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丝绸之路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敦煌丝绸之路范文

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活动一览表

1

【来源:皓景旅行网 编辑:崔皓景】

原文:http:///newsview.aspx?ID=1426

第二篇: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执委会各工作组责任单位及主要职责

一、综合协调组

省旅游局牵头,省文化厅、省政府外事办、省体育局、省文物局共同参与。

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总体活动方案,收集与审定各分项活动方案;

(二)贯彻落实组委会和执委会的各项决定、决议,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各项活动及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

(三)负责协调节会期间各市州、各部门主要活动及相关工作;

(四)负责邀请函、纪念品、各种证件的设计制作;

(五)负责开幕式、闭幕式有关文件、领导讲话、会议纪要、简报、总结等各类文字材料的起草、送审、印制工作,接受、呈报各组的请示、报告;

(六)负责财务预算的编制及执行;

(七)负责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整治;

(八)负责节庆活动的各种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立卷 -1-

工作;

(九)完成执委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新闻宣传组

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广电总台、甘肃日报社、《读者》集团及有关新闻单位参与。

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节会期间整体宣传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组织节会期间宣传稿件的审查,对外新闻、信息的发布;

(三)负责邀请、接待、组织省内外有关新闻媒体记者参会报道工作;

(四)负责节会期间对外宣传口径的把关和专题专栏宣传工作;

(五)负责本组工作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三、合作洽谈组

省旅游局牵头,省经济合作局、省公路航空旅游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参与。

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节会期间的旅游合作、招商引资工作方案的

制定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印制旅游招商项目手册;

(三)负责“甘肃旅游洽谈会”会务筹备;

(四)负责节会招商成果的统计及发布;

(五)负责节会期间广告洽谈、社会赞助争取事宜;

(六)负责本组工作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四、文化演艺组

省文化厅牵头,各市州政府及相关文艺团体共同参与。

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订节会期间文艺演出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积极指导节会开幕式、闭幕式文艺演出;

(三)组织接待省部级领导和来宾观看文艺演出;

(四)指导全省各市州在节会期间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烘托节会气氛;

(五)负责本组工作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五、饮食服务组

省商务厅负责。

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节会期间全省饮食服务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统一指导协调活动期间各市州餐饮服务工作;

(三)指导各市州在节会期间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节,设置美食一条街;

(四)负责开展地方风味名吃评选活动,着力打造推广精品陇菜。

六、接待联络组

省旅游局牵头,省委省政府接待办公室、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文物局、省外事办共同参与。

工作职责:

(一)负责节会接待工作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节会宾客线路考察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发函邀请领导、来宾及接待活动安排;

(四)负责节会复函收集、参会嘉宾汇总和会务手册编印工作;

(五)负责驻华使节、境内外旅行商及相关单位的邀请工作;

(六)负责节会邀请函、资料、纪念品、各种证件的发放工作;

(七)负责节会指定接待宾馆、饭店的预定和设施设备等的

督查工作;

(八)负责节会车辆、食宿安排及相关安全工作。

七、安全保卫组

省公安厅负责。

工作职责:

(一)负责节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节会期间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消防安全方案审定及协调工作;

(三)负责督查全省各市州、景区(点)的社会治安秩序、交通秩序维护整治工作;

(四)在有关活动区域内按照节会交通保障需求,进行交通管制,确保节会交通安全畅通;

(五)负责节会各项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八、交通协调组

省交通厅牵头,兰州铁路局、甘肃机场集团共同参与。

工作职责:

(一)负责节会交通工作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保障节会交通安全有序;

(三)加大运力安排,新增航线、航班和旅游专列,确定旅游车辆,合理调配运力,确保游客进得来,走得动,出得去;

(四)制定并落实节会期间有关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措施。

九、卫生保障组

省卫生厅牵头,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共同参与。

工作职责:

(一)负责节会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工作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二)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公共区域卫生保洁,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三)负责宾馆、饭店、集会场所等重大活动场所的环境 卫生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四)负责重要宾客的医疗保健工作。

(资料:甘肃旅游局)

【来源:皓景旅行网 编辑:崔皓景】

原文:http:///newsview.aspx?ID=1427

第三篇:魂牵敦煌——关于大漠敦煌的文章

敦煌,一方神秘的圣土。在这里,一览“一轮圆日半边天”的静谧,“大漠孤烟直”的空濛。风撩起层层沙,如雾如烟。那一层层沙好像一张张重叠的纸,记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好像一排排波浪,陽光给它镀上一片金黄,闪闪发光,像鱼鳞,又像满天眨着眼睛的眼睛。风停沙静之时,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又如奏乐,整个山体发出雷鸣般的轰鸣声,成就了“沙岭晴岭”之景。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泉水弯曲如新月,月牙泉水清澈的如女子的眼眸,流得那么安静,好像淡忘了时间,淡忘了尘世。扇子般的绿洲,战士般的白杨林,这一切,已足以让我魂牵梦绕。

鸣沙山下的莫高窟,千佛洞里,书写传奇。反弹琵琶的飞天,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飞扬的胡旋舞等一幅幅壁画,浓缩多少代智慧的结晶。雄伟浑厚的大佛,精巧玲珑的小仙,气定神闲的北大佛像,塑出几朝几代的沉浮。林林总总的藏经洞文献,狩猎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就是这么个神奇的地方,百年前,却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这注定是中国人心中的一块伤疤,中华民族之大耻。是英国人探险家千里迢迢奔到新疆,用尽心机得到三千多卷保存完好的经卷,五百幅以上的绘画。是法国人用预先制好的化学胶布,粘走了26方最精美的壁画,盗走几尊彩塑。随后是日俄等国的掠夺。而中国人却用破木箱子不避风雨地把这些文献搬回北京。于是,有了敦煌的藏经,以英国人最全,法国人最精,俄国人最多,而中国人最烂最不完整之说。当这些珍宝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时候,真不知道该为中国先辈的智慧而骄傲还是为中国人的漠视,无知而羞愧。敦煌,痛在每个人心里。

敦煌,安放心灵的沃土,放牧灵魂的家园。敦煌四月八庙会,人们聚集在莫高窟烧香拜佛,朝圣祭祖。人们虔诚的祈祷,走出洞窟,人们如释重负,,信心倍增。敦煌,是寄托愿望,安抚心灵的圣地。百年前,乐尊被霞光笼罩,于是停下匆匆的脚步,开始铸就奇迹。百年后,张大千把五层洞窟编号,临摹作品达276张。敦煌的生活简单而单调,但他为了责任,理想还是留了下来。他说:“如果不是喜欢,我不会来;如果不是喜欢,我来了也会走。”敦煌,是一个谜,是一本参不透的经,吸引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敦煌,是我的一个梦。希望在有生之年,与那个牵一辈子手的人,摇一路驼铃声声,在泛着秋日余晖的敦煌流沙中,漫步走进传奇。

第四篇:敦煌之美

—读《文化苦旅》有感

将文化藏起,让心灵纳入历史尘寰。

——题记曾经赏析过余先生的《文化苦旅》,其中《道士塔》给我留下很

深刻的印象。它是书写敦煌文明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余先生深度剖

析沧桑文化的智慧结晶!

为人信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本是杜甫感喟人生岁月沧桑

励志的佳句,用此来形容余先生对文化态度的追求是不为过的。满腔

淋漓的文字道尽了潼关古道的萧条美和那般让人心酸的文明记忆!余

先生文辞华而不缛,含蓄有物,深刻的解析了敦煌在尘埃中落定的一

段屈辱历史。

敦煌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切确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为什么这么说

呢?通过挖掘出来的诸多宏伟而又不失细腻的文物,我们不难发现,

出土的虽是泥土所塑的文物,其准确的造型,逼真的肢体形象,给予

我们极大的视觉冲击。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它们就是一个个活体。

在那个宗教繁盛,衰败纷争的年代,一些有心的虔诚的佛徒,将他们

的思想感受和情感追求全部寄托于这些泥土所塑得“肉体”中,把一

个朝代的另一种精神表现注入其中。再者,通过已经沉默的活体表现

出它们曾经的历史位置。

记得余先生在文中细细描述了有关王圆箓守护和洗刷佛洞的情节!他的本职除了诵经行道之外,有的空闲便是粉刷已经被风雨侵蚀的窟壁。可是有谁知:他的一刷子,刷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屈辱而又灿烂的一页。然而,人类的文明无法回到过去,在那个穷兵黩武的满洲王朝里,人们面对的只有满目苍痍的家园和生活的凋敝。那一垒垒扛不完用泪水化成的颓败,堆不出几千年沉寂的辉煌。一个诺大的国家如此,人民岂能安哉?!

或许是敦煌尚能带给我们几分心灵的慰藉,将耻辱的历史慢慢淡忘在岁月的前头。一个白骨累累的败世,竟然藏匿了鲜彩的文化于地表之下,那些虔诚的觉者,才是正真的守住灵魂的人。在一尊尊精雕细琢的佛像中,在那一行行充满激情的方正遒劲的笔迹里。。。。。。在它们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一双双专注而又无奈的眼神。这种眼神穿透了我的心灵,让我徜徉于岁月的文化长廊之中。许多年后,他们逐步与时代同步,最终融入大潮流的步伐中!

搁笔而思,敦煌的文明不仅仅开启了现代人对古代人无上的敬畏,而且在毫无遮掩的形态艺术美上让我们寻找到一种符合人类过渡到历史文明的心灵感受。我不敢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亵渎了它们,它们也将是来之匆匆,淋漓而去!

敦煌的文明,时代抹之不去的记忆!一段超越空间的心酸历史记忆,一段令国人感慨万千的时代俚歌!

第五篇:敦煌的魅力

内容摘要:敦煌自古为丝绸之路中、东段各线交汇的枢纽,是个典型的旅游城市,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仿宋沙洲古城、西千佛洞、三危圣境、市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白马塔、玉门关雅丹魔鬼城等众多旅游名胜。常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灿烂的敦煌文化遗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敦煌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敦煌文化必将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关键词:广阔静谧奇观震惊

敦煌古称“沙洲”,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 ,为汉河西四郡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中、东段各线交汇的枢纽。1998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敦煌是一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总面积31,200平方公里,人口15万 。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绿洲面积仅占4.5%。敦煌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 敦煌是个典型的旅游城市,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仿宋沙洲古城、西千佛洞、三危圣境、市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白马塔、玉门关雅丹魔鬼城等众多旅游名胜。常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敦煌和江南水乡有着天壤之别,江南水乡给人一种悠扬静谧之感,而敦煌给人的却是一种奔放广阔之美,看着一路上那荒芜人烟的戈壁会带给常年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彻底的放松。戈壁荒原,说是一座孤城,不如说是一堆残垣,但即使他要倒下,也一定会支撑着英雄般的身躯做个永恒的谢幕。 没有人可以嘲笑他如今的残陋,也不必唏嘘他的空无一物。

鸣沙山是敦煌旅游区的主要景点之一,是沙漠中的奇景。鸣沙山,又名神沙山,距敦煌市区南约五公里,全山系积沙而成,连绵起伏,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最高峰250公尺,山峰陡峭,山梁酷似刀刃,山坡呈水波状的沙纹。沙有红、黄、绿、白和黑五种色彩。赤足攀登沙山,进一步退半步,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吃力地爬上山顶,可一览浩瀚沙海的壮观景色。然後从山顶向下滑落,人体带沙流,发出一片隆隆的响声,故名鸣沙山。史书记载:在晴朗的天气下,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人们称这种景观为「沙岭晴鸣」。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对于月牙泉百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不落月牙泉。

虽然敦煌除了莫高窟还有鸣沙山月牙泉那样的千古奇观,但敦煌无疑是因为有了莫高窟而成其为敦煌。这里汇集了太多的文化积淀;收藏了太多的历史画卷;也凝聚了太多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走近莫高窟,仿佛就是走进人类文明的时空长廊,使你在人类伟大与渺小的纠缠中不能自拔。莫高窟坐落在一条很不起眼的土黄色山脉的腰间,稀疏的树林掩映着一个个洞窟,一条早已干涸的河床在它脚下横亘着,荒凉极至,萧瑟极至,却又神秘极至。

莫高窟七百多个洞窟自前秦始凿以来,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每朝每代都在此修凿了洞窟,每一个洞窟基本上都凝结了那个朝代的艺术精华。我们从隋朝看起,虽不能七百个洞窟尽阅,但每个朝代的洞窟都有所浏览,就好象是历经一次文明史的跋涉,那种艺术文化之间的特征

和差异所带来的震撼力使我们哑口无言,不知所措。莫高窟亦称千佛洞,距敦煌县城25公里,位於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距今约一千六百多年。在1,600公尺长的崖壁上,重重叠叠,栉次鳞比,上下相连,形成规模宏伟的石窟群,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到隋、唐、五代、宋、元、西夏等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公尺以上,彩塑2,000尊以上,是现存世界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莫高窟的壁画,除佛教的内容之外,也有大量反映当时劳动生产的场景,例如渔猎、耕作、营造、运输、推磨、舂米、制陶;也有生产交通工具如车船、农具、纺车、织机等;有亭台楼阁、城池宫殿、塔寺店铺、桥梁水榭等古建筑,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以及敦煌地方的历史、各民族的历史和佛教史迹,对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在浩如烟海的壁画中,最多、最成功的形象要数「飞天」,从四壁到窟顶,可谓「有龛皆成佛,无壁不飞天」。如果把壁画排列起来,可绵延四十余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为了保护洞窟里的绘画和塑像,莫高窟所有洞窟都没有装灯,每个洞窟里都装着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受到保护。那个难以评价的王道士就是在这里打开了敦煌之门,莫高窟共有5万多件珍贵的宝藏,而中国仅存一万多件难以估价的珍贵文物,其余的四万多件珍奇异宝在不同时期被外国的侵略者被着不同的盗窃名义掠走,可恨更可悲。

王道士发现的藏经洞暗门至今仍打开着,里面什么也没有,使人难以相信,在这个简陋的洞穴中,曾经存在过那么丰富的文化宝藏;使人难以判断,这个简陋的洞穴,究竟是一个民族的荣耀还是耻辱。大汉时的盛极繁华依稀还在风中传唱或者已刻划在残墙断壁之上。很想越过栏杆去抚摸,穿越千年那会是谁的手抚摸同一片人非物是?那一刻他又在想着什么念头?仿佛间还是看到那样的画面,驼铃悠悠,远去的人啊,有没有携走一段缱绻,留下一个传奇?风卷沙漫天吹走的是谁人的面纱?掩埋的又是谁人的足迹?1600年前,乐樽和尚看见三危山的佛光,开凿了莫高窟第一眼石窟,千百年来,有多少匠人艺师涉过千山万水来到莫高窟,用千万人的心血造就了莫高窟的辉煌。在这个过程中,支撑他们穷其一生的信念是什么呢?那么多的文物艺术精品,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艺术手法,是何种原因导致它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敦煌?这个世界上难以解释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不可能也无法找到答案。

有了莫高窟才有了敦煌,而有了藏经洞才有了莫高窟。

雅丹地貌在距玉门关西90公里外,有一外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人们俗称魔鬼城。其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墙,有街道,有大楼、有广场、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动,维妙维肖,令世人瞠目。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 。 雅丹是什么?是国家地质公园,是地表温度达到55-70度的极地,是千万年以前的海底。在我而言,它可以演绎各种探险和传说,但并不魔鬼,鬼哭狼嚎的风没有让我们领略到。奇形怪状可以自行联想的石头阵,还有央视采访过的罗布泊第一家---卖石头的夫妻,据说在公园成立前就住在此了,这是什么样的人家?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人生轨迹?是不是也住在挖在地面下的屋子里?他们想必乐于静寞。。。。。。我们无法用自己的准则来衡量别人的人生。

我们永远是敦煌的一群过客,失落的感觉一直涌上心头,我们来了又走了,留下几声惊叹,带走一些小纪念品,匆匆奔向下一个目的地,而莫高窟永远属于敦煌。

上一篇:读美丽的谎言范文下一篇:敦煌历史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