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的政策需求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五邑地区农村个人、家庭和村落经济状况,概况五邑地区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现状并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五邑农村金融进行科学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创新经验,对国内农村金融出路提出创新性的政策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保险的政策需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保险的政策需求论文 篇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信息需求及付费意愿实证分析

摘要:基于河北省等全国8省(市、区)805份调查问卷,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获取与支付意愿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8省(市、区)新型经营主体信息需求与获取数据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新型经营主体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与获取均呈多元化特征,需求与获取相对一致,对农业政策、农业技术、产品价格类信息需求与获取较多,信息获取意识不强,不同类型、不同产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意识不同,信息获取途径较多,以现代化获取工具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的支付意愿受产业规模、信息获取意识、是否有过农业信息付费行为等因素影响,最后从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有效供给渠道、信息平台内容与信任提升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支付意愿;Pearson相关分析;信息获取途径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以来,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涌现、茁壮成长。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表现形式。在我国农业由大变强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中,信息化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更是不可或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随着信息市场的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提供越来越多元化,信息流通渠道逐渐拓宽,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较于传统农户,经营规模大、市场参与程度高,面临着更高的自然和市场风险,须要根据更加精准、专业、全面的农业信息才能及时作出更准确的生产经营决策,才能更好地提供农产品和服务。从信息服务需求维度来看,在现代信息浪潮下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信息需求状况如何?呈现哪些特征?对农业信息需求是否具有一定的支付意愿?支付意愿又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从信息服务的提供维度来看,农业信息平台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以提供更优质的农业信息服务?因此,笔者所在课题组以河北省等全国8省(市、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和支付意愿,了解信息产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如何根据新型经营主体意愿选择信息服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性地改善信息服务的供给,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同时为农业管理部门和决策参与部门做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与培育,引导和服务提供重要参考与创新思路,也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今后的信息应用中提供科学的思路与方法。

1 文献回顾

当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信息化进行探讨。如针对某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状况的研究,廖进球等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农业经济类型2个维度来构建中国典型区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划分打破了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1];谭艺平将湖南省划分为4个区,根据湖南省农业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因素综合评价,指出应当因地制宜、分区建设农业信息化。在针对某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研究方面[2];郭宇等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家庭农场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模式进行研究,指出在生产、经营管理、流通、宣传、社会服务等环节信息化手段运用较少[3];于雅雯等通过对包括种养大户在内的农户进行农业信息化调查,发现应当丰富信息服务方式、完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供给渠道等,并增强合作社、农民协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4];严志业对福建省200家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化进行调研,并对信息化需求与取向进行分析,发现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均衡,缺乏科学规划[5];韩旭东等在对全国3 360个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的自身水平不足,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对新技术的应用,生产经营规模小、现代通信和物流建设落后,并认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6]。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的需求与支付意愿方面,盛智颖等基于湖南省6县(市)的108份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以及政策信息是家庭农场信息需求中最重要的信息,不同经营类型的家庭农场农业信息需求存在差别,农场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农场经营规模、务农劳动占比、信息服务设施建设状况等因素对家庭农场的农业信息支付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7];阮荣平等基于全国1 3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与获取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具备较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但其信息获取意识不是很强,获取渠道较单一[8]。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多是基于某地区层面对某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视角进行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某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状况[2]、某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9-12]、信息化发展对策[13-14]等方面,相对而言,全国范围内多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与支付意愿的研究较少[15-16]。

2 数据来源及样本统计性描述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于笔者所在课题组2018年7—9月对全国8省(市、区)的调查,其中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贵州省、云南省、甘肃省、重庆市。调查对象为包括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资店、农技服务人员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本研究调查共发放问卷805份,回收805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样本选择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基本信息、农业信息的需求与获取、信息的支付意愿、信息平台的满意度评价等。本研究主要从信息获取意识、获取渠道、信息支付情况、获取平台评价等方面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及支付意愿情况。

2.2 数据分析

由于调查数据含有连续变量、虚拟变量等多种类型,因此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更能够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情况。描述性统计结合问卷调查和当地农牧部门的实地访谈,力图分析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息需求及支付的可能影响因素。在分析过程中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

2.3 样本描述性统计

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个体特征来看,被调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技人员、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占比均在15%以上,负责人受教育水平以高中或中专为主,年龄较多分布在26~44岁,平均年龄为42岁、男性居多,产业规模多在100万元以内(表1)。

3 信息需求与获取情况

3.1 信息需求

由表2可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最迫切的信息依次是政府支持政策、农业技术、产品价格行情、市场供求信息、农资服务、农业贷款、品牌建设、农业保险、农产品质量追溯、村务管理、农机服务。其中,排名第1位的是政府支持政策,占比高达62.5%,排名第2位的为农业技术,占比为55.4%;排名第3、第4位的分别是产品价格行情、市场供求信息,占比分别为44.8%、44.5%。通过对不同类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信息需求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信息需求较相近,即对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业市场类信息需求较高。不同的是,阮荣平等2016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迫切的信息需求以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为主,对于农产品市场与金融及农业政策服务等相关信息需求较滞后,处在较初级的信息需求阶段[8]。另外,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农业生产类、市场类的信息依然很重要,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需求的变化,可能与近2年提速降费等红利不断释放以及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日益多元化导致农业技术类信息可获得性更加便捷有关。此外,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也逐渐加强,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政策的关注度很高。从信息获取结果分析来看,获取的信息中农业技术类信息排名第1位,其次是政府支持政策与产品价格行情,跟信息需求情况大体一致,其中政府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技术类信息是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和获取最多的信息,这可能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扶持政策加强等有一定的关系。

3.2 信息获取意识

由表3可知, 为了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获取信息意识的情况,在问卷调查中设置了是否有专人负责信息的搜集与发布,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并没配备专门的人员搜集与发布农业信息,有专人负责信息搜集与发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仅占35.9%。而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差距较大, 龙头企业有专人负责信息搜集与发布的比重最高达63%,其次是合作社,占比为32.5%。该结果与阮荣平等在2016年的调研结果[8]一致,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专人负责信息搜集与发布的比重最高。假设信息获取意识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个体特征有关系,因此进一步分析信息获取意识较高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人力资本状况,其中龙头企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最高,平均年龄为41岁,合作社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为仅为15%,平均年龄为42歲。可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人力资本情况都不是很乐观,教育程度对信息获取的意识影响不大。但从产业规模来看,产业规模越大,对信息的重视程度越高,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设立专人搜集信息的占比也逐步增加,对信息获取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加。

3.3 信息获取途径

在调查中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农业信息最主要的来源是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较强。主要信息来源排名第1位的是政府信息服务机构,以此为主要信息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占比为45%,其次是农业类企业或农资经销商、同行之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较多样化,互联网、通信媒介以及政府宣传平台是获取农业信息常见的途径。基于互联网获取的农业信息具有信息量更大、更具时效性、互动性强、方便快捷等特征,更能够满足当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微信群、手机网站。以微信群为信息获取渠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达57.7%,以手机网站为信息获取渠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为43.3%。信息获取渠道从高到低分别为微信群、手机网站、微信公众账号、手机APP、电视广播、QQ群、口头传播、报纸/书籍、手机短信(表4),可见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较现代化的工具来获取信息。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来看,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息来源以及获取渠道有一定的偏好,这可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特点有一定关系。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表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随着我国提速降费的进一步扩大,信息红利也逐步扩大,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农民通过移动网络获取信息的成本,拓宽经营主体获取信息的渠道。

3.4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被调查的经营主体中,仅有1/4的样本主体曾有过为获取网络农业信息或知识付费的行为,且支付占比在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中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支付行为的龙头企业和农资店2类主体占比较高,达32%。在支付意愿方面,愿意为获取农业网络知识付费的占比达45.3%,占比在不同类型经营主体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类型经营主体支付意愿占比在42%~49%之间,但已经有过付费行为且愿意支付的被调查者仅占24.6%。根据调查经验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可知,经营主体的支付意愿受个人特征、产业规模、信息意识的影响。反映在本研究中,具体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产业规模、信息获取意识、是否已经网络付费获取等因素。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分析受访者的个人特征变量、产业规模、信息获取意识、是否支付与其支付意愿的相关性,结果见表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5)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规模、每月话费支出、信息获取意识、曾经有过网络支付行为对网络知识付费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预期的变量影响方向一致,分别在双侧显著性检验0.05、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中,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变化对网络知识付费的意愿没有显著相关性。受教育程度的预期影响为正,预期负责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越深,信息支付意愿越强烈,而在分析中并有显著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教育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分别分析支付意愿在不同教育水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分布,发现在不同教育水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受教育水平越高,愿意支付的概率越大。

虽然已有近1/4的经营主体曾有过网络农业信息服务付费行为,但是在调研访谈中发现网络农业信息以及知识服务的供给仍面临着一系列等挑战与问题,包括对网络农业信息及知识质量的质疑、对网络平台支付的信任问题、对网络知识付费价格的认识等。因此在调查中设置网络付费疑虑这一问题,以分析不愿意支付的群体中不愿意支付的原因。调查结果(表6)显示,其中“农业信息费用较高”“不信任网络平台,质疑支付安全性”“不信任网络农业信息内容”占比较高。表明当前在农业付费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对平台的信任仍然是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支付渠道已经不是支付行为的障碍问题,未来提供的内容质量或细分领域将是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4.1 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获取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获取意识是影响信息获取以及信息支付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可见,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获取意识还较薄弱,因此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当注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获取意识的培养。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支持、技术培训等诸多措施提高对信息的重视程度,提升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同时也应该从完善信息获取渠道平台、提高获取内容的可靠性等方面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信息的难度,提高对获取信息的可信度等。

4.2 充分发挥市场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的有效供给

相对于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农业信息服务的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的供给往往更能有效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然而目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依然是政府信息服务机构,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获取来源依然较单一。通过对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需求较相近,需求趋于一致性,即对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业市场类信息需求较高。因此,在信息供给过程中应重视信息的供需匹配度,充分考虑市场在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激活市场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息的有效需求。

4.3 在农业信息付费领域,提供高质量内容以及对平台的信任仍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结构形式日益多样,生产经营及服务范围稳步拓宽,同时随着信息市场的完善,对信息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农业信息的详细程度、可靠性以及服务方式等。在内容付费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网络途径获取农业信息且支付过费用的被调查者仅占24.6%,更多主体由于对网络农业信息及知识质量、网络平台信任问题、网络知识付费价格认知等方面的疑虑而拒绝付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支付渠道已经不是支付行为的障碍问题,未来提供的内容质量或细分领域将是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廖进球,安森东. 中国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建与选择[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52-58.

[2]谭艺平. 湖南农村农业信息化“分区建设”路径探析[J]. 经济地理,2013,33(1):155-159.

[3]郭 宇,曾志康,兰宗宝,等. 广西家庭农场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应用模式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2017(9):78-82.

[4]于雅雯,余国新. 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结构性失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疆10县28乡(镇)784个农户的调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28-35.

[5]严志业. 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取向与需求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318-324.

[6]韩旭东,杨慧莲,李 艳,等. 网络销售何以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建设?——基于全国3 360个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的实证研究[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5):495-507.

[7]盛智颖,王 冰. 家庭农场农业信息需求及支付意愿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23-30.

[8]阮荣平,周 佩,郑风田.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基于全国1 3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J]. 管理世界,2017(7):50-64.

[9]王 芹,乔立娟. 河北省农户对农业信息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1):2686-2690.

[10]蒋 勇,张文秀,王 芳,等. 农业信息有偿服务:农户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重庆市10县的调查[C]. 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论文集,2010:880-887.

[11]王 欣,李萍萍. 我国北方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J]. 情报科学,2014,32(10):75-79.

[12]吴炳科,廖 勇,饶珠陽,等. 广西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路径探讨[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2):2119-2122.

[13]李国英. 大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发展空间及趋势——借鉴美国的经验[J]. 世界农业,2015(10):15-20.

[14]韩旭东,杨慧莲,郑风田.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发展[J]. 改革,2018(10):120-130.

[15]冯 献,李 瑾,郭美荣.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与效果评价[J]. 图书情报知识,2016(6):4-15.

[16]高亮亮,李 瑾. 中国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探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2):2347-2351.

作者:魏同洋 杨勇

农业保险的政策需求论文 篇2:

五邑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出路调查报告

摘 要: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五邑地区农村个人、家庭和村落经济状况,概况五邑地区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现状并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五邑农村金融进行科学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创新经验,对国内农村金融出路提出创新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业务;金融创新

一、五邑地区农村经济及金融发展概况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土地的重要性以及规模经济的效益,各种金融产品将开始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是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1],即那些适应农村经济市场交易,在农业分工和交换中起作用的一切金融机构、市场和组织体系才可以称为农村金融的一部分。农村金融作为金融的一部分,是连接农村金融系统与整体金融系统的重要部分。

作为珠三角的粮仓,江门五邑的粮食、蔬菜、畜牧等产品年产量长期占全省7%,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0%。作为广东省的粮仓、菜篮子,五邑地区拥有着接近50%的农业人口。2009年江门市农业总产值197.28亿元,增长4.9%;2010年江门市农业总产值214.95亿元,增长4.8%。这是珠三角其他核心城市都不具备的农业优势[2]。近几年,江门努力发展自身农业产业优势,发展成为农艺产品流转基地和生产基地。如陈皮、凉瓜等品牌农产品的流转基地、新会现代农业基地、新会虫草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台山市鳗鱼养殖产业基地等。另外,全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114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82个,如新会水果协会、新会陈皮协会、台山冲篓黑皮冬瓜流通协会、恩平牛江农业合作社等。

五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支持。以恩平为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恩平市政府关于经济建设的错误指导思想,干预地方金融,该地区金融机构违规高息存款和账外经营,最终引发了震动全国的金融风波。危机爆发后,恩平金融网点仅存52个,当地区域经济长期低迷;恩平辖内10个乡镇的农户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正规金融服务,农户甚至不敢在银行存款,民间高利贷一度盛行,对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而这个情况随着恩平汇丰村镇银行的落户大有改善。2009年恩平村镇银行正式营业,营业一年多来,已经累计发放贷款10000多万元,以涉农贷款为主,且该行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于去年10月成功操作了又一新型贷款产品——“合作社社员联保贷款”,及时解决了农业扩大再生产急需的资金需求。

五邑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比较曲折,它经历过民间金融的繁荣,也遭遇民间金融带来的创伤,也一度陷入金融机构无序竞争带来的风波。五邑地区这种曲折发展的历程,使得五邑地区农村金融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研究五邑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不仅对五邑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国内其他农村地区摆脱金融支持乏力的困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此,本课题组于2010年开始,对五邑地区农村金融的供需情况进行了调查,着重走访调查了的梅冈村、双水村和五四村的51户农户,实地调查了30个乡镇企业,还对相关金融机构进行了访谈。

二、五邑地区农村金融需求状况

近年来,由于五邑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等,使得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由原来单一的对信贷和聚集资金的需求,逐渐转向对信贷、保险、结算、租赁等多种金融功能的需求。

(一)农户生活消费性金融需求

尽管2010年五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89元,同比增长14.0%,连续两年增长幅度超过10%[3],但仍不能满足农民在生活上的资金需求。

在我们走访调查的五邑地区的农户中,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其收入受生产影响,农户对生活性消费的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对短期小额资金的需求,具体表现为购买家电、汽车、衣食、人情费用、子女教育、医疗的需求。调查显示,在影响农户决定为生活消费而进行贷款的因素中:子女教育占30%、购买家电或汽车占25%、衣食所需占15%、医疗15% 、人情占5%、其它占10%。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生活性消费贷款的农户,有20%通过正规金融机构,75%通过亲朋好友,还有5%是通过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此外据我们调查发现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颇高,低则1%,高则2%,另外部分农户对证券投资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二)农户生产性金融需求

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村种植大户不断涌现,大规模的农地经营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4],生产经营对金融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户对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信贷需求;二是农户对农产品保险的需求;三是农户对金融租赁的需求。针对我们着重调查的3个村庄(梅冈村、双水村和五四村)的51户农户(35户种植业,16户养殖业)中有90.20%的农户有一定的贷款需求,其中10.87%的农户通过银行贷款,69.57%的农户通过向亲朋好友借款,15.22%则通过民间放贷。而在所得到贷款的农户中仅有46.15%得到所需的全部资金。因此当地很多农户由于生产资金的短缺从而限制了种植和养殖的规模。此外在对农产品的保险相关调查中发现,除1户与企业有风险共担外,其余农户全部没有参保。广大农户迫切希望保险机构提供相关保险,以降低由市场和天气所带来的经营损失。在调查中尽管大多数农户对于金融租赁并不了解,但在与他们交谈中发现农户们对于这种新型的金融产品表现出了极大兴趣,特别是希望能出现农用机械的租赁。

(三)农户建房金融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许多农户纷纷开始筹建新房,形成了对建房金融的大量需求。在抽样调查的100户近几年建过房或正在建房的农户中,有5%无需借款;而95%需求资金建房的农户中,通过向亲朋好友借款的就占94.74%,其余则是通过放贷人员或机构借入。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农户在建房资金短缺过程中常常与建材提供方存在短期赊购行为。多数农户普遍认为银行的贷款手续太过繁杂以及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

(四)农民创业金融需求

近年广大农民工特别是农村青年希望留在家乡来创业致富。目前,广东省扶持农民创业已走在全国前列,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等都为五邑地区选择创业的农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但在我们调查的30家中小企业中,一位企业主在讲述2009年创业历程时提及到当地一些金融机构确实为农民创业开发了金融服务新产品,如“农民工创业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但不少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考虑成本和风险因素,对信贷要求非常苛刻,因此很难有效地解决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金融需求率高、短期流动性资金需求大等问题。加上租赁市场在农村的匮乏,以及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创业者大多只能同过亲朋好友和民间放贷机构来筹得创业资金。

(五)乡镇企业金融需求

2009年五邑地区拥有55157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546.36亿元,同比增长14.88%,产值在珠三角排在前三位[5]。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刺激了企业对信贷、结算、租赁等金融服务的需求。

在实地调查的30个乡镇企业中:有80%的企业希望能扩大生产规模,其中20%的企业希望通过厂房和设备的租赁来扩大生产,有26.67%企业从未向银行申请过贷款,在73.33%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企业中又只有63.64%获得贷款,即使得到银行的贷款往往都少于所需资金。企业贷款难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很难提供用于抵押的资产证明;另一方面也与银行相关信贷政策的收紧有关。此外,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该地区缺乏大型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还存在问题,企业长期受到结算手段的瓶颈制约。在江门市农业龙头企业中,多数采用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让当地农村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由于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试验、推广应用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等项目中,时常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就让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往往停滞不前。目前江门市在2008年到2010年只重点发展15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这让其他企业融资难、保险难就迟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六)社区建设金融需求

从2005年江门开始创建“六好”平安社区以来,江门的社区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基础设施、文卫事业、社区环境上仍需要较大规模建设。在走访中发现,离中心城市越远的社区其基础设施建设越加薄弱,社区卫生问题也越加突出。此外五邑地区目前只拥有81个乡镇文化站,且规模较小,设施落后。

村集体如果要投资基础建设,上千万的资金需求仅依靠村办企业、土地租让得来的收入是无法轻易填补的。村镇融资需要来自农村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银行、信贷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介入会使传统社区建设靠财政支持的窘迫情况大有好转。

三、五邑地区农村金融供给状况

目前,五邑地区农村金融业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储蓄、贷款等基础业务,开始逐步发展小额贷款、保险、信用卡等创新型业务。但《江门市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五邑地区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214.97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仅达到973.75亿元,全市承保金额才7500亿元,显然贷款总额数量不高,承保额度小,涉及面窄。而且大多数资金仍用不到农业和农村,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恶化了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6]。近年来,五邑地区大力提倡的新型金融机构其分布范围还很小,而且自身规模都比较小。农户强烈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短期贷款,农户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中长期贷款去做远期营利项目。

(一)正规性农村金融供给

正规性农村金融机构一般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目前,江门市拥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333家、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4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20家、政策性银行营业网点6家、邮政储蓄网点107家,网点个数较前几年有所下降。虽然农村吸储机构众多,但提供贷款等服务的机构大多却只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垄断经营情况仍较普遍。调查过程中,发现近两年来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的网点迅速铺开,高达37.5%的农村居民习惯到邮政银行办理银行业务,其次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过去以三农为主的农业银行这几年在农村的网点萎缩得相当迅速,在农民心目中声望日趋下降。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机构,慢慢进入农户的视野。

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增长,五邑地区的各大正规性的金融机构纷纷竭尽所能的扩大供给,相继采用新的创新型模式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如新会农信社增大小额贷款额度;江门市新会区信盈小额贷款公司、江海区汇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挂牌开业;政府在恩平提倡开展水稻政策性保险;新会区各镇(街)有7%的饲养“能繁母猪”农户享受饲养母猪补贴等。但是,五邑地区金融供给态势仍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普通农户在各大正规金融机构成功贷款的比例仅10.56%,农户对银行等机构的信贷服务不抱信心,其生产、生活上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无法从金融机构得到帮助。商业化保险机构网点极少,市场呈现空白状态。

(二)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供给

非正规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私人钱庄、高利贷组织和各种行会等。现今随着金融机构的逐渐普及,五邑地区非金融性机构已经不如从前繁荣,其活动范围基本处于亲朋好友之间。调查过程中已经很难见到过去的“大耳隆”(指放高利贷的人群)。有56.25%的农户在资金匮乏时通过向亲朋好友借贷就能解决问题。这种借贷基本是无息贷款,依靠的借贷者之间的信任,但坏账情况时有发生。调查结果显示,非正规性金融组织贷款条件低、涉及面广、手续简单;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户通过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贷款,可见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资金市场占据了部分市场供给份额,满足农民消费、生产等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些组织、机构大都处于地下状态或被取缔地位,受国家政府、政策限制较大,急需作出规范。

四、农村金融供需中的困境

基于前面对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不难发现五邑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资金短缺,农村企业和农户贷款难、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农民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已经成为五邑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制约瓶颈。

(一)金融市场主体单一、体系不健全、供求失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和体系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过于专注于金融发展速度导致了农村金融供求平衡关系失衡。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一家独大,农村信贷市场没有形成适度有效的竞争机制。另外,除了农村信贷市场以外,基本上没有有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置的网点逐年萎缩。截止2005年底,江门市银行机构营业网点共906家,而到了2010年,江门市银行机构营业网点才877家。四大商业银行在4年时间里减少29家网点,农信社减少23家,邮政储蓄增加13家。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的网点萎缩和邮政储蓄网点增加对比,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呈现下降趋势,逐渐形成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为主体的单一市场,造成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圈不完善局面。

(二)农民、中小企业贷款难,金融资金供给力度小

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是目前农村金融普遍存在的现象,农村金融服务远远不能跟上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查数据显示,有83.9%的人认为贷款困难,银行的资金流入农村市场较少,39.8%的人曾经考虑过银行信贷,但大多数人因为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及其他原因没能获得贷款,另外有3%的人表示利率太高,更青睐于来自亲戚朋友的无息借款。虽然2010年江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73.75亿元,较年初增长17.5%,但调查结果表明农户信贷覆盖面狭窄、贷款额度低。主要原因有:农村的贫困人口较多、人口分布广;市场缺乏统一标准、金融系统性风险高;风险分散途径不足、抵押制度陈旧、金融服务的季节性变化强等。

(三)农村金融投资渠道单一,农民缺乏多元化投资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五邑地区农户手中持有资金也日益增多,但是据调查了解,农户有71%只是单一地把闲置资金存入银行,还有部分村民将现金藏在家内。近些年来,我国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尤其2010年的CPI达到3.3%,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通货膨胀,存款的实际利率远远低于名义利率,出现农民越存越穷的现象,单一的储蓄导致了农民承受着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调查显示农户对于投资了解少之甚少,极度缺乏投资的知识与实践能力,既不懂什么是投资,更不懂得相关程序和渠道。

(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相对滞后

农村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竞争压力,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更新缓慢,主要产品依然停留在存、贷、汇等基本业务。在对五邑地区金融机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银行都只提供基本的存、贷、汇业务,金融服务创新十分缺乏。但银行方面表示,他们也了解客户的需求,但限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发展新型产品的资金支持不足、专业人才少、市场也不活跃,人才的缺失使得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新业务与农户和小企业需求契合度不高。另外科技信息化水平落后、信息化网络建设步伐滞后,使服务功能提升缓慢,农村地区消费者满意度偏低。开展新型农村金融仍是镜中花水中月。

五、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出路

(一)构建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逐步探索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的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加大对持有农业订单或保单的农户和企业的信用贷款投放的力度,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竞争适度、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7]。

1、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重组和退出机制。为了满足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必须开放金融市场、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作的机制。允许私人资本、外资参股以及民营企业资本按规定组建新的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村资金来源,增加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2、实施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税收政策。将该优惠政策与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相互配合,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尽快建立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完善商品期货交易机制, 加快推出稻谷、油料、蔬菜等农产品期货,生猪、鸡鸭等禽畜产品的期货,农业塑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期货。

4、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设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相互制农业保险机构。支持保险公司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农业保险产品,鼓励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大力发展以农产品收购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

(二)重新构建农村合作性金融,大力发展合作金融与小额贷款

目前,农村信用社需要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需要改变目前这种自上而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机制,代之以自下而上的管理机制。基层合作金融组织掌握经营决策权,上层机构一般为基础提供便利服务和开展基础合作金融组织共有的但不能开展的金融业务。同时,可以探索农村中小企业的合作性金融,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的途径。构建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要参与体、以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小额贷款市场。小额贷款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实现为低收入和贫困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利用联保制度将贷款坏账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下。政府也要允许适度的小额贷款利率浮动,确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有不同的金融工具,除了存贷款等基本的金融服务外,应适用发展农村其他金融服务,如汇款、支付、保险、证券、信托、租赁、期货等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工具机构。

1、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组织。鼓励各个农村金融组织支持具有产业、行业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城镇化建设和优质个体生产经营者;支持各银行机构开发金融新产品,协助其推广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国内信用证等业务;配合银行机构建立合理的中间业务收费制度,增强银行竞争力。

2、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设置激励与约束机制、消费者投诉制度、消费者反馈意见箱;整合服务流程、管理流程、操作流程,逐步构建先进的服务网络。

3、创新信贷方式。将创新型信贷方式完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专业合作性组织将成为农户或农村小型企业与金融组织,再通过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农户或个体工商业的发展,通过贷款方式的创新,实现扶持龙头企业(如南车、台山核电、亚太纸业)与扶持农户相结合,促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协调发展。

4、鼓励发展创新型担保方式。建立具有农村金融创新性的农村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商业金融参与项目融资提供担保,发挥政策金融的倡导扶持作用。

参考文献:

[1] 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02).

[2] 江门市统计局.江门市统计年鉴[R].2010.

[3] 文启湘、李有生、梁莉. 农村金融支持农民消费问题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4] 焦瑾璞等.农村金融体制和政府扶持政策国际比较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 刘锡良等.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6] 三水“政银保”让农户贷款不再磨破嘴皮[N]. 佛山日报,2009-7-20.

[7] 徐光辉、贾绍林、刘颖等.农村金融成长机制建设的路径依赖[C]. 湖湘三农论坛2010邵阳(论文集),2011.

作者:蒋苇 汤敏 许浩 潘慧敏 荣悦 范佳凤

农业保险的政策需求论文 篇3: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新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要]如何发展现代农村金融,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不仅是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文章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金融体系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提出了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新农村;金融创新;方向性;路径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与农民、金融与农业、金融与农村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无疑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共十七大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村金融问题列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强调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这是指导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改革成就尤为显著,农村金融改革深人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改善;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产权制度和内部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历史包袱初步化解,资产质量不断改善;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涉农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支农资金来源,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和运行效率,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的新形势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农村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政策性金融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非正规金融发育层次低,正反作用和效果突出。但缺乏对其引导、监督和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制度和办法,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结构不尽合理,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比重低,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

二是农村金融市场有成长但不成熟。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体系不健全,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不协调。金融投机网点覆盖率低,种类不齐全,供给不充分,甚至不少地区还存在服务空白,严重影响了支农服务效果的发挥。

三是农村金融服务有发展但不发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电子化、票据化程度低,支付结算体系落后。两大“农字头”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日渐减弱;作为主体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虽然网点分布较广,但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多存少贷,随着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的改革,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出农村;邮政储蓄吸引资金全部流出;保险市场资金分流,随着保险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保险分流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多。

四是金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运行效率不高。金融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变,加之基础设施不配套、有关扶持政策的不到位使得农村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任务依旧艰巨。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由于这个瓶颈和短板,目前的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性和方向性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框架应该是建立满足或者适应农村多元化多层次金融需求,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只有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才能使过去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体系以外的大量弱势农村社会群体获益。

(一)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现实性

在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的发展需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并建立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要形成一个有效率的竞争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就应该鼓励多元化金融主体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而积极培育新型金融主体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认为当前的农村金融创新是基于对主体金融发展权利的维护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第一,建立于发展农村保险、信托投资、财务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西部地区的农村,不但金融需求巨大,而且金融需求多样化、复杂化,对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信托投资、财务租赁、信用担保、咨询等各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各金融机构可根据当地农实际发展情况,丰富农村金融市场。

第二,规范与发展民间金融组织。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强行取缔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因此,政府应将重点放在规范金融市场方面。一是允许正当合理的民间金融组织出现,适时推进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发展地方民营中小型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二是发展和培育私营性、股份制非存款型金融机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允许投资者以自由资金在农业和农村特定领域投资和发放贷款。

第三,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工具结构。总体看来,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各类金融机构往往只拥有类同的、最基本的存贷类金融工具,涵盖面不足,缺乏金融创新,难以满足农村市场的各种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建成与完善,将形成农村金融服务的良性竞争格局,金融机构就会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动力,从而向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最终形成“双重四元”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也即一方面由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四种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形成四元金融客体。四元金融主体和四元金融客体将共同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完整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农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坚持”。第一,坚持把金融科学发展作为地方金融工作的第一要务。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为地方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使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发展权利的需要,进而实现人民利益。第三,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地方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第四,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地方金融工作的根本方法。落实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上就是遵循为“三农”服务、适度竞争、市场

化、政策扶持的原则。

为“三农”服务的原则,即强调农村金融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适度竞争的原则,即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人,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真正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政策扶持的原则,即加强财税、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资金引导、风险补偿、市场准入与退出等方面采取综合性配套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充分发挥扶持政策对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正向激励作用。市场化的原则,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充分尊重农村金融机构股东和法人的自主选择权,保持农村金融机构为单位法人地位的长期稳定。

三、农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并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显著增强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实力和竞争力。现阶段农村金融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组织与运行机制、监管机制、环境等多元机制的创新发展来进行深化。

(一)农村金融组织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路径

组织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节约交易成本、利于金融机构“自身能力”的培育、有利于克服缺乏抵押品所带来的农户和微小企业融资困境、增加金融资源对农户的可得性、以市场化模式而不是依靠补贴来增进金融效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一,创新组织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普惠金融体系和机制,即构建地方性、区域性、小型化、草根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此要强化商业银行支农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并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即形成所谓“双重四元组织体系”,并实现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第二,创新运行机制。要多从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一是要对农村金融积极推进机制创新,改进授团授信,完善贷款订立定制机制,提高我们的定价能力,建立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机制;实行公开透明的招标制度,做到引导投向、锁定风险、正向激励、持续发展,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机制;推广和发展农村各类联保模式,积极尝试开展最高抵押的循环贷款;探索农村在经济土地使用权等使用办法,推行农村小额贷款和小额保险的联动机制;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抑制交易风险。二是要创新金融服务理念。要对农村金融转换经营机制,创新增长方式,提高服务效率,着力提高服务产品的丰富度和服务产品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按照便民、利民、惠民原则科学制定贷款的操作流程,提高贷款的发放效率,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服务技术在农村地区开发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设立ATM机,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对于少数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少,经济能力强的城镇要提供金融服务,建立价格、贷款规模,实施阳光房贷,获得公平贷款权,健全登记、贷款、托管制度,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和更加持续的良性的金融服务。

(二)强化农村金融监管机制的路径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具有网点比较分散,管理层级比较多,区域的发展水平差异性比较大,因此我们要强调在统一监管标准上实施分类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重点建立有效性、持续性、前瞻性的监管制度。

第一,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按照我国国情和国际监管趋势,健全覆盖面广、操作性强、鼓励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加快制定涉及金融信息安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健全贷款法规,规范民间借贷。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金融主管机关的行政决策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监督检查机制。

第二,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加大对银行业信任、市场和操作风险的监管。严格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考核,为全面实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创造条件。实施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风险监管制度。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开展有效的国际监管合作。

第三,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着力加强鼓励金融企业开拓业务和自主创新的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财政部等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理顺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的法律边界,强化按照金融产品及业务属性实施的功能监管。发挥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大公众和媒体监督的力度。

第四,健全存款人、证券投资者和被保险人保护制度。加快设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的存款保险机构,实行与风险挂钩的差别费率和有限赔付制度,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履行职责的相应权限,及时处置风险,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和被保险人权益。

第五,规范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法处理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存款保险等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金融稳定成本。选择适合国情的金融业市场退出模式,建立市场退出问责制度,防范道德风险。

第六,加强对维护农村金融稳定的基础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对农村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体系,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理机制。

(三)积极营造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环境

和谐的农村金融市场需要和谐的农村金融环境。当前,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欠佳,正向激励政策缺乏且手段不完备,社会诚信度不高,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

第一,大力培育和发展和谐的外部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是大力改善法治环境。要积极改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法律环境,抓紧制定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办法和存款保险条例等,建立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加大对银行业犯罪打击力度;加快金融创新立法;尽早将《农村金融服务法》纳入立法议程,规范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在完善立法基础上,加强与工商、海关、税务、司法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打击逃废债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法治环境建设。二是切实改善信用环境。加快建设金融、工商、税务、司法、电信等部门共同参与,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要加快开发个人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收集和整理个人信用信息的基础数据,并逐步接人由各相关部门提供的个人信用数据,逐步建成个人诚信体系。三是培育金融文化。金融文化是农村金融市场的血液和灵魂,发展金融文化是繁荣农村金融市场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建设新农村、保障农民发展权利最值得重视的方面之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文化的滞后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切实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条件。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和完善离不开政府扶持。在坚持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服务一定要政策扶持,辅之以农业补贴,鼓励农户。加强扶持政策,沟通协调,重点是构建激励有效、协调配套的长效扶持机制。我们要积极借鉴各国扶持农村金融的政策,按照中央多方面的措施,加大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准人政策的力度加大,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在化解现有存量的基础上加紧构建积极有效、协调配套的长效政策扶持机制。具体而言:一是直接出资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如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在建立初期,大部分股金来源于政府资金;三是政府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利息补贴等,来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贷款;四是由政府主导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避免农业大幅波动,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此外还要强化政府的政策导入功能。

四、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期,既存在诸多严峻的挑战,又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努力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新的贡献。

作者:王俊 马成胜

上一篇: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论文下一篇: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