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2024-05-24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精选9篇)

篇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维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发挥事业单位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自身办公效率提升等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改革与实践进程中,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述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即为事业单位所有的固定资产,具体指由事业占有或者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形态保持不变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即根据其价值形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报废、出售等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以提高其使用效率的过程。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购置存在漏洞

在资产购置过程中,容易出现“审批权”架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资产购置的审批与使用管理的脱节,以至于监管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与具体用途缺乏了解,从而出现审批乏力、监管无效的状况。针对这一状况,虽然在固定资产购置环节,财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预算上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但由于资金控制权仍属于预算单位本身,尽管《两个暂行办法》实施多年,但是有些预算单位的负责人把握政策性能力欠缺,利用预算资金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甚至没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批监管,直接购买固定资产。

(二)资产处置不够规范

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上,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资产处置后不上报、处置后收益不上交、固定资产私处理、处理过程缺乏手续等,这一系列的不顾范现象都造成了账务无法调整、账实不符,结果是固定资产处置陷入混乱。

(三)会计核算较为滞后

会计核算准确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信息失真:第一,由于计价失误而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缩水,即购入固定资产按票面价值计价而没有将实际支出的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等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第二,违背了借款利息资本化原则。

未能按规范计提折旧导致固定资产虚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会计核算时一般都要计提折旧,但是假如由于操作不规范而没有计提折旧,而在设置了“固定基金”科目后,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

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财务核算技能不足。主要表现在:一,缺乏严谨的财务核算职业约束;二,在具体的核算上操作不规范;三,缺乏业务培训和绩效考核。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导向。首先,应当大力提升事业单位领导者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应当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责任意识,通过明确的责任关系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落实。常见的办法如:对于不同层级所主管的固定资产分别指定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直接负责人。再者,对于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应当加强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对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当积极贯彻责任制。最后,应当将这种以思想意识为基础的的管理活动纳入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范畴,促使并激励着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是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和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由于管理程序混乱、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技术陈旧,需要综合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及管理程序。

另外,参照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具体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固定资产的损耗规律,准确反映因固定资产自然损耗或者贬值等原因引起的价值减损,从而比较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二是能够将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价值补偿反映出来。在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过程中,可在资产类别上添加“折旧”以及“累计折旧”科目,直接明了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使用后净值。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力度

首先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检查与监管体制漏洞,主要表现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双重部门管理体制,横向上受主管部门管理,纵向上又受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管理,这种双重管理必然会造成横向节制与纵向管控冲突。因此,理顺监管关系,完善监管体制是必然选择。其次是监管力度不够。这是以事业单位为内容之一的公共部门监管的普遍问题,根源在于监督管理权力不独立。由此可知,增强监管力度,大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是实用之策。

(四)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团队建设,注重提升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

第一,对于管理人员而言,首先注重其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其次加强其管理实务的培训。由于管理人员更加注重全局把握和思想战略,因此重在提升管理思想,这里前面已经专门论述,再次不再赘述。而对于其管理实务而言,重在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按规则运行。

第二,对于会计人员,首先考察其专业技术能力,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其次加强对其具体核算实践的培训,并且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优异者给予提升和奖励,考核不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加大培训。再次,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参考文献:

[1]孙宝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

[2]潘文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新会计,2010

篇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的增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只有改善管理制度和核算制度才能使事业单位做到账实相符,管理责任明确,更加合理地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本文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几个方面入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事业单位、账实不符、管理体制、对策 正文: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和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购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趋增加。然而事业单位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树立正确管理固定资产理念,不断提高核算和管理水平。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可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单位的竞争力。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①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一般确认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都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单价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问题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论文

从目前来看,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量、规格及净值与其实际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或流失。②某些会计上,基本原则有一个是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我认为造成账实不符的情况,有以下三个原因:

(1)固定资产采购时项目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

(2)因历史原因违规购建固定资产,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3)会计人员记账存在差错,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而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我认为,这当中的原因是存在多方面的。

(1)责任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

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领导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而重点偏向于对有严格开支制度规定的管理,比如:差旅费开支限额,招待费开支限额,集体福利等。而对于固定资产这一重要的模块,却不以理睬。

(2)单位内部控制不够严谨

我们知道,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内部人员很好各司其职,就不会出现舞弊的现象。然而,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使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制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有效衔接,不仅要有金额核算,而且要有数量控制,固定资产数量金额核算需要财务、物资、使用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单位的内部控制严谨的话,就不会出现以上账实不符的现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论文

(3)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完善或者执行不到位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应该对造成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是实际上,出现管理问题时,一些责任人都是单位的领导,单位的处罚机制就等于形同虚设,或者处罚力度十分小。而这也给单位的财务管理留下了极大地隐患,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企业都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处罚机制,在发生重大错误时,认真执行处罚制度,不因职位而不同,这才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

3、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存在严重的弊端

(1)固定资产在购建时的核算存在的问题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购建时一次性列为当期支出,这项规定对于必须使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而同时又要考核经济效益的单位来说,其最大缺陷是,由于费用和收入不配比,因此无法科学,准确地考核经营结余。固定资产账面所反映的价值是其购建时的原价值来反映资产的成本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充分地反映和披露会计信息,也无法使固定资产得到更好的管理,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适应目前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③

(2)固定资产核算计提折旧的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一般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如果不折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很容易被各方“遗忘”,固定资产账面所反映的就一直是购置时的原价值,而不是净值,特别是一些不常用的固定资产,等到国家组织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时,由于平常疏于管理,最终会计部门很难寻找到其“踪迹”。因此,这非常不利于国家资产实物管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一次性列为支出,而在其使用期内不计提折旧,也不做减值测试,固定资产账面只反映原值,在处置和报废时,处置收入和报废时间没有相应会计资料作为严格的依据。这样的处理方法使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动得不到正确反映,有违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的原则。《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论文

(3)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存在的做账问题

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能为求方便或其他原因随意低价处置;同时,按照财政部对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收入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新规定。目前国家规定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是作“固定资产修购基金”,但是我认为作“应缴财政专户款”可能更合理一些。

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程序混乱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程序严格执行内部审批手续和程序。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失窃、赠送、出售等程序不健全,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失窃、赠送、出售时,不按照一定的程序操作,致使固定资产管理不严密,出现账实不符等现象。

三、事业单位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了对策,希望有利于事业单位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履行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手续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所提到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应该履行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手续。由于固定资产具有金额大,使用时间长的特点,以及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控制要求,对固定资产购置有规定的报批手续。随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实行了政府采购制度,因此,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有三项手续必须切实履行。

(1)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审批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论文

事业单位购买的货物,如果涉及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的商品应当向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报批。目前,行政单位需要办理社会集团控购审批的商品有:20坐以下中型客车、小轿车。

(2)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和实行预算管理的社会组织,为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出于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政府采购法》及配套的法规为依据,按照特定的方法和程序,从国外市场购买货物、出包工程、寻求服务的行为。采购的一般程序为:由单位申请,政府委托采购中心集中招标采购,财政直接付款或单位付款。

(3)房屋建筑物的立项审批和预算、结算、决算制度

事业单位的房屋建筑物基建,应根据基本建设的规范要求,办理立项审批、设计预算、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一系列手续。一般情况下,基建项目都实行单独核算,执行《基本建设会计制度》。

2、执行固定资产保管责任到人的制度

针对以上讲述到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我认为事业单位应该执行固定资产保管责任到人的制度,建立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应当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

(1)统一领导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由单位分管领导统一组织、协调,办公室总务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核算。

(2)分级负责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论文

单位领导负整体管理责任、相关部门负职责范围内的管理责任,使用人负直接保管责任。采用分级负责,分级负担责任。

(3)归口管理

按照固定资产的性能不同,可以实行归口管理,如:计算机网络、汽车等可以由计算机管理中心、车队管理。这种专业化的管理,有利于管好固定资产,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使用功能。

(4)责任到人

把单位的固定资产直接由使用人负责保管,这是管好固定资产的最有效的办法。责任人明确,也有利于执行事业单位的处罚制度。当出现固定资产管理上的重大问题时,直接责任在于使用人,对使用进行应有的处罚。则可发挥处罚机制的效力。

3、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1)采用权责发生制

上述说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购建时一次性列为当期支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永远是构建时的原始价值,这显然是与现实情况不符,也不体现会计原则的客观性原则。如果事业单位会计吸收企业会计的做法,采用权责发生制,对购置的固定资产实行资本化,则实现账实相符。我建议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如下:取消“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结转自筹基建”会计科目,增设“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

当事业单位购置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或有关资产账户。对于发生的国家基本建设拨款和单位自筹资金进行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以及外购需要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支出,借《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论文

记“在建工程”,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或有关资产账户;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也采用企业会计的会计处理,按照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等,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其他应付款”;支付租金时,借记“其他应付款”、“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贷记有关资产科目。

(2)采用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国有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少量提取折旧的单位,也仅限于有明显的企业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中明确独立出来与企业进行合营的项目。④一般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然而,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又规定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各列支50%,我认为,这样的会计处理会造成固定资产价值背离、成本不完整、缺乏科学合理的计提依据的后果。事业单位应该采用企业的折旧制度,才能实现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更加合理。

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或者是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平均年限法首先应确定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在报废清理时会发生残值收入,这部分残值收入,应在计提折旧时预先估计,从原价中扣除。固定资产在报废清理时还会发生清理费用,这部分费用,也应在计提折旧时预先估计,一般从预计残值收入中扣除。根据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总额和预计使用年限,即可计算出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和月折旧额。工作量法应首先计算确定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然后根据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和预计完成的工作量,确定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再根据某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该月的实际折旧额。

为了使“固定资产”账户能按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反映其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并便于计算和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就需要专门开设一个能够反映固定资产折旧额的“累计折旧”科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论文

4、遵循固定资产处置程序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理通常有报废、损毁、失窃、赠送、出售、无偿调出等情况。大致的处置程序归纳如下:

(1)报废: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技术鉴定——报废审批(2)毁损:填制固定资产毁损报告单——相关部门人员审批

(3)失窃:报案——受案部门意见——填制固定资产失窃报告单——相关部门人员签批

(4)赠送:行政会议决定——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相关部门人员签字——接受单位回执

(5)出售和转作经营性投资:行政会议决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文件——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相关部门人员签字——开具收款单据——交付固定资产

(6)无偿调出:行政会议决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文件——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相关部门人员签字——交付固定资产——接受单位回执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是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及其他活动的物质基础,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要求。⑤事业单位要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改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树立适当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理念,做到账实相符,管理责任明确,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防止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最终实现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赵建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2010年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齐翠燕.《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探讨》.《商场现代化》.2010年,14期:第10页

[3]董晓东、杜海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改革的思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12期:18页

[4] 侯睿.《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价值工程》.2010年,19期:第7页

篇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含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指事业单位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 专用设备800元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 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是可长期使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 属于非流动资产, 成本一次列入当期支出, 不再分期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分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如果按照形成来源划分为购置建造、接受损赠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鉴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 其资产管理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以下的特点。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目设置为“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账户, 其中固定基金主要是反映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 两者的金额是一致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 其增减方式包括: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货币交易换入、接受捐赠等。而且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减值准备, 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相应协调的科目也十分繁复, 因此财务核算比较复杂。

(2)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反映盘亏、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净值。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现减少时, 就依照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而且固定资产的投入与产出是非盈利的, 不直接追求经济效益, 只注重社会的公共利益。

(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多部门协作组织工作, 涵盖了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因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采用现代的财务管理手段, 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时效性。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缺乏定期盘查制度, 资产类别划分不清, 缺乏折旧项目, 只重视实物形态忽视货币形态, 造成了资产闲置与资产浪费, 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部分事业单位中存在着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的问题, 在思想观念上片面的重视购置而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没有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也不合理, 缺少对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 导致事业单位出现购置的设备不能被利用, 固定资产价值的使用价值流失的现象。

其次,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在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少一套完整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 直接影响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例如缺少定期盘查制度, 出现账外资产、有账无物现象。事业单位在购置设备时由于缺少相关的管理约束, 容易出现购置新的设备利用率低, 闲置浪费的问题。而对一些现有的设备, 报废与处置的资产处理不及时, 出现账实严重不符的问题。事业单位缺少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 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难度, 出现问题时责任难以落实, 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第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目前多数事业单位存在资产闲置积压、价值贬值流失的问题, 例如部分单位在进行购置时没有从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盲目进行设备购置投入使用后不能发挥其功效, 缺乏实用性。另外由于资产管理中缺乏折旧项目, 导致固定资产存在随意处置、出售、转让的问题, 造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流失。

第四, 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依照事业单位财务准则, 事业单位财务准则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标准是一般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置价值在8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 亦列为固定资产。而有些事业单位却把没达到固定资产的要求设备纳入到固定资产当中, 还有的单位没有把价值未达到固定资产的标准但使用期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纳入到固定资产当中。这都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资产管理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状况, 容易滋生贪污腐败, 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策略

(1) 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 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 提高社会服务效率。管理人员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充分利用和优化行政资源, 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 在开展管理实践的工作中,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把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 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出售、转让的管理, 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建立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在一定程式度上规范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也要与时俱进, 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例如制定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等, 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增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及时性、系统性、真实性与全面性, 而且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能够有效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保障资产安全。

(3) 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在完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同时, 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 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 例如建立起固定资产电子档案, 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管理, 启用相关的财务软件的固定资产模块, 或者设置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通过设置专人负责, 利用科学的财务软件, 将固定资产按类别做好登记, 其购入日期、入账价值、存放地点、使用年限、特别备注等, 把固定资产从购入、入库、处置一系列管理一目了然。每年定期盘点, 盘盈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补录, 增加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盘亏、毁损、报废除的固定资产, 要找明原因, 经过领导会议审议, 审批报废, 并报主管部门及相关财政部门审批, 审批后方能做减少固产资产及固定基金。

(4)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技术含量, 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为固定资产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人员保障, 大幅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以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规范、系统、透明。

综上所述, 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要提高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的质量, 需要树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同样重要的新观念,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运行与监督, 保障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 促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霞.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探讨.当代经济, 2007 (17) .

[2].胡雅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 2008 (2) .

[3].吴兰.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探讨.现代商业, 2011 (9) .

[4].李秋萍.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煤炭经济研究, 2006 (4) .

篇4: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进行日常活动需要有固定资产的投入,而固定资产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的拨款。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有助于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不够严格等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我国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1.事业单位固定資产的概述

1.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

对于事业单位使用的设备是有相关要求的,首先每台设备的使用年限要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的价格,超过500元,而专用的设备一般在800元以上,并且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依然和原物质相同,这就需要列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中。有一些设备,虽然单位价值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其使用超过了一年,并且可以继续使用,这样的物质都可当做固定资产。

1.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企业固定资产相比,它们都可以长期使用并且依然能保持该物的原有形态,这些都属于不能流动的资产。两者相比,首先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机构,并且它的固定资产将一次列入当期支持不再分期计提折旧,其次它们固定资产的来源也各不同,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都是企业自己的投资或者盈利,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由政府拨款。

1.3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所不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都是由政府拨款购买的,并且也不将其折旧,因此固定资产能够一直保持原值,而固定基金项目也会保持不动。在固定资产不可以再使用或者处置的时候,其物已经回不到原价值,不要求考虑其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问题。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2.1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比较少

事业单位通常会选择固定资产的管理,这样能够很好的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结果,同时对事业单位日常的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事业单位它们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不到位,并且处理问题的方式有所欠缺,对于责任的分工也不明确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预防这些问题的产生。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对待工作,要保证对固定资产的统计结果,完善固定资产折旧等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逐渐增多,由此会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所浪费,这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2.2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分类并不细致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以下几种:专用设备;通用的设备;文物和陈列品;房屋及构筑物;图书、档案等。调度指挥系统和车载终端系统是通用设备的主要内容,通用设备一般还包括车载信息终端、综合指挥调度平台、通用计算机的平台系统等,它的形成来源一般为购买、融资、租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种类非常多,并且型号也各不相同,因此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面临着非常艰巨的挑战,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仔细对待工作。有些事业单位由于工作人员的不认真,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成为了一种形式,根本没有实际的作用,所以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种类进行划分时,要把财物的规定作为主要考虑元素,同时还要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让划分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如果划分结果不明确,这会严重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进展,并且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

2.3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并不到位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采购工作有很多制度要求,因此在事业单位进行采购的时候,必须要遵守相关制度规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不够认真的话,会导致固定资产的保管和使用上面出现问题。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3.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措施

3.1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很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仍有很多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必须逐渐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想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1对固定资产要进行定期检查

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检查,这样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会更加清晰,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账本上和实际的使用量并不相同,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必须要查明事情的缘由,如果是管理人员工作出现的问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确保此类事情不会在发生。

3.1.2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和维修费用的预算都属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预算中的,因此一定要对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固定资产的预算,在预算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事业单位的规模以及投资方向,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预算结果的准确性,才不会出现固定资产的浪费现象。

3.2完善固定资产的监督制度

首先要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如果出现工作人员失职的现象,要给予处分,其次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这样能够促进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最后要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结果进行检查,在折旧计提前,要考虑其是否符合业务本身的特点,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报废程序进行检查,促使折旧计提的结果更准确。

3.3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投入也相对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分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3.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价值会逐渐的减少,因此事业单位要考虑自身的特点,逐步完善折旧计提的制度,这样反映出的固定资产价值才会更准确。固定资产的修购会受到事业单位的收入影响,而折旧计提正好可以避免此现象的发生,从而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能够及时的得到补充。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育平,李晓莉.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2,19(4):32-34.

[2]侯睿.关于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3(3):110-112.

[3]张英丽.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9):120-121.

篇5: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发布时间 :2009-3-24 8:54:35 来源:审计与理财

作者: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环保设备的购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有的还相当庞大。但综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这些情况严重阻挠和抑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并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固定资产疏于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定期盘查制度,管理意识淡薄,重购买、轻管理,账外资产,有账无物现象严重,对于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措施。购买时一味追求“小而全”、“超前”、“高标准”,没有充分论证设备的使用效益或脱离了单位的实际,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单位在资产使用、报废处理等手续办理上不严,疏于管理,致使有账无物。该减少的不减,该增加的不加,账实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卡形同呆账。

2.资产类别划分机械,缺乏“折旧”项目,存在“管理流于形式”的现象。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固定资产的划分,既要以财务规则为依据,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的性质差异很大。如普通型照相机、大批购买的办公桌椅等,按低值易耗品处理,不去按固定资产类管理。

3.重视实物形态而忽视货币形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由于拨付性所定,在会计核算中以当年批准的实际支出列为费用直接冲销了财政拨款,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在管理上只重视实物形态而不重视货币形态,造成价值上的流失。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计划性”投资体制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根本原因。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仍保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事业单位的投资体制,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仍维持由国家包揽的现状,使得事业单位对国家一直存在依赖思想。结果是单位只关心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不关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追求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资产的“闲置、浪费”现象的产生,也就有了某种“必然性”了。

2.“随意性”管理机制是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制定出一套适合事业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在固定资产的处置方面,国家对事业单位有一套复杂的审批程序,事业单位自身并没有多少自主权。造成事业单位仅是将其管理的固定资产作为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手段,并不关心资产的使用效益。

3.“缺位、空位”的内部管理监督体制是导致资产闲置、浪费的内在原因。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缺乏制约。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是资产的价值形态由财务部门管理,实物形态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管理。由于相互之间沟通不够,缺乏制约,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普遍现象。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方面,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忽视管理,形成“有投入无回报,高投入低回报”等突出问题。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也重视不够,责任不清,影响了资产的正常使用。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庞大的资产仅仅依靠资产、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资产的申报、招标、采购到资产的验收、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各个环节都予以明确责任,对固定资产的增减、管理、效益等方面加以监督和考核。

2.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强化资产管理的观念。固定资产是主要资产之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加大前期论证力度,树立节约的意识,防止盲目投资,让资产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保值与增值。

3.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名目繁多,分布广泛,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然是一项情况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组织和调配闲置的资产,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避免浪费。

4.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确保账账、账实相符。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增强财会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工作态度,在财务入账时认真审核,与资产部门加强沟通,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资产视同资金管理,及时与资产部门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固定资产盘库制度,不定期地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通过清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篇6: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础,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是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该有所加强和改进,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要相应重视,因为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保证事业单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从而为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服务。

篇7: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二、预算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一)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于美国,一些比较大型的产生、制造集团率先采用,且获取了较好的效果。之后被那些大型的企业用作标准的作业程序,对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事业单位的资产预算领域中,预算管理是把单位的资源配置及决策目标以预算方法加以量化,且让其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是系统化的、全面的预算管理,其是由预算编制、考核、执行、激励、评价组成的预算管理体系。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现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改进单位支出的管理现状,可以解决现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加强单位内部的基础管理,对内部核算进行细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及抗风险的能力。所以,实施预算管理对强化事业单位的资产预算管理及提升工作效率都有关键的作用。

三、事业单位的资产预算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事业单位资产形成的关键是政府的预算资金分配结果,且预算管理的模式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使用。投入控制到目前为止仍是国内传统预算管理的模式,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支出进行控制。如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通常都比较重视对投入数量与增长幅度的控制,在资产预算的执行中,都是强调必须依据预算时规定的数额与项目来执行支出,且管理重点是控制超支。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而言,投入控制的资产预算管理形式只能关心其资产边际的增量问题,却不能对资产的存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因此,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之下,最主要的管理目标首先就是当年资产预算收支的合规性,对于支出结束后产生的资产,特别是固定的资产,和预算支出无关系的资产,例如,土地等方面的管理都是财政部门无力管理到的范围。然后,在传统预算管理的模式里,资产产生后被部门与单位无偿占有并使用,每个单位所拥有的绩效与资产间的联系较少。且每个单位都受到自身的利益驱动,都比较重购置、争经费、轻管理,从而导致资产的闲置与重复购置,致使资产的利用率降低。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作用下,资产管理单位的约束通常是无用的。最后,在投入控制的预算管理中,都是采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技术方法,难以达到资产管理需求。

四、完善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财务绩效的评价体制

改善资产的管理目标不只是对资产的一种有效保全,还是对公共资源效益与使用率的提升。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财务绩效的评价体制,将事业单位资产都纳入到考核的范围中,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对资产使用率的重视,从而改善其对资产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利用先进科学的预算编制手段

预算编制的过程比较复杂,其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必须采用先进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才能让预算工作有效开展。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预算编制,事业单位可以将预算编制的时间延长或者提前,并且充分考虑到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与整体目标,才能进行预算编制,只有这样才可以编制出有效、真实的预算。另外,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必须采用先进科学的资产预算编制手段,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零基预算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可以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计算,可以压缩经费的开支和降低浪费。

(三)采用信息化的方法来对资产进行管理

为了让资产管理中“前清后乱”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给预算管理提供更好的决策服务,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让资产管理努力实现手段创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信息化的资产管理体系,从制度层面与技术上来实现资产动态管理,让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分布、存量情况得以全面反应出来,给部门的预算、编审提供扎实可靠、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并在“金财工程”的框架中设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信息的子系统,让单位资产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同时,与政府采购、国库的集中支付、部门的预决算等管理体系实行资源共享和数据对接,从而设置一套与内部控制相符的、规范的资产预算管理信息监控系统。

(四)建立资产预算的监督与考核制度

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的监督、考核体制是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事业单位资产监督考核体制,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且把预算管理的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就要求单位必须参照目标分级、考核的相关原则,设置比较完善的资产评价、考核制度,进而设置非财务与财务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的资产考核体制,尽量把每个部门预算考核的指标都纳入到其中,以便让预算考核与部门业绩的考核结合起来。还可以参照审计部门所提供的资产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报告,来定期对执行者、员工、预算部门进行考核。这需要对相关的负责人及实际执行者进行监督,且要制定严谨的资产预算考核方法,设立员工之间、预算执行部门与单位间利益激励的相关体系,注重薪酬与结果挂钩的评价考核体系,并且根据每个责任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参照指标考核的机制来具体实施。

(五)实施集合资产预算管理

资产管理前提与基础是进行有效的资产预算,且资产管理是经费存量管理,其中包括土地、房屋、专用的仪器设备、汽车等,重点是对处置与增量的管理,对资产的完整、安全进行维护,对新增资产进行严格控制。经费预算必须在存量资产基础上来进行,让经费预算与实物资产的管理协调一致,且价值配置内容也要相互协调。在进行编制的时候,必须联系绩效评价的结果,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制度体系,利用准确、客观、科学的评价手段,引入绩效评价体系对资产预算、管理水平、效益、使用、成本等指标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从而设立资产管理的责任制。这样不但可以提升相关部门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可以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及高效运营。

五、结语

事业单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在减少事业的成本、增强预算管理、规范市场的经济秩序、设置公共财政的框架等方面都有者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让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的高效性与科学性得到具体实现,就必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形成与事业单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模式、运行体系,从而确保事业单位资产的高效、科学运转。

注释:

篇8: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 (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 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附属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这是《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财政部第68号令第40条于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对固定资产概念的表述。随后又出台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对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水平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国人民都在创建节约型社会, 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正是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表现, 因此不仅要科学投入, 还要有效管理, 才能使固定资产发挥更大作用, 带来资源的节约效益。然而,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利用率低、闲置浪费流失严重等问题与构建节约型机关极不相符, 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管理内容上不但要管好非经营性资产, 而且还要管好经营性资产;另一方面在管理水平上不但要管好数量、金额, 还要上升到成本核算和使用效率及制度的落实上, 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安全完整。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意识谈薄

“重购置, 轻管理”的现象严重。表现为一些单位认为交通工具、电子办公设备越新越好, 对正在使用的设备不正常维护, 而是毁损性使用, 加速设备老化, 达到了提前报废更新的目的。有的单位认为设备越全越好, 不考虑资产使用效率, 一味追求设备自成体系, 贪多求全。而在购入后单位使用、对外投资、出租出借、资产的处置去向、绩效的考评再无人过问。

(二) 资产配置不合理、综合利用不够

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无偿性和非盈利性的特点 (国家财政预算拨付资金购置) , 购置计划往往带有人为因素, 要么符合领导的意思, 要么符合部门的利益, 在这样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形成配置资源浪费。

(三) 基础管理薄弱, 制度落实不到位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多数单位未设专职管理机构, 一般均为代管, 无专职管理人员, 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 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在管理体制上脱节, 账物分离或账账、账物不符问题严重, 特别是出租、出借收取租金的资产变相成了单位既得利益,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利益部门化。国家出台的相关管理制度主观上引不起领导高度重视, 造成了出现资产流失才补救、落实、整改, 制度缺位比较突出。

(四) 家底不清, 账实不符

随意处置资产的问题时有发生, 如上级无偿调入或已到报废年限不及时申报入账和按程序处置, 致使单位账面反映资产变动情况不真实, 形成账无实有或账有实无, 家底不清。固定资产明细账不健全, 财务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增减变化, 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 没有准确真实的明细资产实物数量及规格单价。

(五) 监督不到位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对资产的清查、登记、日常监督工作不到位, 长期不及时彻底盘点, 以致有部分固定资产多年不存在, 却仍挂在财务账上, 单位资产存量和变量动态领导却一无所知, 会计监督失控, 监督形同虚设。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 提高认识, 建立多层次管理运行机制

1.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固定资产浪费流失就是犯罪。提高增强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 认识不到位, 措施就难落实。各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 要克服那种表面上、形式上重视的浮躁作风, 形成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 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模式。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 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2.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制度, 明确责任, 层层负责。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实行管理部门、责任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 每级都要明确责任人, 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不脱节、不缺位。

(二)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管理

1.树立精打细算、统筹安排的配置原则。一定要做到现有的资产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时才能配置, 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购置, 细化行政事业单位配置应有量化标准 (包括使用年限规定) , 避免重复、盲目购置。对于采购固定资产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有关制度, 实行公开招标, 公平竞争。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都要严格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固定资产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调入调出也要及时办理划拨手续, 做到账随物走。单位领导变动必须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 并保证原单位账物相符。

2.定期盘点或不定期盘点一定要落实到位, 时刻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单位容易流失的笔记本电脑、照相器材等实物要经常重点核对。提倡在领导上任或调离时进行固定资产盘点, 这样可以使单位领导在任职期内对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掌握, 调离时心中有数。

(三)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

要重视监督手段在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不能把资产管理好与坏和出不出问题只看作是自己本单位的事, 也不能认为下属和下属单位出的事与自己无关,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认真推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 做到统一管理, 分工负责, 管用结合, 物尽其用, 克服责任不明现象;另一方面要搞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充分发挥财政、审计部门监督职能, 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审计。

(四)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可忽视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导致价值逐渐降低,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避免虚增资产价值, 企业会通过计提折旧来体现固定资产的净值, 这符合会计领域中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也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减少固定资产所含的“水分”, 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保持一致, 真实反映国有资产的客观情况 (净值) , 同时也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五) 严格纪律, 加大处罚力度

要爱护公共财产, 妥善维护保养科学合理使用, 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事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要对资产保值及完好程度负责;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坏、丢失和部门之间调拨无记录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属于责任事故造成损失的, 应由过失人依据资产新旧折价部分或全额赔偿, 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不仅要有健全的制度, 规范的程序和强有力的内控制度, 还需要领导的支持、各部门配合及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才能将事业单位资产管实、管好、管到位, 从而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若干措施, 充分彰显了中央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带领人民为实现美好梦想而奋进的坚强决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管好用好单位固定资产对确保职能的履行、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源, 显得十分重要。然而, 近年来由于对固定资产疏于管理, 致使家底不清, 浪费、流失、侵占等问题时有发生。为此, 本文试就固定资产管理中在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篇9:探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前言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开展业务活动,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保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金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可以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分工不到位

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受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固定资产配置与责任分工不到位的影响,对固定资产的盲目采购,以及固定资产使用与保管环节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使国有资产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创造其应有价值。一些事业单位通过将一个整体资产分布成许多零散部分进行采购,避开政府的采购监督。同时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与供应商没有严格遵照采购制度进行资产采购,致使一些固定资产出现账目混乱。同时,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相互攀比现象,以盲目心理进行资产购置,这些现象的发生都致使固定资产成本增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造成诸多不便。

其次,固定资产的登记与报废环节缺乏监控,使用过程与使用状态缺少有力监督,日常管理意识淡薄,未建立落实明确的资产责任制度,对固定资产未定期进行盘点与账目监管。固定资产出租、外借管理手续不完善,固定资产采购与报废流程未设置严格的审批制度,在这些环节上存在的管理漏洞,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2、现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管理需求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现行会计核算滞后,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数据反馈。应当入账的未及时入账,应当销账的还挂在账上,致使账目与实物管理混乱,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缺少精确的会计核算。当单位内部资金来源渠道增多,账权分散形势下,尤其是事业单位负债购置用以增加固定资产时,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与财务预算难以平衡,会计信息将无法准确的反映单位实际财务运营状态,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现阶段,资产核算工具落后,仍有事业单位用制订序号与资产卡片等方法进行资产台账管理,没有使用固定资产财务软件,无法运用科学的技术对固定资产的增减进行科学的反映。

与此同时,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上,也存在诸多弊端。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现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无法真实反映资产实际净值。这种弊端在资产面临报废与转让等问题时,无法对固定资产财务信息进行准确反映,同时因固定资产的不计提折旧,对会计核算成本,资产净值数值造成较大偏差。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方法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首先,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制订,并坚决落实与实行。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转让、外借等都应有一套严格的报批手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要定时与不定时的进行账目盘点,按时核对账目与实物是否相符,不定时抽查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损耗情况。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纰漏的组织与个人进行严厉处罚,对表现突出组织与人员相应进行嘉奖。通过经常性的清查与盘点,维护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固定资产数量也日渐增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完善与创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来,加强日常监督工作,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从采购计划的制订,到资产购置、验收、领用都要明确建立账目信息,通过制订资产管理卡,交付资产管理人,明确资产管理责任,更方便对资产进行实时监督。同时,还可通过增设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与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对固定资产采购需求进行监控,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并负责固定资产在各部门的协调运用,降低重复采购现象与资产利用率低现象发生。并通过制订健全的固定资产采购、保管、使用、维护、报废等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管控,强化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2、结合信息化技术提高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水平

通过采用财务管理软件及一系列办公软件,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财务管理软件主要运用于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模块中建立固定资产账目明细,依据账目明细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固定资产在单位内部的合理使用与信息共享,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

3、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管理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对外捐赠、外借、以及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调拨,应对账目及时进行处理,按照票据及时入账,没有票据的要根据市场同类资产预估价值入账,保证账目与实物相符。对外购的固定资产,按资产购买价格加上相应的税费、运输费用以及专业人员安装服务费用等,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按会计准则严格执行。对报废资产要进行严格的程序审批,方能减少账面价值。与此同时,通过设立与登记固定资产账簿,根据对固定资产设置账目卡片,在会计账薄上登记固定资产账目,对固定资产运向进行信息储存与记录,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资产流动信息,实现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与可控性。凡事业单位内固定资产出现转移现象,都在卡片与账簿中明确记录,当资产变动结案时,对卡片与账目进行注销,以保证账目与实物相符。

4、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以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完整,使之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增设“累计折扣”作为固定资产备抵科目,在平时实务操作中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下面增设“折扣费”进行明细核算。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经营支出-折旧费”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扣”科目。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固定资产浪费与流失现象严重,也对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认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通过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结合信息化手段等多种方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创造更多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红蕾.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河北:价值工程,2011,30(1)

[2]宫俊梅,钟山,黄玉琴.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J].吉林: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 .

[3]徐莹,徐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4,(9)

上一篇:工商局工作会议主持词下一篇:河源市2017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