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需求内科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水平。很多学生在走向临床时往往会感觉到无力,无法有效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转化为实践技能,久而久之,对临床产生了严重的畏惧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临床需求内科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床需求内科学论文 篇1:

浅谈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信息化策略

[摘           要]  随着我国近些年教学改革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学服务质量。临床医学内科学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个性化以及容量大的特点,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方法则可以有效提高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的教学效果。主要分析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并探究提升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信息化;策略分析

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是一门涉及面相对廣泛、整体性强的学科,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都能够体现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因此,高职学生要充分掌握内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对以后学习其他临床学科也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医学中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可以直接决定高职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行医质量。但是经过实际的调查和分析可知,目前的内科学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内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结构不清晰;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进度不合理,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分离。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吸收现代信息化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深入对内科学进行教学改革,在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同时发展人性化教育,为社会发展和临床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一、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信息的容量大

区别于其他传统的教学形式,信息化教学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上的内容,而是不断吸取外部营养,积极地扩大教学的信息容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动画以及声音等多维的图形和画面,激发学生的联想意识,帮助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在临床医学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主要的参与主体。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形式则是突出教师的导向教学主体地位,留给学生用来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很少。但是信息化教学则是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能力保障。

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超媒体、超文本等电子教材形式将大量的学习资源直接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尤其符合于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的理念,使学生从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为自主研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

(三)突出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地建立智能化的导视系统,该系统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来合理地分配患者信息,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作业,同时创新教学方式,规定任务完成的时间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系统实践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夯实内科学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突出教学的协作性

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专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同的用户资源调整融合到一个相同的平台中,系统不仅能为学生在开展协作性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提供技术上的支撑,还能够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的机会。信息技术可以结合网络教学进行科学分组,而学生可以在系统中独立竞争某种角色,或者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而相互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形式来巩固临床医学中内科学的知识点,更加深入地掌握和医学相关的知识技术。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突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化教学是结合多媒体、网络平台以及计算机的教学方式,而智能技术的使用则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可以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中的应用

(一)虚拟教学技术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教学技术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虚拟环境而开展教学的活动。虚拟教学技术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充分融合,给学生制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人工虚拟教学条件,同时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多门学科,将计算机所处理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转变成人类所能接受的作为信息辅助教学模式。虚拟教学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定时、定点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1.创新虚拟的内科学教学课件

传统的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课堂的开展都是借助黑板加粉笔,当教师讲解到一些代偿机制、临床症状的阶段时,学生却很难想象出实际的临床现象。如何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蝶性红斑”以及“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是传统教学过程中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对这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疾病变化过程以及形态各异的疾病表现都无法用言语直观地给学生表述。只有结合虚拟教学的教学优势才能够在课堂中将声音、文字以及数据科学地转化为超链接,通过建立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界面,给学生直观地展现静态、动态以及逼真的三维物体模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内科学中的“慢性肺源心脏病”,它的主要临床表现、特性就可以采用虚拟教学课件的形式直观地在课堂中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观察真实生动的视频资料,唤醒多种感觉器官,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提高临床医学内科学的教学效果。通过虚拟教学课件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生动的临床画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身临其境当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在短期内对知识进一步消化和升华。

2.创建虚拟远程内科学教学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虚拟远程教学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虚拟课件的内容长期、及时地存储在代理服务器当中。同时还可以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开放,实现内科学专业学习资源的共享。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而将虚拟的课程课件与虚拟的实验室共同组合成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实验室,从而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实验环境。学生在学习课程时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结合自身的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浏览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完成各种虚拟实验的教学任务。

(二)慕课教学模式在內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慕课是当下信息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内科学教学过程可以利用慕课的教学优点,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科学地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慕课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任何人都能够通过免费注册而使用在线教学模式,慕课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2014年,由网易与高教社联合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即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该平台可以向大众提供一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可以为大众提供许多名师名校的高质量、高水平课程。

慕课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中打破了传统的章节授课模式,而是依据知识点作为授课内容,将每个知识点都制作成一个短小的微视频,同时PPT、在线试题以及知识点测验等考查程序也可以为大家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除此之外,慕课的授课时间也相对灵活,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慕课以其低成本、高共享的教学特色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1.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进度

根据对传统的内科学课堂教学过程调查可知,教师开展的教学内容多是局限于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导致高职学生医学思维的局限性,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缺乏相应的思考及操作能力。而医学慕课的出现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的讲课视频,这些视频可以将课程知识内容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单元,而这些单元又可以划分为更细致的知识节点。每个视频短小精悍,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时间来安排网上学习的时间。

除此之外,慕课也可以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让教师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知识的讲解,而是可以在线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还可以利用慕课来优化教学内容,通过梳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构建清晰、明确的知识系统。这样节省出来的课堂时间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增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医学慕课可以真正促进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以致用。

2.利于改革学科的考核方式

一般来说,传统的内科学考核方式都是试卷考查的形式,而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因为应付考试而出现死记硬背的学习状况,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好成绩,但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与发展。而针对慕课教学的模式,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相应的讨论和考核机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给自己进行评价。同时,慕课教学也利于师生之间开展互动教学的活动,教师就可以在实际的沟通活动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慕课教学模式主要是突出对学生过程学习的考核,试卷考查不能够作为考核评价的最终方式,高职院校和教师应该注重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并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采用开卷考试或者让学生写专题小论文的考核形式,突出创新学科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目标。

总之,当前的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信息化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的摸索阶段,但是其在临床教学中发挥的教学效果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知识资源严重缺乏的教育背景下,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思维眼界,使学生在加深对临床教学知识点的理解过程中不断提高内科学专业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新蕾.网络信息化教学在医学教学重点应用及发展前景[J].无线互联科技,2016(16):87-88.

[2]孙英,王家增.专科层次内科学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59-160.

[3]姜泓.慕课对老年医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华全科医学,2015(10):1701-1703.

◎编辑 马燕萍

作者:王燕艳

临床需求内科学论文 篇2:

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改方法探讨

【摘要】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水平。很多学生在走向临床时往往会感觉到无力,无法有效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转化为实践技能,久而久之,对临床产生了严重的畏惧感。因此,为了提高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的质量,帮助学生从“医学生”顺利走向“医生”,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就对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改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临床见习 中医内学科 教改方法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阶段中医思维建立的重要课程,也是中医临床课程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内科学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临床实践,其涉及中医五脏六腑等不同系统疾病,对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通过临床见习,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的转换,其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现有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课时过少等。因此,如何做好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现状

1.1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就目前来看,很多医学院对于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高度重视,而教师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也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和路径来保障教学能力的发展需求,所以大部分教师都处于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状态。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能力就难以得到提高,进而就会影响到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很多临床见习教师都是一线的医生,他们在教学之余,还在一线临床工作中忙碌,另外还有一些年轻的带教教师缺乏带教经验,所以,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和效率也难以得到提高[1]。除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不足之外,还有部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在临床见习教学中也都是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积极性。

1.2教学方法单一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在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无法掌握正确的带教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水平就难以得到提升。就目前来看,在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过于陈旧单一,而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传统教学方法显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2]。另外,还要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观念也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和突破,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提高,缺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1.3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中医学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来看,其中还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这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在临床见习学习过程中,都会感觉到懵懵懂懂,难以将临床实际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也无法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操作。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与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有关[3]。比如在课程教学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同时,课程中基础与临床也缺乏紧密的联系与渗透。所以久而久之,学生具备了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进入临床后,由于患者疾病复杂多变,所以无从入手,进而产生畏惧心理。

2.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改方法

2.1临床见习前置

在学习中医内科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在课堂系统的学习了中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学生主要欠缺就是将学生内容串联起来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的能力。中医内科學是一门临床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单凭课程讲授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开展临床见习教学。而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临床见习质量,可以将临床见习前置,即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开始一小阶段的临床见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既往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临床接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带着疑问和思考进行后面的临床见习教学[4]。临床见习宜早不宜晚,提前对学生开展临床见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熟悉临床、适应临床。为了提高学生临床见习的机会,可以采取边上课变临床的模式,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程,增加临床见习课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2.2充分利用医案开展教学

医案是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医案中包含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学生了解临床、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医案开展教学,通过阅读分析医案,也是学习中医临床思维和名医经验的重要方式。医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真实可靠的医案作为教学案例,同时要保证医案的完整性。真实完整的医案能够更加具说服力,也能够明确的反映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学生在医案讨论分析过程中,可以获得有关疾病的知识,充分了解到疾病的全过程以及治疗后疾病的转归,这对于学生以后面临各种复杂的疾病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2.3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有效应用将直接关系到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个体差异等实施不同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比如对于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巡回指导、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5]。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临床实践的锻炼,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见习典型病例,指导学生对患者进行问诊,观摩病案诊疗操作,参与临床病例讨论等。多给学生提供临床实践机会,使得学生适应临床、熟悉临床,只有这样,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提高。

2.4轉变临床思维模式

临床见习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理论课程教学是先讲病名,然后详解疾病相关的病因、症状、诊断等,而在临床见习教学中,需要先问诊、检查后才能够确诊是何疾病[6]。所以,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适应临床见习,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严谨的临床思维模式。在临床见习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组织讨论、病案分析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在临床临床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思维,对疑难杂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来培养其散发性思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对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不断的改革、创新、完善。通过教改提高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为中医临床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清兰,陈月桥,蓝艳梅,吴少兰.中医内科学典型病案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研究[J].名医,2018(07):184.

[2]赵妍妍,姜永珊,王承明,沈会,易桂兰,崔晓雯,朱炜楷,王楠.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0):18-20.

[3]惠建萍,刘春莹,杜晓泉,苏衍进,董盛.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01):143-145.

[4]殷霁虹,杨佩兰,王振伟,沈宇弘,曾雪萍,王欢,陈咸川.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中床边教学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22):5-6.

[5]程彬彬,郭玉玉,孟永斌,刘群.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教改方法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08):29-31.

[6]黄鸿娜,黄晶晶,区锏,杜娟娇.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3(06):111-113.

作者简介:

朱伟群(1973年~),中共党员,副教授,湘南学院中医学教研室主任,擅长中医药研究与使用。

作者:王丽君 朱伟群

临床需求内科学论文 篇3:

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在临床消化内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对教学环境、教师、学生的要求,及实施的基本方法,从中发现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基本要素 临床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当今时代知识的快速积累,技术革新的突飞猛进,科学的重大发现,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人们是对于科学与健康、疾病与环境,很重视教育人才。本文探讨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践研究,认为是较为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

1 PBL教学的基本要素

PBL教学是基于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是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次展开以问题为中心的临床教学,并获得很好的效果。

PBL教学法基本要素:(1)把问题作为出发点,问题就是学生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固定不变的解决方法。(2)着重于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很少老师来教。(3)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4)每一个问题结束之后进行总结和讨论。

2 PBL的理论在临床内科上面的教学

消化内科是医学生学习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口腔到大肠涉及多个脏器,这些脏器疾病常见且相互关联,临床表现纷繁复杂,消化内科疾病存在复杂、多样、关联性强等特点。

2.1 PBL成功的重要点是设计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中应准备足够的综合性问题,如整体假设(导致……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检验假设(……与……之间存在联系吗?);寻求原因(如何评判……);制定一个计划(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我们应该问怎样的问题才能使这个假设成立或排除?);假设现象(为何这些现象和正常情况不一样?他们提示了什么?);检验过程(……的结果是什么?);明确学习的需求(我知道什么?我需要知道什么?如何知道?)

2.2主要部分是学生

20名学生结合一个小组,选一个主持讨论,老师在旁边听学生的讨论和思路,给每个学生病例的详情,发病原因,送医院过程,然后讨论,作好笔记。接着给学生们另一张病例详情,包括病人病情的变化,学生继续探讨,然后再做详细记录。然后发第三张病例给学生,具体治疗方面的这些问题学生先进行思考,讨论,接着就结束了。下课之后学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对病例方面进行学习,第二次上课进行讨论的时候,先把检验的结果发给每一个学生,如影像学、病例结果,列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讨论。然后再给每个学生病例介绍,包括疾病的变化以及诊治,让学生记录并探讨诊治的原理等,结束后,学生继续寻找各种资料,了解病人诊断后的病情,让学生解答问题。

2.3考核与总结

PBL教学的评估大致分为终结性评估和形成式评估。终结性评估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决定学生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终结性评估之后通常不会给反馈意见。形成性评估是以指导今后学习为目的,督促学生反思,形成性评估之后需给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有所改进。

在PBL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的角色成渐退式,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scaffolding)与教练(coach)的作用,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facilitator)、学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

3内科临床教学PBL模式的优势

相比之下,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开展PBL教学受许多限制,如班级规模、教学条件、师资条件、学时的多少等,这些问题教师很难解决。

4讨论

PBL教学的成功开展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艺术都有很高要求,带教老师不但对本专业、本学科的内容熟练掌握,还应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具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带教老师还应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

综上所述,在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既能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知识,也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PBL和LBL教学法结合应用,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主动性和鉴别诊断能力。

参考文献:

[1]虞燕波,梁金锐,刘力戈.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临床试验医学杂志,2013,12(6):987-988.

[2]郝吉庆.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安徽医药,2011,15(1):129-130.

[3]杨立新.PBL教学模式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2,13(5):57-59.

[4]庄亮,黄钦,丘红等.PBL教学法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2,25(8):88-89.

[5]赵季红,石蕊,梁国庆等.PBL与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比[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2):1240-1241.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省级研究项目,教高[2014-101号]。

作者:赵迪

上一篇:有效性人力资源论文下一篇:会计国际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