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说需求的读书笔记

2024-05-22

科学说需求的读书笔记(精选4篇)

篇1:科学说需求的读书笔记

。没想到经济学也可以应这种方式表达,不得不说这次是真长见识了,一直以为经济学是枯燥乏味的,这次算是明白语言的伟大力量了!

很佩服张五常教授的文笔,诙谐风趣很有亲和力,他用这样的语言反证了各种社会不好的经济现象和不合理的经济理论,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证来证明他的观点,任何专业的`经济理论解释都不如用现实中的普通事情表现的清楚明白。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张五常教授在说人生哲理,甚至让我怀疑到了这本书的主题,难道不是经济学的书刊吗?后来我发现,人生哲理与经济学是相通的,人类的社会文化很奇妙啊!仔细想想经济学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人生哲理也离不开人,由此就通了。发现张五常教授很喜欢纰漏社会现实中黑暗的东西。其实想想经济学也是亦黑亦白,亦正亦邪的结合体。换句话说,张五常教授在批评社会现实的黑暗时其实也就揭露了经济学中不好的东西。例如,他在第三章写到的,从民国时期各个作家的收入和支出,我就明白了这个经济学和社会现状是很有关系的,二者相互影响呗,极端的结果是使好的更好而坏的更坏,剩下的就是中和了。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都会有经济学发挥作用的余地,也都是一样的经济学,只是呈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规律,明白其中的原理但不是“套套逻辑”。认真想想自己一直都生活在“套套逻辑”里面,对于经济学讲些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经济学一直是稀里糊涂,看完这本说之后稍微有些明白,经济学不仅仅是那些公式和定理,公式和定理是被圈起来的框框,而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条条框框,比如说竞争,哪有那么美好的环境让你去研究啊,任何真相的表面都披着一层皮或者说是一层膜,让你对他模糊不清,就像我现在对经济学模糊不清是一样,不撕开这层表皮是不行的,

虽然说过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我还是只能看懂一点点的表象,再往深里面我就理解不了了。我感觉越是通俗易懂的书道理越是深奥。像张五常教授说的那些例子我只能是看看好像是这个理,具体怎么样我就不明白了,说穿了张五常教授的例子我就只能看看热闹,深入就没我什么事了,能力有限作为初学者我只能说我学业不精。很羡慕张五常教授随心所欲的运用各种理论,那是集大成者的表现。说实话我有点惭愧,对于张五常教授书的表层意思都理解不了。再回头看看那些经济学理论,自己对它们只是记住并没有理解,就像是张五常教授说的有点套套理论,并不明白理论的真实性。

关于需求这个概念,我的理解就是人们想要的,其实我觉得不用那么复杂吧,研究来研究去都是看人,这又回到了我开头说的经济学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不管研究什么都离不开人,张五常教授说一个人的经济学很简单,一旦增加就会很复杂,哪怕是只有两个人,所以呢这个人啊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再说这个科学,张五常教授说要摒除个人的感情,这个对人来说太难了吧,就像张五常教授说的就算是科学家他得出的结论也是夹杂个人感情的,只能说比较科学。还有就是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论和基础知识,那么又得谈到张五常教授说的理论的真实性,人们喜欢说这是常识,那么什么又成为常识呢?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张五常教授说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很明显嘛,什么事实啊,用这个就能解释另一个?很多人们认为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什么称为理所应当,没有确切的答案,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形成了套套逻辑,所以科学才开始不再是科学,因为一开始就错了。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明白好多东西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很大,索然说整体的经济学没看懂吧,但是从中看到了一点人生感悟,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篇2:科学说需求的读书笔记

初看《科学产需求》的标题时以为是专业性的经济书刊,看完以后改变了我的想法,我自认为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易懂的经济读本,他对于每个观点的解释都十分详细,而且做到以事实说理,比用专业术语要更有说服力,证明充分让人不服都不行。没想到经济学也可以应这种方式表达,不得不说这次是真长见识了,一直以为经济学是枯燥乏味的,这次算是明白语言的伟大力量了!

很佩服张五常教授的文笔,诙谐风趣很有亲和力,他用这样的语言反证了各种社会不好的经济现象和不合理的经济理论,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证来证明他的观点,任何专业的经济理论解释都不如用现实中的普通事情表现的清楚明白。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张五常教授在说人生哲理,甚至让我怀疑到了这本书的主题,难道不是经济学的书刊吗?后来我发现,人生哲理与经济学是相通的,人类的社会文化很奇妙啊!仔细想想经济学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人生哲理也离不开人,由此就通了。发现张五常教授很喜欢纰漏社会现实中黑暗的东西。其实想想经济学也是亦黑亦白,亦正亦邪的结合体。换句话说,张五常教授在批评社会现实的黑暗时其实也就揭露了经济学中不好的东西。例如,他在第三章写到的,从民国时期各个作家的收入和支出,我就明白了这个经济学和社会现状是很有关系的,二者相互影响呗,极端的结果是使好的更好而坏的更坏,剩下的就是中和了。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都会有经济学发挥作用的余地,也都是一样的经济学,只是呈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规律,明白其中的原理但不是“套套逻辑”。认真想想自己一直都生活在“套套逻辑”里面,对于经济学讲些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经济学一直是稀里糊涂,看完这本说之后稍微有些明白,经济学不仅仅是那些公式和定理,公式和定理是被圈起来的框框,而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条条框框,比如说竞争,哪有那么美好的环境让你去研究啊,任何真相的表面都披着一层皮或者说是一层膜,让你对他模糊不清,就像我现在对经济学模糊不清是一样,不撕开这层表皮是不行的。

虽然说过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我还是只能看懂一点点的表象,再往深里面我就理解不了了。我感觉越是通俗易懂的书道理越是深奥。像张五常教授说的`那些例子我只能是看看好像是这个理,具体怎么样我就不明白了,说穿了张五常教授的例子我就只能看看热闹,深入就没我什么事了,能力有限作为初学者我只能说我学业不精。很羡慕张五常教授随心所欲的运用各种理论,那是集大成者的表现。说实话我有点惭愧,对于张五常教授书的表层意思都理解不了。再回头看看那些经济学理论,自己对它们只是记住并没有理解,就像是张五常教授说的有点套套理论,并不明白理论的真实性。

关于需求这个概念,我的理解就是人们想要的,其实我觉得不用那么复杂吧,研究来研究去都是看人,这又回到了我开头说的经济学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不管研究什么都离不开人,张五常教授说一个人的经济学很简单,一旦增加就会很复杂,哪怕是只有两个人,所以呢这个人啊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再说这个科学,张五常教授说要摒除个人的感情,这个对人来说太难了吧,就像张五常教授说的就算是科学家他得出的结论也是夹杂个人感情的,只能说比较科学。还有就是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论和基础知识,那么又得谈到张五常教授说的理论的真实性,人们喜欢说这是常识,那么什么又成为常识呢?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张五常教授说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很明显嘛,什么事实啊,用这个就能解释另一个?很多人们认为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什么称为理所应当,没有确切的答案,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形成了套套逻辑,所以科学才开始不再是科学,因为一开始就错了。

篇3:科学说需求的读书笔记

经济解释,顾名思义,是对经济现象的“为什么”分析,是用科学的逻辑和方法,以诠释经济学领域中的现象和行为。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张五常先生删繁就简、化难为易,从庞杂的经济理论中抽取出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需求定律,并尝试通过对这一理论的画面展开,而对经济学做出一定的解释。

需求定律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基础,其理论内涵表现为当其他因素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量将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呈现反向的变化趋势。新古典经济学派广泛地运用数据、公式、曲线等数学元素,将需求定律解释为一条以价格为纵坐标、以需求量为横坐标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需求曲线的负利率,呈现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反比关系。由此,新古典经济学家者们推出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导向机制:商品价格对需求量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不同于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数学形式,张五常先生独辟蹊径,着眼于现实场域,列举了栩栩如生的生活实例,以此为理论佐证,将抽象的需求定律变得通俗易懂,向大众娓娓讲述科学的需求定律。

所有的自然科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最终都能提炼出深刻的哲学理念。经济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环节,其理论的推理、成立、发展无不是以哲学作为最高意义上的思想指导。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一书中,张五常先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以达成对需求定律的科学释义。这一释义过程以哲学作为最高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充满着哲学的思辨,主要表现为基础假设、变与不变、科学方法三大哲学理念。

二、《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

第一,以基础假设为研究的起点。在经济学内,五常先生提出两个基础假设。其一,“经济学的第一个公理是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个人做出,可以被推测的选择(predictable choice)而起。”无论从多么宏观的视角来谈论经济,其实质上无非是个人的经济行为相互叠加而形成的经济现象。人作为最基本的经济个体,通过经济选择,而产生相应的效应及经济现象。无论这个选择是自由或被迫,好或坏,都无关价值观的取舍,关键在于选择产生的经济效应。个体的经济行为不断叠加形成经济现象,对这些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就必须先推导出单个人的经济行为。在这里,前提不言而喻,单个人的经济行为必须是可以被推测的,这是我们的基础假设。其二,人的自私假设,“这里说的‘自私’是‘局限下争取个人利益极大化’。”“自私”其实是从英文private翻译过来的,先生认为这一译义差强人意,因为此“自私”非彼“自私”。Private更注重于个人隐私,而五常先生“自私”是假定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张五常先生在对经济学做出分析和解释之前,提出了基础假设的构想。基础假设必须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如果没有公开的、共识的、普遍的基础假设,那么以需求定律为代表的一切经济理论均无法展开。人们如果对某事物的基本立场、基本视域产生歧义,众说纷纭、各执己见,那么是不可能推出具有较广泛解释力的理论或普遍的定律和公理的。确立一个共同的起点作为游戏规则,是学术界获得丰硕成果的基本立提。

第二,以变与不变推出需求定律。张五常先生在推出需求定律时,强调了“变与不变”。需求定律以价格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是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随价格的负相关变动。如果细心观察,我们自会发现其中的悖论。如果其他因素均不变,那么价格又是如何变动的。要想从逻辑上推导出需求定律、维护其解释力,确定哪些量变可变、哪些量不变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变与不变的处理是一种哲学,它不仅可以打破自身存在的悖论,亦有效地规避了吉芬反论。吉芬物品是劣质物品的极端化,当劣质商品价格下降致使实际收入上升时,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需求量将随价格同方向变动。吉芬商品推不出需求定律,心理预期的需求量受到现实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总是不能如一,除非我们对其他因素的变与不变进行限定。张五常先生在维护需求定律的解释力时,确立了一套独特的选择标准,尽可能少的不变量、多的变量,简单凝练,以确保解释的广泛性。五常先生对“变与不变”做出了巧妙的设置:“(1)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皆可变……(2)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皆不可变……(3)价格转变会导致需求量的转变,这价格转变也可能导致其他因素的转变,而这些‘其他因素’可能再影响需求量。”细细品味这段话,不难看出,五常先生通过设置变与不变,使得需求定律在逻辑上能够被合理推出,走出了悖论的困境。

第三,以科学方法验证需求定律。在卡尔·波普尔之前,理论通常经由求实的方法而得以科学的验证。卡尔在《猜想与反驳》一书中,开创了全新的求伪科学,并被张五常先生运用于经济学的解释之中。张五常先生提出,我们应该警惕套套逻辑,因为事实本身不能自我解释。套套逻辑无疑是正确无疑的,但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实质的内容,解释不了任何的现象和行为。特殊理论优于套套逻辑,它能解释一个现象或者行为,但是过于特殊,不具备一般性。可取的理论应该处于特殊理论和套套逻辑之间,特殊理论限制太多,解释力过于狭隘,而套套逻辑不加限制,只是语意的简单重复,不具备解释力,可取的理论应当是加诸适当的局限条件从而具备较广泛的解释力。这样的理论因为具备局限条件而富有解释力,因为适当的局限条件而具有较广泛的解释力。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一定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refutable by facts),但却没有被事实推翻。”举例来说,天要下雨,这不可能出错,因为天早晚要下雨,今天不下明天下。如果我们给它加上一个限制,那么直到理论被证伪而被修正过的更佳理论所取代,它都是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而没有被推翻的可取理论。限制条件越多,理论的精准性越高,也就越可能被事实推翻,直到成为一个特殊理论。具有一般解释力的理论必须在不加限制和诸多限制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时点,从而处于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恰好不被事实所推翻的临界点。五常先生就需求定律展开说明,价格是可以被观察到的,但是需求量是一种心理预期,无法以事实验证。我们可以假设在需求定律正确的前提下,某个现实的甲可以推出现实的乙,并以甲乙之间的实际发生与否来推导需求定律是否被推翻,是否具备较广泛的解释力。适当的局限条件使得本身不可验证的需求定律可以推导出被验证的含义,从而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甲和乙设置的巧妙性,可以使需求定律恰恰不被推翻。张五常先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需求定律展开验证,对于验证出来的矛盾的部分,便重新设置局限条件,对理论展开不断的修复,直至理论刚刚好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不被事实推翻。

在本书中,五常先生开篇就指出:“经济解释是一门验证或实证科学,empirical,sci-ence是也。”五常先生通过精心为理论设置适当的局限条件,而赋予理论较广泛的解释力,使理论处于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恰好不被事实所推翻的临界点。这是他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考证的基本立场。

三、《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哲学意蕴的发微

实质上,基础假设、变与不变、科学方法,这三方面在不同的理论外壳下蕴含着相同的内核:设置适当的局限条件或验证条件。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找到适当的尺度,是最困难的地方。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一书中,“适当的局限条件”可以理解为精心设置的基础假设、巧妙处理的变量与不变量、使理论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不被推翻的某些验证条件。

基础假设、变与不变、科学的验证方法,以适当的局限条件为核心,成为贯穿于《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始末的哲学理念。五常先生以基础假设为研究起点,以变与不变来推出需求定律,以科学的方法验证需求定律,以一贯之,赋予需求定律说理性、明辨性、科学性,同时使其具有较广泛的解释力,成为能够指导经济学的理论准则和方法手段。张五常先生将基础假设、变与不变、科学的验证方法这三大哲学理念运用到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去,对需求定律展开完整的推导、验证、修正工作,对该定律一直以来存在的瑕疵进行修复和完善,赋予其更大的解释力。简之,五常先生将这一套精妙的、逻辑的、思辨的哲学理念与其研究工作完美结合,使其在经济学里大放异彩,推动古典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入。

除了服务于经济学研究,张五常先生在本书中体现的哲学意蕴亦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到物理、天文、地理学、城市学、伦理学、逻辑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去,以更好地指导和启示当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研究。当代学者不管是在研究开展之前,或是于研究的开展过程中,都可以从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一书中找到相应的哲学依据。那就是以哲学作为研究工作最高意义上的指导,将基础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设置变与不变从而逻辑上地推出定律,最后用科学的方法来对理论进行验证和修正,赋予理论“科学性、说理性、逻辑性”的有机统一,使理论具备较为广泛的解释力。

摘要: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张五常以哲学作为最高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以基础假设为研究起点,以变与不变来推出需求定律,以科学的方法验证需求定律,通过设置适当的局限条件,娓娓讲述需求定律的实质内涵,赋予需求定律以一般的解释力,向大众展现需求定律的魅力所在。对张五常先生《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的哲学意蕴展开思考,阐发其微妙之处,对于当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经济解释,需求定律,哲学意蕴

参考文献

篇4:科学的技术到底满足了谁的需求

对于这种几乎是标准答案的说法,怀疑者的反驳常常是这样的:第一,现代技术异化了我们的生活,常常不是我们在使用技术,而是我们被技术所控制;第二,很多需求根本不是我们本来有的,是被技术刺激出来的,所以不是技术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而是技术刺激了我们不必要的需求。第三,幸福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的现代社会未必就比传统社会更加幸福,相反,却导致了一大堆全球性问题。这些理由讲起来要抽象一些,不如“技术造福说”简单明了,常常让人觉得强词夺理,吃奶忘娘。比如说手机,我必须这样论证:我们真的需要手机吗?就算需要,我们真的需要不断更新手机吗?一会儿加个摄像头,一会儿加个手写板,这些需求完全是在这些技术发明出来之后,被广告给刺激出来的。然而,马上就会有人说:你不需要,不能说别人也不需要,你觉得不好,你可以不用啊。我只好说,因为大家都用了,我也只好用。对方又会说:大家都用,正好证明大家都需要;你也用,所以你也需要。这就叫社会进步。关于技术对人的控制,江晓原曾经提到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以前八小时之外,下了班你的时间就是你自己的,老板想找你也找不到,所以也就不想找你。但是现在,很多老板都要求员工必须二十四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不过,对方会说:这又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这是社会问题啊,你怎么能怪在技术头上?至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人家早就说了,环境问题最终还得靠科学及其技术的进步才能得到解决,不靠科学,你靠什么?

所以,如果直接考虑技术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快就会陷入到弊多利少还是利多弊少的琐碎论证与计算中。双方公有公理,婆有婆理,但又都难以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我隐约觉得,要想说清楚这件事儿,需要在技术和人这两者之外,引入一个第三者:资本。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当我顺着“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的问题再往前推导两步之后,我忽然发现,一旦把“资本”引入到技术与人的关系中,前面的公理婆理一下子就获得了新的解释。

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技术从起点上以及归宿上根本上就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求。

而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求,技术有时候会满足人的需求,有时要刺激人的需求;有时会给人带来幸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不幸;常常会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剥夺另一部分人的需求。

也就是说,在科学之技术和人的需求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它们的关联是间接的,是通过资本这个中介完成的。当我们在没有直接因果关联的两者之间讨论其因果时,必然疑雾重重,歧路多多。

在工业文明的大框架中,那些能够满足资本增殖的技术更有可能被发明出来;那些能够满足资本增殖的技术,更有可能得到应用。而那些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技术,即使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即使能够为人造福,也不容易被发明出来,也不容易得到应用。曾经看过《南方周末》的报道,说国际大制药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治疗疑难病症的新药特药,却很少有公司愿意生产为非洲普通人治疗普通病的普通药。

关于技术与人的关系,2004年年初的时候,江晓原与韩建民曾经有过这样的对话。韩建民称赞现代通讯技术的好处,说:比方说,以前我的稿子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我可能得专门出趟差,坐火车去趟上海,一来一回,可能得四五天。现在你看,用电话,电子邮件,半天就能搞定了。这不就是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人类造福吗?江晓原说:那我问你,以前你做这件事儿,假设需要四天吧,现在你只需要半天就可以完成了,那么,你节约出来的三天半,是不是都属于你自己了,可以由你随意支配了吗?不是,你还是要工作。实际上,你的劳动强度更大了,因为你现在这四天时间,干的是以前三十二天干的活儿。实际发生的情形也是这样,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上是更紧张了,而不是更放松了。然后,江晓原提到关于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的例子,论证技术对人进行的控制更强了。

当把资本这个元素引入进来之后,我发现两位老兄的争论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推演。当我们说科学及其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时候,我们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相信技术对人类整体的利益会有好处,所以人类每一个个体的利益也都会从中受益。但是,人类的每一个个体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要问,技术到底为人类的哪一个群体造福了?或者说,技术首先为人类的哪一个群体造福了?显然,在韩建民提供的这个案例中,获得了更多好处的是位于资本上游的老板。由于通讯技术的更新,员工一天可以做以前四天的活儿,而工资却不需要提高多少。所以这种技术,首先以及最终满足的不是普通工人的需求,甚至也不是某几个某一批老板的需求,而是资本增殖的需求。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某些需求被满足,以及人类某些群体的需求被满足,都只是资本增殖的副产品。

整个工业文明是一个食物链,一切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归根结底是要消耗资源和能源,释放垃圾。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资本的增殖,归根结底要整体地球的生态为之付出代价。在资本食物链下游生活的人群,则首当其冲承担生态破坏的后果。

在这个话语背景下,红豆杉剥皮事件还可以做进一步解读。1990年代初,一项技术在北美获得了专利,利用红豆杉树皮中的紫杉醇制造治疗乳腺癌、卵巢癌的特效药。很快,中国西南大面积红豆杉遭到了灭顶之灾。从1992年到2001年,滇西北三百万红豆杉惨遭剥皮,而红豆杉是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这个食物链是这样的:当地农民剥树皮卖给当地小商贩,小商贩卖给当地小公司,小公司卖给昆明的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汉德公司提取紫杉醇出售给欧美的大制药厂。汉德公司当时是云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创汇企业,一度是全球第二大紫杉醇供应商。2002年,该公司涉嫌走私珍稀植物制品被起诉,集团董事长等人被判刑。在这个食物链中,至少出现了两项科学的技术,一是北美那项专利本身;二是用树皮提取紫杉醇的技术。这

两项技术满足了谁的需求?第一项技术还可以说满足了某类癌症患者的需要,然而,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能够买得到、买得起这种药。这项技术被发明出来,以及被应用下去,都是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而提取紫杉醇的技术,更是在赤裸裸地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在这个食物链中,北美的大制药厂以及汉德公司获利最多,而因红豆杉被剥皮而导致的生态后果,都不会直接落到它们头上。所以这两项科学的技术,并没有满足云南红豆杉所在地人们的需求,相反,却对他们构成了直接的伤害。值得一提的是,汉德集团所采用的技术,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的。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与科学结成了越来越紧密的同盟,于是,一些科学逐渐由神学的婢女,变成了资本的帮凶。

转基因、克隆、干细胞研究等一系列生物技术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反对者认为这些技术冲击了人类伦理的底线,人类应该在这个底线面前止步。而支持者则主张:科学要进步,伦理应该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调整,而不是阻碍科学的进步。支持者常常强调这些技术对人类可能会有的各种各样的好处,比如干细胞研究可以治病救人。在这个堂而皇之的目的下,目前国际主流允许治疗性克隆,反对生殖性克隆,算是在技术与伦理间做了一个协调。然而,治病救人真的就是干细胞研究的目的吗?否,归根结底,干细胞技术中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能够满足资本增殖的需求。否则,即使能够治病救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科学家、那么多公司热衷于突破人类的伦理底线。

那么,我们能否想象,会有一些有良心的科学家,能够制止科学成为资本的仆从?在我们的缺省配置中,科学家总是具有崇高的道德,他们探索自然规律,就是为人类造福,他们追求真理,甚至为真理而献身。然而,这种小科学时代的神话在大科学时代早已失真。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科学家自身也是要追求利益的;另一方面,科学家对自己的发明并不能完全控制,甚至是完全不能控制。比如克隆人,在技术上已经没有大的障碍,即使大多数科学家恪守科学道德,拒绝克隆人,但是,如果有大资本家下决心克隆一个人出来,总能找到愿意帮他克隆人的科学家。

从这个角度出发,回过头来看工业革命以来的文明史,对于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可以重新解读。蒸汽机的发明到底满足了谁的需要?自动提花机的发明到底满足了谁的需要?英国的普通老百姓需要吗?以往的手工匠人需要吗?他们都不需要,反过来,他们仇恨这种新技术。所以会有卢德运动。英国人生产出了超过自己所需的布匹,为了资本增殖,需要开拓市场。但是中国百姓并不需要这些洋布,市场无法开拓,英资本主义帝国只好用鸦片,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市场,让中国人觉得自己需要这些洋布。对于这一点,伟大的马克思曾经做过分析。“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而技术,尤其是后来的科学的技术,则是资本最强有力的马达。没有科学及其技术的帮助,资本注定难以实现如今天这样对于全球的掌控。在资本为主导的文明体系中,一切都将首先为资本所用,科学也不例外。

高新技术如同一个马达,逐日加速资本链条的运转。然而,在有限地球时代,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我们不可能通过技术进步获得无穷的“财富”,所以在资本链条上游的人们疯狂地攫取财富的同时,食物链下游的人们,将不会再如以前那样,可以分一杯羹,而是更加彻底地被剥夺。因为在资本链条最下游的,是底层的民众,是大自然本身。当底层民众与自然的关系被彻底剥离之后,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神性。赤裸裸地暴露在工业文明的机器面前,成为待加工的原材料,最终转化成垃圾。

在未来的垃圾世界到来的时候,人类的文明,以及人类的需要,都注定被垃圾所掩埋。

上一篇:乡镇年度基层文明创建工作总结5则范文下一篇:检验科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