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初期几点困惑的讨论与反思

2024-05-22

课改初期几点困惑的讨论与反思(共10篇)

篇1:课改初期几点困惑的讨论与反思

关于课改初期几点困惑的讨论与反思

我校教师从孙祖中学观摩学习回来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改中来。纷纷仿照孙祖中学的课型,以及对平邑街道三中“1251”教学模式的解读,开始了自己的初步课改活动――仿课。一天下来,我们及时组织课改小组开会,讨论交流,对老师们的疑惑作了深入的探讨,现整理如下,以为后来者做借鉴参考:

问题一:一些知识点或画图(如地理图形)需板演到黑板上展示时使用,可是课间时间不够。

――如图形难画,需较长时间,可用多媒体投放,也可用小黑板由教师或学生提前准备好。(需要学校为课改组成员每人准备一块小黑板用)

问题二:学生不懂得如何展示,讲解不到位,有时写就忘了说,说就忘了写。

――课改刚刚开始,学生展示如同我们刚踏上讲台时的情景一样,紧张在所难免。需要我们教师随着学生的展示及时进行心理与方法上的指导,同时一回生二回熟,时间长了,学生就不紧张了,展示也就会到位了。

问题三:课堂进度慢,预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

――课改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师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刚开始,由于师生对这种模式都不熟悉,进度慢、完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属正常,不必着急。关键是我们要反思问题出在哪里。解决途径:1、要指导学生做充分的课前预习;2、精心备课,对展示交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的预设;3、对新授课教学任务较多的要有“大课堂”观念,譬如两节课完成一个流程。

问题四:机会均等、弱者优先,可是有些学困生根本展示不出来,就是不说话。

――我们刚开始搞课改,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起来展示都难免紧张,更何况学困生。所以,我们先要让优等生的示范展示教会学困生如何去展示,同时我们老师也要不断的对学困生进行指导、鼓励,树立信心,激发积极性;弱者优先,是强调对后进生的关注,是优先展示与他们能力相适应的难度较低的问题,让他们展示他们能展示的任务,培养信心,千万不要让他们去完成他们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把他们刚刚拥有的兴趣给吓回去了。

老师们畅所欲言,把自己当天课改实践中遇到问题和困惑都提出来了,大家七嘴八舌进行了讨论,解决了这些问题,打消了老师的顾虑,随着探讨的深入,老师们疑惑的脸上渐渐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业务教干,要随时发现、解决教师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课改之路才会一帆风顺。

篇2:课改初期几点困惑的讨论与反思

新课改在甘肃实施已过去一年了,反思在这一年中我们新课改的实践,感触颇多。既有它一扫过去课程的死板,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活力和张力,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就此,我简单谈谈我对这次新课改的一些认识与困扰我的问题。

从教学目标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与以往有了明显的转变。一是改过去单纯关注知识传授的结果性目标的教学模式,突出彰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要求通过高中阶段的教学,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认识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素养,以及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的生存能力。让每一位高中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发展。从教学内容看,新课程对教材内容做了大幅度的调整,抛弃了历史课本惯用的通史式纵向编年体例,代之以专题模块式的横向比较体例(由三个必修、六个选修共九大模块组成)。从教学过程看,通过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如每堂课精心设计一些探究的问题,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这些变化对广大教师而言,应该说是喜忧参半,真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课改后的教材避免了与初中课程的简单重复,灵活性增强,信息量扩大。忧的是,教学的难度明显加大,面临的问题紧迫棘手,具体表现在: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材体例和内容的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学生初中阶段打下的良好的学习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学习,形成的完整的通史知识体系之上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学生根本不可能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新课程更像是座空中花园,只想桃李芬芳,不知根扎何处!

2、教材内容跳跃性太大。以必修一政治史为例,九个专题从夏商周三代到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从古希腊罗马到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一本书,浓缩上下数千年,涵盖东西五大洲,如此大的起伏,如此广的跨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3、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严重脱节。政治史与经济史、文化史相互割裂,脱离经济、文化讲政治,怎么讲?不提经济基础,怎么让学生理解某个阶段的上层建筑?不提当时的思想文化,怎么让学生理解某个阶段的政策制度?反之亦然。比如必修一专题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不讲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的迅速发展,政治上礼崩乐坏,思想上百家争鸣,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从何说起?

4、同一内容被“残酷肢解”。以评价秦始皇为例,为答此题,学生需过五关:首先要在必修一中找出他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然后在必修二找出他的经济制度,再在必修三上找出他的思想文化政策,最后还要在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找出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综合五本教材的内容,才能给秦始皇做出一个较完整的评价。

5、教材不熟。新教材补充许多旧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比如:必修一的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必修二的近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和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及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对教师来讲都是非常陌生的。

除此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课时紧张,课程资源(图书资料、网络资源)贫乏,部分学生跟不上新课程,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等等。

篇3: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一、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高一数学上期要上必修一与必修四两本书, 下期上必修五与必修三两本书。按新课标的要求, 每天就一节数学课, 我校也严格按这个要求排课, 也没有其它讲评课。从实际操作来看, 高一上期的课时安排非常紧, 高一下期只能是基本够。对于才进高一的学生, 面对这种情况, 多数学生感到非常吃力: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 而且每节课的内容都是新的, 复习与巩固提高全要靠自己课后下功夫了。面对新课程, 我们又有了以前的感觉:讲授新课也就差不多了, 根本没有时间补充其他内容, 而且要不停地赶课时, 哪有时间讲评练习、进行单元测试呢?若不进行反馈检测, 又怎能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基本都能听懂, 但很多练习却做不来, 有的根本找不到思路。

反思:这种问题的出现与教师与学生都还没有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程标准, 更新教学观念, 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 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 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 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 与学生交互作用, 与同事讨论、对话, 只有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 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 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在课时拮据的条件下, 我们不在偏题怪题上浪费时间, 也不求知识的传授须面面俱到, 而是全面把握重点章节内容, 所选例、习题也不在多, 但求精彩, 具有相当的典型或模式作用。

二、知识的深度该如何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若讲的过浅, 则学生很多练习都做不出来, 若将知识拓宽, 则时间又不允许;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基本都能听懂, 但很多练习却做不来, 有的根本找不到思路。仔细研讨其中的习题, 很多教辅资料依然停留在以旧教材的套路上, 同时还有少量习题与学生所学内容是脱节超前的, 学生根本没有能力完成。就是教材上每章节后的B组题, 许多学生也感到非常困难。若要完成, 则须补充很多相关知识, 这就会使课时更紧张。

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要求的变化, 把握好教学中的“度”。与过去依大纲写的教科书相比较, 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单地回答, 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 “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练习题, 使它们中既有重在数学知识建构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 又有重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性训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布置, 不必要求每题都做。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到位, 可跳过几道基本题, 反之则加强基础, 较难的习题可给予适当的提示。对于一些开放性、应用性、研究性的问题不要仅仅作为习题来解决, 而是要开发其内涵的价值, 根据需要进行校本化的实施。教师可及时地将练习册中与教学进度对应的内容作为课堂练习、口头作业或者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使用, 及时地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在使用习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 要注意过程性和成长性。

三、教学开放过度

上课就提出问题, 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 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 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 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 然而, 审视这种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 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 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 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 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 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畅所欲言, 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 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 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 当讲授还需要讲授。

四、合作流于形式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便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 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 每个都在张嘴, 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 其余学生当听众, 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 几分钟后, 学生代表发言, “我怎么怎么看”, “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 “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者的四大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而在实际教学中, 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上热热闹闹, 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 就可以发现, 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 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 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 “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 有了交流的需要后, 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 “交流”应涵盖二个层面, 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 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 缺少倾听的过程, 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 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 一味地强调小组合作, 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五、变相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 将一个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逐一解决。

反思: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 应是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而主动提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来设置。探究应是学生随着学习的开展, 随着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不断的提出问题, 不断的思考,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合作及老师引导与促进而开展的。

六、新课改就是导学案教学

在新课改下, 很多学校的一个改变就是导学案教学。导学案带给了学生新的学习方法, 带给了学生自由和快乐, 减少了学生的压力。给了学生施展的机会, 也就是给了学生快乐。大家都崇尚快乐, 我也一样。快乐是一种美德, 我相信快乐会传递, 传递给我身边的这群孩子们。孩子们真正的快乐了, 快乐的学习, 快乐的生活。是的,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来自于自己学习上一丝成功的成就感, 是课改教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实施了课改, 学生的胆子变大了, 敢提问了。孩子们的问题特别多, 他们特别活跃, 好像眼睛特别亮。

篇4: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

课改中的困惑

(1)小组讨论没有实效性。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很多时候只有几个学生在思考,而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讨论的问题上,做小动作的,看别人的,走神的大有人在。小组探讨失去它原有的一些色彩和作用。(2)小组评价跟不上。没有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整个课堂显得沉闷,没有那种自然的相互竞争的感觉,简单说没有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3)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把握不是很好。到底每个学生掌握的怎么样,教师没有真正的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能纵横联系,因此对教材的把握就不是很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有时课堂显的失控。(4)老师讲得多,给学生的发挥的空间少,生怕学生学不会,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缺乏展现自己机会。(5)学生的基础较差,计算能力弱。

反思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悟。

(1)营造氛围,感受人文。①在课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教师“放手”但并不“放羊”,只在学生感到迷茫时为他指路,在学生感到黑暗时为他点灯,在学生过河时为他搭桥,在学生攀登时为他架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当学生产生了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选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集体内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问,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扬自由与民主。②尊重学生,儿童具有自我学习的本性,老师要善于发掘、发展儿童的这种本性,引导儿童自觉自愿地学习。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儿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学习,只有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儿童才会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逐步产生自我学习、探索的主动性。③相信学生,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经历磨练和失误,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学生也一样,我们知道“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有待开发的生成资源,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理性的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利于训练学生分析、思考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增长智慧和知识。

(2)思想方法。人文精髓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指出:这里所说的数学恐怕不仅指数学知识,而宁可说是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所以,中学数学课堂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①培养实事求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个题目都要求学生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得有一点的马虎,更不能随便捏造。其次,要让学生会质疑,在让学生做题目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客观现实。最后,要让学生有自我的认知能力,哪些题目是会做的,哪些题目不会做。②培养刻苦钻研。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科学,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每一个人都不可少的。在数学教材中,很多题目都不是学生可以马上解答出来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练习才可能解答。③培养多种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有比较、分类与综合、类比、对应、排列、代换、组合、尝试、估测(估算)、模型化、统计、评估、推理等,它们在中学数学教材中通过游戏和儿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出现的。逻辑性思维,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强的逻辑性。特别是一些推理、组合、尝试的题目,是环环相扣,不能有一丝的脱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推理事物发展的过程。应用性思维,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的应用性思维,通过教材中的应用题,能举一反三,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④培养仔细严谨数学是一丝不苟的,在数学教材中处处体现出仔细严谨。我们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计算、解答,通过错误的反馈,培养他们一种仔细、严谨的精神品质是必不可少的,让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改掉粗心的坏毛病,养成一种仔细严谨的良好的习惯,而这种精神将会使他们受益一生。⑤培养互助合作。设置障碍,促进合作。教学中要注意设置障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不断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与合作。教学中尽量地压缩教师讲解的时间,要利用教材,放手让学生面对面地共同解决知识疑难,友好合作做实验,热烈讨论是非,学数学的过程也就是学交往、学合作的过程。⑥培养自尊自爱自信。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相信自己,只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就可以实现。要让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自己去完成,遇到困难也不要泄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自信的去面对。同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表扬他们,使每一个学生都感觉自己都是很重要的。(3)学科融合,探索人文。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我们在强调数学教材的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与语文、品德、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是开发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探索方向。

(4)古代文化,追忆人文。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结合数学课程各模块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数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数学对于其他各种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作用;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这是对数学教材中所应有的人文内涵所提出的要求。

篇5:课改初期几点困惑的讨论与反思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反思与困惑 the new lesson change teaching to practice with introspect wang ming-chang 【abstract】implement new course reform, the feature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ccurrence root of change, student of study aggressive drive full transfer, potential drive full scoop out exertive, teacher of profession level and profession intelligence continuously exaltation, real realization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both parties of common growth „„.【key words】the teaching practice;classroom teaching;introspect with perplexity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潜能被充分挖掘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智慧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旧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了,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简单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课堂教学做到了目中有人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大大减弱,学生有了质疑的机会,有了表现自我的天地;我们的课堂从过去的教师演绎独角戏的课堂转变为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能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发现、掌握知识。有时候,为了某个问题,课堂上有激烈的争辩、平等的对话、多方面的思想交流。在参与课改的一线教师眼里,学生是促使教师们不断迎接挑战,不断成长的主要原因。在学生们眼中,老师是平易近人的学习伙伴,是充满人情味的良师益友。学生能处于一种可贵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平等对话。这样的情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三极少见到的。

可以预期,改革设计者地贯彻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民主精神的初衷,是有可能实现的。

2.学生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个人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之间实现了融洽的相互合作。在学习小组中,个人的观点和其他人的观点相互碰撞、磨合,并最终形成共识。大家互相促进,不断引发形成新的见解和主张。整个过程充满了令人鼓舞的群体创造的强烈色彩。它有助于弥补教师难以面向学生众多差异的不足,从而有可能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生生互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交互式的提高。

新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最佳体现。

3.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促使他们有望养成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

事实证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经过个体的思考和整合,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相互沟通,结合课内外的有关资料或经由某种课外活动,找到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之下,使学生以良好的思维状态进入多层次的思考,从而打开思路,多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发现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再提问题再讨论解决,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如果学生学习方法正确,随之而来的就是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并最终实现授学生以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从狭窄的教材中解放出来,放眼无限广阔、飞扬灵动、多姿多彩的生活

在新课标指引之下,语文课的外延向生活延伸,其意义重大: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因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文本是相对狭窄的,有了生活这个永远新鲜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有着落。

当语文的外延向生活延伸时,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常新。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当然应彻底放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培养目光远大,胸襟宽阔的世纪新人。新课程改革,他承载着这个民族和历史的重任,承载着无数读书人的希望,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岂能不脚踏实地,奋然前行乎?

5.教师有可能成为专家、教学艺术家甚至是教育家 无论是课堂内外,学生的问题都有可能是多角度、多侧面的,这就迫使教师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更广阔的知识面、更具人性化也更灵活的专业引领。

由于上述原因,也由于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博,要求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全方位的把握。同时,还必须有健康丰富的人生体验、时时更新的多方面的知识。这就突破了局限于狭窄的教材所产生的相对固定的思想状态,彻底改变教书匠的传统定义。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是

永远不可预知的,允许学生提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勇气。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敏锐地洞察学生的思维动向和思维方式,努力给予正确的引导,学做学生最佳的心灵捕手!

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也有着现实的困惑和思考。

1.课程标准与原有教学要求差异性的困扰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认为“教学中再也不要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我们认为,一定量的词语积累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整个初中阶段,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词语后,才有可能开展广泛的阅读。这正如学英语,如果都得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词语,就会大大影响阅读的实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教系统的语法知识已形成了共识。但在教学中遇到了,要不要做起码的简单介绍呢?如果以上两者都不多讲,到了初

三、高中,学生如何才能读懂学到深奥的文章呢?即便是以后的中考,如果有考文言文课外阅读,没有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将是不可想象的。同时,因为新教材的文言文的容量比过去要少一些,更加深了这方面的教学难度。

2.如何处理好大班额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让生生互动成了现实。在大班额的现实下,尽管老师们知道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班上总有一些学困生,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思维的活跃程度、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但没有成为合作伙伴,反而成了小组得分的负担。如果要组内同学帮助,老师们也是根据合作的程度来决定评价的等级和层次,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这些同学的依赖性,反而于集体不利。特别是到了毕业班复习时,这种问题就更加突出。我们时常看到这种情况,许多学生个个争先,人人向前,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哪里还有更多的时间来帮助程度实在很差的同学呢?

往往在很多时候,这些学困生成了学习的旁观者。老师们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老克服,想要改造他们,但苦于没有一种有效地途径。有时,我们还多痛苦的承认,我们的教育还是成了精英教育:在新课改中,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个性得到了发挥,他们如鱼得水。可正像社会成员组成的层级结构一样,总有一部分金字塔底层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想又如何实现呢?

3.如何处理好课题气氛活跃和教学实效性之间的矛盾 我们都可能见过这样一种课,气氛活跃,课题景观令人振奋,然而却没有收到多少实效。

我们认为,只要现行的社会通过考试选拔、用人的制度没有改变,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就都得经受考试的检验。事

实上,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背后,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这里,有不容教师们选择的因素。因为新课改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不让或是中途截断学生的讨论,都是那么不合时宜的,是有悖于课改精神的。在通过课题讨论老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是不是还要关注语文传统的工具性?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的想法时,是否要更关注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也是培养和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机会。我们的追求是让学生一方面能进入文本,另一方面也要求能出得文本。教材就是例子,就是工具,怎么利用好这个工具,就得学生有深入思考的时间。一堂课中的动静、内外、古今结合正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得到表达和思维两方面的锻炼,然后利用课堂上所修得的“武功”去举一反三,解决新的问题。

4.如何处理学生讨论和教学进度的两难

在教改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课: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之后,班级讨论正酣,气氛非常热烈,可正要下课或时间不够,处理的办法是继续讨论还是暂停讨论?若是前者,则不符合新课改理念;若是后者,在转往其它环节的教学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后,将要面对重回老的一套的尴尬。

新课改理念认为,在此时截断学生的思路就断送了学生

自主性的发挥和培养,哪里的新?即使余下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但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改实施以前,满堂灌作为千夫所指的垃圾,确实不能再让它来主宰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反对老师们搞的一言堂,也不能忘了在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之间,接受性的学习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在能力培养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夯实基础的基本任务。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为良训;同时它也是新课改所强调的“三维”之一。从教材的实施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毕竟还要有一个时间观念和计划安排的,课堂教学还要有一定的预设。有些典型的、有很强示范性的课,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某些计划好的教学环节到底要不要放弃?对于整个教学进度来讲,该对哪些课文进行取舍,确实是一件难以定夺的事。

5.如何保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评价体系也逐渐形成。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加盟”,其重要性正前所未有地显现,开足开全这些科目理所当然。接下来的情况就是学生可支配的时间更少了,学习的负担更严重了。

在应试教育以分数决定升学的实质未根本改变的现实下,本来各科教师争强时间、争留作业的现象就屡见不鲜,加上这些科目的考试要求,学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课业负担,以上的情形就更加雪上加霜。比如语文课,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时间和走出校门扩大见闻的机会,需要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发挥功能,需要与广阔的现实生活联系。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都无法很好地实现:一方面在学校里的时间不允许,也不会有哪一科教师会允许,因而现实的情形是想看也看不了;另一方面,囿于各方面的实际原因如安全方面的考量,家长们和校方也十分为难,因而是想出去也不易去。

6.如何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塞缪尔森说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获得诺贝尔奖,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师徒关系的达40%以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水平对培养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办学之本,唯在得人。(余文森:《教师的专业智慧》)在新课程的诸多成长中,只有教师的成长才能保证教改的实效和可持续性发展后劲。

我们认为,教材对每个教师而言,都是相同的,可因为教师的差异,每堂课都将打上教师个人的印记。效果孰高孰低,孰优孰差,都将因之而千差万别。因此,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应与教师的培训同步进行,走出去、请进来,扩大视野和校本培训也要同步进行。有了一定的理论储备,还要到实地去取经,评判鉴别、博采众长,内外双修。海纳百川,山积万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7.传统的教学方式到底有没有可取之处,在教学中要不要传统教学的参与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毫无是处?我们现行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不要、敢不敢运用“旧”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语文新课标解读》)注重对学生双基德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来都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即使在新的时代,它还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绝大多数的改革,都不可避免的包含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只有与 现实的土壤结合,才能奏出最强的时代之音。

然而,在起始年段,知识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更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背诵、默写、识记等基础性的东西,教学实践表明,“旧”的一套仍然有用。在培养学习的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时,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只要是能提高教学实效的,应该都是可行的。我们奉行的原则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受。之所以要提出一些问题,主要是为了新课改的全新理念能更好地实施,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加以总结并不断地丰富,以便能更好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当然,我们反对身在曹营心在汉,置身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却满脑子陈旧观念的教法,反对打着新课改的大旗却了无新意的教学模式,更反对重新回到桎梏了

无数人心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那是历史的倒退。

参考文献

篇6:课改初期几点困惑的讨论与反思

一、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

小学一年级上期要上完整个拼音教学与两个识字内容和四个单元的课文, 要会认四百个汉字, 会写一百个汉字。按新课标的要求, 每周就八节语文课, 我校也严格按这个要求排课。从实际操作来看, 一年级上期的课时安排非常紧, 再加上学生的接收能力, 就完全不够了。对于才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面对这种情况, 多数学生感到非常吃力:每节课的容量特别大, 而且每节课的内容都是新的, 复习和巩固提高全靠自己课后下功夫。作为一年级的学生, 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感觉有点不切实际。面对新课程, 我们又有了以前的感觉:讲授新课也就差不多了, 根本没时间补充其他内容, 而且要不停地赶课时, 哪有时间讲评练习、进行单元测试呢?但不进行反馈检测, 又怎能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做练习根本就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应该把答案写在什么地方。

反思:这种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学生都还没有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程标准, 更新教学观念, 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 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 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在课时拮据的条件下, 我们不求知识传授须面面俱到, 而是把握重点内容, 所做测试也不在多, 但求精准, 具有典型作用即可。

二、知识的内容该如何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若讲得过浅, 则学生很多读音和拼法, 包括儿歌就根本不会, 若把拼音的音节扩展, 多练习几遍儿歌, 则时间上也不允许。大部分学生上课感觉“浮”着的, 人云亦云, 教学完后, 马上出示一些类似的音节练习拼读, 学生感觉很吃力, 不知道怎么办, 要认识汉字也很难, 光靠上课的时间也记不住。如果内容作补充或者是将教学进度放慢一些, 就会使课时更紧张。

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要求的变化, 把握好教学中的“度”。与过去依大纲的教科书相比较, 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单地回答。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堂课,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时间情况有选择地布置, 对不同层次学生提不同要求。

三、合作流于形式

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便宣布小组讨论。前排的学生唰地回头, 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 每个都在张嘴, 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 其余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者的四大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明显的特征。在实际教学中, 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表面上热热闹闹, 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 就可以发现, 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是“我怎么样”, 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 这不是真正的合作。再加上, 一年级的孩子本身就自我约束力不行, 怎么去合作呢?首先, “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 有了交流的需要后, 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有成效的。其次, “交流”应涵盖两个层面, 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实际教学中, 交流的效果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 缺少倾听的过程, 交流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 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 一味地强调小组合作, 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缺少对求职食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四、新课改就是导学案教学

在新课改下, 很多学校的一个改变就是导学案教学。导学案带给了学生新的学习方法, 带给了学生自由和快乐, 减少了学生的压力。给了学生施展的机会, 也就是给了学生的快乐。大家都崇尚快乐, 我也一样。快乐是一种美德, 我相信快乐会传递, 传递给我身边的这群孩子们。孩子们真正的快乐了, 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实施了课改, 学生的人胆子变大了, 敢提问了。孩子们的问题特别多, 他们特别活跃, 好像眼睛特别亮。

篇7:农村新课改的困惑与反思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初中;困惑;反思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实施,新课改取得的成效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农村范围内,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惑与问题。正是这些困惑阻碍了农村教学的顺利健康发展。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农村教学中存在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滞后等根本性问题。只有通过剖析农村教学现状所存在的困惑,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农村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的良好发展。

一、新课改中农村教学困惑

1.农村学生认识不足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基础差是无法快速推进改革进行的主要的因素。在农村,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经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他们来说学习以及了解越来越丰富的教材是一种无法有效地克服的困惑。

2.教师实力有限

由于政府财政用于支持农村教育的实力有限,农村教师人员不足,导致教学实力薄弱,教学设施欠缺,不能有效地教学授课,最终导致“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局面。农村教师由于自身基本功欠缺,在教学中过分注重传统教学,不注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实效,使新课改难以得到推广。

3.教学设施不健全

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交通不便等因素,学校的多媒体设施不健全,不能普遍地使用,导致教学中硬件跟不上,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中,一些必备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硬件的缺少导致课堂上教师不能通过多媒体等设备,形象生动教学,而是仅凭老师一人之力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二、新课改下农村教学的反思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改善农村教学现状的首要任务是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是当务之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自身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教师不仅要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养。比如说,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更要注重更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变更教学方法,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调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学内容上与大中小城市接轨,拓展课外教学,不要专注死抠书本,机械化教学。

2.倡导多样化学习

对于信息来源狭隘的农村学生来说,只是利用课上的时间学习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办与多样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哑巴”学习现象的出现,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勇气,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不再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大胆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学习效果也就更佳。

3.改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在轻松、快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1)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安静、适应现代发展的学习环境。比如,图书馆、阅读室、专刊等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学习;(2)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由于农村的孩子都需要鼓励,都需要别人的夸奖,都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说,老师要建立完善且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地评价学生,给予他们鼓励,充分展现他们的能力;(3)脱离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好地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对于农村教学困惑的改革和推进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农村的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教学的困惑是否能够顺利的改善,直接关系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所以,要加大力度建设农村教师队伍,督促农村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不断改善农村教学落后的现状,使我国教育得到充分有效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林凤琴.剖析农村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18).

篇8:新课改中的“探索困惑反思调整”

今天, 我就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面对困惑, 挫折我是怎样反思调整的, 下面总结一下我的探索实践过程。

教材中删除的内容就不要再全盘搬上。

当我第一次拿到新教材和课标时, 和你们一样感到很新鲜同时也感到很茫然。新鲜的是新教材图文并茂, 还增加了新的练习题类型及课后自由阅读卡。茫然的是教材做了很大调整, 许多我们认为重点的大字变为小字。如:西汉的衰亡, 东汉的建立, 这样淡化了知识体系, 甚至我们讲了多年的农民战争。如:黄巾起义。隋末农民战争等等都彻底删除了。当时我就想学生会不会认为汉朝只有西汉呢?农民战争被删去, 那么, 每个朝代更迭有没有农民战争的作用呢?学生会不会没有整体感呢?于是当我讲到七年级上册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 我就把删去的西汉衰亡, 东汉的建立的内容又加了进去。结果课没上完铃就响了, 并由“师生同台”又变为“老师独舞”的“一人堂”不由自主又回到了以往教学的老路上。回去后我很苦恼什么都不愿意舍弃的满堂灌的方式真的不行了。于是在其他班上这节课前就让他们查找西汉衰亡, 东汉建立的史料, 并且要准确恰当的概括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倘若不限时间, 他们恐怕一节课都说不完, 这样学生在回去查找资料时进行了筛选, 整理, 提炼, 从而锻炼了他们收集整理, 高度概括史料的能力, 同时补充了史实。所以我说当你遇到被简化的, 删除的内容你认为有必要补充的可让学生课前有目的收集整理, 千万不能全盘搬入课堂。

新课标下的多媒体手段并不是唯一。

现在人们一提起新课改就会马上想到多媒体教学,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没有使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课改课。于是乎每次课都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投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 而一些没有上多媒体固然有它优越的一方面, 但它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手段, 一节课如果使用过频繁, 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实在座的各位老师从事教学这么多年, 你们有着许多好的方法, 经验, 这也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取代的。

记得我在讲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时, 课前我费了很大劲儿收集到许多关于青铜器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介绍。上课我用了20多分钟播放了这些资料, 我想这足够他们认识青铜器了吧!可是当我第二天提问时发现, 许多同学把商周青铜与三星堆的青铜器弄混了。于是我又费了很大劲用了很长时间进行校正, 课后我问学生播放那么长的图片资料你们怎么还能混呢?学生回答说:我们只顾看各种器物的造型了, 没有注意他们是哪一个区域的, 只想哪一个更好玩更奇特。于是等到下一个班我干脆只拿了两张挂图, 一张司母戊鼎, 另一张是“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上课伊始我就把司母戊鼎的挂图挂到黑板上, 然后说:“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呢”学生有说马槽子有说养鱼缸, 众说纷纭。终于有人说是鼎。我又问什么叫鼎?当时这个鼎可能做什么的呢?你们能想象一下他们的制作过程吗?学生借书上的想象图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不断说出自己新奇的想法, 不时引起一阵笑声。我不仅惊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丰富。这时我又适时地出示一幅“三星堆立人像”的挂图。二者进行了比较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最后我又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画一件你想象的喜爱的一件青铜用品, 学生画的千奇百怪, 兴趣盎然。整节课我借助了几幅挂图, 插图, 并没有多媒体, 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说多媒体并不是新课改的唯一, 其他方法也很有效, 就看你能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不妨你也试试。

成功课并不是所有的手段都用上, 花样越多, 容量越大越好。现在我们似乎有一个误区, 一听说有人要听新课改课了就想尽一切办法, 使尽浑身解数把内容旁征博引得很深, 手段花样一一俱全, 认为这样就符合课改了, 我也曾经这么尝试。但实践证明, 无论是手段还是内容要恰当, 并不是多就好。

文化课可适当让学生自己来讲。

新教材每个单元后一两课都是文化, 学生对前面的史实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可以说对了解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学生对古代史比较感兴趣, 也了解一些古代的科技文化名人, 如果老师再絮絮叨叨讲解, 我发现学生听得就不那么专注了。于是在讲“宋元文明”时我知道学生对四大发明早已耳熟能详, 于是我就把学生分成四组回去准备。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在课上给全班讲解, 还要评出优胜组, 讲好的人给适当加分。令我惊讶的是到上课时学生都带着自制的道具。

课堂评价机制要与考试挂钩。

多年来作为历史课堂不可缺少的提问, 是知识反馈的一种表现。可是时间一长我们不难发现回答问题的总是固定在有限的几个人或十几个人身上, 其他人往往觉得与己无关, 反正考试一张卷参加排榜。平时答不答问题没有必要, 攒到考试前再说吧!这种考试制度与平时表现分裂的现象, 扼杀了学生主动思维的习惯。课堂思维很单调, 气氛也不是很热烈, 于是在提问的时候我就来用随便点名, 答对的加0.5分, 答错的倒扣0.5分。如果一个问题前面有2个人答不上就叫主动举手的人答, 答对了奖励1分, 答错不扣分。以上的分数汇总后分别加到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中。这样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少数人答题到人人争答题, 积极思维动脑, 效果很好。

篇9: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

高中历史新课改实施几年过去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一定的认知,并逐渐适应了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然而满足就意味着停滞不前,新课改实施中还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从而进一步把新课改推向前进。

本人作为高中一线历史教师,伴随着新课改的成长而成长,同时也见证了新课改实施中的矛盾和问题,故写此文谈自己浅薄的认识和看法,并努力对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存在的困惑

(一)新课改理念新与可操作性差之间的矛盾。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点教师在操作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学习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三《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我们往往会注重历史的显性东西,如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而忽略了太平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和广大农民阶级的朴素情怀,显然前者比后者更具可操作性。

新课改下,学生的学习缺乏依托。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历史是一门知识广泛的学科,学生在现有情况下单纯依靠一套简略的高中教材恐怕无法做到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的素材还应包括教师推荐的书目、互联网资料、部分实物资料等。而这些东西在目前的教育现状和课程安排下,很难有学校的学生做到。缺乏史料,仅依靠对教材断章取义的说教和学习,往往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林,很难对学生养成独立判断的思维习惯,也很难让学生发现历史的真正之美。

(二)新课改与初中历史教学和高考都很难实现有效对接。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持续性的基础上,再好的学习方法也不会一蹴而就的。当我们在努力地推行高中新课改时却发现我们的学生由于实践时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和单纯的应试教育而缺乏学习基础,我们不得不对学生初中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补课。

一方面是初中历史知识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高考对历史细节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近年来这种考察的难度在不断加大。这就造成了三维目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成为新课改的理想而不是现实,而高考则成为更多学子难以攀登的空中楼阁。

(三)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解存在误区,过去我们的课堂灌输式课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更多的历史课堂摇身一变,变成了表演型课堂,这种做法在大奖赛时表现得尤为明显,比课件的华丽精美,比活动的充分与否,而不管学生的实际程度,甚至为了活动人为地降低教学的难度。

就以上问题看来,新课改出现困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尽管一些客观因素短期内还难以改观,但作为一线教师,發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在改革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永往直前,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反思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问,高中历史新课改的出路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要回归课改最本质的问题,即我们课改的目的是什么,课改应是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而教学有效的前提还必须是教学有趣,有趣不能简单理解为课堂花样多,有趣应当是顺着学生的思维习惯出发,把学生引向一个未知的而又充满魅力的世界,这种世界带给了学生更多的好奇和神秘,这种世界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与前进的动力,这种世界驱散了学生的负面情绪。

一堂优秀的课往往是有效性和有趣性的结合,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掘历史课堂的内涵,努力打造高中历史“极品”课堂。而引入历史情境教学就是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著名情境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强调教师应努力创造具体的场境,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达到丰富知识,激发情思以达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然而这种情景创设不同于小学生,高中生正是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时期,我们的情境创造应有助于学生心智的提高,通过一种深入的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轻松进入知识的港湾。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八《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呢,教师可以精选两部分材料,一部分摘自美国的怀特计划,一部分摘自英国的凯恩斯计划,让学生对比分析这两个计划分别符合哪个国家的利益,并说明理由。这种深入浅出的对比让学生更加真实地理解了二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各自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和比较问题的方法。

情境创设还要注意与教学的有效性相统一。如在学习《梭伦改革》时,可以创设三组进行辩论学习学生,让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分别表达自己的看法:“平原派”是既得利益者,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利益;“海岸派”是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最关注的是发展海外贸易,而随着经济实力的强大,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但为了发展经济有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他们又主张温和的改革;而“山地派”是最激进的,要求进行彻底地社会变革。而“海岸派”和“山地派”因不代表同一阶级,故政见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对贵族专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体会到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学习观,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我们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师死教知识、硬教方法,通过外力让学生学习,从长远看是不可取的,真正让学生学好历史、爱学历史还必须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这种体验仅靠对教材的片面理解是不可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和对历史感兴趣的。因此,我们提倡大历史观就是让学生多看几本历史书,多读几本好书,让学生的思维从狭隘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呼吸历史的新鲜空气。而这一点也符合高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并且为以后高校学习打下基础。

现在学生可选择的书很多,老师应当帮学生把把关,特别是能在高中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推荐几本经得住推敲的好书看看,比如读世界史可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读中国史可选择一些编的不错的中国通史看看,努力起到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篇10:课改初期几点困惑的讨论与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困惑,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全人教学, 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 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 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然而, 在使用了一年半的人教版新教材之后, 笔者心中有一些困惑。

一、新教材内容丰富, 涉猎面广泛与农村学生知识面较窄现状的矛盾

这套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当代社会生活, 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视野开阔, 信息量大。不仅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增进对其他国家, 尤其是英语国家的理解, 而且注意弘扬祖国文化, 如名胜古迹、发明创造、古代航海、文学艺术等, 以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科书中每个单元所提供的材料都力图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但是这套新教材又要求很高, 综合性较强, 涉及的文化知识面很广, 教科书的话题非常广泛, 几乎无所不有。比如人物、地理、历史、生物、政治、体育、卫生、美术、音乐、语言、戏剧、幽默、娱乐、节日、旅行、饮食、建筑、自然、新闻、天文学、文化遗产与保护、宗教文化与习俗等等, 若没有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 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对于某方面的知识, 学生是很难理解这方面的题材的。而农村学生知识面较窄, 由于农村高中多为寄宿制学校,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多。所以对于以上内容教师要补充大量的知识背景及材料。

二、新教材词汇量大与农村学生英语词汇量贫乏的矛盾

我国农村英语教学落后, 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使得学生不仅基础、兴趣、能力不同, 学生英语水平也存在着差异。笔者所在的学校生源差, 学生基础层次不齐, 但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单词量较少。有些学生甚至只知道26个英语字母, 音标也不会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新教材词汇量大, 其中课标词汇量达到3500个单词和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所有这些都给高中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 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新教材教学内容多任务大与课时不够的矛盾突出

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师遇到的最直接的问题是英语教材单元教学内容容量大, 教学任务重, 而课时又少, 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缺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 为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仍然采用传统讲授法, 学生仍然以听讲为主,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变化。即使有的教师采用了分组讨论, 自主学习等一些方法, 由于时间限制也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展示其讨论结果。自由讨论变成了为讨论而讨论, 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任务型教学模式与课堂分组讨论方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 设计可操作的, 有明确目的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使用英语获取信息, 利用信息, 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 实现“做中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用英语交际的成功感, 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本套教材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围绕话题开展活动。在采用话题, 功能, 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为易于教学操作还设计了“任务型”的活动。在设计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时, 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 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 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 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解决实际的问题, 甚至完成某个项目。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培养, 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增强综合素质。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方式是分组讨论,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分组讨论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他们只是被动的在一旁观看, 不能参与学习任务;并且高中教学中的分组讨论有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且不容易控制操作。

针对以上困惑, 我也对一年半来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仍然要紧跟教改的步伐, 不断创新, 不断学习, 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单元内容进行筛选。由于本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 外面的世界接触少, 知识面较窄, 对于一些口语话题是知的甚少, 加上学生词汇量少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背诵一些相关话题的文章, 慢慢积累一些基础知识。

二、针对本教材词汇量大, 而本校学生基础差的现象, 在以后教学中要加强单词教学, 尤其是课标重点词汇一定要求学生掌握,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反复检查。

三、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反复研究教材, 设计一些切合实际有效可行的课堂任务。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如歌曲, 小幽默故事等。

四、坚持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可集思广益, 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 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在“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 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下, 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共同提高。

五、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新课改的环境下, 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不断的加强个人的素质, 才能面对复杂多变的各类习题。而这类习题中很多也涉及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渗透, 因此, 在英语教学的同时, 在课余时间要注意对知识的涉猎, 不断的加强自身素质。

总之, 新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究, 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勇于进取, 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用现代教学手段来丰富和完善自己, 不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农村英语面临的困难及思考》, 胡建成, 池州师专学报, 2003年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上一篇:工程临时用地合同下一篇:市十佳勤政廉政干部县地税局局长先进事迹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