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满足顾客需求的思考

2024-04-07

对满足顾客需求的思考(通用6篇)

篇1:对满足顾客需求的思考

经营场所除了有良好的技术、设备、服务外,还得运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研究顾客的需要,满足消费者,顾客需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和顾客打成一片,成为顾客所喜爱的美容院,这是新一代的美容院经营新观念,

(一)客户变化的层面

女性顾客到美容中心,除了面子问题之外,到美容中心已渐成女性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妇女已从家事及工作上解脱,到美容中心悦已也悦心;心情不好的解脱新场地,在做脸享受的过程中也能吐露一些心声或家庭的琐事等等;希望能知道一些流行趋势)。

身为美容师如果能了解到顾客的“第二需求”,就能够知道现代的顾客与以往的顾客有很明显不同,为了应付顾客的变化,美容师的涉猎,必须要广泛:例如人际关系与人缘吸引,迈向成功的自我管理、生活觉悟、夫妻相处之道、男女之间等现代流行讲座的内容。所以美容师将由专家的角色,进而成为心理专家、亲密的朋友、慈祥的妈妈等多种角色。

(二)美容师卖什么呢?

以往美容院以卖技术的服务为主,现代的美容师因为行销通路的扩大,新娘礼服店订礼服送新娘化妆,抢走了美容院的新娘化妆生意,大量的行销公司抢走了美容师化妆品的专利权,甚至使消费者结构做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新的化妆品市场的竞争,总之,现代美容师如果不再加强“销售能力”,在经营上的困难可能会越来越大,更要以新的观念,建立新的谋生能力,采取顾问式咨询服务法,才能满足新女性消费者的要求,

(三)体贴入微是留客的条件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要与小朋友打成一片,要他们信任你,首先要有个“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就是你要当自己是小朋友,无论是说话、思想、游戏时也从他们身处的环境及角度出发,这样才会感受到他们的需要,从而作出体贴关怀及照顾,这样他们才会对你建立起一份亲切感。

举个美容院例子。通常听到有人讲,作为美容师,要留得住顾客,除了要有一个对顾客真正帮助的疗程外,服务态度也要好,待客以诚等。但是怎样待客才算是“诚”呢?顾就觉得最紧要就是以上所提的“同理心”,懂得体贴顾客。例如:一位美容师见到顾客穿着大褛,就会主动帮顾客挂起,还提醒顾客最好先脱下,以免做完facial起身感到冷;当做完facial时,又会先关掉冷气,才让顾客起身穿外套,以防着凉等。这些简单的动作,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奈何每几间美容院真正注意到要这样做。

不要小看这几个细微的动作,只要换转身份,当你是顾客时,你就会觉得这个美容师是由自己角度出发,从而对美容师的亲切感会增多,这样才是真正抓住顾客心的服务方法。

很多美容师都对顾客不好,只是想不起要往顾客的角度去考虑其需要。这样就难以拉近大家的距离,顾客感受不到你的亲切感,就会换另一间试做。所以用为服务性行业,最好就连细微的地方都不要忽略,因为这可能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其实不单只是小朋友、对顾客、对朋友或其他人也是同样道理,凡事从别人角度去想,争执也会少很多,天下太平、世界安宁。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所用

★ 层次英语教学

★ 目标顾客描述范文

★ 需求建议书

★ 需求分析模板

★ 融资需求范文

★ 层次英语教学反思

★ 网络营销计划书

★ 网络营销运营

★ 网络营销策划书范文

篇2:对满足顾客需求的思考

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

运输是利用设备或工具;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完成以改变人和物的空间位移为目的的物流活动。

物流产业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流产业的产值、就业人数、资产=企业数,以及所完成的物理量的大小或多少。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中,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涉及的上由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物流企业是指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专门从事各种物流经营活动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物流系统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物流系统设计方案在实施之前或之后进行评估分析,用来优选或改进方案,以实现物流系统的发展目标。

一体化物流指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结合成有机整体,实现流通与生产的纽带和促进关系。

物流合理化管理是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经营活动进行调整改进,是系统不断走向整体优化的动态管理过程。

物流产业是指以物流活动或各种物流支援活动为经营内容的营利性事业。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物流信息平台是GPS,GIS和电子商务等多种技术在经贸,交通运输,仓储,货运代理,联运,集装箱运输以及政府行业管理等物流相关领域的集成应用,时依托区域综合物流信息服务中心的一种重要的基础系统。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御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推迟制造是供应链中实现顾客化的重要形式,其核心的理念就是改变传统的制造流程,将

最体现顾客个性化的部分推迟进行。

物流活动是指物流诸功能的实施与管理过程。

经济订货批量是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以实现总库存成本最低的最佳订货量。

电子物流是指支持电子商务的物流和物流的电子化或基于企业间电子化信息互动,实现产品最简单,准确,快捷的物理流动过程。

物流系统设计是指经过系统分析,完成物流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体系的的构想,形成物流系统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是用系统的观点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以寻求建立共,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的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并保证供应链成员取得相应的绩效和利益,来满足顾客需求的整个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采取以防和补救措施,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有效预防和处理各种方法的管理体系。

工作说明书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用于载明该项工作内容,职责,要求等情况的文件,它是物流企业制定工作规范,挑选及培训职工的依据。

物流成本是指物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业务外包企业为了获得利用外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

共同配送是为了提高物流效益,对许多用户一起配送,以追求配送合理化为目标的一种配送形式。

篇3: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与期望

作为一家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山河智能一直以“修身、治业、怀天下”为核心价值观, 始终坚持“精准设计、精益制造”的产品理念和“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为自身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 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山河智能发展的产品质量和服务管理方法。

1 全员参与、夯实内部管理, 提升经营质量

1.1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山河智能坚持“精准设计、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心服务”的质量方针, 持续贯彻质量管理先进理念, 并处理好“四个关系”:

1) 实现公司质量、速度的内涵式增长当质量与发展速度发生冲突时,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严格过程管理, 不接收、不制造、不传递不合格品, 确保产品质量,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 推行质量、技术一体化管理提倡质量、技术一把抓, 提高研发人员的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和技术人员的沟通;

3) 寻求质量、成本两者的平衡点不以牺牲产品质量来保证交货期和降低成本。始终以低成本、高质量的高性价比产品作为最终目标并获得客户的认可;

4) 立足于质量、市场需求, 提升顾客满意度

及时收集市场信息, 倾听顾客声音, 分析顾客需求, 设计、制造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并超越顾客期望。

1.2 注重体系管理, 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流程化

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流程并严格执行是生产优质产品的体系保障, 山河智能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GJB9001B-2009及实验室等体系认证。并成功导入、深入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进一步规范了流程、制度管理, 为生产出优质产品奠定坚实基础。2012年, 公司获得了湖南省质量管理最高荣誉—“省长质量奖”。

1.3 创新质量管理方法, 促使质量管理出效益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 产品门类品种不断增多, 品质管理广度和难度不断增加, 公司除了以“质量统计七大手法”为代表的统计技术应用以外, 还分阶段、分部门推行了“产品技术路线图”、“产品失效模式分析”、“质量门”、“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QC小组活动”、“7S管理”等质量管理工具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3年, 公司先后获得“二○一二年度湖南省机械装备工业质量标杆企业”称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降低中挖液压油箱开裂故障率”QC课题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QC成果一等奖”;“基础装备事业部制造二部旋挖铆焊一班”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信得过班组二等奖”。

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提高顾客满意度、忠诚度

2.1 主动适应, 不断创新, 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与期望

公司围绕现在式和未来式服务宗旨, 面对社会的进步, 用户的需求, 企业的发展等一系列服务环境的变化, 遵从“主动适应”的思想, 通过服务理念、服务承诺、服务政策、服务内容、服务管理和网络构建等创新, 不断满足顾客需求, 提高顾客满意度。良好的经营信誉得到顾客与社会的认可, 并获得“湖南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荣誉。

2.2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提升服务效率

山河智能始终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 通过外设办事处、代理商、服务网点, 内部成立呼叫中心, 搭建CRM客户服务管理系统, 缩短为用户服务的时空距离;同时拥有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售后队伍, 精心服务, 确保产品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 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 强大供应配送能力和水陆空立体式运输渠道, 保证产品交货能力, 提升顾客满意度。

2.3 强化服务意识培训、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定期开展营销、售后服务人员培训, 使其对现有产品及新产品的性能、结构等进一步深入了解, 同时开展营销、售后服务理念的培训, 不断提升营销售后服务人员的综合技能及服务意识, 赢得顾客满意。

3 结语

篇4:对满足顾客需求的思考

当然,这并不是说,产品就可以没有效果,而是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顾客的满意度更多的是来自美容院为其提供的精神上的满足。有顾客到美容院提出“我要做雅诗兰黛护理”、“我要用兰蔻产品”的吗?显然是没有的。因此,和其他行业的营销不同的是,顾客在美容院的需求,不是被满足的,而是被挖掘的。

那么,美容院到底应该去开发挖掘顾客的哪些需求呢?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的创造者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为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5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以及客人经济状况愈来愈好。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女性,不再重视物质方面的低层次需求,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包括交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无论是数据还是理论,都说明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顾客,渴望自己精神方面的需求能够被满足。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美容院的竞争,一定是服务的竞争、增值的竞争、资源的竞争而非产品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因此,作为美容院老板的你,要把顾客的精神需求重视起来,就不言而喻了。当然,我承认,有些利用单项功能性项目吸引顾客的专业门店,靠产品功能,也收获了不错的业绩。但在此我想提醒的是,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没有绝对的优势,提高店面的服务质量,满足顾客精神上的需求,是你持续经营事业的不二法门。

那么,美容院该如何做,才能做到满足顾客精神层面的需求以达到成交目的呢?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每位顾客都有自己的个性,什么是好的服务,不是由店家来界定的,而是来源于顾客的认可与感动。也就是说,顾客说你的服务好,那就是服务好,她说不好,你做的再好也没用。

如何让顾客说好?首先要了解顾客的5种基本精神需求:

1.准确感:顾客希望在服务中获得准确而全面的信息;

2.尊重感:没有尊重,服务再好也不会获得认同;

3.安全感:沟通中要给顾客营造出被保护的安全感;

4.舒适感:客服人员的言行和服务场所的硬件应让人感觉舒适;

5.多得感:个性化服务能让顾客觉得自己所得的利益比别人多。

捷库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丰枝先生,在入住江西“共青城格兰云天国际酒店”时候,意外的收到了一个纸条:“尊敬的先生您好!欢迎入住本酒店。服务员在打扫您房间发现有脏袜,自作主张帮您清洗挂于窗台,请您及时收回。共青天气多变,出门记得带伞哦!祝您:居住愉快。服务员:贾某某”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不超过5分钟的付出,却让这位高管激动的在自己的微博上大赞:“这个酒店的服务太牛了”,还被转发多次,这就是好的服务。服务员帮顾客洗袜子的事情虽小,但是却让顾客得到了尊重感、舒适感以及多得感的精神满足。

南京佳采美容美体SPA有个美容师叫Balla,她每月的业绩至少3万,但是这个美容师的手法技术都一般,手上顾客只有12人。她的诀窍就是:把顾客当皇后一样的服侍,每次顾客预约时间的10分钟前就帮顾客把水果削好,并切成小块方便顾客进食,当顾客到店后,她亲自帮顾客换鞋,并在清洁手后用水果叉亲手将水果一块一块的喂进顾客的嘴里,让顾客感觉自己非常的尊贵,这就是好的服务。满足顾客的期望值,就是好的服务。在原有应该履行的服务之外,再增加5%的超值服务就能满足顾客对服务的期望值,就会被顾客称为好的服务。

有银行业务的人都知道,在银行,普通信用卡只要每年刷够6次是不收费用的,但是白金卡却要收取一定的年费,无论你刷多少次,如果没有银行的邀请,自己还申请不到。就是因为白金卡给用户提供的服务远远超过了用户所支付的费用。高尔夫球场的收费、机场贵宾休息厅的收费。当你成为银行白金卡的用户时,高尔夫球场、机场的贵宾休息厅以及通道、体检等都成为免费的了。每个人都希望能买到物超所值的商品,同理,当美容院提供的服务远远大于顾客所支付的金额时,我相信大多数顾客愿意成交。但是,现在有很多美容院总在价格上做文章,而没有在价值上体现美容院的超值服务,或者没有把那些无形的超值服务,变成可用价格衡量的增值服务去满足顾得的多得心里。

美容院的老板们,重视起顾客的精神需求,不断去挖掘、开发、满足顾客的基本精神需求,让顾客在你的美容院获得:准确感、尊重感、安全感、舒适感、多得感,这才是锁住顾客的王道。

篇5:对满足顾客需求的思考

一、新闻体的界定与作用

(一)新闻体的界定

对“新闻报道”的界定采用陆定一的看法,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体的作用

在新闻学里,从新闻学研究意义上来说,新闻又是一种信息,它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而这些新闻信息在现代社会里,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递,通过大众传媒而传播的新闻信息就是新闻报道。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新闻报道的作用首先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在信息社会里,新闻的这种作用更加突出了。其次,新闻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可以说,新闻事业一开始就与政治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只不过后来披上了商业的面纱而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鼓吹新闻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是有前提的。我们的新闻事业虽也走向了市场,成了信息产业,但同时也是上层建筑,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再次,新闻是新闻媒介的主体内容。如报纸版面内容,是由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大部件构成的。这是我国《申报》于1872年提出的,至今仍适用。在这四大板块中,新闻在稿件的篇数上,在版次和版位上都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报纸的销量、广告收入的多少以及整个报社的经营效益的好坏都要依靠新闻报道的质量高低。

二、新闻体的特征和分类

(一)新闻体的特征

1、事实性

新闻报道是以现实中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客观事实为对象,是以客观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为内容的,因此客观事实的变动是新闻之母,是新闻的本源,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复存在。即便是新闻评论,也是来源于新闻事实和对新闻事实的评论。新闻的事实性特征同时要求其内容是具体的,常说的“新闻六要素”便是从“事实”角度着眼,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at)、何因(why)、何果(How),简称“五W-H”。

2、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生命和魅力在于向受众反映客观外界变动的真实情况,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性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新闻报道传递虚假信息,信息失真、信息误导会给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严重后果;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受众的信任,媒体自身形象和利益会遭损害;新闻失实,还会助长弄虚作假的恶习,污染社会风气和新闻工作作风;新闻真实与否,还涉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是否真实,又关系到对历史是否负责的问题。因此,新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

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一特征,要注意两点。一是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的区别。文学的真实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而新闻的真实则是客观的、具体事实的真实,它既要求所写事实、人物、细节、思想活动必须完全真实,又要求数据、引文、背景资料的准确可靠。二是个别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关系。有些事实就个体而言,孤立地看,它确实是真实的,但若从整体来看,它又是不真实的。如一篇报道说,一个村的农民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解放思想,辛勤劳动,变富了,文章重点写今昔生活对比。这是真的。但关键是作者没有写他们是怎样变富的,原来,这个村的村民为了“致富”,将山林全部砍光、分光,从这一点看,报道又是不真实的。

新闻失实的表现多种多样,如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添油加醋、曲解事实等等。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故意失实。即记者(或媒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或其它不良、不纯的动机而蓄意搞虚假报道。二是非故意失实。这种情况或是由于记者采访未能深入、细致所致,或是因为记者认识、辨别、鉴别能力的限制所造成,或是因为记者使用的转手材料失实而造成的。

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实录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不唯上,不唯风,不唯利,只唯实。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辨别、鉴别能力,提高采访、写作的综合能力。

3、新鲜性

新闻姓新贵鲜。新鲜性可说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新闻的新鲜性主要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两方面。

首先是时间新。新闻是“易碎品”,“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时间新对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记者而言,要求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要求具备积极的“抢新闻”意识,不能只“消极待命;”要求具备熟练的采访写作综合能力等。就记者的“装备”而言,要求具备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条件。就写作而言,要求记者善写短新闻,或根据题材实际搞先简后详的连续报道。此外,简化审稿制度,改革新闻媒体内部体制也与新闻报道的“快”密切相关。

当然,注重“时间新”又不能只追求“快”而不择手段,不讲纪律,不顾质量。也要注意“抢”与“压”的关系,既要注意“快”,又要注意“适时”。同时,不能一味求快而影响报道质量和效果。我们的很多报纸讲求“时效”,要求“没有遗漏”,但却造成报道作品的粗劣、雷同。

其次是内容新。陆机说:“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新闻作品内容的“新”,就是它的“玉”和“珠”。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并非凡“新近发生的事实”均可成为新闻,只有内容具有“新鲜性”的才可能成为新闻。

(二)新闻体的分类

新闻体裁的分类,历来不统一。尤其因电子传播手段广泛运用于新闻报道,因新闻业务改革的深入和记者创新意识的加强等原因,新闻体裁的分类更是多种多样。从新闻报道的现状来看,传统的新闻体裁有的仍保留下来,至今仍适用;有的已被淘汰不用,有的是新出现的样式。一般而言,新闻体(这里仅就新闻报道体裁而言)大体有以下几类:

1、消息

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篇幅短小,特别讲求时效。消息又有报刊文字消息、广播消息(口播和录音新闻)、电视消息(口播和声像新闻)。从不同的角度分,消息有多种不同的类型。

2、通讯

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它和消息均是主要的新闻报道形式,是记者的常规武器。通讯也分报刊文字通讯,广播新闻专题,电视新闻专题等。从表现形式和内容来看,通讯也可分成多种类型。

3、特写

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它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断、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印象。新闻特写有报刊文字特写、广播特写和电视特写。

4、深度报道

关于深度报道,一般认为它不是一种独立的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它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各种新闻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几种体裁的溶合往往更适合于作深度报道。

第二讲 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的涵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二、消息的文体特征

前文已述及新闻体最基本的特征有三,即事实性、真实性和新鲜性。消息作为新闻体之一种,自然也具备这三个特征。但除此三点之外,它还有自己的“个性”:

(一)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又是客观报道的形式。事实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只有事实内容是客观的,报道形式客观的,新闻才具有可信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然,消息也是要表达观点和倾向的,消息写作并非没有立场、观点的纯客观的“有闻必录”。重要的是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较间接地流露出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主要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事实,显示事实本身的逻辑。因此,作者应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要发议论,只能是必要之处的“点晴”之笔。

初学写消息者常忽略这一特征。写作中总是急不可待地站出来直接地对所写人或事发表看法、评价,对其意义进行明明白白的揭示,造成议论多于事实,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真实性,也难以让受众接受。

用事实说话的具体方法很多,如以小寓大、对比衬托、不偏不倚、再现场景、细节运用、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等等。下面介绍几种较常见的方法。

借口说话。即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此法常用引述,故又称引述法。具体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假托,即作者假托他人之言,实际上均是记者之语。如西方记者常用“此间观察家”说什么什么,观察家其实就是记者自己。二是实引,即实实在在引用别人的话。话虽是别人的,但却经过记者选择,别人话中的观点也是记者想表达的观点。

全面、平衡。即要把构成该消息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好的坏的、美的丑的都报道。当社会各方面对某一事实(事件)有不同的意见,报道应让各种见解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二)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这一特点亦与“用事实说话”相关。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因为“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所以也不用或少用直接的议论和抒情。叙述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

(三)简明扼要

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故列宁曾称之为“电报文体”。特别是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观念强,希望在最短的阅读时间里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然,短要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长而空固然不行,短而空也不好,空洞无物的短,也是长。

很多人认为短新闻写不了大主题,短文因其短小而“困锁才情”。故而一味追求“长”,本来最好写两百字消息的题材,通过对其“信息”层次的“开发挖掘,”硬拉出一篇数千字洋洋洒洒而空空洞洞的通讯。有些作者则片面求短,一件具体生动的事,去其“血肉”,只剩几根“枯骨”。这两种倾向,都是应该注意的。

写短是一种艺术。消息写短的方法很多,如一事一报法,浓缩(概括)事实法,取其一角法,化整为零法(纵向分解和横向分解)、变更体裁法、先简后详搞连续报道等等。

此外,消息在新闻体诸体裁中,时效性是最强的,对“时间新”的要求最高,要求争分抢秒,迅速完稿,“立马可待”。

三、消息的类型

消息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类型。

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按媒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等。

按篇幅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有硬新闻和软新闻。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写作中又出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消息种类略作介绍:

(一)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同经验性消息(典型报道)等相对而言的,类似西方新闻界的硬新闻。它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在内。它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有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即: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要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

(二)综合消息

它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它涉及的面较广,声势较大,能给人较为完整的印象。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既有面的形势、成就、趋向,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分析,讲求点面结合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善于将概貌的介绍与具体事例的叙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概括起来它也有以下几个特点,即:它所涉及到的新闻事实不像动态新闻那样直观易见,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它要通过综合新闻事实来表现新闻主题;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面貌;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待;注重分析,但又以客观的方式来表现,作者尽量不直接出面发议论。

(三)经验性消息

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一种消息体裁。它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作法,它偏重于交待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篇幅一般比其他体裁要长,但不宜贪大求全,应注意其针对性。这类消息贵在题材重大、典型,提供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写作时要着眼于政策,避免陷入事物性与技术性之中。

(四)述评性消息

它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型,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

(五)特写性消息

它是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消息体裁。它的特点是运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它重描写,要求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但其描写多用简笔勾勒的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而重在传神。

(六)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是以人物为主的消息,迅速地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它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典型的事实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时效性强,其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时”,要求快速采写、报道;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人物消息写作中要注意选准新闻人物,也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将人物消息写成人物通讯。

(七)解释性消息

这是一种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它不但报道事实,且侧重于阐明事实的意义、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等。这种消息多用于我国经济工作的政策、方针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新问题。解释性消息中的解释并非指作者的直接、明白的阐释和分析,通常运用背景材料,引用有关方面的说法等多种方法,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八)预测性消息

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种消息。它要求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类消息常用于展望市场、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竞赛的成绩、结果等。

四、消息的写作方法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际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际的过程,而实际上,采访能力强自然有助于写作效率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

(二)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公式: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例如: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 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2、时间顺序式结构

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有的称其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通常不一定有单独的导语,往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且很适合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适合写现场目击记。其缺点是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受众;消息的精华也可能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例如: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就是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

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留下由于冻伤后遗症引起的轻度肌肉障碍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3、对比式结构

此种结构重在通过对比,揭示差异,从而突出新闻主题。如《人民日报》1982年7月18日关于顺义啤酒厂和青岛啤酒厂的报道就用的这种结构。此则消息首先用的是对比性的标题。

两个厂为什么建设一快一慢?

权力下放争主动――顺义啤酒厂一年建成投产

婆婆太多难办事――青岛啤酒厂扩建扯皮两年

然后是对比性的导语,在对比性的导语下,又用了两个对比性的小标题:

“顺义厂:地方有主动权,领导重视,各方配合”。

“青岛厂:婆婆太多,公文旅行,相互掣肘”。

最后,又有一个对比性的结尾:

“两个厂情况如此悬殊,发人深省。”

4、提要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需并列出示的内容以提要形式,用数字程序一一分列出来。有时也可不用数字标示,而用“――”引出各个要点。

5、问答式结构

此结构多用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记者应善于组织问题,报道内容应忠于原意,行文时,也应注意内容的连贯和层次的明晰。

6、积累兴趣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因其材料的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要求设置悬念,故又有人称之为悬念式结构。它尤其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如:

婚礼唁电 新娘寻死觅活

春节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战士肖建军,收到“父病故速归”加急电报,匆匆赶回山西省临汾老家。

跨进门,却见室内张灯结彩,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亲将他拉在一边说:为能使你参加大哥的婚礼,我瞒着家里人发了封假电报,你可要保密。母亲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谎骗父亲和家里人说自己出差顺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结婚。婚礼程序完毕。亲朋好友正在推杯换盏,频频敬酒时,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小肖父亲接过连忙展开,只见上写:“闻建军父不幸病故,三连全体官兵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气得浑身颤抖,遂质问儿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声大哭冲出门去,头撞墙寻死,多亏众人相劝事态才未扩大。其母悔恨地说:“都怪我荒唐行事,闯下大祸”。

2、散文式结构

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即是如此。

(三)消息的标题

消息的标题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导受。即可吸引受众注意,引导受众获取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信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所需的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标题受众”越来越多。二是导向。标题往往要选择事实,揭示和评价事实,自然寓有记者(或媒体)的态度和观点。版面中,对标题的设置(如字号、字体、位置等)往往也寓有立场和态度。三是美化和序化。作为版面元素之一,消息标题可使版面美化,亦可使版面内容井然有序。

1、消息标题的类型

消息的标题有主体类、从属类和整合类。

主体类标题。这是消息标题最基本的类型。包括主题、引题和副题。

(1)主题又称主标题、正题、母题,它是消息标题的核心部分,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从表达上看,主题可是实题,即叙述新闻事实;也可是虚题,即评价新闻事实,揭示其意义或隐含的观点。但在单独使用时,应是实题或有叙有议的虚实结合题。如:

A、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青工董云峰业余发明获两项专利

B、严于律已 三次让房

第一个标题中,前为引题,是虚题,后为主题,是实题,虚实结合,受众能清楚地认识事实的意义。若只取前者为主题,受众则会不知所云。第二个标题是亦虚实结合的,可单独使用。

从句子结构看,主题可为单句,也可是复句,通常为一个独立的句子;从外在形式看,主题可占一行,也可是二行或三行,但以一行为主,一般不宜超过两行。

(2)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等。引题一般多作虚题。如:

彩灯映照笑脸 歌声洋溢大厅

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小朋友喜庆六•一

(3)副题,又称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副题一般多作实题。如:

清扫穷角落 同走富裕路

无锡县4000多困难户向贫困告别

主体类标题按组合不同,又可分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单一型标题无引题和副题,只有主题。复合型标题有主、引题组合,主、副题组合和主、引、副组合(又叫完全式标题)。前两种组合前已述及。主、引、副题组合的例子如:

第一位在奥运会上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

唐灵生堪称举坛金刚

力举170公斤“忘情”地挺立10秒钟,赢得满堂掌声

消息标题除主体类标题外,又有整合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还有从属类标题,包括提要题和分题,在此就不作详述了。

2、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

消息标题写作的要求做到准确、鲜明、凝炼和生动。

(1)准确

准确是消息标题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二是要准确评价事实;三是运用语言要准确。如:

A、武汉出现一内脏裸露婴儿

此乃产妇孕期与宠狗接触所致

B、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校2000余名新生入学

C、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到“新西兰”

D、盖俊和女儿结婚不收彩礼

以上标题A为事实概括不准确,因有关专家只是推测与孕妇接触宠狗有关,而并未确证。标题B明显对事实意义的揭示太夸大了。标题C中,谁也想不到“天南海北”是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兰”是指新疆、西藏、甘肃。标题D因一字之差而产生了歧义。

(2)鲜明

鲜明即指标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揭示和评价,表现出来的对事实的态度立场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也包括态度、立场的正确性。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肯定的态度,如歌颂、赞扬、支持、同情等;二是否定的态度,如怒斥、揭露、嘲笑、讥讽等;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如:

A、伊拉克总统说伊朗的进攻被击退

伊朗说收复三百多平方公里失地

B、壮哉 教师于元贞勇斗窃贼身亡

悲哉 数百围观者竟无一人相助

C、竟敢敲诈两会代表

一路边店遭严厉惩处

D、一位普通工人竟然写出电影剧本

以上标题A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立场,是合适的;标题B对事实有肯定有否定,态度鲜明。标题C则态度含糊,不鲜明。

(3)凝炼

就是要简洁明了地传达出消息的内涵。要用点晴之笔,剔浮词,去空话,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准确的信息。试比较下面两个标题:

A、节省处事经费 节省时间精力

我国礼宾改革已有一定成效

国宴规定四菜一汤,仪仗队鸣礼炮使欢迎仪式更隆重

B、我国续作礼宾改革

国宴实施四菜一汤

以上标题A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信息应是“四菜一汤”,但却被啰嗦的语言冲淡了。而标题B则突出主要信息,要言不烦。

(4)生动

消息标题要力求以优美的形式吸引读者,故应讲求生动性。方法很多,如运用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或名言警句、方言民谚等。请看下例:

A、一窝“油老鼠”落网

B、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

C、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

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

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竟是“分配基本合理”

D、会翁之意不在会 在乎山水之间也

青岛会议知多少

请看会议一览表

以上标题A、B、C分别用了比喻、回文、对仗方法,D则引用名言,故而生动耐读。但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恰当、贴切。如“中国黑姑娘远嫁阿根廷”这一标题,看了正文才知是指中国煤炭销往阿根廷,实在牵强。“九辆汽车搞死亡之吻”这一标题,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说得如此轻佻,实不可取。

(四)消息的导语

消息的导语前,往往冠以“本报讯”、“本台消息”、“××社××地×月×日电”的字样,即为消息头。消息头主要有“讯”与“电”两类。“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媒体传递的报道,“电”指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电脑等传输的报道。消息头是版权所有的标志,也可标明消息的来源,也易与让受众和编辑一下子将消息与其他体裁区别开来。

消息头之后紧接导语。

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故而,导语有三大使命: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二是揭示消息的主题;三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导语可以有多种写法。

1、六要素导语和部分要素导语

这是从导语中所含消息要素的多少来分的。六要素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也称全型导语。从导语的发展看,也是第一代导语。如:

萨莫亚•阿庇亚3月30日电: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日袭击了萨莫亚群岛,结果,有6条战舰和其它10条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身碎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城的海滩上搁浅。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142名海军官兵,有的葬身珊瑚礁上,有的则被埋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外的无名墓地上,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

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也称微型导语或第二代导语。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某一要素,组合与之相连的一两个要素。单纯含某一个要素的导语较少。如“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约翰•肯尼迪总统今天遭枪击身死”之类的导语,可说已极简洁,但在突出“何事”的同时,也包含了“何时”或“何人”等要素。

2、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讲,导语又有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等。

叙述式导语(也称直叙式导语)。它以凝练的语言,扼要而直接地将消息中主要的事实叙述出来,是导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法之一。如: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 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作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描写式导语。它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常抓取某一生动形象、鲜明的色彩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但描写时应简洁而传神、力避过分雕饰。如:

本报讯 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会”上栖息。

评论式导语。即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如:

中国在体育方面已不再是“东亚病夫”,相反,她正打算在新德里举行的亚运会上取代日本,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体育强国。

对比式导语。就是把有差别的事物相比较,将现在的情景与过去的情景相比,将此地之状况与别处相比等。如:

合众国际社伦敦5月20日电 24岁的冈萨雷斯去年在马德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现在却在做零工,其中最好的工作是遛狗。

引语式导语。即引用新闻人物精彩而生动的语言来揭示消息主题。如:

“我现在不是资本家,你最好把我说成是一个商人”,荣毅仁说,“人们称我为资本家是因为我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

提问式导语。即将有关问题通过一个尖锐而鲜明的问题提出来,以引起受众的关注。有时是设问,即要求自问自答。如:

狠心的年轻父母,你是否想知道被你遗弃的小生命的近况?

3、直接性导语和延缓性导语

这是以时间的远近点来分的。

直接性导语多用于时间性很强的消息,它叙述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大多数消息导语均属此类。直接性导语又可细分为单一要素导语,即导语中只表现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多要素导语,即导语中表现多个事实要素;归纳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加以归纳,使其精华集中于导语中。

延缓性导语多用于时间性不太强的消息,它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通过解释、阐述、设置悬念、或场面描写、气氛渲染等引出新闻事实,吊读者的胃口。

两种导语之不同,请对比下例:

(1)华盛顿2月20日讯――丹尼尔•莫伊尼汉今天辞去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职务。

― --《纽约时报》

(2)直到最后一刻,丹尼尔•莫伊尼汉还在说,他不知道是否应该辞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职务。他说,“我下了三十次决心”,“就像马克•吐温讲的„戒烟容易得很,我已经戒了一千次‟”。上周,莫伊尼汉最后下定了决心:辞职。

--《时代》杂志

从上例可见,直接性导语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延缓性导语则一语不中的,意在引起受众的“读欲”。

(五)消息的主体与结尾

1、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紧接导语之后,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的作用和功能有二:一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对导语中涉及的内容,进一步提供有关细节和背景材料,使其更清楚、明确、具体。二是补充新的事实。导语中未提及而又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事实和其他要素,便由主体补充出来。

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注意几点:

1、紧扣消息主题取材。主体部分内容较多,故而要重视材料的取舍。应紧扣导语中所确立的主题来选用材料。若与主题无关或无多大关系,即便具体、生动、感人,也应割爱。

2、叙事宜具体、内容应充实。有人因消息是简明扼要的,要求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所以消息写得太概括、太抽象,空空洞洞大而无当的导语之下,是几条干巴巴的“筋”。读完了还不知道这篇消息讲了什么东西。消息虽不似通讯细致、深入地报道事实,但应使受众对新闻人物和事件有较完整而真切的了解,应传达出较具体的新闻信息。

3、叙述宜求生动,行文善兴波澜。消息主体内容在要求具体、充实之基础上,还应力求生动。很多人写消息,内容是有,但写得枯燥无味,或是一套死板而难以卒读的“新闻腔”。因而我们应“让新闻笑起来”,写作手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消息主体写作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可运用生动形象的描述,灵活多变的手法,和自由灵活的层次、段落安排。请看下例:

据新华社巴黎8月31日电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前妻戴安娜本地时间8月31日凌晨在巴黎遭遇严重车祸,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据悉,戴安娜与其男友埃及亿万富翁之子法耶兹于30日下午来到巴黎。当天午夜,他们在巴黎里茨饭店共进晚餐后,乘坐一辆奔驰600型汽车飞速驶向法耶兹在巴黎的一座私邸,一群摄影记者在途中紧追不舍。戴安娜的汽车加大马力急速行驶,试图摆脱摄影记者,不幸在一处公路隧道里与一根立柱碰撞,造成严重车祸。法耶兹和司机当场死亡。戴安娜及其保镖身受重伤。

车祸发生后,抢救人员立即将戴安娜等人送到医院。负责抢救戴安娜的医生不久宣布,戴安娜在车祸中手臂骨折,大腿受伤并发生严重脑震荡,在抢救过程中因胸腔大出血,于凌晨4时死亡。

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对戴安娜不幸身亡表示震惊。据巴黎警方宣布,车祸发生后,尾随戴安娜的7名摄影记者被带到巴黎警察总署接受调查。

这则消息篇幅不长,但层次清楚,起承转合自然,叙述较生动,行文亦波澜起伏。

2、结尾

结尾亦是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无。虽然并非任何消息都有单独的结尾部分,但好的结尾,无疑对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对突出和深化主题,均有重要作用。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展望式、补充式、含蓄蕴藉式、卒章见义式等。

(六)消息的背景材料

狭义的新闻背景,仅指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相关的历史、原因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材料。广义的新闻背景,除此之外,还包括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也包含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

背景材料运用得好,可以解释、烘托和深化主题;可以代替作者的议论而使报道显得客观;可以补充情况、介绍知识、增添情绪。

背景材料在消息中位置灵活,可独立成段,也可穿插于导语、主体或结尾之中。

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类:

1、对比性材料

主要通过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阐明某一主题、表明某种观点。通过对比,突出矛盾和差异,显出特点和价值。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纵比,即今昔对比,前后对比。如写农民富裕了,收入增加了,可用如此背景加以突出:“十年**时期,这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二三十元。不少农民每天2分只够买一张8分邮票。”其二是横比。如同样写农民收入问题,也可将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进行对比。

2、说明性材料

它往往是对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政治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思想状况或物质条件等情况作介绍和交待,用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各种因素,揭示事物发生或变化的意义。

如《海欧重返黄埔江》(新华社1983年5月22日)一文,运用了背景材料,回想十多年前由于黄埔江水质污染严重,海欧因缺少食物而远走高飞的情况。

3、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往往对产品(物品)的性能特点、科技成果、技术性问题、名词术语、文史知识、风俗人情等进行注释、介绍,以帮助受众掌握消息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第三讲 通讯的写作

一、通讯的涵义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西方传媒中没有我们所说的“通讯”,它们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但有几点区别: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二、通讯的特征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通讯的主要特征有三点:

(一)容量大

前已提及,较之消息,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

(二)是样式多

此点可在通讯的类型中详见。

(三)写法活

写法活具体又表现为结构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较消息更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应该指出的是,有些教材将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作为通讯的特征,其实并不准确。首先,新闻性固然是通讯所具备的,但这与其它新闻报道体裁并无相异;其次,文学性也非每篇通讯必备之素质;再者,较之消息,通讯固然在表达方式上灵活自由些,议论、抒情的运用略多些,但通讯毕竟仍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也非通讯之特征。

三、通讯的类型

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一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一)访问记

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二)专访

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三)新闻小故事

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

(四)特写

将生活中某个特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五)大特写

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六)集纳

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七)侧记

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八)巡礼

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议论和抒情。

四、通讯的写作方法

(一)通讯的主题

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许多记者所说的“吃透两头”。“两头”指“上头”和“下头。”“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讯确立主题的准则。

“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也就是吃透“上头”。

“为大众所注意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即要吃透“下头”。

“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通讯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善于开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要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天幕上来观察、考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

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通讯主题的提炼不仅要“站到高处,”发掘事实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还要“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分析等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

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二)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

空间并列式。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即属此类。文章开篇之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如《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头版头条《浦东,璀璨的“双桥”格局》就是如此。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揭示“双桥”格局的三个侧面:

南浦、杨浦两座桥

――基础建设由小到大的跨越

金桥、外高桥两座桥

――城市经济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

改革、开放两座桥

――城市开发机制由旧到新的跨越

群相并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

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此结构有纵横交叉式和蒙太奇式两种。

(三)通讯的表达方式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

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宜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

描写的直观性。通讯是新闻体裁,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议论抒情的实在性。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直抒胸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情是真的,而景、物和人、事则不必真,即缘情而发,因情设事者多。而通讯之议论、抒情皆须缘事而发,因事生情、情不离事。而且,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之处作诱导、关节之处作渲染、衔接之处作粘合、结尾之处作点晴。其旨或在揭示本质、升华主题;或在使事实、形象生辉;或在阐明事物之内部联系;或在激发启示读者。

通讯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形象,文中人物语言应具有实录性,不可妄加虚拟。

(四)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1、人物通讯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人物通讯写作有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一忌“有人无魂”。即人物的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

二忌“有魂无人”。即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了方向性和时代性,但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的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只有“幽灵”而已。

三忌“千人一面”。有的作者在写人物时,难以克服雷同之病,或与自己以前写过的人物雷同,或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缺乏个性,没有特色。

四忌“褒一贬百”。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群众写得特别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而应用“水涨船高”的方法,处理好“一”与“百”的关系。

五是要写“全人”。主要是处理好“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所谓“软与硬”,即指既要写关键性的“大”材料,又不能忽略日常小事、生活琐事的“小”点滴。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所谓“正与反”,是指对报道对象作既有“正像”又有“反像”的“全息摄影”。把新闻人物写成没有七情六欲、满口豪言壮语的“神”的做法是不实事求是的写作。把常人写成超人、圣人,把新闻人物写成“高”、“大”“全”的人,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全人”。如写先进人物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不要动则写他父母病危也不回家、妻子难产亦不离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科学家有了成绩,并非都要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碰到电线杆,然后还说“对不起”;做菜时,也并非都因思考问题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还有,不要写人好则“好绝”,写人坏则“坏透”。

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此种通讯虽以写事为主,但同时不能忽略写人,不要见事不见人。

事件通讯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

事件通讯一般要再现事件全貌,但又不能从头至尾、事事俱现,记流水帐。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对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来写。在写作前,作者就应分析手头占有的材料,是否能满足一篇通讯的需要。一般而言,一篇事件通讯至少应有一至三个骨干性材料。有一个骨干性材料,便可写成一篇“小通讯”;三个以上,可写中型通讯;多组材料,可写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讯。

(2)写好事件的高潮

没有高潮,事件就是“死”的,就是平淡无味的。高潮是矛盾之焦点,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之处,故应调动多种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

(3)在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

事件是事件通讯的核心,而事件又终究离不开人。写好关键人物,又有助于把事件写活。

(4)在记事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意义。也要善于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3、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谈工作经验、教训的一种通讯体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工作通讯侧重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它也要反映新闻事实,往往带有现场活动。这使它区别于一般总结性文章并和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同的方面。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异处在于:要将事实作经验性的概括,对问题发表议论,对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工作通讯写作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如社会前进过程中新冒出来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起来而未引起注意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悬而未决的问题,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的问题等,都是有现实性的问题。二是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或用议论作点晴之笔,点出问题之所在,或是运用背景材料同事实对比,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或是作者直接发表意见。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其议论应求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4、风貌通讯

又叫概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

风貌通讯题材广泛,有的侧重于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于写自然风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其报道对象,既可是一国一省之类的大题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题材。其形式也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

风貌通讯重写作者见闻,而这“见闻”又须是新的见闻,能提供新的信息、反映新的变化。因此,着眼于“新”和“变”,写出事物的新情况,揭示事物的新变化,是此类通讯的重要特征。

(2)善用对比衬托

要写新,要突出“变”,通常运用背景材料,选择事实和数字,作今昔对比,这是较常用的一种手法。有时还可用民谚、故事来衬托事物的变化。

(3)丰富知识,增添趣味

风貌通讯常运用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但也应注意以扣主题、关联现实、恰到好处、避免冗杂。

(4)叙论结合、情景交融

风貌通讯可灵活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边叙边议,叙论结合;也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四讲 信息的写作

1、对信息员的四点要求

一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加强信息工作的责任心,做有心人。信息工作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办公室在参谋助手作用中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环节。表现在:1)政务信息工作贯穿于领导决策的全过程;2)做好信息工作是领导掌握情况加强控制的需要;3)做好信息工作是沟通各级各部门情况的需要;4)做好信息工作对信息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写信息对提高文字能力、思维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请大家写信息时不要图省事,不要报现成的材料;还要注意不要等下面的信息,要自己主动去找信息。

二要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业务知识。不具有业务知识则无法判断信息的价值。

三要了解全局工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要知道领导在关注什么,多看上级文件。

四要把握信息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上级对信息工作的需求,懂得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

2、对信息内容的要求

看信息首先要看价值,发一条信息的标准,首先要是领导决策的需要,其次要对面上的工作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第三对基层的工作有推动作用。具体有以下要求:

一要有新意。能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举措,新做法。

二要有特色。其他地方没有可比性才可以。

三要有实在的东西。一是真实准确,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编造。

四要快。要注意时效性。

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防止说空话。没有实在的内容不行。二是防止报流水帐的东西,会议的出席人员、讲话人员不要写,没有分析和综合提炼不行,采用会议信息关键要看是否有举措性的东西。三是防止面面俱到,大而全。象总结的信息不能报。四是防止把信息写成其它文种,写成新闻报道也不行。同一内容也要分别文种来有针对性地写。信息不需要包装,不要绕圈子,越简洁、越明白越好。

有四句话:抓住重点,关注热点,剖析难点,捕捉亮点,对我们选择信息内容很有价值。

3、常用信息类型

一是有关部门出台的措施信息。二是综合信息。三是经验和做法的信息。四是问题信息即负面信息。五是言论信息。

4、对信息写作的要求 一是标题要鲜明准确简要地表示信息的主题内容。

二是正文要突出最重要的情况,重要中还要突出重要的点。

三是文字结构要严谨有序,开门见山。

四是要交待必要的背景和情况,使人了解信息的价值。

5、正确处理好信息工作的几个关系

一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是基础,没有数量就难有稳定的质量。不能等有绝对有把握的信息才报,一定要坚持多报。报多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上面也会考虑信息员的积极性。

二是处理好三个服务的关系。为本级领导、为上级领导和为机关服务都要兼顾。编信息刊物不能只是编,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三是报喜与报忧的关系。问题未必就是工作失误,有些是带有普遍性的,报了是能促进工作的。当然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更好。

第五讲 新闻写作精彩二十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蒋剑翔)第六讲 通讯员须培植写作灵感

作者:金林旭

写作灵感,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跳跃”或顿悟,它是通讯员“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是通讯员写作构思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正是靠这些“火花”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才能成就我们的整篇稿件。

凡是长期坚持写稿的老通讯员都有这样的体会,写稿灵感常常在不经意间迸发、或经过“苦思冥想”之后瞬间从思维中跳跃出来,并不全是我们的“天赋”或“悟性”高低使然,而这种灵感从思维中的偶然跳跃,它只垂青于有准备并热烈追求它的人。笔者认为,新闻写作与文学、艺术和其它创作一样,要求我们通讯员必须要伸展自己的“思维触角”,多途径地寻找写作灵感,从自身拥有的知识积累中去找,从他人的观点、思路和争论中去找,从生产一线职工朴实的言行去找,从别人的文章中去找。要善于甘心守住心灵的寂寞、从浮躁中把自己解脱出来、并创造最佳写作状态、培植自己的写作灵感。众所周知,人的体力、情绪、智力是有一个变化周期的,有的人在上午、傍晚感到精神振奋、精力集中、文思顺畅,有的人习惯于在夜深人静时分开展写作。对此,要因人而异,在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时段里勤于思维,开通心窍,精思妙想,最大限度地获得灵感。作为广大的基层通讯员,一方面要把安全生产任务放在第一位,全身心地去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上班的时候不分心、不去想诸如如何写作的事情,但也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可以随时揣一个小本本,把现场职工群众不经意说出的生活、工作、学习、做人方面的一些带有哲理性、符合职工群众语言本质的只言片语及时记录下来,下班后回到家里及时整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善于在迂回中获得写作灵感,如在自己感到状态不佳,可以翻开随身记录的东西有意识地启迪自己的心智,也可通过闲谈、散步、娱乐、运动等等,接触一些远离写作的事物,既调节了心身,又可能利用“局外”信息的碰撞或在闲适之中有所得。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听到、见到有些通讯员在写作构思时,嘴哼着小曲、摇头晃脑,或闲庭信步、目中无人,或一壶清茶、一支香烟,把自己关进小楼成一统……。所有这些,都是催生灵感的一种方式,能够收到凝思、提神、顿悟的效果,从而打捞、凝集、杂交、升华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写作灵感。

篇6:对满足顾客需求的思考

2月2日至8日,我们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西峡两县实地考察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情况。考察采取进店暗访、与农民交谈、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在两县境内行程500多公里,沿途经过13个乡镇,查看了100多个农家店的布局、外观,进到40多个乡、村农家店,检查店容店貌和商品价格、种类,详细了解其经营状况和生活情况。同时,对“万客来”、“天福来”两个企业作了实地调查,还与两个县商务局的领导交换了意见。总的看,淅川、西峡两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起步早、推动快、初步形成了县域网络,“龙头”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给予了比较充分的重视和支持,确实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一、两个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是农家店初步形成了网络。淅川县是位于河南、湖北、陕西交界的国家级贫困县,共有17个乡镇、520个行政村。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该县“万客来”供销商贸有限公司已建成5个乡级店,357个村级农家店,一个配送中心;另有“惠达”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建成149家农资店。西峡县与陕西交界,共有17个乡镇、295个行政村,已建成7个乡镇店,293个村级农家店,42个农资店,均由“天福来”有限公司经营。两个县农家店覆盖率分别达80%、75%,初步形成了以商贸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

二是“龙头”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淅川县的“万客来”商贸有限公司过去是县供销社的二级单位,2004年改为股份制企业时,公司才几十个人,现在发展到320多人,还吸纳下岗职工57人;当时的注册资金只有500多万元,现在已达5000万元;2004年销售额只有1700万元,2005年加入“万村千乡”后,年销售额当年达到1.2亿元,2006年达1.7亿元,其中有8000多万元是农家店带来的。西峡县的“天福来”公司原为县供销社的一个小店,只有37名职工,2004年改制后也只有两个店。2005年加入“万村千乡”后,已有员工270多名,年销售额达1.3亿元,主要增加在村级农家店配送上。“万村千乡”既扶持和方便了农村、农民,又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政府比较重视,给予了充分支持。两个县的政府和商务主管部门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思想上比较重视,在政策指导、市场规划、审查验收,特别是土地划拨和企业融资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淅川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预算中拨了100万元,专门用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还为“龙头”企业贴息贷款1000万元,帮助“万客来”建成了面积近4000平米的现代化商品陈列和配送中心。西峡县以划拨价为“天福来”企业一次性解决土地10亩,帮助他们筹建配送中心,目前已近竣工。企业老板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万村千乡”也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四是确实建成了“民心工程”。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农民是通过身边的农家店来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感受中央对农村和农民的关怀的。他们把“万村千乡”与近年来中央免除农民农业税、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和实行合作医疗,以及公路“村村通”这几件

事联系起来,说国家的政策好,中央关心农村、关心农民。农民们普遍感到,“万村千乡”确实使他们生活更方便了,特别是不用担心买假冒伪劣商品了。虽然加盟店、连锁店周边的商店不少,但因为“挂牌店”购物环境相对较好,明码标价,价格也不贵,农民们还是愿意到这里来买东西。

淅川、西峡县农家店的情况表明,两个县能够从本县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发展。我们所看到的乡、村农家店,从场地面积、经营品种、配送率等方面,多数符合商务部规定的标准。从店容店貌来看,西峡县好于淅川县。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考察中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农家店的布局不尽合理,交通沿线比较密集。如淅川县大石桥乡一条街上就设了4个农家店,金河镇两个农家店间隔仅10米左右,西峡县也有类似现象。二是有些店货物乱摆乱放。店铺卫生较差,多数店还没有做到明码标价,个别店对开架售货不适应,企业配送的货架又收起来了。三是乡镇店建设因投入较多,企业资金有限难以顾及,导致数量偏少。四是门楣标识不规范。淅川县农家店的标牌先后换了3次,不够整齐划一;西峡县2005年挂牌的加盟店,都没有挂“万村千乡”的标识,而只是挂了“天福来”企业的标志。五是对农家店的收费与其他个体工商户没有区别,税费较重,经营环境还需改善。六是配送率还不高,“万客来”、“天福来”两家企业难以满足乡、村店供货需要,乡、村店自购商品的比例较高,质量难保证,个别店存在过期和“三无”商品。我们所看到的村级农家店多为夫妻店、家庭店,开店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一般都投入了2至3万元,目前经营额虽有增长,但纯利润偏低,月均收入多在400至500元左右,十分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我们认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山区县,条件不好、困难较大,出现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在下一步的规范、整顿中逐步加以解决。对这些不足,淅川、西峡两县的政府和商务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正在从扩大数量转到巩固规范、提高质量上来。

三、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几点考虑

当前,农村市场还很不规范,乡村各类商铺林立,竞争激烈,“万村千乡”的兴起,还只是初露头角,所占市场份额较低。通过这次实地考察,我们加深了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认识,如何使其保持平稳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市场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从我们与店主交谈的情况看,农民对“万村千乡”的概念和它的重要性,虽然都能讲出一些,但总的说还比较模糊。“万村千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些道理,除了在干部中宣传,还要在企业宣传,更主要的是在农村、农民中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都知道“万村千乡”是怎么回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龙头”企业在宣传自身经营理念、营销模式时,更要重视对“万村千乡”的宣传,首先是所有的加盟店要把“万村千乡”的标识打出来。

第二,要适当控制农资店比例。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做到村村建农资店,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即使是农忙季节,农民所需农药、种子、化肥也很有限,以开农资店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旺季不旺,淡季生活则比较困难。鉴于淅川、西峡属山区县,近年已基本村村通公路,农资店似应以乡、镇或中心行政村为主来规划和建设;在条件较好的行政村,百货农家店可兼营农资,一店两用,保证店主在一年四季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第三,要下功夫解决配送率不高的问题。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两个县交通沿线乡级店和村级农家店,由企业配送商品的比例基本达到了40%以上,远离交通线的村级店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目前,两个县各有配送车3辆,一是不可能把货物送到每个农家店,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一个配送中心也难以满足农村、农民的实际消费需求。对村级农家店的货物配送问题,很可能成为影响“万村千乡”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办法

着力加以解决。要把县物流中心配送、全国知名厂商代理配送、供销社新合作贴牌配送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配送能力;同时,要注重发挥已有乡镇店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以弥补县级配送中心“鞭长莫及”的不足,尤其要适度增加乡级农家店数量,建设区域配送中心,形成多层面向村级农家店辐射的货物配送网络。农家店的经营能不能坚持下去,“龙头”企业的扶持最直接、最重要,也是“万村千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可靠保证。

第四,要想方设法增加“龙头”企业的发展后劲。淅川、西峡都是山区县,农户家的香菇等土特产品,被个体小商贩直接上门收购了,不仅价格偏低,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可考虑把农家店充分利用起来,在经营副食百货的同时,也承担农副产品的收购任务,这样可避免配送物货的车辆放空回返。这两年“龙头”企业为了尽快占领农村市场,树立薄利多销或无利促销的营销策略,向农家店配送商品获利很少,有的地方由于路途较远,来回车费和人工费增加,往往还有亏本的情况。这样长期下去,企业难以为继。因此,政府和商务主管部门除了继续在政策、贷款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外,还要帮助企业想办法挖掘潜力,拓展销售和增资渠道。企业的发展后劲增加了,农家店的扶持力度加大了,“万村千乡”工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五,要严把新设村级农家店关口。淅川、西峡两个县的村级农家店增加很快,下一步应适当调整发展速度,做到稳中有升,既要方便农民生活,又要重点加强质量建设。一方面,对新设村级农家店要严格把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符合商务部关于农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的标准;另一方面,对已建成的村级店,要督促“龙头”企业搞好巩固、规范、整顿、提高。另外,已有的农家店挂牌时间都不长,但各种收费较多,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商务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尽可能地减少收费,切实防止乱收费,给农家店以实实在在的帮助。

上一篇:电视综艺访谈节目的现状分析下一篇:支部工作讲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