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重点

2024-04-15

黄达金融学重点(共3篇)

篇1:黄达金融学重点

往链点点通Y(人民币)8.2713 而当时伦敦外汇市场英镑对美元汇率为:

GBP(英镑)1=USD 1.5816 人民币与英镑间的汇率为:

GBP1=CNY(1.5816×8.2713)

=CNY 13.0819

3.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

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不再以它们各自法定含金量之比为基础。汇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决定和影响: 国际借贷学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货币主义理论

4.汇率制度及内容、影响因素。

一、什么是汇率制度

指各国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三、影响汇率制度的主要因素 1.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

经济规模较大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往往选择较大的浮动汇率制。

经济规模小和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选择钉住汇率制(指一国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2.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外贸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容易采用弹性较小的汇率制度。

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

若一国进出口贸易集中于与某一个贸易伙伴之间:钉住该国货币有助于贸易发展。若进出口贸易集中于某几个国家,钉住某几个货币篮有助于贸易发展。4.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拥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5.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看书)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2.对资本输出入的影响

3.对各国国际储备和国际债务的影响4.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 1.什么是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

凡是涉及一国外汇收支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并把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2.广义的国际收支

往链点点通

往链点点通 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所有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

按特定账户分类, 全面系统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①按交易内容和范围设置科目

②按复式记账原理进行分类汇总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③形成统计分析报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 根据《国际收支手册》,标准组成部分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 两大账户以及“错误与遗漏” 账户组成。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进口大于出口。

(2)经济结构性原因,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失调。

(3)货币价值的变动。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短期内出口商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4)汇率、利率变动。汇率上升不利出口;利率上浮会导致资本流入。

(5)国民收入的变动。当一国的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并影响国际收支

6.国际资本流动(长期/短期)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3.短期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收支、汇率、货币政策、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上。

4.短期投机资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①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④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4.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① 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

② 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促进商品和劳务的输出; ③ 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壁垒; ④ 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2.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① 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② 提高工业化水平;

③ 扩大产品出口数量,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④增加了新兴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往链点点通

往链点点通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第一节

往链点点通

篇2:黄达金融学重点

第一章

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无限法偿、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课后习题:(4)

第二章

消费信用、商业信用、本票和汇票、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

课后习题:(5)、(7)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基准利率、贴现、收益资本化、利率变动的主要影响

课后习题:(1)、(9)

第五章:

外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制度、汇率风险有哪些? 课后习题:(2)、(3)、(5)、(6)

第六章

金融市场、CDs(大额存单)、回购协议、一级市场(发行股票及债券)、二级市场(转让市场)、期权(期权的买方有权在规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衍生金融工具(期货,股票指数期权等)、投资基金(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基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证券投资活动)、证券化(资产证券化)、银行间拆借市场

课后习题:(3)、(4)、(5)

金融市场构成及其要素、股票市场内(外)特点、货币市场特点、债券股票交易价格的取决因素、远期和期货合约的异同点

第八章

课后习题:(3)、(4)

第九章

中间业务、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创新、信用中介、表外业务、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与其他产业有什么不同)、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业务有哪些、货款的分类及其标志、金融监管(《巴塞尔协议》)、金融创新的动因

课后习题:(10)、(15)

第十章

中央银行的概念、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支付清算体系、中央银行的性质、央行资产负债业务

课后习题:(1)、(6)

第十一章

基础货币、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货币存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第十五章

篇3:黄达教授荣获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

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荣获此奖项。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 是中国第一个为表彰在中国金融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而设立的大奖, 每届奖金100万元人民币, 是目前中国经济金融领域奖励金额最高的奖项。

黄达教授1925年生于天津, 1950年秋季开始讲授货币银行学, 1979年晋升为教授, 1991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2009年被中国人民大学聘为一级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

黄达教授是新中国金融学教材与课程体系的主要奠基者与引领者、新中国经济学领域综合平衡理论体系的系统论证者、新中国金融学科体系的主要设计者、新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

上一篇:2015年度妇产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实习老师见面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