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论坛

2024-05-01

老庄论坛(精选4篇)

篇1:老庄论坛

读老庄,读老庄张祜,读老庄的意思,读老庄赏析 -诗词大全

读老庄

作者:张祜朝代:唐体裁:七绝 等闲缉缀闲言语,夸向时人唤作诗。

昨日偶拈庄老读,万寻山上一毫厘。

篇2:老庄“独”论

一、“道”之“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的宇宙论特性

老子作为道家的始祖, 提出了道家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道”, 并且在《老子》一书中重点从宇宙论方面对“道”进行了解释、说明。宇宙论是研究宇宙创生、宇宙演化和宇宙事物存在及其最一般规律的学问。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 是天地万物的本根, 也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和灵魂。在对道的定义描述中, 老子说: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二十五章》)

有一个先于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它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 得以出现的最原始的根据。我们不知道这个东西具体是什么, 但给它起了个字, 叫做“道”, 勉强起了个名叫做“大”。从这里我们就看出, 老子把“道”界定为天地之母, 即为天地万物的本源, 并且明确地指出这个本源具有“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的特性, 简单地说, 就是它寂、它寥、它独、它行。它独立于天地间, 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存在, 因而它也不依赖于它物而存在, 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它, 它超越于一切因果系列之上, 是万物齐一的整体, 所以是“独”。作为世间唯一的存在, 独立长存而不改变, 所以它感到寂、感到寥。可以看出老子在宇宙论中把“独”作为对“道”体特性的重要描述。詹剑峰老先生就认为老子是以“自然、自因、无待而然 (绝对) 、至大 (无限) 、一 (唯一) 、自由运行, 以及一体而兼变” (1) 等义来概括“道”的特点与内涵的。这样一个“道”, 它“寂”、它“寥”, 但是它“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道”独立存在, 但是它又周行而不怠, 不怠就是不停止, 永远不停止。正是因为它不停地运行, 所以它可以“为天下母”, 得以演化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天地万物, 并决定天地万物, 是“天下母”。因此老子又提出:

致虚极, 守静笃。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老子·第十六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这就是要求我们做到“归根”、“法道”。在“归根”、“法道”的过程中, 表现出了强烈地对“独”的追求。由于“道”具有“独立而不改”的特性, 因此老子描述的得道者的容态, 在向“道”靠拢的过程中, 也继承了这一特性。

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我独泊兮, 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 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 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乎!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澹兮, 其若海;飂兮, 若无止。众人皆有以, 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老子·二十章》)

我们看到得道之人“我”是“特立独行”的, 在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上与世俗之人大不同:你看那世俗之众, 熙熙攘攘纵情声色、皆为利往;只有我独自坚守虚静无为之道, 淡薄无欲, 漠然无求, 就好像是蒙昧无知, 愚顽未化的孩童。正像日本道家研究者福永光司所说:“老子的‘我’是跟‘道’对话的‘我’, 不是跟世俗对话的‘我’。老子便以这个‘我’做主词, 盘坐在中国历史的山谷间, 以自语着人的忧愁与欢喜。他的自语, 正像山谷间的松涛, 格调高越, 也像夜海的荡音, 清澈如诗。”

二、修养境界论中“见独”的超越思想

生活在战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的庄子, 可以说是老子之学的最大继承者。我们也习惯了把老庄并称, 道家学派也往往称之为老庄学派。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对庄子进行了简明的记载。说“其学无所不窥,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作《渔父》、《盗跖》、《胠箧》, 以诋訾孔子之徒, 以明老子之术”。具体说来, 就是庄子在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基本观点, 以“道”为最高范畴, 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之外。他还通过把老子的“道”内化为一种自然无为的主体精神来阐释其自由超脱的人生境界。庄子论道主要是和个体人生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 为人可以到达的自由超脱的精神生活寻求一个根据开辟一条道路。为此庄子提出通过心灵的直觉体验就可以达道。

庄子有多种体道形式, 坐忘、心斋、悬解、见独等, 庄子把忘掉一切称为“坐忘”, 把心境打扫干净称为“心斋”, 把从外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称为“悬解”, 把体悟到独一无二、浑然一体的道称为“见独”。“独”老子在宇宙论中仅作为对“道”体特性的客观描述, 而在庄子这里就具有了两层含义:首先, 庄子的“见独”思想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见道”, 因此, “独”就是指的“道”, “见独”即体道、达道。其次, 最重要的还是指人见道以后所达到的“无古今”、“不死不生”的自由超然的主观精神境界。《庄子》一书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结晶, 也是我们了解庄子思想的最主要的门户之一。

在《庄子·大宗师》一篇中, 就曾借一得道之士女偊之口简洁地叙述了“闻道乃一过程”的思想。女偊在谈到自己的闻道过程时曾对人说:

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 吾又守之, 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 吾又守之, 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 而后能朝彻;朝彻, 而后能见独;见独, 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 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女偊把修身养性的过程概括为外天下、外物、外生三个阶段, 达到朝彻, 最终见独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在对“道”的追求中, 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 这种“玄之又玄”之思, 时时“守”之, 不久之后就可以“朝彻”、“见独”, “见独”的具体神态就是进入“无古今”、“不死不生”的状态。其中可以说“朝彻”是超越了“天下”、“物”、“生”之后的大彻大悟, 是视野的打开, 境界的提升。“朝彻”是用太阳初起时的境域来比喻一种心灵境界的发展。“通于道”便可“朝彻”而“见独”。“见独”可以说是庄子超俗超前之开创。“见独”即是体道、达道, 进一步说是排除外物的最后结果, 不但将天下的得失排除到心外, 而且把世间的事物排除到心外, 把自己的生死排除到心外, 最后达到心中无一物, 虚空且光明的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 实际上也就与那混沌一体、别无二物的“道”一样了。不同的仅仅是“道”存在于人的心外, 而这个心境存在于人的心内。一外一内相互连通, 合成一体。在“独”内在化的过程中, 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傲倪于万物” (《庄子·天下篇》) 的超然人生境界。

那么, 庄子又是怎样具体描述能够“见独”的得道之人境遇的呢?在《庄子·田子方》中, 写到孔子从曲阜到周王郡拜见老子, 向老子请教的情形。

孔子见老聃, 老聃新沐, 方将被发而干, 慹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 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 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孔子拜见老子, 不巧的是老子正好刚洗沐完毕, 被发而干, 凝神定立, 好像非人。孔子恭敬地等了一会儿后, 真诚而又直率地问老子:“我是眼花了呢?还是真的?刚才先生直立不动犹如一段呆木头, 好像超然物外而独立自存。”老子给他解释道:“我游心于万物的本始。”这就是“见独”的境界, 达到这一境界就会忘记外物世界, 进而忘掉自身。老子进一步说达到这种“遗物离人”的境界就会感到“至美至乐也” (《庄子·田子方》) 。在《庄子·天下》中, 也把“见独”的境遇描述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傲倪于万物”。可以看出在这种境界里, 人超越了自我的存在和类的存在, 进入到无上的境界之中。这里只有“天地精神”为伴, 顺应变化, 超脱物形, 离物自得, 混混沌沌, 不可穷尽。正像学者惠吉星所说“从思维进程来看, 他们通过忘掉社会回到自我而找到生命的价值, 又通过忘掉自我回到自然而找到了永生之路。” (2)

在分别对老庄的“独”论进行阐发之后, 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独”存在着发展的内在一贯性, 但某些差异在二者之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想细究二者差异存在的原因, 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也许可以窥得一二。从老子到庄子, 从春秋到战国, 这期间的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 社会也越来越动荡不安。庄子时的战国中期“争地以战, 杀人以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以盈城” (《孟子·离娄篇上》) 的现象随处可见。整个社会更加礼崩乐坏, 民不聊生。这些状况在《庄子》的《胠箧》、《盗跖》、《人间世》诸篇中描述得很清楚。《人间世》篇讲“天下有道, 圣人成焉;天下无道, 圣人生焉。方今之时, 仅免刑焉。”在当时那种残酷的环境下, 每个人能做的仅仅是使自己免受刑罚, 保有自己的生命。庄子认识到了每个个体生存的不易, 痛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的艰危。这激发了庄子对个体人生进行激切而又独特深刻的反思。因此庄子在思想方面与老子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他所希望的是寻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以达到一种新的人生境界来遗忘和摆脱世间的重重束缚和拘破。庄子哲学的重心就落在了如何实现这个理想的精神境界方面。“老子哲学和庄子哲学最大的不同处, 便是老子哲学几乎不谈境界, 而庄子哲学则着力于阐扬其独特的人生境界。” (3) 以此出发就不难理解老庄对“独”概念出现的不同的阐述和把握。

综上, 道家哲学从老子发展到庄子, 他们分别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独”进行了独特的阐释。使“独”的概念从简单到复杂, 使它的内涵不断得到抽象概括。无论是老子在宇宙论中把“独”作为对“道”特性的描述, 还是庄子在修养境界论中提出“见独”的超越思想。我们都可以发现二者之“独”存在发展的内在一贯性, 老子简单地提出“独”的概念, 来对不可言说的“道”体进行描述, 并且进而描述了得道之人“我”之特立独行。庄子则顺着这一思路从境界论中, 把“独”等价于“道”体, “见独”就成了“体道”、“达道”的最高精神境界, 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傲倪于万物”。应当看到老子、庄子对“独”的不同理解和运用, 是分别和他们当时社会环境及其所关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 与他们的基本哲学主张也是紧密相连的。这就要求我们以历史的、整体的眼光来把握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运用下的具体意义。最后, 老子、庄子哲学思想中所共同蕴含的那种“遗世而独立, 羽化而登仙”的精神无疑成为道家哲学思想中所散发出来的最基本的精神。

摘要: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中, 所追求和提倡的精神, 一直是自由、洒脱、超脱世外, 遗世而独立。老子作为道家的始祖, 在其思想中表现出了强烈地对“独”的追求, 但在解说中仅仅把“独”作为对“道”的“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特性的宇宙论描述。庄子则在继承老子基本思想实质和精神的同时, 更进一步发展深化了老子关于“独”的概念的阐述, 在修养境界论中, 提出了“见独”的超越思想。使“独”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抽象, 其内涵也不断得到扩展。在对这二位哲人有关思想的具体阐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独”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这无疑为我们深刻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精髓, 把握道家发展脉络又开辟了一条蹊径。

关键词:“独”,老子,庄子

注释

1 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38, 139.

2 惠吉兴.论儒道“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J].《求索》, 1989 (4) .

篇3:苏轼的老庄情结

苏轼对老庄可谓深怀景仰之心:“博大古真人,老聃关尹喜。独立万物表,长生乃余事。”同时苏轼与道家的渊源也颇深:“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苏轼对于各家思想的吸收融会皆是怀着完善人格的目的:“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而苏轼对道家最全面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其《上清储祥宫碑》一文中:“道家者流,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净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心慈俭不争为行,合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如是而已。自秦,汉以来,始用方士言,乃有飞仙变化之术,《黄庭》《大洞》之法,太上,天真,木公,金母之号,赤明,龙汉,开皇之纪元,天皇,太一,紫薇,北极之祀,下至于丹药奇技,符禄小数皆归于道家,学者不能必其有无。然臣尝窃论之。黄帝,老子之道,本也;方士之言,末也。修其本而末自应,故仁义不施,而韶镬之乐,不能以降天神;忠信不立,则射乡之礼,不能以致刑措。”可见,苏轼用一种非常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道家,他鄙夷道教的方术,而赞赏其合于儒家的思想。

一、初入仕途

苏轼二十一岁于嘉佑元年(1056)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同科及第。苏轼中进士后,二十五岁与父、弟再至汴京。授河南主簿,不赴。二十六岁参与制科考试,列三等,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处于顺境中的苏轼,在他的策论《贾谊论》中表述了自己的处世之道,他认为贾谊经不起政治打击,而致郁闷死去,是因为他“不善处穷”,面对逆境,老子倡“知足不辱”,就是一种“处穷”的良方。而这也预示了苏轼在日后的“穷”境中的“善处”。

苏轼在风翔三年还京,差判登闻鼓院,又授直史馆。因父苏洵病故,回乡居丧。熙宁二年(1069)再到汴京,判官告院。这时王安石正推行新法,苏虽也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状况,但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存在分歧。他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神宗,反时王安石变法方案,于是引起王安石一派的排挤。苏轼为了全身远祸,求为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在此其间,苏轼提出“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的建议,《庄子·外物》中提到“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道家追求的就是人的精神的绝对自由,“寓身物中,超然物外”,足以应对任何思想的束缚,最终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

二、黄州时期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陈副使,黄州可以说是苏轼遭挫的第一站,但思想旷达的苏轼却用淡泊宁静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用道家的“坐忘”“心斋”之法去修身养性。相应的,苏轼的文学创作也由黄州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正如苏轼自己所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原本荒僻冷落,贫穷落后,在苏轼眼里却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凄凉孤独的定惠院,苏轼却能体悟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虚静”境界,在赤壁怀古时,苏轼却能看到“人生如梦”的相对人生价值。道家的清净无为、超然尘世的思想,在苏轼那里已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旷达。

然苏轼于黄州赤壁所作的《前赤壁赋》感情要较之旷达要复杂得多,全篇的基调从乐到悲,又以乐作结。主客的对白其实就是作者本人内心世界的对白,从中可以看出他感情的波动:先从江山美景中引出作者的“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乐;继从对历史人物兴亡的凭吊,陷入现实人生的苦闷;最后又从眼前景物出发,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旷达中得到摆脱,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感情的复杂性:政治上遭受打击后一方面保持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却纵情山水,消极避世。距此三个月后,苏轼又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与前赋的幽静之景相比,后赋则表现出可惊可怖之感,同时后赋还写了道士化鹤的幻觉,迷离恍惚,带有比前赋更为浓重的虚无飘渺的色彩,更多反映了作者贬谪时的悲凉心情和对超尘绝俗的追求。但作者并未“羽化”而去,《庄子.缮性篇》云:“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缪也。当时命不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所以“坡仙”又顺从时命,继续留在人间放声吟唱。如同年所作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在前三句仿佛可见“坡仙”醉后狂歌,不理会世间的纷纷扰扰,紧接着,他借庄子之口发出“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叹,要解决世间的烦扰,惟有以通达代之,不执着于一端,只是随心所欲,自由任性而已,所以最后他发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吟唱,想不到的是真的有人在读过此句后以为他这个罪人逃走了。其实尘世中的凡俗之人又怎能理解“坡仙”身困斗室,心游万仞的思想境界呢?“此身”虽“非我有”,但他的精神却是绝对自由的。

三、被贬杭州,惠州

至元佑六年(1091),苏轼以翰林学士奉旨召还京都。不久便被派知颍州,后又改知扬州、定州。旧党的支持者高太后病死,哲宗执政,新党人物又重新被任用,于是苏轼成为党争的牺牲品,被贬惠州。在惠州期间,苏轼又遭受了妻子病逝的打击,身陷巨痛的苏轼此时选择了道教长生久视的养生之术,并反视生命的本源,自觉守护他高贵、纯洁的人格。在此期间,他将陶诗几乎全部唱和了一遍。苏轼曾这样说道:“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染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渚人,皆莫及也……然吾于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动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与苏辙书》)的确,苏轼与陶渊明在社会经历、思想性格以及处世态度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所以,苏轼才会一再表示:“渊明神似我”,甚至说“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但二人又有明显的不同。白居易《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樊丘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陶渊明是俗世绝决的“小隐”之士,他身与心俱能达到自然放旷的境界,当身处樊世时,心灵的干扰自然少了。而苏轼却选择了“中隐”,他并未如白居易所说的“致身吉且安”,他的身遭打击束缚,心却能畅游于天地之间,这种境界是陶渊明远远比不上的。

四、最后的归途

绍圣四年苏轼已六十多岁高龄,又被改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即被流放到海南岛。当时海南地处天涯海角,境况极其荒凉,生活极端艰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与程秀才三首》之一)。但苏轼不戚戚于个人的忧患,他在儋州写的《观棋》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胜和败的差别,象其他事物间的差别一样,是客观的存在;但苏轼的否定,却使他在屡遭贬逐中保持乐观不屈的精神,保持生活,对风土人情等的热爱。相应的他的文章也达到了令世人望尘莫及的高度 。绍圣四年的夏天,苏轼渡过茫茫的大海,登上海南岛,前往贬地儋州,路上遇到一场“清风急雨”,遂作诗《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作者在这里尽情驰骋其丰富的想象,他以谪仙的身份尽显己才,让神思在风涛奇幻怪谲的海上天马行空。这正合了《庄子》“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如“乘云气,骑日月,而游手四海之外”(《齐物论》),这些纯乎是依思维想象而达到的一种自然抑或自由,给人的印象是“虚”“远”,不可及,真是逍遥脱俗之至“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苏轼思想旷达,随遇而安,在黄州,惠州,儋州,他都要造房子,都准备在那里终老。他的经济生活并不太好,但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造房安家,做着长处的打算,他的这种生活态度,确已达到了“任情逍遥,随缘放旷”的境界。

元符三年,徽宗继位,苏轼获赦北还,不料第二年行至常州时病死,结束了他宦海沉浮的一生。苏轼于去世前一年作了一首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可谓是他思想上的又一次新生。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悲喜遭遇,仿佛是对灵魂的洗礼,最终呈现出了一尘不染的本来面目。此时的苏轼超越了儒释道的精神,回归到混沌未分、天人合一的境界。

遗世独立的坡仙在茫茫尘世间,用苦难去修炼身心,故“东坡病亟时,索沐浴,改朝衣谈笑而化,其胸中固无憾矣”(黄庭坚《与五庠周彦书》),最终他超越了生命的局限,回归到了生命与自然的本来和谐。

篇4:当西蒙撞见老庄

当一个现代西方画家撞上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思想和唐宋诗词竟重塑了对方的思维方式。西蒙开始画这些中国思想家和艺术家们:老子、庄子、李白、杜甫、陶渊明……于是诞生了一个让西方传统的肖像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艺术进行对话的设想,创造出一种新的绘画艺术形式—山水肖像。

“艺术就是你的生活”

20世纪60年代,饱受二战重创的法国历经十余年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元气。经济复苏,物资充沛,社会平稳发展。1961年,西蒙出生在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父亲是一名牙医,家境殷实。

“在法国,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都没有过生活的忧愁。我的妻子是中国人,她与我同龄,都是60年代的,而她儿时的经历对我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西蒙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父亲喜爱并擅长绘画,西蒙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儿时的他把画画当成最有趣的游戏。

幸运的是,作为西蒙生命中第一位绘画启蒙老师,父亲给予了他最大程度的自由。“他对我画画从没有任何规矩性的要求,他告诉我艺术就是你的生活,只要你把你的生活展现出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西蒙说。

周末,他就和家人们出去玩,田野、郊外、树林,他带着画板和画笔,一边玩耍一边画画,一呆就是一下午。对于西蒙而言,童年的绘画体验就是好玩,一种纯粹又自然而然的东西。

上学后,下午三四点钟下了课,他就去美术馆、图书馆欣赏大师们的作品。

绘画以外,西蒙生活的另一重要元素是旅行。十三岁时,全家到撒哈拉沙漠旅行,从一个沙漠绿洲横穿至另一个沙漠绿洲,他一路画下来,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打开了一个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的天窗。

从艺术学院毕业以后,他开始了职业画者的生涯,不断地去旅行,在旅途中不断地写生、素描、写作、绘画,卖了画后再旅行、再创作……直到四十岁以前,他卖画的费用都处于刚刚够他生活和旅行的状态。

东方:人类的另一半面孔

从澳大利亚到美国,南北半球的许多国家都受着欧洲文明的影响,而东方,则是“人类的另一半面孔”。自称“长着人类左边面孔”的西蒙,想来看看亚洲,尤其是中国,感受另一种文明和思维方式。

来中国之前,西蒙曾经度过一段漫长的“在路上”的时间,游历了南欧、北非、东南亚的诸多国家。和西蒙一同踏上中国之旅的,是与他在法国定居多年的中国妻子。西蒙先后七次来到中国,他迷恋上了中国的山水田园风光、人文历史名胜,画了数册写生素描,并在法国集结出版。

阅读过不少中国书籍的西蒙,最爱道家经典,老子和庄子让西蒙感受到一种流动、聚合的生命状态,就像中国的山水自然,从容、平和,大象无形,却有一种笃定的力量。道家思想打开了西蒙思想的另一个纬度,他渴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达道家赋予他的能量。

他萌发出一个想法,用西方的肖像艺术来画这些中国古代智者的头像。他开始用抽象笔法大甩油彩画他们的肖像画,稀释的油彩在画布上流淌,远古智者的头像与抽象的碧水青山、凌云迷雾相交融。

创作于2010年的油画《老子与我》是西蒙的得意之作。画面中用了大量的绿色,老子坐在水牛上拿着ipad,水牛站在水中,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子与老子隔水相对。

“戴眼镜的男子是我,旁边是我的自行车。我把自己画在老子面前,只穿着个裤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像个孩子。水牛上‘难得糊涂’四个字是我去陕西买回来的拓片,粘贴在上面,再画上油彩。老子拿着ipad,是因为我觉得老子如果活到今天他一定也会用网络,他的思想也会通过网络来传播。老子没有死,他的思想永存,这是我的私人信仰。我欣赏孔子的积极进取,但我更爱老子的飘逸、自由,跟谁都不搭界,但却并没有远离这个世界,还能看得很清楚。”西蒙对本刊记者阐述道。

2012年8月,西蒙第八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不打算离开了。西蒙与妻子定居北京,“中国对我而言是一个天然的主题矿场,随便拿出一块东西就是一个主题。 我希望在中国做出具有感官愉悦和思想深度上的东西。虽然我到了中国以后人也很平静,很安详。但这背后我一直有一种岩浆爆发前的感觉,被顶着,我需要释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中国的影响:灰色和红色

道家讲求“天人合一”,西蒙深以为然。与其说他接受了道家的思想,不如说他自己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撞上了与自己观点相契合的道家。

西蒙是“绿色和平组织”成员,保护环境的意识贯穿着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西蒙的太太对本刊记者介绍说:“不论什么样的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都会告诉他,走出一个房间要关灯,不能让水管的水总流,如果忘记关灯或关水的话要罚款。”

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问题,也是西蒙生活在中国感到最苦恼的地方。他觉得在中国别的都可以接受,唯独让他抓狂的是一些不尊重、不在乎自然的做法。他和九个法国画家去秦岭,上山时两手空空,下山时却提了十个大塑料袋,装满了他们一路上捡拾的被游人随意丢弃的垃圾。“我觉得很恐怖,很可悲。中国明明有懂得自然的哲学,你必须融入自然之中,而不是破坏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西蒙在中国道家思想中找到了艺术和生命的共鸣。他说中国人即便不知道这些观点,没读过这些书,但他们自身就有一些“老子”,这是存在于他们的文化DNA之中的。就像他是法国人,虽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法兰西,但法兰西就是他自己。

“我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公民,然后才是一个艺术家。我有作为公民艺术家的责任感,追求美、追求和谐。对于我而言,这种责任并不是上街游行,而是用我的绘画和文字,来表示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一定是立场鲜明的。”西蒙说。

他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极其反感战争、军队。在法国的时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不断的流血冲突让他深深悲哀。“他饭都吃不下了,花三五个月的时间来画一个三联作品,批判和反思战争。”西蒙的妻子对本刊记者说。

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遭遇特大泥石流。8月15日,西蒙在中国看到一则新闻,救援官兵解救了被泥石流废墟掩埋60个小时的52岁聋哑人刘马姓代。西蒙深受震动,从来没赞美过军人的他画了一幅油画,描绘七位营救人员从瓦砾中抬出受困者的场景。

2012年冬天,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西蒙为此创作了一组把脸隐藏在口罩背后的人物作品。

西蒙认为自己算不上伟大的艺术家,但如果不来北京,他肯定不能完成这些色彩丰富的作品,肯定不会用这么多灰色和红色,这完全是中国对他的影响。

上一篇:2016英文简历自我评价例句下一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总结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