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康复训练

2024-05-01

慢阻肺康复训练(精选5篇)

篇1:慢阻肺康复训练

学习心得

2015年11月16日,我荣幸的来到了湖南省直中医院呼吸二科进行规范化培训。不知不觉1个月已经过去了,这一个月的里,我主要学习了慢性阻塞性飞疾病的基本诊断与诊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它的主要症状:(1)慢性咳嗽 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2)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 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4)喘息和胸闷 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5)其他 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主要体征:(1)视诊 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2)触诊 双侧语颤减弱。(3)叩诊 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4)听诊 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具有以下特点的患者应该考虑COPD诊断: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及有COPD危险因素的接触史(即使无呼吸困难症状)。确诊需要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可以确认存在不可逆的气流受阻。根据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功能分级。COPD肺功能分级:I级(轻度)FEV1≥80%预计值;II级(中度)50%≤FEV1<80%预计值;III级(重度)30%≤FEV1<50%预计值,IV级(极重度)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伴呼吸衰竭。

治疗上,分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两种治疗。稳定期:1.非药物治疗:戒烟,运动或肺康复训练,接种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2.长期的家庭氧疗。3.吸入治疗(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严重者可适度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急性加重期:1.吸氧(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通气)。2.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3.全身糖皮质激素。4.抗感染治疗。

篇2:慢阻肺康复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咯痰和喘息,继而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护士应根据慢阻肺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护理措施,如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呼吸功能锻炼及康复锻炼。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饮食护理

1.1受代谢、缺氧及药物等影响,患者常有营养不良,尤应重视饮食调理。少吃碳水化合物:慢阻肺病人呼吸耗能增加,每日的能量消耗超过健康人。碳水化合物虽是机体能量的来源之一,但对慢阻肺病人而言,一餐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加重呼吸负荷。病人在夏天不妨吃些易消化,又有饱腹感的粥类,比如燕麦粥、小米粥、银耳粥等。

1.2多吃优质蛋白质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都是慢阻肺病人可以选用的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一杯温牛奶或者鲜豆浆加一只水煮鸡蛋是早餐的好选择。火腿也是夏季饮食中的常客,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进食欲。冬瓜汤里放些火腿,既消暑,又补充了蛋白质。黄鳝富含蛋白质,味道鲜美,也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夏季美食。

1.3新鲜蔬果变花样夏季蔬果品种繁多,是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慢阻肺病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番茄、丝瓜、西兰花、青椒、柑橘、葡萄、草莓等,有助增强机体免疫力。

1.4多喝水,少吃盐夏季出汗多,机体容易缺水,多喝水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以免痰液过于黏稠,不易排出。老年慢阻肺病人在夏天还应注意控制盐分的摄入量,因为研究表明,吃得过咸易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咳嗽、气喘,加重病情。

1.5少食多餐,避免生冷和刺激性食物为满足慢阻肺病人较高的热量消耗,兼顾进餐可能导致的缺氧和病人有限的胃肠道消化能力,推荐病人将一日三餐增至5~6餐,每餐8分饱。少吃冷饮,少饮酒、汽水、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烹调食物时,要减少辣椒、胡椒、芥末等调味品的量。2心理护理

慢阻肺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每况愈下,给病人带来较重的精神负担,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与病人沟通,常常和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心理变化,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放松心情,控制呼吸,保持乐观态度,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家人也应给予积极的诱导、关心和鼓励。良好的心理护理会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和精神负担。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康复中是十分见效的。3药物治疗

3.1支气管扩张剂 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其中β2受体激动剂速效制剂可有效迅速控制症状的发作,有沙丁胺醇吸入剂、口服药物丙卡特罗等;长效制剂适用于长期控制症状,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吸入剂等。抗胆碱药长期吸入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健康状况,主要有异丙托溴胺吸入剂、噻托嗅胺吸入剂等。茶碱类药物可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广泛用于慢阻肺的治疗。

3.2糖皮质激素 长期规律的吸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较适用于肺功能检查存在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有氟替卡松等。

3.3联合制剂 吸入激素和长效β2激动剂的联合制剂,例如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于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具有良好疗效。

3.4祛痰药 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改善通气,常用药物有盐酸氨溴索等。3.5抗菌药 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抗菌药治疗。

3.6抗氧化剂 可降低慢阻肺反复加重的频率,如乙酰半胱氨酸等。4呼吸机功能锻炼

指导病人进行缩唇和腹式呼吸,增强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减少耗氧量,改善呼吸功能,增加活动耐力。4.1缩唇呼吸

4.1.1病人经鼻吸气,然后再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 cm~20 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而不致熄灭为宜。4.2腹式呼吸

4.2.1病人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胸部和腹部,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吸气,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度,缓呼深吸。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日训练2次,每次10 min~20 min,每分钟呼吸7次或8次。5氧疗的护理

5.1长期氧疗能提高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5.1.1一般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1 L/min~2 L/min,氧浓度为24%~30%,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0 h~15 h。因夜间睡眠时,低氧血症更为明显,故夜间吸氧不宜间断。

5.1.2护士指导病人用鼻吸气,缩口呼气并做深而慢的呼吸使气体交换面积扩大,吸氧时间延长,有利于氧气的充分利用,促使血氧饱和度的提高。5.1.3正确的湿化和温化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提高氧疗效果。一般要求氧气湿度为50%,湿化液的温度保持在37 ℃时可提高氧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鼻导管每日更换,防止堵塞,氧疗装置定期更换、清洁、消毒,专人专用,预防感染。6咳嗽、咳痰护理

6.1鼓励病人多饮水,稀释痰液,协助病人翻身、叩背,指导病人深吸气后有意识咳嗽,以利排痰。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祛痰、镇咳药。

6.2采用生理盐水加盐酸氨溴索或生理盐水加硫酸特布他林氧化雾化吸入,使药液直接吸入呼吸道进行局部治疗,帮助祛痰。7严密观察病情

7.1详细观察记录病人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特别是细致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7.1.1呼吸频率加快往往是缺氧、病情加重的首要表现。

7.1.2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给医生掌握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7.2注意观察咳嗽、咯痰的情况,痰液量、色、性状变化提示病情转归。咯大量黄痰,提示有肺部感染存在,而痰中带血或咯血,提示病情严重或有结核空洞存在,或者大量脓痰突然减少,不易咯出,且出现发热或全身症状加重,提示痰液阻塞在支气管内,气道阻力增加,应及时通知医生,抢救病人。8健康教育

8.1良好的家庭护理是避免COPD复发的重要环节。保持家庭戒烟环境,避免大小环境污染,包括吸烟污染,家庭粉尘污染,厨房油烟污染。保持室内通风,室温须保持在18 ℃左右。

8.2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坚持服药,避免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的吸入。天气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防寒保暖,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预防感冒。冬季要注意颈部保温,保证上呼吸道有良好的血液循环。8.3增强体育锻炼。

8.3.1病人免疫功能下降,易引起病毒和细菌感染。故应加强体育锻炼、耐寒锻炼,遵照“春捂秋冻”的办法,使机体渐渐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慢阻肺发作。8.3.2在疾病缓解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体操、太极拳、散步、上下楼梯等运动,运动持续时间为20 min~30 min,至少每周3次或4次,注意在运动训练开始时,先进行10 min~15 min的热身运动,如缓慢步行、肌肉伸展和关节活动。切莫由于气急喘息而不愿锻炼,导致身体机能退化。耐寒锻炼最好从夏天就开始进行,经常用冷水洗鼻、洗脸和洗澡,增强耐寒能力,改善气道营养,防止COPD的发作。

篇3:慢阻肺康复训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的60例为2011~2013年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 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2], 均为稳定期。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1) 治疗组30例, 男17例, 女13例;年龄55~78岁, 平均64岁。 (2) 对照组30例, 男19例, 女11例;年龄54~77岁, 平均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祛痰、平喘、激素及氧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 给予运动和呼吸锻炼。运动锻炼:方法有散步、慢行、太极拳、健身操、骑自行车等。锻炼强度、时间、运动量从小量开始, 逐渐增加, 以患者自觉无呼吸困难、不感劳累为宜。运动时间30min左右, 每天2~3次。呼吸锻炼: (1) 缩唇呼气法:用鼻吸气, 呼气时将嘴缩紧, 如吹口哨状, 在4~6秒内将气体自口中缓慢呼出, 频率为7~8次/分, 每次10~20min。 (2) 腹式呼吸:患者将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部, 用鼻吸气, 同时挺腹, 然后用口呼气收腹, 同时腹部之手加压, 反复训练, 每日2~3次, 每次10~20min。

1.3 观察指标

(1) 呼吸困难评定:采用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问卷 (Medical reseach council scale, MRC) 进行评估[3]0分:无气促;1分:剧烈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 (0级) ;2分:平地快步行走或爬坡时出现呼吸困难 (1级) ;3分:与同龄人比平地行走时由于呼吸困难而行动缓慢后需要停下来休息 (2级) ;4分:平地行走100m左右即需要停下来缓解呼吸困难 (3级) ;5分:由于严重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间或穿脱衣服时即出现呼吸困难 (4级) 。 (2) 肺功能检查: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Flowscreen肺功能仪, 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和用力呼气一秒率 (FEV1/FVC%) 。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用表示,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MRC评分降低, 而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肺功能指标 (FEV1%和FEV1/FVC%) 均有提高, 而治疗组提高更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康复医学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临床医学是以治疗疾病为核心, 康复医学是以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其范围广泛, 不仅仅局限于感官和肢体运动康复, 还包括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中肺康复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目前, 国内大多数医院在COPD治疗理念中还是以药物起主导因素, 而在国外, 其稳定期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却比较普及。COPD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持续的肺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降低住院率、减少经济耗费、稳定或转归肺部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使其尽可能恢复至最佳功能状态。全面的肺康复治疗包括:病情评估、健康教育及心理社会支持、运动锻练、呼吸锻练、长期氧疗、营养支持治疗等[4]。其中, 呼吸锻炼和运动锻炼是COPD肺康复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呼吸训练通过建立腹式呼吸模式, 增加了膈肌活动度, 减少了呼吸肌耗氧量, 从而提高肺动态顺应性, 增加肺通气量, 缓解呼吸困难[5]。缩唇呼气法可增加呼气时的阻力, 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 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被增高的肺内压过早压瘪, 促进肺泡内气体排出, 较少肺内残气量, 从而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 缓解缺氧症状。运动训练可增加机体有氧代谢能力, 增强肌力, 提高全身运动耐力和气体代谢, 提高免疫力, 从而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6]。实际训练应当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强调放松、自然、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而且, 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 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本组研究表明肺康复锻炼通过改善呼吸形式, 提高呼吸效率, 增强体质及日常生活能力, 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使减退的肺功能得以恢复或阻止其进一步下降, 是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该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影响肺功能的呼吸系统疾病, 如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俞森洋, 蔡柏蔷.呼吸内科主治医生660问[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 43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年修订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 (1) :8-17

[3]Council (MRC) .dyspnoea scale as a measure of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Thorax, 1999, 54 (7) :581-586

[4]Sivori M, Almeida M, Benzo R, et al.New argentine consensus of 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2008[J].Medicina (B Aires) , 2008, 68 (4) :325-344

[5]马文华, 王慧玲, 张骞云.呼吸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 (8) :1026-1027

篇4:康复训练,助慢阻肺患者轻松过冬

除了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慢阻肺患者应主动改变周围的环境卫生,营造出干净、清洁的生活环境。尤其应该戒烟,避免“二手烟”危害。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为阻止慢阻肺病情进一步发展,我们为患者推荐一套辅助康复练习。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并减轻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呼吸训练(图1~图3)

缩嘴呼气法(吹笛样呼气法)

患者保持舒适放松的姿势,嘴闭紧,先用鼻缓慢吸气,稍停顿片刻。然后,把嘴唇缩成吹奏笛子时的口型,轻松将气从口中徐徐呼出。注意避免腹肌收缩,可将双手置于腹肌上加以判断。

腹式呼吸

1取仰卧位,用软垫将身体垫高,让头比身体低15~20度,双膝保持弯曲,腹肌放松。左手放于胸部以限制胸部活动,右手放在腹部脐上。

2先将嘴闭紧,用鼻吸气,同时腹部外凸,稍停片刻。然后用吹笛样呼气法呼吸,腹部同时向内凹。

下肋式呼吸

1将双手同时放于身体两侧末端肋骨,并轻轻施加压力。用鼻吸气,感觉将加压的手掌慢慢推起。

2用吹笛样呼气法呼气,肋骨同时向内缩,此时手掌加压的力量应逐渐加大。

贴心提示:上述3种呼吸训练应依次进行,先做缩嘴呼气法,然后是腹式呼吸,最后做下肋式呼吸,共用时1分钟。建议患者依照这个顺序,每天将3种呼吸训练轮流做4遍,每遍完成后休息2分钟。如果熟练掌握方法,无论采取仰卧、俯卧、侧卧或坐位、站立及活动时,都可尝试练习。

体操运动(图4~图9)

双臂左右摇摆 取站立位,双臂自然下垂,右臂向身体左前方摆动,同时左臂向身体右后方摆动,反之亦然。

双臂前交叉摆动 患者直立,身体放松,双臂在身体前做交叉摆动。

双臂上举 身体放松,双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上举,高至头顶,直到双手相触。

蹲站运动 取站立位,全身放松。患者躯干始终与地面垂直,双膝缓慢弯曲、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慢慢站起。双手在下蹲时扶住大腿,站起时则向身体两侧平举。

腰部伸展和侧屈 患者直立,双手分別放于两侧腰部,注意保持下肢和骨盆不动。腰部先向后伸展,然后再向左右两侧进行侧屈运动。

腰部旋转运动 站立位,全身放松。前臂自然弯曲,分別向对侧身体反复摆动,同时腰部伴随手臂进行扭转。

篇5:慢阻肺康复训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 年10 月至2014 年1 月收治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均被确诊为慢阻肺缓解期。

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 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患者均30 例。对照组男16 例, 女14 例, 年龄最小的58 岁, 最大的81 岁, 平均年龄 (71.2±5.8) 岁;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有17 例, 13 例, 年龄最小的56 岁, 最大的80 岁, 平均年龄 (70.8±5.6) 岁。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临床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 包括合理摄取饮食、对症给药等。研究组:进行康复治疗,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康复指导:选择力度相当的运动, 如:散步、体操、打太极、中度踢腿等;同时要求运动时心率与耗氧量程度分别为60%~90% 和50%~80%;15~40 min/ 次, 3~5次/ 周。 (2) 全身运动: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的康复宣教, 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 每周进行呼吸操等培训, 培训次数为3~4 次;合理搭配日常饮食, 蛋白质、脂肪、糖的分量比例为1:1:3。 (3) 吸氧练习: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吸氧练习, 每日练习持续时间为12~15 h, 氧流量为1~2 L/min, 氧浓度30% 左右。 (4) 呼吸肌练习:指导患者在有一定阻力的前提下进行呼吸肌训练, 可选取气体容量为800~1000 ml的气球帮助患者练习, 主要练习内容为呼气与吸气;用嘴对着气球进行吹气, 直到气体无法被吹出即可, 每日坚持练习10~15 min。

1.3 评价指标

(1) 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 包括呼气量 (FEVI) 、肺活量 (FVC) 等, 分别计算呼气量与肺活量在预计值中的比重[3]; (2) 运动耐力:严密监测患者5 min内行走的路程, 并在10 min后再次进行监测, 最后取两次统计结果的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将缓解期慢阻肺患者的相关资料记录至SPSS18.0 统计软件中, 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与运动耐力情况用百分比、率表示, χ2检验比较,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4 周后的康复效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与运动耐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与运动耐力明显改善,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肺功能衰减即慢阻肺, 当患者肺功能衰减时, 常表现为活动受限、体力不支等, 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研究[4]证明, 该类疾病患者均存在膈肌疲劳、慢性缺氧等情况, 进而使得肺血管痉挛、收缩, 并加剧了肺动脉高压的进一步发展。毛芳春[5]研究发现, 对患者每日进行15h以上的家庭氧疗锻炼, 可有效改善缺氧状态, 可以纳入呼吸肌锻炼的方案;每日坚持进行康复锻炼, 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与运动能力, 并在日常训练中依据患者基本病情给予合适的运动强度及运动方案, 包括间断性与持续性两种运动方式可供选择。对患者进行吸氧练习的同时可以及时调整呼吸肌功能, 提高协调性;临床研究显示, 对该类疾病患者给予缩唇腹式呼吸可帮助患者缓解呼吸肌疲劳状态, 提高呼吸的有效性。

国外研究[6]报道, 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给予相应的诊断与治疗, 并依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可使得患者生理、心理发生改变, 并尽早恢复患者生理与社会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COPD患者给予康复指导、全身运动、吸氧练习、呼吸肌训练等康复治疗后, 该组患者的肺功能与运动耐力情况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可用于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探究慢阻肺缓解期患者采用肺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 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0例, 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30例, 进行康复治疗, 包括康复指导、全身运动、吸氧练习、呼吸肌训练等,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连续治疗24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与运动耐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给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力, 改善肺功能, 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缓解期

参考文献

[1]于碧磬, 卢冬梅, 丁雪梅, 等.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康复, 2010, 25 (3) :214-215.

[2]冯利君, 易新华.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 2010, 25 (3) :212-213.

[3]宫巧俐, 张颖, 丁朴宏, 等.呼吸训练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患者康复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 (18) :3516-3518, 3568.

[4]李霞.肺康复治疗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11) :78-79.

[5]毛芳春.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影响的对比[J].当代医学, 2012, 18 (19) :73-74.

上一篇:第 三 章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ppt.Convertor下一篇:军训检阅解说辞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