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2022-07-29

第一篇: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 、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反思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从思想上重视教学反思。因为学生可能只学一次你教的这节课但你教的这节课以后要面对更多的新的学生学生在变化若教学设计思路不变非但害了学生自己在教学上必定也无更高建树从长远看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受到影响。第二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 历史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如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目标总是定位在增进学生的“事实性”知识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方面相对而言有关史学的“程序性”知识如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因果关系、变迁和延续、证据效用等历史学概念和方法则往往忽略。第

三、教学反思源于听课与评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拿手戏”有自己独立的教学风格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听课。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会关注授课人的语言组织、激趣、对教材的处理、对问题的分析思路、对问题的认识如何寻找教育契机甚至如何调节课堂气氛等方面的功夫力求从中受到启发为我所用。每听完一节课同事之间进行诚恳的评课通过教师之间真诚的交流分析教学得失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无形中会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第二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刘连娟

一、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

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 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 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 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第

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 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 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 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 ,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

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 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 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 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 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二、从教学方法看还比较单

一、陈旧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 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 14类72种之多。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 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3.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底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这里从三点来谈一下个人想法: 第一,关于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这个知识结构应当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贯通古今的通史知识结构;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识结构; 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学范围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 第

二、关于历史教师的语言问题。 历史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对教师的语言也有相应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动、具体,又要准确、无误;二是 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时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质朴风格;四是既要逻辑严谨,又要有节奏感。但要 达到上述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第

三、关于历史教师的板书、板画问题。 板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板书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学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又是教师对教 材分析、把握、浓缩和转化的过程。关于板书的要求、形式等,这里不作阐述。只想说明的是关于板书的书写 时间问题,这是个易被忽略的问题。恰当的书写时间是在教师说完某一知识后,再掉转头去板书,而非边说边 写。 板画。笔者只想谈谈自绘地图,这是历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学实际中,其落实情况是不尽人意 的。故笔者建议历史教研指导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自绘地图的基本功的监督和指导。 此外,在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还存在着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教学评估不尽科学等问题 ,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第三篇:中学历史新课改的“知识观”反思

2006年历史教研论文

中学历史新课改的“知识观”反思

东莞市一中彭琪安

[摘要] 现代化首先是一场知识化革命,它的每一步启动,往往以重构民族个体和群体的知识谱系开始。历史新课程改革在知识建构方面的革新,倡扬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令人耳目一新,也给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大好平台。但是,在课程知识观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我们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存在着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本文从几种有代表性的历史知识观的角度,对历史课程的知识建构规律作了简要解读,有利于廓清迷雾。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的知识观,知识思潮,人文主义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

一、问题缘起

知识是课程的第一性的问题,而中学历史教学是“确立人的历史知识和基本历史概念的重要时期,一旦有误,贻害无穷” ①,所以更新课程知识内容是此轮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中国是一个知识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善于发展知识的民族,历史知识以各种方式在市场上“畅销”,我们不妨乐观以待。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体系的表述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但是,如何在知识建构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当前的问题是:不论坊市百姓,还是象塔学者,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解构”历史、“重构”历史(甚至“创造”历史),连严肃的基础教育历史教科书也不能幸免。哪些史实是真、哪些为假,学者纷争,受教者茫然。教科书是国民大事,不是我们中学教师所能左右,中学历史教师人微言轻,做形而上的理论思考也力不从心,但正本清源仍是本份中的事,我们也有责任和权利了解历史知识怎样被选择、被解释、被要求。因此,本文冒昧向象牙之塔探头,勇气即由此而来。

一、传统历史课程知识观的狭路

现代化首先是一场知识化革命,它的每一步启动,无不从重构民族个体和群体的知识谱系开始。在当代社会转型时代,人们参与重构、创造历史的热情再度高涨,历史学人有责任为国人提供比较、判断、选择的坐标。

著名学者葛兆光批评现行历史教科书三大缺点是:

1、以描述和结论为主的概论式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

2、没有故事,内容无趣、枯燥;

3、没有国际视野②。这些缺点的本质就是知识观落后③,看不到历史知识的社会性、解构性、猜测性、价值性所蕴含的广阔育人空间,造成整个历史学科的育人资源的原始贫乏④。

严格来说,中学历史教师受专业素质影响,在课程知识问题上的话语权并不多。教师们最熟悉的方法,是将破碎的知识符号作漫画式解读,并归拢到一个个试题结论下,作庸俗、机械的同类合并,这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知识创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我们被动地按教科书操作,结果突然获悉有些知识是不正确的!

最近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先生以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长文,掀起一次不小的历史知识讼争⑤。联系起一段时期以来,以影视剧为载体的大众文化潮流中盛行的“历史翻案风”、台湾地区的去中国化风、以及域外冤家日本的拜鬼风、篡改教科书风等等现象,历史的知识问题就愈发严重。历史学术传统是推崇“史论结合”,“史”是指基本的知识事实,“论”是指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解释逻辑。“史”是皮,“论”是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二、几种历史知识哲学观素描

1、人文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多元思考、多元选择空间

严格说来,人文主义知识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主要表现为自由、平等等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它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提供了多元思考、多元选择空间。现实中,个人、群体、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差别很大,不能说谁对谁错。

今天,我们的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文学、艺术,流行逗笑、取乐,越来越技术化、表层化,忽略人文精神,失去感召力。欧美文化让人感动,就在于它们的人文精神。

2、存在主义知识观

19世纪末期,大工业垄断体制开始对个性、对人产生压抑,人被工业流水线所统治。两次世界大战更让让人类意识到高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威胁。由此诞生两个划时代的人物:哲学家尼采,心理学家弗罗伊德。

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上帝把人孤零零地抛到世上,人必须为自己负责,这是存在主义的重要观点。存在主义认为:尽管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被颠覆,但我们还是需要建构。没有建构,我们就没有立足点。人生的信仰、感受、价值观等思想和知识,都是在颠覆、重建、颠覆、重建过程中完成的。中国的鲁迅、毛泽东等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巨大。

3、精神分析学

弗罗伊德最重要发现是:人不是自己的主人,人的行为绝大部分是非理性的、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潜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在内的人跟人之间的恶斗。这跟文艺复兴以来的精神是相对立的。20世纪以来,潜意识理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人们渐渐发现:大到民族疯狂、小到消费行为,人都受潜意识的从众心理影响,放弃自我主观自由、主观尊严、主观判断的从众心理。

精神分析学运用于历史研究,心理历史学由此产生。

4、法兰克福学派和大众文化批判

“二战”前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形成的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一切批判性学术思潮与研究的发源地。法兰克福学派揭露阶级社会的潜在矛盾,以推动社会的积极进步和发展。他们通过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发现了所谓“文化工业”的问题,从而揭起“大众文化批判”的盖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众文化方兴未艾,是一种进步的历史潮流,具有冲击和消解一元的意识形态、推进多元化及民主化进程的历史意义,法兰克福学派在此“水土不服”。

5、后现代主义历史知识观:解构主义

目前西方史学界流行的历史知识观是:将历史视为人类的建构,因而否认绝对历史真

理。重视阅读出当代的含义,将当代经验和知识用于过去更早的时期。不论是重构过去,还是向今人解释,当代的知识绝对都是至关重的。

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一个重要人文思潮是。它认为:人类所有文明、所有建构当中,都能找出一个结构,可以被拆解、重构。这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后现代主义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过来,变成对所有社会秩序、所有社会文明、所有社会建构进行解构的观念。它认为:既然我们人类能够发现结构,我们就能解除这个结构,知道其怎么建构、被谁为了什么目的建构。后现代主义吸收多种营养,用精神分析法去解构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内在心理动机,往往是见不得人的、阴暗的、不足挂齿的。这种解构颠覆一切、没有永恒,让人们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信任,活着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当代学术界的解构风潮,甚至影响到大众思潮,人们站在一个立场上对过去的一切进行解构式的分析、阅读,消解了所谓的永久合理性、永恒的合理性。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合理性都是因时因地而转移的。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

2、“即时史”知识:后现代知识和地方性知识

“即时史”是新历史学派的创新概念,是指那些还处于动荡和变动不定的历史事件。“即时史” 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理解历史,通过过去理解现在。“生活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的人们,迫切要求即时性的反思,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⑥”

“即时史”知识,符合新课程两大知识构成特征:“后现代性”和“地方性”。

1、“后现代”特征:不确定性、基础性、时代性及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个体性。综观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体系,9大模块(3必修6选修)无不是对现代化的回应,突出体现了时代性、社会性及素质化、个性化特征。

2、“地方性”特征:所谓“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观念变革的产物,它关注知识形成的特定情境条件,包括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观、特定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等等⑦。它认为知识是随着人们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在本质上是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知识是一项公共的事业,它的有效性必须以别人的实际认可为前提。“参与”、“过程”、“情景化”、“局域性”构成“地方性知识”的精神实质与主体概念。

历史知识的“地方性”意义在于: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理解为在从事创造“历史”知识(奇迹、成就、标志等)的公共事业。这不正是历史新课程改所期待、所倡导、所努力的吗?

3、辉格式和反辉格式历史知识观

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以当代为中心,是惯常现象。人们无法避开时代价值标准,为了要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所观点,人们不得不戴上当代的“眼镜”。

比如,当代中国的历史研究常常不由自主地选择西方科学作为参照标准,而较少以中国特定的环境与价值标准作为研究重点,如为了宣传“爱国主义”,历史研究、教育费尽心力地论证“中国第一”,致力于搜索中国古代与西方近现代类似的科学成就,而实际上,这两者的含义与内容显然是不完全一样的。

这种历史知识观,具有“辉格式的历史”特征。19世纪初英国一些历史学家从辉格党的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开创了一代辉格史学。1931年,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出版了《历史的辉格解释》,反对“辉格式的历史”,指出辉格史学

的主要问题在于:把今人的观念强加给古人、以今天的标准来评判过去;它参照今日来研究过去,这种以今日的观点和标准来选择和编织历史的方法,对于历史的理解是一种障碍,因为这意味着把某种原则和模式强加在历史之上,必定使写出的历史完美地会聚于今日。巴特菲尔德揭示了“辉格式的历史”的知识节略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历史研究的全部困难都来自有关节略的根本性问题。”节略就是选择,选择就带有时代性、个体主观性,从而存在不合理性。正确的“节略”应该是对复杂性进行节略,在不受某些人为原则影响、不丧失主旨的前提下有机地压缩细节⑧。

这种历史观引起了史学界的重大变革。但实践表明:绝对的反辉格史学也是不可能的,历史总是要有一定的辉格倾向。从历史新课程的知识建构情形看,当代中国历史研究更多地倾向于“辉格式的历史”。

三、小结

我国历史学研究在理论上基本上与西方亦步亦趋,这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课程知识建构。从总体上讲,以后现代知识观为代表的西方观念,对我们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符合当代知识发展思潮,切合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变动不居的知识形态和人文需求,也为历史教育开拓历史与现实沟通的渠道,为历史课改开拓了知识“新大陆”,因而值得我们做更深入思考和探讨。

参考文献:

①参阅李喜所《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三点建议》,《历史教学》2003年第5期;

②《中华读书报》,2006,3.29;

③参阅: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历史教学》,2004年12期;

④参考王凤杰《后现代知识观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教学》2005,3期;

⑤《中国青年报〃冰点》,2006年1月11日;

⑥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⑦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12期;

⑧刘兵《历史的辉格解释与科学史》,原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No.1;

另参考:宋太庆《知识革命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6;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第四篇:高中历史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关于如何上好历史课,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不一而足。结合自己将近一年的对于历史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目标明确可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和教学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对应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人格健全”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机渗透做人处世的品德教育;“知识丰富”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知识”目标,有序传授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自立精神强烈”则需要确定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有效培养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则贯穿其中。

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即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等,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如必修二专题二的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在高一新授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我们的目标应定位于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和体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的创业品质。高三复习时目标就要进一步探讨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第二,分析教学内容。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分析教材必须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版本,但课程标准是唯一的,它是教材编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我们江苏地区而言,无论选用人民版的还是人教版的教材,都要注意研读课标的前提下,研究、对比两种版本教材的表述方式其教学要求,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必修一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人民版和人教版的内容各有不同表述,但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是“概括、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结合今天中国人的思乡情结、祭祖行为体会宗法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影响。”

目标的预设和确定之后,和教学方式一样,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围绕大目标,还要注意随时适当的微调,针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甚至同一个班级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适当的生成,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 课堂形式思辨灵活

关于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是这次新课改的重点。我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采取传统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准备(备课),依次完成对历史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中间穿插师生谈话与一问一答),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的因果发展来个小结,注重挖掘教材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力图循序渐进、完美地分析教材。结果当我把教材分析完毕后,总失望地发现历史所蕴含的乐趣和学生天生的兴趣早已消退得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课时内容容量大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尽管课堂上尽量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是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课堂教学尚未成功下课铃声已经“革命”的事件常常发生,并且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长时间里我都无法理清课堂教学的头绪,急切地想要改革,可是又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直至后来参加了一次市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活动。我学习这次活动中的公开课经验,完全放弃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彻头彻尾地进行问题教学模式:课堂上基本不讲教材,以创设问题情景为重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在问题设计上以拓展型的问题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想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习得的历史知识毕竟有限,而且是处于亟待梳理中。这样全面放弃传统、完全不搭建知识结构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国情”,学生难以适从,而且就考试的效果来看也不是很好。

艰难的摸索过程让我明白:历史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照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完善新课程下的新模式。

三、 关于自身的问题与思考

问题所在:

1、教学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因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哪些知识该补哪些不补,尺度上很难把握。

2、教学深度处理还难于把握,基于新课改刚开始,无前人可鉴,无高考可寻,教学应教到哪一个深度,很难把握。过于理论的话,学生上课兴趣不过,而过于简单的话,又担心知识讲解不到位。

3、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度。到底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很难把握。

4、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人意,有时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

我的反思:

1、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工作,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尺度和积极推入新课程改革。

2、继续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

3、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体,积极稳定地处理历史教学问题。

4、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兴趣和质量。新课程改革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第五篇:教学反思: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史丽卿 的工作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教学反思: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空间。古人云:“纸上得来总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间太少,学生活动没有余地,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教师把该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剖析,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三、在新课堂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和理解,在这种和谐的师生交往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四、在新课程理念的课堂上,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自身的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这个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亲其师,信其道。”

教研活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上一篇:中学国防教育计划下一篇:执行力心得读后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