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2024-04-12

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共9篇)

篇1: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云县人民政府(2012年8月)

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中央、省、市残联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就我县残疾人工作基本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东与普洱市景东县隔江相望,南与临翔区、耿马县接壤,西与凤庆、永德县为邻,北与大理市南润县隔澜沧江相望。全县辖5乡7镇,190个村民委会员、4个社区,全县国土面积3760平方公里,总人口45.2万人,居住着以彝族为主的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4%。云县是滇西南绿色经济之乡,云南省重要的酒业生产基地,国家水电能源基地,县内建有漫湾、大朝山两个百万千瓦国家级水电站。云县是澜沧江文化旅游区,古有茶马古道,今有国道214线及祥临二级公路,是西南边陲联系内地的咽喉要塞。古今、内外文化交融形成了神奇的澜沧江文化。云县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县、云南省扩权强县、县域经济和工业循环经

政府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府正对•意见‣进行讨论,定稿后将提交县委正式行文。•意见‣的出台,将为推进全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我县加大力度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19号)文件精神。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助残日期间召开相关责任部门学习文件精神,明确各责任部门的工作责任,又于2011年助残日 期间召开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责任落实汇报会,按照“盯、关、跟”的要求,不断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2011年3月,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了•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的通知‣(临政发[2012]12号)。两年来,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将残疾人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统一纳入到全县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之中。•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县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2]169号),将年人均收入低于1200元的重度残疾人、重度精神病患者、多残户纳入一类保障对象长期给予保障,在动态管理中原则上不做调整;•云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方案‣

1、抓实残疾人康复工作。“十一五”以来,共实施免费白内障复明术2062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64名;智力残疾儿童、成人家庭训练培训25名;听力语言康复培训4名;配备低视力助视器210件,助听器30套,假肢装备38例,轮椅715辆,盲杖60支。整合可用资源,为1096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服务7230人次,送精神病人住院51人次,解除关锁病人49人,显好率达67%。使大量精神病人回归工作岗位、回归家庭生活,回归社会主流生活。

2、抓好残疾人教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把残疾人教育与常规教育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我县有6-15岁残疾儿童、少年462人,其中,随班就读144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69人。为解决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我县正在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共投资800多万元,建筑面积3823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150名残疾少年儿童就读。认真落实扶残助学政策。两年来共资助各类残疾学生120名,资助金额达6.72,帮助残疾困难学生顺利进入学校完成学业。

3、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2011年在全县残疾人中,享受农村低保2924人,城镇低保632人,五保834人,敬老院、福利机构托养65人,各类临时救助75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396人,城镇医保1774人(一、二、三级城镇残疾人享受免费医保365人)。

摩托车修理与营销培训1期6人,电脑、插花等综合培训1期14人,盲人创业与经营管理1期16人,泡核桃种植管理技术培训3期365人,烤烟种植管理1期100人。两年来,县残联为23名残疾人提供了贷款贴息服务,贷款46万元,贴息3.45万元。通过培训与服务,促进和带动了99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县残联与劳务部门合作,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两年共输出残疾人劳动力31人。依托县内残疾人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16人。认真实施危房改造项目,我县对236户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除37.4万元项目资金外,共投入配套资金24万元,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176户残疾人危房已全部按期喜迁新房。在残疾人家庭旧房改造中,县内金融机构共为96户残疾人落实贷款480万元,县财政给予年贴息10万余元。

我县积极探索农村扶贫助残工作。2008年开始,在茶房乡马街村组建立了以“能手帮包带”为形式的残健致使联合体,通过能手的帮、包、带,帮助农村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取得较好成效。全村154名残疾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残健致富联合体培养残疾人致富能手10人,共完成泡核桃种植5620亩,完成残疾人家庭泡核桃高标准管护600亩,残疾人家庭民沼气池50口,残疾人家庭庭院改造硬化、亮化40户。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该村被中残联、中央扶贫办表彰为全国“十一五”期间残疾人扶贫先进单位。

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成为整个社区康复工作的亮点,为全市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了经验。

(五)强基建保,着力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我县高度重视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以规范建设为抓手,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乡、村三级残疾人组织建设不断强化。一是县人民政府调整充实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由26个部门组成。二是调整充实县残联领导班子,落实县残人员编制,目前县残联有正式编制10个,有公益性岗位10个。三是12乡镇成立了残疾人联合会,配备了12名专职残联理事长,选聘了12名专职委员。四是190个村4个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选聘了194名专职委员,落实了部分工作补贴,标准为年人均600元(社区为1200元)。五是成立了县级五个专门协会。“三个活跃”要求得到有效落实。残疾人文化进社区工作有效开展,2011年,我县被中残联定为全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试点单位。

三、存在的困难和请求给于解决的问题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我县农村残疾人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县级财力不足。残疾人社会保障“普惠”覆盖面还不够高,“特惠”体现不够。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欠账较大。服务设施不足;无法对残疾人扶贫工作进行更大投入;人均残疾人康复经费、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无法列入财政预算

人的差异性需求,制定体现特惠要求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按照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互补的原则,大力发展残疾人康复、托养、教育、就业、扶贫、文体、无障碍、法律援助等残疾人服务设施,建立专兼结合的服务机构,形成运转有效的服务机制。创新促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责任落实机制,定期跟踪问效,促进责任落实。

(二)狠抓残疾人民生工作。加大工作力度,狠抓•云县残疾人“十二五”发展纲要‣的落实。要顺应广大残疾人的呼声和要求,认真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文体、宣传、社会环境、维权等方面工作;抓住机遇,力求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扶贫等几项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广大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三)力求实现残疾人扶贫工作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把对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加大支持力度。支持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扶持残疾人创业,加强金融扶持,完善康复扶贫贷款落实机制,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实施危房改造和庭院改造工程,落实阳光家园托养工程;通过党员干部“帮、包、带、扶”,加快残疾人脱贫步伐。

(四)深入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把实施残疾人社区康

篇2: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2010年3月)

现将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特别是教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总人口427701人。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县共中有残疾人26445人,目前有持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5601人。残疾人中54.3%的重度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32%的残疾人没有自理能力,靠亲属和家属供养的残疾人占48%,靠民政救济和社会救助的占36.8%,享受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的占10.2%。

通过努力,我县从2002年至2007年及2009年获临沧市残疾人工作目标考核第一名,残疾人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云县残疾人教就工作开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工作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以“强化政府主导、强化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重点工程”为主线,狠抓残疾人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着力推动我县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残疾人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1、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一是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领导,政府专门召开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协调会议,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工作力度。二是强化残疾人就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档案,每年对各乡镇、单位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统计,随时掌握全县残疾人就业情况,2009年末共有167名残疾人在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就业,157名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三是抓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采取集中、依托社会机构等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十一五”以来,我县共开展农村残疾人及家属种、养殖和泡核桃种植等科技培训5344人次;完成残疾人摩托车修理、平菇种植等职业技能培训243名;选送盲人到省华夏中专参加医疗保健按摩培训123名;累计安排城镇残疾人当年就业164名;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10万元,共有盲人按摩店5个,扶持残疾人杨正云创办黄牛奶牛养殖场,扶持残疾人徐正荣创办太阳能热水器销售安装点。

(二)残疾人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县残联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以改善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环境,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优化残疾人教育环境。一是县人民政府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之中,特殊照顾,同步实施,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率达到86%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春雨行动”扶残助学和“彩票公益金助学”工程。2009年,有31名残疾学生享受“国家彩票公益金”扶残助学救助,给予11名大中专学生1000元到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选送16残疾学生到市特教学校就读。据统计,2009年全县有161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各中小学随班就读。义务阶段的贫困残疾学生“二免一补”得到较好落实。充分依托市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的龙头作用,全县有94名听力、言语、智力、视力等残疾儿童少年集中在市特校学习。

(三)残疾人扶贫工作扎实有效

认真实施•中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年—2010年)‣和云县•残疾人十一五计划发展纲要‣。全县各级政府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大扶贫范围,统筹安排、重点倾斜、同步实施。

1、部门扶持,重点救助。

通过项目扶持、就业扶持、结对帮扶等各种渠道扶持贫困残疾人2457名,其中解决温饱731名。民政部门将511名“三无”残疾人优先纳入五保供养;对符合城低保的513名残疾人实行应保尽保;对3170名农村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对528名残疾人进行了各类临时性救助,有力保障了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争取扶贫贷款6万元,开发两个残疾人扶贫项目,扶持5个残疾人户发展生产。认真实施危房改造项目,2007年起,我县对146户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其中2009年实施60户,除中国残联和省残联下拔20万项目资金外,共投入配套资金24万元,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146户残疾人危房已全部按期喜迁新房。

2、创新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机制,组建残健致富联合体。

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是一个特殊而又困难的群体,需要村一级给予特别的扶持和帮助,更需要通过村一级来实现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为此,经县残联研究,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2008年3月起,用三年时间在茶房乡马街村开展残疾人工作综合示范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共有六个项目,分别是:基础工作项目、经济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保扶贫项目、康复教育项目、组织宣传项目。为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扶残助残的工作模式,促进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开展,在县残工委的指导下,茶房乡马街村率先组建了残健致富联合体。并于2008年8月6日召开了残健致富联合体第一次会员代表会。全村共462户农户参加了残健致富联合体,其中:党员家庭户32户,致富能手家庭户430户,残疾人户154户。残健致富联合体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增加残疾人家庭收入为目标,以生产互助组为基本活动单位,以残健互帮互助为纽带,以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为基本措施,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建设,帮助残疾人家庭选好经济支撑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残疾人家庭经济全面发展。残健致富联合体培养残疾人致富能手10人,共完成泡核桃种植5620亩,完成残疾人家庭泡核桃高标准管护600亩,残疾人家庭建成沼气池50口,残疾人家庭庭院改造硬化、亮化40户。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226元增长到2009年的2190元。

3、“阳光家园”计划正在顺利开展。

2010年,我县的残疾人工作重心是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托养服务纳入民政、社区服务中,多方位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根据临沧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临沧市阳光家园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将在下步工作中,围绕市残联的实施方案,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困难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要求,着力改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制定出符合我县县情的实施方案,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目前,市分配我县50名居家托养名额已全部分解到12个乡镇,正在按要求落实托养对象。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环节繁杂,征收成本高,建议省残联进一步完善残保金的代征代扣办法。

(二)我县重度残疾人口多,群体大,且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在农村,生活极度贫困,只靠零星救济、帮助已无法解决其生活困难。建议上级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每年提供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并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三)建议对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交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四)我县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占残疾人的比例较大,目前每年50人的名额无法满足我县残疾人的基本需求,请省残联加大对我县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工作支持力度。

(五)针对残疾人的特惠政策不够具体,建议省残联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发„2009‟18号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可操作性更强,残疾人能等到更多实惠的政策文件。

(六)请省残联给予解决10万元农村残疾人生产发展扶持资金。

篇3:村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村党支部、村委会热烈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村检查指导工作。

X村位于县城西南角,312国道穿境而过,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301户,总人口数1026人,现有残疾人58人(其中男26人、女32人),占总人口的 5.7 %。其中视力残疾6人,听力残疾4人,言语残疾3人,肢体残疾42人,智力残疾2人,多重残疾1人。在残疾人总数中,一级残疾3人,占5.2%;二级残疾6人,占10.3%;三级残疾10人,占 17.2%;四级残疾39人,占67.2 %。为41人办理了残疾证。村残疾人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服务作文章,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及时为残疾群众排忧解难,使我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村上认真落实好残疾人机构组织,成立了残疾人协会,配备了残疾人专干一名,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配置了办公桌椅、柜架和各类标牌框架,加强了残疾人组织和阵地建设。

二是科技助残。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适时为残疾人开展技术培训,鼓励他们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树立典范,确立了XXX等2户致富示范户,通过他们的事迹带动其他残疾人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共同发展。

三是组织好“全国残疾日”活动。在“全国残疾日”期间,走访慰问残疾户,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全村掀起“关注残疾人,支持残疾事业”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

四是及时输送各种就业、医疗、康复信息,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法规援助,为残疾人发放康复教材,讲解康复知识,村农家书屋优先向残疾人借阅图书,供残疾人阅读学习,增强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及维权意识。

五是切实关心残疾人生活困难,让他们共亨社会发展成果。将他们优先纳入农村低保给予救助,全村享受低保贫困残疾人2008年8户,2009年10户,2010年12户。2010年全村残疾人57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享受70岁以上一级残疾老人生活补贴1人。

六是结合创先争优“设岗定责”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手拉手帮抚残疾人活动。

七是联系单位帮扶贫困残疾人。充分发挥单位优势,通过多种形式,采取有效措施,扶助残疾人,解决残疾人生活、生产困难,2008年到2010年共帮扶残疾人28户,帮助化肥5吨,资金6880元。使贫困残疾人逐步走上了富裕路。

八是搭建活动平台,组织残疾人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在村上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好的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村

篇4: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立足“五个加强”开创社区残疾人工作新局 一是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完善助残组织网络。创建了“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即:计生服务、卫生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成立了孔浦街道“三位一体”工作领导小组、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残疾人服务社等基层组织,落实好配套人员及资金,进一步完善助残组织网络,让残疾人不出辖区就能享受到服务。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助残氛围。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活动,促进助残意识的提高。通过“爱耳日”、“盲人节”、“聋人节”等各种形式来开展“一助一送温暖”、“结对扶贫助残”、“志愿者助残”等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

三是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立足社区全方位开展残疾人工作。

(一)调查摸底,应保尽保。我们对各社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特困残疾人家庭符合最底生活保障的对象全部列入低保范围,到目前止,街道辖区内享有低保的残疾人有40人;享受低收入残疾人救助金11人。

(二)爱心结对,扶贫帮困。在帮扶活动中,我们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爱心结对”活动,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现辖区内和残疾人结帮困对子30余户,使残疾人在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得到了改善和帮助。

(三)志愿队伍,你我帮扶。各社区为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助残队伍,充分挖掘社区现有资源,根据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岗位和特长成立各种服务组,志愿者按照社区残疾人情况制定服务方案、服务目标、服务内容,从而使志愿者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是加大康复工作,多方并举大力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为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康复工

作力度,使残疾人在社会和家庭中得到实用、易行、经济、有效、康复服务,改善恢复残疾人功能活动和增强社会参与能力。我们及时调整康复领导小组,制定康复实施方案,建立社区志愿者康复队伍,宣传康复知识,完善康复档案,准确记录残疾人类别、训练内容、效果等。几年来,共举办各种大小康复培训20余期,并对辖区内的二户残疾人家庭配置残疾辅助器,使他们在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帮助。特别是残疾人康复站(点)成立,使残疾人在自己的社区内可得到经济有效的康复,深受广(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大残疾人的欢迎,使残疾人的康复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五是加大多种途径,安置残疾人就业。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劳动就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关键在于劳动就业。首先,我们积极鼓励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为使残疾人自食其力,自谋职业,通过多种方法,组织60余名残疾人参加了市、区、街道举办的按摩、电脑、理发、烹饪等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然后鼓励他们个体就业。其次,我们积极和劳动就业部门领导及残联联系帮助他们安置就业,使他们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从而改善了家庭生活。近年来,街道共安置残疾人就业30余人,其中有5

篇5: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报材料

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县人民政府

**县位居浙江省中**,东临**,南连**,西接**,北靠**,总面积平方公里,分16个乡镇,2个农管处,642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其中残疾人数28000多人,持证人数6300多人。”十一五”期间,我县按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以”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为抓手,从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热点、难点入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了分工协作的组织管理网络,完善

实用的社区康复训练网络,基本形成了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水平。现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府重视,目标明确

(一)统筹兼顾,把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为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县委县政府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县”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对残疾人事业、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

(二)突出重点,把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培育候选县后,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残疾人社

区康复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并将创建工作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将创建活动摆上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县政府还及时出台《关于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的实施意见》(缙政办发[2010]30号),并召开了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动员大会和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创建要求。

(三)健全组织,专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卫生、民政、残联工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四)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县委县政府在相继出台《**县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缙政令43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缙政发[2008]64号)、《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委[2009]52号)等文件基础上,出台一系列关于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及康复保障体系、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等细化配套政策,在全力推进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保障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全力推进。

(五)落实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近年来县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县三类地区工作标准,县财政一次性拨出23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建设,每年按照我县覆盖人口安排一定的社区康复工作经费,为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购置康复器材、人员培训、组织宣传、专职委员和康复协调员的工作补贴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部门配合,措施得力

(一)抓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管理者队伍建设。在健全康复工作管理网络的基础上,我县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培训。对各乡镇分管领导进行康复工作有关政策要求、原则、内容的培训,对各乡镇残联理事长和人民医院分管康复工作院长进行康复工作业务培训。

二是强化康复员队伍建设。为做到残疾人社区康复全覆盖,我们整合资源,聘请56名乡镇卫生院骨干医生为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员,聘请642名村医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员,在明确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职责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康复理论和实务集中培训,培训后考核发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

三是强化康复协调员队伍建设。实

行康复协调员上岗资格证制度,去年7月份,我们请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领导和专家对67名乡镇残疾人康复协调员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村康复协调员的培训由各乡镇组织。采取分期分批的办法,利用农闲、晚上时间学习,保证每年不少于40学时的培训时间,并按规定组织考试。

三支不同层次的康复工作者队伍保证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正常运作。

(二)抓制度建设

为使残疾人社区康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全面推行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制度化管理。

一是统一县六大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乡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和村(社区)康复室建设标准。乡镇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村康复室按照”九个一”标准建设,即:有一块牌子、一个工作室、一批康复指导医生、一套工作制度、一张康复服务指导网络图、一套康

复设备、一套康复知识普及读物、一套康复工作登记表、一套康复档案资料。

二是建立常态化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考核和奖惩机制。县残联和卫生局明确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目标任务、服务要求并召开会议部署落实,定期不定期组织考核检查。各乡镇根据要求开展规范化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

(三)抓网络建设

一是抓管理网络建设。各乡镇设专人分管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成立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全县642个行政村配备了社区康复协调员。

二是抓社区康复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成立县康复技术专家组和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康复中心开展技术示范、人员培训、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均成立社区康复技术服务领导小组,明确两名专(兼)职康复指导员和多名社区康复员;在有条件的50个行政村设置康复室,并配置了康复器材;

全县安排残疾人康复活动场所50处,其中有两个康复站开展农疗、日间照料等康复活动。此外,根据**地处山区、村落分散等特点,我们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家庭配置康复器材和无障碍设施,开展个性化服务。

(四)抓设施建设

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按县级康复中心标准建设,开展专业的康复门诊治疗。康复中心配有康复治疗师、医师、针灸理疗师及护士等医护人员;开设了住院部、门诊、针灸、理疗、推拿等服务项目,拥有病床18张,专门设置了TT、OT功能训练场,对中风偏瘫、截瘫、脑瘫病人进行全面康复训练。整个康复中心总营业面积近1000平方米,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成立将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县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带来便利和实惠。全县16个乡镇、2个农管处的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实行标准化建设,配备了适用的残疾人康复器材,康复指导站设置率达到100%。建立

了50个村残疾人康复室,每个康复室均配备残疾人康复器材。根据残疾类别和康复需求的不同,政府免费为适配有需求的残疾人配备基本康复辅助设备。

(五)抓基础建设

一是开康复需求调查。为了把社区康复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残疾人得到贴心、实惠的康复服务,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发挥全县642名村康复协调员熟悉各行政村基本情况的优势,调查填写了9285份残疾人基本情况表和康复需求表,康复需求筛出率占全县总人口数的%。再由各片村医、康复医生根据残疾人康复需求分别进行康复治疗和指导。据统计,全县共建立了7855份康复服务档案,对残疾人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规范档案管理。示范县创建工作量、面广,涉及的部门、单位相当多,档案整理任务非常繁重。县、乡(镇)两级残联牵头,按《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检查验收评分表》内容要求,划分总目录,以政府重视、管理网络、经费保障、服务网络为主要内容,对各部分进行对照,按要求将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分门别类装入档案盒,在每个档案盒里专门配有目录清单,使人一目了然,便于查阅。

三是开展业务培训。我们在邀请省残联领导和专家对乡镇残疾人康复协调员进行培训的同时,由县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实施对社区康复技术人员即乡**复技术人员、康复指导员和各康复点村医的培训,负责制订培训计划,确保乡**复技术人员、康复指导员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培训;由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村医的培训,每年不少于40学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宣传到位,服务到家

(一)开展媒体宣传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而社会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又不甚了解,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康复意识不强。为此,加强宣传,利用各种媒体打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宣传平台至关重要。我们首先召开各类会议,大力表彰各类优秀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及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其次,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结合”爱耳日”、”全国助残日”、”聋人节”等残疾人重大节日,向社会宣传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普及残疾人康复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和残疾人亲属对残疾人康复知识的知晓率。

(二)编发宣传资料

目前为止,县残联已编印《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3000多本(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等内容),《残疾人康复知识手册》10000多册,印发《**县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知识手册》32000余份,编发《**

残联》简报十四期;发行《**残联》报两期;在《今日**》报上报道宣传我县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的消息10多篇,广泛宣传扶残助残社会风尚和残疾人社区康工作相关内容,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主动上门服务

为高标准高质量提供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我县建立了康复指导员与康复员一对一指导、康复员与残疾人一对一服务,康复协调员与残疾人一对一服务制度,全程指导、全程服务、全程跟踪。县康复技术指导员深入基层,组织社区康复指导员、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入户进行残疾筛查和功能评定,动态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掌握基本情况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制定各类残疾人康复方案,开展康复治疗、护理、心理咨询、功能训练,并深入残疾人家庭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普及康复知识;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为各类有需求的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

务及转介记录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跟踪服务。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员,负责残疾人功能评定、制定训练计划、鉴定训练效果,康复员在康复指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工作。对轻度残疾人及其亲属进行一年不少于六次康复训练指导,对重度残疾人进行每月一次入户、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康复训练指导与服务,每次服务后及时做好服务指导记录。

(四)康复器材进家庭

残疾人最大的愿望是能用最少的钱,以最方便的方式享受到最多最好的康复服务,有尊严地生活。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要长效推进,最关键的是要有能满足广大残疾人需求的优质服务。为此,针对我县地处山区、村落分散等特点,因地制宜条取各种措施,多种康复服务形式齐头并进,确保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保证康复效果。除统一在村康复室安装康复器材外,对偏远自然村的残疾人,我们送部分适用的康复器材到残疾人家中安装,同时进行相应培训和跟

踪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舒洪镇舒洪村的洪新艳,由于三岁时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导致右手、右腿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针对此种残疾情况,县残联专门为洪新艳家安装了一套P-DHQ-A滑轮吊环训练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洪新艳感觉手臂和腿的肌肉比以前有力多了,效果非常好。

四、几点体会

(一)党政重视,是做好康复工作的前提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从一开始,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政府主导,强化保障,全力推进,使康复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政策、有资金、有队伍、有网络、有平台,为创建工作常态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良性运行提供了充分而全面的保障。()同时,根据我县农村残疾人占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面临更多困难的实际,将康复工作重心下移,镇村联动,夯实工作基础,形成

主体在乡镇,重点在社区(村),基础在家庭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格局。

(二)部门协作,是做好康复工作的基础

社区康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必须既重视部门职责分工,充分发挥部门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又强化部门通力协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政府公共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共享,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快捷运行。如我县卫生局主要做好乡**复指导员和村康复协调员的师资培训工作;县残联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创建工作,进行各项业务培训,指导各类残疾人康复工作台帐的建立;各乡镇政府在县相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统筹协调辖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基础坚实,均衡发展,全县所有乡镇都轰轰烈烈地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三)统筹规划,是做好康复工作的保证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要长效推进,最关键的是要有能满足广大残疾人需求的优质社区康复服务。为此,我县特别重视康复资源布局和整合的科学规划,特别重视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特别重视建立健全县、乡镇、社区(村)三级康复服务网络,特别重视康复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和规范化服务,建设一支素质过硬、高效务实、乐于奉献的康复工作者队伍,提高社区康复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广大残疾人人人享有真正就地就近、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康复服务。与此同时,建立常态化的社区康复工作考核和奖惩机制,使全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走上高效长效运行的轨道。

今后,我们将按照省里、市里的要求,在全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进一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保障全县残疾人特别是广大农村残疾人人人享有优质的

篇6: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迎接挑战

全力做好我县免疫规划质量管理年各项工作

为全力落实2011年免疫规划质量管理年活动,切实的提高我县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保障人民健康,结合我县实际,对管理年活动作出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现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力部署

县卫生局高度重视免疫规划质量管理年活动,从组织、人员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给予周密的部署及严格的要求,并将免疫规划工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考核管理,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和奖惩措施,对发生免疫规划责任事故或达不到接种工作要求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加强县、乡防疫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防疫人员变动必须首先通过卫生局、县疾控中心批准方可调整,严把人员准入关,从源头解决基层免疫规划人员素质低的问题。

疾控中心将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作用,经常下基层指导工作,对乡镇接种单位的冷链运转、疫苗管理、接种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确保免疫规划覆盖所有目标人群、不留盲点,确保把免疫规划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广大儿童身体健康。

二、加大投入,全力创建数字化接种门诊 去年,在县卫生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相关接种单位的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下,按照“高标准建设、程序化管理、规范化接种、人性化服务”的要求,从布局设计、施工监督、版面装潢、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各环节实行全程质控,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伊山镇、杨集镇、四队镇、圩丰镇、南岗乡、陡沟乡6数字化接种门诊,乡镇覆盖达三分之一。

今年,我县将总结经验、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在确保年底前数字化门诊建成率达50%以上的基础上,创建更科学、更人性化、更温馨的数字化接种门诊。

三、细致部署,全面实行接种门诊周接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满足群众需要,我县决定从3月1日起全面实行预防接种周门诊服务(其中伊山、杨集等单位从2月份起开展)。此次周门诊的实施分为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三个阶段。2010年12月份,通过召开部分防保所长座谈会、部分儿童家长座谈会,征求各方面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决定:全县所有接种单位每周四、五、六开展预防接种门诊;2011年1月-2月为宣传发动过渡期,开展多方位立体宣传,进行接种预约安排过渡;2011年3月1日起全县实行周门诊接种。

四、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提升管理水平

为提高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我县将逐步对防保所长、新上岗人员、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操作管理人员、预防接种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加强预防接种、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疫苗冷链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各方面工作都必须严格按规范、方案、条例等要求开展,杜绝经验主义及习惯性做法;加大对防保所长业务管理水平,防保人员业务及技术操作能力考核评估,切实的提高我县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素质

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契机,通过三级卫生网络踏实搞好每年的4.25免疫规划宣传周活动,并做到持之以恒,进一步加强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及计免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继续加强与广电、报社、教育等多部门合作,加大合作力度,增加电视、广播、报纸的宣传频率,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六、继续加强督导、考评工作

篇7: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

——会宁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汇报材料

会宁县残疾人联合会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11个社区,58.13万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县共有残疾人4.09万,占总人口的7﹪。他们大多分布在山区及偏远农村,生活非常困难。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级残协为基础的三级基层组织网络,紧密围绕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努力完善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模式,推进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较快发展。

一、我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工作职责

县人民政府依法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席,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残联理事长任副主席,财政、民政、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的全县残疾人工作格局。

(二)认真履行职能,完善协会组织

各级残联组织作为工作机构,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组织开展“三抓三建、活跃万村”主题活动,精心做好日常工作,积极推动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县残联成立了盲人、聋人、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亲友、智力残疾人亲友5个专门协会,分类开展各类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培训、就业等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待遇

按照省市残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于2011年12月份调入副理事长1名,进一步加强了县残联领导班子力量。为全县28个乡镇配齐了专职残联理事长,每个乡镇、社区和村残协各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1名,并将乡镇和社区的39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全部纳入了公益性岗位,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享受岗位补贴。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每人每月享受不低于100元的误工补贴,首先将其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采用低保加补贴的方式,不足部分由各乡镇筹资解决。、(四)增加经费投入,健全组织网络

根据市残联党组《关于印发<白银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残联党组发[2012]4号)文件精神,我们及时制定出台了会宁县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实施方案》(会残联发[2012]14号),对各乡镇、村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县残联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0多万元,为28个乡镇统一定制了乡镇残联的牌子、乡镇残联、理事长及专职委员工作职责,为284个行政村,11个社区统一定制了村(社区)残协牌子、村(社区)残协主席、村残协、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职责。各村协建立健全了“七表一录一记”等基础性资料,这些措施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城镇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残疾人工作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为基础的“机构健全规范,制度明确完善,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全面”的残疾人组织服务网络,彻底解决了我县各乡镇残疾人的事情有人管、残疾人的工作有人干的问题。

(五)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培训。近年来,全县共组织乡镇的残联理事长暨专职委员培训班10余次,培训内容紧扣残疾人工作实际,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基层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考核机制,明确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 为了确保残疾人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残联百分制目标考核要求,县残联建立了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实行百分制目标考核制度,评定等次,奖优罚劣,调动了基层残联干部的积极性。年初都确定工作任务指标,年底对各项残疾人工作进行评比考核。对落实残疾人工作较好、评定等次靠前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残疾人工作标准不高、完成不够及时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每年的评比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残联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明确把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作为基层残联的重点工作,重点考核,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和要求,100%完成了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

二、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完成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目标、与推进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续支撑。组织机构建立以后,随之涉及到的办公场所、办公经费、残联专干编制、人员身份等问题,如:乡镇残联虽然有人做事,但理事长仍由社会事务中心主任兼任,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各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的选聘及待遇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补助标准太低直接影响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残疾人工作者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从乡镇残联到村级残协,残疾人工作者大都属于兼职,且文化程度、政策理论水平、综合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需要。

(三)全县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

由于部分乡镇对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甚至对残疾人、残疾人工作,乃至对残疾人工作者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不能真心关注和支持残疾人工作,人员形同虚设,工作经费和专职委员待遇仍未落实,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未能全面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争取省市残联和县委、县政府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严格按照会宁县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督促各乡镇在2012年年底前,使100%的乡镇残联实现“九有”,即有残联牌子、有理事长任职书、有专职委员名单、有办公场所、有规章制度、有工作经费、有目标任务、有工作档案、有残疾人各类数据。100%的村(社区)残协实现“六有”,即有协会牌子、有残疾人专职委员、有活动场所、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有误工补贴。真正做到残疾人工作人员有编制,残疾人工作经费有保障,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补助有着落。彻底解决残疾人事没人管,活没人干,办公没场所,经费没保障,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

(二)结合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以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内容,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为目标,通过抓组织、抓队伍、抓制度、抓活动、抓阵地、抓经费,实现组织健全,人员落实,制度健全,资料齐全,阵地落实,活动开展,在全县树立2-4个乡镇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示范点,2个以上社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示范点,50个村级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示范点。通过示范引导和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全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全面达标。

篇8:残联对于残疾人脱贫攻坚汇报材料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xx 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残联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县扶贫开发攻坚工作部署,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书承诺责任,紧密结合单位和扶贫点实际,牢牢把握城乡统筹发展,因户施策,精准扶贫,以实际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单位最大力量,切实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包户对象按期实现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努力。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做到责任明确措施有力 一是认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选派和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做到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和责任落实到位。成立了由冯晴理事长为组长、张波、邝红仙副理事长为副组长、股室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为组员的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及包户对象。以理事长为首带头包户、包最贫困户,并确立了由一人包一户改为至少两人包一户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政策学习,不断强化扶贫攻坚工作认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州扶贫开发方针政策以及全县扶贫攻坚挂帮包转走访工作相关政策,把禄丰县脱贫攻坚政策 70 问手册印发至每名干部职工,要求全体干部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三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及时落

实既定措施。20xx 年上半年,县残联干部职工五次共 20 余人深入 5 户帮扶户家中,核实各包户的生产生活现状,认真分析各户的发展潜力和目前所具有的生产发展条件,充分征求其家庭发展意愿和实际,反复分析研究,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和计划,为 3 户制定产业扶持(优质肉牛养殖)措施,为 2 户制定了劳务输出扶持措施。县残联在 20xx 年春耕时节为所包的 5 户贫困户送去价值 825 元的化肥,拨给扶贫联系点彩云镇罗川村委会残疾人培训费 2 万元,“六一”儿童节当天为罗川村委会小学送去价值 2000 元的体育和学习用品,同时慰问了罗川村委会小学的两名残疾学生,每人发慰问金 200 元。县残联所包 5 户目前均已建盖起一层安全实用住房,工程已全部竣工可入住,国家建房项目补助资金一户都还未兑付,有 4 户 20xx年前脱贫,有一户计划 20xx 年脱贫,但该户因无劳力、建房差债大难于在 20xx 年脱贫。为加强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领导、支持和帮助,县残联针对帮扶工作队员所驻罗申村委会的实际情况,拨给扶贫驻村队员派驻点妥安乡罗申村委会培训费 1.92 万元,计划在罗申村委会举办残疾人培训班一期,以助当地残疾人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二、强化服务,形成合力,加大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力度 1.做好残疾人办证服务工作,确保残疾人民生政策真正惠及残疾人。为使残疾人办证服务工作与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人就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工作有机结合,让各级残联组织和工作

人员充分认识残疾人办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禄丰县残联于20xx年 3 月 23 日下午组织县残联股所以上干部、14 个乡镇残联专干、金山镇辖区内11个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共31人的残疾人工作业务培训。县残联培训会上明确要求:一是乡镇、村委会(社区)要加大惠及残疾人民生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残疾人充分认识残疾证是残疾人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必要身份证明,进而提高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和残疾人办证积极性。二是乡镇残联要以当地扶贫、民政等部门做好残疾人信息数据的核对对接,组织动员已纳入建档立卡达到残疾标准未办证残疾人尽快办证,做好每年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户数、人数的调查统计,全面做好贫困残疾人兜底保障和脱贫攻坚工作。为此禄丰县残联积极与县卫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对接,切实解决精神病患者办残疾人证难问题,把录入卫生系统管理的重性及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与全县持二代残疾人证的精神残疾人作认真比对,排查出未办证录入卫生系统管理的重性及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 414 人,并把未办证患者名单报给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请州二院核查了这些患者是否在州二院住院治疗的情况,以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为契机,于5月21日邀请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和县残联干部一行10人,分两个组深入14个乡镇为396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现场鉴定办证,此次上门为精神病患者办证服务,得到了州二院和 14 个乡镇卫生院的大力支持,不仅方便了群众,还为精神病患者家庭节约因办证往返所需的车旅费、食宿费、鉴定费等各项费用,切实减轻

了精神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上门办证服务工作受到群众高度称赞。至 20xx 年 4 月 30 日止,全县持证残疾人共有 11105 人,其中一级重度残疾人 941 人,二级重度残疾人 1959 人,三级残疾 3028 人(精神残 831 人),四级残疾 5xx7 人(精神残 204 人)。

2.落实好国家兜底保障政策,切实保障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为让贫困残疾人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县残联与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协同联动,严格审核把关,调查统计享受城乡低保残疾人 3592 人,纳入五保供养残疾人 475 人,全县审批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 3592 人,月补贴资金 xx9600 元;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3125 人月补贴资金 146900 元,20xx 年残疾人两项补贴共需资金 391.9 万元,现资金已下达 14 个乡镇,乡镇正全力组织发放。

3.实施好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项目,圆残疾学子大学梦。20xx 年应补助全县在校高中残疾学生 xx 人,每生每年补助 1000 元计 xx000 元;在校初中残疾学生 71 人,每生每年补助 500 元计 35500 元;2016 考取专科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 14 人,每生一次性补助 3000 元计 42000 元;考取本科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 29 人,每生一次性补助 5000 元计145000 元,争取“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项目 5000 元,将补助在校高中贫困残疾学生 5 名,以上补助资金待县财政下达后及时兑补到相关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

4.抓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助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共

享社会发展成果。20xx 年上半年为 70 名精神病患者发放服药卡,价值 35000 元;发放用品用具 465 件,价值 9 万元;给 xx 名下肢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并发放车旅费补助资金 7200 元;给予4 名在安宁鑫湖医院接受康复服务的残疾儿童发放补助资金1200 元;给予恐龙山镇甘冲村委会 22 名残疾人发放信访解困资金 4200 元,通过深入开展这引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使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助其实现人生梦想。

5.扎实开展好以“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为主题的第 27 个全国助残日活动,营造脱贫攻坚人人参与、单位及企业等家家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5 月 21 日助残日当天,县残联及乡镇均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全县共悬挂宣传标语 21 条,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40 多次,发放宣传资料 6000 多份册,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康复服务、残疾预防知识宣传等服务 1500 多人次。助残日活动期间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结合挂包帮、转走访脱贫攻坚工作,到扶贫联系点、扶贫队员驻村点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残疾学生共 160 多人,发放慰问金35000 多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的矛盾和困难。一是残疾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有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具有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双重或多重贫困身份,脱贫攻坚动态管理时识别不精准,多部门多头统计报重或不报漏评现象突

出。二是有的乡镇(村委会)在识别贫困户时,担心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在规定脱贫期限内脱不了贫,因而未将这部分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建档立卡户,不能做到应纳尽纳。三是上下联动、抱团协作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镇、村两级没能及时互动,很多政策不能及时传达到村委会。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重点 20xx 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切实抓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一是继续凝聚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20xx 年下半年认真做好残疾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补贴代缴、残疾人居家托养政府购买服务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等工作,大力推进全县残疾人工作与扶贫工作有效对接,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形成脱贫攻坚工作新格局。

二是完善扶贫到户机制,提高扶贫精准度。做好残疾人动态更新管理工作,彻底调查清楚贫困残疾人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加强贫困残疾人建档立卡数据的应用,探索扶贫到户的有效措施和方式,采取“产业扶贫到户、扶贫培训到户、扶贫搬迁到户、贷款贴息到户、资金互助到户”等项目扶持到户的方式,彻底改善贫困面貌。

篇9:云县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残疾人技能培训是残疾人就业的基础和关键,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得益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从抓残疾人技能培训入手,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资金扶持,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工作。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残疾人技能培训是全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残疾人面临着比健全人就业和再就业更加困难的问题。因此,残疾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依赖和需求将日益突出,培训任务更加繁重艰巨。为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让广大贫困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实现自主创业,减轻社会负担。鼓励残疾人克服自身困难,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改变自己的生活、融入社会、参与社会。

为了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把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来抓,从改革、发展、稳定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大局出发,坚持每年要把残疾人技能培训列入县政府为残疾人做好十件实事之一,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列入本部门业务计划,统筹安排,并将其内容县乡和业务干部工作目标任务同考核、同奖惩。促进了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统筹安排,资金扶持

为了准确掌握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县乡残联对具备接受培训条件的残疾人定期调查统计,跟踪掌握各类残疾人对培训的不同需求状况,制定计划,组织输送残疾人到劳动、扶贫、农林部门及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县政府每年安排3万元残疾人技能培训资金,县残联对参加3个月短期培训取得结业证的贫困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200.00元,对参加6个月以上培训的贫困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在学习汽车驾驶员培训的每人补助生活费1200.00元,并报销往返交通费。“十一五”期间共补助资金29.2万元,其中县级补助12.9万元。对各镇残联组织参加乡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县级以上职业技能培训,县残联下拨培训经费。全县838名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实用技能培训,其中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66人。组织残疾人参加了市技工培训学校、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市盲人按摩培训中心、蓝天电脑培训学校、兴盛驾校、甲轩驾校的电子装配、计算机、风味小吃、家电维修、汽车驾驶、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培训,依托陕西省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项目及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培训项目,开展了电脑、烹调、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就业渠道和广阔的空间。残疾人的充分就业,改善了残疾人的生产生活。

三、加大宣传,推进就业

残疾人就业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各类经济组织密切相关,而且牵涉到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利益。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大,安排残疾人就业更是困难重重。学历偏低、社会融合能力较差、自卑心理较重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现象,制约了残疾人的社会交往和职业选择。在就业中,残疾人的岗位技术含量低,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性差,工资待遇偏低。

就业是解决残疾人生活问题的关键,也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积极主动把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向县领导汇报,争取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了解、重视、支持。二是大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扩大影响和范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和印发《残疾人工作法律法规及政策汇编》,广泛宣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提高用人单位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切实履行法律义务。达到规定的安置比例,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四、政策支持,强力推动

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积极与财政、地税部

门的沟通协调,以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进残疾人就业。在每年3月初向全县各单位、企业、经济组织下发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的通知,各单位在3月底前都按照文件要求到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申报年审,全县198个单位全部申报年审,年审率100%。

严格操作程序,建立健全了就业文书送达制度,规范完

善了保障金征收过程中的缴款通知书、减缓通知书、限期缴纳通知书、决定书等文书送达回证程序,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数据详实准确。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采取财政代扣、地税代征。多次与财政、地税沟通、协调,共同分析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相互理解支持。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做到调查全面,底子清楚、数据准确,财政、地税部门做到依法应扣尽扣、应征尽征。全县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29万元,超额完成了市、县下达的征收任务,促进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

上一篇:外地人员进区落户申请表下一篇:无代持股承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