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力洪民族学校食堂

2024-04-08

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力洪民族学校食堂(通用2篇)

篇1: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力洪民族学校食堂

云县民族中学食堂自查报告

云县教育局:

为加强学校对食堂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水平,根据云县教育局下发的《云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食堂管理的通知》的要求,为避免我校因国内物价上涨而引起的食堂伙食标准涨价,造成学生就不起餐的现象发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了食堂餐饮价格检查领导小组,并对学校的食堂展开了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食堂伙食标准

在学校接到通知后,学校成立了学校食堂餐饮价格检查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具体分工,对我校食堂内的各种餐饮价格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学校食堂营业证、卫生许可证、员工健康证、食堂食物留样、食物采购帐台、各种食物采购价格、食物存放等。

二、检查食堂“三证”(营业证、卫生许可证、员工健康证)。经检查,学校食堂营业证、卫生许可证均挂在食堂就餐厅的墙上,两证都合格,都在有效期内。上班食堂员工均统一着装(白色厨衣,蓝色围裙),员工左胸前均配戴本人健康证。“三证”检查合格。

三、检查学校食堂食物留样

在学校食堂餐饮价格检查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对我校食堂的食物留样进行检查,经检查,食堂每天都有食物留样,且每份食物留样都保存24小时,第二天才进行食物留样处理。

四、对食物采购站台食物存放进行检查

食堂餐饮价格检查领导小组对我校食堂的食物采购站台和食物

存放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学校设有标准的食物采购站台,且由食堂的专人进行监管负责,能保证学校食堂食物采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餐饮价格检查领导小组同时对学校食堂的食物存放进行检查,食堂的食物存放符合《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要求,无任何违反的《食品卫生法》食物存放。

五、对食物采购价格及学生就餐价格进行检查

经检查,食堂每对食物的采购都有账单留底,所采购的食物都是健康合格的食物,无任何劣质、不合格的食物。在学生就餐价格方面,学生用餐一餐平均为2.5元至4元之间,其中:肉为1元1个,小菜为0.5元1个,饭为1元1餐(如果学生觉得吃不饱,还可以再加上量,不用再加钱),在早餐上,学校有包子、馒头等(1元1个),还有米线(大碗3元,小碗2元)。

综合检查,我校食堂无不合理的经营,符合《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要求,就餐设施齐全,持有相关证件,员工均有本人健康证,食堂食物采购、存放和加工都安全有秩,每日都能够保证全校师生三餐吃得好吃得饱。

云县民族中学

2010年12月8日

篇2: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力洪民族学校食堂

黄泥鼓舞是金秀县大瑶山瑶族支系——坳瑶的传统民间舞蹈, 黄泥鼓舞历史非常悠久, 一千多年前已在瑶族族群中广为流传。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曰:“瑶本盘匏之后……有乐器名‘长篌’, 长三尺余, 刳梓木为之, 皮冒两端, 涂泥而后击。腰鼓大者如柱长, 或逾尺, 亦如‘长篌’。”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铳鼓, 乃长大腰鼓也, 长六尺, 以燕脂木为腔, 熊皮为面。鼓不响鸣, 以泥水涂面, 即复响矣。”史料中的铳鼓、长篌指的就是今天的瑶族黄泥鼓, 黄泥鼓舞就是瑶族在传统的“还盘王愿”仪式时跳的祭祀舞蹈。据瑶族流传的《过山榜》记载及瑶民传说, 瑶族祖先盘王是一位英雄的传奇人物, 在民族处于外来侵犯的危急关头, 他请命领旨, 奋不顾身勇闯敌阵, 用计谋将敌人首领的头颅取回, 捍卫了民族, 保护了人民。国王践约将三公主嫁给他, 并封他为王, 从此瑶族人民尊称他为“盘王”。盘王与公主结婚后进入深山居住生活, 育了六男六女, 这就是瑶族的后代。后盘王上山打猎不幸被山羊撞下山崖丧生, 妻儿在山下的泡桐树上发现了盘王的尸体, 他们悲伤不已, 为了发泄对山羊的怨恨, 把泡桐树砍下截成七段, 做成一母六公的长鼓, 将山羊杀死剥下皮做鼓面, 糊上黄泥浆, 击鼓跳舞悼念盘王, 这就是每年秋收后举办盘王节, 祭祀盘王打黄泥鼓、跳黄泥鼓舞的缘由。

二、瑶族黄泥鼓舞在民族区域中小学中的教育资源价值

(一) 瑶族黄泥鼓舞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价值

民族区域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伴随各民族千百年的发展历程, 是民族精神风貌、民族性格特征的重要体现, 具有很高的人文与艺术价值。民间传统舞蹈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独特的表演风格, 反映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与审美情趣。千百年来, 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在金秀这片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土地上, 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 黄泥鼓舞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金秀民族学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把瑶族黄泥鼓舞引进中小学, 使学生从小就接触民族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 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和学习实践中, 能够了解到该民族的劳作节令习俗、生活礼仪习俗、民族宗教信仰习俗等。让学生懂得珍惜、保护自己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增进他们对本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从而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 瑶族黄泥鼓舞的民族舞蹈教学价值

同所有艺术门类一样, 舞蹈艺术也同样在强调着它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民族舞蹈只有具备浓郁的民族性才能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黄泥鼓舞这种在民间传承、发展的舞蹈, 既是瑶族历史文化的反映, 也是瑶族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体现, 把它引进并融入中小学艺术教学活动, 不仅具有艺术文化的的传承价值,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明的传承价值, 这也是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向。瑶族黄泥鼓舞在当地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了黄泥鼓的特点、构造以及在舞蹈艺术中的表现特点, 让学生掌握其敲击方法与特色节奏,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表现能力。

(三) 瑶族黄泥鼓舞的民族音乐教学价值

广西金秀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宽广,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采, 各种民间艺术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 而黄泥鼓舞作为该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代表, 其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 除了民俗文化与舞蹈文化价值以外, 民间音乐价值也非常突出。瑶族黄泥鼓舞常常伴以歌和乐, 鼓声、歌声、乐声相融, 更加使人心旷神怡, 美不胜收。鼓者拍击长鼓的动作协调一致, 不仅增加了黄泥鼓舞的热闹场面, 而且表现出一种特性的节奏美;伴歌常用传统的《盘王大歌》, 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人类、天地万物的起源内容, 又有民族祖先艰辛创业的内容;既有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 又有爱情和理想的内容。黄泥鼓舞的伴唱形式多种多样, 有巫师唱, 也有歌娘唱;有主人唱, 也有来宾唱;有群体合唱, 也有男女对唱。多用传统的民族唱腔, 旋律抑扬顿挫, 起伏跌宕, 表演妙趣逢生, 赏心悦目。

(四) 瑶族黄泥鼓舞的中小学课外文娱活动开展的应用价值

瑶族黄泥鼓舞在金秀县中小学课外文娱活动的开展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进行全校性黄泥鼓的集体舞表演, 活跃了学校文化生活, 提高校园艺术氛围。瑶族黄泥鼓舞在金秀县中小学课外文娱活动的蓬勃开展, 使当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学生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使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三、结语

我国各民族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 是我们民族聚凝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激励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 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 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 各种外来强势文化滚滚而来, 威胁着本土民族文化的延续与生存, 而与之相关联的民族精神的更生和重塑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 这促使我们必须对民族文化做出新的反思, 并且做出理性的选择。我们必须加大民族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力度, 使民族文化以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传达给受教育者, 让他们在学习本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 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这样, 才能更好地通过民族文化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金秀瑶族黄泥鼓舞在当地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 是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程资源价值实现的成功探索。

参考文献

[1]南宋范成大撰:桂海虞衡志[M], 南宋淳熙二年刻印本

[2] (宋) 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M], 中华书局, 1999年09月

[3]黎里:浅论瑶族长鼓舞[J], 民族论坛, 1991年.第4期

上一篇:资本运营案例题·万科下一篇:物理化学化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