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

2024-05-20

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通用8篇)

篇1: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

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构成有效课堂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课前围绕它准备,课中围绕它展开,课后围绕它巩固。课堂有没有实现学习目标是评判这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对手,是新型课堂的显著特征。课堂要充分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通过有效地引导,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用什么样的手段、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坚决贯彻“三讲三不讲”,即只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讲之前不讲,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

三、贯彻赏识教育的原则。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重是赏识的前提,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包括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式赞赏每一位学生,如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特长;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四、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观察的习惯、阅读的习惯、思维的习惯、质疑的习惯、探究的习惯等)、学会正确的方法(观察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形成正确的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和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奉献等)、增强积极的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培养全面的素养和能力(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以及培植兴趣、好奇心等等。

五、实行当场训练和分层训练。当场训练是对学习目标的有效巩固和对学情的有效反馈。训练应紧扣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要求。要保障训练的时间,确保学生独立作业,做到学情反馈真实有效。

篇2: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

为切实维护课堂纪律,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学风建设,学校针对在近期课堂纪律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现对全体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希望全体学生严格遵守,认真落实:

一、按时上课,课前10分钟进入教室,严禁携带早餐进入课堂,严格杜绝迟到、旷课等现象,并注意着装整洁,不能穿拖鞋或其他不得体的衣装进入课堂;

二、上课后,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认真听讲,做笔记,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上课后,除非有特殊紧急情况,在没有征得任课教师的同意下,不能随意进出教室;

四、上课后,务必将手机关机,不能在上课时间接打电话,收发短信;

五、上课后,不能吃零食、睡觉;不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六、上课后,除教师有特殊要求外,不能使用手提电脑、MP3、MP4等,七、严格禁止在课上打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

八、上下课时,不能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教室的同学;

九、去教室上自习时,不能在教学楼内大声喧哗,接打电话,或与同学长时间交谈,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十、因故不能上课,应按照《常平中学请销假制度》规定的要求和程序,事先请假。

篇3: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

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 英语学科要求每个星期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 每个单元分成五个课时, 即单元指导课、词汇课、听说课、读写课和单元展示课。

单元指导课属于课上学案类别, 要求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整个单元知识点的提前学习和归纳。具体分三步。

1.通览整个单元的内容 ,对单元内容有个整体概念 ,了解生词和重点短语、句型。并尝试解决在通览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出相应记号。

2.小组成员合作再次通览教材内容 , 提出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各成员共同讨论并尝试解决,把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总结归纳出来,列出问题。

3.各个小组把各自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 , 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在学生能力不能完成的情况下,教师帮助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后, 就各个小组总结归纳的重点短语和句型达成共识并分享。资源共享的结果是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词汇课、听 说课、读写 课、单元展 示课属于 课前学案 类别,教师要在课前把学案下发给学生,并明确各课时的学习目标,所有预习的内容都从学生角度出发,以问题形式帮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明确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回答问题的过程。能够对所有问题正确回答,就意味着能够在自主的情况下完成课前自学。在预习之后我们配备了相应的巩固性作业,学生可以在深入学习之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夯实和巩固。

二、教案导教与学案导学并融

新型课堂教学要求教案与学案实现高度统一, 教案与学案和谐统一才能促进新型课堂教学, 教案与学案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新型课堂教学的高效。

学案的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案设计的目的是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

教案的指导思想是引领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教案的设计一定要与学案达成高度一致,教师的教学出发点只有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吻合,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高效。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

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我们更加注重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但在注重教学的过程的同时, 我们同样不能轻视教学结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并运用知识,而教学结果优劣正是体现教学过程优劣的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同样注重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 轻视其中任何一个都会让教学有所缺憾。

四、教前抽测与教后检测并用

在学生完成学案的学习之后,教师课堂教学之前,就课时的学习重点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抽测,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测, 使学生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这样就可以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并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

五、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保证知识有效传播不可或缺的条件, 教师以其身份、地位、学识、能力诸方面优势,在学生心理上引起接受教师的心理反应,这就是“威”;教师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表现,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尊敬、信任的情感反应,这就是“信”。教师在“威”与“信”的结合中,表现出一种令学生感到尊严与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这便是威信。

教师的威信, 就好像是一个定律:“三点决定一个平面”。这里的“三点”指的就是“人格威信、智力威信和情感威信”;“一个平面”指的是教师。 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人格”、“智力”、“情感”三种威信,才能称其具备了完整的“教师威信”,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 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赖程度,首先取决于相互间的感知与理解。对于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说不上相互感知,也不能相互理解,当然更不能产生信赖感。相互感知程度越深,就越有可能相互理解。要达到相互感知,就要不断交流思想,不断沟通感情,进而实现“熟识吸引效应”。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利益,体谅学生的处境,真诚地喜欢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改革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及新的举措,理论和实践更加需要相互应用,在教学四要求的新理论引导下,我将更加努力,在实现课堂高效的道路上进一步探索、研究、实践。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这一中心思想的引领下,作者也对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展开了新的尝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属于一种综合课的课堂教学类型,按照新的教学模式,根据英语学科特点,作者就英语课堂教学的四要求总结了一些想法。这些想法来源于一线教学实际,对课改的推进有很大帮助。

篇4:有效课堂的几点要求

关键词:兴趣 关爱 声音 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更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它的有效性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是否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如何在一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减负增效,提高课堂45分钟的有效性,向课堂要质量,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英语教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从中得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本人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

一、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罗杰斯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在英语课上,教师只有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和平等地对待学生,同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对学生有较多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所关注且经常谈论的话题,所追求的目标,所向往的生活,所崇拜的明星等等,才能在课堂上跟学生更好地沟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调查表明,初中阶段的男生多数喜欢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喜欢看各类球赛,喜欢玩网络游戏。女生喜欢看网络爱情小说,男女生都喜欢听歌和唱歌,有各自喜欢的体育明星、歌星和影视明星,也喜欢通过QQ和同学朋友聊天。因此,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呈现一些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明星,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话可讲,也喜欢讲,甚至争着讲。比如姚明,他已经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学生对他都有相当的了解。

He is 2.26 metres tall. He weighs 134kilometres.

He is from Shanghai.

He was born on September 12th, 1980.

He is a famous basketball player inNBA.

He plays for Rockets in Houston.

He is our national hero.

He is an Asian hero.

His father and his mother were both

basketball players.

同样,学生对刘翔、成龙、Jay、SHE、Twins、Jolin、Rain等等明星都较感兴趣,知道的也较多,因而都能讲出他们相关的一些内容。老师让学生讲有关他们的情况时,相当多的同学会争着讲。相反,如果是他们了解不多或是不太感兴趣的人物,比如李四光,詹天佑等,学生能讲的内容就简单得多。基本上只有He was a national hero. He was a scientist. 或He was an engineer.

初中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个性,他们较感性,缺乏理性,缺少恒心,甚至随心所欲,不管不顾。所以教师只有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尽量提供他们较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讲,想表现,这是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讲英语,自觉练习英语的有效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生活教学情景,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很难像学汉语一样轻松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如何能一上课就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

二、使学生感到与生活相符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在一些学生的眼中,英语甚至成了一门高不可攀的学科。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模拟场景的目的是为了把生活融入英语学科中,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让学生将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将有关个人生活经历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能说感兴趣的话题,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语言练习,最终让语言综合能力达到质的飞跃。这里学生的角色转换不一定是书本上要求的角色,可以引进学生感兴趣的角色,如:歌星、球星、或者老师等,通过学生表演某些对话,让学生换上他们喜欢的角色,学生的话语自然多起来。那么,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兴趣的指引下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释放。

三、对学生要有关爱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学生”。作为教师,我认为最高境界无非就是让学生喜欢,喜欢上你的课,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甚至喜欢你本人的声音、笑容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多接触学生,多关心学生,多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点滴的进步并适时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无可否认,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老师应善于用情激励学生,用情温暖学生,用情鞭策学生,把微笑、轻松、信任带进课堂。

执教十多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要真正令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真正能令学生折服的集多种才智于一身的高素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演员,要有亲切丰富的表情、端庄自然的教态、敏捷严密的思维、纯正优美的语音、规范漂亮的板书,当然还要看有没有专业水平。在课外,教师最好能跟他们一起谈中国如何加入WTO、比尔·盖茨如何发迹,谈“蛋白质女孩”的温柔、谈动画故事、谈美洲豹的速度、流星雨的神秘……时代在变,学生的实际心理年龄在变,对教师的定义也在变。只有真正能让学生怀有一种亦师亦友情怀的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他们的情趣,塑造他们的人格。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要让学生信服,认为老师是公正无私的,而不会偏袒某个学生。因此,尤其是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少用或者不用评论性的否定词,而多采用委婉、鼓励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勇敢的改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朋友,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当我们有了亲和力,师生间便有了某种默契,我们也就能够让学生相信,并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间接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保证课堂的纪律

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但是在出现状况时我们教师如果不能适时的调整课堂的变化,从而有可能导致一团糟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还可以运用我们现在课堂上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暗示法、提问法、无声法、注视法等,以此来达到控制课堂纪律的目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如好奇、好动、爱表现、爱模仿等,灵活巧妙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新鲜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此来科学的、有效的控制课堂。

五、教师自身的课外知识——丰富

现代社会已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的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由于条件限制,这部分知识相当程度上来自老师。就拿英语来说,由于涉及到国外,这就要求英语老师对这些英语国家有一定的了解。还包括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等。十多年教学下来,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只要我在上课中穿插一些欧美的风俗习惯的内容,哪怕只有一小点,绝大部分的学生立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认真,有的还要求再讲。此刻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课堂有效性自然就高了。所以,教师应该也在这方面注意积累,这也恰恰是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因为你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越多,学生就越容易感兴趣,课上注意力也就越集中,课堂有效性也就高了。而且,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钦佩之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这样再你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课堂有效性就有了保证。

六、教师自身的音量——洪亮

听多了课,大家都知道,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很洪亮。坐在后面听课,感觉很舒服;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很低,坐在后面听不清,大家就会感到一个:我们听不清,学生肯定也听不清,到时,学生会吗?从这里也可知道,上课时老师的音量也会决定学生的注意力。我们知道,说话声音响亮,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个人精力充沛;反之是有气无力。而学生上课需要的是一种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气氛下,学生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响亮的声音会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们感到这个老师充满了激情。曾经我的一位学生在信中这样写到:“我喜欢你上课时的激情,我喜欢上课声音响亮的老师……”这也从侧面看出学生喜欢的是什么样的课。假如我们在上课时尽量做到声音响亮,并注意上课的方法,那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很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这堂课的气氛怎会不好呢?学生的注意力怎会不集中呢?那课堂有效性也不会差。所以,我认为教师上课时的音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注意力,影响到课堂有效性。

七、教师自身的反思——及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和进步。而教育,就是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进步。我们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要不断的学习,钻研,探讨,同时还要进行不断的反思,反思每一节课的得与失,思考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度?教学步骤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使用的是否恰当?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怎么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带着问题再回顾课堂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提出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我们只有深入的研究教材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用创新的思维,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努力思考,以情育情,用自己炽热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便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学习英语,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谰主编.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4.彭那祺.《谈英语交际性教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5.许高厚主编.《课堂教学技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篇5:实施有效课堂的几点见解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和有效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和有效课堂,我们教师应该做到: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的分层递进。

一、专业化的教师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前提

专业化的教师的前提是有很强事业心、高度责任感、很高积极性(情绪、情感)。专业化教师的标准是以发展观、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态度、体验)为核心的先进的教育观念为保障,以本体性知识(本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般文化与社会知识为主体的很高的知识水平为支撑,以分析教材能力、设计教学能力、实施教学能力(提问讲演、语言表达、课堂应急、课堂组织)、指导学生能力、评价校正能力、教研能力为主体的很强的教学能力为基础,以思想品德素养、心理素养、言语素养、沟通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能力为主的德育能力为保证,具有沟通上级、同事、学生、家长的人际协调能力。

二、精心的备课是有效课堂的条件

精心备课必须做到备教材(教学内容)、备心境(心理准备)、备学生(知识背景)、备导入(激发兴趣)、备方法(教学策略)、备设

问(现场反馈)、备层次(教学过程)、备训练(巩固应用)、备语言(感染吸引)、备板书(逻辑思路)、备课件、教具(辅助教学)、备小结(推扶提升)。

三、有效地讲课保证有效课堂的实施

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出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情况、引导自主学习、展示反馈、拓展延伸、达标训练等几个组成部分构成。课堂上要精讲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的高效运营。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上。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四、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必须按时交,哪怕是交白卷,完成情况不好的要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每位教师都要督促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对缺课、不交作业的学生,要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思想的启迪,是灵魂的涤荡,是人性的沐浴,是人格的唤醒,是希望的激发。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

篇6: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偿试

丹凤县龙驹中学 王先荣

摘 要:近几年我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偿试,观察、比较、思考,觉得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不能单从时间的量上进行计算,它只是衡量有效教学的一个宏观尺度而已,真正是否有效还与其它诸多因素有关。本文是在实践和偿试后关于有效教学的特点与要求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 有效教学

教学一线的教师,特别是担任毕业班教学,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以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天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理论上说有效指的是: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有专家给出课堂教学效率的量化公式: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但实际中我们很难用理论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衡量。实际教学中,课堂有效性往往与诸多因素有关。一般应符合下列特点:

一、课堂教学符合校情、教情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纷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很多学校竞相模仿学习。比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学习这些先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些学校还创立了“五二二”教学模式,但不少学校学的一塌糊涂。有些教师学得成功,但有些教师学得别扭,效果反不

如前。究其原因,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有的趋于理智型,有的趋于感情型,有的机智幽默,有的沉稳踏实。况且不同的学校校情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可能一样,让大家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当然会适得其反。大凡有效的课堂教学都是符合教师实际的。比如有的教师课堂语言风趣幽默,善于调动学生情绪,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活跃;而有些教师较严肃理智,思维清晰流畅,课堂教学的条理清楚,目的明确,逻辑性性强;有些教师语言表达不是强项,但动手能力强,自制的教学器材多,课堂上的小实验多。虽然这些教师教学模式、教学特点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课堂教学同样精彩高效。实践表明,只有符合学校实际和教师实际,发挥教师自身特长的,有自己的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单位时间内的收获。无论任何教学方法、手段、技术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的,只有唤起学生的积极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有收获。所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首先是看课堂教学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是否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开展教学;教学的内容、难度是否切合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只有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才可能有效。我代两个基础好些的班同时也代两个基础差些的班,以前,我要上那一节课,其前在教案上设计好教学过程。都是“五环式”教案,在师生互动这一个环节我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设计课堂教学 的操作过程。但是从上课效果来看,在基础好的班级能很好进行的在基础差些的班上根本进度特别慢甚至于无法进行,在基础差些的班上很好进行的课在基础好些的班上进行往往出现课堂混乱或者大都默默无语,效果不佳。经过不断地反思,我觉得,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一定要和班级学生实际相符合,否则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要不学生学不懂无兴趣,要不学的简单乏味失去兴趣。县上或学校举办的有效教学展示课,大部分老师先在班上进行试讲,最后才去别的班上正式上展示课,按理教学效果应是最好的,但实际情况却不是,每次都是在比较熟悉、了解该班情况的班上课教学效果最好。还有,在一个学校里往往不一定是公认“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成绩高,反而是那些教学水平不很高的教师成绩多数情况下要好些,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风格、思维切入及思维过程更加切合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难度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高效的课堂教学都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三、充分发挥物理学科实践性特点

物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或优势有两点:一是物理实验;二是物理知识生活化。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特别是初中的物理知识,声、光、热、电、力,几乎是科学普及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得十分紧密。物理教学最有吸引力的是物理实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多感官参与,理解物理知识方面,物理实验比其他教学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还不占主要地位,知识的获得更加依赖感性认识,所以物理实验 的作用更加突出。大凡有效性高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物理实验。我校每个年级至少有12个教学班,每个年级至少有4个物理老师代课,都是平行班,但考试成绩总不同。有一普遍的现象是凡是平时做实验做的多做的好的班级成绩都高。我以前习题课从不做实验,但是后来我觉得有些习题课也必须做,而且也要做好。比如这样一道习题:两灯L1“220V40W”,L2“220V100W”并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谁亮?各自的实际功率是多少?如果把它们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谁亮?它们各自消耗的功率又多少?如果只用课堂讲解,效果一定没有把做实验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效果好。校弟之间也是一样,凡是实验做的好的学校物理成绩都比较好。归根结底是教师对物理学科的优势利用得好,课堂上物理实验做得多,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好,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如在摩擦力这一节,讲到怎样增大摩擦时,一般教师都只从理论角度分析分析,我是先让学生搞活动“学做泥鳅”,然后谈感受,并说说如果要快速抓到泥鳅有什么办法?学生说用力,还有的说抓一把沙。老师给以肯定,最后再用弹簧秤、小车、钩码、毛巾等做定量探究实验得出确切的结论。在讲到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时,发动学生自制弹弓,教师做好一个靶子,课堂上让学生玩“比一比”谁射得更准的游戏;即使是中考总复习,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我仍然带各种实物进课堂,如在复习光现象时,带平面镜成像实验的实物;复习简单电路时,带手电筒给学生观察;复习电和磁时,重新演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和电磁感应等重要实验。好实验胜过千言万语,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发挥物理学科的独特优势。

四.发挥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现在很多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件高效的武器。教学有效性高的课堂大都能充分地利用了这一教学资源。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实物展示、观看教学视频、动画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不喜欢的是老师照本宣科、反复练习。我校每年进行的素质化课堂大练兵活动,给我感受最深是:一是这些优秀教师的创新实验或自制教具的水平很高;二是课件做得好,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很大。如在《大气压强》一节教学中,授课教师的课件中其中有抽水机、离心式水泵原理动画演示、做托里拆利实验的教学视频等,在《电磁铁》一节教学中,观看工厂工人用电磁铁吸铁的视频,把一些细微不易观察的、课堂上不能做实验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形式讲清原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如在进行欧姆定律复习教学时,由于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对初中物理来说很重要,但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重新做实验,我们就利多媒体平台做仿真实验;在复习近平面镜成像时,就利用多媒体平台放映实验视频。通过多媒体辅助,较好地解决了总复习时时间较紧,不可能重做实验的问题,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表明,适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抽象的讲解、说教变成动态的图象、视频,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大了课堂容量,还能让学生更爱学、乐学,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以教材为本,善于进行课程整合

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处理结果和展示教学的形式不同,但都会达到一个目标——三维目标。他们成功的一个共同原因是没有完全照搬教材,而是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很好了诠释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的课程理念。初上讲台的那几年,我生怕将教材上某些地方疏漏了,认真“挖掘”教材,使教材上的每一句话都要以不同的形式告诉学生,按照教材的顺序和给出的内容来讲解。但新程改革以来我才真正悟出了教材的本质作用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宣”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在不改变教材精神实质的前提条件下从生活中寻找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更恰当的实例和实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复习课上,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从更高的角度进行知识重组,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用”教材而不是“宣”教材,不拘泥于教材,高质量地整合教材,是一堂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六.注重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其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高效的课堂教学都是从能力培养、思维训练方面进行设计教学的。

一个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的题目中,思维含量更多。例:如图所示电路,小灯泡标有“3V 0.6W”,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最大量程为0.6A,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大?变阻器连入

电路的电阻是多大?回答电流表示数时必须考虑量程,实际电流超过量程时是读不出数的。学生在解决了这些基本的问题之后,再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已知量,你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比如滑动变阻器此时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如果已知通电时间你能不能求出电路消耗的总电能?还可以再拓展:这类似以调光台灯的电路,如果将滑片向右移动,灯是变暗还是变亮?总电功率是变大还是变小?灯变暗后省电了吗?怎么理解?同样是解题训练,但学生通过训练得到的收获却不一样,前者重新回忆了以前所学知识,更加熟练了;后者不但回顾了所学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高。如果能训练一题多解那得到的效果就更好。

七.学案任务导向,练习当堂检测

篇7: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江阴长泾高中(214411)吴铁军

编者按: 本人《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讲座分为五部分:一是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二是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三是对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解。四是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五是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各位老师,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今天坐在这里与其说是讲座,还不如说是与同行们共同分享教育大师们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观点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18日第8版载文说:“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关键所在。”

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现在一所学校要有发展,要有改进,教师要敞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连环跟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课堂教育事关重大。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这个话题,专家学者都谈得很多,我想从一个平凡的高中生物教师从教26年的教学实践,来谈点思考。今天,我同大家一起来探讨以下五个问题:一是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二是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三是对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解。四是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五是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就是说为什么要研究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我想,应该有以下一些原因:

1、课程改革的需要。

近几年来国家课程改革始终贯穿着一个非常清晰地教学改革逻辑,即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堂教学改革,上海在二期课改中提出了“教师决战课堂”的口号。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跨过去的一个坎。否则,再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不能化为现实,只是纸上谈兵。因此,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2、事业的需要。

在第20个教师节,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的著名生物教育家,原北师大附中校长朱正威曾这样讲过:“高中生物学科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多学科中,虽只占一席之地,然而,它所承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却是全面的、艰巨的。如同一滴水珠能折射出阳光所包含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全部 波长的光那样。”教育是有目的地有效地促进人发展的事业,所以说研究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是我们事业的需要。

3、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曾深情地说: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 江泽民同志对当今世界时代特征分析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四大技术大显风采(1)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3)纳米技术(4)认知科学。其中两大技术和生物有关。大家知道,技术的突破,将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例如全世界治疗血友病,传统用献血,需500万人提供血浆。用转基因奶山羊来生产,那就只需1头这种转基因羊就可满足需要。一头转基因动物就是一座天然基因药物制造厂。世界上把生物制药产业称为钻石产业。如果没有今天有效的教学,就不可能有明天经济的腾飞。为此,研究高中生物学的有效教学,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现实的需要。

医生的成果在手术台上,袁隆平的成果在大地上,教师的成果应在课堂上。基于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孜孜追求的东西,我们每一天的辛苦工作,就是要追求“理想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力求高效的最大限度的收获(实施有效教学)。我们一生的辛勤劳作,就是要追求当“理想的教师”:付出有回报,不做无效劳动,避免微效劳动(做能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师)。通过我们有效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学校赢得更好的声誉。在一所学校里,若教师人人争当有效教师,个个实施有效教学,这所学校必定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说研究高中生物学有效教学也是现实的需要。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查阅了许多资料,综合起来,我认为:“有效教学”可理解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效教学关注全人发展。(二)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习。(三)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四)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

要理解“有效教学”,就必须回答“什么是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是师生互动交往的活动.从教学行为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教与学的方式。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就意味着教学过程就是平等对话、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不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谓“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有成效,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发展,能达成教学目标,保证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有效率,二是有效益.

教学效率从过程上看,主要是指时间,我们要重视时间的充分利用。教学效率从结果上看,主要指学习效果,我们要追求教学的综合效果。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结果包括“成绩的水平、学习的速度和情感的结果”。因此,综合效果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学生成绩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共同发展。教学效率包含时间和效果两个维度,若用确定的数学关系式表示的话,则有:

综合效果(即时+长期)

教学效率=———————————————————

时间

对教学效益来说,视角不同,有可能结果不同。我打个比方:现在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三年功课两年学,从追求考试分数来说,效益肯定是好的,但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说,效益就不一定是好的。而我们现在讲的有效教学的教学效益,指的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效益。,体现了教学的价值追求,是对教学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但教学效益难以量化,宜根据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采用定性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主要指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活动.

三、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解

根据教学的成效有三种理解:即学生成绩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共同发展。综合起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我所理解 “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应该是:第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能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的教学(全面发展)。第二,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的教学(学会学习)。第三,能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教学(教学相长)。能有机地实现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这样的生物教学就是有效的生物教学。

四、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

我认为: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是一个上位概念,通俗的讲就是一种“轻负担、高效益”的教学。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既要具有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又要践行“有效教学”的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主要特征:

1目的性——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目标有效,是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促进学生发展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目标。在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中这样 写道:“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从上面可以看出:高中三年的生物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生物知识、各种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2有效性——追求“高效率、轻负担” 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能确保达成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有效性是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显著特征。

(1)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活动。

教学效率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认识。①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学习。②在生物教学结果方面,指有多方面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科学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生物学习能力。

同样的学习结果,学生用时间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

(2)有效教学是追求教学效益的活动.

“生物教育问题说到底是如何以生物教学育人的问题(朱正威)。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益问题,其实质是课堂教学质量。在生物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生的思维参与,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又要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物教学效益在生物知识形成过程中动态生成,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中凸现。

(3)有效教学是关注学生成长的活动. “高效率、轻负担”是有效教学追求的教学境界.生物有效教学要降低“心理成本”.“心理成本”是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师生认知活动的强度、情感投入的强度等.生物教学活动主要是师生的心理活动,学生成长也主要是一种心理成长.因此,生物教学中的这种“心理成本”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现行的“三年课程两年完,留下一年搞训练”的做法,大大增加了“心理成本”;从高一开始的,高密度的“月考”“模拟考”及没完没了的“解题训练”,是高中生生物课业负担加重的主要根源.这种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拼时间、拼精力”的“题海战术”,是低效教学,必须彻底摒弃!生物教学要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指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与提高,是个性发展,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不同人在生物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科学性——正确理解生命科学的本质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 是研究有生命的物体,它属于理科,因此有效的生 物教学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性是生物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

生物科学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1)生物的生命物质基础的非凡性——生物大分子。到目前为止,科学上没有什么非凡的“生命物质”或“生命元素”。组成生命体的全部元素都来自自然界。是非生命自然界普遍存在的。(2)生命自然界的多层次性。生命自然界的复杂性之一是它的多层次性。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下有细胞器、分子和原子;其上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3)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奥地利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贝塔朗菲曾说过:“生命的形式不是存在着,而是发生着,它是通过有机体同时又是组成有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永恒流动的表现形式。”(4)生命活动和信息变换。遗传学的中心法则的发现,使得我们使我们领悟到生命活动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运动和变化;(5)生命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

五、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围绕生物新课程和有效教育的理念,我提出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以下策略:

1、面向全体学生

因为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是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是现实整体高效益的有效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怎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呢?教学中可采用“低起点、多层次、勤合作、常总结”的方法,在评课中采用两个95%衡量标准,来有效完成新课程的核心任务。

(1)低起点。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课堂上尽量使绝大多学生都能轻松的学习,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案例1.例如,关于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教学,可采用两种方法。

①我们可以味精的生产过程为例,让学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产谷氨酸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发酵的装置;

②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发酵装置图,分析讨论发酵装置中各个部分的原理及作用。

前者类似于对技术的创造发明过程,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采用引导探究的方法;后者类似于对一项新技术的消化过程,相对难度较小,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采用讨论法。如果我们教的是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班级,就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起点,班级绝大部分同学可参与,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2)多层次。降低起点,降低难度,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由浅入深,引申推广,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案例2.多莉羊的猜想

教学时,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多莉羊的培养过程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在课堂上,发现许多学生受到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多数学生不知从何处着眼来回答这一问题。尽管有一部分学生在竭力“猜测”,可最终还是没能“如教师所愿”!因此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起点高,更会使他们觉得生物学科的学习原来是如此高不可攀!

如这一问题改为:根据教科书“克隆多莉羊的培养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什么?

②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什么?

③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什么?

④多莉和那只母羊最相似?它为多莉羊提供了什么?

⑤以上事实说明,决定事物形态的遗传物质在哪里?

这样一改,增加了层次,降低了起点,班级可参与的同学大大增加,体现了新课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3)勤合作。生物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倡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案例3.“基因突变”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略)2.教学过程

2.1课前准备:教学内容处理及学生分组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查阅的有关资料,把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为5个小课题:①生物变异的类型;②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机理;③基因突变的概念;④基因突变的特点;⑤基因突变的诱因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将全班学生(共45人)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9人,为A系列小组。提前一周把任务分配给各A小组,每个小组学习任务不同,即:A1~A5,在课外由各A组小组长自行组织学习。步骤一般包括:资料收集→资料交流→重新整合→共同学习几个步骤。

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二个步骤,再将A1~A5小组(每小组9个人)中每组抽取一个人组成新的小组,为B系列小组,以此类推……由每个组员将自己所掌握的小课题知识(其他组员没有学习的内容)轮流介绍给其他组员,或要求他们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活动,目的是达到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掌握5个小课题的全部基础知识。

由于A系列小组是带着任务学习的,将来他要作为老师,给其所在的B小组其他成员讲课,在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驱动下,他们会认真学习。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次重新分组,为了便于操作,定于在生物实验室上课。2.2课堂教学

2.2.1 A系列小组的合作学习:资料收集、整合与处理

(略)

2.2.2 B系列小组的合作学习:互助协作与交流

(略)2.2.3 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反馈与补救

(略)

评论:本节课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机制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其学习兴趣也得以增强,对学科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4)常总结。在每一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总结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有所进步。

案例4:例如,“遗传和变异”一章的复习,可归纳形成图解(见下图)。

(5)评课:把有效教学做为评课的标准。评价一节生物课是否有效可以有两个衡量标准,即两个95%,本节课95%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本节课所学内容95%以上学生能掌握。通过两个95%,实现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目标。

2、问题驱动

生物学习要解决“问题”,课后练习是演练“问题”,生物考试是回答“问题”。因此,问题是贯穿生物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是学生开展生物学习的驱动力之一。因此,问题驱动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驱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用问题导引学习,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1)设计情境性问题,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案例5.讲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提出以下问题,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宾逊,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你能利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其它任何食物,而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和15kg玉米。

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策略一: 先吃鸡,再吃玉米。

策略二: 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的蛋,最后再吃鸡。

(2)设计层次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发展 案例6.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逐步设计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容易成功 ②杂交实验的含义是什么?

③如何进行豌豆之间的异花传粉?

④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子二代又出现矮茎呢? ⑤子二代中出现3:1的比例是偶然的吗?

⑥你能对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提出自己的解释吗?

(3)将低水平问题重组为高水平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

案例

7、如:这是关于细胞膜的一些常见的问题:(低水平的问题)

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

②这些方式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浓度梯度、载体、能量)

③常见哪些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④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是什么?

现将以上问题与相关联的其他问题组合一下:

①列表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问题大多可以从此表引出)

②常见哪些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O2、CO2等气体分子、脂溶性物质)

③ O2在血液中怎样被运输的?(与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结合)

④ 成熟的红细胞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无细胞核,无细胞器)

⑤ 成熟的红细胞能否进行分裂,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细胞核)

⑥成熟的红细胞的呼吸方式是什么?呼吸产物是什么?(无氧呼吸,乳酸,因为没有线粒体,无有氧呼吸酶)

⑦CO2产生的场所是什么?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CO2的浓度最高?(线粒体)

⑧为什么脂溶性物质比其他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⑨一位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上存在着一种与水的运输有关的蛋白质,请由此判断水分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什么?(协助扩散)

经上述重组后,教师设置问题情景,环环相扣,让学生顺藤摸瓜,并通过分析与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过程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这样设计,使前一问题成为后一问题的切入口,或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不仅帮助学生找到了上述知识的结合点,并将之进行有机整合成知识链,进一步构建成较为牢固的知识网,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条块分割”式的学习,并且做到知其然,知所以然,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展示过程

展示过程,是指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前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了解前人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惑与挑战、体会科学研究过程及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同时还要学习科学家们不断挑战权威,不断创新的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享生物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促进学生的发展。

案例8: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以时间为线索):

17世纪 比利时 海尔蒙特(水是植物建构自身的养料)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成功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中还在淀粉。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产物中的碳来自反应物中的二氧化碳(卡尔文循环)。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科学史上一个又一个事件的分析,概念被一次又一次地更新和完善。随着事件的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也一次又一次地被重建。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生们还能体会到科学家挑战权威、不断创新的精神。正是因为像海尔蒙特这样的科学家大胆质疑前人的论断,“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才得以发现。另外,通过对海尔蒙特的实验价值的评价,学生对于如何科学地、客观地、历史地评价前人及其为科学发展所作的贡献也会留下深刻印象。可见,科学史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素养。4 体验探究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探究性学习,将倡导探究性学习列为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体验探究,就是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索生物世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9:“基因的表达”一节的教学设计

设计时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分?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在哪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如何从细胞核传到核糖体从而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让学生讨论,提出猜想:在DNA和蛋白质之间可能有一种中间物质充当信使。然后由教师介绍1955年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的过程和方法,请学生思考并依此推出结论:蛋白质合成与RNA有关。继续请学生思考,如何证明RNA与DNA之间的关系呢?让学生做出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出预期,然后教师介绍拉斯特等人将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的实验,请学生思考:上述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学生推出:RNA是在细胞核中合成。把DNA中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中转移到细胞质中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很可能就是RNA。师生共同推出结论:遗传信息的传递与RNA有关。然后请学生将此与自己的假设、实验方案等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提升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再请学生思考:RNA与DNA之间有何关 系?如何证明呢?在学生猜想后,教师介绍1961 年科学家们发现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然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与科学家的不同在哪里?引导同学不断总结,然后再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反思、分析。再请学生分析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经讨论后学生推出结论:DNA 能控制 RNA 的合成,即 RNA 的合成是以 DNA 作为模板的。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了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家怎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来解决问题。理解了科学探究的艰难和乐趣,体验了成功的快乐。这些还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经过上述一系列的体验探究获得的知识,可以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更扎实,更容易在新的情景中去运用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

5.联系生活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经验的改组,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增强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10:比如在学习DNA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采用引领学生对相关生活素材进行归纳和演绎而获取新知识。

材料一:DNA指纹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样品中提取出来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材料二:最近有许多商家隆重推出一种被称为“核黄素”的保健品,据说其主要成分是从一些生物细胞中提取的核酸,并吹嘘其有健脑作用和能够为人提供丰富的营养。核酸真的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吗?

材料三:据中央电视台 2003年12月15日 报道,驻伊拉克美军经过将近一年的艰巨搜寻,终于在今天早些时候,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市郊的原野洞穴中,生擒了落荒中的萨达姆。由于近年来,萨的生活环境条件较差,故其已面目全非,让人很难辨其真伪。假如你是一位专家,你认为在美国情报局已获得萨达姆的照片、指纹、口腔上皮细胞标本和皮屑标本的条件下,哪种鉴定方法最可靠?

6.利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高中生物教学,利用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并能提高生物教学中课堂的有效性。

① 复杂抽象的生物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案例11.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重要证据就 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我通过电脑动画,把噬菌体如何从外界吸附到细菌表面、如何把DNA注入到细菌内部而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如何使细菌本身的DNA解体、如何利用细菌的营养物质合成噬菌体本身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并把它们组装成子代噬菌体、最后如何使细菌解体而使子代噬菌体释放出去等主要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学生观看之后就可以很明确地指出:在整个过程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始终留在细菌外部,因而对子代噬菌体的合成不起作用,所以蛋白质不可能是遗传物质;只有进入了细菌内部并控制了子代噬菌体合成的DNA才是遗传物质。

②在课堂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案例12.如,在讲“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时,由于高中刚刚开始上生物,不清楚一些生物术语,从相关教学网站上找到了一个简单的内吞和外排过程的小Flash,动态表现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附着在细胞膜上内陷形成小囊,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以简单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省去了教师画图讲授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

③ 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可提高传递知识效率

A.增加课堂知识密度、信息密度。

案例

13、在“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的教学中,按常规的讲述一般约需3课时,而采用了边讲解边用Flash演示,最多需2课时就可完成了任务。

另一方面,它扩大了学生想象、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案例

14、分析兴奋的传导时,在放Flash时,向学生推出一序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的丰富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这样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容地解决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矛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力开发,给学生以丰富想象的天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7.评价激励

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案例15.苏州吴中区长桥高中金琦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信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而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离不开老师的尊重、信任及赏识。我所教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一开始学习非常用功,但成绩平平,后来学习劲头就明显没有原来足了,但无意中有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情况,那是今年三月份在我上《遗传和变异》的一堂课上,我提出一个有些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后回答,先点了几个我认为成绩不错的学生,他们要么答错,要么不知从何答起,我正要准备自己说出答案时,我看到了他期待的目光,于是便点了他的名字,他居然答对了,我感到非常意外。在意外之余,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出了问题的难度并表扬了他。自那以后,我发现他学习劲头尤其是学习生物的 劲头比一开始学习劲头还足,并经常提出一些别的学生发现不了的问题。当然,我也常以肯定并欣赏的态度对待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六月底市统考的期末考试中,他以128分的高分轻松取得全校生物的单科冠军。由此可见,我的激励使这位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提高了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

8.有效反思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倡教师写教学叙事。如果一个教师能持之以恒,那么这个教师一定会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会不断提高。

案例16 教 学 叙 事 刘灿艳

今天该讲减数分裂了,这一节课是高中生物的重点难点,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大家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引入新课的时候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狮可以生狮,虎可以生虎,但是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为什么不可以产生后代呢?”很多学生可以迅速的答出骡子的染色体是奇数条。接下来老师继续发问:“为什么奇数条染色体不可育呢?”学生会继续思考,这时老师解释:“马的染色体条数是64条,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是32条,驴的染色体是62条,产生的精子染色体为31条,这样精卵结合,骡子的染色体为63条,无法正常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骡子的减数分裂不可以正常进行。”学生的问题又出现了:“老师,香蕉没有种子是这个原因吗?”“老师,无籽西瓜没有种子是这样的原因吗?”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并且大致体会到减数分裂的核心思想,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分裂方式。

接下来讲解了精子形成的过程,通过各时期的黑板图展示给学生,优点是可以让学生对各时期的特点有更准确的了解。最后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精子形成的动态过程,这样动静结合让学生对减数分裂的过程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一节课下来心情真的很好。同时体会到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真是太对了,学生说的多,问的多,教师发挥的就越好,学生得到的知识就越多。一堂课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站在前面讲课,也真是索然无味。

刚刚搬到我们的新校区不久,班级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可以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学好知识,作为老师,内心深处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很幸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应该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应该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因为学校、家长、老师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学生可以成才。

篇8: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设想

一、围绕考点, 目标教学;夯实基础, 详略得当

初中历史教学服务于中考, 以中考考点为目标的教学是最务实也是最有效果的教学。在初三的复习迎考过程中, 总有这样的感觉, 如果我们在前面两年半的学习中把属于中考考点的内容讲详细了、讲透彻了, 复习起来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历史课堂最有效的教学应该从对考点的解析开始。根据中考考点的不同要求, 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中考考点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和应用。因此我们教学也必须针对考点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形式。

在要求识记的考点方面, 我们可以做到适当略讲, 有些占一个课时的内容可以减少成半个课时甚至是更少的时间讲解, 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当然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考点的精准度, 包括固定短语和易错字的练习。在这个方面我的设想是要求学生适当记忆甚至做到默写。因为中考历史的考查方式是开卷, 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历史考试有书可以抄不需要记忆, 但是这样学习是非常浪费精力而且效果也不好。例如:秦始皇最大的贡献是建立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又如:《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果能把这些考点准确记忆下来, 不论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还是节省考试时间, 都是大有好处的。其实在前面的教学中我们都是这么尝试的, 特别是世界历史这部分, 尝试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对一些考点要求记忆默写和关于精准度的反复练习, 都让学生在考试时获益匪浅。

对于要求理解和应用的考点, 甚至是一些有难度的问题, 例如:中国古代史上中央集权强化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上对近代化探索的问题以及世界史资本主义的建立、巩固、发展和调整等几条大脉络的问题, 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相对于识记的考点花更多的时间详解的, 甚至要在讲完相关内容后进行知识归纳, 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此不必拘泥于课时的限制, 如果一个课时不够可以略微增加时间, 力求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充分理解, 印象深刻, 减少复习时的阻力。

二、专题教学

对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点我还有自己的一些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两个考点进行专题学习。

例如: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层次问题,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在建立阶段涵盖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都可以设置专题进行历史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用过类似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科技、艺术、文化生活等知识的时候, 通常是按组分配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去搜集资料拿到课堂上来讲, 学生们的热情很高涨, 有时候一堂课都不够他们说的, 找来的资料自然也是非常丰富的。

记得有一次课堂上, 一个学生在讲解空间技术, 当她讲到长征运载火箭的用途时, 很多学生都充满了好奇, 还有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补充甚至出现了小小的争执。我觉得那个时候在他们中间肯定迸发出了很多思维的火花, 这也是我觉得作为教师最快乐的时刻。还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 为什么希特勒那么残暴, 却有那么多德国人支持他?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于是布置了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去解答这个问题, 一个星期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等他们讲完以后我还准备了电影《浪潮》的片段, 这是一部专门研究希特勒的电影, 电影中描述的就是一堂别致的历史课。虽然时间有限只给他们看了一个片段, 可是让我惊喜的是第二个星期好几个学生都跟我说, 他们看完了整部电影。我很兴奋, 兴奋于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热情, 也很遗憾, 遗憾于很多同样有趣的历史问题我们不能这样去学习。

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 对于学习自觉性高, 求知欲望强的学生, 我觉得完全可以把一些在理解上有点难的问题做成专题, 一个学期如果能设置一两个这样的专题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也一定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会把我的这些想法尽量实践下去, 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深入理解。因为通过自己学习得到的知识印象最深刻, 也是最牢固的。

三、呈现多种教学方式, 让历史学习不受限于课本和课堂

其实这种想法操作起来有点难度, 但是在历史学习中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在我今年春天的一次旅行中得到了验证。在这之前我一直对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历史了解但不理解, 我始终不理解日本到底赢在什么地方, 我们一般教给学生的结论是, 敌人太强大, 我们用于军备的钱都被贪污掉了, 所以虽然我们有很好的军舰, 但是我们没有弹药或者弹药没有更新, 所以输的很悲壮, 很可惜。但是当我真正到了威海刘公岛, 才发现其实我们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日本人占了地形的先机。北洋舰队在打完黄海大东沟战役后回刘公岛休整, 趁这个时间日本人占领了威海卫, 在陆地上、海面上对北洋舰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之后才对北洋舰队进行了致命的打击, 最后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所以武器上的落后和战略上的疏忽都是北洋舰队招致厄运的原因。总之当历史如此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 才意识到书本上的历史人物, 事件, 地名是多么苍白和有限。

当然让学生为了懂得一个问题就要去某一个地方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但是作为南京的学生其实有很多课堂以外和课本以外的素材是可以用的,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博物院, 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以历史史实为题材的电影去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有兴趣的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去理解历史和体会历史。以上两个想法目的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他们自主学习。

总之, 在教学中做到紧紧围绕中考考点, 突出重点, 识记得精准, 理解得透彻, 注重学生在自主学习上的引导, 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是我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些初步的想法。

上一篇:中央新疆座谈会学习心得下一篇:临床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