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风俗文化禁忌

2024-05-02

侗族的风俗文化禁忌(精选8篇)

篇1:侗族的风俗文化禁忌

侗族的风俗习惯

侗族的风俗习惯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装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采桑:“采桑”又叫“吃细鱼”。事前,由男女青年于“晾月”时商议决定,人数不拘,除年轻者外,童男童女也参加。但其中必须有几对自寻成双的男女,作为主要成员,其余皆作陪者。进行时,首先于四月四日或四月八日方集资买糕点糖果,打包成封,由几位青年挑到寨中桥庆等候,其余大多数人成群地站在附近的半山腰中,高声疾呼,催促女方到常是时,对方身着盛装,列队出寨,与男方登山“采桑”,借此为乐。直到太阳偏西才归至桥头,挑着礼品,鸣放鞭炮同往女家。在女家先吃甜酒后设便宴招待。桌上摆满鱼肉,细鱼是席中的主要标志,必不可少。女方以同房兄弟作陪。席间众女拥至,举杯敬酒,吟歌盘问“采桑”根源,由男方答对,一直玩到天晓才散。隔两三天,男方复又鸣炮到女家,退回装礼品的箩筐,对方设“夜宴”款待,对唱情歌,通宵达旦才依依而别。女方则赠与布匹、花带表示答谢。以六月六日,男方挑着黄瓜、糖果,往女家同席品尝。名曰“吃黄瓜”。七月,择定日期,男方送梨子、糖果到女家,谓之“吃梨”。这两次活动,基本上与“采桑”情节相同,只不过是不上山和规模略小而已。且由年轻人从事,其他的童男童女均不参加,时间不定,男方筹资买一头花黄牛,还有炮竹、糖果,汇聚桥头,邀约女方上山采集葛藤,同到水边将藤洗净,再牵牛、鸣炮,一起到女家。先是大家围牛而歌,怀念“采桑”鼻祖,随后杀牛。用牛的内脏作“夜宵”菜肴,留下四腿由女方均分。男方去退箩筐时,对方则送男方的主要人员,每人一套衣料,给陪者一张头帕。这叫做“栋太”[dongldaip.煮葛]。十月,复择一日,男方前往女家,与女方同漂葛藤,谓之“漂白”。其情节与前者大同小异。至是全部活动宣告结束。

篇2:侗族的风俗文化禁忌

春节

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但各地的过节方式不一样。在北部侗乡的新晃、芷江、玉屏、锦屏一带侗族过春节与当地汉族差不多。南部地区凡建有萨坛的村寨,新年初一或初二,先要到萨坛祭祀祖母神。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岁进,全家围在火塘边吃粥,叫年羹饭。

等到鸡叫头遍,男人放12个大炮竹,以求一年顺当大吉。妇女们则去挑新年水,用以煮年茶。他们不兴拜年,初一初二不串门,初三请客吃油茶,初四请吃饭。宣恩侗族一天过两次年,称过重年,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敲年锣,敲得越响亮越好。

侗年

根据侗历来确定的新年。一般为农历十月底或十一月初。现大部分侗族均不过此年。仅有部分地方仍过侗年。这些地方每年过两种年。称侗年为小年。春节为大年。榕江七十二寨一带的侗寨于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十月将屋前屋后打扫干净,杀猪宰牛,舂糍粑,准备过年。从十一月初一到初五举行大规模的踩歌堂、跳芦笙和斗牛活动。有的地方把姓氏节也称为过侗年,各个姓氏节日期不一。但一般为农历的十一月。

大雾梁歌节

也称大戊梁歌会。每年立夏前18天,湘黔桂三省(区)边境的侗族,还有苗族瑶族等青年云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大雾梁上,举行一年一度的歌会,参加人数少则数千,多者上万人。这个歌会是由纪念一对饮恨惨死的恋人而兴起的。

花炮节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

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抢花炮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开始了各种游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

银饰文化

银饰是侗族盛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侗族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银饰加工艺术是已流村民祖辈相传的民族工艺技术,从事加工工艺的人,当地称之为银匠。侗族银饰的加工,要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五道工序,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

侗族妇女习惯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佩戴上自己喜欢的各种银饰。插着各种银簪、银钗,颈项穿戴护胸银板,板上套戴四五个由小到大银项钏,还有吊胸兜和围裙的银链。手戴银质护手筒,外戴各自银质手镯,有的多达10多对,从手腕处叠到上胳膊。手指戴有银戒子。

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他们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

侗银并不是纯银,它是侗族特有一种银金属,银的含量在50%左右。侗银饰经戴过后如长期放置,饰品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再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侗族妇女和儿童饰物。侗族妇女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在发髻上,插着各种银簪、银钗,簪上缀有彩色花卉,象银蝶起舞,白凤展翅,走起路来,彩花颤动,吊铃摇曳,耳附晃动。颈项穿戴护胸银板,板上套戴四五个由小到大银项钏,还有吊胸兜和围裙的银链。

手戴银质护手筒,外戴各自银质手镯,有的多达10多对,从手腕处叠到上胳膊。手指戴有银戒子。有的全身银饰重达5~10千克。婴孩头戴罗汉帽,前沿缀有十八罗汉,下沿缀有十八朵梅花,额头正中为狮头,两旁有圆圈。脑后吊有7~9根短链,末端吊有铃当、葫芦、方印、鹰爪和仙桃。孩童走路、摇头,银铃叮当作响。

侗族中的银饰品含银量仅仅只有50%,所以并不是纯度很高的银。但是其本地特有的银饰文化却又为这看似平常的银饰品增添了几分色彩。

侗族三宝

大歌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鼓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俗称屋顶形,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出名)和攒尖顶式(俗称伞顶或尖顶)。鼓楼全用杉木凿榫衔接,不用钉铆,也没有木楔,结构精巧,造型美观,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鼓楼一般高达十多米,有几层至十几层不等。它与居民相比,从高度上、功能上和造型上看都是不一样的。鼓楼形似宝塔,最早是为了便于人们有一个集会的场所以及击鼓传信息而建。所以在侗族村寨中,人们常常环绕鼓楼建造房屋。侗寨中,高高的鼓楼矗立中央,居民环绕在周围,依山势层层延展,这种格局体现出侗族亲和团结的文化内涵。

花桥

篇3:玉屏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玉屏侗族地区位于中国贵州省的东部, 铜仁地区的东南部。 其历史悠久。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年) 设平溪卫。清雍正五年 (1727年) 改为玉屏县。1983年改设玉屏侗族自治县。1984年11月7日, 隆重的举行了玉屏侗族自治县成立大会。玉屏县总面积517平方公里, 人口约11.93万, 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89%。

二、玉屏侗族文化的组成

玉屏侗族文化经过长久的演变与发展, 慢慢的形成了它特有的文化格局。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建筑文化:玉屏侗族地区的村寨布局、民居建筑、 环境等都有一定的特色。目前, 玉屏侗族地区新店乡的朝阳、丙溪、大湾三个村寨, 是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典型的北侗民居。同时, 玉屏侗族地区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就是风雨桥与钟鼓楼, 这些建筑特点至今都保持得十分完整, 且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 饮食文化:玉屏侗族地区的粮食主要以大米为主。 肉食主要是猪肉、鸡鸭肉等和野外打来的禽兽及鱼类。蔬菜主要是辣椒、白菜等。食用油主要是菜油。此外, 还有“罐罐菜”和 “腌菜”最为侗族人们的喜爱。

(三) 乐器文化:玉屏箫笛创始于明代的万历年间,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其音韵清越, 雕刻精美, 表现力强, 堪称一绝。箫笛的原料是生长在玉屏县境内的一种特有的水竹, 经过特殊加工完成, 制作工序繁多复杂, 且均采用手工制作, 多以雌雄配对。1913年和1915年分别获得银质、金质奖章;1990年, 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称号。

(四) 习俗文化:玉屏侗族过去普遍是封建包办婚姻, 但也有自主婚姻的。完婚一般要经过相亲、讨口气、讨八字、结婚四个阶段。玉屏侗族的丧葬为土葬。

(五) 节日文化:玉屏侗族的节日很多, 几乎月月有。如赶坳、春社、尝新节等。赶坳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 以男女唱歌为主要内容。玉屏县坳场较多, 每次赶坳为期一天, 非常热闹。 每坳人数多则数万, 少则数千。

(六) 服饰文化:玉屏侗族的传统服饰, 男的头包青布帕, 身穿对襟衣, 下穿直裤腿、白裤腰的抄腰裤, 打裹腿, 穿布袜、 布鞋。女子头上包青布帕或黑丝帕, 穿腕襟衣, 围围腰, 上锈云钩、蝴蝶等图案, 下穿大裤腿、白裤腰的抄腰裤, 打裹腿, 穿攀尖鞋或浅口绣花鞋。侗族姑娘的打扮更为讲究。小孩子的打扮以银饰为多。

(七) 语言文化:玉屏侗族语言属于侗语北部方言第二土语。

三、玉屏侗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削弱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玉屏侗族文化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 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传承问题。

第一, 玉屏侗族地区的服饰和语言文化危机十分严峻。正是由于过早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又经过若干年的融合, 服饰和语言几乎完全被汉化。在玉屏侗族地区内会讲侗语的人, 无论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 几乎没有。穿侗族服饰的人更是少之甚少。这使得本来处于脆弱状态的玉屏侗族服饰和语言文化更趋于濒危状态。

第二, 玉屏侗族地区传统的民风习俗、节日已渐渐淡化。最突出的要数赶坳了。由于经济贫困, 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 因此无法进行。还有一些嫁娶、丧葬等程序已被简化。很多节日也都不被人们所重视或被汉化, 都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

第三, 玉屏侗族地区的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非常薄弱。有些地方没有正确处理好传承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的关系, 使得一些具有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发展中遭到了破坏。

第四, 玉屏侗族地区内缺乏一些掌握传统文化技艺的人。 首先是当今社会发展迅速, 大多数人都外出。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都面临失传。其次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工作者的培养不够重视。最后是一些掌握这些传统技艺的老人已经老去或死亡。总之, 种种原因使得侗族传统技艺失传。

四、玉屏侗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在21世纪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 作为玉屏侗族地区的公民, 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无我有”这是非常宝贵的。所以, 我们更加应该把本地区、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起来。

第一, 加大对玉屏侗族语言和服饰的使用。语言与服饰是区别于民族文化之间的重要标志。因此, 人们要加强对侗语的使用。可以在侗族地区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 把民族语言带入到课堂当中。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学生中, 仍然不会使用侗语的, 在高考加分政策中应该适当的扣分。侗族服饰是重要的艺术珍品, 现在的侗民们追求时尚, 不愿穿侗服。但是, 既然侗服能流传至今, 必定有它让人值得欣赏的地方。况且在现代许多服装上, 可以发现是从侗族服装上找到的灵感。这就让侗族服饰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 有创新之处, 并广受人们所喜爱。

第二, 一个民族最具浓郁特色的要数当地的风俗习惯、节日等。因此, 玉屏侗族地区的人们要加大对其传承、保护、研究、发展和利用。侗族的赶坳活动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第三, 重修鼓楼、风雨桥等玉屏侗族标识性建筑。近几年来, 玉屏建立起一座屏山公园。公园里每隔一小段路都有一座凉亭。玉屏的民族风情园还在装修之中, 这也将成为民族特色之地。风雨桥也重新装饰一番。

第四, 要在玉屏侗族地区内确定具有代表性的侗族村寨作为民族文化的保护点。保护点的建立要合理, 要浓厚它的民族、地方特点。没有建立保护点的地方, 除了政府有要求之外, 一般可以搞新农村建设, 尽快走上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如:朝阳大寨是新店乡侗族风俗最浓的村寨。把这里发展成旅游景点, 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2015年11月, 玉屏首家侗族文化陈列室在新店乡建成, 让人们感受到玉屏厚重的民族文化。

第五, 箫笛和油茶是玉屏侗族的名优特产。要发展这些土特产, 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箫笛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 要培养部分骨干人才, 好好的把箫笛文化传承下去。2006年6月, 玉屏箫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以来, 玉屏“茶花泉”景区在朱家场镇茅坡村开工建设, 这正应了中国“油茶之乡”的称号。

第六, 要加强玉屏侗族的制度文化保护, 这对构建和谐社会起重要作用;还要加强玉屏侗族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大对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还要建立专门的办事机构来落实各种举措等。有了这些, 玉屏侗族的文化将会更好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让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为人们所享受, 造福于人们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4:神秘的侗族鱼文化

无鱼不成礼

每逢过年过节或是操办红白喜事,侗家招待客人的第一道菜就是酸鱼或炖鱼。进餐后,主人敬客人的第一轮菜也是鱼制品,让客人慢慢地品尝,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人情往来、互赠礼品,鱼品被视为最体面了。如给小孩办满月酒,外婆家送来的诸多礼品中,鲜鱼和酸鱼是必备的;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托一位中年妇女带上腌酸鱼以及鸡鸭到女方家去下聘礼;办结婚喜酒,除了宴席上有鱼制品外,在新娘回门那天,新郎还要给新娘家以及其家族各户送大片腌酸鱼、大团糯米饭;办老人寿酒,女婿要给岳父或岳母送几条腌酸鱼和若干糯米酒;造房进新屋吃酒,亲戚朋友都要带腌鱼前来祝贺。

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开宴也要有酸鱼,如侗族大型的约会有土王节坡会、四月八坡会;小型的约会有正月、二月上山砍绞纱细竹,三月摘茶泡,五月摘杨梅,六月吃李子,七月吃梨子,十月吃板栗,还有挖“众地”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青年男女上山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一般是男方发出邀请,女方备足晌午饭。在这种场合,饭包里有“龙肝凤肉”也比不上腌味得体,而腌味中又是酸草鱼最为体面,这是侗族人勤劳、富有、手巧的标志。

无鱼不成祭

侗家人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古稀过逝的老人都以鱼作为头等祭品。婴儿满6个月那天,婴儿的母亲要在炉火正旺的火塘边摆上一盆盛有几条活鱼仔的清水、一团糯米饭祭拜保佑幼儿的“奶奶”(侗族女神),然后要给婴儿灌一匙鱼汤来开荤,以祝愿小宝宝日后像小鱼儿那样活泼可爱。

若是小孩夭折,家人也要给死者手里捏着或口里含着一块包有酸鱼的糯米饭,以示不做饿鬼、不来捉弄家人。给老人办丧事要求更为严格、更为讲究。丧葬期间,死者亲属可以吃鱼,但是禁食其他肉类;儿孙守孝,一定要在死者灵牌前供上酸草鱼或新鲜鱼、猪肉、糯米饭团,以慰亡灵;送殡出葬,儿孙和女婿要在棺木前摆上酸鱼、酸肉、糯米饭,以作为告别亡灵的供品。祭祖活动如祭萨、祭神、还愿等也都少不了鱼。

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鱼,预兆新的一年里喜庆有余、五谷丰登、鱼类肥大。大年初一吃鱼要先由家里的长辈品尝,然后依辈分和年龄大小逐一而食,年纪小的最后吃,必须人人都能吃到。倘若哪个顽皮的小孩不吃鱼,全家人都会为此感到不高兴。

识鱼来认族

侗族认亲或认族,先要问对方知不知“一脚踩三鲤”。如果答得对便认你为同族亲人;如果答不出来,便被认为其中有诈。那何谓“一脚踩三鲤”呢?这还得从唐末宋初侗族的祖先“飞山蛮”的三鲤鱼共头的图腾说起,这是侗族祖先不忘鱼的养育之恩和对鱼神的尊敬以及象征民族团结的图腾。侗家村民把这个图腾画刻在鼓楼、风雨桥、门楼、住房等建筑物上;还有人将其绣在枕头、被单或背带上;特别是将其刻在每座桥头铺路的青石板上,行人踏石板过桥进村,都要“一脚踩三鲤”。若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就不会认你为亲人。可见,鱼与侗族祖先有着某种深刻的内在联系。

鱼的象征意义

在侗家人的眼中,鱼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鱼,它在侗族社会中获得并具有更加神秘的意义。正是因为侗族人对鱼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作为侗族民间“自治条例”的“侗款”中,对偷鱼者的处罚常常比犯其他罪行者更重。

在侗族村寨的鼓楼和风雨桥中央的椽木上,多绘有一个“太极图”。不过这里的太极图不是道家所理解的黑白更替、阴阳对转,而是两鱼相交、生命繁衍,象征万物萌生,所以侗家人把它绘在神圣的鼓楼和风雨桥的椽木上,以供后人时时瞻望和供奉。

在语言上,侗族村民把始祖母与鱼称为“萨”,为同一称呼。萨在侗语里除了有始祖母和鱼的含义外,还用来指称已婚的妇女,诸如“老奶奶”“婆婆”“妻子”之类。在侗族社会中把鱼与已婚的妇女联系起来,这便使鱼有了更深层的象征意义。

鱼即“萨”,是妇女、生殖的象征。

闻一多在《说鱼》中对以鱼喻性、喻偶、喻婚、喻生殖等有过精辟的论述:“为什么用鱼来象征配偶呢?这除了它的繁殖功能,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大家都知道,在原始人类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这在我国古代的礼俗中表现得非常清楚,不必赘述。种族的繁殖既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繁殖力较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就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

鱼象征着侗族的团聚。

侗家人好养鱼,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或几个鱼塘,在鱼塘中要建一个鱼窝,供鱼类生殖、聚合、防范天敌。这种鱼窝使鱼得以生息繁衍,侗家人要得以生息繁衍,也要建造自己的“窝”,因此在侗族社会中有“建寨要先建鼓楼”的习俗。鼓楼的造型颇有点像鱼塘里的 鱼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侗家人集体的一个“窝”,是侗家人的一个聚合的场所。这在侗族《古歌》里有很明确的说明:“鲤鱼要找塘中间做窝,人们要找好地方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像大鱼窝。”

鼓楼还用于人们节日聚会、平时小憩和娱乐。老人们在此闲坐摆古,年轻人在此聚会学歌唱歌、听老年人传播各种知识等。鼓楼就像鱼窝把鱼聚合起来一样把侗家人聚合起来,也正如侗歌里所唱的那样:“鱼儿团聚在鱼窝里,我们侗家团聚在鼓楼里。”

鱼反映出侗族社会的历史进程。

鱼是最先养活侗族先民的食物之一,在水稻还没有得到发展之前,侗族先民以食鱼为主,从侗族的诸多传说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说明。最初,鱼仅仅是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备受侗族先民厚爱并加以崇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侗族人对鱼的特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并渐渐地输入了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的观念和文化内涵。时至今日,人们赋予鱼的各种观念和文化象征,在侗族社会中还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反映。

篇5:贵州侗族文化摘抄

瑶族来历

相传古时候,评王征战高王,出了一个赏格,凡能杀死高王者,给予重赏,并将三公主赐与其为妻。文武群臣深知高王的凶恶,无人敢应。瑶族始祖“龙犬盘瓠”应征计杀高王,取回首级。评王大喜,封盘瓠为“南京会稽山十宝殿”大王,并把三公主许配给他。盘瓠和公主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

粤桂湘边境的“过山瑶”认为“龙犬”是他们的祖先,故不吃狗肉,而且把狗当神仙崇拜。史籍《搜神记》、《后汉书》以及瑶史诗《盘王歌》、《过山榜》均有记载。《连阳八排风土记》亦云:“瑶类犬也。始于古高辛氏,出猎获大镦卵归,复以盆,数日视之,化为犬,及长异状惊人,命名盘匏。时尚蛮叛高辛,榜谕有能擒蛮魁者,妻之以女。盘匏闻谕,遂衔蛮首,以归高辛。以人不可配犬,欲更前谕,盘匏摇首摆尾不去。女心许之,盘匏即负入南山居焉。后生五子,分为五种:曰瑶、獠、猫、狼、僮,散居滇、黔、楚、蜀深山穷谷之中。”根据此记载,瑶人把狗视为自己的祖先,故不吃狗肉。

瑶族过去有为数不少的人不吃狗肉。现在不吃狗肉的人少了。这些不吃狗肉的人,认为狗是人的好朋友,打猎时,狗是得力助手;不打猎时,狗又为人看守家门。因此,每次打猎归来,瑶家总是以猎物的头和肚肠喂给狗吃。如果集体狩猎,狗也同人一样均分一份猎肉。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善良的瑶人认为,狗死了不应再宰杀煮吃,应该埋葬地下,给予人的待遇。

布朗族的服饰

布朗族穿着简单,不论男女都喜欢青色、白色和黑色。男子上穿对襟无领短衣,下着宽大长裤,包头巾的颜色为黑色和白色,一般是老年人才包白色头巾。有纹身习俗,妇女上身穿紧身、细袖管的无领短衣,用布带作纽扣;发盘于头顶,并包大包头,其颜色为黑色;下着长裙,并以花纹图案镶脚边。姑娘们喜欢打扮自己,爱戴野花或是自己纺织的彩花,以红颜料涂抹双颊、染齿为美。喜欢嚼自制槟榔,其槟榔非槟榔树结出的果实,而是用石灰、旱烟叶、栗树嫩尖配制而成的一种代用品,爱尼话叫“鲁吧”,她们身上时常带有一个装有“鲁巴”的盒子,走到哪里嚼到哪能里,时常嚼得满嘴通红,就连吐出来的唾液都是红色。嚼“鲁吧”既可以保持染过的牙齿不退色,又可以保持牙齿不患病,还可以防口臭。据说嚼槟榔的人很少牙疼。

安顺苗族民族服饰

苗族妇女多以染麻或假发与头发互参揉在一起,盘髻于头顶。服饰多以麻、棉织成,或以丝绸裁定。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故苗族服饰亦呈现出多样化。裙有长裙、短裙、花裙、青裙、蓝裙、黑裙、筒裙、褶裙,衣有和服式,旗帜式、黔东南式、几何式等,裙大都有红蓝黄三色条纹,据说象征金河江、长江、黄河,绣绘以花鸟鱼虫或抽象几何图案,尤以盛装最为华丽,久负盛名,一生只穿两次,一为出嫁,二为入葬。其图谱相传为苗族祖先居住地之山脉、平原、花鸟鱼虫,或说是苗族古老的历史记载符号,故有称苗族服饰为苗族史 书之说。头上多插有木梳或竹梳,呈牛角状,意为蚩尤子孙,农耕民族。多戴银耳环和银项圈(大多有锁)、银手镯(古代为铜手镯)。腰围以宽大厚实麻或棉线织成的腰带,或白色、或青色、或黑色、或蓝色。多缀有银珠、银链,行走煌煌作响,如铃乐贯耳。

布依族妇女几乎都是纺织和刺绣的能手。一个刚进入成熟期的女孩,在母亲的指点下,从种棉(有的地方 种麻)、纺线、织布到染布、缝衣,几乎很快就可成为这方面的能手。至于刺绣,更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包括衣襟、袖口、花边、绣花鞋、帐沿、枕套、围腰、在背带等)作为士种珍贵曲礼物或美好的象征。而在这些刺绣品中,妇女们对衣背花(即用于背小孩用的背带布)极为珍视,因为这种衣背花的刺绣,特别讲究针法和花纹图案的对称和工整。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练刺绣能手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而且常常是在谈恋爱时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纯挚的感情,绣织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上面。布依族喜欢青、蓝、白三种颜色的衣裤(裙)。青年男子爱包有条纹和青色的头帕,穿对襟短衣,着长裤(筒裤);妇女仍保持明清时代大襟短衣百褶长裙的特点,短衣领口、衣袖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图案镶制,长裙则为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制。着长裤者,裤脚镶有蜡染刺绣花边。少女或以自纺长花帕镶假辫髻首,或以方锦帕蒙髻,上绣花鸟鱼虫。女子衣裙多绘有几何纹或花鸟鱼虫蜡染图案,围腰绣有花草,朴实无华,典雅大方。佩银铜质耳环,戴银发簪铜手镯银项圈。所需布料大都为自种自织自染之土布,五色俱全。

摩梭人生三部曲

1、生命的起点:取名仪式

摩梭人生下孩子后,要为孩子举行取名仪式。生下的当天就要请达巴或喇嘛举行这一仪式。

举行取名仪式时,由达巴或喇嘛坐在上火塘念经,同时,主妇将已煮好的米饭或其他饭团糅成一个锥形物,放在一个大盘子的中央,其上半部插上五双筷子,象征着高山和青松,底部周围放上煮好的一只全鸡、香肠、蛋、猪膘肉等,再烧上一炷香,一起供奉在念经者的面前,以祭祀神灵和祖先。诵经至中途,由家庭主妇或小孩的外婆抱着小孩双手和掌跪着面对念经的达巴或喇嘛,念经者一边念一边用经书轻叩小孩的头部,念的内容多是向有关神仙祈祷,念毕叫三声所取的名字,并在小孩额上抹上一点酥油,祝福小孩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然后主妇将盛有祭祀物的盘子,按老幼之序,依次将手掌向内,对着糅成的饭堆及其所插的筷子片上下挥三次,以示祝福,同时说些吉利话。然后祭祀祖先,主妇将这些祭物每样取少许盛于一个祭碗内,念过家庭所有祖先的名字之后,用燃烧的香柏叶熏一下祭祖物后,走出房屋,将这些东西抛向屋顶,让乌鸦来啄食,一般都要祭上三碗。祭祖完毕便祭家中上、下火塘神,在上、下锅庄放上每样少许祭物,最后留下一腿鸡肉、一块猪膘肉、香肠、一碗甜酒和一团饭,送到小孩生父家中,一为道喜,二为祭祀生父家的祖先和锅庄神,余下的则每人分享一点儿。

在取名仪式前,达巴或喇嘛首先要向小孩母亲的属相,以此确定要给小孩所取的名字。达巴根据小孩出生时的时辰和母亲的属相所处的方位来取名。达巴将时空划为四方四角和中央,并赋予“角瓦阿”即土、木、火、铁、水:中央为土;东方为木;西方为铁;南方为火;北方为水。又将十二属相安排在四方四角,即在东方的属相为虎、兔;南方的为蛇、马;西方的为猴、鸡;北方的为猎、鼠;东北方的为牛;东南方的为龙,西南方的.为羊;西北方的为狗。而属相和五行随时空每年旋转至一个方位,因而一个人的属相也随时空而转至相应位置。但在旋转时,以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女性逆时针而转,男性顺时针而转。达巴根据这些进行推算:假如小孩的母亲生小孩的当年,其属相所处的方位是在东北方,小孩若为男性当取“依若”(牛儿),若是女孩则取“依姆”或“依若玛”(牛女);如果方位在西北方,男孩取名为“苦苦”(属相狗的男孩);若是女孩则取名为“苦姆”或“苦苦玛”(属相为狗的女子);方位在西南方,男孩取名为“优苦”(羊儿),女孩取名“优姆”、“优若玛”、“优玛”(羊女)等等。

喇嘛给小孩取名时,同样有四方四角、属相和五行属性等内容,与达巴取名有些相似,但在四个方位上所赋予的名字与达巴所取名字在含义上是不同的。达巴主要以四方四角的属相取名,个别的以五行属性取名,如东方属木,有的就名为表示木的“思格”、“思格此尔”(男性)或“思格玛”(女性)。而喇嘛在四个方位上以四种宝物的名称为为小孩取名,如母亲生小孩时属相方位在东方,男孩取名为“优抓”或“优抓次尔”,女孩取名为

老北京过年

新正伊始,节日气氛异常浓烈,内容丰富多彩。有常年遵循的惯例活动,有庙会市场商品贸易,有民间艺人献技演出等等。这种气氛自大年初一之后,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再掀起一个小高潮,直到二十五日“填仓”,才逐渐恢复正常。

祭财神:是正月初二的主要内容。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财神是谁?说法亦不统一。因为他是传说中的虚构人物,来路自然不同,归纳一下,财神应属道家范畴。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 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破五:正月初五日叫“破五”。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太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回娘家,叫“归宁”。商号于这天筹备次日开市。第二天凌晨,掌柜的带领伙计们上香、烧百分,并将纸钱、粮食粒与神码放在芝麻秸上焚烧,谓之“送神”。随后“开市大吉”正式营业。

篇6:侗族的风俗文化禁忌

——对侗族文化进课堂的几点看法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种文化在碰撞渗透,侗族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专业人才溃乏、发展空间萎缩、侗族特征逐渐消失、侗族特色逐渐消逝、侗族“明珠”逐渐“失色”、侗族精华逐渐失传和侗族心理结构逐渐改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让侗族文化进课堂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侗族文化的有效举措。同时,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侗族文化

现状

对策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渗透,过去相对封闭的侗族,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当今侗族传统文化面临逐渐消失的危机。为了保护和开发侗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很重要。只有提高学生对侗族文化的认识水平,才能保护好、传承和开发好侗族文化。

一、侗族文化发展现状

1、侗族文化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

第一个问题,后继乏人严重。由于侗族地区经济上的压力,迫于生计,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这些年青人正是侗族中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思想较活跃的人群。他们离开了侗寨,离开了学习和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环境,接受了现代文化,很多的年轻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自然就不如他们父辈、祖辈那么深。有些人甚至反过来瞧不起带着“土味”的本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优秀的侗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后继发展的根基。

第二个问题,专业人才溃乏。目前,各县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基本上是沿袭口传身授的古老方式,受过现代教育、能识谱教歌的歌师不多,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资深、颇有造诣的重要歌师相继谢世或逐步退出舞台,在技艺上能独树一帜,并享有威望的歌师越来越少,逐年递减,许多优秀的演唱技艺也将随歌师的故去而消失。而那些有一定知识和思想中、青年外出谋生创业,很多处于“道传无人”的尴尬境地。

第三个问题,发展空间萎缩。由于现代影视、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对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侗族文化发展的空间已经是 1 越来越来狭窄了。

2、侗族文化发展面临的内涵危机问题

第一个问题,侗族特征逐渐消失。侗语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其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其对侗族文化的保存和传承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现实却让人不能乐观,侗语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和正在成长的小孩最甚。民族语言的流失是民族文化根基的丧失,这一现象说明侗民族传统文化危机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第二个问题,侗族特色逐渐消逝。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最有特色的内容,也是侗族文化中变迁较快的要素之一。可是,随着侗族地区与它民族尤其是与汉族交往的日益加强,侗族文化受到了较大力度的整合。青少年的装束已基本融入社会大流,汉装、西装已成为侗族日常的主要服装。虽然农村还保留民族服装,但只在逢年过节或参加重大庆典时才穿。

第三个问题,侗族“明珠”逐渐“失色”。侗族建筑具有悠久历史,以造形结构独特,工艺精巧,建造讲究而为人们所称赞。具有很高的建筑学、民族学、宗教学等研究价值及旅游价值,可以说是建筑历史上的“明珠”。但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旅游业的开发、寨火山火的发生,以及木质材料建筑自然的损耗。侗寨的民族建筑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特色建筑逐渐被钢筋水泥房所代替。许多名为侗寨,其实已经名不副实了。车江三宝侗寨就是这样。

第四个问题,侗族精华逐渐失传。侗族歌舞艺术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侗族的历史。单说侗族民歌,现在侗寨青少年会唱的人少了。民族舞蹈与民族乐器的失传也令人震惊,目前流行的只有芦笙舞、铜鼓舞和板凳舞。侗族的许多乐器如今已无人会吹,基本失传。出现了侗寨鲜有人学侗歌、侗寨鲜有人吹芦笙的局面。

第五个问题,侗族心理结构逐渐改变。由于侗族中、青年大多数外出打工多年,一般只是春节回到侗家十天半月,他们的在思维方式、审美趣味、价值取向的心理结构上也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对策

侗族在绵延不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具有特质的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文化能否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侗族的荣辱,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实现。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搞好侗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因为,青少年是民族文化的最终传承人,侗族文化进课堂是传承保 2 护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现在,本人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本地情况,来试谈谈自己对侗族文化进课堂的几点看法。

第一个看法,侗族文化进课堂要从普及侗话和侗文开始。现在很多青少年特别是在县城长大的青少年,虽然父母亲都是侗族,但许多人都不会讲侗话,更不认识侗族文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他们没有生长在讲本民族语言的大环境里,虽然父母之间讲侗话,但他们从开始呀呀学语,接触最多的还是汉话,上学以后,更是普及普通话,他们就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侗话了,以致造成现在许多侗族青少年不会讲侗话,甚至有些农村长大的青少年由于怕人笑自己土气而不愿讲侗话的局面。而民族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本质的特征,要发扬光大和传承侗族文化,侗族语言文字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侗族文化进课堂首先要把侗族语言文字普及当作一项基础内容来抓,这样才能成功地培养出侗族文化的合格传承人。比如,我校每个学期举办的侗族大歌比赛就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二个看法,侗族文化进课堂要让学生认识和认同基本的侗族文化符号,并理解这些符号的文化内涵。

侗族文化除了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现以外,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许多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载体,比如鼓楼和风雨桥是侗寨的标志,是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符号。老一辈侗族人将“风雨桥”视为一种生命的通道,为了让自己的寨子兴旺发达,他们每家每户都倾其所有,将风雨桥建成寨中最漂亮、壮观的建筑物,好让桥神护寨,让世上更多生灵来到自己的寨子;同时,侗族的风雨桥,它体现的是一种侗族人们团结互助、热爱公益事业的崇高精神。鼓楼又是侗寨的另一标志性建筑,鼓楼必建在侗寨最显眼的位置,象征着最神圣和最高的权威。所谓鼓楼,顾名思义,就是装着一面大鼓的楼,这鼓楼的“鼓”有什么用呢?侗族人民历来团结友爱,尊重民意,遇外敌入侵或火灾等寨中大事,寨老就会击鼓呼民,召集村民到鼓楼召开大会,共商大事。同时,一些节庆活动,侗寨里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穿着盛装到鼓楼坪上“多耶”、举行“百家宴”等庆祝活动。侗族文化内含丰富,小到一个草标,大到一座风雨桥,都有着独特而深远的文化内涵。

所以,侗族文化进课堂,首先要让穿戴着汉服的侗族青少年认识和认同基本的侗族文化符号,其次通过言传身教,让他们理解这些符号的文化内含,然后才能够让他们真正认同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促成他们的民族 3 性格,这样,民族文化才能在他们身上根深蒂固,最后得以自觉地传承和发扬光大。比如,我校每次冬运会组织的大型文艺展演就十分注重侗族才艺(包括服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侗族文化的传承。

第三个看法,侗族文化进课堂要让青少年了解侗族的文化精髓,吸取民族文化的精华,促成他们优良的民族性格。

由于过去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局限性,侗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特别是非物质文化没有能够象其他民族文化一样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以便后人研究和了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聪明智慧的侗族人民,创造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特殊形式——侗歌和侗款。他们用说唱的方式通过口传心授将民族文化传给子孙后代。所以,侗族地区歌似海水一样多,款约象现代法律法规一样细化,而且讲究说唱艺术,歌声动听,款词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然而,由于社会的文明进步,由于各种现代文化的冲击,许多侗族青少年都听不懂侗歌,把这些民族文化精髓视为老古董,没有兴趣,不想去学习和了解她。比如,美妙绝仑的侗族大歌曾轰动法国巴黎剧院,国外音乐专家把侗族大歌喻为“天籁之音”,而我们本民族的绝大多数人却听不出它的韵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所以,民族文化进课堂,要让侗族青少年了解侗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价值所在,让他们明白,优秀的侗族文化不但是侗族人民的骄傲,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他们产生一种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促成优良的民族性格。比如,我校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就有侗族大歌和芦笙班。

篇7: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

起造祭典歌,源于原始祭祀“垒”(lix),属“垒”中白话的“吉语”类。其主要包括《上梁吉利歌》、《新居落成敬梁歌》和《“开财门”吉利歌》三大部分;而《上梁吉利歌》又分为“敬梁”、“贺梁”、“上梁”、“贺主”四部分,加之侗族起造祭典歌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固定的传承模式,因而在传承过程中民间即兴创作相对自由灵活,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各师各教”的传承态势,因师承各异,歌词不尽相同者更数不胜数。本文将就侗族独特的“祭典歌”管窥侗族社会起造习俗,敬祈广大侗学研究者、爱好者指正。

一、侗族起造祭典歌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

起造祭典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当强的感染力,其结构整齐划一,多以四言、七言为主,辞藻华丽、声韵爽朗,兼具诗歌的性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讲究一、二、四押韵,唱词较长还可以灵活换韵,说唱琅琅上口,听者赏心悦目。

例如《脚踏云梯步步高》:

脚踏云梯步步高,万紫千红绕金桥。龙盘玉柱龙献宝,凤绕玉柱凤来朝。

一步云梯一步行,猪羊牛马满草坪。六畜兴旺禽满圈,五谷丰收遍地金。

脚踏云梯二步行,千山万木长成林。山有好林造大厦,大厦落成装金银。

脚踏云梯三步行,三多吉庆照门庭。男勤女奋家兴旺,勤劳人家早逢春。

脚踏云梯四步上,四季康泰永吉祥。春耕不怕多流汗,换来秋收万石粮。

……

金龙盘在玉柱上,儿孙代代大吉昌。[2](p439~441)

这部分歌词句式整齐,并且讲究押韵,且其中即有换韵。其中“高、桥、宝、朝”押“豪”(ao)韵,至于“行、坪、金”在侗族地区方言中也可以说是押韵的(因为在侗族地区方言中没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所以“行(xing)、坪(ping)、金(jin)在侗族地区读起来,都以n结尾,而没有“n”与“ng”之别),再如“行(xing)、林(lin)、盆(pen)、银(yin)”;“行(xing)、庭(ting)、春(chun)”;“行(xing)、兴(xing)、云(yun)”;“登(deng)、云(yun)、清(qing)”等字也是一样。“上、祥、粮”押“唐”(ang)韵, “来、才、来”押“台”(ai)韵,“出、头、手、留”押“模”(u)韵, “忙、堂、昌”押“唐”(ang)韵,“天、圆、年”押“寒”(an)韵,“当、香、亮、光、堂、阳、上、昌”押“唐”(ang)韵。

再如《“开财门”吉利歌》中门外“仙客”有段念道:

龙门前看万里坡,富也多来贵也多。金榜题名你家有,库内黄金用马驮。[2](p446)

其中的“坡、多、驮”押“波”(o)韵。

侗族起造祭奠歌作为北侗民歌中独具特色的仪式歌,其讲究押韵的表现形式从以上例子可见一斑,而且一般都是四句一韵。其中的对句更是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妙趣横生,将侗族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起造祭典歌在创作手法上,多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人和神,现实和幻想交织起来,使其充满现实精神,又具有浪漫色彩。例如《“开财门”吉利歌》由两人以问答对话式表述:

外:新造华堂万事兴,玉帝差我下凡尘。众星下凡无别事,特来贵府开财门。

内:千江流水千江月,东南西北满天星。有眼无珠不识宝,不知各是什么名。

不知尊姓难接驾,望你一二说分明。

外:东方来的太阳星,太阳高照福禄门。南方来的太阴星,太阴高照长寿门。西方来的财帛星,携财带宝入财门。北方来的紫微星,紫微高照吉庆门。中央来的门光星,门光星照翰林门。天上五星来赐福,五福临门万事兴。有福人居有福地,又发财宝发人丁。家有福德门兴旺,庭前府内彩云升。开门!开门!……[2](p447~448)

在这里夸张是那么的生动,想象是那么的神奇,上天下界,通达无阻,人仙往来如同亲朋,幻想和现实竟交织的如此朴质妥帖,也更显示了侗族民众希翼世间大同,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不仅如此,侗族起造祭典歌还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和对偶。如前面所举的《脚踏云梯步步高》,从第一步唱到第十步,除最后一段外,其他十段都是反复。采用这种反复的手法,既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又对加深印象,深化主题有很大的作用。

关于对偶,整部起造祭典歌随处可见,这样不仅使其句式整齐,增强了形式的美,而且对于刻划心理,表达感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起造祭典歌的讲诵形式有多种,其主要有一人讲,众人聆听;有二人对讲,即讲诵者分别扮成一主一客(或扮成仙客),双方一问一答,互致庆贺。例如新楼房的屋架竖起之后,为首的木匠师傅登上屋去踩大梁时所朗诵的《上梁吉利歌》:

篇8:侗族文献地名中的数字文化

这些附加数字究竟有何意义?

地名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产物,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地名数字反映着侗族居民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特有的理性认知,是他们世代积累传承下来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地方性知识。一般而言,这些数字是该村寨或该款区所辖户籍数的标识。清人顾临纯云:“苗地多以户称,如内五千、外五千、二千九,皆以户称也。西山一千三百户,故其地曰一千三。”(《“西山茶”诗序》)[2]730“三百往洞”由往洞、平楼、牙现组成,现为贵州省从江往洞乡往洞村和得桥村,306户,1715人(1984年统计,以下同);“百三孔”由孔寨组成,现为往洞乡孔寨村,138户,730人;“四百曹滴”由朝利寨组成,现从江往洞乡朝利村,155户,841人;“百二贡”由贡寨组成,现为从江往洞乡贡寨村,44户,211人;“四百增冲”由增冲、忌寨两寨组成,现为从江往洞乡的增冲村,174户,730人[3]50。

历经岁月的沧桑,这些村寨户数如今均已大幅锐减。如“四百曹滴”现今只剩下155户;“四百增冲”现今只剩下174户。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清末以来社会长期动荡,官府压迫、兵匪骚乱所致。正如光绪年间增冲所立的《遗德万古》碑记所载:“情因我等一团寨内,当初祖宗先辈老者,从古原来四百人烟,卜居斯土,造至如今,只剩半少。窃思混沌初开,三皇五帝治民之后,不意失大半而矣,屋荒少人住,田荒寡人耕,冢荒无人修,败绝难言,目睹悲叹,岂不伤哉。”生动描述了清代咸同农民大起义失败后,侗族社会衰落破败的情景。尽管这些数字与当下户数不尽吻合,但这种称名习惯已作为一种传统长久地积淀下来,成为村寨特有的标志。

除了户数的标识外,在更深层的民族意识里,这些数字同时还表示该地自然环境所能承养的人口总量,是该地容纳人口的极限。在侗族九洞地区,每户只生育一个男孩,女孩则不限,原因在于人们认为男孩多了,孩子长大后就要把财产分散,由富变穷。而女孩长大要嫁出去,不会影响财产分散。因此只要对户籍数总量控制,则此地自然资源与人口数量就实现了一个基本的平衡,既不会出现人口爆炸,也不会产生资源匮缺。不难看出,这些数字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最原始质朴的人口控制思想,折射出侗人特有的生态意识。

贵州从江占里侗寨常称“七百占里”,“七百”即是指其所容纳的人口总数。占里位于海拔380米左右的都柳江沿岸的山谷间,距从江县城仅20公里,土地面积大约16平方公里。然而就是在如此弹丸之地却创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50年人口零增长的历史纪录。

据占里侗族古歌传说,占里先民早先曾生活在广西的梧州,后来因为田土有限,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不得不背井离乡,溯都柳江寻找新的落脚点,几经颠沛流离,终于来到了占里。到清朝雍正年间,伴随人口迅速繁衍,寨里经常发生土地和林木砍伐的纠纷,并最终导致兵械相见。于是两位名叫吴囊因和吴巴宾的寨老立下寨规:全寨不能超过160户,人口总数亦不能超过700人;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而且明确规定,有50担稻谷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只有30担稻谷的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一规约经过全寨讨论同意,在鼓楼宰猪喝鸡血酒盟誓,坚决执行,永不反悔。如有违规者,轻者将其牲畜强行杀掉,煮给全寨人吃,以谢其罪;重者则将其逐出寨门或由其亲属处以重罚。夫妻双方不能离婚,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如有违反,也要受到严厉惩罚。

由于这种古老的寨规,人口生态控制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理性行为。在占里流传的歌谣和俗语中,如“七百占里是只船,多添人丁必打翻”、“种好田地多植树,少生儿女多快活。一株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养得女多无银戴,养得崽多无田耕。女争金银男争地,兄弟姐妹闹不停”、“崽多无用,女多无益;崽多要丰田,女多要嫁妆;崽多无田种,女多无银两”等,话语虽然简单,但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意识。在占里人看来,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一旦超过自然极限,必然带来灾难。

在这种生态文化的制衡下,直到1990年,占里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人口为695人,133户,仍然没有超过三百年前“七百占里”的人口规定。2000年,占里人口739人,154户;2003年,占里人口762人,156户[4]。尽管人口总量突破七百大关,但是户数仍然没有超过当初160户的极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奇迹。

侗族地名中的数字文化不仅是他们精确应对社会与自然保持平衡的可靠工具,而且也是他们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写照。这种朴素而古老的民族地方性知识所折射的生态智慧,在当今世界人口爆炸、资源日渐匮缺的时代,尤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研究室.民间文学资料集[G].内部资料版.

[2]从江县地方志委员会.从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9.

[3]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 (侗族卷) [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散文曾经的你多美好下一篇:读最后一分钟读书心得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