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的政策需求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章针对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状况,明晰构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在总结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辨识当前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态建设的政策需求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生态建设的政策需求论文 篇1:

养老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老龄化加速正在催生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养老产业有望在未来10到15年进入黄金发展期。

10月11号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要紧紧围绕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基调,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动力。这次会议聚焦养老服务行业,明确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要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了养老产业扶持政策,包括土地供给、资金支持、税收补贴、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等,投资主体也在从政府主办逐步转向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

中国养老产业真正启动是2013年的两文(35号文和40号文),即《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真正从国家战略层面启动养老产业非常重要的引导性文件,所以2013年是养老产业的元年。2014年国务院多部门出台了22个相关政策。2015年是消化、吸收和落实。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

我国养老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老龄化加速,正在催生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养老产业有望在未来10到15年进入黄金发展期。由于我国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现有养老机构数量少、床位少、质量低、服务差,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还有许多亟需改善的地方。

10月15日,在中欧-海棠花开养老产业论坛上,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乌丹星表示,从产业链的关系来讲,养老产业的上游是以投资和金融、保险为拉动的。投资是指投资方;保险是指老年人要有基本的保障(包括长期照护险)、社会险和商业险;老年金融就是指老年人兜里的钱一定得拿出来用,如果都揣在兜里,这个市场是没有办法起来的。所以以上游拉动中游,它的中游就是实体(地产、服务和医疗),它的下游(用品、旅游、教育、文化娱乐等)对它产生一个支撑。换句话说现在大兴土木、跑马圈地建的基本上是中游,但上游和下游没有跟上,所以中游过得非常艰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兼职教授、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在中欧-海棠花开养老产业论坛上也指出,中国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挑战的同时,还面临医保体系不完善、高素质医护人员比重低、人均医疗资源少等资源瓶颈。蔡教授强调应对挑战必须依靠创新,具体需要在技术、商业模式和制度机制三个层面展开创新研究和实践。蔡教授提出,通过创新解决养老需求的潜力还很大,可以通过健康管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智慧养老、时间银行等创新理念和措施应对养老产业的挑战。

总体来说,我国养老服务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一方面,养老服务业发展主体不清晰。传统上的养老服务业由政府主导,资金主要依靠各级财政补助,行政色彩浓厚。另一方面,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机构设立带有盲目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缺乏财政“断粮”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存在项目搁置或人员解散的风险。再者,居家养老方面,缺乏长期、稳定和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较大,市场上尚没有具备成熟管理经验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尚未形成功能定位明确、服务模式成熟、人员稳定、监管到位、行业标准化完备的运营模式,难以满足养老需求。

二是政策缺乏灵活性。目前有关政策法规对于有些具体事项的规定过于呆板,面对各地的复杂情况,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有需求的无床位,有床位的无人源”的尴尬状况。另外,由于过去对养老服务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各种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纷纷建立,但部分地区尚未形成有效的资金绩效考评机制,未充分评价项目发挥的社会效益,“重投资、轻效益”的状况较为突出。

三是养老机构比例不合理,城镇养老床位占比较少。总体来看,大部分床位面向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人员、农村老年人,面向城镇区域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占比较少。过去,我国大多以政府为主体,建设敬老院、养老院等福利性养老机构,面向的是经济困难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侧重于“福利性”。这种单纯性的福利性、救济性养老机构不能满足现在老年人对养老的新要求。

四是市场化程度较低。民办养老机构相对较少,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多为政府投资设立,产权不清晰,缺乏明确的权利义务主体。究其原因是养老服务业尚在起步阶段,未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场不够灵活,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部分养老机构生存困难。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需要的法规、行业标准不够完善,面临政策瓶颈,不利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行业组织不够健全,不能做到行业自律。

五是社会化养老优势未充分体现。由于社会化养老尚未发育成熟,加之目前社会养老机构发展不均衡、服务水平不高、医养服务供给少、医养产业孵化组织匮乏、创新和技术含量低、专业人才紧缺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导致社会化养老的模式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巨大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10.5%。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长,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4.87亿的峰值,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公报还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6万个,比上年增长23.4%。各类养老床位672.7万张,比上年增长16.4%;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比上年增长11.4%。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相关的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迅速,但仍然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驱动力,也将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随着我国高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的不断增加,以及独居化、空巢化现象的日益普及,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从服务供给上来看,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迟缓。供给和需求的巨大缺口,一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峻的养老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也催生了巨大的商机。

养老服务业消费需求旺盛的主要领域有:一是老年餐桌和家政服务。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需要家政服务和老年餐桌的比例分别高达58.0%和49.0%。特别是空巢老年人对家政服务和老年餐桌的需求比例更高。二是衣、食、住、行等老年产品用品。比如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三是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成为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承受着失能和各种疾病的风险,故而整个老年群体的刚性消费需求都是围绕“健康长寿”这一核心进行的。四是康复护理需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的继续发展,失能老年人不断增多,康复护理市场的潜在需求不断增长。五是精神文化服务需求。随着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休闲健身、旅游服务、精神慰藉的需求旺盛。

满足中端服务需求是行业发展大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王莉莉、杨晓奇指出,近年来,养老服务业发展以高端市场为主,而占市场主体的中端服务市场还未形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目前这一代老年人收入水平有限,再加上传统的生活习惯,他们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意识还不强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老年人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大力推进,中端服务市场将成为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候鸟式”养老方兴未艾

我国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养老形式,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候鸟式养老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旅游资源丰富且富有特色的省份积极开发候鸟式养老产业,盘活旅游资源。

其实,“候鸟式”养老最初是自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身体健康、收入不错的老年人采取“跟团走”、“自由行”等方式,开始了自己多元化的老年生活。伴随着养老服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和商家也看到了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候鸟式养老”项目中来。

曾有一组调查数据表明,近几年海南、云南、广西等地为吸引到南方过冬的北方老年人,特别推出养老中心、家庭旅馆等配套方案,每人每月费用在1500-3000元不等,这与老人们在哈尔滨每年需要交纳的取暖费以及食疗等费用基本持平。“候鸟式”养老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成为很多老年人尤其是东北等地老年人调理身体和疗养的特殊方式。

候鸟式养老的潜在市场需求也引起了资本的广泛关注。保险企业、房地产企业、旅游企业、医疗健康企业等都纷纷涉足养老服务业,其中,大部分都看中“候鸟式”养老模式,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养老市场的投资。

2015年,民政部就曾联合十部委发布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并就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投融资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强人才保障、保障用地需求等作出了相关规定和政策优惠。

就目前来看,现有项目中的社会资本注入比例很高,但是,该类服务的市场化运作的价格相对较高,需要比较健全的配套,需要医疗资源的介入,是多方面的,尤其需要包括政府在一些配套政策上,尤其初期市场培育需要一个过程,而产业投资需要有回报,很多项目没有回报的情况下,政府如何扶持这样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全盘考量。

医养结合是老年人比较担心,也是大部分养老机构相对欠缺的医疗配套,而这也成为“候鸟式”养老着重打造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

养老类PPP落地有望加速

数据显示,自PPP项目问世至今,国内统计入库的PPP项目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到今年第三季度,PPP项目增速达到月均1万亿元。但目前,国内PPP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地域分布、行业分不平衡的问题凸出,为推进PPP模式发展,政府开放更多投资领域势在必行。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缺口日益增大。但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国内养老产业并未形成规模化的商业模式,养老项目进展缓慢。随着深改组会议明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未来政策对该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养老项目落地有望加速。

从落地PPP项目的结构上看,目前PPP项目不仅在地域分布上发展不平衡,行业分布也不均衡。财政部公布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3期》显示,盈利模式清晰的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保、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等 PPP 项目受到热捧,而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落地情况不容乐观,从项目投资金额上看,医疗类PPP项目仅占2%,而养老类PPP项目金额只有1%。

在今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老龄产业培育成新的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民政部明确表示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因此,随着深改组会议明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未来政策对该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养老项目落地有望加速。

任泽平表示,政策对PPP模式的支持或超预期。我国PPP模式仍处于发展初期,政府对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仍以融资支持为主,并未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示范作用。当前经济L型,稳增长压力上升,而国庆期间地产的密集限购使得基建投资维持高速的重要性凸显。政策对PPP模式的支持力度或上升,财政部联合了包括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等19个中央部门推出了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基建、能源和交通类项目外,政府会让出更多的投资领域供社会资本参与。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未来在立法、财税政策,退出机制政策及创新融资政策等方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速。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对激活民间资本具有重要意义。”任泽平指出,尽管国务院在2011年发布了《中国老龄实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但是,由于诸多政策和体制的障碍,民间资本在养老领域的发展举步维艰。由于房地产和制造业的不景气,民间投资增速快速下行,投资领域受限制是重要原因。深改组会议对社会资本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是从政策层面扩大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可以期盼的是,民间资本在第三产业的投资空间由此打开。

养老服务人才供不应求

民政部印发的《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养老护理员达600万人的目标。由于新增护理员流失率为40%~50%,因此要实现这个目标,相关院校每年应当培养200万养老护理相关人才。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结果2015年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756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其中有112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但从招生情况而言,全国仅有20个省份30多所院校能实现连续三年招生,在校人数不足4000人。

庞大的需求缺口让专业性养老人才成为市场的“香饽饽”,这些学生一毕业,月薪都在5000~8000元左右。专家指出,未来十年养老服务业将会以渐进式的姿态迎来爆发点。

“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我国到2025年将有2.2亿老龄人,实际需要的护理人才大概是4000多万,广东省养老护理人才缺口不少于30万。”广东省养老服务业协会秘书长董克义说,“据我所知,大部分院校和养老直接挂钩的学历班招生仍然很困难,相对而言,一些如‘老年健康管理’等专业招生情况和短期培训班就很火。”

“目前我国院校的养老服务类专业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现实所需。一方面是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大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仅仅停留在家政居家照顾的这个层次,没有实现‘专业性养老’。”董克义说,专业性养老需要从业人员掌握大量专业知识,比如营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的热度逐渐升高,所开设的方向和课程都适合市场需求。

广州市技师学院现代服务产业系主任罗玲表示,目前,很多养老服务只停留在生活照料层面,但老人更需要专业化的护理,包括家政服务、医疗康复以及心理辅导、养生保健等。据悉,该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职业素养课程外,还包括食品与营养、现代护理、健康心理、养生与保健等四大模块。“随着社区养老模式的逐渐成熟,未来象健康档案管理、失智老人管理等岗位需求更多。目前顶岗实习工资大约3000元,转正后月薪5000~8000元不等。”

涉外护理学院院长柳金材介绍,目前针对社区养老的专业康复人才很少,人才缺口十分大,“有机构和我们说,我们培养多少学生,他就要多少学生。”据柳金材透露,当下养老机构和医院几乎都是抢着要人,护理学院毕业生的薪酬也越发理想,“现在不少学生一毕业每个月到手工资就有6000元,未来薪酬也更高。一些既懂护理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受企业欢迎,基本上一个学生都有几个offer可选。”

负责教学的涉外护理学院教授孙佳建介绍,社区康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护理技能外,未来还会在课程中加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课程,包括临终关怀内容,如语言安慰、止痛等重要课题。对于有意进入护理、养老行业中的学生,孙佳建建议学生们要有奉献精神,做好不怕脏不怕累的心理准备。

作者:海川

生态建设的政策需求论文 篇2: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状况,明晰构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在总结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辨识当前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草原生态补偿责权认定、范围界定、标准确定、方式选择和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进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并提出新时期完善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草原保护;奖补政策;内蒙古

内蒙古草原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4%,占全国草原面积的近1/4。草原生态系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构成了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主体。实行草原生态补偿,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内蒙古草原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内蒙古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之后,已陆续通过生态移民、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围封转移等措施,开展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学确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主要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助和牧户生产性补助等。内蒙古实施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旨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牧民收入和维护生态平衡。

内蒙古草原类型多样,其生态建设比较复杂,实行生态补偿的难度较大。部分地区之间生态服务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不能满足草原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草原生态补偿实践普遍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大多数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协商的结果,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监督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草原生态补偿方式、补偿对象确定等方面仍有待深化。在内蒙古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何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牧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牧民对于政策细则存在一些疑问,这将直接影响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牧民作为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完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内蒙古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推进,生态补偿已逐渐得以重视,并在草原生态保护实践中尝试采取草原生态补偿措施。草原生态补偿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保护和修复草原生态环境的手段。草原生态补偿是一种投人,其产出是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草原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是能顺利地筹集到相关补偿资金和物质,并能顺利安排到补偿对象手中,以及能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草原生态补偿必须防止陷入贫困陷阱,坚持生态补偿措施和扶贫措施有所区别的原则。生态补偿不是扶贫措施,应避免在支付大量的生态补偿资金后再支付更多的补偿。

在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博弈中,政府与牧民博弈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生态利益与个人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而牧民与牧民之间博弈的核心问题是由于草原生态补偿利益的公平分配问题。应针对现有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牧民生产和生活状况的影响,分析牧民生计可持续发展出现的问题,揭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判断政府政策的变化是否能够调节牧民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促进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和改善。

开展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将有效地将草原生态系统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态资本增值,从而为草原生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促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的进展

(一)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草原畜牧业从游牧方式经定居游牧发展到定居划区轮牧方式。20世纪80年代推行牲畜承包责任制,90年代实行草原双承包责任制,采取草原分户管理的经营方式。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开始,依托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内蒙古全面开展草原生态建设。先后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两项工程中,把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飞播牧草、草原补播改良列入了项目实施内容。

2000年内蒙古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草原治理项目,围栏封育每公顷投资1050元,基本草场建设每公顷投资7500元,人工种草每公顷投资1800元,飞播牧草每公顷投资1500元。禁牧后饲料粮补贴标准为0.225千克/天·公顷,其中干旱草原沙化治理区和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按全年禁牧365天计,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按全年禁牧180天计,饲料粮补助期限为5年。

从2003年开始全区大多数牧区旗(市)相继开展草畜平衡工作。推行草畜平衡制度首先要落实和完善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家庭承包责任制,核定草原等级、面积,界线落到实地并上图,签订草场承包责任书。2011年全区“双权一制”的完善工作已经完成,对制止乱开滥垦、乱采滥挖等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发挥重要作用。

2003年内蒙古“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正式启动,实行草场围栏封育,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超载过牧。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国家对“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给予必要的草原围栏建设资金补助和饲料粮补助。轮牧不享受饲料粮补助政策。全年禁牧按每公顷每年中央补助饲料粮82.5千克。季节性休牧按休牧3个月计算,每公顷每年中央补助饲料粮20.625千克。草原围栏建设按每公顷247.5元计算,中央补助70%,地方和个人承担30%。

2011年国家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后,内蒙古政府制定了《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为目标,整合多渠道资金、技术以及资源优势,促进牧区经济社会稳定与繁荣,推进生态文明。在全区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每年国家安排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40.45亿元,用于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补贴以及牧草良种补贴。这是内蒙古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安排资金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一项政策。

内蒙古以2010年草原普查确定的天然草原为依据,凡具有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或联户经营权证,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农牧工均可享受禁牧、草畜平衡等补助。内蒙古把全区草原区域依据降水量、草原类型等条件划分为中西部荒漠地区和中东部草原区两个区域,并在两个区域内划分了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同时,为保证奖补机制落实的公平合理,以全区平均载畜能力为标准亩,按标准亩系数分配每个盟市奖补资金。盟市根据实际确定每个旗县(市、区)的奖补任务及资金。还考虑到牧户奖补额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实行封顶和保底措施。

自2011年起,内蒙古在全区草原实施奖补机制,其中2011年新安排奖补机制面积为5663.87万公顷,其中禁牧1863.2万公顷,草畜平衡3800.67万公顷。草原生态奖补标准为:禁牧补助标准90元/年·公顷,草畜平衡奖励标准2.25元/年·公顷;优良多年生牧草每公顷补贴1050元(3年内补给),优良一年生牧草每公顷每年补贴225元,新建饲用灌木每公顷补贴150元(1年期),牧民生产资料补贴每年每户500元。此外,内蒙古还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如牧民更新的种公羊每只每年补贴800元,肉牛良种基础母牛饲养每年每头补贴50元;牧民管护员工资每年每人4000元,移民试点补贴每人8万元等。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行目标、任务、责任、资金“四到省(区)”,由各省(区)组织实施,补助奖励资金与草原生态改善目标挂钩,地方可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探索具体发放方式,草原保护与利用权利义务才能落实到户,各类补助奖励资金才能落实到户。牧区各地务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在执行“四到省(区)”机制的基础上,坚持做到“五到户”,即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到2013年,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达到363.53万公顷,已连续五年保持在266.67万公顷以上,人工草地饲草料供给能力增强。

按照全面实施春季休牧、大力发展划区轮牧、局部推行禁牧的总体目标要求,内蒙古相继出台了休牧、轮牧、禁牧等政策。适时制定“五个严格”的制度,即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区以及自然保护区,严格实行阶段性禁牧,确保项目建设的成果;对生态移民工程的迁出区和封育区,严格实行禁牧,确保生态不反弹;对严重沙化退化以及生态脆弱地区,严格实行禁牧,确保生态的自然恢复。对草原畜牧业,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和轮牧;对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严格实行禁牧,全面推行舍饲圈养。禁牧的草场每公顷补助90元,超过了60~75元的草场租赁市场价格,增加牧民的收入,也防止草场被租赁后的过牧。全区已有134万公顷多年生牧草良种补贴地块实现了斑块化管理,做到地块明确,受益人明确、补贴兑现明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补贴户数、资金、地块的真实性,保护了农牧民权益。

目前,内蒙古已全面推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全区落实草原权属面积0.73亿公顷,草原承包到户面积0.69亿公顷,比2010年增长19.5%,0.56亿公顷草原依法划定为基本草原,涉及37个旗县,占全区草原面积的63.6%,占划定基本草原旗县草原面积的84.3%,标志着草原保护“红线”的依法确立。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标准》相继公布执行,内蒙古草原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基本建立。

近年来,内蒙古政府先后颁布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高产优质苜蓿产业发展规划》《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牧草良种工程规划》等。2014年内蒙古制定了《内蒙古草原保护与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用于指导全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加快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随着内蒙古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推进,生态补偿已逐渐得以重视,并在草原生态保护实践中尝试采取草原生态补偿措施。

(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

2013年内蒙古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1%,比2008年提高了5.25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14.1个百分点。全区天然草原牧草生长高峰总产量达到7260.66万吨干草,比2000年提高28%。在保持草原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牧业旗县牲畜超载率比2008年的18.31%下降了8.75个百分点,十余年来首次降至10%以下。

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后,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速度明显加快,草原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全区天然草原冷季可食牧草储量达到1483.96万吨干草,比2010年增长52.0%:草原冷季总适宜载畜量7663.78万羊单位,同比增长22.9%。全区草原退化趋势受到一定遏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草原生态保护奖补区内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截至2013年,内蒙古共有0.68亿公顷草场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范围,其中0.3亿公顷天然草原实施禁牧政策,0.38亿公顷天然草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基本实现可利用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全覆盖,全区已有146万户、534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天然草原围栏面积已达到0.28亿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1%;人工饲草地保留面积达到326.27万公顷。搭建储草棚2117万平方米、棚圈16562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化暖棚2679万平方米,逐步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区的天然放牧牲畜头数得到有效控制,草原生态保护奖补区共有牲畜6521万羊单位,其中2814万羊单位实现舍饲圈养。与2010年相比,禁牧区减少了3105万自然放牧羊单位。

三、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草原面积较大,并且类型多样,其生态建设比较复杂,实行生态补偿的难度较大。需要从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辨识当前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补偿标准“一刀切”,未按不同类型草原、不同退化程度草原进行补偿

目前,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基本采用了“一刀切”的做法,虽然对部分草原地区补偿标准作了一些调整,但与整个自治区不同类型草原地区、各地草场质量、人口情况差异极大相比,补偿标准过于单一化。

内蒙古草原空间异质性突出,草原类型从东到西依次是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化荒漠草原和荒漠区五种类型,各种类型草原的退化程度也各不相同。不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导致草原地区各旗县之间获得的生态补偿款存在较大的差距,补偿标准的单一化与补偿对象差异化的矛盾将使不同草原地区之间生态服务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不能满足草原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按照草原面积和牧民人口进行补偿的效果,未能反映实际补偿需求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奖补的现行政策按照草原面积和牧民人口计算补偿额度,忽略区域草原生态改善状况,不能客观反映实际补偿需求。受到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内蒙古农牧民的草地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导致补偿资金向牧场大户聚集,进一步加剧农牧民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失去生态补偿的公平性。一些牧户家庭成员变化后,未能及时分户分地,致使补偿程序混乱。

现有的草畜平衡管理方式,只能在一个区域内大致采取同样的指导指标,与每个牧户的实情存在较大误差,很难针对每个牧户制定准确的科学的载畜量标准。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参与牲畜数量的控制不是有效的管理模式。部分牧区未处理好人口密度和放牧强度的关系,局部地区超载,特别是大户超载,未真正实现减畜减人的目标。

(三)草原补偿标准较低,没有区分草原生态补偿与生产及生活补贴

内蒙古草原围栏封育中央投资为每公顷240元,比林业封山育林每公顷低810元。草原飞播牧草每公顷补助750元、草地补播每公顷300元,比林业飞播造林每公顷分别低1050元和1500元。

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的过程中,没有界定生态补偿的专用属性,未能将草原生态补偿与草原生产和生活补贴加以区分。每年每公顷90元的禁牧补助和22.5元的草畜平衡奖励属于草原生态补偿。而3年内每公顷1050元的多年生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户500元的牧民生产资料补贴、每年牧民更新的种公羊补贴、肉牛良种基础母牛饲养补贴、牧民购买畜牧业用机械补贴均属于生产补贴。而每年每人4000元的牧民管护员工资、每人8万元的移民试点补贴均属于生活补贴范畴。由于草原生态补偿额度未与草原生态治理效果挂钩,实际上部分生态补偿已变成生活补贴。

(四)草原生态补偿缺乏专门的法律依据和监管体系

在执行现有的草原保护、建设制度和政策过程中,缺失草原生态补偿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和具体条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缺乏市场化的操作方法。

大多数区域草原生态补偿实践依赖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协商的结果,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监督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草原生态补偿方式、补偿对象确定、补偿标准等方面仍有待于深化。

(五)草原生态补偿周期偏短,生态保护投入不足

现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仅以5年为一个周期,缺乏长远的统筹安排。短期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造成了当地农牧民对未来生产和生活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进而影响草原生态治理进程。同时,一些长期提供草原生态服务产品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并没有得到适时补偿。而一些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地区、企业和个人,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

(六)草原生态服务定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关于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在理论上没有形成公认的测算方法,主要依据政府的行政定价,补偿标准有些地方偏高,而有些地方偏低,使区域过度补偿与补偿不足现象并存。在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统一性的较低补偿标准缺乏对补偿区域农牧民机会成本和发展成本的考虑。

草原生态服务定价不科学合理,将使生态补偿对象的利益平衡难以保证。然而,草原生态服务定价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补偿主体和对象等密切相关。内蒙古大部分草原地区不适合发展高耗能产业,特别是缺水地区不适合发展煤矿、化工等产业。

四、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包括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解释、草原生态补偿责权认定、范围界定、标准确定、方式选择和制度保障等部分。

(一)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涵义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激励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遏制破坏草原生态行为的环境经济管理模式。在综合考虑草原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和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和市场交易等方式,对草原生态保护给予合理补偿。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它以区域生态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公平等为目标,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通过调节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责任、义务和利益关系,使开发利用草原生态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达到恢复、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促进牧民、牧业、牧区与草原生态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草原生态补偿主体

明确草原生态补偿的主体,即解决由谁补偿的问题,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组织以及个人应该承担各自的补偿责任。草原生态补偿主体是指筹集资金、实施补偿的组织机构和个体。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定,应以利益相关者的分析为主,结合草原产权方式共同确定。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主体主要包括两大类:公共主体和市场主体。公共主体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机构。市场主体主要包括直接与草原生态环境发生关系的企业和个人。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应采取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市场投入为辅的补偿机制。其中国家财政投入主要指中央及省级财政。草原属于准公共物品,中央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应对草原的生态价值及其保护者提供补偿。同时,草原分布在区域上具有局部性,但其生态系统服务却具有全局性,除了草原地区本身,非草原地区同样享受着草原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因此,非草原地区也应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及其保护者进行区域间补偿。

市场投入主要指企业和个人补偿。企业通过开发、加工、出售草原生态系统的资源,获取经济利益。有些则由于开发利用不当而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因此,企业应根据其收益程度或破坏程度进行相应补偿,其中包括直接开发利用各类草原资源(包括地下资源)的企业,如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开垦种地、牧草加工、畜产品加工销售、能源开发等,以及直接开发利用草原生态文化资源的企业,如观光旅游资源开发、草原生态文化资源开发等。而个人补偿主要指自然人补偿。自然人应根据其收益程度或破坏程度进行相应补偿,其中包括农牧民、畜产品消费者、观光旅游者、非牧民养畜者等。

(三)草原生态补偿范围和补偿对象

草原生态补偿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所规定的基本草原,即重要放牧场、割草地、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牧)还草地、改良草地、草种基地以及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草原科研、教学试验基地以及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等。其中,现阶段应以退化、沙化或即将退化草原为主,优先考虑占据全国重要生态位的草原区域,同时兼顾该区域未退化草场的保护问题。

草原生态补偿范围可分为跨区域补偿和区域内补偿。草原生态补偿空间范围过小将导致草原牧区发展的不平等,使草原生态环境反复退化,从而影响草原生态建设的效果。与草原牧区和牧民放弃发展的高机会成本相比,草原生态补偿的缺失和补偿标准过低将直接导致牧民生产水平的下降,可能使牧民更加贫困。

草原生态补偿对象应是补偿地区、企业和个体,包括草原生态保护的贡献者和受损者,包括牧民、草原牧区地方政府和对草原生态建设做出贡献的企业。草原牧区由于放弃一些发展机会将导致其地方政府财力严重不足,应该予以补偿。草原牧区地方政府既是补偿主体,又是补偿对象,承担双重责任。

(四)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和核算方法

通过科学评估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的损失和效益,选择合适的方法,核算需要补偿的草原生态资源的直接和间接价值,结合草原牧区的经济社会特征,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即解决补多少的问题。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应是保护者的投入与机会成本之和。在不同类型草原地区和不同质量草场的生态补偿标准均有较大的差异,可划分补偿区域等级,分级核算补偿标准。

为了使确定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支付能力和公众对草原生态补偿的需求,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必须是动态变化的。从生态补偿的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说明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固定的一个值。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既要考虑受偿意愿,又要考虑支付意愿。受偿意愿形成补偿标准的上限,相当于补偿收益;支付意愿形成补偿标准的下限,相当于补偿成本。草原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协商和博弈也会影响最终的生态补偿标准。为了更能反映受偿者的需求和补偿者的意愿及能力,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确定补偿标准。

(五)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方式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方式应以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为主体,以受益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为补充,并结合一定的市场补偿,形成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政府补偿是以国家或上级政府为实施和补偿主体,以区域、下级政府或牧民为补偿对象,以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目标,以财政补贴、政策倾斜、项目实施、税收优惠、转移支付和人才技术投入等为手段的补偿方式。

市场补偿是指市场交易主体在政府制定的各类生态环境标准、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利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行为改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方式。交易的对象既可以是草原生态要素的权属,也可以是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市场补偿方式主要包括许可证交易、使用权交易等。

草原生态补偿属于分层次复合型补偿。受益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居民可通过向中央政府缴纳生态消费税、生态补偿基金等形式,实现对草原牧区牧民的间接补偿。受益地区的政府、企业也可以与草原牧区地方政府、牧民进行协商,对草原牧区进行直接补偿。

(六)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制度保障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制度保障,即解决“怎么保证补偿”的问题。通过探讨当前形势下推动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补偿工作的政策建议,提出促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措施等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制度保障包括:推进和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制度,确保草地产权的稳定性。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推进草牧场的依法流转。制定区域合理载畜量标准,减少畜牧业对草原的利用压力。在明晰草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草原合作经营模式,实现牧民收入和草原生态保护双赢。

五、完善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在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中,需要化解草原生态补偿面临的困境,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地协调草原利用、保护与管理的关系,协调草原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关系。

(一)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及核算方法

按照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化荒漠草原和荒漠区五种类型、不同草原退化程度和不同草地质量进行生态补偿。草原生态补偿标准选择按不同退化程度草原类型的植被增量和草原减畜量进行补偿,替代按草原保护面积进行补偿。按照不同草地退化程度分级标准,划分补偿区域等级,分级核算补偿标准。将生态补偿与草原保护效果相结合,并参考草原监测动态结果,适时调整生态补偿标准。

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及核算方法必须反映牧区和牧民的损失以及他们的发展机会受到的限制。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及核算内容包括标准上下限、补偿等级划分、等级幅度选择、补偿期限选择、补偿空间分配等。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应该考虑:草原生态保护者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草原生态受益者的收益、草原生态恢复的成本、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通过出台有关草原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制定草原生态补偿的专项条例,使草原生态补偿法治化。在总结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等草原生态补偿实践的基础上,各地区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使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

从源头上保护好草原生态,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加大禁牧、休牧、禁垦的督查力度。完善并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草牧场流转制度、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等规章制度,制定草原牧区人口转移战略和人口准入制度。健全轮牧和游牧制度,挖掘和传承传统游牧制度在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作用的同时,利用现代先进的轮牧制度,完善草原恢复、保护和管理的地方性规章制度。

在草原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必须建立生态环境准入制度和环境影响监测评估制度。确保被征地农牧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协商仲裁机制。对矿山企业造成的碾压草场、地下水位下降的场地进行长期监测、定期评估。

(三)实行草原生态补偿优先序

针对内蒙古草原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区域草原生态补偿优先序。对危及受损者生存、维持其生计的损失性补偿作为草原生态补偿第一优先序,即优先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损失和费用,包括产业退出的损失和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其次补偿草原生态维护与管理费用,即包括工程基本建设费用和人员费等维护性补偿。最后实行草原生态修复性补偿,主要用于补偿使草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点项目。

(四)改进草原生态补偿实施路径,提高生态补偿效率

根据草原生态补偿对象特征,采取多方式分类补偿,改进生态补偿实施路径,提高补偿效率。严格检查生态补偿费用的审核、公示、发放等各环节工作,确保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运行。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损失和费用通过基层政府或者派出机构,按补偿标准直接发放。企业占用当地牧民的草场或在生产经营中对牧民造成损失的,需在对草地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并与受损者进行协商的基础上,对受损牧民进行补偿。草原生态日常维护与管理费用通过职能部门,按照实际发生费用情况划转。修复性补偿通过项目申报,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按照生态保护投资和达标绩效核算奖励资金。

(五)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生态补偿的进程

在确保草原免遭破坏的前提下,优化畜群结构。以绵羊、山羊、肉牛为减畜重点,全部减掉禁牧区的放牧牲畜。草原建群种、优势种在特定的生长时期进行短期休牧。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草原实行长期禁牧。草畜平衡区超载过牧的牲畜全面减掉,采取以牧民专业合作社或嘎查为单位,建设舍饲养畜基地。

根据牲畜的牧草需求量,核算草原适宜载畜量,确定适宜放牧强度,缓解天然草原放牧压力。确保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以草原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牛态饲养方式,创建绿色生态品牌。

(六)设立草原生态补偿基金

由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捐赠方式,筹集支持草原生态保护行为或项目的资金,设立专门的草原生态补偿基金,保障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来源、筹资渠道的多元化。根据筹集资金的不同方式,草原生态补偿基金可分为盈利型基金和公益型基金。由中央财政直接拨付,用于禁止或限制开发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继续完善区域间合作和对口支援方式进行的受益者补偿,探索对于直接受益主体收取适当费用来充实生态补偿基金。扩展草原生态补偿周期,实现生态补偿机制长效化。

[责任编辑:唐玉萍]

作者:包晓斌

生态建设的政策需求论文 篇3:

重庆发展游艇地产的可行性分析与基本构想

[摘 要]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度假需求,代表更高级别休闲方式的游艇将取代高尔夫,成为房地产商为房产项目增加高端元素的重要筹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游艇地产的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再结合重庆实际,分析重庆发展游艇地产的可行性,进而提出适宜的基本构想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游艇 游艇地产 游艇产业链

随着房地产开发竞争的加剧,利润减薄,风险加大,国内地产商进入新一轮战略重新定位阶段,相当多的公司开始选择进入新兴领域,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于是,以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地产成为突围的重要途径,但是,休闲旅游地产开发有着自己的规律,要想在市场中取胜,需要的不仅仅是魄力,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独特的魅力。“景观房”出现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但现如今单凭“景观房”已不能够满足高端客户越来越高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代表更高级休闲方式的游艇将取代高尔夫,成为房地产商为房产项目增加高端元素的重要筹码。

重庆,一个古老而又充满发展潜力的城市,逐步走出“山城时代”,开始融入水的元素,打造“山水之城”、“休闲娱乐之都”成为她新一轮的目标。游艇地产,一个新的理念,将逐渐融入这个城市,并最终成为她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游艇地产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游艇地产,是游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催生产物,指在江河、湖海等沿岸地势条件优越的地段打造高尚住宅、滨水别墅、高端排屋,并配备游艇码头、酒店式公寓、超五星级酒店、休闲健康城、游艇名车俱樂部、游艇会所、写字楼、大型购物广场、风情酒吧街、海鲜街、大型游乐场所、游艇展示厅等配套设施,集休闲、健身、旅游、度假、娱乐、办公、购物、会展为一体的高档综合旅游地产项目的综合社区。

从2010年3月18日在海南省召开的“游艇经济与旅游地产发展主题研讨会”获悉:近年来国外游艇地产发展较快,这个建立在游艇概念上的地产模式,带给了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那些被遗忘的海滨推动了新的财富增长,并使游艇码头运作模式得到了创新。在美国、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有许多这样的游艇地产项目获得了成功。目前,国内游艇地产的开发也风生水起,以海南、青岛、日照、舟山、珠海、深圳、厦门等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在游艇经济的刺激下,大力拓展游艇产业链,游艇地产开始萌芽,作为中国内河首个涉足游艇产业的城市重庆,目前还没有发展游艇地产。

二、重庆市发展游艇地产的可行性分析

1.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必然发展

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由1997年的1350.1亿元飞速增长到2009年的6528.72亿元,人均GDP在2009年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355美元,其中主城九区人均GDP高达5356.61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数据可知,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由此可见,重庆市目前已经具备这一经济条件。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舶分会副秘书长钟震德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消费游艇业的启动期,而重庆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大批高端消费群体,这为重庆游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重庆的游艇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未来的五至十年,重庆市建设三峡库区游艇经济的资金投入规模将达到1万亿。” 发展游艇经济,应该是“修了码头好停船”。在游艇下水之前通过游艇地产来积聚人气已成为共识。而在成熟的游艇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可以带热整个地区经济,这就是专家们称之的“造血功能”。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游艇业带动了水上和陆上的相关产业,尤其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水系周边土地开发的成功案例。

2.基于重庆市已有发展条件——必定发展

一是资源优势,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拥有长江、嘉陵江、乌江以及三峡库区90%的水域资源,三峡大坝蓄水形成了1084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大小岛屿120个,湖泊11个,沿水域分布的岸线、岸域不仅拥有世界上独有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是发展游艇经济、建设游艇码头、泊位、游艇俱乐部、游艇社区、高档会所以及发展房地产、娱乐、休闲、文化体育等产业的理想之地,充满着无限的商机。而在中国内陆,像三峡这样水域资源丰富又有航道且适合于发展游艇经济的库区绝无仅有,三峡库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二是市场需求,作为中国第四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的重庆,消费水平在全国已经处于中上领域,主城消费力度更是居于领先水准。根据前期市场调查,发现2008年重庆登上福布斯榜500强的有7人、胡润百富榜5人、中国富豪榜11人。另外,全市拥有千万元资产以上财产的有上万人,还有340万中等收入者。目前全市拥有私家豪华游艇的有7人,拥有豪华别墅的有300多万人。从与游艇消费相关的高尔夫市场来看,全市目前有6家高尔夫俱乐部,会员3000多人,人均年会费为25万——30万元。从这一发展态势来看,若考虑周边外来消费群体,重庆市场需求更加广阔,游艇地产,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目前重庆还没有,在重庆未来市场必将拥有一片广阔的蓝天。

三是现有发展基础,重庆游艇产业目前已经开始萌芽,与游艇相关的产业链正在逐步构建,游艇经济发展风生水起,目前重庆拥有游船企业近30家,游艇俱乐部两家,游艇制造企业4家,有豪华型游船近70艘,经济型游船近6艘,豪华游艇近15艘,总资产近60亿元人民币,与游船相配套的游艇码头等总资产近50亿元人民币,拟建游艇码头4个,拟建游艇俱乐部3个,这一切都为重庆市游艇地产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3.基于机遇政策——必会发展

重庆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被列入了国家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线城市之列,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西部大开发核心区域和成渝经济圈、西三角的龙头城市,重庆市的发展潜力显而易见,充满发展机遇 将是未来的中国特区。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重庆成为中国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拥有长江、嘉陵江、乌江以及三峡库区90%的水域资源,而在中国内陆,像三峡这样水域资源丰富又有航道且适合于发展游艇经济的库区绝无仅有。

重庆是发展内陆游艇经济的黄金宝地。国际上游艇产业的发展,一般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6.5—10美元的回报效益。重庆如今面临如此利好的发展条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加上三峡库区在发展游艇经济方面所具备的独特自然与人文优势,使得三峡库区势必将成为全世界游艇业日益关注的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三、重庆市发展游艇地产的基本构想

1.总体思路:重庆市作为内地首个发展游艇经济的区域,拥有中国内陆绝无仅有的像三峡这样水域资源丰富又有航道且适合于发展游艇经济的库区,游艇地产的发展应采取以高档游艇综合社区+游艇码头度假区+游艇旅游休闲活动的发展思路,即以三峡库区水域及重庆市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游艇为载体,打造山地湖湾、游艇码头、扇形坡地、会所别墅、江景别墅、酒店、度假村、球场、俱乐部等项目,以高档游艇综合社区和游艇码头度假区为主体并结合游艇旅游休闲活动的地产模式。在游艇地产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游艇项目,如会议、会展的发展以及酒店、商业等方面的发展,最终促进重庆游艇经济的全面快速前进。

2.基本原则:一是推进分层联动,通过游艇码头的打造,以游艇地产为主体,配套服务业为延伸,结合游艇旅游休闲活动,扩展游艇经济面,最终形成产业链,带动重庆游艇经济的全面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强分类指导:针对高端消费市场,以打造高档游艇社区、江景别墅、配备私家游艇码头、泊位为主,对于大众消费群体,以游艇码头度假区为主,提供高端住宅,公共游艇泊位,游艇租赁服务等;三是注重产业持续发展,在开发游艇地产的同时关注水体生态建设、营造亲水景点、打造亲水活动等,确保游艇地产健康发展;四是实施分步推进:首先高端启动,做好前期示范;其次培育市场,扩大需求规模;再次规范营运,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3.目标定位:将三峡库区建成集游艇观光旅游、私家游艇休闲度假、参与型运动游艇水上娱乐于一体的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游艇旅游区和游艇地产高速发展区,形成游艇产业链,带动重庆市游艇经济的全面启动,促进重庆市的现代化进程。

4.发展模式及总体布局

重庆市作为中国第四大直辖市,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以及重庆特殊的资源决定了游艇地产的发展应因地制宜,可采取两种发展模式:一是游艇码头度假区(村),就是游艇码头、景观住宅、酒店和休闲设施,综合配套运行的一个社区。该类社区以码头为中心,配套相应服务设施,会成为吸引更多游艇和包租游艇人的度假胜地。当游艇码头度假村提供全套服务时,对游艇主或游客的吸引力同样诱人。游艇码头度假村的正确设计,就会赋予码头无限生机,涌现活力和繁荣的景象;二是高端游艇社区,例如游艇别墅区、游艇综合社区等,该类型项目立足于满足广大消费者“择木而栖,缘水而居”的原始生态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高端住宅、滨水别墅、康体水疗、水上高尔夫等,实现消费者追求“回家就是度假的开始,度假生活日常化”的愿望。

四、重庆市发展游艇地产的策略

1.依据重庆市总体规划发展游艇地产,培育游艇产业链

根据重庆市总体规划中三峡库区的总体规划要求和保税港、生态岛、码头的建设规定,再吸取游艇经济发展较早的例如美国、墨西哥、日本、挪威等的宝贵经验,结合自身优势,自主创新,发展独具特色的游艇地产。在游艇地产发展的同时,培育游艇产业链,带动游艇经济的全面发展。游艇经济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是游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消费、维修保养、管理、服务等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重庆是发展内陆游艇经济的黄金宝地,应将其打造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2.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

游艇地产的开发,如果一味的只看眼前利益,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将导致失败,迪拜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针对重庆特有的库区水域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在开发游艇地产的同时,应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通过游艇地产带动库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形成优化的产业布局,带动休闲、旅游、度假、商务、运动、会议等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游艇地产的卡持续发展。

3.加强政策保障,培育消费市场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保障措施,打好直辖牌、库区牌,以游艇地产带动产业链发展作为争取中央政策的一个突破点,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优化航道,大力发展游艇经济,力争重庆早日成为游艇产业示范区,打造“世界内河游艇地产”典范。加大宣传力度,以游艇产业链为契机,扩大知名度,壮大重庆市游艇地产消费市场,通过举办游艇赛事、游艇展览、游艇地产论坛等活动,提升重庆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品位,提高对世界游艇消费市场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Beckenham. Marine architecture and the maritime village[J].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08

[2] 重慶统计年鉴(200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赵小鲁 王宁:长江三峡库区发展游艇经济的可行性分析与基本构想——以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J]. 重庆:重庆行政,2009

[4] 于孝东:依托水资源优势,打造重庆游艇经济[J]. 重庆:重庆行政,2008

作者:赵真韬 叶堃晖

上一篇:金融业经营监管简析论文下一篇: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