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敦煌观后感

2024-04-14

大梦敦煌观后感(精选13篇)

篇1:大梦敦煌观后感

大梦敦煌观后感

化学化工学院1150401120吴国斌 《大梦敦煌》熔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等种种表现样式,以画工莫高、公主月牙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音乐、灯光、服饰、幕景营造出晶莹璀璨的敦煌韵味;舞蹈们的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而幕与幕的转换轻俏而自然。《大梦敦煌》是一部富于传奇色彩的四幕舞剧,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千百年创造历史为背景,以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的感情历程为线索,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二十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这是一百年前的一个平常的素日,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偶然发现一个藏满经卷的洞窟。当他在浩如烟海的遗书中打开一幅画卷的时候,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梦般地展开了......时光倒流至远古时代,西北戈壁沙漠中天地旷远,大漠苍茫。自中原西行而来的年轻画师莫高,身装满画工工具的小布包,怀揣一只绘有“飞天”的画轴,挣扎跋涉在通往敦煌路上。在饥渴劳累的煎熬中,他的眼里始终亮着朝圣者虔诚而执着的光芒,并且小心翼翼地保护好他视若生命的“飞天”画像轴。极度的衰竭,让莫高眼前出现了幻觉。大片的“飞天”从沙海中飘然而起;五色的神鹿在绿洲中驰过。突然,一支在沙漠中奔袭而来的军团路过这里。士兵们发现这个执迷而现瘦弱的青年画师,便粗俗地围住他嬉戏逗弄。女扮男装的少年将军月牙拨开众人,好奇地查看这个沙漠中孤身一人的年轻画师。之后,他喝住士兵,甩给莫高一只羊皮水囊,却又任性地抽走了画师背上珍贵的画轴,任莫高生死听天由命.....三危山前。众多的工匠与当地的市井百姓,商贾官吏,民间艺人以及出资建窑的供养人等,熙攘往复,一派喧闹景象。凭着那只水囊走出沙漠的莫高,终于找到了他神往以久的敦煌。疲惫与喜悦交织在一起,他似乎要向每一个人表达心中的激动。不料却与沙漠里的那位少年将军再度相遇。二人心中似有所感,却又擦肩而过.洞窟内,莫高面壁冥想,他要把自己虔诚的信念与全部的才华倾注与笔尖,勾勒出心中最神圣的艺术境界。又想起从中原一路带来的飞天画像被人抢去,不知下落,只剩下那只救了他一命的羊皮水囊,心中不禁怅然若失。

褪去铠甲,一身女儿装束的月牙带着画轴,由乳娘陪伴着来到洞窟里寻找莫高。二人相见,莫高大为惊异。继而看见了月牙手里的画轴,又不禁喜出望外。调皮任性的月牙,渐渐地为外表朴实憨厚而内心情感丰富的莫高所吸引;

而莫高也被性格活泼,聪慧亮丽的月牙打动。二人由陌生到熟悉,进而渐生好感。在莫高对自己来敦煌虔诚心愿的诉说中,在莫高所绘壁画那神奇境界的辉映下,二人的心慢慢的贴在了起。闻讯而来的大将军带兵闯进洞窟寻找女儿,见莫高与月牙正在一处,不由大怒。将军欲杀莫高,却被月牙阻拦;随即带了月牙,留下了莫高孤独一人在洞窟中。将军行营大帐中,为断绝女儿与贫穷画师莫高的来往,大将军逼月牙招亲。左近的豪杰权贵们,闻讯之后纷纷赶来。他们在月牙面前或逞其威猛,或彰其富贵,以求女儿心。但月牙始终不为所动。心中思念月牙的莫高,得知将军大营中正在招亲,情急之下,莫高与艺人们表演的“羯鼓舞”技压群雄,震惊四座;而舞蹈中,莫高的身姿却为月牙认出。如此境地里二人见面,心中随有千言万语,却只能相对无声。

大将军发现莫高真实身份,怒不可亟。月牙再次与将军剑下救出莫高,并在混乱之中逃出大营,只身飞马驰向莫高窟,追随自己爱人而去。军营里火焰熊熊,杀气冲天;将军率人马杀向敦煌。敦煌洞窟内,青年画师莫高站立与即将完成的飞天巨幅壁画面前。他想到仅只几天的时间里,自己的人生竟陡然变迁,如沧海桑田,不由得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平复。突然,急促的马蹄声把心爱的月牙带到了莫高眼前。二人悲喜交加,相拥在一起。他们互诉衷肠,发誓生死一处,永不分离。

军团士兵将洞窟团团围住,月牙和莫高面对最后时刻。

大将军向莫高举起手中的利剑,却刺穿了挺身阻挡的月牙。面对女儿的鲜血,将军突然变的苍老了下来,终于放下手中的屠刀。弥留之际,月牙亲手把那幅飞天画像交与莫高手中,嘱咐他回到最初,回到他千里迢迢前来超升敦煌的真正心路之上,去最后完成眼前这幅巨大的飞天壁画。瞬间里,莫高仿佛以参透生死,了悟人生,他静静地将自己心爱之人的躯体沉入清澈的月牙泉中;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的光阴,投入到了敦煌壁画那永恒的精神世界中。

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年不涸,艺术与爱情朝夕相伴,直到永远......《大梦敦煌》,以出神入化的艺术手段,在舞剧的舞台上“再现”了奇美的敦煌飞天。作为一部以敦煌为背景创作的舞剧,展现敦煌文化自然是舞剧的着力点之一。而作为敦煌文化的精华所在,作为结构全局的一条重要的线索,飞天的艺术形象也贯穿了《大梦》全剧始终。《大梦敦煌》中的飞天,源于敦煌壁画,却又高于敦煌壁画,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剧中的飞天被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色彩,不再拘泥于佛教教义,成为了舞剧主人公不同情感经历的见证和外化的表现。

剧中,飞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神,而是与剧中人物的命运紧紧相连的有

感情和人性的形象。每一次莫高的命运变化,每一次莫高和月牙的爱情发展,都会伴随着不同色彩的飞天形象。剧中先后出现了绿色、黑色、血色、蓝色、金色等不同颜色的飞天,幻变着不同的舞姿,他们不仅仅是代表着敦煌壁画上走下来的天神,更是莫高月牙命运情感的化身。

该剧以浓烈的笔墨,刻画了青年画工莫高不断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坚韧形象,歌颂了忠贞不渝、纯洁炽热的爱情。莫高与月牙,也相互演绎出了一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凄婉爱情故事。

篇2:大梦敦煌观后感

我是一个甘肃兰州人,看到自己本土的文化瑰宝《大梦敦煌》,心中激动万分。

敦煌,对于全人类来说,她都是一个向往。如果不身临其境,即使我们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也无法去描摹她的意境。读书的时候曾看过余秋雨先生的《莫高窟》,“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是的,敦煌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也给了艺术家们无限的灵感。正因为这样,我们这些俗人才能够近距离的通过《大梦敦煌》去感受敦煌所包含的艺术。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就属于后者,因为对舞蹈的了解极其有限,要写《大梦敦煌》的观后感,只能从感性的方面,谈谈一些个人体会。《大梦敦煌》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华丽、多元。

震撼首先来自于忠贞不渝,纯洁真挚的爱情,冲破世俗的藩篱,为争取爱情自由,人性平等而抗争的精神,为艺术而痴狂的强烈精神状态。二是来自音乐,时而欢快时而紧张,时而内敛时而奔放,音乐与舞蹈溶为一体,大漠中的驼铃声,沙场上的兵器声,大漠风沙的呼啸声,有着浓郁的西部民族风格,还加入了一些中国古典音乐,整体氛围烘托的沧桑古朴典雅大气。三是气势宏大,不管从舞台布景的设计上,还是从演出人员的整容上,都很有宏大。广袤的沙漠,威严的军队,高悬的飞天壁画,巨大的佛祖头像,错落有致的群舞,场面气势磅礴。

华丽来自服装,来自舞台色彩的搭配,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服装,既代表人物不同的身份,也反映着他们迥异的个性特征和心境,色彩搭配绚丽多姿,服装美轮美奂,很像一个古代时装展示台。就单单一个飞天形象就有黑、绿、蓝、金等四五个颜色,她们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散发着轻柔、飘逸、洒脱、优美的动感,浸透着敦煌壁画《飞天》的神韵。特别最后一幕将近结束,把整个色调明快轻盈,赏心悦目。

篇3:大梦敦煌观后感

一、中国舞蹈中双人舞的人物关系种类

双人舞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三十余年,在舞剧中双人舞与独舞、群舞一起成为构成舞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舞剧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其中双人舞最主要的作用是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直以来,中国舞台上的双人舞编排更多地借鉴了西方芭蕾“逢动作必接触,逢接触必抱腰”的样式,而近年来通过我国舞蹈工作者对舞蹈动作语言的开发,探索出了呈现特殊的双人情感关系的身体对话方法。中国编导们从两人关系的实际出发,根据双人舞的情感关系,安排新颖的身体接触手法,设计出不同的动作主题与之呼应。通过这些新颖的接触点与动作设计,再加上两个人默契的动作情感配合,交代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根据人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又设计出不同动作之间的呼应程度和接触程度,如兄弟关系、母子关系、姐妹关系、恋爱关系及师生关系等。

(一)兄弟、姐妹关系

表现兄弟、姐妹关系的舞蹈剧目有《兄弟》、《青蛇与白蛇》、《出走》、《同行》、《我的兄弟》、《士兵兄弟》等。例如《士兵兄弟》这部舞蹈作品生动有力地展现了一对兄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不畏生死、患难与共的故事,通过双人舞的动作配合刻画了战场这一特殊环境所造就的兄弟之情。

(二)母子、师徒关系

表现母子、师徒关系的舞蹈有《师徒春秋》、《儿啊儿》、《妈勒访天边》等表现母子关系的舞蹈。其中舞剧《妈勒访天边》表现了壮族母子带着族人的使命在寻找太阳的路上发生的故事。舞剧中通过母与子的双人舞蹈动作表现了孩子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继而又带着寻找太阳的使命照顾年迈的母亲,深刻地体现出了母子情深。

(三)恋人关系

表现恋人关系的舞蹈作品比较多,例如舞蹈《凄凄长亭》、《周郎·小乔》、《天边》、《两棵树》、《新婚别》、《红河谷》、《一把酸枣》以及《大梦敦煌》等舞剧中的双人舞段落。其中《大梦敦煌》以敦煌艺术为背景,以莫高和月牙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双人舞的动作表现了在追求艺术的路上莫高与月牙对艺术的坚韧和对爱情的执着。

不同的双人舞人物关系表现不同的戏剧冲突,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每一部舞蹈作品的双人舞段落动作设计均与性格塑造、情感表达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从而各具特色。

二、舞剧《大梦敦煌》中双人舞的动作特点与人物性格塑造

舞剧中的双人舞是在人物“性格冲突”的基础上产生戏剧性效果的,观众能否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融入剧情,剧中人物是否有感染力,均取决于人物的“性格冲突”,也就是要塑造好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塑造是通过一定的、有特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例如在舞剧《大梦敦煌》中莫高与月牙的动作均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心理特色,即其动作是“性格化生活动作”,把生活中的爱情语言动作与情感放大,两者相互配合,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莫高的动作特点与人物性格

莫高的动作特点与人物性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夺”、“举”表现对艺术的坚韧

舞剧中莫高在面对月牙的强势时感到害怕、后退,但是当月牙抢走他的画时,他不顾一切地夺了回来,体现出艺术在他心中的重要性。在石窟洞中,看着失而复得的画,他却对于月牙的多次主动示爱无动于衷,可见他心中只有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当莫高举起画稿与月牙一起谈论画时,他抬头阔谈畅想,一脸的享受,体现了心中对画的无限热爱。

2.“拍”、“触”表现对爱情的木讷

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心中只有艺术的莫高木讷、羞涩、不知所措。在石窟洞中莫高开始对月牙的示爱无动于衷,心中只有失而复得的画。月牙拉莫高的手时,莫高傻傻愣住了。莫高一开始想伸手“抱”却又缩了回来,最终在月牙的一步步引导下才明白了月牙的爱,体现了他对爱情的木讷、羞涩。

(二)月牙的动作特点与人物性格

1.“抽”、“指”、“夺”表现月牙的霸气

外貌娇羞又高傲蛮横的大将军之女月牙有着不可一世的霸气,她一身戎装,盛气凌人。在沙漠中遇到莫高,她对莫高“扔”水壶的动作以及在面对莫高时她手拿长鞭、昂首挺胸的姿态,对莫高用鞭子“抽”、“指”,还有“夺”画时的动作都表现出月牙作为将门之女的霸气、不可一世的性格。对月牙这种霸气性格的塑造,也为最后高潮部分月牙为莫高挡剑的行为作了铺垫,霸气的月牙,为了爱情不怕死,用生命守卫了他们的爱情。

2.“拍”、“拉”、“抱”表现月牙的柔情

在舞剧第二幕,月牙换成女儿装后,通过“轻拍”莫高、“轻拉”莫高、“拥抱”莫高三次示爱,把月牙和莫高双方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月牙对莫高的态度由霸气转化为柔情,动作上月牙通过将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动律与回头、走路等动作巧妙结合,呈现出作为一个女儿身应有的柔情。

三、舞剧《大梦敦煌》中双人舞的动作特点与情感表达

舞蹈家欧阳予倩先生说:“舞蹈是单独用动作来传递感情的,所有动作表现的是感情的高度集中。”因此,舞蹈是一种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大梦敦煌》的双人舞所演绎的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是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守的一个感情升华的过程。从双人舞的动作配合中展现了人物细致的心理变化,同时也看到了莫高与月牙的感情发展由点到面层层递进。

(一)相识的好奇与好感

莫高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生命垂危之际,月牙发现莫高并被他的不凡气度所打动,于是送他自己最心爱的羊皮水囊,从而救了他。月牙初见莫高,在莫高面前显露出她少将军高高在上的霸气,并且对眼前的这个人产生了兴趣。此时月牙的动作从昂首挺胸要扬鞭打他,到后来慢慢把鞭子放下、用鞭子将他的下巴慢慢托起,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月牙对在沙漠中垂死的莫高充满好感。从月牙抢夺他视若生命的画以及送他自己最心爱的羊皮水囊,也可以看出月牙对莫高的倾心。而此时莫高的动作展现的是低头、步伐踉跄、身体颤抖、佝偻后背,显露出他内心的胆怯。从动作上,莫高对月牙没有显露出有半点的儿女私情。

(二)相恋的羞涩与柔情

第二幕莫高与月牙洞中相遇,由于对艺术的共同痴迷而萌生爱意。在石洞中,月牙把画还给莫高,被莫高的艺术才华打动芳心,通过“拍”、“拉”、“抱”三个动作体现出月牙对莫高的情感越来越强烈。之后在月牙与莫高的双人舞动作中月牙与莫高相拥在一起,展现出他们相恋相知的甜蜜及对艺术的共同追求。相知双人舞成为舞剧中最经典的段落,运用了撞击法、双人相距的技法、缠绕与脱离、流动线条法等双人舞编导技法,结合中国舞韵的基本审美,依照人物的内心情感去驾驭动作的发展趋向。在舞蹈动作上,还运用了“提”、“沉”的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以腰为轴“划圆”以及“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展现出莫高与月牙恋爱的柔情与甜蜜,也促使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浓烈。

(三)相守的磨难与永恒

爱情是甜蜜的、美好的,但同时也是曲折的、磨难的。由于月牙的父亲看不起寒酸的莫高,阻碍他们在一起,并为月牙安排相亲,月牙心里惆怅,莫高心里难过。在舞会中,莫高化装成舞会中相亲的人出现并被月牙认出,之后的双人舞中莫高“走”、月牙“拉”的动作表现出两人的相爱与无奈。月牙从父亲处逃离,再次见到莫高后的双人舞表现了两人的难分难舍,双人舞中“抱”的动作特别多,这些缠绵的拥抱在中国古典舞律动的前提下,将两个人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致。月牙为了坚守这份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此时莫高的动作是跪在地上“抱”着死去的月牙“仰头”发狂、身体颤抖,展现了莫高内心的痛苦,情感也达到了舞剧的最高潮。月牙死去化作月牙泉,莫高则在月牙的陪伴下,在巨大的悲怆中创造了艺术的奇迹。从此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年不枯,艺术、爱情,永远相伴、相守。

四、结语

双人舞之所以是一出舞剧的核心,是舞剧剧情表现的主体,是因为它的表现形式具有特殊性。舞蹈的表现途径是“运动”,媒介是“人体本身”,舞蹈的灵魂则是“情感”。所以说舞蹈就是人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以舞传情,才能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创作出真正的舞蹈艺术。

舞剧《大梦敦煌》是近年来中国舞剧领域的一部优美诗篇,一方面,它以最为精彩的双人舞肢体语言为媒介,讲述了莫高与月牙之间从相知、相恋到相守的恋爱历程,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由此可以看出舞蹈动作离开情感会变得毫无意义,情感离开动作则无法表现。只有将人物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融入到每个舞蹈动作之中,以情带舞、以舞传情,才能使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舞剧戏剧性的发展演绎得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大梦敦煌》中的双人舞动作设计为中国舞剧创编开启了一个新的思维视角。编导借现代舞技法将既成的身韵身法打散、重构,设定主题动作,并通过不断的重复、再现为人物的情节、情感行为开发了无限宽广的肢体语言空间。通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中国舞剧的创作已经开始逐渐走出一味向西方芭蕾模仿的藩篱。如何将“中国舞蹈语言”与现代编舞技法巧妙结合,跟上时代的节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摘要:《大梦敦煌》是一部以敦煌石窟艺术为题材,表现莫高与月牙的凄美爱情故事的舞剧作品。本文以舞剧《大梦敦煌》中的双人舞段落为例,试图通过分析舞剧中的双人舞动作特点来揭示双人舞在舞剧中的作用,进而阐释其动作设计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篇4:舞剧《大梦敦煌》

该剧以时空背景为主,演绎出青年画家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感情经历曲折波澜,戏剧冲突集中激烈。序幕为王道士发现藏经洞; 第一幕为月牙出场时的独舞;第二幕为莫高与月牙共赏卷轴敦煌三危山前;第三幕为月牙认出莫高;第四幕为莫高强忍悲痛完成壁画。

青年画师莫高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在穿越大漠的艰难旅程中生命垂危,被偶然路过的贵族少女月牙所救。不久,他們再次在敦煌相逢,萌生爱情,却遭月牙之父大将军反对,逼迫月牙在王公巨贾中招亲。为了爱,月牙星夜出逃,与莫高在石窟相会。大将军率兵赶来,将二人团团包围。血与火之中,月牙再次拯救了莫高,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月牙走了,化成一泓清泉;莫高以泉润笔,在巨大的悲怆中完成了艺术的绝唱。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代不涸;艺术、爱情,永远相伴、相守。

该剧在舞蹈、音乐、舞台美术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舞剧音乐体现出敦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风格多样、旋律优美,曾作为优秀的交响乐作品于2007年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舞蹈编排融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与民间舞为一炉,于浑然天成中体现出非凡的创造性,独舞、双人舞与群舞编排各有千秋又相得益彰;舞台美术气度不凡,用现代化手段重新诠释了敦煌艺术诸种经典元素,其辉煌华丽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该剧在表演方面亦体现出当今中国舞坛的最高水平。

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大梦敦煌》是近年中国原创舞剧中当之无愧的顶级之作,使中国舞剧进入了用舞蹈语言刻画人物细腻情感的新阶段,是继《丝路花雨》之后中国民族舞剧达到的又一高峰。先后于2003年1月18日、2010年5月15日、2016年4月22日曾三度在人民大会堂演出。

篇5:大梦敦煌舞剧观后感600字

青年画师莫高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在穿越大漠的艰难中生命垂危,被偶然路过的女子月牙所救。不久,他们再次在敦煌相逢,萌生爱情。却遭月牙之父大将军反对,逼迫月牙在王公巨贾中招亲。为了爱,月牙星夜出逃,与莫高在洞窟相会;大将军率军包围。在血与火的面前,月牙再次拯救了莫高,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月牙走了,化成一泓清泉;莫高以泉润笔,在巨大的悲怆中完成了艺术的绝唱。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代不枯;艺术、爱情;永远相伴、相守……

该剧以浓烈的笔墨,刻画了青年画工莫高不断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坚韧形象,歌颂了忠贞不渝、纯洁炽热的爱情。莫高与月牙,也相互演绎出了一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凄婉爱情故事。

大型民族原创舞剧《大梦敦煌》艺术特色

《大梦敦煌》的艺术特征

1、敦煌文化与现代舞台包装手段的完美结合

2、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统一

3、综合的艺术手段所营造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大梦敦煌》之亮点

1、震撼世界的民族舞剧经典;

2、中国舞剧史上的奇迹;

3、重现丝绸之路古韵原貌;

4、展示敦煌壁画飞天神韵原貌;

5、揭开莫高窟千佛洞神秘面纱;

6、紫禁城歌剧《图兰朵》原班人马倾情打造;

篇6:大梦敦煌舞蹈鉴赏论文

2010345125 谢维豪

舞蹈鉴赏论文——<<大梦敦煌>> 在舞蹈鉴赏课上,我欣赏到了世界著名的《大梦敦煌》。《大梦敦煌》是一部富于传奇色彩的四幕舞剧,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千百年创造历史为背景,以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的感情历程为线索,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情节相当简单,一个很传统爱情故事的桥段,但是由于编者的巧妙搭配、灯光、音响效果的配合、人物的造型上也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当中不乏一些诙谐的角色,令人醉心的莫过于舞者的风姿,在这里舞蹈的感染力可见一斑。敦煌的艺术是我儿时集邮的时候所接触过的,当时真的就是接触简单的知识而已,故事虽然以两人的感情波折为主线,但是画师对艺术的追求贯穿始终,女主角为爱情做出的牺牲,成就了画师艺术上的登峰造极。

该剧由前期戏剧冲突与后期戏剧冲 突推动着故事的发展。第一幕中,带着“飞天”画稿走向圣地敦煌的莫高为冲突的一方,而以将军为代表的军团代表矛盾的另一方。莫高在追寻艺术的朝圣之路上生命垂危,在即将昏迷之际,他错将沙海中的蜃景当作圣地敦煌,昏迷中的他仍执著于艺术探索,梦到与飞天共舞。震天的马蹄声传来,转眼间一支军队竟在眼前,惊慌失措的莫高迷失在军队强大的阵容之中,女扮男装的月牙戏弄莫高,扔给他一个救命的羊皮水囊,却又将他视之为生命的飞天画稿拿走了。在莫高对军团天然的敬畏中,构成了该剧的前期矛盾。第二幕开始,丢失画稿的莫高失魂落魄,此时的莫高势单力薄,军团的力量又异常强大,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然而,到达敦煌之后,月牙被莫高的艺术才华与善良所吸引,两人产生了纯真的爱情,将军的女儿月牙成为军团中的异己,从军团中脱离出来,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开始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戏剧冲突也在此时开始激化。在该剧的第三幕,月牙在招亲之日星夜出逃,盛怒之下的将军领兵追赶,在敦煌洞窟中,愤怒的利剑多次指向莫高,月牙舍命相救,终于,利剑刺穿了月牙的胸膛,爱情的力量使得将军颓然衰老,而月牙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人性的平等与爱情的尊严。这正是该剧意蕴的第一个层面:社会意义层。正如兰州歌舞剧院院长苏孝林说:“立足地域文化厚土,找到历史与当今、民族性与时代感的结合点,让作品与观众产生心灵共鸣,这就是创作《大梦敦煌》的艺术追求。”

篇7:大梦西游2铁扇公主电影观后感

2.主题曲《余生》很动听,旋律好,词也好。

3.谢苗对喜剧的节奏和点的把握都很好,武打部分也不错。孙悟空的造型再帅一点就好了。

4.黄一琳的铁扇公主,虽然演技有待提高,但整体气质表现的很不错,任性,活泼,深情。

5.特技虽然像五毛,但该表现的都有。细节可以,比如用繁体字。

6.唐僧的演员感觉不对。观音的也勉强。

篇8:大梦敦煌舞动出的真善美

关键词:真;善;美;大梦敦煌;内容;形式

0 前言

《大梦敦煌》是一部以敦煌为题材、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千百年创造历史为背景的大型舞剧,在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创立百年庆典之际,它被作为西部大开发中文化开发的成果。舞剧经过合理地剪裁材料,以敦煌青年画师莫高与巾帼女子月牙(西域将军骄女)的感情历程为线索,讲述他们之间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守的感人肺腑、婉约动人的爱情故事,浓墨重彩地刻画了青年画工莫高不断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坚韧形象,歌颂了忠贞不渝、纯洁炽热的爱情。如梦境般地展开了一幅美轮美奂、委婉悲怆、凄美辉煌的画卷,准确地呈现、把握了敦煌文化的精髓。它是在具有典型西部特色的多维空间中追求人性和艺术的光辉,以悲剧美的力量来震撼观众的心灵、触击人们的内心深处,如一首“人性至爱”的颂歌。真切的情感、真实的再现、善良的人性、优美的舞姿将整部舞剧烘托得更为光辉亮丽,触动心灵。

1 舞剧中“真”的体现

所谓“真”是指舞蹈编导对社会的真情流露,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社会客观真实的鞭策,此外,演员还要真实演绎作品的内容,全身心的投入舞蹈再创作的过程中,演员所表演的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感。舞蹈作品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

舞剧虽然演绎的是神话传说,但体现了编导对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以及限制恋爱自由的真实鞭策,体现了编导陈维亚对社会的真情流露。以我的理解,莫高的性别、性格仅仅是故事的一个需要,我感到,他几乎是一个无性别、性格的理念符号。从社会意义理解和分析,体现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争取爱情与人性的平等而付出的努力,抨击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这也就是舞蹈编导对“真”的淋漓尽致的体现。编导通过对社会的理解,经过美化加工搬上舞台,从而也体现出来源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

演员在整部舞剧中也真实地演绎了作品的内容,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舞蹈的再创作过程中。第一幕中,时光倒流至远古时代,西北戈壁沙漠中天地旷远,四野苍茫。自中原西行而来的年轻画师莫高,身背装满画工工具的小布包,怀揣一只绘有“飞天”的画稿,青年莫高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而长途跋涉,但骄阳下燃烧的金色沙漠使他饥渴难耐。挣扎跋涉在通往敦煌路上,虽然备受饥渴劳累的煎熬,但他的眼里始终亮着朝圣者虔诚而执着的光芒,依然全身心地保护着他视若生命的“飞天”画像轴。演员的眼神中透露着疲劳与无奈,但又充斥着希望,演员将莫高这时的心理反应演绎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一目了然,更加活化莫高的形象,将第一幕真实地呈现给了观众,更是以自己的理解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二度创作中。第二幕中,数日后,在敦煌鸣沙山下,新窟开凿,市井上,头顶大酒壶,脸蒙纱巾的女人们、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各式各样的人们融成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莫高与恢复了女儿装的少年将军月牙再度相遇。在这一场景中,出现了蒙纱的女人、可爱的孩子,莫高与月牙,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角色任务,他们都真实地演绎出作品的内容,烘托出作品要表达的意境。例如,蒙纱的女人与天真孩子的出现,表现出欢腾的场景,成为一个情节的过度,为莫高与月牙的再次相遇所萌生出的爱意做出铺垫。而如果演员不将情感完全投入到作品中,没有经过自己的理解加以创造,那莫高与月牙萌生爱意的桥段也就不会如此吸引观众。第三幕中,时隔不久,在将军的营帐里,大将军逼迫女儿门当户对地择女婿出嫁,月牙不从。军帐打开,大将军盛宴为女招亲。王公贵族,纷至沓来,月牙芳心不动。趁月黑风高,月牙出逃,金戈铁马,大将军率军追向敦煌。在这一幕当中,月牙一直处于激动与抵抗当中,从演员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其性格的刚烈与倔强,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反抗,又可以体会出月牙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月牙的塑造者完全融入到了角色当中,用真情实感将其性格特征与心理活动真实完美地展现出来。

“真”的表现使这部舞剧体现出忠贞至洁的爱情与真善的人性,真真切切抨击了封建社会的压迫与残忍,以及月牙冲破束缚的坚定的决心。编导和演员都是将最本质、最质朴、最真切的情感与内容传授给观众,给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最真实的感受

2 舞剧中“善”的体现

“善”是指舞蹈编导及应该勇于大胆发现社会中美的现象、人物、世界。勇于批判、揭示生活中存在的丑陋行为,弘扬先进文化,批判社会中的不良思想,赞扬美的事物,使舞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演员应该最真切地表现作品当中善的内涵本质。

在舞剧中,善的体现始终围绕着剧情的发展。繁盛时期的敦煌繁华异常,人民安居乐业,思想开放,作为丝路重镇的敦煌是世界文化的交汇场所,剧中以分段式的民族舞蹈来表现古代敦煌的思想开放、民风淳朴。作为舞蹈的背景音乐,筝、埙、琵琶、箫管等传统乐器的加入与烘托,使苍凉、寥廓、雄浑、粗犷的主题音乐得以强化,大大增强了全剧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当时的敦煌是艺术的圣地,也是自由爱情与人性至善的乐园。在这里,善良、爱情与艺术的关系更为紧密,艺术自由与爱情自由有着更大的实现空间,而这两者归根结底就是“人”的自由。该剧在文化层面上探索着艺术、爱情、善良的人性与自由四者的关系。穿越大漠时的莫高九死一生,性命危在旦夕,而正在此时月牙从“天”而降,给予莫高救助,月牙身为将军的女儿,身份地位极高,而莫高衣衫褴褛,身份低微,月牙不但没有歧视他,反而给予他帮助,处处体现着月牙善良的本质,并在艺术自由、善良人性中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在敦煌洞窟中,又是月牙给予莫高创作的灵感,可以说,月牙就是莫高生命中的“飞天”,是天使善良的化身,是他创作的灵感。死后的月牙化作一泓清澈的月牙泉,悲痛万分的莫高以泉润笔,达到了艺术的至境,完成了艺术的绝唱。如果没有月牙,莫高就不能称其为莫高,可见善与爱在艺术中的分量。只有在敦煌,在月牙精神的引领下,莫高才有可能达到艺术的至境。敦煌是莫高艺术创作的筋骨,而月牙则是莫高艺术的神韵。

作者在创作这部舞剧的过程中,也做到了大胆发现社会中美的现象、人物。赞美月牙的善良及与莫高的忠贞爱情,批判揭露封建社会的束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作者积极的情感与善良的本质。

善的表现在整部舞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将作品烘托得十分完美,而且以最碰触心灵的“善”来表现内容,将观众引入到一个善良、美好、忠贞的世界。

3 舞剧中“美”的体现

一个完美的作品不仅要体现出真与善的内容美,同时也要体现出形式美。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相联系,是美存在的根基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美的形式是美的具体相对感性形象,组成舞蹈的外在特征,影响美的内容的表达。失去了内容美,就失去了灵魂与思想,失去了创作意义。而为什么也需要形式美呢?这是由舞蹈的艺术特征所决定的。舞蹈艺术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为目的,它必须有美的动作、姿态、造型、线条、音乐、服饰、灯光等条件,才能给观众带来美的视觉效果,如果舞蹈失去了形式美,就不可能给舞蹈提供美的表现形式,会影响内容的表达。

如第二幕中喧闹的生活场景过后,与之形(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成对比的是寂静的洞窟内,孤独的莫高潜心作画、冥思起舞。这段莫高的独舞是《大梦敦煌》的画龙点睛之笔,将演员自身的独特动态风格融入其中。将现代舞所提倡的“收缩——放松”、“倒地——爬起”动态原理和强调呼吸、身体中段的表现力与中国元素的舞蹈动作、动态、造型相结合,腾、旋、盘、点、翻,动静结合,张弛有度,造成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美,美的形式十分合莫高作画时的执着、忘我的状态。刘震扮演的莫高,将人物的艺术灵性与敦煌舞蹈形态巧妙结合,以流畅的“身韵,和轻盈的技巧游刃有余地塑造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敦煌画师;而刘晶扮演的月牙则用刚柔相济的古典语汇、神形兼备地刻画了既飒爽英姿又柔情似水的少年女性将军。在《大梦敦煌》中多元化的舞种也为这个舞剧增添了不少亮点。其中包括了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敦煌舞和异域舞等多种元素在内的舞蹈词汇。在第三幕刚开始的时候,军帐大开,大将军盛宴为女择亲。王公贵族,纷至沓来用舞蹈比舞招亲,其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异族舞蹈的出现。胡人舞、阿拉伯舞的出现以及最具敦煌特色的反弹琵琶舞、长绸舞、羯鼓舞一一登场。将党项、突厥、龟兹、波斯等多民族的舞蹈融入其中。诸多的形式美,为内容美的呈现增光添彩。

舞剧《大梦敦煌》的作曲家张千一善于运用古朴典雅的西部音乐风格,将筝、埙、琵琶、箫管等传统乐器运用到音乐中,让苍凉、雄浑、寥廓、粗犷的音乐大大强化,极大地增强了全剧的艺术感染力。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最让张千一为难,考虑许久后,他决定采用无词歌的创作手法,曲调很像歌曲,但实际上是用器乐演奏。而他的这种新的尝试,对于渲染人物情感、表达舞剧主旨都非常好,并且得到了专业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第三幕中,将军行营大帐中,为断绝女儿与贫穷画师莫高的来往,大将军逼月牙招亲,西域的豪杰权贵们听闻之后纷纷赶来。心中思念月牙的莫高,得知将军大营中正在招亲,情急之下,头戴面具进入大营,与艺人们表演的“羯鼓舞”技压群雄,震惊四座。在舞蹈中,莫高的身姿似乎被月牙认出,月牙在探究和思考的时候,突然一名异族心爱月牙的男子抓住了她的手。这时音乐突然静止,只有一束追光打在了月牙、莫高和异族男子的身上。这长达13秒的静止,诉说着月牙的心声。她思考8秒后,毅然决然的甩开了异族男子的手,转身走向莫高,莫高才缓缓地摘下自己的面具。这时悠扬的古琴慢慢响起,诉说着他们之间数不清讲不完的情话。而刚刚的13秒静止,正是作曲家张千一巧用的静场手法,是为了加速和深化月牙与父亲的矛盾冲突。舞台停顿是一种突出强调动作、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在舞台演出和表中运用它,可以展示矛盾冲突的突然激化以及人物思想、情感的骤变,也可以强调戏剧的气氛与节奏。可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情节陡转间,鼓乐激昂,一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与震撼力,以至人散场归来,仍有余音绕梁之感。

4 结语

所以说,《大梦敦煌》舞剧舞动的是“真善美”,体现的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该剧在舞蹈、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美的美容与美的形式相得益彰,体现着敦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堪称佳作。

参考文献:

[1] 中国舞蹈志(江西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 王克芬.中國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 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 冯双白.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9:初二读后感:大梦西游1500字

在这西天取经经历的风雨中,我见识到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唐僧念紧箍咒的厉害,白龙马不知疲惫的精神,猪八戒力气大,沙和尚耍大刀的威风,也体会到了唐僧从懦弱变得坚强,孙悟空从急躁、脾气大变得智勇双全,成为队伍中的顶梁柱,猪八戒从好色好财,好吃懒惰变成伙伴们的得力助手。

这一路的点点滴滴,每一次经历,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任凭风吹雨打、雷电交加,也不会把它磨平,在这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的道路上,我悟到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每一个人,无论是妖魔鬼怪,都各有各的优点跟缺点,我们应像唐僧师徒一样,遇到苦难,不放弃不退缩,要敢于尝试着去挑战它,每当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把屈辱当作鞭子,若是经过风吹雨打的磨练,才能锻炼出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同时我也悟到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哲理。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他们都说每次唐僧遇难都是孙悟空救出来,若没有他也去不成真经,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一个队伍里,但凭他一个人,就算法力无边,那也无济于事。

其实每一个人都各有优点缺点,就像手指一样“他们都有优点和不足,但他们若团结一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西游记》这篇传奇的小说,让我受益匪浅,吴承恩把一篇小说写的如此惊心动魄,使人看了赞不绝口,仿佛身临其境无法自拔。

《西游记》没有《红楼梦》的悲伤与华丽,没有《三国演义》的心机重重和那么多盖世英雄,更没有《水浒传》的血腥浓浓兄弟情谊。它只是一篇生动传奇,充满神话色彩的——“大梦西游”。

篇10:大梦敦煌观后感

【不一样的“铁扇公主”】

网络大电影《大梦西游2铁扇公主》借用了原著中经典的借芭蕉扇渡过火焰山的桥段,在尊重经典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元化的喜剧元素,并在轻松搞笑的故事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重塑了有血有肉有心的经典西游人物,演绎出了别样的青春正能量和温情阖家欢。

【华丽强大的演员阵容】

网络大电影《大梦西游2铁扇公主》汇集了两岸三地知名演员,打造华丽强大的演员阵容。

有“李连杰之子”之称的知名童星谢苗,继网络大电影《大梦西游》后再次扮演孙悟空,挑战一人分饰双角。

新生代人气女演员黄一琳首次挑战古装,在影片中饰演经典西游人物铁扇公主,塑造了第一个清纯可爱版的铁扇公主形象。

篇11:《又见敦煌》观后感

到敦煌给我的第一大震撼,是观看了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看浸入式的舞台剧,采用流线式表演方式,边走边看,头上脚下,东南西北都是表演区,情景融入仿佛身临其境,汇入历史长河里的点点尘埃,带我们回到千年之前。

就是这样一种舞台表现形式,让我觉得很意外和惊喜。

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敦煌历史人物从T台上向我们走来,名字被深情呼唤时,他们举起右手,掌心朝外,回答的那一声“我在”,眼睛瞬间就红了。

神秘莫测而又美丽慈悲的飞天,从窟中走出又隐去,对于王道士的背叛,她们选择原谅。演员演绎的极为精彩,搞得我一直在抹眼泪。

妃子们盛装打扮,对镜梳妆,一声声问着,我美吗? 我美吗? 可是因为逐年风化,人们保护不够,她们精心抹的胭脂,擦的陈粉,都在风沙中被逐渐抹平,消逝……

最后一幕是坐着看的。十多人马,为传丝路畅通的口信葬于大漠,仅仅生还一人,眼看着唐、宋、明、清、晋王朝从繁华热闹逐渐埋没于沙间……

每一幕的场景都设计的很巧妙,在行走中感受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历史瞬间在这一刻,汇聚重生。从入场,到落幕,仿佛走过了千年,又仿佛才经历了一瞬间。

看完出来的时候,我和云姐都忍不住对王潮歌这个天才型的导演啧啧称赞。

要不是这场剧,以前对于丝绸之路只停留于教科书上的这四个字,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现在才真切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才明白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容阔了多少故事,背后曾有过多少鲜活的生命化作黄沙沉寂在这片土地之上……

越走,觉得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篇12:敦煌莫高窟观后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从敦煌市出发,赶到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东麓,岩泉西岸的莫高窟。路上听导游介绍,对莫高窟已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我国的三大名窟中,莫高窟最为著名,它气势宏伟,内容丰富。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多米,创建于公元366年,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迄今保存多种类型洞窟735个,历时1600多年。

窟在无声无息中给人带来了震憾和冲击。进入每一个洞窟细细品味每尊佛象和雕塑的韵味,仿佛展现在面前的不是那冰冷的山石,而是活生生的历史。我更惊叹这鬼斧神工,俨然置身于美伦美奂的世界中,置身于“飞天”、“反弹琵琶”的丝路花雨中。

篇13:关于敦煌纪录片观后感

《探险者来了》

看了第一集的唯一感觉,就是悲愤和痛心。王道士发现了这个尘封百年的宝藏,上报官府,却无人对此感兴趣。倒是外国人千里迢迢来到敦煌,仅用了些许钱财,便将许许多多珍贵的经卷带到异乡。等到国人意识到敦煌的重要性,而命当地官员将剩余经书护送至京时,居然只用马车裹草席,遗失不计其数。相比之下,斯坦因和伯希和等所谓外国盗窃者倒是用箱子精心护送。心寒啊~~~。更甚者,抵达京城后,贪官居然中饱私囊,将仅存的经书部分藏于家中,还为了不被发现,将如此贵重的珍宝一撕为二。悲愤啊~~~。

“所藏经书和壁画,以英国者为多,法国者为精,俄国者为杂,日本者为隐为秘,中国者为散为乱”。看到这里,我觉得,我不认为那些外国人是盗窃者,骗子,我觉得他们是在代表中国妥善保存这些精品。如果没有他们,这些珍贵的东西只会被忽视,被遗失,被破坏。只是现在如果我们想看这些真品,要大老远跑到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等去看,唉~~~ 这是不是一种债呢?人家千里来拿,我们国民要用千里去观来还...

说王道士是罪人,是没有远见的小农民,这不公平。他为敦煌守了7年,没有得到丝毫赞赏或报酬,这是灰常令人伤心和气馁的。当这个淳朴善良的农民,遇到知音,不管他们是出于真心或为达目的,但他总觉得这些他发现的东西终于有价值了。不怪他,不怪他,呵呵!

《千年的营造》

跨越多个朝代,经历千百年的历史。有盛有衰,但至少有幸保存了下来,还好敦煌身处郊外,不会被战乱所打扰。所以啊~~~ 做人也要低调,太锋芒毕露,必然造灭,哈哈!(开玩笑,开玩笑,嘿嘿)

《藏经洞之谜》

原来在藏经洞之前还有很多珍品,但是因战乱被毁了。现在世人所看到的,原来是靠僧侣们,民众们手抄的,小小烛台(灯光不足),毛笔书写(很慢的),一页一页抄的,实在太牛了!(貌似我现在手抄一页书,就酸的勒,唉,废特勒,呵呵)。道真和尚,为了补全和增加经书,到处去乞经。那时好像都是靠步行哦,小小身躯,在浩瀚的沙漠中前行,忒崇高了...后来雕刻印刷的出现,终于不用手抄了,所以现在技术的运用还是很有必要的,呵呵!

很多普通百姓奉上毕生积蓄,为佛,更为了得到内心的幸福和安妥。这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寄托。这让我联想到西藏。听说西藏的部分喇嘛很坏,他们就利用民众这种单纯的信仰,骗取他们的牛羊,土地。能够控制人们信仰的人是很恐怖的(好像这个词不太妥,但该用什么词呢,不知道了,呵呵)。_也是如此吧...所以往善的方向,是佛;往恶的方向,那便是魔。

当时因为缺乏纸张,所以严格要求节约用纸,正反面书写,写错还要写个“兑”字才好兑换。反观我们,唉,就拿我们医院,我们科来说吧~~~ 这每天浪费的纸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偏远地区的孩子还么有纸来写,想到这里,愧疚啊~~~。

《无名的大师》

上一篇:《他们和我们不一样》大班教案下一篇:《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不足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