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感性作文的论文

2024-05-06

谈农村小学感性作文的论文(精选4篇)

篇1:谈农村小学感性作文的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感性作文

摘 要:用生活经验的方法教学,学生易接受,而科学化法,学生期待在更高层次上去系统知识后,才能从大脑资料库里检索出来。所以相对于复杂、深湛、思维式的理性教学方式,感性教学往往更直接、更浅显、更注重感觉和经验,更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关键词:农村小学 感性作文 生活

一、重视生活——丰富生活、积累感受

1、扩充生活源泉,积累生活素材

作文教学强调“言之有序”,要求学生在文章的结构和词语上下工夫,而不去注意学生有没有丰富的生活。所以往往产生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无话可说,却要硬写,硬写不出,“启发”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口授”,是“你照着我的意思写”。所以,学生怕写作文,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有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阳光,即便是同学中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而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烦恼,一种包袱。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烙上情咸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物心灵的色彩。所以教师应尽量的充实学生相对单调、有限的生活,极大的扩充生活源泉,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小家庭,走进大社会,尽量的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充实生活,积累生活。在生活中生成作文,升华学生的人格。

2、学会感想生活,丰富生活感受

我们的学生如果有了丰富的生活,而不去发掘生活的情趣,不去体验生活的启示和波澜;面对生活的多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就不能算是真正走进生活,不算真正有了生活素材,而应学会作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对生活有所感想!思想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一个思想感情贫乏的人,作文就无灵气,而一个充满热情,思想丰富的人,即使不接受任何技巧训练,只要具有基本的表达能力,也会写出动人的东西,哪怕是凡俗的事情,只要有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受就有了新意。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充满了缤纷绚丽,生活中处处有我们的感动、思考和想象!因此,需要培养学生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雪亮的眼。“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学会感想生活,想象生活,一枝一叶,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一件小事,一段笑话都能令我们发掘出至善至美的地方,都会引发思考,令人感到生命的意义。

二、重视阅读——感悟作文方法:

1、课堂精读,以读促写

叶老在议论读与写的关系时,曾提出阅读和写作是彼此相联系的两回事,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联系点”。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的。

而语文阅读的材料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是匠心独运,上课形式相对灵活多样,学生感情容易投入,于是较之作文课更爱阅读。因此可以从最根本的阅读教学入手,引导学生在阅读课中进行作文练笔,以读促写。以下这些方面证明以读促写是受学生欢迎、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2、课外博览,广泛吸收

语文课程标准上写的:“提倡少作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道出了教语文学语文尤其是教作文学作文的真谛。

教师可以千方百计地解决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不会读、不肯读、不能读等问题,让

“读书”成为儿童习惯,不但要读,而且要大量地读,让读书成为儿童的习惯。撑起“课外阅读”这一片晴朗的天空。

3、教师下水,直接示范

在阅读文章感悟写作上,笔者觉得尤其可以以教师下水文为梯子引路,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对生活的表达和记叙,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去启发学生。

三、重视体验——感悟习作过程:

通常在作文动笔时,我们是不会去想该注意什么方法、用什么修辞等等。如果过多考虑策略,反倒会影响写作的思路。所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不要老是以规范化的理念统一成批的制造同类产品,用太多的框架、范围牵引,尤其要因人而异,少进行枯燥死板的作文理性指导,而应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受,放手让学生独立构思、自由表达,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鼓励唤醒。

1、激情表达

如指导学生写作《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作前笔者跟同学们谈话:为什么要选这件事写?想起这件事是否给你过强烈的感情刺激、印象特别深刻?如你想写一件激动过你的事,就一定要选最激动的。也许,它曾让你热泪盈眶;快乐得欢呼雀跃;生气得七窍生烟;忧愁得郁郁寡欢;惭愧得后悔不已;伤心得现在想起来还要落泪;恨不得这件事马上能重新来过……同学们已经是十多岁的孩子了,亲身经历过的事有很多很多,那么哪些事那些感情你曾经深深体验过,哪些事曾经深深撞击了我们的心灵,甚至终身难忘呢?从而激发动笔抒发的欲望,达到非表达不可的境界。

2、欣赏语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写好文章,时常感受到作文的成功,提高其语言的表达效果很有必要,可是也不能专门为语言的优化而专门针对性的找技巧、寻方法苦吟苦练,或者为积累而积累。可以开展各种形式渗透这种优化语言的意识。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主动优化自己的作文语言。

综上所述,用生活经验的方法教学,学生易接受,而科学化法,学生期待在更高层次上去系统知识后,才能从大脑资料库里检索出来。所以相对于复杂、深湛、思维式的理性教学方式,感性教学往往更直接、更浅显、更注重感觉和经验,更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注重感性会使学生更加细腻,因为细腻才会用心去感悟生活点滴;注重感性容易让学生“头脑发热”,而激情却是作文的催化剂;注重感性能使孩子体验到作文的快乐,如久入芝兰之室,作文方法如花香熏陶渗透、默化潜移;头脑中的积累鲜活了、语言功底更加深厚了,何愁作文不能“我手写我心”,不能融会贯通、水到渠成呢?所以,不妨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加感性化吧!

篇2:浅谈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

心理学家认为: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来的学习为基础的, 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这就是迁移。做好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对学生顺利完成语文知识的迁移, 并使正迁移量增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 笔者就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 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1. 研究学生, 读懂学生, 关注学生

作为教师, 研究学生是做好衔接, 提高质量的前提。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小学现行教材编排体系、基本内容及要求,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 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进入初中的大门, 他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 新的环境, 新的老师, 新的同学, 新的学习任务, 等待他们的也许是一座座的“高山”, 一道道的“沟壑”, 此时帮助他们树立面对困难的勇气, 克服困难的信心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体味人生, 关爱生命”的内容, 让他们认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困难的过程, 让他们写写自我体验、个性特点、奋斗目标, 以便教师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初中的作文有初步的了解, 克服对初中作文的恐惧感, 激发写作兴趣。为今后作文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2. 掌握新课标要求, 注意作文教学目标的承上与启下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它更多关注学生的记叙能力, 对表达方式没有具体的要求。而新课标对中学写作的要求相对较高, 它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并且还要“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 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 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事实上, 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相比, 在这些方面没有丝毫优势, 要他们一下子适应中学的作文教学, 是不现实的。

因此, 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熟悉两个阶段作文要求, 进行教学活动, 才能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顺利地衔接。也正因为两个阶段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不同, 于是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评判也就不同。小学语文教师往往过宽, 以鼓励为主;而中学语文教师往往过严, 以求好为主。这也就要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作文判分方面, 要“吝啬”一点, 不要把分数判得太高, 而初中语文老师又要学得大方一点, 不能把分数压得太低。同时, 在指导和讲评作文的时候, 小学教师要注意开拓学生思路, 在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的同时, 还要激励学生大胆写想像中的人、事、景、物, 发表自己的看法, 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七年级的语文教师, 在学生一开始作文的时候, 就要鼓励学生说真话, 写真情实感, 允许暂时性的记流水账、罗列现象的纪实作文。然后再加以引导, 让学生在摄取素材之后, 学会取舍, 学会突出中心, 详略得当, 学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并且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以达到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目标。

3. 加强语言训练, 注意难易写作方法指导的深入与浅出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分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因此, 在中小学的教学当中首先要注意中小学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衔接。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往往没有这方面的引导和贯通。小学教师使用口语较多, 小学生的作文多数用口语表达, 这样的作文, 在老师看来觉得亲切, 觉得符合少年儿童的特征。而初中教师对于这样的作文, 觉得平淡、乏味, 无文学气质。于是便产生在一个时期之后, 同样一个学生的作文, 得到老师的评判就有天壤之别。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作文时, 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学生在口语形式方面的表达, 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多采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到了初中, 由于要求不同, 层次更高, 初中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不能以过高的要求、过急的方法扼杀学生的作文兴趣, 要顺其自然发展。这样, 让学生在这一转接关头, 认识到小学的知识很不够用, 到了初中要更加努力, 才能学好中国的语言, 学好语文, 写好作文。由于小学的作文教学, 对错别字的要求不甚严格, 小学生的作文, 错别字较多;而初中往往要求严, 出现的错别字, 老师比较严格和认真对待, 甚至是比较严厉的批评, 这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也受到挫伤。我们的老师也要注意文字运用方面的衔接。

4. 注意写作过程的宽严相济, 熟悉写作知识, 恰当运用写作技巧

作文, 主要是通过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在自己掌握的语言、文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采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对小学生来说, 由于掌握的书面语言有限, 所见、所闻的事物困乏阅历少, 想像空间也比较狭隘。因此, 写出来的作文都是纪实性, 比较真实, 而往往我们农村的小学老师却不是在这方面给予指导, 给予评判, 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范文, 到作文或考试时候, 硬塞硬抄, 要求学生在考场上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进行改编, “以不变应万变”, 让学生养成一种坏习惯。其实这是很不应该的做法。这种投机的作文教学, 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更无法适应高一层次的作文教学要求。这些学生到初中之后, 由于初中老师不喜欢学生抄袭范文, 于是尽管一些学生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层次分明, 都认定为是抄袭的 (其实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也确实是抄袭的) , 因此给予了批评, 甚至有的还让其重写一篇, 这样就打击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碰上作文课就感到头痛。七年级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作文放宽容些, 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作文时, 要注意写作知识、技巧的介入。当然这也是造成学生不适应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因素。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几乎不涉及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理论性的知识, 但是学生一进中学就得面对这些东西。面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不是老师一讲就会明白的, 他们能真正理解并接受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其次, 要注意分析还是以描写人物肖像为例, 要告诉同学们, 在仔细观察之后得到的素材, 一定要经过筛选。要筛选, 就要分析, 分析就是找准自己所写的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 分析时还要考虑写事。再次,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之后, 还要注意比喻、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平常的事情要通过加工润色, 才有意义。

篇3:谈农村小学感性作文的论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理性管理 感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12-01

在管理班级中,我一直在力求新方法、新思想,想真正地落实把“管好学生”引导为“发展学生”,也就是说班级管理目标不是只要求把学生“管住”,也不仅是把学生“管好”,而是要“发展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自己,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其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进入新时期,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入相适应的新管理方式,使理性与感性并重,则显得格外重要与迫切。

1 班主任管理方式改变的内外动力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础细胞,它的管理水平优劣直接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高低,所以学校一直以来都将强化班级管理作为学校各项工作之首而认真对待。同时,由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国策的稳步实施,独生子女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大军中的主流。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特点,大多具有活泼、开放、求知欲强的优点,但不可否认独生子女中也普遍存在团队意识薄弱、吃苦奉献精神欠缺等缺点。所以我们面对的学生崇尚自由,不愿受拘束,这些就给班主任管理方式的转变带来的外界压力和动力。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与时俱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都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的全面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教育事业的竞争机制使得教师们需要通过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励,班主任面临岗位竞争风险,必须提升班级管理方式以此体现自身水平。这就是小学班主任改善管理方式的内在动力。

2 如何体现理性管理

小学生们还处于孩童时代,爱玩爱闹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如果就凭此放任其贪玩的习惯便是对家长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归根到底也是对学生本人的不负责。引入理性管理方式,正是班主任一定程度上约束孩子放任自由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

理性管理不是班主任口头说说就可以的,更不是班主任“威权”管理的另种说辞,理性管理是建立在“约法三章”之上。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商定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班级纪律,并且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有度”。由于是公共制度,学生在企图破坏纪律的时候就不得不顾虑到“群众”的眼睛,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共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里讲的“执法有度”指的是班主任不能拘泥于制度的约束,应当要多角度思考。对那些屡次犯错的学生,班主任谈话已经不足以对他进行约束了,甚至这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那如何使制度管理得到有效执行呢。虽然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但是学生听与不听却是另一回事。传统的“威严”型班主任讨不到好口碑,甚至在高压管理之下师生对立矛盾加剧,制度管理如需实施靠的不是班主任的“教鞭”。首先,班主任需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伟大教育家孔夫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例如,学校规定每天到校时间,如果班主任自己都掐着时间匆匆忙忙地赶到甚至迟到,那还能保证学生天天准时到校吗?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使得他们一般都会崇拜学习令其尊重的人,他们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因此,班主任优秀的个人品质便是最好的威严。

当然,要塑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班主任还是要额外耍点“小聪明”的。制度管理只是客观的存在,凭班主任一人之力也很难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监督。所以,班主任不妨建立一套得力的班级运行体系。从班委会到中队委员会,从学习到生活,将学生在校一切无缝覆盖。选择管理团队时应做到“不拘一格”,有的需要班级民主选举,有的班主任可亲自点将。例如,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够优秀,但人缘好、会处事、管理能力强,并且在成绩欠缺的学生中有一定“名望”,班主任就可以命他做生活委员。这样,学生们不仅对班级管理不会产生抵触,还会更积极地投入其中来。

3 如何体现感性管理

如果说班级理性管理是有条不紊转动的齿轮,那么感性管理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是理性管理得以良好运行下去的先决条件,也是理性管理的重要基础。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当今日益开放化的时代,学生追求个性自由,班主任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应当去倾听每一位学生背后的想法,理顺他们的“三千烦恼丝”。一项调查显示,在影响师生交往的因素中师生情感因素占到了80%,师生之间交流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也是优秀班主任的魅力所在。部分学生不愿与班主任沟通,是内向的性格所致,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心存畏惧心理而不敢正面沟通。所以班主任首先应当注意自身形象,对学生多点笑容,少点刻板;多点问候,少点指责;多点鼓励,少点责骂。其次,班主任可以适时举办一些茶话会、主题班会等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一些学习上或者生活的问题进行正面的探讨。班主任也可以单独找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总之,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正面交流,打消孩子们的疑虑,为班级构造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朝向理性与感性管理方向转变依旧任重而道远,感性的管理使学生学习到“尊重、理解、友爱”这些观念在他们身上进一步得到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性格和态度;理性的管理使学生学习到“公平、是非、民主,这些观点同样的能够使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从小有自己的主见,做命运的主宰者。小学班主任在感性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理性管理的运用将会使小学班级管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石立新.费心与省心——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体会[J].小学教学参考,2012,15:93.

[2]于月娥.小学班级管理新形势下应对问题分析[J].快乐阅读,2012,22:48.

篇4:谈农村小学感性作文的论文

一、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 才能调动其写作积极性。激发兴趣的方法有许多种:课后小练笔、适当降低写作要求、展示习作成果……

1. 小练笔紧随课文阅读教学, 题材单一, 内容精短, 选题角度小, 材料贴近生活, 思维空间大, 学生易于驾驭, 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往往在相对较少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即便是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随文练笔使学生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

2. 适当降低写作要求, 让他们能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善于口头表达, 就让他说作文;学生善于想象, 就让他们大胆写作文;学生善于活动、表演, 就让他们活动作文。作文要放低或者取消门槛, 让学生容易入门, 尽快入门, 万万不能故弄玄虚而把学生拒之门外。

3. 展示习作成果。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竞争欲, 他们渴望能发表自己的习作, 他们更会珍惜自己每一次发表的机会。只要满足学生的“发表欲”, 就能使之保持写作的兴趣。

展示成果可以通过“内部发表”和公开发表两种途径。通过各种形式搭建发表平台, 让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发表的机会, 让学生的每次习作都有成功的体验。

这样, 内外结合的促进,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一定会只增不减。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 还怕他不爱写作文?

二、体验生活, 注重观察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学生对客观事物熟视无睹怎能写出文章?应该让学生去观察事物, 获得第一印象, 掌握第一手材料有东西写。

在写《春天在那里》这篇写景记叙文前, 我领学生一起去观赏我们学校四周的美景, 老师、同学一道, 这个谈景物的声、那个谈景物之色, 大家七嘴八舌, 好不热闹。在这其中让他们去发现美、领略美、描绘美并随时记录在小本子上。回到教室后, 大家再议论议论, 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了, 有事可写了。

三、注重积累, 丰富写作内涵

1.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 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途径, 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 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 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春游, 搞完一次大扫除, 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四、引导学生正确选材

在作文前, 首先要选择好素材, 素材的优劣直接影响习作的优劣。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选素材时要让他们的思路、角度以及范围广泛些, 要尽可能地多举出些与该主题相关的材料, 然后从中选出一件或两件最能表现中心的新颖、独特的材料来。对于那些好却不能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忍痛割爱, 做到有取有舍, 详略得当, 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文章的中心。

五、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

1. 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 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 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 肯定会有漏洞, 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必须要反复修改, 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 精雕细凿始成金”。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 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 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写生动。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 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 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 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 学生自主、合作修改, 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 一定要提出表扬, 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上一篇:学生会策划活动下一篇:今天没作业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