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哲学

2024-04-30

老庄哲学(精选6篇)

篇1:老庄哲学

卡夫卡与老庄哲学

曾艳兵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卡夫卡创作与老庄哲学的相同或相近之处,譬如,美国当代评论家詹姆斯怀特拉克(JamesWhitlark,)说,“卡夫卡对待语言和文学的态度,非常接近于道家。”本雅明说,卡夫卡的所有作品就是“犹太教与道教斗争的场所”。英国德语作家、评论家卡奈蒂则说,卡夫卡“在一篇可能来自道家

著作的记载中自己总结说:‘小’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两种可能性:自己无限变小或维持原状。第二种是完成,即无为,泰初有行。’”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欧茨说,在卡夫卡的生活里,现实世界“无非是不停地建造一座又一座巴别塔(或者说以假设的漫画手法把巴别塔建在中国长城之上)。”而“在《城堡》中可以说卡夫卡同样表现了老子叫做道的原始力。”近年来,中国学者也写过零星的有关文章。

卡夫卡的朋友古斯塔夫雅诺施曾多次谈到卡夫卡对老庄哲学的兴趣和研究。古斯塔夫雅诺施在他的《卡夫卡谈话录》中回忆说,“卡夫卡博士不仅钦佩古老的中国绘画和木刻艺术;他读过德国汉学家理查德威廉青岛翻译的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书籍,这些书里的成语、比喻和风趣的故事也让他着迷。”这里的理查德威廉青岛(RichardWilhelm-Tsingtao1873-1930)就是著名的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卫礼贤原是德国同善会的一名传教士,在德国占领青岛后到中国传教。在华期间,他曾创办礼贤书院,潜心研究中国儒家学说。他因为酷爱中国文化,便自取中文名字卫礼贤。从19起,卫礼贤开始发表有关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论文,并着手翻译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他在卡夫卡去世(1924年)之前,已翻译出版了孔子的《论语》(1910)、《老子》、《列子》(1911)、《庄子》(1912)、《中国民间故事集》(1914)和《易经》(1914)等。以后卡夫卡曾将卫礼贤翻译的《中国民间故事集》,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的妹妹奥特拉。

古斯塔夫雅诺施说,他曾经从卡夫卡那里得到两本书:克拉邦德译的《老子格言》和菲德勒译的《老子道德经》。当古斯塔夫雅诺施问及菲德勒译本的发行人古斯塔夫维内肯时,卡夫卡说,“他和他的朋友想逃避我们这个机器世界的进逼。他们求助于自然和人类最古老的思想财富。正像您在这里看见的那样,我们到中国古老文献的译本里探求现实,而不去耐心地阅读自己的生活……。”卡夫卡也许注意到了犹太宗教哲学家布贝尔翻译的《庄子语录和寓言》(1910)中有这样两句:“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Thosewhousetrickytoolsaretrickyintheirbusinessaffairs,andthosewhoaretrickyintheirbusinessaffairshavetrickyintheirhearts)。卡夫卡显然意识到了中国古老文化对于西方人的生存状态的意义和作用,但他并不想机械的搬用古老的中国文化,因为这样必然会掉进另一种“机心”的陷阱。

马丁布贝尔(1878-1965)是德国犹太人,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之一。19至19,布贝尔应邀在布拉格作了三场总题目为《犹太教和犹太人》的报告,卡夫卡至少听过其中的后两场。19卡夫卡在给菲莉斯的信中也提到了这一点:“布贝尔要作一个有关犹太神话的报告……,我早已听过他的报告。”布贝尔同时是犹太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专家,他在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19布贝尔创办了德国著名的犹太人杂志《犹太人》,卡夫卡的不少小说最初就是在这个杂志上发表的。他在出版了两部有关中国的书《庄子语录和寓言》(1910)、《中国鬼怪和爱情故事》(1911)后,在德国知识界被视为中国专家。

卡夫卡显然读过布贝尔翻译的《庄子语录和寓言》(1910)。这个选本选有庄子语录和寓言共54则,充分体现了《庄子》的故事性、寓言性、哲理性特征,这些应当给卡夫卡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并在卡夫卡日后的创作中将有所体现。在译者后记里布贝尔专门论述了中国的道。“道这个词意味着‘路’、‘道路’,虽然它同时又总有‘言说’的意思,但它通常还是相当于‘逻各斯’。在老子和他的门徒那里,根据道的第一层意思,又引申出它的譬喻意义。这种语义上的.模糊矛盾的确近似于希腊概念逻各斯,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两层意思均将生活中的运动原则转换成一种超验的意义。”据我推测,这段文字大概是最早将中国的“道”与西方的逻各斯进行比较研究的论述。这里,布贝尔对道的解释虽然较为简单,但大体上还是抓住了道的最主要意思。卡夫卡日后对道的理解可能得益于布贝尔。

有一次,卡夫卡对古斯塔夫雅诺施说:“我深入地、长时间地研读过道家学说,只要有译本,我都看了。耶那的迪得里希斯出版社出版的这方面的所有德文译本我差不多都有。”这些译本包括孔子的《论语》、《中庸》,老子的《道德经》,《列子》和庄子的《华南经》。他说,这些中国书籍是“一个大海,人们很容易在这大海里沉默。在孔子的《论语》里,人们在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但到后来,书里的东西越来越虚无缥缈,不可捉摸。老子的格言是坚硬的核桃,我被它们陶醉了,但它们的核心对我仍然紧锁着。我反复读了好多遍。然后我却发现,就像小孩玩彩色玻璃球那样,我让这些格言从一个思想角落滑到另一个思想角落,而丝毫没有前进。通过这些格言玻璃球,我其实只是发现了我的思想槽非常浅,无法包容老子的玻璃球。”

在卡夫卡的箴言中有这么一段:“无需走出家门,呆在自己的桌子旁边仔细听着吧。甚至不要听,等着就行了。甚至不要等,呆着别动,一个人呆着,世界就会把他自己亮给你看,它不可能不这样。”这难道不就是对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的翻译吗?并且,卡夫卡对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也非常倾慕。19,卡夫卡去屈劳断断续续地住过8个月,屈劳是一个偏僻的山村,没有电,离最近的一个火车站米切罗伯也有数里之遥。然而,卡夫卡却觉得这里是“天堂”,“没有比住在一个村庄里生活更自由的了”。本雅明说,在卡夫卡的作品里,“有一种乡村气息”,这种气息就是“邻国就在眼前,远处的鸡鸣犬吠已经进入耳帘。而据说人们未曾远游就已瓜熟蒂落、桑榆暮景了”。毫无疑问,这段话出自老子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看来,卡夫卡多少还是把握住了老子的那颗“玻璃球”。

不过,对于庄子,卡夫卡倒觉得自己马马虎虎地读懂了。卡夫卡曾给古斯塔夫雅诺施念过一段《庄子》:“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随后他解释道:“这是一切宗教和人生哲理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这里重要的问题是把握事物和时间的内在关联,认识自身,深入自己的形成与消亡过程。”他还用铅笔给下面这段话划了四道线: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犭希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赍也,而况今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

可惜他对这段话没有再作解释。卡夫卡认为,读不懂这些深奥的理论是正常的,因为“真理总是深渊。就像在游泳学校那样,人们必须敢于从狭窄的日常生活经验的摇晃的跳板上往下跳,沉到水底,然后为了边笑边呼吸空气,又浮到现在显得加倍明亮的事物的表面。”卡夫卡非常希望自己能沉入中国文化的水底,在那里呼吸、畅游,领略东方文化的神韵。卡夫卡也的确这样做了。卡夫卡的挚友布罗德说,卡夫卡创作的“主题依然是我们会迷失正确的道路的危险,是一种如此突出的怪诞的危险,即:实际上只有某种偶然性可能会引导我们进入‘法’,亦即进入正确的完善的生活,进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卡夫卡的全部创作便可以看作是他做出这种努力的证据。

篇2:老庄哲学

从语源来考,《黄帝内经》有关养生的内容,当初都被学者们归于“摄生”类。其实,如果寻根问底,摄生一词首出《老子》。所谓“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第五十章)。这里的“不遇”和“不被”都有“不直面”之意,引伸为“远离弊害”的意思。事实上也只有不面对或远离弊害,才能有助于养生。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虽然养生一词经常出现,但意义很不一样。例如,《荀子・儒效》有“以养生为己至道”,养生是指治理或管理生活;《孟子・离娄》有“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其词义是侍养活着的老人。《庄子・养生主》两度出现养生一词,还是“庖丁解牛”寓言故事情节的结语和着眼点。它以一个厨师(疱丁)讲述宰剔牛肉(解牛)技巧的熟练经过,比喻在社会活动中应当趋利避害。文惠君听后若有所悟,说:“好啊!我听了疱丁的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这就是“养生之道”典故的出处。其实,这里的养生既不是讲医药保健,也不是指康复延年。而是宣扬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就是要“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只是顺便托出了保全性命,以尽天年的意思。

《内经》和中医虽有“养生”的内容和方法,但并不称为养生。即使出现“养生”一词,意义也与今天有别。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语中“养生”与下文“养长”、“养收”、“养藏”排比,与我们讨论的养生文字相同,意义有异。见于论述十二脏腑与十二职官相关的《灵兰秘典论》,在婉转评论“主明”、“主不明”,即“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等普遍社会现象之后,说“以此养生则寿”、“以此养生则殃”,尽管这里的养生已经与寿夭相联系,但仍是侧重诊治原则。

养生用于保健延寿,大约始于两晋以后。如嵇康有《养生论》,是认为学道可以延年益寿的代表作。同期还有葛洪所著《抱朴子》,观点相似。葛洪又以《肘后方》、炼丹术等著称,故对后世影响很大。尽管如此,稍后梁代的陶宏景也只是以“养性”来命名他的《延命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治病方药少见,所引“养生方导引法”却屡见不鲜。可见当时此法已较流行。同期,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首先将养生内容收于“摄生”名下;稍后,王冰所注《素问》,序言中虽说自己“弱龄慕道,夙好养生”,但注解相关正文时只是称养生方法为“修养之道”。直到元明清时期仍未对其有统一称谓。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特别要强调养生?当然是在逆境之中。通常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之际既无郁怒,又很少得病,本是无所谓养生的。倒是处在逆境之际,容易憋出许多病来,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从来成败相因,祸福倚伏,一个结束往往连接着一个新的开始。因此,道家主张抱朴守一,修身待时。

人们也许会问,道家哲学果真对养生保健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典型的例子像年少得志的西汉才子贾谊,罢官贬职后他没有去死,居长沙时尽管受打击不小,受道家启发,还写下了“同死生,轻去就”的《服鸟赋》,以排解心中的愤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家哲学是“处逆境的哲学”。由于老庄时处战国时期,他们代表的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逐渐被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取代,他们感受到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势不可挡,只能顺应。于是在忍耐中求生图存待变,梦想着将来的发展。

篇3:“则天去私”与老庄哲学

夏目漱石晚年的“则天去私”思想与老子思想有密切的关联。老子多是从正面说人应该如何如何, 从反面看, 与这些“应该如何”相对的往往是“私”。例如《道德经》第十二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在《推背图》中, 鲁迅介绍了从反面推测情形的方法, 按照这种“推背”的方法, 可以想见在老子那个时代, 爱好五色、五音、五味, 喜欢驰骋畋猎、难得之货的人很多。其实这些也是众人之爱, 体现了人之“私”。在修身方面, 老子认为要知足、至柔、守静;反观之, 说明世人多不知足、易暴怒、好急躁。而夏目漱石多是直接展示世人之“私”。1911年, 他的讲演《文艺与道德》认为文艺不免从道德的意义来考查, 但这不是古老的浪漫的道德, 而是以自然主义作为主干的道德。浪漫的道德是赞美忠臣孝子烈妇那一类, 自然主义的道德才能引起我们的亲切感, 能够让我们自由地关照人的姿态。《明暗》、《心》、《道草》等小说都是从自然主义道德观出发, 提出了自己的体验, 暴露人的缺点——“私”的世界, 这才是真实世界的缩影。这些作品是普通人的心灵记录, 非常精严地分析了人之“私”。

老子认为世界的存在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 没有绝对的是非、美丑。庄子发展了这一思想, 在《齐物论》中写道:“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 “彼亦一是非, 此亦一是非”, 并形成“万物齐同”的观点, 认为是非、美丑不仅是相对的, 而且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明暗》中漱石塑造了“清子”的形象, 开始她和津田是情人关系, 当她怀孕而津田并没有决心娶她的时候, 她嫁给了“关先生”。她一个人去温泉疗养, 见到了津田, 还好像朋友一样。清子人如其名, 好像纯净的清水, 不沾一点灰尘, 明澈无私。在她眼里, 自私虚荣的津田也是很好的人, 丈夫关先生也是很好的人, 没有差别。清子的性格以及她的世界观, 都和老庄思想非常近似。尽管如此, 正如重松泰雄所说:“清子再现的庄子式的‘无差别’, 诠释的不过是一个神话。”清子这个形象也不过是体现了夏目漱石的“幻想”。在津田、阿延等人物身上体现的私的世界才是夏目漱石看到的真实“自然”的社会图景。

《明暗》第一四七节中阿延一心想弄清楚事实真相, 但这不过是奢望。小说这样写道:

按事情的前后关系深入探索, 使她不得不对此全力以赴, 这是很自然的。然而不幸的是, 客观存在比她的主观力量更强大, 不断从上面投射出公平的光辉, 甚至想把她这个可怜的女人杀掉也不在乎。

她迎上一步, 津田便离开她一步, 她迎两步, 津田也离开她两步。每行动一下, 两人之间的距离便增加几分, 大自然毫不容情地蹂躏她那小自然的所有作为。每走一步, 都使她的目的遭到破坏。她暗暗地注意到了这些。然而, 却不解其中的严重性。她一味只想, 不会那样的, 因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大自然”与阿延的“小自然”是截然对立的关系, 在阿延那里丝毫找不到“无差别”世界的影子。阿延的“有差别”的世界不断在津田、阿秀、吉川夫人等形象中浓墨重彩地复制与渲染。老子曰:“祸, 福之所倚。福, 祸之所伏。……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如果把这理解成取消了福祸、正邪、善恶之间的界限, 那么这样的“哲理”显然与阿延、津田、阿秀等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有差别”世界不能相容。漱石在其早期论文《老子哲学》中对老子的混淆是非以及只看到事物丑恶的一面、无论好坏都一撞百碎的相对观作了批判, 直到晚年创作《明暗》时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从清子以及阿延等人物形象身上, 我们又看到了晚年的漱石对老庄思想的矛盾纠结。

在夏目漱石的“则天去私”中, 还以“人”的立场描绘了与“私”对立的“天”。也许是受老子的影响, “天”这概念很早就出现在漱石的文章中。在大学预科的时候, 写了篇汉文叫《观菊花偶记》, 文中, 漱石抨击悖“天”者。陷入虚饰、扭曲天性不单单是菊花玩偶, 很多人也是这样。这里所说的“自然”、“天”体现了漱石的思想, 显示了这以后的“则天说”的源泉, 这是从青年时代养成的汉学素养发展而来的, 日本学者冈崎义惠明确地说这是“受到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的影响”。

在夏目漱石的“则天去私”中, 把“天”置于主导地位, 以“天”制约“私”。“天”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 “天”既有“诚、信”之意, 也有“公平”之意。《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道:“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天”体现自然的规律, 制约着人的思想与行为。“则天去私”的“则天”实际上就是“顺应自然”。当然老子的“天道”也体现公平。《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说:“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把“道”分成“天道”与“人道”,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人道”不公平, 而“天道”体现公平。老子把这种公平以弓作譬, “天之道, 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 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天道就像拉弓射箭, 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 低了就把它举高, 拉得过满了就要稍稍放松, 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天道”体现的是自然的规律, 违背这种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从而体现着公平。大自然产生作用的时候有自己一定的规律, 有无法的法, 理外的理。所以说法道自然。

夏目漱石的“则天去私”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劝善惩恶”的思想。《虞美人草》中写道:“我”的女儿藤尾与她的母亲受到惩罚, 一人死了, 一人悔悟。小说中的藤尾出身于官宦之家, 风姿绰约, 体现了袅袅婷婷的日本古典之美, 然而她内心深处却涌动着一股可怕而炽烈的情感:她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兄长钦武。钦武是个气质非常好的年轻人, 性格沉静、内敛, 他同样也经受这种畸恋所带来的痛苦。面对这种悖离社会伦理道德的畸恋, 两人的态度迥然不同, 藤尾放任自己沉溺于这种乱伦的感情深渊中而钦武却努力自拔。当在英国大使馆任外交官的父亲突然自杀身亡后, 钦武决定跟随父亲的朋友到中国去做事。钦武的离开没有让藤尾醒悟与收敛, 反而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后, 让她走上更加疯狂的道路, 完全失去了理性, 任由这种感情吞嗜了自己。这体现了“天道”对“善”与“恶”公平的处置, 也可以说就是老子的“道”之“用”。

“文学很容易发挥劝善惩恶的作用, 可以说漱石的小说世界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劝惩思想。”夏目漱石描绘的普通人, 有优点也有缺点。这些人往往注意了利己的一方面, 而忽略了道义, 体现了“天”与“私”矛盾的残酷。《从此以后》中的主人公代助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友平冈, 但他对三千代的爱并没消失, 当得知婚后的三千代并不幸福时, 决心和三千代重续爱情, 但代助和三千代的结合为家庭和社会所不容。小说主要描述了自然之爱与重道守义的矛盾, 代助和三千代选择了前者。与《从此以后》相关联, 《门》主要描述了遵照自然之爱却必定受到道义惩罚的事情。主人公宗助违背道义、娶了朋友之妻, 参禅以求安宁而不得。在这些作品中, “天”取代“命运”。人遵从天意而获得真诚的爱情, 同时却又受到天的道义的惩罚。世界是复杂的, 在夏目漱石作品中大多突破了简单的劝善惩恶模式。即使是“则天去私”的代表作品《明暗》也不能完全体现天道。这大概也体现了夏目漱石与老子哲学的一种复杂关系。

老子哲学中行天道的圣人似乎可以认为是“则天去私”的楷模。例如“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对于欲望, “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圣人常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等等。《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说明得天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 有棱角而不伤害人, 直率而不放肆, 光亮而不刺眼那种恰到好处的状态。圣人是没有缺点的, 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是世间人难以企及的理想状态。漱石《明暗》中描绘的清子, 体现“知足”、“守柔不争”、“宁静”的老子思想, 也不过是一种幻想。从这个意义上说, “则天去私”永远都是世间人努力达到而不可能达到的境界, 这境界和“悟道”的境界似乎是相通的。

晚年的夏目漱石是否达到“则天去私”的“悟道”境界还没有定论, 但夏目漱石确有可能很接近这个境界。这一时期的汉诗如《会天行道是吾禅》、《曾见人间今见天》、《道到无心天自合》等都能够看出归于“天”的思想。这“天”与禅的“无心”是同质的东西。在1916年11月20日夜所作的诗中, 有“碧水碧山何有我, 盖天盖地是无心”的诗句。这“无心”可以说就是“无我”、“无私”。接着有诗句“依稀暮色月离草, 错落秋声风在林, 眼耳双忘身亦失, 空中独唱白云吟”, 象征着归于天的心境。1916年11月13日漱石所作汉诗《无题》, “自笑壶中大梦人, 云寰缥缈忽忘神。三竿旭日红桃峡, 一丈珊瑚碧海春。鹤上晴空仙翮静, 风吹灵草药根新。长生未向蓬莱去, 不老只当养一真。”运用了道教的典故:道教正一天师张道陵在成都附近的云台山修行, 他的徒弟张申就是神仙壶公, 他有一把酒壶, 只要念动咒语, 壶中会展现日月星辰, 蓝天大地, 亭台楼阁等奇景, 晚上他就钻进壶中睡觉。蓬莱是道家的传统修炼之地, 这些典故的运用, 可以想象夏目漱石又融入了老子的境界, 表现了夏目漱石一生的道家情结。

参考文献

[1]何少贤.夏目漱石[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8.

[2]韩贞全.试论夏目漱石的“则天去私”[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 .

[3]老聃.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4]重松泰雄.漱石と老莊·禅觉え書[C]∥三好行雄等编.讲座·夏目漱石 (第五卷) 夏目漱石的知的空间.東京:有斐阁, 1982.

[5]夏目漱石.明暗[M].于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6]岡崎義惠.则天去私の輪郭[C]∥夏目漱石全集 (别卷) .筑摩书房, 1973.

篇4:老庄哲学

老子;庄子;生命哲学

【作者简介】陈宏宏(1978—)女,湖北郧县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及布依族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中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从“道”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生命的存在。在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上,无论是阐述生命的本质还是生命的价值甚至生命的超越,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高超的智慧。挖掘老庄思想的精髓,能让我们大学生以独特的眼光正确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

1.生命产生的根源——道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老子提出了“道”作为最高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同时它还是统领和支配天地万物的总规律和总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同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道”虽然无形无像,却具有实在性,是比天地更为古老的原始存在,是化生万物的第一性的精神本体。可见,道家用“道”这个抽象的东西来解释万物,包括生命的本源。

2.关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

2.1生命的价值——重人贵生

在老庄看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执著,不断地超越。因此,要重视人,珍惜个人生命,懂得享受生活。尤其谈到死生的问题,老庄都以一种很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死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无所畏惧。“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意思是说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庄子也提出了“齐生死,顺自然”理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与死皆属自然本来的同一完整过程,死是生之回归,生命是前生命和后生命为一完整的宇宙过程,所以不需要怕死。这里要人们以理性的思辩,认识“道”的永恒存在,当心与“道”相一致时就参透了人的生死大关,无所畏惧,从而能过上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2.2生命的本质——质朴纯真

在老子看来,人是从自然那里而来,纯真质朴,天真烂漫,没有人为的造作,如婴儿一般,也就是人性的本来状态了。庄子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即人的本性就是生命的本来样子,素朴自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知识技巧,更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智慧心机,更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束缚和忌讳,这种自由是天纵的自由,就如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样。不失掉生命的本来样子,就是人类应当走的正确的道路。老庄对生命中质朴纯真的本性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主张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也让我们对于生命中心机智巧的状态同自然状态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2.3生命修养——宁静超脱

人生修养,是人类自己改造自己,以提高人类自身素质、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一种有意识的道德活动。老庄强调人的宁静和超脱之境。道是世界万物的法则,是人生的惟一指导。因此,人生修养应该“惟道是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老子强调退而自保、完心尽性来消除社会的种种恶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为了与自然为一,庄子又提出了“心斋”、“坐忘”等休养手段。“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需。需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能使心虚,无存一物,就是“忘”却一切,从而达到与道德融为一体:“堕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忘。”(《庄子·大宗师》)道家的这套修养理论很讲究内在素质的培养,指导人们如何去掉在世俗中沾染上的习气和一切小聪明,如何生活得飘逸洒脱、逍遥自在,如何与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理论对于完善人格是必要的。

2.4生命中完美的人格形态——圣人

老子将生命中的完美人格称之为“圣人”或者“真人”。圣人完全要符合道的本质特性,真实无伪,虚静无为,自然而然。所谓的圣人也就是最平凡、最朴素的人。庄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真人”。何谓“真人”?在庄子看来,所谓“真人”是天生自然的人,不在徒劳无益的人为造作中伤害自己的天性,专心做心灵虚静的修养工夫,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人、至人、神人、圣人,都是“道”的化身,与“道”同体,因而都具有超越、逍遥、放达、解脱的秉性,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老庄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都是完美、自由的境界,每一个生活在俗世、现实中的人,除了去追求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外,应该有人最本真的一面,也应该使人的内心保持着那份纯净。

3.老庄生命之说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也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陷入迷惘、苦苦挣扎的困境之中。近来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残害动物、校园暴力等事件屡见不鲜。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2010年药家鑫杀人事件等等,这些个案虽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对待生命的普遍态度,但也暴露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紧迫,大学生生命观的脆弱性。在青年大学生处于求知识、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即将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理性而成熟地对待生命,会酿成种种悲剧。老庄生命哲学对生命的理解、认识,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3.1珍惜生命

生命具有存在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首先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在道家看来,金钱、名利、权势、地位都是身外之物,庄子认为世俗之人用宝贵的生命和自由来换取功名利禄,这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终为身外物所役使而不得解脱。这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人称为“倒置之民”。

按照儒家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成长,沥尽了父母的心血。我们要带着感恩之心,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属于社会。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懂得爱惜别人的生命。

3.2珍爱生命

生命是强韧的,它能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同时又是脆弱的,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疾病暴发,又可以把人带向死亡。佛家说:人生如苦海,要经历种种的磨难,才会获得成功。人们如何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磨难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没有认清生命和生活的区别,往往把生活的挫折、痛苦的感受视为生命的全部,一旦生活不如意,就妄自用结束生命的形式来解决,而这样的做法是极为不理智的。老庄则以一种比较理性、冷静的态度对待人生,在处事原则上,提倡守柔、处下,在生活中我们不必那么极端,在人世繁华中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让自己保留一个纯洁、宁静的空间。守柔、不争的人生态度,却也让自己活得自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老子》八章)就是说,上德之人好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其功,立身处世如同水一样居卑却安于谦下,心如水一样清明,处世如同水滋润万物一样无私心。

另外,老子特别告诫人们应当“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常常保持“知足”的心境,不走极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守护着生命的本真,守护着“道”,才能实现生命的超越。道法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可能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3.3注重生命中对美的追求

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审美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是人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凡是热爱生活的人,总会表现出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什么是美?先秦道家以顺自然为德,也以顺自然、合自然为美。他们认为人为的礼乐是违反自然的,因而也谈不上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过多对私欲的追求会蒙蔽人的五官,污染人的心灵,损害人生。因此,他反对支配人、牺牲个体生命自由的美。相反,肯定和追求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素朴自然之美,个体生命自由的美。

庄子进一步否定了世俗中通行的美丑标准,认为从道的角度来看,毛嫱丽姬与东施无盐的美丑并无两样,并且美是一种超越功利得失的个体的自由,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最后达到“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即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庄子·天道》)老庄对美的理解极为深刻,给人以回味启迪,欣赏美、追求内在美、精神美,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在美的意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充满爱与欢乐,心存感激过好每一天,每一天也都过得鲜活生动,善于享受生命,注重精神上的修养,保持精神上的那份自由使得我们更能豁达地对待人世间的纷扰,远离失落、恐惧、焦虑与抑郁。

当然,老庄生命哲学也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老庄哲学中所体现出的生命智慧。以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逍遥自在的人生理想以及重生养生的修养理论,指导着人们的言语行为,这样的指导是极为高明的。参透他们生命哲学的精髓,以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调节,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使他们能以理性、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困难,快乐地活着。

参考文献

[1]郑万耕.中国哲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

[2]魏英敏主编.王泽应副主编.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篇5: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12中本6班 林天黎 11号

一、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道家学的现实意义

(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价值原则,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三)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欲)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

《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

可见,“知足知止”思想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道家哲人庄子看来,社会上出现的人为物役,包括“以物易性”、“以身殉利”“去性从心”等等社会乱象,关键是没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财货、名利”等有形或无形之“物”的关系。人生有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这正是成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赖以繁衍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为此人类产生许多欲望,比如食欲、物欲、占有欲,并由此派生出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美色,等等。而且当某种欲望实现了,又会产生新欲望,所谓“欲壑难填”,欲望是无止境的。

在《庄子·在宥》篇中指出:“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这里,庄子以治国作喻,认为能够支配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的统治者,就能统治天下。人、物之辨在区分人与物的同时,明确地拒斥了人的物化,它的内在意蕴在于肯定人自身的存在价值。

可见,庄子“物而不物”的思想强调的是“人”对“物”的主导性和主体性,身虽处于“物”中,却不为“物”役,以此启示人们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不能本末倒置,不应把功名、利禄等外在之“物”,当做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载体。唯此,才能真正做到“人”与“物”的和谐,也才能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五)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

在《庄子·渔父》中有这样一句话“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于天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认为,法天,就是法自然,自然是真实的存在,它从不说谎,人要法天,就是要真诚地坦露自身的真性情,真性情的敞开就具有感人的力量,反之则不然,不真不诚则不能动人。庄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关乎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问题。内心情感激越,既使表面平静,人们也能感受得到;相反,内心毫无波澜,愈是假装,愈是让人反感。

“法天贵真”是道家哲人用来揭示生命与生存内涵的思想主张。在一个人性被世俗的情欲、名利、财货所牵引,以致于物欲横流、虚伪丛生的社会里,如何安顿生命和生存,是道家哲人思考与关注的重心。现代人往往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他们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行事完全背离了自已的真性情,所谓“法自然”在如今的时代成了奢望。可见,道家关于生命和生存要“法天贵真”,内在地具有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的价值诉求。

三、结语

篇6:老庄哲学

我原本是不想写这篇读后感的,因为我今晚还有其它东西要写,但我最终是被情感战胜了理智,我放下工作而写了这篇读后感,情陷高老庄——贾平凹小说《高老庄》读后感。我想《高老庄》绝对是一部很重要的小说,它不仅合我的胃口,也震撼了我的内心,以致于刚读完这本书,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说点什么了。

但说点什么呢?读者在真正读到一本好书时往往是无言的。就像我现在一样,捧着书本只是一个劲地拍手称快,却理不清到底快在什么地方。这让我为难起来。如果不使点力气写点什么我想我会失眠,我会不能自拔,陷入了这个高老庄。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短期的情感沉浸是可以的,但时间长了难免会影响我对其它事物的接收能力。就像《高老庄》里的人物一样,有趣却又无奈。这就是生活。

贾平凹的小说我看得已经比较多了,尤其是他的中长篇小说我基本都看过,但不知为什么,我最欢,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这两本书:《废都》和《高老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正是这两本书使贾平凹遭受了很多的议论,无论是赞许的还是批评的,这两本书的命运没有他的其它作品好,其它作品一版再版,而这两本书却是市场上的稀罕货。当然,我是从正规渠道来说,没有考虑盗版市场,据说《废都》的盗版书在市场上流通过几千万册,不过只是听说而已。一些人在看过贾平凹这两本小说中的一本后就指责他了,甚至说他低俗,在堕落,不然《废都》不会被禁十多年,令人羞于谈及。他的其它小说都获过大大小小的奖,《秦腔》一书更是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废都》和《高老庄》在国内却很平静,平静得有些异常。其他读者的心思我不好妄加猜测,也没有那个必要,相反,一部作品正是需要各式各样的读者来品评的。而我独独喜欢了《废都》和《高老庄》。

几年前我读的那本《废都》是一本盗版书,书虽粗糙内容却全。记得当时一个朋友知道我在读这本书,就当面嘲笑我了,说那是一本黄书呀,我大学里几个室友在大热天看这本书时,总是裸着全身侧卧在床上,一边读着一边就手淫了。我当时想笑,但不好意思笑出来,倒感激了朋友对我的真诚。我看《废都》那会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所以总算还能把持住,不致于闹出笑话,但我不能不承认我是做过这种事的。我喜欢搜罗禁书看,尤其是明清小说,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越是禁得厉害的书往往越有看头,甚至不比一些名著差。记得高中时我半夜躲在宿舍的卫生间里看《欢喜冤家》,看《花月痕》,看《金瓶梅》,那时正精力旺盛,看着看着下面已经撑了老高,到了不解决无以收场的地步。这在当时确实充满了犯罪感,但我想,女生不好说,但这应该是一个男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读后感《情陷高老庄——贾平凹小说《高老庄》读后感》。所以后来看《废都》,我倒镇定了,能做到冷眼旁观。但那时朋友既然这样提醒我了,我也多生了个心,知道这书是不能光明正大看的,而只能偷偷摸摸看,当然也就不能在公开场合跟人随便讨论。

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废都》确实写得大胆了些,但我发觉这是一本奇书,就像这本刚读完的《高老庄》一样,让人爱不释手,感触良多。我绝不是因为了那些情色描写,而是因为我被书中的生活场景吸引住了,为书中众多小人物的命运感叹不已。以我的眼光看,贾平凹的小说就是生活的再现,是一群平凡人的平凡生活,里面尽是嬉笑怒骂,甚至油盐酱醋,但贾平凹无疑是讲故事的好手,他就从平凡的生活中写出了酒、色、财、气四个字,把各类平凡的人写得栩栩如生,让人难以忘怀。这些人,或多或少总能在我们身边找到一些影子,他们离我们并不远,甚至很亲切,因为这都是生活,都是命运。

那么,在《高老庄》这本小说中,我坦言我是喜欢了菊娃和西夏这两位女性。一个温柔、体贴,一个机灵、仗义,她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点,那就是善良和美丽。看《高老庄》这本书,我看的就是这两位女性,关心的就是她们两人的命运。我觉得,她们两人才真正是这本书的主角,这本书因她们成功,因她们而鲜活存在。这两个人的生活激起了我太多联想,有时,我真感觉到这两人真实存在,甚至有见面的冲动。相较于菊娃在尴尬处境中的优柔寡断,我更喜欢了西夏的聪明和敢爱敢恨。一个西夏,时而让我喜,时而让我忧,最终定格在我心头的却是对她的爱慕和尊敬。对菊娃,我多的是心疼;而对西夏,那绝对是一种由衷的爱,她的生活观和伟大人格不得不感染了我,令我沉醉。

《高老庄》这本书中还写了像蔡老黑那样的农民企业家。说实话,我有时是不喜欢这个人的,他就是一个地痞流氓不安分子,但最终还是喜欢上了他。我喜欢他的率性、真实、满腔热血,我认为这是大丈夫所为,可比处在荣誉和艳福中的高子路可敬多了。

掩卷之余,我仍然还是沉浸于这些生活本身。生活太让人感动,太让人辛酸,也太让人无奈了。我害怕身处高老庄,但又怎能离开高老庄。既然命运如此,那就让我见见西夏吧。

张茂彬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晚,于云南蒙自市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班语言教案《红红的苹果》下一篇:分不开的书六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