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2024-05-03

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精选5篇)

篇1: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

见(全文)http:// 2011年08月18日11: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打击拐卖犯罪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全文如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1〕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人口流动加速、一些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保护水平,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家庭监护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严厉打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

坚持救助保护和教育矫治并重。积极主动救助流浪未成年人,保障其生活、维护其权益;同时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制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

坚持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司法等手段,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责任,不断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未成年人外出流浪。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各方协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救助保护工作的合力。

三、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措施

(一)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救助保护。公安机关发现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应当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其中由成年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进行调查、甄别,对有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嫌疑的,要依法查处;对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携带流浪乞讨的,应当批评、教育并引导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无力自行返乡的由救助保护机构接送返乡,公安机关予以协助配合。民政部门要积极开展主动救助,引导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城管部门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应当告知并协助公安或民政部门将其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对突发急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和民政、城管部门应当直接护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作用,组织和动员居民提供线索,劝告、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救助保护机构求助,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二)加大打击拐卖未成年人犯罪力度。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拐卖未成年人犯罪,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要一律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比对,及时发现、解救失踪被拐未成年人。加强接处警工作,凡接到涉及未成年人失踪被拐报警的,公安机关要立即出警处置,认真核查甄别,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立案工作,实行未成年人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充分调动警务资源,第一时间组织查找。建立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打击拐卖犯罪工作机制。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被拐未成年人的调查、取证和解救工作。

(三)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回归家庭。救助保护机构和公安机关要综合运用救助保护信息系统、公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和向社会发布寻亲公告等方式,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对查找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及时安排接送返乡,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要在购票、进出站、乘车等方面积极协助。流出地救助保护机构应当通知返乡流浪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救助保护和帮扶工作。流出地救助保护机构要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对确无监护能力的,由救助保护机构协助监护人及时委托其他人员代为监护;对拒不履行监护责任、经反复教育不改的,由救助保护机构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

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在继续查找的同时,要通过救助保护机构照料、社会福利机构代养、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予以妥善照顾。对经过2年以上仍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公安机关要按户籍管理有关法规政策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以便于其就学、就业等正常生活。对在打拐过程中被解救且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婴幼儿,民政部门要将其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抚育,公安机关要按规定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

(四)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救助保护机构要依法承担流浪未成年人的临时监护责任,为其提供文化和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等救助保护服务,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要协助司法部门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救助保护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或替代教育,对沾染不良习气的,要通过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矫治不良习惯,纠正行为偏差;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对流浪残疾未成年人,卫生、残联等部门要指导救助保护机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

(五)强化流浪未成年人源头预防和治理。预防未成年人流浪是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源头预防是解决未成年人流浪问题的治本之策。家庭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流浪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家庭履行监护责任的指导和监督,对困难家庭予以帮扶,提升家庭抚育和教育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村(居)民委员会要建立随访制度,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要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要报告公安机关予以训诫,责令其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学校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教育资助和特别关怀。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适龄儿童辍学、失学信息通报制度,指导学校做好劝学、返学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积极做好协助工作。

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纳入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工作、“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将流浪残疾未成年人纳入残疾未成年人康复、教育总体安排;充分发挥志愿者、社工队伍和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其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教育、矫治等服务。

四、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救助保护工作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建立民政部牵头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和督促地方做好工作。民政部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定期通报各省(区、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建立挂牌督办和警示制度。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力、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严重的地区,追究该地区相关领导的责任。

(二)完善法律法规。抓紧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修订相关工作,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制度,健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安置和源头预防等相关规定,规范救助保护工作行为,强化流浪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和保护,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加强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现有救助保护机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作用,不断完善救助保护设施。要加强救助保护机构工作队伍建设,合理配备人员编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救助保护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对救助保护机构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公安机关要根据需要在救助保护机构内设立警务室或派驻民警,协助救助保护机构做好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保障工作,地方财政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补助。

(四)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中华民族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开展慈善捐助、实施公益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营造关心关爱流浪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篇2: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保护工作的贯彻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8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民政部等国家六部委的负责同志结合各自部门工作职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措施和要求。为贯彻落实全国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政策,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全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有关举措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人口流动加速、一些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切实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

助保护工作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民生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全面认识加强未成年人中特殊群体救助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法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家庭责任,净化社会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明确部门责任,强化工作措施

(一)综治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的职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并检查落实。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内容,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不力、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乞讨现象严重和街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数量庞大的地区下达督查通知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和单位予以表彰。

(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部门要把做好需要救助保护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体工作之中。同时,要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活动。

(三)民政部门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发展规划,研究制订本市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工作规范,指导各区县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的监督管理,逐步研究、探索建立具有本地、本部门特色的、完善有效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网络体系。

民政部门要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硬件设施和内部运行机制,增加儿童收养床位和工作人员,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孤残儿童的接收、抚养、教育、医疗、康复、国内收养和涉外收养工作程序,积极探索适合孤残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养育模式,为孤残儿童提供优质服务。

要加强与流出地相关部门的协调与联系,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受助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臵。与教育、公安、卫生、劳动和司法行政等部门一道对受助未成年人提供文化知识教育、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救助项目。协调公安等部门对轻微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实施保护性救助。对因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的外地服刑人员或被治安拘留、刑事拘留、逮捕等被羁押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临时生活照料;对因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的本市服刑人员或被治安拘留、刑事拘留、逮捕等被羁押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救助保护。

(四)公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遗弃未成年人以及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指使、教唆未成年人进行扒窃、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幕后组织人员,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公安、城管部门要积极协助救助保护机构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管理。对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的流浪未成年人,要及时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领回,暂时无法查明其监护人或其监护人暂时无法接领的,按照分类救助原则,护送至相应机构进行救助。

公安机关要在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设立警务室,负责站内治安管理工作,并协助救助保护机构做好受助未成年人入站安检、身份查询、法制教育等工作。

公安、城管部门负责社会上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不够刑事或治安处罚,且无法查找其监护人或其监护人暂时不能接领的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进行身份甄别和情况核实,协同民政部门做好联系接领、护送等事宜。对于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公安机关负责核实基本情况,积极与其他监护人或其户籍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促其早日由其他监护人或流出地政府有关部门接回,或由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合对其实施护送。对需办理迁移手续的,公安部门要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五)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等部门编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参与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和儿童福利设施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事业发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

(六)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学校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要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外出流浪,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教育资助和特别关怀。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适龄儿童辍学、失学信息通报制度,指导学校做好劝学、返学工作,对于返回我市安臵的适龄未成年人,要按照就近的原则保证及时接收其入学。

要积极支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内部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加强监督与指导,逐步探索适合受助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教育模式,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并提出意见,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专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逐步纳入教师职称评聘体系。

(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工作。协助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护送返乡途中的医疗保障工作。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积极支持并协助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教育以及必要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指定定点医疗机构,对突发疾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及时进行救治。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应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的防疫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注意监测并及时处理传染病疫情。

(八)财政部门要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经费以及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考虑,予以保证。合理制定相关经费标准,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医疗、安臵等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资金(含突发急病流浪未成年人医疗救治费)列入预算,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保障工作。

(九)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将流浪未成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纳入当地培训就业工作计划,依法对介绍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就业的职业介绍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监察。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年满16周岁有就业能力并登记失业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积极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配合,组织流浪未成年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监督与指导,帮助流浪未成年人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他们回归社会创造条件。对于孤儿成年后具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十)司法部门要坚持未成年人利益优先原则,依法办理涉及流浪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依法严厉打击遗弃、诱骗、拐卖、残害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

人和利用未成年人从事非法活动的犯罪活动,对组织操纵和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要及时受理并依法办理涉及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庭审中要加强思想疏导,积极配合社区矫正进行教育转化。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消除隐患,做好未成年人外出流浪的预防工作。积极引导法律服务人员为未成年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配合公安机关打击与流浪乞讨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民政部门做好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的服刑人员子女帮扶工作。

(十一)铁路、交通等部门要在购票、进出站、乘车等方面积极协助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为接送流浪未成年人进出站等提供方便。

(十二)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认真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儿童福利机构编制的审核工作,确保有关工作正常开展。

(十三)共青团、妇联组织要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安康计划”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

划。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社工工作站,动员、组织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对受助未成年人的劝导、服务、教育、救助等工作,倡导和推进社会热心人士支持、参与照顾和家庭寄养等安臵工作。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受助未成年人物质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关爱。

(十五)残联要协助民政、公安等有关部门,对外省市流入的残疾流浪未成年人,积极与其户籍所在的省(市、区)残联联系,做好救助保护工作;对本市籍残疾未成年人和成年后的孤残儿童,积极协同其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做好教育、医疗、送返、就业、安臵等工作。组织人员对聋哑流浪未成年人进行手语翻译与培训。积极开展流浪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

三、健全救助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公安保障、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市、县两级要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和督促地方做好工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力、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严重的地区,追究该地区相关领导的

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紧密协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各部门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制定具体有效、操作性强的实施细测,如强对本系统基层单位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早期预防和干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早期预防干预、返乡流浪未成年人安臵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抚养、监护等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责任制,指导各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重点时期、重点地区的救助保护工作,指导街道、乡镇、居、村委会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家庭对未成年人应履行的抚养监护责任,对符合我市救助条件、家庭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人员纳入本市社会救助范围,给予生活救助和医疗、教育等救助,也可采取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开展帮扶救助工作。对父母离婚、死亡、判刑、受虐待等发生家庭变故的未成年人,积极协调安排好抚养和生活等有关事宜。

(三)加强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建立一所市级永久性的、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保障到位的儿童福利中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县(市、区)要按照分级负担原则,根据“十二五”时期儿童福利设

施建设规划,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儿童福利设施建设,切实满足孤残儿童救助工作需要。要加强救助保护机构工作队伍建设,合理配备人员编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救助站(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对救助站(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公安机关要根据需要在救助站(救助保护中心)内设立警务室或派驻民警,协助救助站(救助保护中心)做好管理工作。

篇3: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在这次康复训练过程中, 我们从六个方面进行, 即文化教学、习惯培养、安全教育、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以及健康教育。而针对自闭儿童, 除了上述几点外, 我们还开展了两次小组, 让他们不仅从书本上学到东西, 而且通过参与各类活动, 能够敞开心扉, 学会悦纳、接受他人。

1. 课堂教学

目的:通过课堂教学, 挖掘内心想法, 有利于自闭儿童情感的抒发和情绪的宣泄。

课堂内容:以美术治疗与音乐治疗为主, 其他课程辅助。

选定理由:美术治疗——自闭症儿童是以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特点的精神疾病, 无论从成因, 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与成年人的自闭症都有很大的区别。美术治疗是在工作者的协助下, 实现透过美术创作表达存于内心而未表达出的思想与情感, 美术对儿童而言, 是一种最初的语言, 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讯息传递, 是儿童表达自己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它不需要依赖于日常语言, 绘画过程本身有助于自闭症儿童情感的抒发和情绪的宣泄, 促使其心理因素的健全、和谐发展。

音乐治疗——通过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 工作者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 以及在治疗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具体内容:美术治疗—— (1) 先通过热身练习, 使自闭儿童有机会熟悉美术疗法, 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帮助降低儿童对美术治疗体验的敏感度, 使自闭儿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疗中, 将思想和情感尽可能的表达出来。 (2) 通过创作不同类型的肖像和自我象征的过程让自闭儿童注意力调节到他们自身、他们的外貌、体型、和态度, 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更多的领悟。而在这个过程中, 团体成员的反馈对自闭儿童至关重要, 这可让他们意识到平常被忽略或否定的部分。 (3) 通过自发性绘画, 用非威胁性的方式表达出他们的问题、感受、恐惧、期望和关注, 以此挖掘内在无法表达的潜意识内容。 (4) 团体绘画有助于团体成员在交往上有所改善。

音乐治疗—— (1) 先通过救助站的相关人员, 了解自闭儿童的基本情况 (包括行为、语言、动作、饮食等) , 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训练计划, 这包括日计划与周计划。 (2) 利用孩子的天性, 将音乐灌入游戏中, 让自闭儿童参与其中, 这可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3) 举行一系列小合唱, 让自闭儿童参与其中, 这可以消除他内心的羞涩, 也可以让他们在团队中大胆表现自己。

2. 小组活动

目的:以活动为媒介, 精心为儿童创设一个充分自由、没有任何压力的良好环境, 让自闭儿童通过儿童, 自然地表达情感, 将内心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玩”暴露出来。

活动内容:简单的拼图游戏和情景模拟

具体内容:拼图游戏—— (1) 先让孩子对照模板拼一次。 (2) 把模板拿开, 让孩子重新拼一次, 若孩子有困难, 志愿者可在旁指点一下, 若最早拼完, 大家应该给予掌声。 (3) 到最后, 要做到合理、公平, 不能偏爱那一个小孩, 让大家都感受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情景模拟—— (1) 先让孩子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 (2) 要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让他感觉大家对他的重视。 (3) 要对每个表演的小孩做一个恰如其分的点评。

(情景模拟是在孩子已敢大胆并且能基本说出自己想法时, 使用更佳)

除上述两种之外, 平常生活中, 我们常用行为矫正对其进行治疗。如系统脱敏法、行为塑造法、代币治疗法等。

二、社工介入自闭儿童问题的优势分析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助人的职业,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已经用知识价值和技能的金三角把自己武装起来, 知识、价值和技能的金三角代表当代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最高成果。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内涵是助人自助, 人本主义价值理念, 突出案主中心, 强调为案主的需求提供帮助和人文关怀, 是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体现。

社工具有全面的知识作后盾。自闭症儿童在思想, 价值观, 行为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要解决这些偏差行为具有很大的难度, 而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无法科学, 正确的处理和治疗自闭症儿童的偏差行为。

未保中心里的服务人员, 一般只是从事生活性服务项目, 而对自闭症儿童关注和保护不够。社工拥有有效倾听, 同理心, 对质;能运用小组治疗技能, 促使自闭症儿童发挥自我潜能, 矫治偏差行为等等。社工能有效的促进案主的自我发展, 实现真正的自助。

三、社工介入自闭儿童问题的反思

1. 社工介入所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政策支持。

(2) 周围环境。

(3) 社会工作者问题。

(4) 经验缺失。

(5) 对未保资源利用度不够。

2. 社工应如何更好地介入自闭儿童问题的治疗

(1) 了解自闭儿童的所缺所求, 积累经验, 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

(2) 明确自己在不同角色中的地位。

(3) 在不同的情景所选用的方法要得当, 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灵活的运用。

四、对策和建议

社工介入自闭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一方面它需要社会支持, 另一方面社工自己要总结经验, 根据自闭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活动。

1. 政策的制定和宣传

通过呼吁有关部门制定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政策, 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由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和专业的康复训练服务, 这就为其解决了基本问题。社会上有这样的孩子, 不是某一个机构的责任, 而是大家要一同来面对, 所以政府有责任去提供各种形式的福利。

2. 扩大宣传力度

在关注流浪儿童的同时, 要保持与媒体的联系, 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群特殊的孩子, 把爱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让这群孩子意识到社会在关注他们, 也让他们感受到的人间温暖。

3. 新增一些社工项目, 让社工的介入更顺畅、有效

篇4: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摘 要:通过在Z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的流浪未成年人安全教育项目为案例,介绍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分析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同时对我国体制内救助机构引入社会工作实务进行反思。

关键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服务;社会工作;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92-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剧以及城市人口流动的加速,流浪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城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极其恶劣,他们居住无定所,衣食无保障,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而经常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其负面效应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工作介入到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中,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救助服务,促进救助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本文通过在Z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的流浪未成年人安全教育项目为案例,介绍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分析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同时对我国体制内救助机构引入社会工作实务进行反思。

一、案例背景

(一)机构基本情况

Z市救助管理站是集救助、保护、管理、教育、安置于一体的临时救助机构,承担着Z市日常救助、跨省护送和对市属八区十一县(市)救助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的任务。Z市救助管理站建筑面积5 4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救助站内部设施齐备,不仅设有男、女、儿童、老弱四个救助管理分区,还专设了医务室、电教室、康复室、阅览室、浴室等。儿保科是救助管理站的下属科室,主要负责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能为:1)按照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重点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2)负责了解受助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状况,外出原因,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3)负责与受助儿童家人、学校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帮助其尽快返回户籍所在地。

(二)项目背景

2011年6月—9月,黑龙江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两名大三学生在Z市救助管理站儿保科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社会工作专业实践。

我们在Z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分别从救助站领导、儿保科的管理人员、站内工作人员、受助儿童等层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需求评估。评估中我们了解到流浪儿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安全感,对他人缺乏信任;二是流浪儿童对救助站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曾多次发生儿童未经允许私自离站的现象;三是流浪儿童在流浪过程中为生存所迫,学会了撒谎、欺骗,养成了较多不良习惯,如吸烟、说脏话。

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流浪儿童的生存环境恶劣,无法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加之自身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范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流浪儿童在流浪过程中多数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这也使流浪儿童逐渐形成了仇视社会,是非不分的扭曲人格,严重影响了流浪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使之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需求评估结果,我们认为,流浪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中,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且应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既是其回归社会后能够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目标。针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安全教育,既可以配合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目标,又能够提升流浪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被确定为此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目标。

二、服务过程

(一)项目方案设计

1.项目目标

总目标:提高流浪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回归社会后能够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

(1)消除流浪未成年人的抵触情绪

(2)提升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

(3)补充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知识

(4)提高流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后的自我保护能力

2.服务内容

在明确服务对象需求及项目目标后,项目组计划在救助站内,通过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二)项目实施

1.初步的心理辅导

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缺乏安全感,对他人信任度低,对救助站存有较强抵触情绪等心理层面的问题,项目组对新入站的流浪儿童首先进行了初步的心理辅导。通过个别访谈,了解流浪儿童的情绪状况,通过以情相待来设法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缓解其抵触情绪,建立初步的信任,为接下来进行的安全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实施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直接询问流浪儿童的家庭状况和流浪经历,而是抱着和孩子们交朋友的心态与他们交流,谈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兴趣为切入点,寻找共同话题。从整个效果来看,经过第一次交流,孩子们基本消除了对我们的陌生感,工作取得了基本的信任。

2.安全教育小组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作用非常显著。项目组通过运用小组工作,充分将小组的趣味性与孩子爱玩的天性结合在一起,对在站的流浪未成年人开设了安全教育小组。旨在提升流浪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趣味活动中学到更多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与安全知识,从而提高流浪儿童的自我保护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由于站内的流浪未成年人数量较少且停留时间较短,因此,项目组将小组的性质确定为开放式小组以适应站内儿童的不断流动。实施过程中,虽然我们在计划设计之初已对站内受助儿童的数量及流动情况有了前期的了解,也做了很多的准备,但儿童数量过少(有时仅剩一人)以及频繁的流动还是给小组的顺利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由于初次带领这种成员频繁流动的开放式小组而产生了较大的不适。

3.安全教育手册

由于站内受助儿童的停留时间短且停留时间不固定,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是无法实现的,为此,项目组设计了通过给儿童发放简明易懂、方便携带的安全手册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儿童文化程度低、在站停留时间短的现实问题。

安全手册由项目组针对流浪儿童的实际特点自行设计并精心制作而成,内容主要侧重于流浪儿童在返乡、回归社会、甚至是再次流浪时可能会遇到的危机情况的处理。包括:自我保护的必备素质、衣食住行的安全禁忌、紧急求救的基本方法、依法进行的自我保护、制止犯罪的必要对策等五个方面。在安全手册的封面等显著位置上,项目组还将Z市救助管理站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以及危急时刻的报警、求救电话印在了上面,方便儿童在必要时使用。安全手册的制作要求一定要简明易懂、图文并茂,方便儿童阅读,同时保证制作精美、方便儿童携带。

在安全手册的实际发放中,我们发现它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受助儿童将它视作礼物一样在手中不停地把玩翻看,对它充满了好奇,这也让项目组成员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4.离站欢送会

针对即将离站的流浪儿童,项目组设计了小型的离站欢送会,欢送会上流浪儿童与其他在站儿童一起重温在站期间的收获,彼此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项目组的工作者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为离站的儿童送上他们真挚的祝福和临别赠言,让离站儿童感受到友谊、温暖和关爱。

在受助儿童分享彼此内心感受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受助儿童由最初进站时的排斥对立情绪,到此时即将离站时些许不舍的情绪变化,虽然他们在站时间很短,但这短短的几天却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全、快乐与温暖。

5.社区宣传

由于救助站内的流浪未成年人人数有限,停留时间短,仅对站内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安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项目组还走上了街头、车站等人流较大的流浪未成年人主要活动地带去开展社区宣传。一方面,直接给街头上的流浪儿童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并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取得流浪儿童的信任,告知其救助管理站的主要职责,游说其接受救助管理站的无偿护送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倡导社会公众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关注。通过社区宣传使我们的服务项目可以有更广泛的辐射范围。

(三)评估

在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环节,项目设计之初项目组曾考虑通过类似于基线评估的方法对流浪儿童入站时与出站前的状况进行若干对比,运用定量的方法考量项目实施效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很多受助儿童的在站时间仅有3-5天,更短的只有1天,如此短的停留时间,定量评估显然并不适用,根本无法测出效果。为此,项目组在评估方法上做出了调整,采用了定性评估方法,通过工作者的观察、主观感受、机构领导及工作人员的评价等方式来进行。

通过项目工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观察及主观感受,我们认为受助儿童首先在情绪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入站时的封闭、对立情绪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缓解。其次,小组的开展及安全手册的发放为受助儿童补充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远离危险的常识和知识,相信对于儿童今后的生活一定能够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机构领导在谈到此次项目时说道,自项目开展以来,机构再没有发生过受助儿童未经允许私自离站的情况,大大地减轻了机构看管受助儿童的工作压力。工作人员则认为,项目中各项活动的开展让他们大开了眼界,原来救助工作可以用这么多的活动形式来做,普通的安全教育原来也可以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的学习。

三、工作反思

(一)要根据流浪儿童的特点灵活地设计并实施活动

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救助社会工作在我国没有太多经验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各项活动的具体设计上更要紧紧围绕流浪儿童的特点去灵活地设计并实施。如在建立专业关系阶段,工作者切不可直接询问儿童的家庭住址、流浪原因等类似容易让流浪儿童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而是要以与其交朋友、聊天的方式去交往,逐渐建立信任,慢慢打开局面。再比如,针对受助儿童在站时间短、且时间不固定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的活动,作为站内安全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主要围绕流浪儿童在返乡、回归社会、甚至是可能出现的再次流浪时,有可能会面对的危机情况处理方面的知识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安全手册完全依照儿童的理解能力与审美方式进行设计与制作,同时方便儿童随身携带,因此受到了流浪儿童的欢迎。总之,各项活动内容没有模板可供参考,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发并在实践中总结,但围绕流浪儿童的特点,灵活地设计与实施却是不变的原则。

(二)救助机构的流浪儿童救助理念仍然滞后

近年来,我国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投入不断增大,这使得救助机构的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进,较之过去已有了明显改善。但救助机构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所秉持的理念却仍显滞后,服务理念明显不足。

2006年民政部等中央十五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流浪儿童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安机关对于执行公务时发现的流浪、乞讨儿童,应当及时将他们护送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所有被送进救助机构接受救助的流浪儿童,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脱离救助机构。在救助机构内,救助机构对受助对象享有一定的管理权限[1]。

为了防止机构内的流浪儿童未经允许擅自离开,救助管理站往往会采取一定的防范、安保措施,通过限制机构内流浪儿童的自由活动时间与空间或派专人看管的方式避免儿童“外逃”。这样一来,原本意在保护流浪儿童的救助机构实际上成了剥夺其人身自由的“监狱”。导致很多流浪儿童宁可在外流浪也不愿意进救助站接受救助,这种“一厢情愿”的救助方式限制了救助机构作用的有效发挥,无疑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体制内救助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必须依靠政策推动

救助站现阶段对于流浪未成年人实施的救助方法主要是临时性的生活保障及护送返家。但对于流浪儿童更为重要的心理疏导、社会适应、义务教育等更高层次的专业服务,救助站却很少涉及。这除了与站内专业人员匮乏、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关外,激励机制的缺乏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国现阶段的各类救助机构均属于地方民政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与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没有直接联系,而制度只要求机构提供上述的临时性生活保障及护送返家这种物质层面的服务。对流浪儿童开展心理疏导、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高层次服务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投入对于机构来说却并不会增加任何收益,因此,对于体制内的救助机构来说,没有政策层面的推动,仅有爱心是无法实现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的。

(四)护送返家是否是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最终目标

现阶段救助机构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的主要程序为,当流浪儿童主动或被动(被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移送)的到救助机构寻求救助时,救助机构将根据儿童提供的家庭信息,努力与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若能顺利联系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则儿童将被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或儿童户籍所在地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护送回家,亦可由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直接领回家,最终实现流浪儿童返家的救助目标。这种救助方法对于那些因走失、被他人拐卖、一时冲动离家出走等情况而流浪的儿童而言,不失为有效的救助方法。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流浪儿童选择流浪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家庭或社会排斥造成的。这些儿童家庭有的已经解体,无人管教他们,有的家庭存在功能障碍、缺乏温暖,甚至有的家庭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虐待等。所以当我们按照政策把他们护送回家时,无异于对他们是另一种伤害。许多孩子被送回家不久又再次流浪。

因此,当儿童的生存环境并未得到解决或有效改善,导致儿童流浪的原因并未消除时,简单的将其护送回家根本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不仅造成救助机构的重复救助,对儿童的成长也会造成更多的伤害,我们今天的救助也更显得苍白无力。“实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不仅仅是让他们回家,而且要让他们得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回归”[2]。因此,以回归为导向的救助服务应取代以回家为导向的服务。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机构介入,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多方努力,各相关机构共同协调配合,建立一个能让流浪儿童真正回归社会的全新救助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宝芳.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社会工作:理论版,2011,(7):92.

[2]赵莉.重塑心灵:救助中心内流浪儿童的心理干预实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14.

篇5:国办下发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意见

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学校在推动农村流浪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流浪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现结合我校实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流浪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对流浪儿童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流浪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流浪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组织机构:成立寨子小学关爱流浪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汪运军

副组长:史河龙范 腾

成员: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三、主要措施:

(一)摸底排查:抽调有关教师组成工作组,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本教育服务区流浪儿童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登记造册,建立信息数据库,为开展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专项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1、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使“流浪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加强对流浪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积极组织、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流浪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流浪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流浪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流浪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流浪儿童制度。

在流浪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

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流浪学生谈心,随时掌握流浪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流浪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流浪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流浪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流浪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流浪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流浪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流浪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流浪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流浪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流浪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流浪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流浪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流浪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流浪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班级要向流浪儿童的家长公布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流浪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班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

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班级每学期进行一次“流浪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流浪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班级在“流浪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寨子小学

上一篇:摘抄赞美父亲的句子下一篇:迷之微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