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教学案

2024-04-12

马教学案(精选6篇)

篇1:马教学案

《马说》教案

学校:武威第五中学 授课人:张秀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背诵全文。结合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字里行间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掌握虚词,实词,品味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2、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寓意,理解重点语句。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文体及作者。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读音及释义。

3、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小品《不差钱》导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

1、了解文体及作者。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读音及释义。

3、把握文章结构。

三、文体及作者

先提问学生对文体的掌握和对作者的了解,学生互相补充,师明确。(多媒体播放)

1、解题

说,也称杂说,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的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2、作者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出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一)自学指导:

下面请同学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我们再请同学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如有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纠正。

(二)读课文,教生字

1、指名学生读课文,有错即停。

2、老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

3、重点字读音

祇辱于(zhǐ)骈死于(pián)槽枥(cáo)(lì)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sù)àn)食马者(sì)才美不外见(xiàn)食之不能尽其材(sì)其真无马邪(yé)

4、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且声音洪亮、流畅。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自学指导(多媒体出示)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小组间合作交流,疏通文意,如有难点,先标注,稍后大家一起解决。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最后再连起来整句翻译。

(二)先学

学生再读课文并结合课下注释,试着译读课文,有难点的小组间交流解决,教师巡视,了教学情。

(三)后教

1、指名译讲:指名学生先译讲,发现错误,其余同学帮忙更正,如还是不正确,老师更正。

2、将学生翻译错的重点讲解。(多媒体出示重点字词)掌握下列词语:

故虽有名马:即使 祇辱于:只是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 是马也:这 才美不外见:才能;见通“现”,表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等同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能 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执策而临之:面对 尽其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3、鼓励学生梳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知识,师生共同学习。

4、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六、当堂训练

1、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2、指名学生上黑板解答。

3、师生点评纠正。

4、全班齐读生字。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第二题。课后反思

篇2:马教学案

教师寄语: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会文章的寓意 3.培养振兴民族,奋发有为的高尚情操。

一、课前预习

1、你能讲出几个含有“马”字的四字成语或是诗词名句或是谚语吗?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前泼水、马瘦毛长、一马平川、驷马难追、走马观花、快马加鞭、马革裹尸、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春风得意马蹄急 踏花归来马蹄香 浅草才能没马蹄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___韩愈___,字_退之_,___唐__代___散文______家、诗人。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韩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__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

3、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4、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不以千里称也()..⑶一食或尽粟一石()⑷食不饱()..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⑹策之不以其道()..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⑻执策而临之()..⑼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7、翻译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进粟一石。(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整体感知:

(1)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 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思考以下问题

A、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C、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2)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我们不禁要问:造成千里马如此遭遇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千里马被埋没了呢?下节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2)

思考:

A、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千里马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本段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3)

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4)

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2)

思考巩固:

A、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B、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哪句话揭示了全文主旨?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其真不知马也。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再齐读一遍,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作者是在用一种怎样的语气在说?(3)

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4)

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

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4、读课文,理解文章结构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屏幕显示版书)

(二)合作探究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显示版书)

三、课内拓展

1、古往今来,曾有许多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尽的感慨。请写出其中的两人及他们发出的感慨。

2、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请举例说明。

堂堂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①.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命运。

③.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有关句子回答)

④.由本文内容引申开去,简要谈谈你对“人尽其才”的看法。

⑤.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才美不外见

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D.食不饱,力不足

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课后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蝂,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①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②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③矣。苟能起,又不艾④。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①卬ánɡ:高举着头。②踬zhì仆:跌倒。③病:疲惫。④艾yì:停止,悔改。

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辄持取()

苟能行()

又不艾()

人或怜之()又持取如故()亦以病矣()

2、选出加粗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A.以厚其室 B.为去其负

C.日思高其位 D3、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4、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

篇3:马教学案

因而以下几个问题是我们亟待回答的。第一, 大家为什么要“贿赂”马某某。第二, 马某某那么多的非法收入为什么至今才查获, 而且还阻力重重。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可以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说法回答———马某某有一个具有高官背景的“干爹”。在这里, 我们认为这个答案太肤浅。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深入分析。首先, 第一个问题大家为什么要“贿赂”马某某。通常有两种情况, 第一就是主动送, 这种多数是因为有求于马。第二就是被动送, 大家基于恐惧其淫威, 花钱买平安。而这两点总结起来, 就是马有超越其合法身份之外的活动。关于上文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无外乎也是两种情况。第一, 监督检查制度本身运作迟滞、低效。第二, 人为因素对制度的干预。

从当前媒体对马某某案件报道的内容频率可以看出, 至少新闻工作者认为, 大家关心的是能否将马某某这样一个“大贪官”、“恶势力”予以铲除, 从而获得那种坏人终有报应的朴素心理满足。而不去关心究竟以什么方式处理马。也许, 在当前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影响下, 大家会说这就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体现。当在这种意识笼罩下的一切反腐工作顺利完成时, 民众就更深信法治的功效的明显的, 法治确实应该实行。这样就会对法治投以更多的期望, 期望通过法治解决贫富差距、反腐、平抑房价、涨工资等等。如此法治就被迫推向危险边缘。因为, 那些美好意愿的实现与否实在不是法治能决定的。

法治是对社会行为规范所提的最低底线。[1]即为最低, 则法治的终极价值指向就只能有一个。因此说法治的功能或者说价值指向是“惩恶”, 而不是“扬善”。我们之前总是喜欢模糊的认为惩恶就是扬善, 其实这二者区别还是很大的。惩恶指的就是禁止人们做不好的事, 扬善指的是要求人们做好事。举个例子, 当某人作出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时, 法律便要求予以惩戒。而当某人见义勇为, 我们不会从法律上予以褒扬的, 更进一步说, 我们不会在法律上强行要求人们必须见义勇为的。法律本身的功能边界决定了法律是不会扬善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则处于“善”与“恶”的中间地带。大多数人的行为既不能说是恶的, 也不能说是善的。例如, 公共交通工具上不给老人让座。这个行为虽说在道德上会受谴责, 但它却不会被法律评价为“恶”。此处的恶指法律所加以禁止的行为。例如, 杀人、抢劫。法律不能强制人们必须让座。法律的正义、公正、自由、平等价值取向也就决定了她不能那样要求人们, 否则法律便不正义, 不自由。换句话说, 法律会禁止社会向着混乱不堪、犯罪猖狂的状态沦陷, 保证社会良好有序。但是法律却不会强制社会向着民风淳朴、品德高尚、和睦友爱、相互关心的理想社会状态发展。[2]因此, 当我们一开始不去认识清楚法律的这种功能, 而把社会的美好、和谐希望全然寄托于法治, 那么我们终将会失望的。在马某某的案件中, 民众关心的重点———惩治马某某, 这种意愿也许会和法治处理马某某案件的结果有相似之处, 但是却难免有不合之处。换句话说, 如果严格按照刑事诉讼的诉讼规则, 是否马某某案的那些赃款赃物皆为非法所得, 会不会存在非法取证。如果证据无法形成严格完整证据链条, 马某某并不会受到像民众期待的那种惩处结果, 又将如何处理这种差距。假如, 存在两难, 要满足民众的惩恶扬善心理就不得不违背司法的严格程序规则, 利用“人治”的特殊手段。若要严格依法办事则无法满足社会民众对司法的情感期望。[3]那么我们该作何选择呢。因此, 从这个角度讲, 笔者认为在目前我们大力推行反腐和依法治国的大潮中, 与其通过“严办”贪官污吏, 让其得到社会大众情感道德上认为的“报应”相比, 我们更需要的是类似于美国的辛普森杀妻案这样的“世纪审判”。让社会大众知道, 法治理性的而不是情绪的、法治的最大益处不是最大可能的惩治犯罪之人, 而是最大可能保护人们不被定为犯罪之人。

笔者担心的是社会大多数人尚且对法治的这种最低功能前景不甚了解。人们把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的解决都寄托于法治。如若有朝一日, 我们厉行依法治国数十载, 而人们却诧异的发现, 原来自己当初的理想社会状态还是没有出现。那么人们还会继续对法治抱有如今日的信任、期盼的态度吗。

摘要: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后, 社会上对依法治国的期待更加强烈。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不容忽视。文章以马某某案为引子, 并尝试说明对当前法治的担忧, 从而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法治的结果在于“惩恶”而非“扬善”。

关键词:权力制约,人性,监督,法治

参考文献

[1]王晓.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协调[D].江南大学, 2012.

[2]张纯厚.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西方自由民主的两个层面极其启示[J].文史哲, 2012 (2) :140-152.

[3]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9.

篇4:马教学案

关键词:马加爵案 教育目标 学会生存

面对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使我不由的想起了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这不是普通的命案,也不是常见的劫杀和仇杀。一些被裹得很紧的现实问题,一旦被马加爵挑开之后,不能不令人感到沉重和紧迫。因此,由本案引起的波澜是难以避免的。

马加爵不仅毁了四个鲜活的生命,也毁了四个充满希望的幸福家庭。同时,也毁了他自己和他年迈的双亲。在他设计和实施整个罪恶计划的前前后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动因和什么样的心理轨迹?这些,局外人难以了解。但绝不像初审中他所说的“一时冲动”。如果真是“一时冲动”,怎么会那么从容不迫,表面上又是那么不露声色?其实,在他上大学的前后,都不是那种学习不好又劣迹斑斑的人,除了性格比较内向之外,几乎看不到有什么特点。所以,仅仅用“法律意识淡薄”、“孤僻自卑、不善交往”等笼统的说法是难以解释他的暴行的。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于心理健康,有如下诠释;“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包含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情绪体验及热爱生活,正视现实,人格完整等等。”上述各点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点探寻的方向。

从马加爵给他姐姐的书信以及老师、同学的回忆中,可以约略看出:在入学之初,就表现出他的心理存有灰暗的一面。这种灰暗心理极有可能来自社会上对农民的歧视与不公以及家庭的贫困。其实,对于这种社会现实,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即所谓“想得通上天堂,想不通下地狱。”马加爵很可能属于不能正视现实、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再加上某些同学的炫耀性消费对他的刺激,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以致发展为人性的扭曲。特别是长期的自我封闭,胸中的郁闷、烦躁得不到渲泄和转移,又没有人帮他释疑解惑。于是累积成一股一触即发的恶念。至于麻将桌上受到的刺激,只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看来,钱钟书老先生所说的“贫穷乃害人之物”,确实是理性的判断。杂文家思晨甚至认为贫穷对精神有致命的戕害,过去那种对贫穷的肯定和赞美是真正的昏话。

现实就是如此无情,同样来自贫困家庭的人,有的下了地狱,有的却上了天堂。北师大在读硕士生梁慧娟虽然也来自贫困家庭,但她不屈从于命运,也不承认自己与富家子弟有什么不同。从入学伊始,她就从不注意自己的衣着饮食,而是拼命读书,用书籍垫高了自己的心智、净化和滋养了自己的灵魂。

从大二开始,她不仅没花父母一分钱,还不时寄钱给老人。她在完成课业的同时,利用已经不多的睡眠时间,为一些大学翻译多种资料,其中一次用十二万字的译稿,换来5000元的报酬。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敬佩。可以说她是这样的一种人:她始终将个人的尊严视为坚韧的动力,哪怕生活中的幸福只露出一根小小的线头,她也要紧紧抓住并将它拽出来,编织成一件能抵御伤害的盔甲。什么是精神成人?什么是具有高素質的当代大学生?这就是。

罗曼·罗兰大概是出于一种人道主义情怀,或是为了鼓励有各种困难的人好好活下去,他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每个人在太阳底下都有一个位置。”这就是说,人应该将最大的信任留给自己,让美好的感觉占满自己的心灵空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还怎么面对社会!

一位知名的作家曾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劳改,他却始终坚持乐观的心态。他著文说:“你坐你的桑塔纳,我骑我的小毛驴,各有各的潇洒;你饮你的茅台酒,我喝我的二锅头,醺醺然的感觉差不多;你穿你的名牌货,我着我的吊腿裤,里面的货色都一样。”如果人人都能保持这样的心态焉能有失落感!

其实,任何人都无须自轻自贱。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可能一时没有手提电脑、华美的服饰、周末的宴饮以及女士的青睐……但是,你同样呼吸校园的清新空气,同样享受灿烂的阳光,同样享有图书馆的座席以及宿舍的五尺卧具……如果你肯像梁慧娟那样努力,你还会比别人更富有,比如知识的吸纳、考试的成绩、师长的评语以及同学的赞誉……。这些,都与贫富无涉。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早就有言在先。他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这确实是至理名言。看来,马加爵不是被贫困所放倒,而是被自己对贫困的看法所放倒。

马加爵出事后,其父马建夫一直沉浸在愧疚自责中。这位54岁的憨厚农民对记者说:“杀人是一种罪过,他对不起任何人,他应该去自首……我要向辛苦的警察道歉,我也替受害的家属伤心,我对不起他们……”虽然他无须负法律责任,但这是他的道德自省。有关人士也应该通过这种道义上的自责自省,进一步打开素质教育的通道,而勇于面对现实则是第一步。

某大学学生宿舍,曾堂而皇之地贴出一幅仿顾宪成的门联:“歌声、酒声、麻将声,读书无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 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现实,能不令人感到沉重和紧迫吗?不可否认网络所散布的色情、暴力、平庸、虚无、没落、浮躁等内容,对精神的侵害已相当严重,这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如果……对于马加爵本人以及被毁掉的四个鲜活的生命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如果”了。不过,我倒愿意从“如果”开始,对马案进行一些探索。

如果,人们能够正视这样的现实: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精神蒙昧,从而尽快补上这一思想教育的空档,使学生从入学伊始就能得到人文精神的启蒙。假如学生经常思索的是有关灵魂、品格和道德情操等高尚宏大的事,还会作出伤天害理的勾当吗?我想不会。

如果,老师能够打开学生感情的阀门,让他们尽情倾吐胸中的困惑与郁闷,再以平等的姿态相互沟通,而不是冷漠地说教和训斥,也许马加爵这类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如果,宿舍的管理者和同学们能够尽早发现一名学生无故不知去向,第二天课室里又不见其踪影,或多方寻找,或立刻报警。那么,另外那三个人还会无辜死去吗?

云南大学一位教师痛心地说;“马加爵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一个健康自由的清道夫,比一个乖戾自私的天才更符合教育的目标。”其实,教育的目标很明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的定位只有四个字:“学会生存”。事情竟然如此简单,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好好反思一下吧。

我国教育只有秉承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才能杜绝诸如此类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明辉.基于培养目标定位层次性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26期.

[2]刘瑞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提升及启示[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年05期.

篇5:马说教案

主讲:沙石九年一贯制学校

朱永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通过学习,感受古典作品的精妙,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准字音,读准语气,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通过积累掌握文章中的文言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诵读能力,逐步加深对文章情感的感悟和体验。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心裁读课文

师:这节课学习《马说》。《马说》的学习要求是四个字:“诵读,积累”。我想先请同学们一齐把课文读给我听一下,让我来感受感受同学们是怎样读课文的,开始了。(生齐读课文)

师:《马说》表现的是深沉的感叹。你们看作者笔下的马,它的遭遇是不幸的,因此我们要将对千里马的那种同情读出来。那么如何读出那种情感呢?抓住两个字“语气”。我们第一步学习用句子内部的停顿来表达语气(大屏幕显示)。拿起笔,听老师读,做上记号。(师范读课文)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师:体会到老师读的句中停顿没有? 生:体会到了。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一下,同学们齐声朗读,大声点。(生齐读)师:读快了,再来一遍。(生再齐读)

师:刚开始还可以,越往下就越快了。特别是“呜呼” 的前面,要停顿一下,食马者的那一种嘴脸和作者的愤慨不能连读,这些地方要注意。“食(sì)马者” 不是“食(shí)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也读“食(sì)”,不卷舌。还有停顿的地方,“才——美——不外见”,才能和优劣显不出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况且想和一般的马相同都不可能。我们第二步学习通过句中关键的词语来表达语气。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马说》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语,叫做“不”,你们数一下有多少个?

生:11个。

师:朗读《马说》,就要把这11个“不” 字读好,它表现了作者的不平,表现了千里马的遭遇,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下面就在掌握停顿的基础上,通过读好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表达文章的语气。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慢一点读,各读各的,要旁若无人地朗读。好,开始。(生朗读)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第一段读给我听一下?(一名学生读第一段)

师:读得好!那么第三步咱们学习什么呢?通过句末的叹词──3个“也”字来体会文章的语气。听老师读。(老师示读“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师:这里要读出惋惜的意味。再看第二个“也”。(老师示读“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个“也” 表现出不平的语气。(老师示读“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这个“也” 字要读出作者愤慨的语气。好,把上面三步结合起来:注意停顿,注意句中关键词的语气,注意句末虚词的语气,再自己试着按这三种要求来朗读。(生按要求朗读)

师:好,女生读第一段,要注意全段的语气(包括惋惜的语气)。男生读第二段,第三段全班一起读。要大声地朗读,要把握节奏,不要往前赶。(生再按要求朗读)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次学习,要学会表现精段里的语气。第三段写得非常好,它里面包含了多种语气。你们看,前面有虚词的句子,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特点呢;“策之……”、“食之……”、“鸣之……”,这里是排比的语气;“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这是对食 马者嘴脸的勾画,要很好地表现食马者“天下无马” 的语气;然后停顿一下,表达作者的愤慨,到后来“其真不知马也!” 好像是数着读出来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听老师读一下。(老师示读第三段)

师:大家来学一遍。(学生模仿老师朗读第三段)

师:为了把这一段读好,我还要问一下大家,食马者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这么好的马在面前,他为何还说“天下无马”?你们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体会来模仿一下“天下无马” 这几个字的语调呢?或者是低沉的,或者是高昂的,总之,是瞧不起马、鄙视马的语气。它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有没有同学来试一下?(一学生举手朗读)

师:你不像食马者!(学生笑,又一学生举手朗读)

师:读得好!还有谁来读?老师试了一下,可以有好多种读法。(又一学生举手朗读)师:这可能是在叹气,食马者感叹世上没有好马了。读得很好!还能不能读出一种专横的语气呢?(师示读“天下无马”)

师:下面我们再来将最后一段读一遍。(生齐读)

师:这里有一个小缺点,就是“天下无马” 后面要停顿一拍,然后再“呜呼”(生笑),“天下无马呜呼” 那就不好听了。再来,“策之……” 读──(生齐读)

师:这里又有个缺点,“呜呼” 一点劲也没有,(生笑)再来。“呜呼” 要感叹,既要停顿又要“呜呼”。(生笑)“策之……” 读──(生齐读)

师:这就可以了。下面就要准备自己演读,过会儿选三位同学出来在这里演读。(生准备)师: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来三位同学在前面读,三个小韩愈来朗诵你的文章。(三个同学上台,分别读第一、二、三段)

师:读得很好!这使我想起一句名言,“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亮色,怎么能够立身于烂漫的春光中呢?” 你们就是美丽的花朵,敢于开放出自己的亮色!好,咱们“诵读” 就到此为止。二、四步“积累”加深理解。

第一步叫做听记积累。“听记”,听老师讲解并记录。有这样几个地方要记下来:一个不好懂的“奴隶人”。“奴隶人” 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是指囚犯。不,这里指的是下等人、仆人、仆役、最底层的劳动者。

第二个地方,是两个不好懂的“其”。“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这两个“其” 不是平常意义中的“其”,前一个“其” 可以理解为“难道”,第二个“其” 应理解为“那是”,或者是“大概”。还有三个很难理解的字,“马说” 的“说”,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文章的体裁),好像现在的议论文。那么“马说” 就是“说说马的事”,“谈谈马的事”,“议议马的事”。第二个字,“马之千里者” 的“之”,这一个“之” 在这里表示“强调的意味”,实际上这五个字就是“千里马”,但是读起来不好听,而“马之千里者” 读起来有韵味,好听,所以“之” 就有“强调的意味”。第三个字,“不以千里称也” 的“以” 字,这个“以” 字注释里没有讲清楚,它说意思是“不以千里著称”,但没有解释“以”。“以” 在这里作“因为” 讲,不因为它可以跑千里而著称。有的地方也把它翻译成“不拿千里马的称号来称呼它”,但就现在的注释来看,它含有“因为” 的意思,不因为它日行千里而著称。

还要注意四个没有注释的词:“故虽有名马” 的“虽”,一般来讲,不把它翻译成“虽然”,而翻译成“即使”,“故虽有名马──即使有名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的“是”,应作“这” 讲。“且欲与常马等” 中的“等” 是“相同,一样” 的意思,“安求其能千里也” 的“安”,“怎么” 的意思。

第二步是辨析积累。这是你们的活动了,怎么辨析呢?文言课文中有很多的词是反复地用,有的时候就表现出同形状但意义不同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一词多义。下面你们做一个这样的活动,每个人找一组这样的词,两个字的形状是一样的,如两个“之”,两个“也” 等,但是它们的意义不同。要一组一组地找,开始。

(学生在课文中找,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学生把探索的结果写下来)

师:好,我们再做一个活动,在你认为同形不同义的词上画个圆圈,并用线连起来。(学生画圈连线)

师:现在就开始交流我们的学习所得。

生:“食(shí)” 和“食(sì)”,第一个是“吃” 的意思,第二个是通假字,通“饲养” 的“饲”。

师:一个“食(shí)”,一个“食(sì)”,形同,义不同,音也不同。

生:“不以千里称也” 和“策之不以其道”,前一个“以” 的含义是“因为”,后一个“以” 是“按照” 的意思。

师:两个“以” 不同,这是第二组。

生:“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 可以理解为“难道”,第二个“其” 应理解为“那是”。

师:好!三组了,还有没有?

生:“策之不以其道” 和“执策而临之”,第一个“策” 是“鞭打” 的意思,第二个“策” 是“鞭子” 的意思。师:四组了,还有!

生:“安求其能千里也” 和“策之不以其道” 的“其” 不同,第一个“其”指的是“也许,可能”,第二个“其” 指的是驱使千里马的方法。

师:这里要注意一下,“安求其能千里也” 中的“其” 还是指的马,“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你再考虑一下。

生:“故虽有名马” 和“虽有千里之能” 的两个“虽”,前一个是“虽然”的意思,第二个是“即使” 的意思。

师:“虽然” 和“即使” 都可以翻译成“即使”,这两个词的词义可以说是一样的。好,再来!

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和“策之不以其道” 的“之”,前一个是“的”,后一个是“它,代千里马”。

师:两个“之” 不同,请坐。

生:“千里马常有” 和“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的“常” 不同。

师:大家看,又是一组!还有!老师给你们提示一组。“而伯乐不常有” 的“而” 是“然而”,“执策而临之” 中的“而” 则表示两个承接的动作,这两个“而” 也是不同的。还有一组。“千里之能” 的“能” 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的“能” 不同。前一个“能”指的是“能耐”,后一个则是“能够” 的意思。你们看,我们通过这种辨析词义的活动可以找出很多组词义不同的词。反之,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组词义相同的词。它的方法就是两两相比,甚至三个相比,四个相比。大家看课后练习的设计,就是这样比出来的。因此你们熟悉了这个操作方法之后呢,自己也就可以编练习了,就能找出很多组词义不同的词。好,这就叫“辨析积累”。

第三,翻译积累。自己现在对着课文把它用说话的方式译说一遍,不要读,把它讲成白话文。好,开始讲。(学生开始译说)

第四,背读积累。这篇课文要背下来,背诵课文要讲究科学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窍门:首先想一下课文共三段,这是它的三个层次。第一段是亮出作者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第二段是摆出千里马的遭遇,摆现象;第三段点出千里马之所以有这样的遭遇,是因为食马者不懂什么是千里马,点实质,这样就理解了课文大致的脉络。这样还不够,你们记不记得老师说《马说》中有?个“不” 字,那么就要抓住这?个“不” 字来背课文。第一段的圆个“不” 是讲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由于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就不以千里而称。第二段有缘个“不” 字,由于食马者不懂怎么样食千里马,所以千里马就“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这是食马者与千里马的关系。最后一段有源个“不” 字,写的是食马者与作者的关系。食马者是那样地不懂得辨别千里马,因此作者非常愤慨。抓住“不” 字来背课文,就比较顺理成章了。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开始背课文。(学生开始读背)

师:好,现在把课本合上再来背。(学生开始自由默背)师:好,现在试一下。(学生开始齐背)

师: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背下来了。老师还要讲几句话,这篇《马说》其实讲的不是马,表面写马实则写人。千里马就是那不被重视的人,食马者就是不会用马的人,伯乐就是识马的人,这是一种比喻的写法。整篇文章用“不” 字串起来,通过亮观点,摆现象,点实质,表达了作者呼唤伯乐的情感。作者他不是真的在写马,他是在呼唤知马的人出现!

这一节课,我们从“诵读”、“积累” 两个方面对课文进行了体味与研讨,学习了《马说》。

篇6:马说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理解本文所阐明的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理解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领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明确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制成幻灯片,配以音乐;学生收集、整理描写的文章和故事。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马说》是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著名文章之一,他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君。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的,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古典文学中,有一个叫《伯乐相马》的故事,谁能讲述一下该故事的基本情节?(找2—3人回答后老师明确这则故事)《伯乐相马》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的体会是什么?(找2—3人回答后老师明确启示)伯乐能发现千里马。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

二、介绍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简介文体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范读全文

学生听后再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3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阅读课下注释并理解以下题目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外见:表现出来。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

„„

六.通假字

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七、阅读并分析课文

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3.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八、原文再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九、课文翻译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十、文章内容分析

1.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2.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文章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文。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这一点上。“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一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4.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愚蠢、狂妄、浅薄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狂妄、浅薄和荒唐。后发感慨: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法,同时为下句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十一、精读课文,当堂练习

1.课堂练习:阅读课后练习,完成练习三。

2.课外练习:背诵全文。

3.韩愈用“千里马”比喻____,用“食马者”比喻____,表达作者____的思想感情。

十二、拓展阅读:

原文 ①龙嘘②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③光景④,感震电,神韩愈变化⑤,水⑥下土,汩gǔ⑦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yú!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⑧。”既曰:龙,云从之矣。

译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简析: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龙说》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这篇根据典籍和传说写的杂感,用意很明显:作者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龙与云的关系着笔,从一个“灵”字着眼,所无一句点明本旨,可处处扣题。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写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读来意味深远。“龙”与“云”相互依存,形象说明了圣君与贤臣相互依存。贤臣固然不可无圣君,而圣君更加不可无贤臣,说明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圣君与贤臣缺一不可。

练习

1.理解句子中文言虚词的含义。①云固弗灵于龙也(于:比)

②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是:这种)(乎:于、在)

③云亦是灵怪矣哉(亦:也)

④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若:至于)(则:就是)

2.理解句子中文言实词的含义。

①云固弗灵于龙也(灵:动词,显灵)

②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薄:通“迫”,靠近)(伏:遮盖)(感:感应)(神:产生神妙)③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神:使„„神妙)④水下土,汩陵谷(水:降雨滋润)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失去它所凭借依靠的东西,真正不行呢!②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东西却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4.用简洁语言概括三段的写作中心。一段:龙凭借云能变化无穷。二段:龙失去云则毫无神异。三段:云的有无全靠龙自己创造。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中分别打上“√”或“×”。

A.第一段末尾句“云亦是灵怪矣哉!”表达的是感叹语气;第三段末尾句“云从之矣”表达的是陈述语气。(√)

B.第二段末尾句“信不可欤!”表达的是反问语气;第三段开头的“异哉!”表达的是感叹语气。(×)

C.如果给本文找一个中心句,可以定格为:“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D.学习本文,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条件并不会从天而降,而要靠个人去自己创造。(√)

6.如果给本文找一个中心句,可以定格为: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7.学习本文,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条件并不会从天而降,而要靠个人自己去创造。

或:“龙”与“云”相互依存,形象说明了圣君与贤臣相互依存。贤臣固然不可无圣君,而圣君更加不可无贤臣,说明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圣君与贤臣缺一不可。

十三、教学反思: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就是其中之一。在疏通好课文大意后,我向学生提问:“课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说马说伯乐的重要吗?”目的是希望学生能结合背景,深入了解课文。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祗辱干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

当然在课堂里还需和学生谈谈现代的人才观,毕竟时代不同,人才也有了自主权,如果没有合适的岗位、待遇等,人才也可以选择跳槽,这与《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有所不同的

教学设计与反思

李云峰

上一篇:枯竹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下一篇:送萧世秀才,送萧世秀才鲍溶,送萧世秀才的意思,送萧世秀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