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之花开到生活里

2024-05-02

把语文之花开到生活里(精选6篇)

篇1:把语文之花开到生活里

小语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之花开放在生活的大田野上。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为此,我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回归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学生并不了解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求知,全面了解了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深刻理解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

再如选学《匆匆》一文,时间的悄然流逝对于学生而言可谓熟视无睹,而这篇课文的文质兼美、语句含义深刻,学生一时半会并不能从课堂的40分钟得到如何深刻的体会,于是我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变换方式去观察时间是如何地流逝的,从而加深理解层次,在课堂中轻而易举了解“来的尽管来着,去的尽管去了,这来去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这样的语句,更别说这句:“吃饭时,时间从饭碗旁边流过;洗手时,时间从水盆边流过``````”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再如《庐山云雾》一文,学生家在富春江畔,一到冬天,江上的云雾与庐山云雾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把课文内容走向生活,让学生大清早走出家门去领略春江雾的美丽神奇,还有《火烧云》一文,完全可指导学生去观察晚霞的变化,了解火烧云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加强“说、演、练”、再现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辩论会--小女孩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围绕辩题,正反两方的同学各抒己见,辩论得不亦乐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沙皇统治制度的黑暗,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幸福。再如,《将相和》的教学,陌生的历史背景,较长的篇幅,三个故事似有似无却至关紧要的关联,故事人物复杂而难解的心理,如要一板一眼地学,学生会觉得无趣,这时让学生充分准备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将、相、秦王、赵王等角色,有声有色地上演一出现代版的《将相和》,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发展,不需过多的提示,对故事人物的心理揣摩得细致入微,收到了意想之外的效果。学习了《新的跨越》一课后,我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创造新闻联播的氛围,让孩子在感兴趣的环境下十分主动的了解新闻的作用和特点,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看到过的新闻主播的风格,精选新闻材料,使一节课丰富多彩,乐在学中。既学生巩固了知识,又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又如《少年闰土》一文,我借助多媒体,播放闰土瓜地刺猹一幕,加之教师抑扬顿挫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练读,配上精心剪辑的音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地理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作者与闰土生活的截然不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指导用“管理”造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家长的工作,用上“管理”说一句话。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它的存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激活已经存储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能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一旦这样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就会自动完成。又如:有位老师执教《挂两支笔的孩子》一课,当学生学到小亮明明有两支笔,为老奶奶写信却那么犹豫时,我引导有些学习困难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如果是你是否也会有小亮的犹豫呢,让学生切身体会当时小亮的担心便容易得多了。有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不能进入周转期。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知识“活”起来,也是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的好办法。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

事必躬身亲为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对课文的感悟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通过身临其境或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燕子》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像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的身影,再配以燕子欢快的啼鸣,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一个概念”就是“春景”和“春意”,对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多扇窗户”则体现在:用春景图和燕子的身影,以及燕子的啼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智能,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乐曲调动音乐智能,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进入人的潜意识;借助表演,打开运动智能的窗户,使学生更加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

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以其特别活跃的生命力展示人生智慧光彩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需要宽容与和谐。《尚书?群陈》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成功);有容,德乃大。”“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教师应当以宽容之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感动他们的心灵。如:一位教师正在执教古诗《游园不值》的公开课,上课不久,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猛推教室门径自跑进来,全体学生和好多听课老师都看着这位冒失的孩子。执教老师愣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还是引领学生讲读诗句。读到“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一句时,老师不经意地踱到那个迟到的学生身旁,用手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问学生:诗人外出访友,看到门关着,为什么要“小扣”,而不是“重推”呢?学生回答:“小扣就是轻轻敲门,显得有礼貌。”“诗人知书识礼,行为文明,所以,即使在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情况下,也还是小扣。”教师一面肯定了大家的分析,一面亲切地问那位迟到的孩子:“现在,你懂得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含意了吗?”这一问,使全堂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位迟到者也红着脸,诚恳地点头。教师以宽容的心待人,巧妙地结合了诗句,精心点化,“润物细无声”,无疑更会使学生深悟教益。

二、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和谐统一。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以校为本,联系学校生活教学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懂练达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参与学生生活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让学生写自荐书上台演讲;每堂课前请一名学生作“2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多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让学生写《我设计的主题队会》说明书;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这样,在“语文化”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另者,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名篇,要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2.立足家庭,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3.走向社会,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XX啤酒,步步领鲜”、“使用XX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庐山云雾》、《鸟的天堂》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桐庐山有桐君山、大奇山、白云源,水有富春江、天目溪,文化古迹有桐君老人、钓台碑林、烈士纪念碑,一个个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街道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生活化”。

[把语文之花开到生活里]

篇2:把语文之花开到生活里

后记 大道理也能说成小故事

如果说有一本书,在我心里藏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能动笔,那本书就是《把话说到心窝里》。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我就在成功高中教”演辩社”,在师大教”朗诵诗”;师大毕业之后,又教好几所大学的”诗社”,并到各处以”说话的艺术”发表专题演讲。我一直想把自己对这方面的心得写出来,只是一拖拖了二十多年。原因很简单—— 我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得生动,却不知如何以”文字”描写得精采。直到今天,出了六十多本书,写了《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我才渐渐有把握将自己在”口语传播”上的学理,生动地诉诸文字。对的!是”学理”。当你一路看来,觉得这本书真生动、真有意思,而且有些《我不是教你诈》的味道时,实际你已经听我说了许多”学理”。只是那些”学理”都隐藏在”生活”之中,我透过许多平凡的小故事,把学理呈现在你的面前。哪个学理不是由生活经验中产生的呢? 学理是经过分析之后得到的东西,它能提供我们说话的大原则,告诉我们应有的”战略”。但是”学理”不见得能成为”战术”。许多理论家也就因此,成为了纸上谈兵。所以,我用了二十多年去犹豫,至今才能把书写出来,我等的不是”学理”,而是五十多年”真真实实的生活体验”。现在,让我们回头想想,在这本书里你是不是看到了如何不说、如何在别人多说的时候冷静观察,如何使用身体语言,表现”说大人,则藐之”的技巧,如何报导新闻、陈述事实、主持节目,以及调配说话的次序、创造说话的气氛? 还有,你是不是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老交情”,怎样的请托较有效,什么是”自我催眠”,怎样不撒没有必要的谎,以及如何尊重你的听众,使你的”词能达意”,”言能由衷”。当然,你更学到了怎样对待别人的”放话”,以及如何”放话”给对方。你知道”副手”对”副手”的道理,以后看新闻,也能了解”那个看来笨到家,总说错话的副手,其实后面有个聪明的正手在指点。” 至于孔子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也不再只是”课文”,而成为你能灵活运用的”人生智慧”。你甚至学到了”断句”、”顿挫”、”重音”、”同音异义字”、上声(三声)音的”变调”,乃至取名字的技巧。到了最后两章,你看到了”以进为退”和”以退为进”的许多例子,以及”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角度说话”!知道”会说话的人,总用言语肯定别人、关怀世界,使自己看得开、看得远,交更多的朋友,也活得更快乐。” 我在此时推出这本书,还有个原因—— 我已经 52 岁,本来近年就很少在外演讲,未来显然只会更为减少。我常怕自己的身体快速老去,有一天不能写了,所以决定这几年,把我过去重要的演讲材料都整理出来。《把话说到心窝里》预定写四本,第一、二集为处世说话及一般语言技巧,第三集为幽默技巧,三本都是极好看的书。至于第四集,则因为属于”音律”及”演讲学”,只能作为专业教科书。我深深盼望自己能有时间和体力,在短期之内,把四本书完成。也希望每位读者都能由这些表面风趣的作品中,见到我写作的初衷及故事背后的东西。如同 26 年前,我制作电视节目时坚持的—— “不要因为观众喜欢观看,而作给他看。要作给他看,而且使他喜欢看。”

篇3:把写作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

首先, 多观察, 多积累。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接受外界信息并予以加工处理来感知外界的过程, 它是一切真知灼见的来源。“处处留心皆学问”, 这句话用在作文素材的观察积累方面是再合适不过了。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和方法, 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老师可以利用黑板的一角或一侧, 写上古今中外先贤们的至理名言, 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等, 这些带有品正、励志的话语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启发;“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这些是有关学习方法名句的积累;“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分外香”“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些名句对于激励学生勤苦学习及作文中这方面素材的引用都大有裨益。另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或《焦点访谈》, 结合节目内容, 每人每周写一篇感悟文章, 这样既让学生积累了作文素材, 也观察了世间人情百态, 有利于写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既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也关心平凡生活中的琐事, 从而培养出一双善于挖掘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 到提笔写作时才能厚积薄发, 文思如泉涌, 汩汩滔滔, 一气呵成, 酣畅淋漓。

其次, 多阅读, 多练笔。要想提高写作水平, 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 才会有深厚的文学积淀,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都是在精读和泛读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长期积累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只有读懂读透了, 才能更好地理解吸收中外文史精华, 为我所用。阅读不仅能增长智慧, 丰富词汇, 而且能扩展我们的知识视野, 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宽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多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有些学生平日对事物观察认真, 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积累, 但就是懒得动笔。等到写作时, 虽然感觉有满肚子的话要说, 却没有清晰的思路, 不知从何说起, 写了半天也不知中心内容是什么。实践证明, 观察积累必须与练笔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要帮助学生养成每天都写观察随笔的习惯, 只要有了灵感就一定要尽快把它写下来。把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及时付诸笔端, 既培养了写作能力, 也锻炼提高了分析判断的综合思维能力。长期坚持, 写作能力定会有较大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 仿写就是有效的练笔手段。例如“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就让学生仿写“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 仿写时注意句式整齐及修辞运用, 并加大难度改换本体仿写, 多角度练笔。

其三, 多思考, 多创新。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全方位探讨文章思路。调动发散思维, 会发现同一事物可写的东西很多。作文贵在创新, 只有写出新的东西、不人云亦云的文章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无非是个例子”。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应先吃透新课标中对学生写作要求的精神实质, 较好地利用课文的例子进行创新写作, 使书本知识得到多层面的有效拓展延伸。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迎难而上的毅力、奋勇进取的精神、知恩图报的美德、鞠躬尽瘁的品质、谦虚谨慎的作风、赤胆忠心的品性、忧国忧民的意识、善始善终的品行、公正严明的态度、勇挑重担的责任心、深谋远虑的思维力、缜密严谨的逻辑推理等优点, 都可以在写作时以独特的视角加以运用, 让平淡无奇的素材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发出新颖的光彩。“文无定法”, 但不可无法。对初次接受一种文体写作的学生, 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写作技巧和能力的训练, 主要体现在作文的指导过程中, 实践证明, 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丰富感性知识, 使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从而能够写出好文章。

篇4: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

这天中午,哈伯趁秘书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出去吃饭的机会,来到了芝加哥电车公司,悄悄地走进了总裁洛克菲勒的办公室。洛克菲勒突然之间见一个陌生人闯了进来,既吃惊又紧张,不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就在这时,哈伯说话了:“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您好!我是芝加哥大学的校长,我叫哈伯。请您原谅我擅自闯了进来。看到外面那间办公室没有人,我只好未经允许就自己走进来了!”洛克菲勒听了点了点头。

“我时常想到你,早就想来电车公司拜访你。我知道你赚了很多钱,并且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良好的电车系统。但是,每次想到你,我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你迟早都要进入那个不可知的世界。到那个时候,就会由别人来接管你的财产。你知道钱一旦换了主人,原来的主人很快就会被人忘掉。所以,在你走后,世界上不会留下任何足以使人记住你姓名的纪念品。”洛克菲勒听到这里不由会心地笑了,他早就对此有所感觉。

“我很想给你提供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就是让你在芝加哥大学兴建一所大楼,并以你的名字来命名。本来我早就想这样做了,只是学校董事会的一位董事总想把这份荣誉留给你的仇人。老实说,我个人对你一向怀有好感,也是你最有力的支持者。如果你能赞成我的主张,我愿意去说服持反对意见的董事,让他也来支持你。”

“今天我刚好经过这里,就顺便进来坐坐,和你见面谈谈。这件事你可以考虑一下,不必急于做出决定。如果你有意再和我谈谈这件事,那就麻烦你抽空给我打个电话。先生,再见!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你聊聊!”

说完后,哈伯离开了洛克菲勒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洛克菲勒一个人沉思起来。

当哈伯回到自己办公室的时候,洛克菲勒就打电话过来告诉他说,他希望能和他再面谈一次。哈伯高兴地答应了,然后两人就约面谈的时间和地点。洛克菲勒提出面谈时间就在第二天上午,地点就在芝加哥大学。哈伯听洛克菲勒说要到芝加哥大学来面谈,知道资金有望,于是连忙高兴地答应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洛克菲勒如约来到了芝加哥大学。在校长办公室,哈伯和洛克菲勒谈得很愉快,在友好的气氛中,洛克菲勒开出一张价值100万美元的支票给了哈伯。如愿以偿的哈伯会心地笑开了。

哈伯之所以能如愿以偿,让洛克菲勒高高兴兴地开出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是因为他把话说到了洛克菲勒的心坎里。从对方出发,为对方着想,以对方的利益为起点,让对方明白事情对自己有利,才能打开对方的心窗,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把话说到了对方的心坎里,也才能让对方高兴。对自己有利的事,还有什么能不答应的呢?

篇5:《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读后感

这个暑假里,我看了很多的书籍,但是最让我有深刻体会的就是《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这本书,内容是关于口才,说话技巧,与他人的沟通的方法。看了以后我深受体会,对我的感触很深,也让我学会了很多与人交流的技巧。

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老人他和旅客们讲故事,说他以前和一位演员谈恋爱,他回去的时候特地给她买了颗钻石,但是回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得知那位女演员结婚了,他气得把钻石给扔到大海里,后来他吃鱼的时候突然被磕到了嘴边,旅客们着急的说是钻石,那老人笑了笑说是鱼骨头,大伙们都一起笑了起来。这故事其实是说有一个豁达开朗的性格很重要,豁达开朗的人往往能够传达给听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让人们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变得熟悉起来,从而更加拉近与交谈者的距离,能更好地倾述自己的内心想法。

还有在适当的场合里,幽默的口才可以让你更容易亲近,可以消除初次见面的尴尬与不安,可以使紧张的心情放松缓和下来,从而使你更受欢迎。幽默的语言人人都爱听,如果你怕拿别人来开玩笑别人会生气的话,不妨拿自己来开玩笑,至少自嘲是最安全的,智慧的人都是这样。

以前我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对我的评价也总是上课不够大胆回答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不懂得如何把答案完美的表达出来。而次次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人茫然地随声附和,敷衍地点点头,眼神一片空洞。我也尝试过让老师多一些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可每次都是尴尬收场。因此我特别想提高我的表达能力和口才。好的口才需要自信,感情,技巧,聆听,赞美,肢体等,好的口才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锻炼的,很多人面对熟悉的人可以很顺畅地交流,但是面对众多人的时候或者是陌生人的时候就会说话不顺畅,无法敞开心扉。我们在交谈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真诚,要用心去表达,用心去体会。

读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这本书,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以前都不懂的知识,也更了解和他人相处的方式,能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者:高二(6)班 董烨坪

篇6:把生活搬到地理课堂中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教学改革

初中地理内容是非常繁杂的, 特别是涉及一些人文地理、地质地貌变化规律等。如果老师在讲课过程中, 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 就会让学生感觉非常枯燥乏味, 很难学好初中地理。

其实, 初中地理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生活搬到课堂上, 让学生在“死”的知识中学习到活的东西, 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效果。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畅所欲言。

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 老师要积极地响应新课改的要求, 从以前“满堂灌”、“一家言”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不要机械地按照课本所写的知识照本宣科,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发言、讨论, 介绍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结合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真正把生活“搬到”课堂上。

很多现象是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独自存在的, 必然是由很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进行积极讨论, 引导学生看到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 更加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老师在讲人文地理时, 讲到某一地方时, 可以先组织学生积极发言, 让学生说一说对那个地方的印象, 启发学生结合当地各个方面的自然因素探究各种习俗、现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加深对各方面知识的理解。

比如, 讲到四川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谈谈印象中的四川是什么样子的, 人们的性格特征, 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当地的特产, 等等。再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 在这样的启发和引导下, 对所有有关的知识做比较系统的复习。

在组织学生发言时, 老师要注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都参与进来。对学生的正确的想法要给予赞赏和鼓励, 肯定学生发言的精神。对于学生认识的误区给予及时纠正, 发现学生知识的漏洞, 进行及时补救。

这样, 老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踊跃发言, 积极思考, 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 逐渐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学好初中地理。

二、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 是说有些知识一味地停留在书面认识上, 终究是浅薄的。只有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才能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很多知识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老师要把实际生活运用到课堂上, 就要学会组织学生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知识, 在实践中逐渐成长和进步。

在讲到风力的判定时, 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按照课本告诉学生, 1~12级风力是什么样子的, 怎样标示风力和方向, 就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很抽象, 死记硬背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让学生自己制造一个风力测试仪, 每天观测风力和风向, 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 学生会逐渐对风力有更加准确的判断, 并且学会熟练运用各种记录符号, 不用再通过死记硬背学习知识, 增强学习效果。

在教学生辨认地图时, 一开始学生会对地图上的方向和标示很不习惯。为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习惯看图,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制一张地图, 描述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让学生在地图制作的过程中寻找在地图中的方向感, 对地图中的各种标示有更深刻的理解。

老师要把实际生活和课堂结合在一起, 就要把地理知识有效地融合到生活中, 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在总结知识, 理解知识。这样, 学生才能够轻松有效地进行学习, 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三、运用类比法, 使学生对遥远的事情进行形象理解。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很多知识、很多地方、很多事, 学生在本年龄阶段不能接触到。要想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形象的了解, 就要学会类比, 通过生活中与之有相似之处的事物, 帮助学生学习,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 在讲美国的季风气候时, 可以用我国同纬度地方的气候进行类比, 让学生知道, 在中纬度地区, 美国的季风气候同样是一年四季分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而在低纬度地区, 则是全年高温, 分雨季和旱季。再结合地形进行具体分析,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类比的基础上, 对当地的一些人文环境、风土人情等景象进行讨论、总结。然后, 对照课本验证学生的结论是否正确, 在遇到不同之处时, 仔细研究不同产生的原因, 检查学生知识中的漏洞, 及时帮助学生进行补充。

同样, 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我国温带季风气候的掌握学习地中海气候。通过我国的温带地区和地中海地区的地形、地理位置、气压带影响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分析各自气候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再延伸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

通过这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确定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变化的产生,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但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把生活“搬到”课堂上, 就要学会类比。把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 用所熟知的事物形象化, 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抽象的知识有具体的了解和认识。

在老师用生活中熟知的事物进行类比的过程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精神, 使学生在不断比较和类比的过程中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善于通过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提高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使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建立模型, 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在学习过程中, 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是学习的开端, 只有通过形象而直观的认识, 学生才能够在不断思考中, 对事情作根本性思考。通过不断思考, 对一些抽象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加深理解和学习。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会涉及很多规律性的东西,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 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过程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建立地理模型, 把一些地理规律或现象进行直观展示。老师在一旁进行讲解和引导, 让学生把看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和总结, 得出规律。

在讲地质、地貌的变化时, 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现实中真正的地质的变化, 但是可以通过建立地理模型进行演示。比如, 在讲褶皱的形成时, 老师可以通过挤压平摊的书籍或毛巾给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地质的变化时, 可以在实验器具的辅助下高温加工岩石, 通过岩石的变化讲解地质变化规律。

在讲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时, 如果只是按照课本的内容讲授, 则学生难以理解。可以用过气压的改变演示风的产生原因, 通过酒精灯做蒸发实验演示雨的形成, 等等。

在建立模型进行演示的过程中, 学生在形象的变化中通过感性认识, 进行观察和总结, 得出规律和结论。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演示长久的变化形成的规律, 让学生理解规律、得出结论, 学习知识。

建立地理模型同样是把生活有效“搬进”课堂的重要的实践和体现,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总结出抽象的地理知识和规律。与此同时, 在有趣的实验和模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 要把生活“搬到”课堂上, 让初中地理知识“活”起来, 老师就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 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念课本”, 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 把要教授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此外, 老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 并且怀着浓厚的兴趣加强研究。“活到老, 学到老”, 丰富自己的学识, 真正做到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兴趣教学的尝试.[J].中教网, 2007 (10) .

上一篇:关于我县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情况调研报告下一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