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2024-05-18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通用9篇)

篇1: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2012年春季学期赵艳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各学科都应渗透于教学之中。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就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进行税额与利率的教学时,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让学生对国家税法的了解;在进行小数的初步认的教学时,结合课本练习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的热爱;在进行人民币的教学时,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让学生知道爱护人民币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二、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圆的面积的计算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π的研究:我国魏晋数学家刘徽建立了计算圆周率π的两个近似值,南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π在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又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四大发明”;再如,进行分数的约分的教学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学生们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通过介绍数学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例如,在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储蓄利息的计算、市场经济中交易、股票的交易、天气预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如,通过讲授计算器的作用及统计的知识让学生动手把身边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再顺便介绍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简介我国改革以来来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四、通过数学推理、论证的严密、计算的精确,培养学生刻苦、求实的个性品质在讲授综合的数学广角时,让学生不畏困难,寻找突破口,在讲授复杂计算题时,要告诫学生耐下心来仔细计算。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会养成诚实正直、知难而上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五、通过数学的奇异美、和谐美、对称美来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例如在讲授对称和平移时,通过介绍中心对称图形在建筑物与工艺品上的的应用来揭示数学中的对称美。

六、通过教师讲授的严谨,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例如,老师讲授知识时,力求准确无误。可一旦出现错误,应及时加以纠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才有说服力。

总之,教师要的把法制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的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在德育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篇2: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铜仁市第七小学龙丽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外,更要特别关注学生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做到 “整体育人”,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真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优秀人才。作为小学英语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健康的合格的少年。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讲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遵守规章制度,讲公共道德;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湘教版的小学英语教科书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相关的法制教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法制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法制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品德;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呢?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结合自己的应对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湘教版教材

1的选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如小学英语在教学国家和语言的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国旗进行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辽阔的疆域,欣赏我国美丽的各地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更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师生问答,认识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Do you know these places? Where are they? Tiananmen Square, Yu Garden, West Lake, Li River, San Ya, Ocean Park„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

二、遵守规章制度,讲公共道德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法律法规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良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当我在教学湘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What color is this balloon? Part B部分的颜色词redyellowgreen时,出示交通信号灯,自然引出道路安全交通法的第26条;接着又出示行人交通信号灯,引出交通法的第38条;教学white black 时出示斑马线图案,引出交通法第62条。让学生将英语融入生活,培养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如我在教学表示地点的词汇时,我请学生们看了这样几个片段,请他们判断正误:

(1)Be quiet in the library.(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

(2)Drink and eat in the computer room.(在电脑室里吃东西)

(3)Walk on the grass in the garden.(在花园的草坪上走路)

(4)Smoke in the school.(在学校里抽烟)

(5)Swim in the river.(在河里游泳)

答案是很明显的:(1)是良好的习惯,而(2)、(3)、(4)、(5)是不良习惯。孩子们用他们那稚嫩、响亮而又坚决的声音向我递交了一份完美的公德答卷。虽然这并不能保证今后在面对这样的人生考题时,他们仍能做出如此一致的回答,但至少在他们幼小而又洁白如雪的心灵上印着最初的,美好的人性品质。这也是为人师者所应给予的。

三、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 love you, mom./ 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我爱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情境表演,排演儿童剧目等。

如在教学“Hello, how are you?这个句型时,让同学们相互问候,时时关心他人。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还促进他们形成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情感品质及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情

感,从这些方面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

四、讲文明、讲礼貌

在英语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形成。如教学“I’m sorry”这一礼貌常用语时,由于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率较高,所以对于它的读音、意思教师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如何正确的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我创设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情境进行了表演。情境一:下课的时候,Dongdong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作业Lingling,他们该怎么做,怎么说呢?情境二:Peter和Anne约好8:00 去动物园,可是:Anne等到8:30了Peter才来,Peter该说什么呢?学生们在可爱的头饰面前,争相扮演角色,并进行极为生动的表演。---I’m sorry.---That’s all right.(——对不起。——没关系。)„.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知道应用的场合极多,并大多是用来表达自己做错事时的抱歉心理。由此学生们在情境表演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并知道做错了事应该诚恳的道歉,从而逐步养成理解、关怀的情感品质。

同样对于“Thank you”(谢谢你)这一更为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学上,教师也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五、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健康安全教育

在学习三年级英语上册动物词汇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了一些自由自在的快乐的小动物,学生们的兴趣相当浓厚,为了挖掘

教材中渗透着的德育因素,我又制作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一转眼刚刚还是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山,清澈的小溪流淌的是黑色的浓液,鸟儿的歌声不再有,鱼儿也不见了踪影,还有一幅幅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的图片,激起了学生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学习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句型‘Do you have any hobbies? ’时,同学们的回答各式各样,兴趣爱好健康广泛 ‘I like playing

football’,‘I like reading books’I like growing flowers.’当我问:‘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like?’时,有的同学皱起了眉头,有点愤愤不平的样子,平时最不喜欢发言的金标站起来说:“我妈妈整天除了帮我烧好饭,然后就知道打麻将。我讨厌死了。”叶同说:“我爸爸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然后朝床上一躺,又打开电脑打游戏,有时在电脑上打牌,打麻将。”可见这些家长的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甚至摧残了学生的幼小心灵。于是,我首先指出这些行为的错误性,还告诉他们要说服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有这些不好的行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只有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

教师应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开掘课程资源中的有效素

篇3: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1. 用行动感染学生

在小学生眼中, 老师是圣洁的化身, 其一言一行, 得体的仪容仪表,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幽默风趣的话语等, 无一不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正如一个形象的比喻所说“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诸多老师的行为在学生的身上显露展现.因此, 教学中, 老师要以“身教大于言教”宗旨要求自己, 把阳光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认真耐心的讲解;学生的作业, 要精心的批改、写出美妙的鼓励语句;对学生的问题, 要和善地指出不足…….“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学生, 使他们养成乐观、友善、向上的良好品格.

2. 用情境培养学生的意志

小学生年龄小, 情绪的好坏决定了他们对学习的喜乐、成功的欲望以及将来生活的态度.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养成对困难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是我们老师应该始终关注的问题.教学中, 我发现, 小学生喜欢故事、童话, 并在此影响下改变自己.因此, 我常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把他们融入进去, 通过感悟, 培养他们的意志.如, 在解决四年级的“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难点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现在有小鸡和小兔共5只, 但它们的腿总共有14条, 请问小鸡和小兔各几只?“这题太难了”, 课堂顿时沉闷起来, “现在请5位小同学扮演小鸡和小兔, 请大家数一数站立的腿有几条, 想一想小兔有几只?”学生们霎时笑成一片, 而后又恍然大悟, 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个个冥思苦想, 难解的问题反而成了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老师, 再难的题目只要动脑就可以作出来!, 今后再难的问题我们也不怕了”.以后的教学中, 我发现思考一类的题目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了, 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

3. 用素材进行“爱”的教育

“人之初, 性本善”, 教育的真谛在于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处在纯洁阶段的小学生, 需要我们每一个老师为她们栽种“爱”的花朵, 为他们的“爱心”人生添上浓浓的一笔, 具有爱心才会对社会作出贡献.为此, 我把爱的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起点, 如每接一个新班, 第一节课我总是重复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给小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 买来10个苹果, 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试卷交上来后, 老师却大吃一惊.由于打字员疏忽, “10”变成了“1”, 这道题变成了:“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 买来1个苹果, 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老师想, 试题本身就错了, 根本不可能有答案了.但有一个答案却令人震撼, 答案的内容是:每人能分到一个苹果.后面接着写了原因:假如爷爷买来一个苹果, 他一定不会吃了它, 因为他知道有病的奶奶一定很想吃, 他会留给奶奶的;但奶奶一定会把它送给她最疼爱的小孙女———我;但我也不会吃这个苹果, 我要把它送给在街上卖报纸的妈妈, 因为妈妈每天在太阳下晒着, 口渴的她一定需要这个苹果;但是, 妈妈也不会吃的, 她一定会送给爸爸, 因为爸爸进城一年来每天都在工地上干很累的活, 却从未吃过苹果所以, 我们家每个人都会得到这个苹果.那一刻, 老师含着眼泪, 打了满分.每一次讲述,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 总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带来意外的惊喜.

4. 用肯定与赏识培养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小学生非常注重老师的评价, 有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 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尤其那些胆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 更渴望老师的鼓励帮自己建立自信.如, 在学完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 我让班上的一位不善言辞的学生说一说12-8的口算方法.初始的他满脸通红, 紧张的不敢抬头, 但我没有催促而是给他启发.终于, 用“破十法”说出了口算的过程, 我及时表扬了他, 听到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他露出了数学课上从来没有的笑容.从那以后, 不仅是他, 而且以前在课堂上从未主动回答过问题的“差生”也经常争相举起自信的小手, 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5. 用合作教学让学生学会协作、理解、交流

我们的学生, 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 或多或少的缺乏合作意识.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有用的人, 不仅使他们的智商得到发展, 还使他们的情商得到发展, 学会协作、理解、交流.为此, 教学中, 我常用合作教学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合作、互助的集体观.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节内容时, 我让每小组的所有同学都准备一个学具 (牙膏盒、酒瓶盒等) , 当了解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之后, 我提出几个问题: (1) 长方体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关系? (2) 长方体有几条棱, 它们又有什么关系? (3)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带的长方体模型进行观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所观察的结论, 讨论出现的不同情况, 而我则巡视、指导.此时, 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都争着去描述, 就连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极其兴奋.经过激烈的讨论, 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分析得非常全面、透彻.汇报讨论结果时, 有意地请了几位平时基础较差, 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 并及时给予表扬, 他们的脸上马上洋溢出成功的喜悦, 有几个还把成功归于同组的成员, 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6. 把握教材, 随时进行教育

数学的内容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 但我们如把思想教育纳入我们的教学目标, 就能从中挖掘出许多适合思想教育的内容.教学中, 我常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如在数与代数的教学时, 借助培养学生精准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严细、负责任的良好态度;图形认识一类的课, 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他们宽容、博大的情怀;实践应用型课, 在主动探索, 相互交流中, 体会劳动的价值与快乐;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 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数学是生活的现实反映, 生活离不开数学, 只要是有心人, 数学教材里总会渗透出思想教育的点点滴滴.

篇4: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英语;法制教育

湘少版的小学英语教科书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相关的法制教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法制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法制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湘教版教材的选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如小学英语在教学国家和语言的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国旗进行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辽阔的疆域,欣赏我国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更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师生问答,认识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Do you know these places? Where are they? Tiananmen Square, Yu Garden, West Lake, Li River, San Ya, Ocean Park…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

二、遵守规章制度,讲公共道德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法律法规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良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当我在教学湘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What color is this balloon? Part B部分的颜色词red yellow green时,出示交通信号灯,自然引出道路安全交通法的第26条;接着又出示行人交通信号灯,引出交通法的第38条;教学white black 时出示斑马线图案,引出交通法第62条。让学生将英语融入生活,培养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如我在教学表示地点的词汇时,我请学生们看了这样几个片段,请他们判断正误:①Be quiet in the library.(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②Drink and eat in the computer room.(在电脑室里吃东西)③Walk on the grass in the garden.(在花园的草坪上走路)④Smoke in the school.(在学校里抽烟)⑤Swim in the river. (在河里游泳)

答案是很明显的:①是良好的习惯,而②、③、④、⑤是不良习惯。孩子们用他们那稚嫩、响亮而又坚决的声音向我递交了一份完美的公德答卷。虽然这并不能保证今后在面对这样的人生考题时,他们仍能做出如此一致的回答,但至少在他们幼小而又洁白如雪的心灵上印着最初的,美好的人性品质。这也是为人师者所应给予的。

三、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 !”(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 love you, mom./ 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我爱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情境表演,排演儿童剧目等。

四、讲文明、讲礼貌

在英语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形成。如教学“I’m sorry”这一礼貌常用语时,由于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率较高,所以对于它的读音、意思教师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如何正确的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我创设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情境进行了表演。情境一:下课的时候,Dongdong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作业Lingling,他们该怎么做,怎么说呢?情境二:Peter和Anne约好8:00 去动物园,可是:Anne等到8:30了Peter才来,Peter该说什么呢?学生们在可爱的头饰面前,争相扮演角色,并进行极为生动的表演。——I’m sorry. ——That’s all right.(——对不起。——没关系。)

篇5: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摘要]:《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德育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关键词]:英语教学 渗透 德育教育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有十年的时间了。在这十年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了,但是他们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却很弱,有时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容易形成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不能只靠思想品德课教育,还需要其它课目之间相互配合教育,例如:英语课。

现在,新版高中英语教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例如名人传记,自然灾害,人际关系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便于老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德育“闪光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可以自己开发或借鉴别人),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等设计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根据所涉及德育教育内容不同,可以把德育内容分为: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空洞的口头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应该把它和所学教材内容相结合,形成一个个鲜明的实例,让学生觉得言而有物,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例如:the Spring Festival这篇课文(语文出版社)指出了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愿意过Christmas和 Thanksgiving day等这些西方节日,是因为这些节日有许多文化背景和庆祝活动,同时也指出我国的 th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传统节日,也有许多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和看待事物,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又如:英语时态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和理解的语法重点。为了说明现在完成时是过去的动作对现在的结果和影响,我举了这样的例句:Macao has been returned home since 1999.It belongs to China.同时我还告诉学生澳门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发生的事情,激发了他们心中的爱国热情。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又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像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例子不胜枚举。2.礼仪教育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有关礼仪方面的历史。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节和言谈举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钻研教材,时刻注意加以引导。其实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许多有关礼仪方面的口语表达方式。例如我们问候别人时可以说Hi/Hello!;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询问可以说Can I help you?或 What can I do for you? 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忙时说Thank you,在给别人带来麻烦时,我们应该说Excuse me。我们犯错时或听说了不好的事情时说I’m sorry。别人道谢时我们应该说You are welcome./It’s my pleasure.如果没有听清楚别人的话时,我们可以说I beg your pardon?或 Would you please say it again? 我们在进入别人的房间之前问 May I come in? 我们初次和别人见面说Nice to meet you!我们彼此告别时说See you等这些礼貌用语。我要求学生平时在课堂内外要尽可能多的运用这些口语,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礼仪教育不仅指语言方面礼貌用语教育,还指行为和举止方面礼貌教育。例如:我上课解释单词“point”用法时,举了这样一个的例子 It is rude to point your fingers at people.这样做不但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让他们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提高自身的修养,个人交往水平和能力。通过德育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行为趋向规范和得体。

3.爱护环境教育

德育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课本进行。我在处理职业中学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 4 Seasons(语文出版社)这篇课文时,从四季的季节变化引申到生态环境对季节的影响和作用于人的事实。我告诉学生破坏大自然,对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然后利用多媒体向他们展示地球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和幻灯片。如:乱砍滥伐,水土流失,赤潮,空气污染等。另外,我还结合当前我国云南、贵州等省大旱情况,强调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在课堂上我经常向学生提起低碳生活——生活休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CO2的排放量。我还让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哪些切实可行的事情来保护环境,从而达到低碳生活要求?学生回答:节水、节电、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骑自行车、乘公交车上学、不乱扔垃圾等。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唤醒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知道美化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4.情感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公主”、“皇帝”。周围的人都关爱他们,宠爱他们,导致他们很自私。他们很多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觉得别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他们如何关爱别人是义不容辞的。但这种教育要适时引导,不能牵强附会。例如:我在解释课文Mothers’ Day时,耐心教导学生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养大,不容易,他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好好回报父母。例如这个问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parents on weekends?”就可以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

现在有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童年时家庭贫穷,生活比较艰苦。自己只有一个孩子,绝不让他再受苦。加之有些父母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指引下,对于一些学生的过分要求尽量满足,例如:买成百上千元的名牌衣服,手机和文具;让父母开车送上学等。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之间形成攀比之风和对金钱追捧。为了正确引导教育学生,我在上课文《Is money so Important?》(语文出版社)时,就提出一个问题“Why do young people prefer to wear famous brand shoes and clothes? ”60%的学生认为穿名牌衣服可以使自己看起来比较时尚,提高回头率。20%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10%的学生认为穿名牌的衣服的原因是自己喜欢。10%的学生认为自己穿名牌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允许。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教育这些学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是富裕,有许多父母负担不起名牌消费。不论父母给孩子买什么牌子衣服,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大公无私的,根本没有必要追求不切实际的名牌消费,使他们意识到Nothing on earth can be more valuable than parents’ love。

5.人际关系教育

我所教的班级有一个学生脾气不好,动不动喜欢生气和同学打架。同学们不喜欢与之交往,他在班级没有朋友,常常闷闷不乐。为此,我找他谈了许多次话,但效果不是很好。恰好英语基础模块(上册)Unit 9 Food for thought(语文出版社)给我一点启示。我告诉他如果生气了,想和别人打架时,他自己可以绕操场跑两圈,去发泄怒气。刚开始时,他经常绕操场跑得气喘吁吁。后来慢慢地我发现他跑步的次数越来越少,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控制脾气比跑步容易多了。”我告诉他“When you say some words in anger, your bad temper will leave a scar just like a physical one.Even if you say you’re sorry, the wound is still there.Friends are rare jewels.They make you smile and feel happy.So never hurt your friends.”[1] 慢慢地,他明白了打架的危害,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他与同学的关系改善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所以进行德育教育,一定要抓住时机,不能强行进行,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效果比较好。

教师除了在平时课堂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建国六十周年时,组织学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I love my motherland”比赛、开办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等等。

职业英语模块(上册)(语文出版社)Unit 8 Is life fair?一文上完后。在周末的英语角中,我提出Do you think whether life is fair ?Why? 问题,列入学生讨论的话题。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了解,又让学生认识到When we say that life isn’t fair, we mean everyone is different.We can’t expect life to be perfect.Life is what we make it.[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播映后,笔者鼓励学生学唱其主题歌,学生唱的时候很振奋,尤其是唱到When life is a hard game,you don’t blame.No matter how bad or rough,you never surrender.这几句的时候,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精神振奋,被李小龙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化。还组织学生观看《阿甘正传》等一些励志电影。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高了认识,发展了兴趣,深化了对课堂所学的德育知识的理解,把内在激情升华为道德意志,并转化为道德行为。

总之,要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凭借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合理设计,找到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渗透德育内容的最佳方法,做到既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又能成功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达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水乳交融的境界,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英语基础模块(上册)语文出版社

王立善

戴宗显

主编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

安 徽 省 滁 州

市 全 椒 职 教 心

篇6: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长乘以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展现出公式推导过程。首先,让学生用某一面积单位的小方块去摆满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提出问题:谁能用比较少的小方块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启发学生想到:沿长方形的长摆满一排后,再沿宽摆,就可以知道能摆几排了。经过这样几次操作后,教师再问:“不用面积单位去摆,能不能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在摆的基础上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来,通过生动、直观的操作、感知,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促进知识的内化。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进行判断、推理,使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但想得清楚,而且说得明白。通过有条理、有逻辑的说,把操作、思维、语言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时,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设计一些发散性练习题,如一题多叙、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变换条件、问题等形式的训练,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重视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法的改革,也要重视学法的指导。例如,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有次序地观察有助于学生思路清晰,有条理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言之有序。教给学生观察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事物的本质。再如,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后,可教给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推出分数、比例的基本性质。还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有序、对应、变换、转化等思维方法,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所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指导,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素质教育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扩大知识面,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题的.设计也不能一刀切,应有基础题、变式题、综合题,应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使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原来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许多差生的“差”并不都是由于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差生由于学得不好而对学习不感兴趣,丧失信心,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时更要注意差生的活动,对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予以及时鼓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养成勤奋学习习惯,克服内在的惰性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篇7: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当前,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随着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从现代化信息媒体中所接收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但随之又遇上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对于学生来说,不一定都是合适的,甚至有些是有害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学生也会容易产生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降低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开展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呢?下面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正确对待游戏的问题

其实学生对学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是抱有较大兴趣的,可以说,其学习的兴趣不需要教师进行调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一个问题,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的热衷,上课时,对玩游戏的渴望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求。甚至有个别学生“做练习时一条虫,玩游戏时一条龙”,计算机知识学得不怎么样,但谈论起游戏来却眉飞色舞,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人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则只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同时市面上的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小学生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游戏问题,引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成了我在制订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们往往被游戏中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思想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首先我明确表示自己不反对同学们在学习之余玩一些有益的电脑游戏,放松身心。并在学校的网络中安装了大

量健康的游戏供大家在练习之余娱乐一下。同时利用报纸、新闻和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例子说明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不是为小学生开发的,其中许多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长期沉迷不但会对视觉、听觉造成损害,还会对大家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目前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小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

二、机房管理使用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遵守机房规则,爱护机房设备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遵纪守法、维护公德、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等习惯的养成。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立榜样,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要加强思想教育,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例如,在介绍Windows关机步骤时,应特别强调,关机要按步骤来,根据不同时期电脑的特点,待显示器黑频时,关闭显示器按钮后,再关闭电源。使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及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爱护机房卫生,保持机房的整洁,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结合相关的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电脑游戏问题的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与相关知识联系,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每年四年级的汉字输入练习中,我都会使用语文书第七册中一篇关于邓小平同志参观青少年计算机活动并作出著名的“普及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谈话的文章作为练习内容,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已经学习了这篇文章,对这篇文章很有亲切感,但可能对其中的来胧去脉,前因后果不甚了解。所以我在练习前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以及文章中的男主人公最后如何在邓爷爷的鼓舞下成长为一名年轻 的国际电脑专家的故事,让同学们在训练指法的同时接受到思想教育,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对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怀之情,并鼓励他们向文章的主人公学习,将来努力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材,另外有关尊重知识产权、使用正版软件、不散播计算机病毒等,也是计算机使用道德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在教学活动结合教材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作为学校教育,我们不应该忽视在每一个细节中渗透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的教育,因而在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与计算机技术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

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培养网络道德

对于现在相当流行的互联网,也有不少学生“触网”了,他们有自己的邮箱和QQ聊天室,甚至主页,也会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和我讨论有关的问题。但是,他们又往往被网络上五光十色但又虚幻不真的东西所吸引。我意识到,如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性不亚于电脑游戏。针对上网学生多为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在高年级的教学里,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关于如何善用互联网资源,并学会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根据事物的二分性等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首先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并让学生通过预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发言,认识互联网的具大作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上网,上网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我又列举了我所了解的某些同学在一些网络活动中的不良现象,例如通过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其中两个学生的现象比较典型:王承义同学上网时沉迷在聊天室里,东扯西聊;田涛同学通常没有什么目的,上网就是瞎逛,喜欢浏览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并到处散播,无聊时甚至在聊天室内恶语攻击别人。我把这些现象提出来让大家思考,这些现象表面上没有直接损害别人的利益,但到底对我们有没有害处呢?我也没有直接说这是对还是错,而是通过他们的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让大家认识到,上网是为了搜集有用的资料,掌握新的信息,更好地协助我们学习,但是,对于其中一些糟粕要学会加以分析,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王承义经常上聊天室,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他不懂得如何和人相处,经常和人发生摩擦,只好在网上寻找虚幻的友情,因而我告诉他,网络间的友情是虚幻的,同时聊天室里的谈话多数是空虚无聊的呻吟,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不应把时间沉迷于此,反而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多结交朋友,建立真实的友谊。田涛虽然知识面较广博,为人也很聪明,但他不懂得分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是不负责任的,而在网上用语言攻击别人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我告诉他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分清精华与糟泊,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而且做任何事情都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因为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可以肆无忌惮。我们要更好地应用互联网,就要遵守网络的道德,知道为什么而用,既不能把自己关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更不能为所欲为,经过教育,这两位同学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学习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互联网,我还搜集了一些与小学生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中小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工具去实现自主学习。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计算机病毒的查杀,以确保持久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必须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授意,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

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就是学生活的德育教材,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习惯。从德育角度讲,它能够发挥德育主体与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所以,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如此看来,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正确引导学生遵循社会公德使用计算机,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CIH病毒,爱虫病毒„„„)让学生明白,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示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篇8: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利用好教材,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一篇篇文章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读物。因为每一篇文章中都闪烁着人间的真、善、美的光芒,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鲜活的生命, 它会激活学生内心的冲动与良知。为此, 每学一篇文章我都会竭尽全力挖掘出德育的突破口。比如, 教《窃读记》时, 当学生感悟到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对知识的渴望这一点时, 就让学生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然后教育学生热爱读书就是尊重自己, 不要虚度年华, 只有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在教《梅花魂》时告诉学生有多少海外华侨就像文中的老人一样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亲人, 并列举一些放弃一切不远千里回到祖国建设祖国的名人事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爱国是一种美德。在教《新型玻璃》时教育学生只要热爱科学, 学会研究, 任何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发生。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 教育学生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伟大的, 是可以不惜任何代价甚至用生命来交换的。同时, 我还讲述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感人故事来感染学生。然后让学生反思一下父母为了我们可以牺牲一切, 我们又拿什么回报父母呢。从而, 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总之, 不管是记叙文, 还是说明文, 我总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上下工夫,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培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学生能与文本中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 才可能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 我在语文课堂上非常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在指导朗读时, 我有时从故事的感人性入手引导, 有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切身体验, 有时配上旋律优美的音乐来带动学生的情绪……不管使用什么方法, 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带着丰富的情感去感受和理解语言文字, 去领悟人间真情, 去怀揣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虽然我们阅读的是白纸黑字, 可是它却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美妙世界, 让学生的思绪能借助语言文字遨游在一个充满感性的大千世界是多么得难能可贵呀!

三、利用习作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每一篇作文都集中着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是否成熟,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正确。让学生能够从记忆深处中挑选出可以歌颂、可以批判的写作素材, 并表露出自己的观点, 这不就是在接受一次次的自我教育的洗礼吗?

四、我会适时抓住课堂上的偶然事件以及思想碰撞的“火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比如, 在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 许多学生在看待文中父母对小巴迪的评价时产生了分歧。大多数学生支持母亲的做法, 不太赞赏父亲的冷漠与严厉。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因为这本是孩子的天性, 爱听表扬, 不爱接受批评。所以在教学中我就随机设计了一个“5分钟小小辩论”的环节, 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短的辩论, 通过辩论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别人的表扬与批评。告诉学生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找出自己的不足, 才能不断地进步。

五、在课堂中, 我会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就应该率先垂范。如果说的是一套, 做的又是另一套, 就会失信, 这样的教师, 即使能说出的道理一大堆也不能说服学生。因此, 我在教学中恪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 热爱学生, 严于律己, 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 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通过自己的言教身教, 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

篇9: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体会 未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170-01

素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其实在学校中教授学生知识跟教会学生做人是同等重要的。教师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否则以后会在社会的竞争中被淘汰下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能让学生结合我国古人名人故事,更好的学习素质教育,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能让学生、老师更好的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以人文精神为支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迅速成长,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起的作用很大,而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学习素质教育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把素质教育渗透其中呢?

1 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枯燥无味,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以学分来判定学生的好坏。而现代新型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能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能使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解放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开拓创新,迎接挑战。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扎实基础的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摒弃以前的只传授知识为主,要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

在教学中,我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困难,不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对差的学生,很宽容。尽量发挥其各方面的优点,树立他们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改变以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2 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有目的、有计划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条腿都动起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 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应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的独幕剧,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全面实行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发展他们对语文的积极情感,感受语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感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

(1)要从心理上去了解学生、真心的去热爱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2)课堂上要营造一种活跃的气氛,要学生爱上语文教学。

(3)课堂中要注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

(4)语文中要增加阅读课,增强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5)课外要经常组织写生,这样不紧能增进师生的感情,还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主动去做,而不是老师命令去做。新一代的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好分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吸收各自的长处。教师也做坐下来与学生认真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知心朋友,不止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老师要用心的去聆听学生的意见和见解,课后加以推敲。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知道,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柳斌同志说:“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书,最终目标是育人。

素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其实在学校中教授学生知识跟教会学生做人是同等重要的。教师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否则以后会在社会的竞争中被淘汰下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决定了我们教学必选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我们必须真确处理语文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关注学困生,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差生,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不搞“一刀切”,否则,就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得不到发展,一部分差一些的学生不能迅速赶上来。2010年,我教的一个班,有66名学生。开始时,他们的语文成绩是两头尖的枣核形,即尖子学生和差一些的学生是少数,大部分是中等生。针对这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要求。我采取了“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的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他们进步很大。原来基础好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智力更发展了;许多中等生进入了优秀学生的行列;差一些的也有很大进步,其中有两名淘气的孩子,进步很快,成绩十分突出。

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示艺术浅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7).

[2]饶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5).

上一篇:数字方志馆方案下一篇:欧洲电子部品(成都)有限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