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村中学教学开放日新闻

2024-04-23

过村中学教学开放日新闻(共7篇)

篇1:过村中学教学开放日新闻

边院镇过村中学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

本网讯 为了进一步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创和谐教育的目的,4月9日上午边院镇过村中学举办了“教学开放日”活动。

开放日前,学校成立“教学开放日”组织机构,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精心准备宣传材料,并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家长需求。开放日当天,家长与孩子同一时间到校,签名后随课堂听课,观察记录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对任课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中肯的建议,最后阶段全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主持召开班级家长交流会。活动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和谐交流中圆满结束。

通过“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进孩子,倾听心声;走进学校,参与管理。这次活动极好的展示宣传了学校素质教育成果,使家长进一步了解了孩子在校表现,加强了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达到学生、家长、教师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形成了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小记者 王瑞 2014402057)

指导老师:刘涛

篇2:过村中学教学开放日新闻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增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七年级地方课程为《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开心教室》、《感知民族精神》(下学期),校本课程为《四会课程》;八年级地方课程为《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发明与设计》、《弘扬民族传统》(下学期)、《走进生物》(下学期),校本课程为《用爱心擎起文明的天空》、《走近科学》;九年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农村大舞台》。这些都能够符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虽然在师资上,还不能够有专职教师,但与从前相比,实在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2、教师队伍建设上,在配备上我们虽然无能为力,但努力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每位教师都兼代多门课程,保证了开齐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相平衡。

3、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一部分老师的教研论文发表;参与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

教室上课,备课上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联系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分层次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及时矫正。学校同时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有班会、校会、升国旗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动,有效的落实了素质教育目标。

三、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内容上分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两种。过程评价主要有单元考查、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期末以书面考查、口语表达构成期末综合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学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列名次。学生的成绩只是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不作他用。对于地方课程,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已等级形式表达。各学科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从不安排上课。作业布置,讲巩固也求实践,严格遵循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布置作业。

四、教材与教辅资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辅资料,均由上级主管部门做主,学校从未私自给学生订买任何资料,教师更无向学生摊派或强迫性地推销教辅资料。

篇3:浅谈中学数学开放题教学

一、数学开放题教学的意义

数学开放题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开放题教学是人们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对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它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和提高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克服害怕数学的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

数学开放题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表现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重新发现, 这种能力的培养要借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归纳猜想、类比能力的提高, 数学开放题的设置正是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由于这类问题的题设或结论部分仅指出一个探索方向, 需要在解题时更多地独立思考和探索, 对题设 (或结论) 进行大胆的猜想, 因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无疑是有益的.

二、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常见的开放题形式

(1) 举例

(1) 就概念举例:例如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2) 为否定某一命题举反例:例如形如的数都是无理数吗?三角形的内心一定在三角形内吗?外心一定在三角形外吗?

(3) 举例说明某知识内容的应用:举例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推广

(1) 增加空间维数、未知元素, 命题将怎样变化?例如能否把不等式作一些推广?

(2) 一般化: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对一般的凹多边形也成立吗?

(3) 联想类比

例如平面问题和立体问题之间的类比.试用类比的方法, 找到平面几何的相交、平行、垂直等在立体几何中的相应关系, 并研究有关性质.

(4) 一题多解

对这个公式、定理还有其他证法吗?对问题的解答还有其他方法吗?哪种解答最简洁?

三、如何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实施开放题教学时, 在新课的引入、课堂结构设计、例习题的处理、课内外作业等方面应注意采取不同的形式, 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 在新课引入中融入适当的开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必须以学生兴趣为起点.为此, 在新课的引入上, 应通过设置适当的开放性问题, 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新的学习情境.如对三角形全等的ASA公理的教学, 可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被打碎成两片 (如图) , 配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要不要两块都带?若只带一块, 则应带哪一块?为什么?学生思考上述问题时, 已感知到ASA这一判定公理, 并且兴趣很浓.

(2) 在课堂结构设计中融入开放性问题, 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在课堂结构设计中想方设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造成“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流畅、思维活跃”的最佳情境, 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提倡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疑、敢动手操作、敢于探索, 教师在帮助学生解疑时要善于、敢于暴露思维过程, 营造一个开放的情境.如在教学“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一节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a, b, c的哪些关系和结论?通过“放开”, 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 这对理解概念、性质, 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大有裨益.

(3) 改造例、习题为开放性问题, 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在例、习题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添加猜测过程, 不给出命题的结论, 抽掉命题的部分条件等方法, 将课本中例、习题变“封闭”为“开放”.例如在教学例题:“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 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 我们可以把它改编为“画出一个四边形, 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 观察所得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并加以证明”, 这时我们可得如下变式:变式1, 连接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 让学生画图→观察→探求规律, 从而发现结论.变式2, 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 让学生画图→猜想→转化, 从而得出结论.变式3, 当一般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 顺次连接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为菱形?矩形?正方形?会是梯形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使学生余兴无穷.

四、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贴近学生

开放题的教学内容应满足起点低, 切合学生的实际或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 有趣味性, 是学生愿意研究的.

(2) 注重过程

开放题有多种解题策略, 不同的答案, 学生能否找到全部的解法, 是否找到了最佳的答案, 寻找结果不是关键.老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注重开放性教学的过程,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一种创新意识, 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

(3) 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教学前, 老师应该首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大致的估计, 对课堂结构做总体构思.课堂上提倡先个人探索, 老师做适当的引导, 然后小组讨论, 进行学生间的交流, 最后由老师组织全班交流.

(4) 重视小结

开放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创新, 因此, 老师要做好小结当一道开放题的各种策略都运用了, 各种结论都推断出来时, 老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小结, 比较各种策略间的优缺点, 找找结论间的层次性和规律性, 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郭学军.漫谈数学开放题[J].数学通讯, 2004.

[2]宋训邦.开放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 1997 (6) .

篇4:过村中学教学开放日新闻

召开“关键在于落实”干部教师作风整顿活动

大讨论座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系统“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推进大会精神,根据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干部教师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肥教党字[2011]11号)文件的要求,过村中学于2月13日,召开了 “关键在于落实”干部教师作风整顿活动大讨论座谈会。

会上认真领会了本次作风整顿的目的和意义。结合文件精神,校领导、各处室、各教研组负责同志查摆了自己在工作、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当前学校管理及教师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工作不务实,管理不深入,工作只重安排,检查督促不到位,动的脑筋少,下的功夫少,造成工作效果不高。

2、办事拖拉,不雷厉风行,多次工作失误给学校造成损失。

3、管理不坚持原则,怕得罪人,不敢碰硬,对歪风邪气不敢制止,遇问题、遇矛盾绕边走,有意无意助长了不正之风。

4、服务意识淡漠,高高在上,对教师态度僵硬,漠视教师呼声,对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意见建议和困难不闻不问,不主动解决。

5、个别干部不顾大局,各自为政,过分强调分工,处室之间、条线之间缺乏协调合作。

6、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责任意识淡薄。

7、个别教师法纪观念淡漠,大局意识不强。

8、个别教师教风浮躁、工作不落实。

9、个别教师不正之风明显,片面追求名利,以教谋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家表示要迅速行动起来,及时整改,力求作风要明显转变,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迅速解决,工作要取得实际效果。

最后学校支部书记、校长马利民作了总结发言,他希望大家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积极投入到干部教师作风整顿活动中去,真抓实改,狠抓落实,着

力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思想作风水平,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干部作风整顿大讨论,全体同志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端正了工作态度,强化了工作纪律。

篇5:浅析中学物理实验开放性教学

一、突破教材, 开放演示实验的素材

一方面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各地各版本的教材也应运而生, 同一版本的教材也先后作了修正和改进;另一方面中考试题中也出现了许多原创性实验题, 这就给广大物理老师在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演示实验的素材。因而我在教学中往往不会拘泥于书本中的一个知识点只对应一个演示实验的限制, 往往用两个或三个实验内容来共同反映一个知识点, 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生对各个物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概括能力的培养。如在有关大气压的教学时, 我就用“覆杯实验”、“注射器实验”、“吸盘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共同证实大气压的存在。

二、突破传统, 开放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 只是让学生看教师表演, 先是“教师做, 学生看”, 后是“教师讲, 学生听”, 缺乏对知识深入引导和研讨, 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亲自探索知识。在教学中如能将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 把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科学创新, 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分析、讨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 则会从中悟出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研究《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中, 我作了这样处理的:提前在课前布置预习本节课, 以思考题的方式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演示实验课题—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要求学生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实施实验探究, 强调实验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实验方案的设计具有开放性

实验方案设计的关键是让学生考虑好实验原理, 如何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转化为易于观察和比较的对象。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得到的许多不同实验方案, 有的甚至比教材上的方案还简单易行, 其中有的让火柴棒吸收电热升温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有的则是让火柴棒沾上凡士林粘在电阻丝上让其受热掉下来, 有的让烧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使玻璃管的红水柱上升, 等等。这样表演性演示实验变为开放性研究实验, 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努力。

2. 实验器材选择要有开放性

在完成设计后, 有的同学会根据自己的方案就地取材, 有的同学到实验室借取现成的实验仪器, 有的学生帮助老师安装实验装置, 有的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小器材, 比如就有同学从电器修理部要了一些废旧的电炉丝来完成这个实验, 而且我发现他们那组实验有简洁性、直观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这样变纯观察性实验为创造性操作实验, 这样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 实验成员组合搭配的开放性

讨论交流的结果是让那些实验方案相通或相近的同学自动组合到一组, 在实验过程中, 他们会互相交流切磋、沟通、共同研究。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团结协作, 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 这样还有助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其中老师要留意特殊情况, 防止组员好的好, 差的差情形, 老师要本着组员自愿的精神而稍作微调和搭配, 切忌“拉郎配”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三、解放思想, 开放学生分组实验模式

学生分组实验课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型, 但绝大多数学生是按教材的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操作, 或按照教师布置的提供的步骤一步一步的“抓药方”, 这样学生的兴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 凑“热闹”成分很多,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也不明白这样做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如:初三物理中《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 如果只是指导学生按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 学生只会注意观察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在等于额定电压, 高于额定电压和低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的发光情况, 并将每次测得的电压, 电流值填入实验表格, 算出电功率值, 那么会由于实验目的单一, 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1. 不限制实验原理

在讲这一节课时, 只讲清实验目的, 说明小灯泡上铭牌上的电流、电压意义, 至于实验原理由实验小组讨论决定, 并按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 结果出现三种实验原理P=UI, P=U2/R, P=I2R, 并通过对三种实验方案的优劣的深入分析, 确定应用P=UI为实验原理的最佳方案,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提高了思维品质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2. 不规定实验步骤

学生进实验室要求不看课本, 操作时要观察灯泡的亮度, 触摸灯泡热度, 计算灯泡的功率和电阻, 并不限定实验有三个步骤, 结果巡视实验中发现, 有的小组实验有五、六步, 并设计了开放性的记录表格, 记录了包括灯丝在不亮、较暗、正常发光、很亮、烧坏几种情况下的电压、电流的测量值和功率、电阻的计算值, 从灯泡热度的触摸感,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发现问题能力。这样也能正确处理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 如灯泡未旋紧、灯丝断裂等情形。

3. 不确定实验归纳

实验结束后,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从而开放性地归纳出实验结论, 如有的小组分析真实的实验数据, 得出如下结论:

(1) 伏安法既可测电阻也可以测电功率;

(2) 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 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其两端实际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4) 灯泡只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 实际电压过高会烧坏灯泡, 电压过低时灯不亮;

(5) 因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故不宜用P=I2R和P=U2/R测灯泡的电功率, 通过归纳, 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 并加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四、开放阵地,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物理小实验, 小制作的题材广泛, 材料非常丰富, 是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利机会。对每章或每节课后的小制作、小实验, 教师可适当给予指导, 提出必要的建议, 使得学生善于动脑动手, 就地取材, 把小实验、小制作活动搞得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如在学习了《望远镜与显微镜》后, 就有学生利用保鲜膜的纸筒和家里就老花眼镜的镜片制成了多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 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高涨。虽然课外实验活动在许多方面略显粗糙或不规范, 但学生的自主性强、参与性高, 尤其在设计和准备过程中那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及操作体验, 是学生在其它途径中无法体会到的, 同时又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篇6:浅谈中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封闭的、僵化的、教条的、缺乏活力的教学模式而提出的, 具有丰富内涵, 其特点如下:

开放式课堂教学具有辐射性。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是向课堂外辐射, 向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是从书本向各个学科、自然界和操作实践辐射。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全时空开放, 这是和封闭式教学相比的一个显著不同点。

开放式教学具有主体性。开放式教学以人为本,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特别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问题让他们提, 疑点让他们辩, 结论让他们下, 教师应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放式教学具有创新性。“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不受定势的影响, 不受传统的束缚。思考、解决问题要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创新性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

开放式教学具有时代性。课堂教学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永远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教材的改革要跟上时代迅猛发展的步伐, 让我们的课堂永远跳动着新时代的脉搏。

数学开放式教育能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态度和探索的策略, 鼓励学生参照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提出新问趣, 探索新问题;数学开放式教育能提高学生数学智力, 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与合作, 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面向所有的学生的。

数学开放式教学最主要是体现在数学试题的开放上。数学开放型试题是指条件不完备, 结论不确定, 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数学开放型试题具有与传统封闭题型不同的特点, 它在数学教育中有其特定功能,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数学开放型试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发展学生的数感, 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

开放型试题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条件开放型

例1如图1所示, 要得到AD//BC只需满足条件__________ (只需填一个条件) 。

分析:这就是一类条件开放的开放题。如图所示, 要得到AD//BC有多种条件可以满足, 比如∠DAC=∠BCA、∠EAD=∠ABC、∠BAD+∠ABC=180°等等条件都能满足AD//BC, 这就要引导学生多想、多做。

2、结论开放型

例2两直线平行, 请同学们指出这个条件的特征:

甲: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

乙: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内错角相等。

丙: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旁内角互补。

3、策略开放型

分析方法一:直接通分, 相加后再约分;

方法一是常规方法;方法二体现的是一种化归思想, 但也不是最简单的;方法三转化为一些互为相反数的和来计算, 显然新颖、简单。

4、情景开放型

这种开放题型的条件、问题变化不定, 有的条件隐藏, 有的条件多余, 有的结论多样, 有的解法丰富。

篇7:现代中学数学开放教学的理论基础

所谓开放式教学, 就是开放教学内容, 开放教学过程, 开放思维空间。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理论上吸取了现代教学理论成果, 主要是源自于科恩 (R.C.Cohn) 1969年创建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还有斯皮罗 (Spiro) 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都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 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局限于教学内容上, 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 (即情感与动机) 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学习历程、人生体验;培养乐观积极、满足时代需求的心理健康的人。

二、数学开放式教学理念分析

19世纪以前, 人们认为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随着非欧几何的诞生, 人们发现数学不过是形式的符号体系、公理和规则的集合, 再加上由公理和规则演绎出的定理。后来, 歌德尔定理的面世, 使人们大为惊讶:数学体系是多么复杂, 以至于证明其相容性是不可能的。于是, 人们把数学看成是一系列对运算符号的定, 一旦建立了约定和相应规则, 那么就有了体系和结构。也就是说, 规则学习理论认为, 数学应被学习者再发现或再建构, 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实体或抽象的规律的集合。

人本主义的思想是开放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心理学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 不论是有意识的, 还是无意识的;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等。与此相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所以学习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发展自己的潜能, 并终于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开放。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最重要,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学习者的情感、需要、价值观, 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情感融洽的学习开放。

数学不是静止的、二元的, 而是建立在人类活动基础上的。所以, 数学学习包括有意义的主动操作, 包括在数学环境中结合数学对象的建构性工作。数学学习必须帮助学生发展更有力的思考方法和思考工具, 包括深刻的反省和对思维模式的理解。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创设学生相应的学习开放, 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观念, 理解学生的思想, 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目前, 数学界对学校数学的一个普遍的看法是: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而不是大家的数学, 是学生在生活与活动中产生的数学, 是学生“街头数学”的继续和延伸。对教师和学校来说, 数学是一门学科, 但就学生而言, 数学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数学社会学研究已经表明, 学生的数学学习, 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环境的一个体系。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不是逻辑公理, 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具备他们感兴趣的实际背景-熟悉的现实生活、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

总之, 数学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而开放观的一个最重要的属性就是群体性。学生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数学文化, 孤立的、机械模仿式、灌输记忆式的学习是无法让学生提高数学文化素养的。学生只有在群体中, 在教师创设的特定开放中, 通过自己探索、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才能够学到真正的数学, 提高数学素质。以上观点告诉我们,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开放, 提供全面、清晰的相关信息, 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开放中, 自己开动脑筋, 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领悟数学的魅力, 感受数学的乐趣。

摘要:当前实施新课程和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达到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 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肯定是无法适应的。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思想下, 开展了大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我认为, 创设一个有效的、适宜的数学教学理念, 是开放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理念,开放教学

参考文献

[1]叶柱.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 (荷兰) 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3]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三井学校爱卫创卫工作计划下一篇:管人的真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