现任Primeton(普元)软件公司董事长兼CEO。1959年生于安徽,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拥有近代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1992年获得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期间,担任美国Adobe公司高级工程师。创建普元之前,刘亚东是亚信科技(中国)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曾担任首席运营官(COO)。20出资创建上海普元公司,并担任CEO至今。

二战后,美国的管理模式开始了数字的介入,二战的当时,有从事MIT的一群人,在美国后勤军需的供应上面,用数学制造了一个模型,为的是解决一个问题:怎么最有效的对军队实行军需储备,这成为数字计算及时性管理功能的开端。

五六十年代哈佛的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等众多的管理学院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随后的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人运用数字计算的管理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了。但是请注意,美国在70年代开始使用管理软件的时候,所拥有的是非常落后的计算机和相当落后的软件开发程序,这便是软件美国模式“雏形”:在一个非常简陋的计算体系中解决特别复杂的问题。并且,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美国人将这些问题解决得很好。随着技术的进步,他们的软件也在进步,但是软件的相应变化很小。管理体系在美国这么多年的变化由以自己的部门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这也是美国90年代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管理变革。

而软件的中国模式则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互联网时代的中国,计算的资源已经非常便宜,但是我们的客户对管理的需求却日益急迫。中国模式要解决的是:如何用更丰富的技术资源去解决不断变化不断成长的客户需求问题。中国模式则是对美国模式的一种颠覆。

悖论恰恰出现在此:中国的软件可以说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慢慢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当我们用新的视角去看中国软件这20多年的历史的时候,实际上,中国软件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此前中国软件都是对美国模式或者是对一些其他模式的复制模仿。我们试图模仿操作系统、我们试图模仿中间件、我们试图模仿ERP、我们试图模仿CRM、我们试图模仿很多很多东西,却忽略了这是一个根本不能被复制的`市场。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来自美国的ERP等套装软件就开始在中国应用实践。在此之后的20多年间,系统实施过ERP的中国企业达2600多家。但不幸的是,直到上世纪末,中国仍难以找到ERP完全成功的范例,以至前后80亿元的投入打了水漂。最近几年,ERP软件的本土化进程加快,“水土不服”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一批国内软件商开始成长,再加上政府的推动,ERP的成功率开始上升,出现了一些鲜活的应用案例。但即使如此,当前ERP的总体成功率依然不足30%。有管理专家认为,这些套装软件所以在中国失败居多,并不在于软件产品本身,而是往往取决于产品之外的非技术因素――比如由于软件产品被无休止地修改、比如项目维护人员的不断流失等等。也有咨询公司认为,那些操作层面的问题――比如ERP的实施计划没有生命力、比如企业组织

篇3:教师誓言的中美对比及启示

一、美国教师誓言:从“效忠宣言”到专业誓言

南北战争期间, 美国三分之二的州要求教师宣誓忠诚于州领导, 不加入其它颠覆性组织, 按照州政府的要求教学, 不得夹杂自己的想法。如马萨诸塞州最早通过立法规定:公立学校招聘的教师在入职前必须宣誓效忠于州政府和联邦政府, 向学生灌输国家理想和爱国主义的基本原则。如果哪位教师拒绝宣誓, 那么他不会受雇于任何学校, 不能领到半点薪水[1]。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教学在美国被视为一种专业, 政府“允许教师决定如何更好地满足州政府和国家对学生的要求”, “防教师”时代结束, “效忠宣誓”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美国的师范生要在毕业典礼上宣读新的誓言:

美国教师教育联合会的教师誓言[2]

我在此宣誓, 我将把我的一生贡献给教育事业。我将履行作为教育者的全部义务, 不断改善这一公共福利事业, 增进人类的理解和能力, 并向一切为教育和学习作出努力的作为和人表示敬意。我将这些义务当作我自己的事, 并时刻准备着、责无旁贷地鼓励我的同事们做到这一点。

我将时刻注意到我的责任———通过严格的对知识的追求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即使非常辛苦, 即使受到放弃这一责任的外界的诱惑, 即使遇到失败等等障碍而使之更加困难, 我也将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承诺。我还将坚持不懈地维护这一信念———鼓励并尊重终身学习和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为了忠实地完成这一职业义务, 我保证做到努力钻研所教内容, 不断改善我的教育实践并使在我教导下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我保证寻求和支持能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政策, 提供所有热爱教育的人一切机会去帮助他们达到至善。

我决心不断努力以赶上或超过我希望培养的素质, 并坚持和永远尊重一个有纪律的、文明的以及自由的民主生活方式。我认识到有时我的努力可能会冒犯特权和有地位的人, 我也认识到我将会受到偏见和等级捍卫者们的反对, 我还认识到我将不得不遇到那些有意使我感到灰心、使我丧失希望的争论。但是, 我将仍然忠于这一信念———这些努力和对目标的追求使我坚信它与我的职业是相称的, 这一职业也是与人民自由相称的。

在这次大会的所有人的面前, 我庄严宣誓, 我将恪守这一誓言。

《美国教师教育联合会的教师誓言》凸显了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崇高, 表达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具备的专业品质, 为新教师入职做了充分的引导。它不再强调教师如何效忠于政府, 而是唤醒每个新教师的道德自律和专业自觉。这标志着教师誓言从“效忠”转向“专业”。

二、中国教师誓言:遍地开花、各式各样

进入新世纪, 我国也提倡“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被定义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 师德教育不断加强。2001年由教育部主办的教师节主题晚会上, 北京大学校长、上海闸北中学校长、新疆乌鲁木齐市小学教师在电视机前庄严宣誓。

教师誓词———世纪承诺

我宣誓,

我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

育人为本, 敬业爱生;

传承文明, 启智求真;

为人师表, 弘扬正气;

终身学习, 勇于创新;

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此后青岛、北京、呼和浩特、上海、南京、成都、宁波等地也竞相效仿, 制定地方教师誓词, 并在教师节上宣读。青岛是较早建立教师誓词制度的地区。2001年初, 青岛市教育工会发动全市中小学教职工撰写教师誓词, 经过全市中小学教师投票评选和组织专家评审, 出台了青岛市教师誓词。

青岛市教师誓词[3]

我宣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热爱学生, 为人师表;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依法执教, 教书育人;勤勉敬业, 严谨治学;团结协作, 甘于奉献;终身学习, 勇于创新。做学生良师益友, 铸教师高尚人格。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我愿献出全部力量!

成都磨子桥小学的教师誓言比较详细, 尽量体现专业化:

成都磨子桥小学教师誓言[4]

教育, 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教师, 我所选择的崇高职业;育人, 我所承载的终身使命。我宣誓:我将全身心投入我的工作。我要用爱心去塑造, 用真情去感化, 用榜样去激励, 用人格去熏陶。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孩子, 我都能改进他的现状, 都能让他受益, 都能让他爱上我。

我将努力钻研教学内容, 用崇高的价值准则去引导学生刚刚萌生的意识, 为此, 我将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即使非常辛苦, 我也将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些承诺。并时刻准备着, 责无旁贷地鼓励我的同事们做到这一点。我将存幸福从教之心, 立振兴教育之志, 扬教育改革之帆, 育天下之英才。当桃李芬芳之时, 我的青春就展现在孩子们灿烂的脸上, 我的希望已铸成孩子们人生的辉煌。

我国没有统一的教师誓词, 但各地已经有一些探索性的尝试。教师誓词遍地开花;内容各式各样。

三、对比美国教师誓言, 反思自我问题

中美两国的教师誓言都形成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 但两者也存在多方面的差异。

对比美国的教师誓言, 我国现有的教师誓言还有一些问题:

第一, 教师誓言不够统一。教师作为一个专业, 具有统一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美国教师教育联合会编写的《教师誓言》, 全国执行统一的教师誓言。而我国没有统一的教师宣誓制度, 地方的教师誓言各不相同。“誓词”“誓言”叫法不一, 专业认识也不尽相同。

第二, 教师誓言不够规范。教师誓言是教师工作的宣言和承诺, 应该依法制定, 言辞规范, 能够为教育教学行为指明方向。在我国, 教师誓词的制定需要有纲可循。我国有些地方的教师誓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但是表达抽象, 不规范, 既没有严格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又不能为教师提供行动指南。例如, 家长可以适当打骂教育孩子, 但《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 爱生如子”岂不是与法规相矛盾?怎么做才是“存幸福从教之心, 立振兴教育之志, 扬教育改革之帆, 育天下之英才”?人无完人, 教师又怎么能保证“用我们的人格去塑造学生”是对的呢?

第三, 教师誓言不够完整。美国准教师在毕业典礼上宣读的统一誓言。宣誓是今后从教的庄重承诺和规范引导;我国各地在教师节上举行教师宣誓仪式, 是教育行政部门寻求师德教育时所采用的形式, 它可以直抵心灵, 净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然而, 职业道德是教师准入的首要条件, 却不是全部内容。我国各地的教师誓言对职业道德的要求较多, 对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和专业品质的思考较少。我国教师誓言需要深入到精神层面, 即“有约束力的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标准和内心深处的基本态度层面”[5], 直指教师的内心世界、“心灵”领域。

第四, 教师誓言未能体现专业自觉。誓言源于道德自觉, 超越了法律法规制度。职业誓言的典范———希波拉克底誓言亦是他本人以诸神为证, 自愿发誓。此后这位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誓言逐渐成为西方医生、医学院必须恪守的格言。美国的教师誓言也由全国教师组织———全美教师教育联合会制定, 展示了从教人员的自我觉醒和规范。而我国的教师誓言一般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或大学研究人员发起、制定和评审, 体现了社会、上层所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是自上而下的约束, 不能体现专业自觉。

四、我国教师誓言的编写建议

“中国的教师誓词, 无疑应当表现出教师职业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这些取向和准则既要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上, 又要吸收当代文化的先进成分和国外文化的合理部分, 从而使中国教师誓词在具有更大包容性的同时, 能为广大的中国教师所接受。”[6]我国教师誓言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 献身教育的专业理想。专业理想体现了崇高的道德境界, 作为一个终极目标, 激励着新教师不断努力。只有具备专业理想的教师, 才会认同自己的选择, 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愿意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只有具备专业理想的教师, 才会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和对教师的要求。

第二, 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包括专业意志和合作精神。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 既要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又要保证教学成绩, 还要忍受他人对教育指手画脚。唯有具备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意志, 才能磨练成为优秀教师。

专业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作为当事人, 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 需要与同事交流。为了专业理想而奋斗, 需要团队发扬合作精神。因此, 教师誓言应该蕴含同事互帮互助、开展教学研究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 教师的专业伦理。专业伦理超越了专业制度, 它是道德自律和专业自觉的体现。“希波克拉底誓言”就是以敬业精业、道德自律为中心思想的医学伦理。日本战略之父、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认为“专业是希波克拉底誓言, 专业是顾客至上。”[7]教师的专业伦理就体现在怎么对待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关爱学生,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还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 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这两点是教师专业伦理的集中体现。

第四, 教师的专业践行。它要阐明教师如何实现专业理想, 承担专业责任。教师应该研究、积累教的知识、学习者的心理, 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每位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由专业理想、专业精神、专业伦理和专业践行所组成的教师誓言发挥着约束、导向和激励功能。教师的专业理想约束随意的教学行为;而专业伦理规范引导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行为;专业精神激励教师坚定意志, 共同努力。把握时代命脉, 扣准专业, 教师宣读誓言后才能“誓言在耳, 铭记于心”, 不是“说说激动, 听听感动, 宣誓后一动不动”。

参考文献

[1]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Massachusetts_Teachers'_Oath.

[2]http://georgiainfo.galileo.usg.edu/1935resn-3.htm.

[3]http://www.qdedu.gov.cn/renshi/renshi/article/printpage.asp?ArticleID=652.

[4]http://ipac.cersp.com/XXWH/200603/501.html.

[5]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9/12/content_5079392.htm.

[6]同上.

篇4:中美股市对比及启示

关键词:中美经济;股市对比;问题

我国股市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1990年12月上海证交所开业,这标志着中国股票集中交易市场的出现。我国股市发展至今不过10多年,而西方的股市发展已历经百年以上,相对成熟。以美国举例,美国股市始于18世纪末,无论是股票发行市场还是流通市场,也无论是股票发行品种、市场容量、还是市场发育程度,在西方国家中都首屈一指1。然而,我们也无法忽视其作为次贷危机起源地的事实,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会影响美国股市的发展,而美国股市的状况也会间接反映美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面,我们将把中美股市与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分析,并简要提出中国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

先说美国,2013年美国标准普尔500股价指数登上历史新高,一举突破金融风暴前2007年10月的高点。虽然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这并不是实质新高,仅是名目新高。但这仍然算是一个不坏的消息,至少代表美国企业的营运与获利己经恢复,再加上美国房市的回温,以及劳动市场缓慢的回稳,各种经济评论称,美国的经济在未来的一至两年将会渐入佳境,这说明美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之后的救市,这种宏观调控的手段是有效的,美国本土相对于全球而言还是较为安全的投资环境。自由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加上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股票市场也是非常火爆。这是因为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一:利率;二:投资者对投资的期望值,两者同时在起作用。

那么中国股市呢?中国股市从无到有,经历十几年的模仿、发展、创新,已经完成了国外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做成的事情。股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指标与工具,在推动经济向上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加入wto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但也使得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受其它国家经济浮动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经济处于调整期的时期,中国股市也必然有所表现,据查阅,中国上海股价指数也曾在2007年10月登上高点,而现在中国股价指数只有当时的三分之一2。根据中国的官方数据,中国这几年的GDP成长率是美国的好几倍,然而美国的股巿已重回之前高点,而中国还远远低于其之前的高点,从表面商看,中国股市的跌涨会与世界同步,但事实上中国的国情还是对经济有很大影响,也许我们应该从内部找找原因。回顾这次大跌,股市存在的问题也愈来愈引人注目,大致可归纳为四点:

第一:中国官方的经济数据过于美化,真实GDP成长率其实此其所公布的数字还低。而委托理财盛行,也会造成泡沫过高

第二:股市反应的是公司、市场、经济的未来,而不是过去,投资人对中国的前景不看好,所以即使过去有高成长也不会反应在股市上。2008年金融风暴前,中国经济成长靠的是出口,可是出口国的贸易顺差的成长会随着出口金额愈来愈大,而给进口逆差国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因为逆差代表进口国的需求比其生产还多,也就是要借钱来消费,长期下去会造成国际资本投资消费与储蓄的失衡,这也使美国和欧洲先后沦陷于债务危机之中。

第三:市场资金的严重错配。金融风暴后,中国的出口成长的引擎随着欧美需求的减缓,而失去了原先的动力,中国政府于是就采用凯因斯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大举举债用于投资基础、交通建设,各地地方政府也大举经济剌激及都市化的大旗,强征农地与民宅,兴建了供给远高于需求的大楼。然而、原本设想的城市化却无意导致了中国房价在这之后迅猛上升,因为除了炒房投机客,没有多少劳工能买得起这些昂贵的大厦。近十年来的股市,一批企业老板圆了富豪梦,但投资者难以从中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红利。面对一个疲弱的股市,巨额民间资金找不到出口,于是炒楼,炒商品,资金在体外循环与空转。

当然,公司治理方式的错配,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利用大股东和控股股东优势地位来侵害中小股东和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也造成了外部投资者难以发挥作用的现象,大股东一股独大,外部投资者难以发挥作用,独立董事成摆设。特别是家族型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信息不透明,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失。

第四,筹资与投资的错配。产业证券市场应成为筹资者与投资者利益共沾的市场,但过往市场的天平偏向融资者,投资者只能选择逃离,筹资也难以为继,IPO一次又一次被迫暂停。显然,中国资本市场种种弊端,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主导了市场,无论从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还是外部环境来看,都没有真正的市场化。所以改革迫在眉睫。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房市的泡沫破灭将会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开发商会因此遭受巨大损失,银行也无法回收贷款,最后只好由北京政府来收拾残局。经济与就业成长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愈是想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愈是会落入同样的命运3。再以美国举例,美国的房市在2006年开始破灭,然而经济学家早在2002年就在警告房市泡沫了。并不是2002年的时点是错的,而是2002年泡沫已经形成,如果早一点爆,损害小一点,愈晚爆,损害愈大。中国房市早在2010年,已有学者专家提出泡沫观点。2010年以后,泡沫会愈来愈多,很多聪明的投资人已经在逃离房市,这也是中国的资金大量外流的原因。在前文提到,过去这几年是中国房市的高点,但却是美国房市的低点,这样的流动,是很明智的长期投资。而当前移民愈来愈增多,很多富人把资产都转到了美国,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经济成长率不高,但股市表现却远比中国好的原因。

当然尽管中国股市存有一定问题,但只要良好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股市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毕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十分平稳,中国政府实行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可以帮助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变化的巨浪中站稳脚跟4。中国的市场巨大,面向国民的资本市场教育有待加强,只要政府完善各项机制和功能,激发国民的积极性,就能让资本充分而安全地涌流,不仅不会出现美国的危机,还能走得比美国更好,毕竟我们一直在发展中。(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雪莱,张宏志.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因素与中美股市联动[J].世界经济研究,2012.08

[2]罗雪玲.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分析-基于沪深300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实证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房市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国房市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度分析.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freereports/2008-09/200894141754.html

篇5:中美高校德育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高校德育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美两国高校德育各有特点,在理论基础、内容和途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对中美两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对中国高校德育工作有所启示.

作 者:王兰兰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江苏,南京,210009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中美   德育   差异   启示  

篇6:中美股市对比及启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正式起步,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占普通高校数的61%,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7%,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变得更加严格。如聘用“双师型”教师、技术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兼职教师等。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就会缺乏科学性、公平性。作为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师评价,它的顺利实施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据美国教育部2008年统计,实施高职教育的社区学院已发展到1045所,几乎遍布美国各个城市,在校人数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46%。我国的高职院校与美国的社区学院,无论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社区学院优秀经验及成功做法,可促使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改革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中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评价的差异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和评价主体

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政直接进行调控的,国家及各州政府具有依法管理社区学院的权力和利用拨款调动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性的权力,同时对社区学院办教育、授学位也有审批权。联邦政府可根据各社区学院的办学质量和专业完善性,对其进行资金投人。因此,美国的各社区学院都力争提高办学质量,求得生存;各院校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或考核非常重视,并设立教师评估制度,理人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也都提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多元化设想,并积极开展实践。评价主要以教学管理者、专家、同行、教师、学生,间或校企合作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按照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根据一定的权重,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归纳分析,最后对所有被测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分出等级。实际上,大多数高职教会,完全处于被评价、被解释和被规定的被动地位。教师评价主体的缺位,使教师丧失了解自身教育教学状况的机会,剥夺了教师发表自己对于评价结果的看法、意见和进行申辩的权利,极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评价体系中也缺乏以校企合作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社会各界对教学进行的建议性评价,缺乏用人企业或单位的生产一线部门对学生在教学中所接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的比较性评价。

(二)评价对象

高职教师评价对象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从广义上说,所有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的人员都在其列,包括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双肩挑”的行政人员—既从事行政工作,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外聘教师、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就业指导人员等。美国社区学院教师分专职与兼职两种。为了促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社区学院建立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人员结构上,我国高职和国外的高职院校有着一个共同点:兼职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各社区学院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从50%到70%不等。为保证社区学院的质量标准,社区学院设置董事会制度,通过多元化主体的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对兼职教师评价的客观准确性,从而保证社区学院的教学标准不降低。

目前,我国有些高职院校虽设有督导机构,但主要是针对专任教师,而对于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就业指导人员等教学人员,督导机构失去了它的另一半功能,致使这些教学人员的管理处于“放任”状态。即便这部分人员参加评教,所用的评价标准也是一致的,这必然导致高职教师评价对象的泛化。因为这些人员虽然都肩负着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职责,但是其工作的主要任务、职责范围和岗位要求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若用同一评价标准去衡量其工作的优与劣,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评价内容

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美国社区学院教师更加重视教学活动。据2003年全美中学后教育机构教师时间分配的调查数据显示,专职教师85.1%的时间用于教学,7.6%的时间用于学院管理上,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兼职教师比专职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要多,为94.1,但他们用于学院日常事务的管理时间却非常少,仅占0.4%。可见,在美国社区学院不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他们的主要活动都是教学。因而,社区学院的教师评价内容实质上就是教师的教学评价。另外,社区学院针对职业技术教育中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一般院校实践课达全部学时的40%一60%,学生还必须利用假期在社区的相应部门实习。由此,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涉及教师的课程提纲、课堂教学观察和教学测评,还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评价。

我国高职现行的教师评价基本上是教学评价,且主要停留在对理论教学的评价上。虽然有很多关于实验室评估的指标,但是对于实验实践教学的评价却很少有人研究和关注。对于从事高职占总课时约50%的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未引起重视。

(四)评价方法

美国学校行政人员协会出版的《教育人员的评价》一书,介绍了美国几种主要的教师评价方法:一是目标管理法,这种评价方法把可观测的行为目标作为评价和改进工作的依据;二是临床督导,指评价人员对教师的评价行为现场观察、录、反馈、讨论改进教学的措施;三是自我评价;四是同事评价;五是学生评价;六是阶段性评价。美国社区学院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深知仅凭管理人员对教师的评价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况且单独使用一种评价方法也难以全面了解一名教师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因此,在评价中社区学院往往会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并将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作出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也更容易使人信服。

在我国,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主要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一般采用学生评教、听课、学生成绩检查等方式,缺乏科学可行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局限于常规性的监督检查,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众多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很少关注。具体说来,教师的评价方法过于单

一、在很多情况下仅凭评价人员一时的喜好来决定,至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同事评价则经常流于形式,几乎对教师的评价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五)评价目的、评价结果的利用

尽管美国各个社区学院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决定本院的教师评价目的,但在设计教师评价目的时,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对教师的专业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估;二是为了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作为对教师继续聘用、晋升、终身职、休假年、授予优秀服务奖、终止聘用、纪律处分和除名等的依据。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已认识到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建立了较具体的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且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让上级领导、教师及学生们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然而部分院校却为评而评,走走程序、完成任务而已;只重视对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的研究,而对教学评价过程和结果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重终结性业绩评价、轻过程性业绩评价的做法,势必造成评价目的不清、效果不佳,自然也做不到及时推广好的、先进的教学经验而那些有所创新却有待改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得到及时的修正。

二、启示

毋庸置疑,中美两国高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别,发展高职教育所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比较两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差异,对我国高职教育,尤其是对高职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教学管理者、专家、同行、教师、学生,间或校企合作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多角度考察和评估,才能保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从美国社区学院经验看,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机构都是以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为运作条件,离开政府的资助与支持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应以发展性评价的观念来指导评价,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评价目标,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监控。政府应将评价机构提供的评价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高职院校进行资金投人。这样,就能促使各高职院校依照评价指标的要求,完善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这既是对国家、学校、受教育者、家庭、地方政府及其他投资者负责,也利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系统进行监督。

在高职院校内应健全学校教学管理与监督职能部门,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的常规主体作用;发挥专家、同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作用,高职院校可通过问卷调查、问卷评分对教师作出某些方面的评价或综合评价;确立与回归教师评价主体地位,将被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对于教师自身的总结性评价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有关标准,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科学性。

(二)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

良好的评价应当是各种评价因素多向度、多维度的综合。尽管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教师有共通之处,但是把岗位不同、职责要求不同、所教学生人数不同的所有教师,用同一评价标准笼统地混在一块不加区分地进行评价,显然是缺乏可比性和科学性的。因此,评价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课而异,不拘泥于统一模式和标准,这样才符合教学的实际。应尽可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评价的对象,还应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的师生群体以及不同的教学环节分别制定相应的多样化评价标准。如对理论课教师,主要考察其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学生对其所教课程的理解程度;对于实践课教师,主要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鉴于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对于占很大比例的兼职教师,应建立专门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学监督,对他们的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把检查结果作为教师评优的重要指标,并坚决取缔不合格的兼职教师,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的环境。当然,还应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巧妙地运用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充分结合起来。可以通过评选“优秀教师”的方法,树立兼职教师模范典型,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增强兼职教师的自豪感、荣誉感,让兼职教师感觉到他们的劳动得到尊重和认可,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拓展多元化评价内容,实现全面性的评价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它培养的学生将来大多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一线操作性工作。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尽管各高校教师结构及管理各有特色,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都应建立在教学各环节的评价上,主要包括以下处于并重关系的几个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外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与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教师教和学生学。尤其对于实验、实训、上机、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的评价,应提出严格的定量、定性的要求,规范实践教学评价标准,以指导教学实际。

评价内容既应考虑反映静态的、易于操作、便于量化的教学因素,又应包含各因素互动而生成的动态的、不易操作、难以量化的指标,静态因素可采用标准化指标,而动态因素则采用模糊性指标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定性评语,习用定性与定量、评分与评语相结合方法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反映每个教师教学合水平、质量和特点。另外,教师指导学互参加各项竞赛获奖,以教学内容和教马方法为主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或彩奖等各类围绕所从事教学和学生学习刃展的学术活动,也应列人教师教学评召的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有待继续研究探索。

(四)运用符合高职教学特色的评铂方法与手段

传统教学评价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高职啧校可采用教师自评、同行评教、专家(杖内、校外)评教、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设置相关权重对教师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权重应随高职院校的发展不晰改进。由于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伏势和不足,只有将它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避免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有失偏颇的情况发生。才能很好的调动各评价主体积极参与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评价,使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果能更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状况。

实践表明,面对复杂的数据,采用传统常规的人工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公平、快捷、准确的测评是很难实现的。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上评教,以便捷、快速的网络环境为依托,有计划、高起点地实现教学质量测评的实时化、网络化、现代化,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当然,目前还没有发现一套能够涵盖各个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区分不同层次和类别,能按各项指标权重有效整合评价数据,适合校情,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较科学的软件系统。先进、科学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技术手段以及掌握这些理论和技术手段的相关人员是确保教师评价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些将是我们迫切需要攻克的又一难题。

(五)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利用

篇7:我国与西方融资结构的对比及启示

摘要:按照现代财务理论,企业的首选融资结构是内源融资,其次才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这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验证的理论。而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结构却呈现完全与之相反的情况,作者尝试分析我国与西方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同及原因,并找出优缺点。并提出优化我国融资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融资结构 目录 正文:

企业的融资结构一般是指企业的融资总额中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所占的比重。内源融资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结果所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收益,折旧及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而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性融资和间接性融资两类。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企业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取得资金;间接性融资指企业的资金来自于银行或非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性融资活动。企业的融资状况是总体衡量一国资金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啄序理论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外部融资又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此企业融资一般会选择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一.中国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融资结构概述

1.中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与西方国家的惯用融资啄序理论不同,我国的上市企业具有强烈的外源融资偏好。外源融资在企业的融资结构中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内源融资所占的比重不足20%。而那些未分配利润小于零的企业几乎是完全依靠外源融资的方式融资。在外源融资中,有50%是来自于股权融资,而且这一比例还将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而继续上升。因为我国企业热衷于发行股票和上市,上市在当今社会的企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已上市的企业更是利用一切可以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机会进行股权融资,而对债券融资反应冷淡。可见,我国企业的融资顺序是:先是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券融资,最后才是内源融资。与西方企业所倡导的啄序理论完全背道相驰。

2.西方企业的融资结构。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模式;另一种则是以日德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融资模式。但是,美英日德都具有明显的内源性融资特征。在其融资结构中,除日本在1970-1974年的内源融资的比重未达50%外,其余国家都超过了50%,其中美国自有资金的比重在1985-1989年达到了85.4%,在外部融资中,借款融资的比重高于证券市场融资。日德两国,特别是日本公司的银行借款占整个公司外源融资的比例远高于英美两国,相比而言,英美两国通过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在公司外源融资中所占比重较之日德的公司要高。

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的融资结构与啄序理论所建立的优化融资模型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英美日德四国在融资结构上有一定差异,但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都以内源融资为首要,债务融资次之,最后才是股权融资。

二.中国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资结构不同的原因

造成我国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资方式截然不同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

1.从融资成本角度分析。融资资成本应该说是企业进行日常的融资活动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融资成本的高低将对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成本越低,企业的还本付息压力越小。债务融资和权益性融资都有各自相应的成本,但其成本主要为利息或股息支出,筹资费用及纳税等。

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债务融资成本通常低于权益性融资成本,因为债务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型债券,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利息支出可以在企业的税前扣除,具有节税效应。而股息却存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双重税负问题。而且银行贷款手续简便,筹资费用可以忽略不计,债券发行较股票发行简单,发行费用较股票也要少很多。因而债务融资的成本比权益性融资的成本少很多,成为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的优先选择。

但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权益性融资成本却低于债务性融资成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不高,其股利支付水平较低,甚至有很多公司都不分配现金股利!而债务的还本付息则是不能打折扣的,相对于股息来说是硬约束,如果公司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不仅信誉受损,甚至还有破产的危险。因此,我国的上市企业理所应当的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权益性融资。

2.从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企业的融资结构是企业各利益关系人相互博弈的结果,企业股东,债权人和治理层三方之间的博弈,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融资结构。

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企业制度相当成熟,企业有着非常完善的治理结构,股东和债权人可以通过股价和债券利率实现对经理层的约束,保证自己对总资产的控制权。一般来说,债券资本的扩大会削弱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而加强经理层的控制权。此外,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是企业的真实价值表现,企业经营不善,业绩不佳,股票价格就会下跌,这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融资,而且还将会使企业陷入被收购的风险,因此,股权融资对企业来讲并非免费的午餐,这样,就形成了企业的优序融资理论。

但在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不流通的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往往处于一股独大的垄断地位,且往往存在代理人缺位现象。而社会公众股有存在严重的投机现象,股东自身利益与企业业绩相关程度较低,这些因素造成了股东控制权残缺。企业举债往往伴随硬性的财务问题,增大企业的债务风险。因此,经理人出于理性的经纪人考虑,往往不愿意承担风险,因而产生了股权融资偏好。同时,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股价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价值,企业收购机制由于国有股的存在而难以有效发挥,因而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的经理约束力很小。这样,发达国家的股东,债权人,经理层三方激励机制已经完全走形。融资顺序也演变成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源融资的先后顺序。

3.从资本市场角度分析。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异常发达,股票市场发展的已经完全成熟,流动性较强,且分散化程度较高。债券市场也发展迅速,而且债券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却存在着失衡现象。一方面,股票市场发展迅速的同时债券市场发展却停滞不前,两者发展极不平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债券市场的控制较为严格,具有较高的门槛,且发行数量有较大的限制,企业往往花费很大的周折却只得到很少的筹资额,并且还要承担筹资风险,所以,无论是大股东还是经理层都不愿采用这样一种筹资方式。久而久之,因为政策和实践的双重作用,导致了我国债券市场的畸形发展,制约了企业债券融资活动的开展。在90年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债券融资下滑的势头。三.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我国上市企业过度依赖权益性融资,从而对企业的自身以及债券市场的持续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以引导企业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融资结构模式。

1.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制度。由于我国上市企业股利分配极不规范,股息较低,从而造成了权益性融资成本低于债务性融资,且损害了广大股东的权益,因此,首先应该规范我国上市企业的股利分配制度。首先,应加强对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对于不分配股利的公司,证监会可要求其在年报中披露不分配的理由。对于配股的公司,还应该要求其在年报中披露转作股本的可分配利润的用途和投资方向等问题。其次,加强对我国上市企业股利分配的法律约束。一方面,应加强对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保护,另一方面,要突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企业过度分配和不分配股利作出限制。

2.完善公司治理架构。首先优化股权结构,实时减持国有股,降低国有股在上市企业中的比例;其次,改变股权过度集中的状态,培育多种形式的持股主体;最后,引进外部董事,改变上市企业内部人控制状况。

3.引进股票市场的收购与兼并机制。通过引进兼并机制,为替换无能的经营者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篇8:中美农场发展对比研究及启示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对比。

(一) 地理状况及自然环境的对比

首先, 从地理因素角度, 据世界银行官网的最新数据显示, 2008年中美两国陆地面积分别为932.75万平方公里和914.74万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分别为108.64万平方公里和170.50万平方公里, 对比而言, 中美两国虽然在陆地面积上只有近似18万平方公里的差距, 但耕地面积上却相差近62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 虽然中国的陆地面积比美国多, 且两国陆地面积都很辽阔, 位居世界前列, 但是, 由于受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耕地面积远远少于美国的耕地面积, 美国耕地面积是中国耕地面积的1.57倍 (详见表1) 。

其次, 从自然环境分析, 中美两国国土的主要部分都是处于北纬20度至北纬47度之间, 也就是说, 基本上都是北温带气候, 在日照、气温和降雨量等方面都非常相似。

(二)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对比

首先, 从农业人口数量的角度分析。据我国统计局官网最新数据显示, 2008年至2010年, 中国农业人口数分别为84260万人、83868万人和83449万人, 分别占到中国总人口的64.82%、64.51% 和64.19%。而2008年至2010年期间, 美国农业人口数分别为537万人、526万人和515万人, 分别占到美国总人口数的1.79%、1.75% 和1.72% (见表2) 。

通过分析数据得知, 中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不仅绝对数量比美国多, 相对数量也较美国超出很多, 2008年至2010年,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分别为美国农村人口数量的156.91倍、159.44倍和162.04倍。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城镇化程度不高和人口基数大等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国情基本相符。也就是说, 在我国, 总人口中半数以上是农民, 而农民主要是依靠土地生存。因此, 在推广大规模的农场式生产方式时, 中国将遇到比美国更大的人口数量上的阻力:不仅要解决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的思维观念、体制管理, 更要提高这部分人的经济收入, 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从而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及农民增收问题。

其次, 从农业人口质量的角度分析。从受教育水平可以反映农业人口的质量。据我国统计局官网的最新数据显示, 2000年, 中美两国人口数量受中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7.3% 和51.5%, 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2.7% 和34.8%。到2007年, 美国受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61.1%。上述数据说明, 美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少, 份额低, 文化素质高,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由于受全国总体教育水平偏低的影响, 不仅农村劳动力基数大, 而且文化素质相对处于低水平状态。 (详见表3)

单位 :万公顷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官网专题报告《农业与农村发展》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国际统计年鉴 2011》—农业人口数

单位 :%

单位 :kg/ 公顷

总之, 中美两国在农业劳动力人口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农业劳动力无论是从绝对数量的角度, 还是相对数量的角度, 都要比美国高出很多, 不仅劳动人口数量多, 而且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比美国低得多。

(三) 农业科技的对比

从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来看, 美国农业科技是通过先走机械学工程技术道路, 后走生物学工程技术道路, 最终得以实现农业的全面现代化和科技化。而我国的农业发展道路因受长期的历史传统——精耕细作思想的影响, 加之工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多, 且耕地少的基本国情限制, 因此, 我国农业科技的道路一直是以生物学科技为重心和突破点, 朝着先走生物学工程技术, 后走机械工程技术的道路前进。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便是, 现在我国单位面积的化学肥料施用量远高于美国, 而美国机械化水平遥遥领先于中国。根据世界银行官网上数据显示的化肥消费量, 即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的千克数, 2008年中美两国的化肥消费量分别为每公顷463千克和每公顷106千克, 2009年中美两国的化肥消费量都有所增加, 但与2008年相比, 2009年中国的化肥消费量增幅高出美国5个百分点, 明显高于美国的增长幅度 (见表4) 。

(四) 农村经济体制的对比

首先, 从土地所有权的角度来分析。在土地所有权上, 中美两国完全是两种体系, 美国是土地私有制, 而中国是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

两者土地所有制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生产经营单位领域上。美国农场虽然有家庭农场、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三种存在形式, 但是, 美国农场是以家庭农场为主体, 2007年农场数量为206.9万个, 家庭农场比重为97.6% (张妮妮, 2010) 。早在1820年, 美国就通过将公有土地以低价出售的形式让给农民, 从而建立起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经济体制, 也正是因为这一经济体制的推行, 直接推动了美国西部开发的移民热潮。在1862年, 美国更是以国法的形式——“宅地法”, 把公有土地赠给在土地上耕作5年以上、年满21岁的个人或一家之主的形式, 从而将土地发放给真正需要土地的人, 美国的家庭农场制度得以在农村广泛的建立和进一步巩固。而我国自实行家庭承包制以来, 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 虽然, 近几年出现了少量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但我国农场仍然是以国家农场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农垦区的生产经营经营单位和经营模式。根据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10年我国国有农场有1807个, 从业人数为330.7万人, 耕地面积为5989.3千公顷, 占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总人口数4122.49万人的8.02%。, 为我国耕地面积总额的5.51%。与我国农户实行人均承包经营以来人均耕地仅2.1市亩, 国有农场占有的耕地面积是相当巨大的。而与1990年美国就已实现平均每一牧场农业用地高达2798.4市亩相比, 我国农场化的经营规模相当小, 规模化程度水平很低。

其次, 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角度来分析。虽然, 中美两国的土地管理体制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在农业的市场运作化和商品化上具有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力发展商品化农业,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 农产品的商品率仍然比较低, 而美国的农业市场早已实现高度商业化水平。

最后, 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在工农业关系和城乡关系上, 早期的美国政府主要是通过公用土地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如道路交通系统和教育文化用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一方面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沟通系统, 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尤其是在国家实现工业化以后, 美国政府通过“有形的手”对农业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 而“有形的手”主要是依靠钱, 而不是强制性政策的手段。因此, 为农业经济的稳定提供了一定保障。而从我国建国以来, 中国的道路一直是“农业扶持工业”, 中国的人均耕地不仅远远少于美国, 而且农业必须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改革开放的到来并没有缩小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 反而拉大了工农业之间的差距。直到2004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才鲜明地提出和确立我国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此外, 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早已建立并得以完善, 而我国在农村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仅起步晚, 发展程度也低, 发展也不够完善。

综上所述, 中美两国作为国际上的农业超级大国, 在国际上的农业市场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 两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某些相似之处, 但差异很大, 在探讨美国农场成功经验对我国农场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时候, 不能忽视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两国之间的差异。

二、农场式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 展的利与弊

农场式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既有利又有弊。

(一) 有利方面

第一, 农场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实现有利于形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聚集效应, 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 取得规模化效益,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稳步健康发展。

第二, 农场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实现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随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体系的实施,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三农”问题。

第三, 农场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实现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反过来, 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又能加大农场的资金吸引能力, 加大对农业专业化人才的吸引, 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以及农场机械化的实现。

第四, 农场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

第五, 农场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实现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改善目前的城乡“二元化”结构,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实现。

(二) 不利方面

第一, 农业比较收益低, 农户单独种植那几亩土地难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根本不能实现致富, 农户要么主动外出打工, 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他人耕种;要么自己继续耕种, 通过发展家庭农场来承包更多的土地, 扩大规模, 但是现在土地承包要支付的租金越来越高, 农户自身积累有限, 一时支付如此高昂的租金实在困难, 而工商资本则相对自如, 这就导致一些农户即使想继续从事农业, 也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状, 挤出效应明显。

第二, 土地流转规模不定, 存在隐忧。当前情况下, 不管是发展家庭农场还是工商资本下乡租用农户土地, 对土地承包面积大小均没有一个确定的上限和相应的审核标准。虽说土地的集中种植、经营能够产生规模效益, 但是规模过大也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农户或企业的管理能力不强, 不能有效发挥土地的效益, 又要支付较高的费用, 不仅自身所承担的风险高, 而且有可能损害农户的切身利益。

总的来说, 农场式发展无论是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还是推动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利大于弊的。

三、对我国农场发展的借鉴

任何一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 一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既要考虑到农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又要结合该国的实际国情。因此, 在借鉴美国农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时, 必须掌握一个原则——实事求是, 既立足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情, 也要取其发展成功的经验, 防止盲目的崇拜和生搬硬套经验理论。否则, 即便是在美国看起来适用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 若不能结合我国实际, 那么, 这些美国的经验也难以在我国取得良好成效。

(一) 政策和体制

完善农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产业政策的规范化和农场发展制度的优化。首先, 完善土地流转制, 逐步放宽对家庭农场和合伙农场用地的审批程序, 鼓励家庭农场和合伙农场生产模式的发展;其次, 加强我国农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兴修道路和水利工程、兴建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业的防洪抗灾能力, 另一方面, 也可以促进农场由农村向城镇化的转变。也只有将农场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到实处, 才能更好地使农场吸收资金、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更好的实现农场的规模化生产。这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物质前提条件。最后, 完善农产品销售的法律法规制度, 坚持以市场这支“无形的手”为主导, 辅之以国家行政干预这支“有形的手”, 完善国家对农产品调控的法律法规制度。既有利于维护农场品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也可以保证农业生产者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上展开竞争, 从而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 壮大家庭农场在我国农场经济领域的发展规模, 促进我国农场体系的快速健康稳步发展。

(二) 技术和人才

在农场推广机械化作业, 加强农产品和农用机械的科研技术研发工作, 加强农业种植等科研技术推广, 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从业技术和技能。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之最, 得益于它有一套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邓小平提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对于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综观世界各国农业科技进程, 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一般先走重点发展机械学工程技术道路, 后走生物学工程技术道路, 如美国;另一种是人多地少的国家, 先走重点生物学工程技术道路, 后重点发展机械学工程技术道路, 如日本。综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实情, 必然不能照搬美国农场的机械学为先的农场发展道路。而是要结合我国国情, 首先, 建立一些如水利、平整土地等的硬件设施建设。其次, 我国地域不仅辽阔, 而且各地的地形地势、气候、降雨等情况不一, 因此, 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区域, 可以大面积的借鉴美国经验, 如东北平原等区域, 而在人多地少的区域可以先重点发展生物学工程技术的道路。最后, 随着我国在农业科研领域投资的加大, 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也就是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 从而真正实现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和农场规模化生产。总之, 要实现我国农场式的生产模式, 就必须不断完善基于我国国情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

(三) 农业财政金融体系

首先, 加大对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上的财政投入, 不断提高农业上的补贴标准, 加大补贴金额的覆盖领域, 从而, 不断完善我国全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其次,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的农业贷款机制, 从而真正发挥资本在农业发展上的市场化运作力量。最后, 不断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 真正意义上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利益。

(四)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生态破坏易, 恢复难的实情, 在对耕地进行开发的同时, 应该注重耕地的生态保护工作。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因此, 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建设, 在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基层农技推广上加大支持力度, 从而保证耕地资源在合理、有序、科学的基础上建成高标准的农田。

(五) 生产经营规模

采取国家农场为主, 鼓励家庭农场和合伙农场的发展。农场式生产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规模经济, 更好的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实现。对于我国农场的发展, 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 结合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家庭承包体制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在某些省份和地区, 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 也可以开办一些农业公司和企业, 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发挥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博文.国外家庭农场发展前经验与启示[J].新疆农垦经济, 2005 (2) .

[2]李志远, 李尚红.美国的家庭农场制给予的启示与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9) .

[3]施良平.国有农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1)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5]世界银行, 农业与农村发展[EB/OL].http://data.worldbank.org.cn/topic/agriculture-and-rural-development, 2013-5-18.

[6]丁声俊.农村合作制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23) .

上一篇:对抗压力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下一篇:农网改造投标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