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2024-05-07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共9篇)

篇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县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和各项部署,结合黄岔小学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黄岔小学文明创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以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具有基础文明素养、为人处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工作出发点,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二、严明制度

要求黄岔小学的发展规划中有符合实际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内容,在黄岔小学的年度工作计划有切实的体现,德育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黄岔小学德育处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对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有相应的德育工作职责和要求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每月一次德育工作会议,每两周一次学校班主任例会,以制度来保障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切实有效地推进。

三、创新体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在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体制。通过家长会、校长信箱、家访、等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把学校教育、幼儿教育延伸到所在区域,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学校教师资源,选派教师走进社区担任辅导员,沟通学校、幼儿园与社区教育的联系。

四、建设队伍

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新时期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改进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保证。德育工作主要是依靠学校教师来开展的,所以要重点引导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德高为范的教育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完善人格,提高境界,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育人能力,大力表彰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弘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风尚。二是对德育骨干教师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选拔、培训工作,把培训纳入干训、师训系列。三是完善教师实施德育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考核其教学能力,还要考核其育人能力、考核完成德育任务的情况。四是加强校外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德育工作,聘请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老同志担任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校外辅导员。

五、保证经费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经费来源将由黄岔小学年度财政预算给予统筹,一切开支将严格按照程序公开、公正。

六、开展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一是在各学校开展“八荣八耻、三礼教育、十个文明形象”知识宣传、学习、实践活动,旨在让全体学生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使命感的社会主义新少年。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小广播等载体广泛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每个学校举办一次专题班会,以求人人知荣辱,树新风;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到“讲礼貌、懂礼节、有礼仪”,从而把传统道德规范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要求每一名学生树立“十个文明形象”,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牢固树立文明意识,积极倡导文明礼仪,努力培养文明习惯,从而通过家庭向社会辐射,切实提高全社会同时,在学生中大力倡导“文明行为我来学”、“文明污点我来指”、“文明语言我来说”、等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和家长掌握更多的文明礼仪知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文明氛围。二是组织和倡导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灾区等捐款款物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文明践行者、传播者。三是每个学生每学期读两本好书和参加一次校外集体活动。通过读书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通过参加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有意义的校外集体活动,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体会集体的温暖。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事关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新的一年,黄岔小学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工作,开拓创新,把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

黄岔小学

2008.09

篇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机遇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常抓不懈。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把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德育工作实际,研究贯彻措施。建立校级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工作实效。

二、加强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把它放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首位抓紧抓好。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利用班队课、思品课,以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好思想基础。

三、以每月一个主题的形式开展“五爱”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反邪教教育等教育活动。

四、开展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引导未成年人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在实践中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教育要在生动活泼上下功夫,在吸引未成年人上下功夫,增强教育效果。

五、少先队大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计划”、“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手拉手”、“雏鹰行动”等活动,切实提高育人效果。

六、开展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校级十佳少先队员、优秀三好学生、品学兼优学生等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导作用。

七、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密切配合,聘请老干部、老教师和老模范担任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八、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每学期开好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联系。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九、结合学校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以美育人”“以美辅德”。构建富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

篇3:浅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路径

近年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精神, 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和方法, 必须引起广大教育者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实施“三位一体”, 注重环境育人

1. 学校环境重内涵。

新形势下切实深化素质教育, 应积极探索以“文明礼仪、书香魅力、激情雅韵、健康活力、温馨人文、轻负愉悦、创新合作、赏识激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 尝试将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化、课程化、具体化,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按照“全面启动、分步实施,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 以“统一主题+自选主题”的形式, 以学期分主题推进, 努力营造“时时有教育、处处皆教育”的德育浓厚氛围,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2. 家庭环境重互动。

积极搭建“校家同创”活动平台, 充分发挥家访的积极作用, 以农村留守儿童、贫困生、外来务工子女、单亲学生、学困生、行为偏差生以及考试焦虑生的家庭为主要家庭对象, 促进家校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有效提高互动时效性;在社区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父母学堂、早教基地等特色教育基地, 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知识普及活动, 培养正确养育孩子的知识和观念, 为未成年人创造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以社区为单位, 深入开展“齐创建, 同学习, 共成长”等主题活动, 突出创建活动的过程体验, 不断提高家长的文明行为和自身素质。

3. 社会环境重净化。

净化社会环境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突出重点,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要整治优化新兴媒体。继续加大对互联网、手机等有害信息的依法打击力度, 严厉处罚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广告、链接、代收费等服务的单位, 进一步加强网吧管理, 加强行业约束。二要联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要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和安全防范, 公安、教育、工商、民政、卫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 协调配合, 坚决清理中小学校周边的电子游艺室、网吧等娱乐场所, 切实优化学校周边秩序和学生学习环境。

二、创新“三大载体”, 注重实践育人

1. 注重传统教育, 创新开展“感恩心动”主题实践活动。

精心编制《小学生感恩守则》和中小学生感恩记录本, 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以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自然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布置学校感恩文化氛围, 并通过组织学习《弟子规》、感恩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扶贫帮困、给父母制作生日礼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等活动, 加强以感恩为主题的传统教育。

2. 注重时代教育, 试点推行“道德花园”系列实践活动。

坚持“离校不离教”、“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的原则, 选择试点推出“道德花园”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道德宣讲团等作用, 探索建立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 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结对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 培养未成年人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崇尚先进的道德观。

3. 注重社会教育, 扎实推进“幸福成长”系列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社会资源, 扎实开展以“小导游、小传人、小作家、小讲解员”为主要内容的“幸福成长———‘五小’”主题实践活动, 培养未成年人勇于实践、服务社会的能力, 做有道德的小公民。

三、健全“三大机制”, 注重管理育人

1. 健全领导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并将其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开展工作。明确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县、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以及各有关部门党 (下转319页) (上接257页) 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整合社会各方力量, 力争实现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互动联动, 保证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健全责任机制。

各部门必须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 深刻认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明确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分工, 从制度上保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应积极探索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 加强对县级机关单位和各乡镇 (街道)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考核。

3. 健全保障机制。

篇4: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提高认识;增强合作意识;主体作用

理论基础:

一、学校教育是学生个体获得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

1.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组织的严密性、教师的专业性、教育目标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性、教育组织形式的固定性,但是正是这样的优点,在另一方面成为提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性及针对性的制约因素。

2.家庭教育具有很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全面性。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在以下几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全面性。

3.社区教育是全民的、终身的教育,具有多样性、开发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社区是由在一定区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现实问题:

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学校教育方面

(1)学校教育导向偏差;(2)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

2.家庭教育方面

(1)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方法;(2)家庭残缺及家长自身素质低的负面影响。

3.社会影响方面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2)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相对缺乏。

实践探索: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相协调的发展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教育活动。

1.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2.积极探求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3.充分发挥社区的重要阵地作用,创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切实发挥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应切实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格局,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实践证明: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格局,才能最终使学生“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庭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真正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家亮.思想品德课程启发性案例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03.

[2]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

篇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从推进新世

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中央领导同志就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中央文明委又召开视

讯会议,安排布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测评,测

评成绩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我乡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这个根本,着眼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遵循未成年人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完善

体制机制,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

本,以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基础,以全面深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为主要任务,着力建立健全有利于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

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着力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将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工作与乌鲁木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相结合,与文

明单位创建相结合,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

德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

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

1、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未成年

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

根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渗透到中小学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贯

穿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

一是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德育的核

心,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文

体局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基本途径,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挖掘

各学科中的教学资源,找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特点,确

定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使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教育部门要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和各项礼仪中,通过升国旗仪式、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营造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氛围。

二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不断强化未成年人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各村、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弘扬主流价值观念。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制定具体宣传教育计

划,办好“形势教育大课堂”,鼓励师生联系身边变化谈形势、谈体会,自我教育、自我提高。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平

台。教育系统要深入开展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学习教育,让未

成年人懂得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各

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思想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是深化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要求。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全乡中

小学生中举办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小

品大赛活动,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和爱党、爱祖国网上

签名寄语、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引导未成年人参与“我们的节

日”活动,在全乡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诗

词诵读活动。乡教育办要积极协调各中小学校组织参与自治区

第三届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和“唱响新疆新童谣”活动。乡团委

主抓,乡教育办、乡妇联配合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五心”教

育(忠心献祖国、爱心献他人、热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信

心留自己)活动。乡文明办牵头、乡教育办具体负责、乡团委

配合,以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为契机,在未成年人中大

力开展“讲文明、懂礼貌、我为亚欧博览会添光彩”活动。乡

教育办牵头、团委、妇联配合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奉献他人的过程

中获得道德涵养、培育文明习惯。

2、进一步推进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工程,形成有利于未成年

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直接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难度

大、社会关注度高,不能有丝毫放松。要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

权益、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从促进家庭安宁、社会

稳定的高度,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看得更重一点,抓得更

实一些。要在突破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上下功夫见成效。各村、文化广播站要随时了解网吧经营情况,严防非法网吧向城乡结

合部和农村转移蔓延,严管重罚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行

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五观”教育,切实加强无神论教育,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宗教活动场所做礼拜、念经,禁止未成年人

参加地下讲经点、基督教家庭聚会点等非法宗教活动。要认真

研究学校周边存在的各种治安和安全问题,制定措施,经常性的开展治理整顿工作,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学校周边环境秩序

良好。

3、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多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文化服务,着力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为未成年人提

供更多更好的课外活动空间。要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 “十二五”时期

发展改革规划。要依托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开辟未成年

人专属或共享的活动场所。

二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文化熏

陶中健康快乐成长。要着眼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组织开展

经常性、多样性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红色旅游,为未成年人参

加课外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通过经典诵读、文艺演出、演讲征文、科学普及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参与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愉悦身心。要负责精选一批优秀作品,使优秀的影

片、图书走入校园,在中小学中开展优秀电影周和读书月活动。

同时,在学校组织师生进行优秀革命歌曲传唱活动,真正使优

秀、健康的文艺作品占领学校文化阵地。

三是不断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未成年

人的法律意识。要选派司法人员每学期到校上法制教育课,要

以“法制进校”活动为载体,开展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生动活泼的未成年人学法用法实践活

动,努力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

4、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是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把这项基础性工

作抓紧抓好。

一是强化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衔接的工作运行机制。近

年来,全乡在推动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从实际情况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衔接还不够紧密,合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应当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

探索协同配合、互联互动的有效办法。全乡各支部要把家庭教

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安排;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

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各村、有关单位要切

实担负起指导和促进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庭教育情况作为评

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树立家庭教育的先进典型;要形成合力保证家长学校能正常开展活动。

二是建立以测评体系为导向的督查考评机制。中央文明委

制定下发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是对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具体考核办法,是指导评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基本依据。最近中央文明委又召开视

讯会议,安排布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工作,测评

成绩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自治区、市、县文明

办也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成绩作为创建文明县、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前置条件,2011年,县文明委将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测评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标准,凡是

工作做得不好的,不能评为先进,不能申报各级文明单位、文

明村镇。

三是要把“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

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

作机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各村、各部门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确定分管领导,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和工作任务。分管领导同志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及时了解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认真落

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和工作任务。各村

和相关部门要定期(每季度)向乡文明办报送有关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工作信息,研究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

大问题。

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成立领导小组,积极制定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本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工作。

附:乡站所包校一览表

中共*****乡委员会

篇6: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田坝中学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形势,全面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从《意见》下发后,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学习、宣传贯彻《意见》,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校积极采取措施,现对有关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落实

《意见》下发后,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学校“一把手”抓落实的领导机制,以确保《意见》的真正地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各个方面,组织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学校有关处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履行相应的管理责任。积极倡导全社会参与,共同投入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来。

二、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学校承担起重要责任。

首先,抓住重点,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学校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贯彻教育部根据《意见》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和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

其次,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根本任务之一,依照青少年学生的认识规律、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育内容和要求,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是职业道德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育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教育和影响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细、做活、做实。

三、开展家校共育,促进成长

学校清醒地认识到,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的良好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有力支持和配合。《意见》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校家应承担起重要责任。

1、开展家校共育,调动家长育人的积极性。

以前的家校共育只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教育思想的交流也大多是教师向家长的单向传输,在如今迅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很难适应未成年人的道德要求。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创建家长学校,制订和实施家长培训制度;建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定期通报和研究问题;建立家校互访制,落实互访任务和责任,通过问题家庭、问题学生与教师结对等形式,让家长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把他们的育人积极性调动起来,与学校共同承担起育人的重任。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

家庭教育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家庭教育的失责是形成问题学生的重要因素。针对此类情况,学校有意识地开展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一,指导家长掌握科学育人方法。针对部分家长缺少育子的良好方法,学校设立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校园心理热线(7831100)、发放学习资料、开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人思路和方法。

第二,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针对部分家长道德素质较低而影响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现状,积极地与学生家长所在的单位、村委会等部门取得联系,协同工作,共商对策,帮助督促家长能言传身教,规范自身行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

3、重视家校协调,实现“共育”的最佳效果。

学校注意到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求、态度的一致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学校努力寻找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结合点,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沟通。

第一,变对家长的被动指导为主动交流,把家长请进来,通过举办讲座、家长学校、授课等形式,让家长领会学校的育人思路,配合学校开展德育,以充分发挥共育角色的作用。

第二,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卡等形式,听取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建立并逐步完善学生在家道德行为评价表,家校联系卡、家长反馈卡的使用管理制度,让家长参与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与管理。

第三,根据品质培养的总体要求,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在家道德要求,(如尊敬父母、礼貌待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和在校道德要求(如尊敬师长、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让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能有所参照,互相促进,从而达到“共育”的最佳效果。

四、突出实效,强化管理

1、突出重点,唱响主旋律

在《意见》和《纲要》下发后,学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把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学校坚持做到突出“一个主题”,开展好“六种活动”。“一个主题”:在校园布置中有意识突出爱国主义主题,校园中显眼处有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校园中心有正规的升旗台、伟人雕像、国旗进教室,国歌响校园。“六种活动”包括:“讲、读、唱、评、观、赛”等活动(“讲”:时事、专题讲座;“读”:爱国主义格言;“唱”:爱国主义歌曲;“评”:爱国主义书籍书评;“观”:爱国主义影视片;“赛”:爱国主义知识竞赛)。

2、扎实开展“三抓”,注重实效

首先抓起始:加强不同学习阶段的纵向街接,学校对新生入学进行守则规范、校纪校规、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爱校、劳动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把《守则》、《规范》、文明习惯作为基础道德养成教育的必修的第一课。

其次抓平时:学校制定《田坝中学“红旗班级”、“红旗宿舍”评比细则》,并把其分发给学生,时刻对学生起到警示教育。同时,还要求学生作到“三管”,管好自己的口(如不出言不逊,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手(如不乱丢纸屑、不弄脏环境、不乱涂乱画),管好自己的脚(如不乱踢门、乱踢墙壁)。

第三抓及时:做到及时表彰好人好事、及时处理违规人和事,弘扬正气,鞭挞歪风邪气。

五、净化环境,提高素质。

新学年来,学校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网吧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的发展,为我们开拓了知识的新领域,丰富了文化生活;同时,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严重地腐化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学校坚持不懈地开展“打非”、“打毒”宣传,不向学生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思想。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严禁营业性歌舞厅、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录像等社会文化场所向学生开放。节假日鼓励学生自编自导内容健康、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文艺节目。同时加强与文化、教育、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有关职能部门和人民团体联系,大力繁荣和发展少儿文化艺术。为未成年人营建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自身素质。

六、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1、利用纪念日、重大节日进行国情、党情、爱国、爱党教育。

2、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3、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远离邪教、远离六合彩”的教育活动。

4、通过校运会、艺术节等大型集体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5、开展“红旗班级”、“十无校园”、“文明学生”、“孝敬教育”、“诚信教育”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6、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经常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提高耐挫力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爬山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和不畏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

7、邀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定期讲座。

8、邀请综治副校长来校上法制课,让学生心中有法,人人懂法。

9、通过举行主题班会、观看电视《今日说法》等节目,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当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极为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加以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能够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行,保证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

篇7: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建校以来,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和观念、方法、活动上的创新,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我们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为此,我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全面开展了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特色化,实现教育的长效化,努力打造双湖小学的特色文化。现将我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不断学习,使全体教职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抓紧抓好。目前我校的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积极进步、健康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已成为我校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同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某些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单亲家庭子女、失管和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问题亟待解决;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风气尚未真正形成。学校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更应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为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工作。

二.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狠抓落实

我校始终把小学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体系,加强教育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1. 完善组织,健全机构。为了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整合学校、家庭资源,共创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学生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各中队辅导员、家长委员会为成员的学校、家庭、共建的大德育领导小组。确立了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德育理论学习计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活动有措施、阶段有总结,并把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联系起来。

2.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学校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强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认真抓好每件小事,促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强化制度管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对工作任务逐项量化,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保证了对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三.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1.创新阵地建设,拓宽教育渠道。

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通过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红领巾广播站、板报、手抄报以及课外教育活动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全校学生分批观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撰写观后感。引导他们从影片中了解和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利用少管所、红岩烈士陵园等教育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机会。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

我校每月都有特定的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教育月、科普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诚信教育等,根据每月的主题安排相应的活动。例如:“三·八”节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 “五.一”节举行 “我是快乐的小主人”活动;“六·一”期间,开展文艺汇演、爱我家乡演讲比赛、讲故事、科技小制作、书画、象棋、乒乓球、篮球等活动,促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拓宽了育人渠道。

4.培养爱国情感,提高品德素养。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常抓不懈。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四.优化校园环境,培养理想文明学生。

学校能认真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做好体育锻炼达标测试和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两课两操一锻炼”活动,举行乒乓球、篮球、体操等体育单项竞赛,定期举办学校体育运动会。学校广泛开展各种体育和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如“卫生保健常识讲座”、“食品卫生安全讲座”、“防治传染性疾病”和“防治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活动,定期出版校园卫生知识版报。

潇潇春雨后,簇簇满园芳。总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后,我们要继续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文化内涵,发挥教育科研作用。以十七大精神作方向导航,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科学发展。努力在提层次、增内涵、强底蕴上下功夫,将学校建成师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努力开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新 建 小 学 2008年7月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新 建 小 学 2007年7月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新 建 小 学 2006年7月

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我们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为此,我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县教育局《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一、深入学习和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校领导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积极组织广大干部,教职工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县教育局《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刻理解《若干意见》的重大意见,通过几次学习,使全体教职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抓紧抓好。

二、以校园为主阵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1、以校园为主阵地,以集体教学为主渠道,并通过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墙报以及录象等德育系列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讲故事,看图书,看电视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各班组织进行讨论,引导他们从故事、图书、电视中了解和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德育实践活动。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尚情操,如举行爱我家乡演讲比赛;蓝球比赛、学生乒乓球比赛、唱歌、跳舞比赛、拔河比赛等体育项目比赛,通过这些有益活动,使师生们的课余生活健康、活泼、多彩和有序。

4、加强法制教育和基础教育,聘请司法部门领导来校做“普法专题报告会”,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国家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帮助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全面了解有关法律常识,提高法制观念。

三、狠抓校风建设,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1、抓队伍建设,由学校领导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人员进行调整,充实了精兵强将,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抓机制保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考评机制、评比方案、活动方案和家校联系、工作机制,形成校、家、警三方共建、三管齐下的工作制度。

3、抓班级责任制。把校风建设工作、德育工作责任到班级,班上老师是第一责任人,并与班级的评比,班主任的考核挂上钩,执行班级管理责任制和管理责任追究制,有效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四、优化校园环境,培养理想文明的学生

按照《若干意见》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德育制度和学和行为规范要求。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树立起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体现了良好的校园风貌。

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若干意见精神,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方法,克服弊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巩固现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采取更扎实的措施,努力开创我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结

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建设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根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已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渗透

第一、学校领导重视,并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员工的岗位责任制中,使全校上下围绕着同一目标在各自的层次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校长负总责,教职工全部参与的思想道德教育体制。学校制定德育德育纲要,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根据不同学年、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提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新方法、新思路。

第二、注重把握不同时期的特点,相应改革德育措施,落实方案,加大力度,全面渗透。

一方面狠抓班会课质量,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把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加以落实,要求班主任在课前要根据政教处的阶段性教育计划和安排,结合本班实际进行系统和专题教育,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进行自我教育。从新颖、活泼、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及针对性强,教育性大的班会课中活跃德育气氛。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科德育渗透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育人效果。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希望工程”、“送温暧”、“志愿者”、“手拉手”、“雏鹰小分队”、“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活动。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弘扬民族精神的楷模,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要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组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古诗文、格言和名篇佳作的诵读活动;通过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熏陶。使教学和德育有机结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再者,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实践活动课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唯一途径。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调查,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祖国和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身体力行,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使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能代代相传。

第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和形式,帮助青少年磨砺意志,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积极引导学生端正生活态度,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加强综合治理,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首先,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综合治理,第一,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净化文化市场。执法机关要经常性对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对以身试法者予以坚决取缔,净化文化市场。第二,加强对腐败现象、社会不正之风,行业不正之风的治理,以净化社会风气,消除不良影响。要通过综合治理手段严格控制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毒素进入学生生活圈内。第三,学校引导学生弱化实惠心理、自我心理、唯利心理,强化理想的信念,利他的观念,趋义的价值观,宣传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对社会流行现象持审慎态度,进行必要的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见什么炒什么,或一味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益,从而避免误导。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其辨别是非,择善而从之。

四、重视家校联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加强对广大家长的教育培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改变“重养轻教”和“养子送终”的狭隘观念,树立为国教子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自觉性、科学性。其次,提醒家长要纠正片面的人才观,树立现代化的全面的人才观。这有利于家长根据社会的需要从子女的智能、体能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既使子女得到立足社会的真才实学,又免除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同时要纠正家长新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是。第三,家长应坚持以品德为重的家庭教育观,教育子女学会做人。一方面坚决纠正家庭在子女管理上的简单粗暴,责骂处罚等错误做法;正确对待子女离家出走的现象和及时纠正其行为。另一方面,家长要以良好的作风保持家庭和睦。同时要重视对子女优良品质的塑造和培养。第四,加强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承认子女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篇8: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湖南德育资源, 开发地方德育课程, 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地统一于教材之中, 增强德育课程的地方特色, 强化德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省教育厅把每年的9月定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集中开展德育活动。同时在各种节庆日或入学、入队、入团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组织学生到韶山、花明楼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长期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等道德实践活动, 组织中小学生到农村、社区和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此外, 还积极开展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体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三是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平等受教育的权益。省教育厅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弱势群体子女都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关心和关爱。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为农村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贴, 切实解决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扎实抓好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 制定出台专门文件, 从制度上保证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在流入地平等入学。

四是建立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配合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整体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篇9: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18周岁的公民,据统计,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有3.67亿,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他们是祖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然而,在我国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环境。

未成年人在成长中所面临的消极环境

(一)家庭环境

父母关注孩子的重心是智力的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独生子女在未成年人中的比例日趋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许多未成年人成了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日常必要的家务活和照料自己生活等一些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几乎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业方面对孩子施加过大心理压力,这易引发孩子的自卑或叛逆心理。

在特殊家庭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和“暴力”家庭对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以“留守儿童”家庭为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全国人口流动的规模空前扩大,在一些家庭,父母出国留学、外出打工,往往削弱了对子女的教育,有的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这将导致未成年人学习成绩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生危机以及出现违法行为。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霓博士主持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对甘肃、河北、江苏等三省5个县的调研结果表面,中小学中单亲外出打工的孩子已占总样本数的31.5%,双亲外出打工的孩子占16.2%,二者合计为47.7%。这就意味着留守儿童占农村适龄儿童数的47.7%。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按最保守的估计,农村留守儿童也不会少于1000万。

(二)学校环境

重智育轻德育,“智育第一”的观念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素质教育虽然推行了十多年,许多学校表面上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背地里却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就是“好学校”,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一些学校把教师教学的升学率直接同奖金挂钩,同奖惩挂钩。在广大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只有成绩好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无所谓,照此影响下去,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成了软道理、软任务。学校思想道德水准的降低,造成不少未成年人学生思想道德滑坡。

师生关系出现了新问题:在新时期,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高压,学生厌学,学生负担过重,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的渠道却在缩小。《中国教育报》就中小学师生关系问题所作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有心理话最想找谁说”时,回答最想找班主任或最想找某个老师的仅占4.8%,有25%的学生认为老师只喜爱少数同学,有61%的学生认为老师与学生“接触不多”或“很少接触”。

“语言惩罚”和“心理惩罚”现象的出现:近年来,在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威吓等“语言伤害”以及孤立、冷落、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呈上升趋势。

(三)社会环境

互联网:互联网给了未成年人一个空前宽阔的天地,为他们了解、适应和改造当今世界铺就了一条无比广阔的信息高速公路,但是,互联网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据中国因特网信息中心报道,2004年6月,全国因特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其中未成年人在1500万以上。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网上交友、网络算命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一些网吧违法经营,成为淫秽、暴力、赌博、庸俗迷信等内容的藏匿之地。

音像文化制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社会的文化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各种违法经营的电子游戏厅、迪厅、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渲染色情、颓废有害的色情口袋书、庸俗不堪的文艺作品等,已成为严重腐蚀未成年人心灵的社会公害,致使部分涉世不深、意志薄弱的未成年人腐化堕落,道德失控,甚至违法犯罪。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表明,2003年全国查缴有害卡通画册和不良口袋书计239万册,共查处相关案件5326起。非法口袋书近两年来在广大中小学中颇为流行,危害极大。

毒品的诱惑:毒品泛滥作为当今世界的重大公害之一,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据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3年年底,全国累计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105万,其中,16岁以下的超过1万人,在校学生约2000多人。据近期统计,在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他们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营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环境

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是基础,环境是保障,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环境,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三个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领域。

(一)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在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文明行为、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为此,父母要尽量做到:

树立德才兼备的意识。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衡量都是讲德与才兼备,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有德无才,难以担当大任;有才无德,才足以助其奸。”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当今社会对诚信的呼唤,德才兼备的人受到青睐,企业单位招聘人员都要做才能与品德的考核,我们的社会已经树立了德才兼备的意识,因此,家长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要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有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正确处理言传与身教的关系。家庭中父母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血缘上的联系决定了家庭德育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给以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自身素质尤其是品行方面的素质必须提高。

树立家庭美德意识。家长要按社会主义家庭道德观念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保持家庭稳定,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与孩子一起共建美好的人生。

教育未成年人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父母要教育未成年人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勤奋读书,立志成才,早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和谐的学校环境

矫正教育“指挥棒”指向: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无不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可是一到教育实践中,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原因于升学考试,分数是硬指标,而思想品德没有进入考核的指标。为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矫正“指挥棒”指向,升学考试既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考核学生的思想品德,两个考核都要有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

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要改革和完善教材内容,努力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于教材中,并且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

树立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意识。教育学生做人不仅仅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也不仅仅是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情,因此,学校全体教职工要把教书、管理与育人结合起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坚持思想教育进学校网络。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人际环境,因而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交友谈心、渲染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应该重视这个崭新的思想教育阵地,将教育信息穿插在学生喜爱的板块中供同学们阅读,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开设网上“辅导员流动站”、“心理聊天室”等板块,指派专门人员上网与学生交流,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一方面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将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向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真正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加强工读学校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

(三)和谐的社会环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未成年人每天都要与社会接触,如果社会环境不好,未成年人在家庭和学校所受到的正面教育就会被抵消,甚至前功尽弃,社会各界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成年人的教育,为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未成年人常常把成年人当作他们的模仿对象,因此,就整个社会范围而言,每个成年人都具有教育者的责任,人人都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未成年人。

各类大众传媒包括新闻媒体、文化、出版等部门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大众传媒要大力向未成年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通过大力宣传符合社会积极道德风尚的新事物、新典型来教育引导感召青少年,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品格。文艺部门要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使文艺作品符合未成年人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相统一。

严厉打击各类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坚持不懈地开展“打黄打非”斗争,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推广绿色上网软件,为家长监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要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方净土。

上一篇:对照检查剖析材料下一篇:我的心愿2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