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建议

2022-07-29

第一篇:中学作文教学建议

临西实验中学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设计建议提纲

陈祖兵

一、内容。

(一)博学楼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将“君子”去掉,改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追求整齐、对称

(二)超越楼

“ 休动之人,志慕超越 思致超越,学而不倦”次序调整为“思致超越,学而不倦 休动之人,志慕超越 ” 避免重复之嫌

(三)创新楼

“时时创新 事事创新 处处创新 人人创新”次序调整为“人人创新 时时创新 处处创新 事事创新”更有逻辑性

二、释义去掉。

三、字体颜色改为烫金。

四、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布局作以适当调整。

五、利用制作的照片视频播放格式的文件展示设计的实际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动态演示,使我们更能够直观、深入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修改加以完善,以实现更加完美的效果,打造我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临西实验中学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设计建议

陈祖兵

当我听到经校委会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以校训命名教学楼、行政楼消息时,心中不由赞叹这个想法太好了、太妙了;同时对命名辅以古语、名言作标注,更是觉得创意精妙,有利于我校塑造良好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内容。

(一)厚德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源于《周易》。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无论在古语中,还是在现代各种文章、标语等各种应用,谈及厚德载物,必谈自强不息。因此我认为这两句用于厚德楼非常贴切。这也正体现我校“以德育人”、“以德治校”、“以德兴校”的办学理念。

(二)博学楼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语出先秦·荀况《荀子·劝学》。意谓: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该句通俗易于理解,不仅对学生生活、学习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种督促,这也是我校在教法、学法方面的经验概括。为追求整体四栋楼的整齐、对称,可将 “君子”两字去掉,改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并不影响对该名言的理解和认识。

(三)超越楼

此处争议最多,焦点集中为两处:难理解和重复。“思致超越,学而不倦”出自宋叶适《胡壡名说》。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整句可解释为志存高远,喜欢学而不厌倦。“休动之人,志慕超越”出自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体别》。意谓:完美而知变之人,心志仰慕于超越常规。从解释中可看出这两句并不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强调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尤其“休动之人,志慕超越”更是对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来说,更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作为学生不能仅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尤其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更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为避免重复之嫌,将次序调整为“思致超越,学而不倦 休动之人,志慕超越 ”。

(四)创新楼

有人认为这里应使用“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古语来表示创新,我认为还是用现在这个标语更好。一方面,如果全部都采用原汁原味的古语作标语,这会使使我们置身于浓厚的传统文化中,缺乏时代气息,这也和我们新学校格调有些不入;另一方面,创新虽然古人提到,但仅限于个别有志之士,而创新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则是改革开放后近几十年的事情,现在,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学校、个人都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用这几句名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对“时时创新事事创新 处处创新 人人创新”次序调整为“人人创新 时时创新 处处创新 事事创新”。代表学校领导班子时时处处在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的务实精神。

二、释义去掉。对于教学楼、行政楼标语的释义舍去这一想法,

我是基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我认为传统文化就像茶一样,需要自己去品、去悟、去体会。如果把释义设计在墙上,就如同剩饭一样,索然无味;犹如事先告知悬疑剧结局,毫无悬念可言。其实对于一所高中,师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去理解和接受标语,当然每个人认识可能不完全相同,认识层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如何,这些标语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积极向上的;其次,释义去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求标语的内涵,这正是说明标语对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最后,各个学校也没有在楼体标语后面注释的先例,这样只能显得拖沓冗长,事倍功半,同时也不美观,影响整体效果。

三、字体颜色改为烫金。当我看到最初设计效果图片时,命名与标语放在一起,字非常多,而且非常小,给人感觉楼的名字很不突出。我校广场周围三处用到红色:标语、校名和学校雕塑。如果楼体命名及标语都设计红色,给人感觉就是色调单

一、重复、缺乏创新,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其他学校教学楼命名较多烫金字体,给人以大气,显得上档次,这也是我们这所新学校所需要的。

四、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布局作以适当调整。我查阅几十所学校教学楼命名及标语照片,发现都是教学楼名字单独占一面;标语另占一面,不在一起,而且多是烫金立体字体,所以我提到颜色更改为烫金,释义去掉。另外,命名在广场四周各楼体的角落一侧,进入校园,四栋楼区分十分醒目;标语分别在楼的侧面,与楼体名字对

角,使广大师生时刻都能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五、利用制作的照片视频播放格式的文件展示设计的实际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查阅有关学校教学楼命名及标语设计的照片和资料,在借鉴、吸收各校优秀之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作了设计后的实际效果照片,动态演示,使我们更能够直观、深入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行修改加以完善,以实现更加完美的效果,打造我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四栋楼的命名及标语设计整体体现我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深刻挖掘其内涵,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同时又折射出我们对文化标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全校师生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更加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开创临西教育美好明天的信心。

校园文化相比来说好比人的脸面,而对教学楼、行政楼命名及标语设计又好比化妆,所以我们应追求完美、极致,否则会适得其反。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观点,由于本人知识水平、能力有限,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谅解。

第二篇:语文教学反思:高三作文教学反思及建议

语文教学反思:高三作文教学反思及建议

(一)作文教学反思

连续两年在高三参与作文复习备考工作,在备课组老师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了作文复习的尝试,有得有失,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首先意识上要高度重视作文的复习。很多老师认为写作能力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力,高三作文复习收效甚微,所以不是很重视作文的复习,或者只是简单的讲评考试作文。诚然,作文能力是通过基础年级的积累和训练,一步步得以提升的。但考试作文的规范和出彩却需要高三的精心打磨。不同阶段的作文课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高三练习多,考试多,所以高三的作文课大多是讲评课,考什么作文,讲什么作文,每次讲评缺乏重点,一般都是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开头结尾统统讲。作文复习缺乏科学系统的复习计划,或者说有计划,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贯彻。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校高考作文得分的提高。

三、再次要发掘多元的复习途径和方法。以往我们的复习是以讲练为主,学生很容易对这种单调的作文复习产生厌倦,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开发多元的复习途径和方法,不单是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复习。

四、最后要善于借鉴他校经验和总结本校的作文教学成果。教无定法,作文教学更是没有规律可循,作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一定要全面科学。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借鉴他校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提高高三作文教学水平。当然,摸索一条有本校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经验,教研组牵头进行及时的总结,可以更好的完善我们学校的高三作文复习。

(二)几点建议

新一届的高三作文复习工作将要拉开帷幕,在此提几点鄙陋的建议:

一、备课组各老师从一开始便要加强作文复习的意识,群策群力把作文复习工作做好。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这个复习计划应包括:学年计划、月周计划、复习时间内容的安排、复习方法的选择。参考计划建议:可以根据作文的几个写作要领来分章节复习。比如分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构思技巧(包括文体训练)、语言风格、拟题点题、开头结尾、创新突破等章节,每一章节复习选定几个话题或结合当时的月考作文题,分几个课时,有所侧重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一直到第二学期一模以后,再进行考试作文技巧的复习。

三、努力发掘作文复习的多元方法和途径。高三作文复习以月考练、课堂讲为主。除此之外,我们要注意对往年高考优秀作文的自主学习(即范文的学习),课外新颖素材的选择和积累,优美词句的积累和灵活运用,创新文体的学习和运用等课外学习的指导。大小考试之后,对年级优秀作文印刷成册,加以点评和学习。课堂鼓励学生评改优秀作文和自已的作文,找出差距,并不断缩小。或者开展一些作文活动,比如讲座、文学社团等。

四、调动备课组老师探讨作文复习的积极性,备课组会议多组织老师学习和讨论作文教学的得失,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更好地为语文复习服务,更好地为高三复习服务。

第三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摘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关键词:兴趣;引导;积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如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或者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2)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开学不到一个月,班级已有两位同学在《塔城报》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当这两位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3)第三个做法是: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作文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满怀激情地朗读自己的作文得到同学的好评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提高认识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让学生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态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

2.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o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3.加强练笔,拓展写作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要让学生勤于动笔,仅仅依靠课本八次习作恐怕还不够。我们还要注意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写作训练点,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如续写、扩写、改写、评写、仿写等形式,教材中的文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明逼真的环境描写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为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提供了充足的感知内容。

第四篇:中学作文教学重点

从一些资料看,有不同的一说法。有的说“作文训练的重点是文体训练,文体规矩训练,文体格式的训练.也就是文体章法的训练;”有的说,重点是“驾驭常用文体”和“掌握表达方法”;还有的说,重点是抓七种能力的培养子审题能力,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系统地整理材料的能力,安排文章体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权威的当然是1980年修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重点的具体说明,其总的指导思想就是看重培养学生记叙、说明和议论的能力,使他们的文章达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带整、条理清楚、语句流畅。 以上这些对中学作文教学重点的确定。都很好,很有道理。这里想说的是,在这些重点中,更应该突出抓好以下三个问题: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写文章,作文能力就是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提笔就文句不通.就写错别字和不会用标点,则无法认为他已经具有写作能力,语言文字基本功在作文中的极端重要性、在作文能力中占的极端重要的位置,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如果忽略了这一条.整个作文教学便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要达到“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会用常见的10种标点,可是到高中毕业仍有多数中学生写的作文时有病句和错别字,标点运用多有错误;以致中学毕业生中进了大学的这部分优秀者、如果是进文科大学,写作教师还得把语言文字的墓本功列为写作教学的重点来加以解决!这就是说,小学作文教学就应该完成的任务,拖到大学的写作教学才算勉强完成,甚至仍然没有完成! 这种现象的产生跟某种认识有关。不少人都认为语言文字标点之类是枝节问题,是不值一提的,作文教学应该抓“观点鲜明,主题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会记叙,会议论,会说明”等大问题,高难度问题,哪能在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上费功夫?的确,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记叙议论说明等方面是应该抓好的,但这看法把“大问题、高难度的问题”刚好弄反了。如果不从“高、精、深、新”之类去要求,那么,主题正确、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和会记叙议论说明等比之于语言文字基本功符合要求(通顺、正确等),究竟谁是“高难度的问题”呢?显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一所普通的中学,抽查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作文,几乎人人都能做到“主题正确”, “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基本上都能达到“内容充实”,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也已经足以使他们对一般的事物事件和道理作一番说明、叙述和议论。那么他们的作文就很好了吗?不,可能很潜一-主要就糟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上头!一所普通的(一般水平的)中学,无论抽查哪一个班级,几十个人中。又有多少学生作文的句子没有毛病,标点符号运用正确、书写规范正确没有错别字呢?毫无疑问,很少!这不正说明语言文字基本功要达到符合要求难度比那些更大,它才是作文教学中真正的“高难度”问题吗!叫一个学生掌握举例说明的方法或倒叙之类的方法,20分钟可以办到,要他把这段说明或这篇倒叙写得一句句通通顺顺、清清楚楚,标点不搞一逗到底,不来不明不白的小圆点,而要每处都标得准确无误,这又需要多少时间呢?很难说,多则几年,十几年(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搞清楚),少则一年半载,绝对不是几十分钟就能学到的本领.这是每个有写作能力的人和每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可以证实的。可见语言文字基本功比之于作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它的确是“高难度”的问题。至于说它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其他方面才是大事情,从文章的角度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培养作文能力的角度看则如前述,它才真正是大问题。必须指出,如果一个人句子都写不通,错别字又多,标点符号也不会用,你对他讲怎样提炼主题,怎样使文章结构严谨.议论说明叙述有哪些方法之类,那是没有多尖实际意义的:他尚且未掌握书面语言,哪谈得到写文章中的这些事情?奇怪的是,不少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方面毛病百出,文章却主题正确,结构完整,表达方法也会用—可是,这样的文章拿得出手吗?能用吗?这不是说要把字词句标点的文字功夫彻底解决好了才能讲写文章中的这些道理、而是说它决不是小问题,切不可以忽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个环节。反过来,学生如果能把作文写博文从字顺,一句一句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么他们的作文也就过关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合用,能够用书面语言处理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了—这不正是中学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么?可见,语言文字基本功既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最大难点,抓好它也正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上边说到学生解决这问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毫无疑问,那是教学中对它重视不够造成的,如果切实下功夫去抓它,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的问题在初中阶段一般都是能得到解决的。

作文教学都比较重视指导学生观察,但观察的对象一般局限于外在客观事物,不大讲观察体验内在的心灵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的欠缺。其实,对于写作来说,相比较而言,对心灵世界的观察体验比对外在事物的观察还重要得多。这重要性在于:心灵世界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原因—无论对个人或群体都是这样。因为人的所作所为都出自某种’目的,而目的就是心灵的东西,也是心理活动的结果。所以,如果不去观察体验内在世界,便不可能对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提笔作文便难有深刻的思想感情。此其

一、其二,文章对外在事物的描述一般都不会是纯客观的,或已涂上了心灵的色彩,或是为了揭示心灵的什么,总之除了科技文章,少有离开心灵内容而存奋的。更确切地禅,在一般文章中、外在事物是宾,是手段,内在心灵是主,是目的;外在事物之所以有资格进入文章,在这些情况下都是因为表现心灵世界的需要。可见只重视“宾”而忽略“主”,只记住“手段”而忘记“目的”,显然难以把作文水平提高。所以外在事物要观察,内在心灵更要观察。其三,海涅有句名言,“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不仅比天空和海洋更广阔,而且也更深遂,更复杂多变。如果说对外在世界没有认真的观察便不可能有真正了解的话,那么对内在世界没有认真的观察更是不可能真正地了解它了。总之,中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泛,肤浅,缺乏新鲜感,以及拿到题目找不到话说等常见的毛病,的确跟他们平时观察生活不够有关,但是,是他们观察什么生活不够呢?我以为主要不是由于对外在事物的观察,而是由于缺乏对内在心灵生活的观察所致。随便举个例子吧,如柯蓝的这首有名的散文诗《车轮》: 如果可能,我要象一个车轮,不停地向前,向前而去。 那运载着一切重任的车轮呵,你沉重而又坚强地运转,你平凡而又不倦地运转。 即使是短暂的停顿,甚至是烧道而去,或者,时而缓慢,时而迅猛,但仇也是为了向前向前! 你,运载一切,运载一切历史而又运载未来的车轮啊!我永远赞美你:为了向前,暇碎一切困难,冲玻一切阻力…不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车轮向前运转的形象引起了诗人心情的激动。这激动意味着什么呢?是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内容呢?诗人琢磨了它,品味了它,提练和提升了它,于是写出了这首歌颂车轮精神的散文诗。所以,说这首散文诗是诗人观察体验内在心灵世界的成果是不过份的。现在的问题在这里:车轮怎样运转,怎样工作,决不能说中学生没有观察过,不了解,应该说,柯蓝写的车轮的这些情况绝大多数中学生是知道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很简单.他们对于不停地运转的车轮可能没有什么感受。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有感受又将怎样呢?由于作文教学很少强调要观察内在心灵世界,他们即使产生了丰富的、很有意味的感受也1自生自灭地在心灵的原野上流失个,没被发现、更没被逮住!不是鸣?青少年活泼敏感的心,如果说对车轮没有在意,没有什么感受,那么对他们生活天地中别的许许多多他们很在意的事情常常是很有感受的,可是,这些感受被引进作文中去的有多少呢?几乎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会回答:学生作文中的真切感受实在是太少了!这是怎么造成的?不是跟忽略了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大有关系吗!作家的高明之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经常观察内在心灵世界,只要发现新鲜的、有意味的东西,就把它抓住、写出来。中学生要向他们学习,应该这样去作。" 明代诗论家谢棒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观则同于外,感乒组异于内”,意思是说外在的事物在大家的眼中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引起的心灵上的感受却因人而异。如果只注意观察外在世界忽略了对心灵世界的观察,那么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与别人的日常所见相同,还有必要写吗?还有多少写头?勉强写出来,怎能不让人感到一般化、肤浅、老套、没有新鲜感?要紧的是“感则异于内。”如果把他们的观察也引向内在世界,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些人所共知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物,事件,.景物,在他们的心中所引起感受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各个不同,里边包含了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啊!无数的好文章就会从这里涌现出来。所谓观察内在世界,就是观察客观事物在心中引起的反应:所请“观察”,这里当然不是指用肉眼看,而是用心去体会,去咀嚼,去把握那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心灵的反应。如果引导学生去这么作了,就为他们的作文开辟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的新领域—真正的好文章必然从这里出来,也只能从这里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凡写作上的观察.主要都是指超越个人功利的观察。如果是在个人的功利之内,·那么每个正常的人都是在认真地观察的;不然,他的事情就办不好,他的生活就不能正常运行。学生自己功利范围内的观察用不着语文教师去强调。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强调的观察,着重是超越学生个人功利的;但也正因为超越了他们个人的功利范围.他们会认为这种观察与已无关,是“多管闲事”,是白操心。对这就是他们缺少认真观察的主要原因。要使学生克服这个缺点,自觉地进行“写作观察”,就必须让他们懂得写文章是为社会贡献精神财富,社会的需要总是超越个人功利的 (包括与个火功利的一致),如果柯蓝那段心理感受的观察只是服务于他个人的功利目的,“不停、地向前、向前而去”的车轮形象对广大读者没有启发鼓舞作用,文章就.不会受到社会欢迎,也不必写了。所以.文章的社会性决定了写作观察必然是包括和超越了个人功利的范围。这就是说,这种观察不是“管闲事”.、“白操心,而是作文的份内事。

作文是创造性的劳作,写好作文必须要有创造精神。中学生写文章难免模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把他们往创造的道路上引.使他们的作文逐渐地有所创新:或者有新的思想见解,或者有新鲜的感情体验,或者有新的选材角度,新的表现形式,等等。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新意,没有新鲜感,只是人云亦云地弹老调子,讲老一套,不能为社会的精神财富增添新东西,严格地说,这文章就没有写的必要。中学生的作文虽然属于练习,不送出去发表,不强调对社会的作用,但也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的文章有新意,能给人新鲜感。这是因为,文章是否老套,是否人云亦云,是个文风问题,不可小看。如果在中学没有养成好的文风,以后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为养成好的文风和克服不良文风都不是一夭一日的事情。更重要的,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中所指出的,八股调会窒息生动活泼的创造精神,中学生如果只会作人云亦云、‘跟人学样的老套文章,反过来他们的创造精神也被窒息了。学生没有创造精神,不能独立思考,只能人云亦云地讲话,只会跟着别人的脚后跟做事情—如果我们把年轻的一代培养成这样的人,他们又怎么能承担起四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呢?所以,作文教学中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不强调作文要有新意,要有新鲜感是不行的。但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对一二类试卷都要求要“有新意”,可是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全部语文课本中没有哪册的作文知识短文讲到作文要怎样写才“有新意”、才有新鲜感。平时对学生的作文不作这方面的要求和增养,评高考作文卷子又一直把这一条列为判分标准,这不是奇怪的事吗?但是t,评分标准虽然超出了教材内容,却不是它定错了、定高了;这件事只说明“作文要有新意,要有新鲜感”还一直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盲点。也正因为它一直是盲点,所以就贵州而论,每年四万份左右的高考作文试卷中,有新意有新鲜感的作文实在是太少了,大量的都是平庸、老套、人云亦云的文章!这表明克服作文教学中的这个盲点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一是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把握住什么样的文章是创新的?也就是要从这个角度去对范文作透彻的分析,以便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对文章的创新问题有切实具体的理解和把握。创新无非是两个方面,即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作者都有新的东西,前者叫做“育新意”,后者可叫做“有新鲜感”。文章千变万化,这两个方面都表现得纷繁复杂,不是一下子可说清楚的,这里只能简单地提一下。表现形式方面有新鲜感的,如上边提到的柯蓝的散文诗《车轮》,从思想内容方面说它并没有提供什么新东西,它只是告诉我们:不管有多少困难曲折和坎坷,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朝着历史指引的方向一直走下去!但是,用车轮的形象来表达这一思想却从未有过,这就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诗人独创精神的表现。因为它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主题,而且抒发了一种很美好的感情,所以尽管主题有些老,文章仍然能给我们新鲜的感觉,读来仍然是感到高兴的。通常所谓文章给人以“新鲜感”,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思想内容方面的“有新意”,且以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上的《谈“从菜篮子看形势”》一文来说明。文章开篇就说,“‘从菜篮子看形势’,这话不假。”那么作者从菜篮子中看出了怎样的形势呢?文章在扼要的剖析中逐一指出:看见“东西涨价了”,人们的“副食结构向良.t4发展了”;看见人们“钱包的票子多了,家底比过去厚了,购买力提高了”;看见买东西不用排队,可见市场供应形势好了,生产者积极性提高了,社会前进了;也看见几十年来“城市居民吃菜难的问题”在今天终于得到了解决,可见改革收到了成效,我们必须搞改革才有出路”

二我们也常从菜篮子看形势,但看得简单、肤浅:东西涨价了,便说形势不好了;菜篮子的东西便宜了,便说形势好了;供应的东西不多,便说形势不好,供一应的东西多,便说形势好,如此而已。不能说这样看没有一定道理,但对比一下这篇文章所讲的,人家看出了多少东西,而我们看见的就比较贫乏。文章的“新意”虽然与看问题深、看见的东西多有本质性联系一但讲“新意”的着眼点在于与一般的看法祖比较它超越了通常的看法而带来了新的认识,有新的思想见解,有新的体会或心得。象《谈“从菜篮子看形势”》这样能给人们带来新的思想认识(当然是正确的认识),就叫做“有新意”。学生懂得了新指的是什么。就为发挥创造精神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有助于创造精神的发挥。这需要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方法:

记录灵感的方法。人们平时的思维都是在常规思想认识的范围内运行,都没有写出来的价值;常常只有在灵感爆发之际才使起们冲破常规思想认识的藩篱而获得一种新鲜的意思,这种意思有时就很值得写出来。但灵感来得突然,去得迅速,稍不注意就跑得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回来。而且即使注意了,它来的时候多半都是在我们没有条件写的时候,(或在做到别的事,或条件不允许坐下来写,等等)。所以要随时带上纸笔,一有了灵感就简要记下,待有了时间再将它详细写出来。这种灵感记录可以是片断的,也,可以是成篇的,但都有新东西,都可贵。学生作文的时候,如果平时记有这样的灵感材料作参考.就比较容易写出富有新意和新鲜感的文章来。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创造性思维是超常规的思维,因此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也就是突破常规思想认识的藩篱获得新鲜意思的方法。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比如跟常规思维方向作相反方向的思考(逆向思维),与常规的结论作对立面的思考(求异思维),用解释甲的道理来解释乙(类比思维今,等等。总的说来,与常规思维方法的直线性、单面性、封闭性、框定性布J比,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网状性、多面性、开放性、、随机性等特点。因此,进行创造性思维也就是避免常规思维的直线性、单面性、封闭性和框定性,而使思维多向的展开、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不受已有认识局限,并能随实践的发展寻求新结论。上边提到的((谈“从菜篮子看形势”》一文就是作者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思考“菜篮子”的结果。作者不是单面的、直线的认为菜篮子里的东西涨价了形势就不好,便宜了形势就好,而是突破流行议论的“框定”,对事鬓作了多向、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他由东西涨价但消费量上升看见人们。钱包里的票子多了”;他由菜篮子里的高档次东西多了看见人们的“副食结构向良性发展”的事实;他从供应的东西多看见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在提高”,“社会在前进”并进而看见了改革的正确,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一。这样看,就比“站在自家的门口只注意一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原文语)的常规思维方法所看出的东西要多得多、深得多、也全面正确得多了,所以能在“菜篮子”这个很寻常的话题上为读者提供一些新鲜的认识。至于《车轮》一文;则是以创造性的类比思维为基础,作跨类思考,赋予车轮以象征的含义而获得的一种新颖构思的结果.这是一眼就可以看清楚的,不必多说了。

第五篇:中学作文教学探讨论文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爱上作文

很多学生反映,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要么枯燥、乏味,要么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完全提不起写作的兴趣。这样的作文怎么能燃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呢?这个时候,多媒体教学就成为了帮助学生爱上作文课的良好手段。学生爱上作文的关键是能够从生活到作文,用作文描述生活,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到学生的作文中去。为了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教师应该积极寻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手段,而多媒体教学手段正适合了这种要求。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思维,而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提供的是形象思维。这就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利用这些先进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靠我们这些耕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精通多媒体教学。展示作文教学目标、作文题目等传统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来说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多媒体就不一样,多媒体课件画面色彩鲜明,还可以带有音乐等,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将某一个作文的题目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二、评价参与式

我们教师总是抱怨,作文批阅的量太大,而且,学生也不好好看评语,所以,教师费了好大的力气批改的作文,学生并不认真看。这看起来,学生太不尊敬教师的劳动成果了,其实,如果我们教师让学生也参与到获取成果中来,他们肯定就不会不珍惜自己的劳动了。教师亲自批改一组学生的作业,那么,班级作文情况基本就了解了,剩下的,就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了。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参与到评价中。那么,讲评课上,学生动起来了,就更有感觉,更有见解。另外,应特别表扬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肯定他们,给他们信心,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在教学中释放自己,激发学生,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这个兴趣可以通过限时演讲的方式来培养。教者在语文课上安排三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口头演讲,这种说的训练既能锻炼口才,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坚持,定会对作文训练产生积极影响。因为这些口头表述的内容日积月累,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除此以外,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比如,演讲比赛、写社会调查报告。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社会调查报告让他们学会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观察一下社会上的现象,然后去调动他们写作文的一些兴趣和积极性。

四、课内作文与课外积累相结合

所谓课内作文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写作文,课内作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课内作文上主要是完成教师的课程任务,所谓课外积累是指在课下的生活中、大自然中、业余生活中,还有时事政治上积累素材,并及时地练笔,加上自己积极的思考,加上自己的润色把这些素材加工成一篇篇美味的小文章。让学生写出好作文,课内、课外就要同样重视,不能厚此薄彼。既要努力让学生课外积累深厚,使写作内容更充实。又要教会学生课堂作文技巧。

五、灵活的评价尺度

评价学生作文时,不要简单地用优秀、及格、差等来评价,而是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给予评价。对于作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只要他们做到文通自顺,就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在作文成绩上的进步,让他们燃起对作文的兴趣;而对作文基础比较好、文采思维比较强的学生,则相对而言要求严格一些,让他们文思更加敏捷。

六、集思广益,让每个人在“错误”中成长

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很差劲,教师在批改回来的时候,只写上个批语然后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这样发下来之后,学生只是看过之后就放到一边了。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教师可以发动全班学生来对这篇作文来进行修改,让他们发现作文中的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但是,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公开这一学生的名字,避免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通过实际操作情况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技巧是非常有效的,值得我们一试。总而言之,我觉得作文教学,从课前预设到课后评价都要我们开动脑筋,琢磨方法。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见成效。

上一篇:做一个有素质的人下一篇:置业顾问销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