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贝壳》教学案

2024-04-23

3 《贝壳》教学案(精选6篇)

篇1:3 《贝壳》教学案

3、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先抑后扬由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火花。生命真是一个奇迹。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二、展示交流

1、作者简介

2、生字词:

收敛()聒聒()宽恕()卑()微 .... 短zàn()cuì()弱 一丝不苟(). ﹙1﹚、收敛: ﹙2﹚、聒聒 ﹙3﹚、宽恕: ﹙4﹚、卑微: ﹙5﹚、一丝不苟: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文探究

《蝉》

(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蝉?

(3)、作者对蝉的态度为什么有所不同?

(4)、《蝉》这篇课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贝壳 》

(1)、《贝壳》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2﹚《贝壳》一文里,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绘,然后生发了那些联想?

5、问题质疑。

互动释疑:将自己还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1、“秋风的颜色”给了你那些感受?

2、《贝壳》一文里“是不是也应该„„更加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4、试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感悟创造

总结存储:请各小组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___”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情感上考虑。

四、评价学生展示。

五、达标测评﹙见学案﹚

3、《短文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并识记本文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文意。

3、了解先抑后扬、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基础知识园

一、注音或写汉字:

收敛()聒聒()宽恕()卑()....微

短zàn()cuì()弱 一丝不苟().二、解释词语:

1、收敛:

2、聒聒:

3、宽恕:

4、卑微:

5、一丝不苟:

三、课文探究站:

1、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蝉?

2作者对蝉的态度为什么有所不同?

3、《蝉》这篇课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4、《贝壳》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 预习疑难点:

互动释意:将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探究解疑。

● 感悟创造链: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上、思想感情上考虑。)

2、课外延伸:

A、学习本文后你有何感悟?

B、你还知道作者那些作品?请写出来。

●反馈检测:

一、文学常识:

1、《蝉》选自,作者,原名

2、《贝壳》选自。作者,台湾 家,家,有诗集,散文集。

二、仿照前面两个例子续写一句话:

生命就像禅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生命就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2、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

3、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东西。....

4、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5、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

四、阅读《蝉》,回答问题:

1、文章开头就用 和 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讨厌态度。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概括文章中的关蝉的知识较准确的一项是()A、蝉的生命短暂,只能活一个夏天。

B、蝉的躯体小,但发声器很发达,它的叫声使人心烦。C、蝉从幼虫成长到秋天鸣叫之前,在泥土中孕育了17年。D、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时就开始。

3、文章画线句中的“那”具体指:。

4、文章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蝉烦人的聒聒!”为什么提到“斜阳”和“秋风”?正确的解释是()

A、天色将晚,气温变凉,蝉会停止鸣叫。

B、秒天一到,蝉的生命,如同夕阳西下,行将结束,但它的生命意义值得肯定。

C、夕阳西下,秋风瑟瑟,给人以凄凉哀伤之感,对原来“烦人的聒聒”也懒得计较了。

D、天色将晚,天气变凉,蝉的生命行将结束,引起了作者的同情。

5、这篇散文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篇2:3 《贝壳》教学案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一个延伸课程,我们园在进行玩教具制作时进行了皮影的制作,我有幸参与了制作活动,在制作时幼儿也对我做的“鸡妈妈”产生了很大兴趣,并问东问西让我把做的过程讲给他们听,在制作完成后我为孩子们表演了这个皮影戏《蛇偷吃了我的蛋》,幼儿看过皮影后,对布上反射出的图像很感兴趣,并尝试着和老师一起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对光和影子的变化深深的吸引了。借此机会我们生成了光影添画——《贝壳艺术》。

我们地处海南,贝壳便是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贝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正是我们海南的独有特色,所以我选择贝壳为我这节课的主角。光影绘画表现事物的基础是光,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更别提作画了。光使物体呈现在幕布上的轮廓,让幼儿有自我想象的空间,敞开艺术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里任意翱翔。在教学实施前我们给幼儿欣赏了大量的图片,让幼儿有实际操作延着物体的轮廓绘画的基础,并了解在物体轮廓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线条变成精美的画面,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创作作品的意图。

幼儿有了以上的欣赏和铺垫,然后通过学习的方法,让幼儿探讨用不同种类的贝壳产生多种光影反射出的影子,幼儿通过影子描绘在纸上并加以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加强了幼儿创新能力,又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并描出贝壳在灯光照射下的影子轮廓,让幼儿根据轮廓大胆尝试创意添画。

2、体验光影添画的乐趣。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海星、螃蟹、海马、章鱼、投影仪、灯、白幕布、手电筒、纸、各种贝壳、油画棒、贴了透明胶的白纸。

经验准备:幼儿在画画之前有描实物轮廓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活动《猜猜它是谁》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的一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螃蟹的影子)

幼儿:螃蟹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呢?(引导幼儿尝试说出螃蟹的影子)

教师:真聪明,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螃蟹(师幼儿一起验证)。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动物是谁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贝壳的影子)

教师:我们一起请小客人自己出来我们看看它是谁好吗?——出示贝壳。

2、探索交流,引导幼儿用描线的方法描出贝壳的影子轮廓,并进行创意添画。

教师:那么谁有什么好方法让贝壳的影子留下呢?(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我有一个好方法!

老师示范把纸放到白幕布上投射出影子并一边画一边出说:我们要把轮廓描下来哟。;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描出贝壳的影子)看这就是贝壳的影子了,你觉得添上几笔会变成什么呢?幼儿发挥自己奇特的想象力尝试诉说,老师现场添画。如:扇形的贝壳可以变成芭蕾小姑娘的裙子、一把小扇子或是孔雀的尾巴。

教师:你们想不想也试试这个留下贝壳影子的好方法呢? 老师操作投影仪并讲解具体的做法。

幼儿两人合作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导幼儿,可适时引导幼儿如何进行创意。

3、欣赏评析

教师:刚才你都描得很好,很多小朋友添上几笔后变成了另外有趣的造型。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说说,你是怎么进行创意的。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海底的世界非常丰富,除了贝壳可以用来玩光影添画的游戏外,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来添画,请你们回家找一找并带到幼儿园,下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再一起玩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们幼儿在接省级幼儿教育专项课题“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中我上的一节美术课。我们班的孩子喜欢画画,喜欢用五彩的画笔来表达对周围世界自己的认识,在此同时也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指南》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

贝壳在海南到处可见,如果让幼儿纯粹地利用贝壳画画,整节课对大班孩子来说就显得单调了些。因此,在开始我用我们演皮影的白色幕布投射出不同的海洋生物,让幼儿猜出是谁?幼儿可以根据海洋生物的轮廓猜出物体本身,充分的激发幼儿对本节课的兴趣点。《指南》中“关注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知识是有限的,而孩子的想象力变化万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直奔主题通过贝壳的影子,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随之老师将幼儿的想象出来的物体,随手画在拓好贝壳的影子上,让幼儿一下子明白老师的意图。激起幼儿自我创作的兴趣。在请幼儿们操作投影仪绘画时幼儿很激动,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创意光影贝壳添画,更加让幼儿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

在此同时,麻烦也出现了,幼儿听了老师讲述投影仪的操作。当幼儿自行操作时,对手电筒上下移动和光影在纸上大小变化的体现,使幼儿在调整物体大小时手忙脚乱。这是第一节课幼儿对材料和贝壳都很好奇地,左摸摸右看看,显得这时候很乱。所以这是我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下一节课调整和改进之处。幼儿艺术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让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丰富其幼儿的创意,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展现幼儿对艺术的向往。

评价环节,我请创意独特的孩子,来述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意图,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鼓励孩子们大胆述说,尊重每位孩子的想法,在美术活动中让孩子尝试制作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欣赏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意和闪过点,我们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作品。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个性,并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想象、动手操作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篇3:3 《贝壳》教学案

坐拥豪车、房产, 事业有成的80后楚维曾是朋友们羡慕的“少帅”。2010年2月, 楚维与妻子赵丹, 在没有经过国家批准的情况下, 建立了“维财金”黄金电子交易网络平台, 接收客户交易保证金共计约23.57亿元。这样的违法行为, 使得昔日的“少帅”与其他9人, 都因非法经营罪被起诉。

认定构成非法经营罪, 楚维被判14年

在今年5月该案的开庭审理中, 对于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 楚维表示没有异议。辩护人提出, 楚维对湖南维财公司的经营行为性质认识错误, 在主观上没有非法经营的故意, 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但法院没有采纳这一辩护意见。

法院认为, 楚维在成立湖南维财公司之前就接触过期货类业务工作, 应该对一系列程序有明确认知, 且湖南维财公司也完全超出了核准的经营范围。因此, 可以认定楚维是故意非法经营, 且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擅自超越经营范围经营期货业务, 非法获利3.7亿元, 构成非法经营罪。

在情节认定方面, 公诉机关认定10名被告人都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应该都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院则认为, 刑法对非法经营罪中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类犯罪认定情节严重和特别严重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一般以非法经营额和非法获利额为基础, 综合考虑主观恶性、社会影响、实际危害后果等因素认定, 楚维、赵丹、邹龙飞、周志义、黄波都应该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但对许争艳等5人, 则应该认定为“情节严重”。且法院认定楚维为主犯, 赵丹、邹龙飞等其他几人都是从犯。

因此, 法院最终以“非法经营罪”, 一审判处楚维有期徒刑14年, 罚金1200万元;赵丹有期徒刑6年, 罚金800万元。其他8名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 (缓刑2年) 至有期徒刑5年不等。解冻“维财金”电子交易系统保证金交易账户中交易客户个人账户内资金, 分别还给各交易客户。冻结扣押在案的款物分别没收, 上缴国库或依法处理。

听到判决结果, 受害者表示“很不满”

从外地赶来的部分受害者, 在法院附近的宾馆讨论着, 大家对这一判决结果都表示“很不满”。

“代表110名受害人, 我对这样的判决表示很遗憾。”部分受害人的代理律师、北京市英政律师事务所律师郝振勇认为, 这一判决结果没有起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郝振勇认为, 楚维等人的行为应该构成诈骗罪, 但现在是以非法经营罪判决的, 属于重罪轻判, 而且根据赵丹的违法行为, 应该定为主犯, 现在也只定了从犯。

“最让受害人不能接受的是, 法院判决对受害人损失的退赔不到位。”郝振勇表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中提到“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 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 应当及时返还”, 而楚维等人账户上的钱都是受害人的财物, 应该返还。

受害人表示, 下一步会通过法律途径, 争取获得退赔。

律师观点:参与者难处可理解, 但钱难追回

对于此案, 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曙认为, 湖南维财公司没有获得批准许可就从事这种交易, 其行为就是非法经营。因为楚维等人的目的不是直接占有交易人的钱, 而是通过交易人的钱不断地在平台上交易而赚取佣金, 因此, 他们的行为不能定为诈骗罪。这些钱既然是非法经营所得, 属于违法所得, 法院固然会判决上缴国库。受害者的难处虽可以理解, 但因为参与者的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 因此这些钱很难受到法律保护, 难以追回。

法院提醒:投资时务必看清经营者资质

开福区法院提醒市民, 许多“地下炒金”公司以境外黄金公司在境内的代理商名义大肆发展客户, 并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参与地下炒金活动是非法的, 在非法期货交易中, 个人的资金和交易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因此, 市民在进行证券期货投资时, 务必确认经营者的经营资质, 通过合法途径, 走正规程序, 买卖正规交易所的上市品种, 才能让违法经营者无机可乘。

案情回顾:非法平台接收保证金23.57亿元

1983年出生的楚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2月, 楚维和妻子赵丹出资2000万元, 在长沙注册成立湖南维财大宗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其中楚维占60%股份, 赵丹占40%。

湖南维财公司成立后, 楚维购买了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系统应用软件“大宗贵金属订立转让系统”, 在没有经过国家批准许可的情况下, 建立“维财金”黄金电子交易网络平台。宣传中, 维财交易所自称“湖南省政府批准、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及中国工商银行第三方监管”, 误导投资者认为这是个合法的黄金期货电子交易平台。利用平台, 楚维等人招募社会公众客户开展黄金标准化合约交易, 通过收取交易手续费的方式获利。自公司成立以来, 在全国发展省级代理商27家, 其他各级代理商700余家, 注册客户3.9万人, 接收客户交易保证金约23.57亿元。

篇4:如此揪出“3·19”案凶嫌

3月7日上午11点,台湾“3·19专案小组”在“最高检察署”举行记者会,指案情有重大突破,锁定案发两天后溺毙的男子陈义雄涉嫌此案。

警方的惟一“证据”是陈义雄之妻的自白,陈义雄最后并未俯首认罪,因为他被寻获时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这是《纽约时报》所说的“一本廉价小说的情节”,也是正在台湾上演的重大新闻事件。

警方是这样找出他的

事实上,早在2004年3月26日,专案小组曾公布一名可疑黄衣秃头男子照片,就有人出面指认他是陈义雄。可是因为证据不足,警方很快就排除他涉案,陈义雄两天后也离奇地溺水身亡。

2004年10月12日,警方“以弹查枪、以枪追人”,确认“3·19”凶枪及子弹是出自唐守义之手。从唐守义这条线索,专案小组查出唐守义卖掉53把同款改造枪支,其中共有15把符合作案要素,这15把手枪中,只有2004年1月间,陈义雄通过他的姐夫黄维藩,向中间人陈柏彰购买到唐守义所制造的子弹。警方因此认定陈涉嫌重大。

2005年2月17日晚上,警方监听到陈义雄的大儿子打电话给太太,交代她:“那支歹东西收好哦。”专案小组乍听士气大振,21日凌晨,便前往陈家搜查,但只查获一把玩具枪。遂以陈家消灭证据之嫌,将他们列为被告,并逮捕陈义雄的大儿子、大媳妇及女儿3人讯问。

经过专案小组和刑事局长侯友宜的一再讯问,陈妻承认黄衣秃头男子就是陈义雄,还录下“向大众道歉”录像带说:“我先生对阿扁开枪是不对的事,造成社会伤害、不安,我深感抱歉,向大众道歉。”

畏罪自杀“可能”合理

2月21日的搜查中,检警还查到陈义雄的台历,很多地方记载着他对时局的不满:“阿扁当选后,近日移迁大陆人口增加”、“莫叹枝无叶,只恨太阳偏”,透露出“可能的”犯案动机。

侯友宜还说,陈义雄留有3封遗书交代后事,但都被陈家烧掉了。陈妻记得其中写着:“我们本来是个美好的家庭,自从那件事情之后,觉得很郁闷。陈水扁当选之后,整个社会的经济变差,我们位于XX路的那栋房子变得卖不出去,让我们没有办法帮(亲属)还债,也没办法身边留一点钱……我对社会大环境及经济很失望,阿扁又再次执政,可是我年纪大了,没有力气改变什么……我不是不讲,我都闷在心里。”透露出“可能的”自杀倾向。

警方最后的结论是,陈义雄是畏罪自杀。除了有遗书外,陈义雄当天身着新衣、新鞋,自己骑摩托车,划单人竹筏出海,没有外力介入的迹象。

深谙水性的人溺死成谜

陈义雄亲友表示,63岁的陈义雄曾是台南市体育会角力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过潜水协会、狮子会、台南市6分局民防副分队长及顾问,练过合气道、柔道与太极拳。他身体强壮,体力不输年轻小伙子,外貌也不像年逾6旬的人。他平常热衷各项体育社团活动,生活相当正常,除了小酌之外,也没有抽烟、喝酒的坏习惯。

一个生活单纯,并没有黑道背景及前科记录,家庭堪称美满,常运动、四处泡茶聊天的人,让外界怎么也猜不到会有枪击阿扁的动机。根据检警的说法,陈义雄是因为“对阿扁执政的不满”导致犯案,具体的原因则是“房子卖不出去”,无法为“亲人”还债。但专家认为,这个动机“薄弱”,这种人不可能去枪杀“总统”,除非他是政治狂热分子或疯子,陈义雄显然都不是。

更诡异的是,深谙水性、擅长以鱼枪捕鱼、曾加入潜水协会的陈义雄,竟会溺死,而且是死在他平时很少用的手拉网里。以他的技术,怎么会被网缠住?他究竟是自杀、意外,还是遭到灭口?可能永远都是个谜。

灰衣男子为何不追踪

一名专案小组成员不讳言,从现场搜集的所有拍摄画面,“热区”内没有看到黄衣男子陈义雄,只有一名灰衣男子。

专案小组从头到尾都锁定灰衣男子涉案,警方从拍摄画面可以看出,研判他一手作势挥舞旗子,一手开枪射击。但检警在清查全台2300万人后,就是找不到灰衣男子,让专案小组非常气馁,认为可能是境外杀手。现在,警方却突然排除灰衣男,而公开锁定不在“热区”的黄衣秃头男子就是陈义雄,完全凭借大胆推测,连不少专案小组成员都跌破眼镜。

最重要的是,从警方公布黄衣男的画面,秃头情况似乎相当严重,连顶上都见光,但从陈义雄溺毙尸首观察,头发只有前面额头较高,顶上毛发还很浓密,和黄衣男长相有差距。

就录像带画面来说,如果陈义雄是黄衣男,充其量,只能证明陈义雄曾到车队现场,但并不一定能证明是陈义雄开枪,有可能是灰衣男开枪,他只在现场观看。再说陈义雄没有前科,也未开过枪,怎么有可能以63岁年纪,从容地在重重警力及特勤保护下,开枪后走人。

至于为何陈妻会承认先生犯案,这只能要问侯友宜,因为3月4日当天,侯友宜怪异地清场,只留自己和另一名高阶警宫亲自讯问陈妻。

两名人证都不可靠

侯友宜在记者会中表示,因为陈柏彰供称在2004年1月间,将“唐守义枪弹”转卖给陈义雄姐夫黄维藩,而黄维藩事后指证把枪交给陈义雄,所以专案小组才确定陈义雄拥有刺扁的枪弹。但经媒体深入调查,却发现这两名指证陈义雄拥有枪支的关键证人,供词都不能采信。

首先是第一人证黄维藩。据查,高龄86岁的黄维藩是到处“讨便当”的老荣民,经济状况很差,并且还拖欠大众银行177万元(新台币),儿子又因车祸成为植物人,长期卧病在床。以他的状况,任何要卖枪的人根本不会想到他。

至于第二号重要人证陈柏彰,在2003年12月间被查获持有枪弹,2004年“3·19”后被判缓刑4年。根据判决书,当时陈柏彰供称枪弹是一名已死的“郑永河”寄放,但在唐守义的枪弹案中,他却翻供那些枪弹是向唐守义购得,从而成为专案小组侦办“3·19”案起死回生的关键。而且,陈柏彰竟与“3·19”当天提供陈水扁吉普车的台南市议员郭信良是旧识。

且不说陈水扁和吕秀莲在枪击当天,突然同车,并舍弃“国安局”原定的座车,改由郭信良提供没有防护的吉普车游街,郭信良还派侄子担任司机(32页题图中划圈者)。陈柏彰和郭信良素有交情,一个提供吉普车载阿扁,一个卖枪给黄维藩。这是巧合?还是其中有隐情?更巧的是,在枪击案发生后,郭信良也是指证陈义雄就是黄衣秃头男的两名证人之一。

“死无对证”成结案良策

陈义雄离奇身亡,很自然让人连想到尹清枫命案。当年海军上校尹清枫因涉入多起军购案,疑挡人财路遭灭口,陈尸在宜兰外海。诡异的是,案发后多位相关当事人一个一个离奇死亡,该案至今悬而未破。一直查到关键人物都死了,“死无对证”似乎成了结案最好的方法。

“3·19”枪击案改写2004年台湾“大选”结果,陈水扁、吕秀莲因此当选连任,全台民众都想知道真相,尤其是那一半支持蓝营的选民。但宣称有重大进展的专案小组,所拥有的证据只有现场3张录像、陈义雄的遗书及其家属自白,不但凶枪未寻获、遗书销毁,且陈义雄尸体也早已火化,却迳自宣布陈为“3·19”枪手,此一“推理”未免太过“离谱”。

篇5:3短文两篇(蝉,贝壳)解读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教学难点: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炎炎夏日中,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种声音?(蝉声)当你们听到蝉声,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有同学说很烦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和蝉有关,其作者是否也和你们一样讨厌蝉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三、字词积累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宽恕(shù):宽容饶恕。短暂(zhàn)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四、整体把握,问题探究

课文朗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蝉》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学生探究

明确:“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五、小结写作特点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六、拓展延伸:

“蝉”在文学作品中作为一种意象也是经常出现的,比如说古代诗歌中就有不少诗人吟咏“蝉”,学生朗读学习《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六、作业布置

结合作业本习题预习《贝壳》

《贝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对比欣赏这两篇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教学重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教学难点:

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独特的感悟。

一、导入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如:(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2)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二、走近作者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三、整体感知

品读《贝壳》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3、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4、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四、比较阅读

试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不同点: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六、拓展延伸

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参考:

生命就要像小草一样,即使卑微;也要坚韧不拔; 生命就要像火焰一样;即使熄灭,也要绽放光芒; 生命就要像白杨一样,即使普通,也要参天耸立。

七、作业布置

1、完成作业本练习。

篇6:3桃花心木教学案

3桃花心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林清玄当代作家,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等。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

2.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自主预习:

1、读准生词语,并注意它们的书写,弄懂意思。(注音)膝盖()、插()、莫名其妙()、无缘无故()、汲水()、模仿()语重心长()、一番 话()锻练()、补充其他词语: 检查自测

①给这些字注音并读准: 萎 锻 空 种

②这些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写两遍,并组词: 番 锻 雅 勃

③会读:插秧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优雅

2、了解作者林清玄及桃花心木这种植物。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3、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即主旨)。交流合作

1、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段解读文本: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提升

1、当这些桃花心木还小的时候,种树人是怎样培养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情先是()(),再后来是(),如果种树人在你的身边,你对他的做法会有哪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向种树人提出疑问时,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在文中找一找。

4、抓住要点,细细品味。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样种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提示从种树人的话找)

2、读句子①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②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③我模仿老天下雨是为了桃花心木苗不养成依赖之心。

5、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想一想:种树人的这些话有道理吗?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这里“不确定”是指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不确定”,比如。

我明白了作者是用借

喻人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6、“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是因为:。

7、怎样理解“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8、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对种树人说

;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 一起成长的伙伴

;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拓展延伸

我们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光是说树的成长,也告诉了我们人的成长经历一些挫折、一些磨难,会成长的更快,更坚强。有人说:看人家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多幸福。

有人想:父母就应该让我幸福地生活,他们现在给我洗衣做饭不过是为了长大后我给他们洗衣做饭,我现在给父母提各种要求都不过分。

你怎么看待你的父母给你生活?怎么看待以上两种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威制作,不得翻印】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 期 制作人:王香芹 审核人: 签批人:

桃花心木测评导学案 教学目的:

1、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2、拓展思维,增强分析短文的能力 一 看拼音写词语chā

yānɡ

wěi duàn liàn yōu yǎ

lún fān bó

shēnɡ

ji()

()()()()()

二、形近字组词。萎()汲()赖()旦()雅()

委()极()懒()但()稚()

番()锻()炼()勃()忧()

翻()段()练()脖()优()

三、近义词。偶尔()

依赖()

特别()

模仿()

优雅()汲水()基业()枯萎()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莫名其妙:意思是。文中指。从从容容:意思是。文中用来形容。语重心长:意思是。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的说话,表现出

五、给画下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或注音。

1、莫名其妙(1)名字,名称。(2)出名,有名。(3)说出。(4)量词,用于人。

2、无缘无故(1)缘故。(2)缘分。(3)沿着,顺着。(4)边。

六、填入合适的词语。()的树

()的基业()的人

()的树苗()的心

()的能量

七、在括号里反义词。

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3、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1)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在老家屋旁的空地上种了许多桃花心木的树苗。(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填空并答题。1.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_______,有时隔_______,有时隔_______,有时隔_______才来一次;________也不一定,有时浇得______,有时浇得____。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

;二是。这句话为后文作者 作了铺垫。②.写出你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2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会()。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就能(),努力生长。上述一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借()喻(),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①.“不确定”指的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什么情况? ②.“养分”、“能量”分别指什么? 3由于老天下雨总是____的,如果无法在____中____生长,树苗就会____;即使幸而存活,但是它的根却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____遇到____,也会一吹就倒。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打好____。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样子,浇水没有规律,浇水时

间____,浇水的量也____,他是想让树苗不要养成____的心,要学会____,拼命扎根、找到水源,才能长成____的百年大树。他真是用心良苦啊。4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

雨,也会一吹就倒。”

(1)“语重心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树人讲的这番话有三层意思: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我”从种树人这番话中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阅读习作,回答问题。钓鱼的趣味

一天,爸爸教我钓鱼。我们带上鱼竿、鱼食、水桶,来到海边。我学着爸爸的样子,装好鱼竿,拴好水线,串上鱼食,把钩甩到远处,静静地等鱼上钩。过了十分钟,漂儿一直不动。我扭头看爸爸,他已经钓上了一条鱼。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心想是不是鱼食从钩上掉了,提起竿一看,鱼食在钩上还好好的。

这时,爸爸对我说:“这个季节钓的鱼主要是狗鱼。它们在海底,等食物到嘴边才吞到嘴里,吞到嘴里住一会才下咽。你要慢慢地移动鱼竿,鱼漂儿动了不要马上提,要等它把钩吞到嘴里再提。”

我照爸爸的方法去做,耐心地把竿儿一会儿往这一会往那儿地摆动。果然不多时,鱼漂在水面上一上一下地动了,竿子稍也在微微颤动。我的心一阵猛跳,握住鱼竿等待时机。漂儿抖着完全沉入水中,一定是鱼儿咬住钩了。我便使劲一提竿,呦!还真有点重。我盯着水面,眨眼间带着水花,一条约5寸长的狗鱼被线拉出水面。它在空中弯来弯去地挣扎。这时候我真不知道有多高兴。鱼被摔在岸上,在不停地扭动身子。我连忙拿起鱼儿。这时我发现,钩已经挂住了它的喉咙。鱼朝我张嘴,瞪着眼睛,身子还不住地扭动,像在恨我用诡计钓了它。爸爸笑着说:“这下会钓了吧!”“看来干什么都要窍门!”我说。

照这个办法我又钓了5条,直到夕阳落山,才和爸爸提着装有十几鱼的水桶兴冲冲地回到家。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的开始发展结果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作者通过这件事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 在一个华丽阔绰的房间里,敞开的窗台上,同天然的盆花摆放在一起的,是瓷花盆里的几枝假花。这些假花在铁丝做成的枝干上,骄傲地摇摇曳曳,对人们炫耀着自己的艳丽。

突然间,“哗啦啦”地下起大雨来,瓷花盆里的绢花连忙向老天爷请求:你能不能把大雨制止住?接着

“老天爷!”假花还哀求说,“你赶快把大雨制止住吧,它们有什么好处呢?世上还有什么比它们更糟糕的?瞧,街上不能再走来走去,到处都是泥浆和水洼!”

然而老天爷没有理睬它的无理请求,大雨也没有收起它的雨帘,还是自管自不停地下着。它把炎热驱散,使空气清凉,大自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所有树木、青草经过雨水冲洗后变得焕然一新。那时候窗台上所有的鲜花争奇斗妍,由于雨水的浇淋,它们愈加芬芳、鲜艳和娇嫩了。而那些可怜的假花,从此失去了鲜艳夺目的光彩,被当作垃圾扔到了院子里。

上一篇:创业成功的秘诀下一篇:被打击着成长的心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