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05-26

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共9篇)

篇1: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消费水平也随之日益提高。走进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在煲电话粥或发短信的人。移动电话几乎成为了大学生手中的必需品,甚至有些大学生还不止一部手机。那么他们如何选择通信运营商呢?考虑什么因素呢?他们关注的重点又是什么呢?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小组组织了一次市场调查,对三江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设置、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调查问卷由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部分组成,共计10题。调查问卷的设置的大致思路是:

(1)通过了解大学生目前选择的通信网络运营商,调查大学生对选择的通信网络运营商的满意程度及倾向开展的手机业务,来比较通信网络运营商提供服务质量的优劣;

(2)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目前选择的通信网络运营商的使用时间,和未来选择3G业务的运营商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通信网络提供商的忠诚度;

(3)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的通信费用状况,了解大学生所处的消费层次和消费习惯;

(4)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对未来3G业务的兴趣,大致了解各运营商的业务推广效果及未来3G业务占领大学生市场的潜力;

(5)通过开放式问题,收集此次问卷中封闭式问题未能涉及到的其他领域,增强调查问卷收集信息的全面性、可靠性。

2、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三江学院在校学生。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形式,一共回收了150份有效问卷。

3、问卷由我小组成员检查核实后输入电脑用软件进行统计。在大学生对移动电话运营商的选择中,中国移动占绝大多数,对150人进行的调查问卷里,共133人选择中国移动作为其通信网络提供商,所占比例多达88.67%;共13人选择中国电信,所占比例为8.67%;共4人选择中国联通,所占比例为2.66%。选择中国移动的同学中,认为中国移动具有良好性价比的为73人,占中国移动用户的54.89%,认为中国移动服务好的为94人,占中国移动用户的70.68%。在关于每月手机费用的调查项中,我们统计得出,每月手机开销在100元以下的共12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3.27%。关于选择3G业务:目前已经是中国移动GSM用户,并且准备转而选择其他3G通信运营商的人数共44人,占中国移动用户的33.08%,在准备转投其他运营商的人数中,又有33人准备使用中国电信的3G网络,达到准备转投其他运营商人数的75%。

4、结果分析

(1)大学生是低端消费群体。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每月话费支

出基本集中在20~100元之间,其中50~100元的占多数,消费100元以上的总共不足17%。并且,短信是大学生普遍喜爱使用的业务。再者,在将近半数(45.11%)使用中国移动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移动不具备性价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对手机话费承受能力还是相对较低的。

(2)大学生对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基本满意,但仍有较高期望。从调查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有超过七成受访者对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但仍有受访者认为,运营商存在网络覆盖效果不理想、资费不够透明、业务重复、营业厅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

(3)大学生群体对运营商的选择忠诚度不是很高。此次调查集中在三江学院,由于三江学院校区内设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的营业网点,所以基本排除营业网点覆盖不足,而导致的消费倾向问题。在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移动基本垄断大学生市场,但在选择未来主流3G业务的运营商时,多达1/3以上(33.08%)的大学生会选择中国移动以外的运营商;由数据可知,中国移动的3G网络用户有偏好转移的倾向,倾向目标是中国电信。

以上表明,大学生最希望的还是降低费用。大学生认为所选的运营商亟需改进的方面是使资费收取更透明合理化。在降低通话费用方面,我小组了解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推出了亲情号的业务:每位用户可设置至少3个亲情号,亲情号之间的通话费用比其他的要少很多,这种业务广受大学生的欢迎。

三、结论及建议

1、大学生对手机话费支出的承受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运营商应该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或套餐组合,来满足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2、中国移动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选择中明显占优。但由于网络更新换代,需要加强品牌推广和服务,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3、中国联通亟需提高品牌影响、加强网络覆盖来参与竞争。

4、中国电信在手机终端的提供方面略显不足。由于中国电信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需要加强与终端设备供应商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篇2: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提纲

学校:福州分校闽侯工作站年级:2010秋行政管理

姓名:杨翔宇学号:1035001451827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如何选择通信运营商,他们所考虑的因素关注的重点又是什么,从而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存在不足,以便 在下一阶段的大学城营销工作有更好的策略提供建议。

二、调查对象:福建闽江学院各年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大学生市场分析

2、调查大学生选择通信运营商的情况及各数据分析

3、对电信公司下一步的营销思路与建议

四: 调查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

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消费水平也随之日益提高。走进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在煲电话粥或发短信的人。他们是半只脚踏入社会的人群,手机便成为他们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迎接未来的工作,并与社会接轨的必须产品,移动电话几乎成为了大学生 手中的必需品,甚至有些大学生还不止一部手机。那么他们如何选择 通信运营商呢?考虑什么因素呢?他们关注的重点又是什么呢?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本人于2011年01月3日至2011年01月8日对福州闽江学院各年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现对调查状况报告如下:

一、大学生市场分析

(一)手机对于学生的意义

手机在大学生人群中十分普遍,因为手机具有便携性、实用性、实惠性等特点。手机虽然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大小,但都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手机功能众多而强大,通讯、短信、网上冲浪、游戏、娱乐等功能都很符合大学生的需求。而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拥有强烈的购买欲望而受到自身消费水平的限制,因此价格低将成为吸引大学生购买电信产品的一大优点。其对刚脱离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还没有足够能力完全支撑自己时,一部电信手机相较于电脑、PSP、MP4、DVD而言是非常实惠的。

(二)掌握大学生消费市场的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掌握大学生消费市场,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将十分有利于今后多年内的产品销售。

二、调查大学生选择通信运营商的情况及各数据分析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闽江学院在校学生。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形式,并进行相应访谈,一共回收了150 份有效问卷。

(二)统计数据

问卷由我小组成员检查核实后输入电脑用软件进行统计。在 大学生对移动电话运营商的选择中,中国移动占绝大多数,对 150 人 进行的调查问卷里,共 133 人选择中国移动作为其通信网络提供商,所占比例多达 88.67%;共 13 人选择中

国电信,所占比例为 8.67%; 共 4 人选择中国联通,所占比例为 2.66%。选择中国移动的同学中,认为中国移动具有良好性价比的为 73 人,占中国移动用户的 54.89%,认为中国移动服务好的为94人,占中国移动用户的70.68%。在关于每月手机费用的调查项中,我们统计得出,每月手机开销在100元以 下的共12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3.27%。关于选择3G业务:目前已 经是中国移动GSM用户,并且准备转而选择其他3G通信运营商的人数共44人,占中国移动用户的33.08%,在准备转投其他运营商的人数中,又33人准备使用中国电信的3G网络,达到准备转投其他运营商人数的75%。

(三)结果分析

1、大学生是低端消费群体。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每月话费支出基本集中在20~100元之间,其中50~100元的占多数,消费100元以上的总共不足17%。并且,短信是大学生普遍喜爱使用的业务。再者,在将近半数(45.11%)使用中国移动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移动不具备性价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对手机话费承受能力还是 相对较低的。

2、大学生对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基本满意,但仍有较高期望。从调查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有超过七成受访者对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但仍有受访者认为,运营商存在网络覆盖效果不理想、资费不够透明、业务重复、营业厅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

3、大学生群体对运营商的选择忠诚度不是很高。此次调查集中在闽江学院,由于闽江学院校区内设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三家运营商的营业网点,所以基本排除营业网点覆盖不足,而导致的消费倾向问题。在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移动基本垄断大学 生市场,但在选择未来主流3G业务的运营商时,多达 1/3 以上(33.08%)的大学生会选择中国移动以外的运营商;由数据可知,中国移动的3G网络用户有偏好转移的倾向,倾向目标是中国电信。以上表明,大学生最希望的还是降低费用。大学生认为所选的运 营商亟需改进的方面是使资费收取更透明合理化。在降低通话费用方面,我小组了解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推出了亲情号的业务:每位用户可设置至少3个亲情号,亲情号之间的通话费用比其他的要少很多,这种业务广受大学生的欢迎。

三、对电信公司下一步的营销思路与建议

(一)加强产品宣传,提出更优惠有针对性的套餐

针对大学生对手机话费支出的承受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其消费支出话务与数据

比,数据流量所占支出比已越来越大,手机上网已成主流。电信公司应提供更优惠的话费政策或数据上网套餐组合,来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二)抓住网络更新换代的机遇,加强品牌推广

虽然中国移动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选择中明显占优,但由于网络更新换代,正于2G向3G快速滑动,传统的2G受制于网络制式的限制,上网速度、数据服务等多方面已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必需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加强中国电信品牌推广和服务,让大学生提高对于中国电信CDMA 3G网络的认识,使其认可电信绿色通信,低辐射优势的同时,更对电信的服务与保障提高到新的高度,从而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牢牢占领3G时代的新消费群体。

(三)加强网络建设信号覆盖与保障

由于电信进入移动通信领域较另两家移动与联通相比最晚,虽然前期投入了巨折人力物力来重新建设网络,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与复杂建筑群里,信号仍有待加强。应着眼于后勤保障前端的思想,积极努力的寻找信号薄弱处,快速解决用户信号投诉问题,加强网络建设,特别是3G网络的覆盖。为前端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四)加强电信手机终端开发与宣传

篇3: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快速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 消费水平也随之日益提高。走进大学校园, 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在煲电话粥或发短信的人。移动电话几乎成为了大学生手中的必需品, 甚至有些大学生还不止一部手机。那么他们如何选择运营商呢?考虑什么因素呢?他们关注的重点又是什么呢?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 作者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 对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1. 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 问卷由40个问题组成, 其中有15道公共题, 9道针对移动用户的, 5道针对联通用户的, 7道针对小灵通用户的, 还有4道有关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问题, 主要就大学生选择运营商的原因及对其的评价、对移动电话的消费支出以及大学生对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的期望与建议等问题构成问卷。

调查对象包括大学一至四年级的本科生, 对学生公寓按楼栋和楼层分别抽取样本, 并将调查人员按两人一组分配任务, 每小组15份问卷。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形式, 一共回收了8 5 2份问卷。

2. 调查结果

问卷由调查小组成员检查核实后输入电脑用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在大学生对移动电话运营商的选择中, 移动占大多数, 所占比例多达72.3%;其次是联通, 占17%;10.7%选择小灵通。选择移动的同学有46.7%选择了信号强, 同时, 有33.6%的同学选择了话费实惠, 有37.8%的同学考虑选择了“普及程度高”这一项, 宣传活动有影响占21.6%, 有15.5%的同学考虑到了环保, 低辐射的因素, 还有对服务优质方面也只有1 3%的人关心等。

3. 结果分析

(1) 大学生是低端消费群体

从调查中看出, 学生每月的话费支出基本集中在20~60元之间, 而在20~40元之间的又占多数, 消费100元以上的总共不足9%, 由此我们能够知道大学生对于话费的承受能力还是很低的。

①学生对运营商中国移动的服务的评价

有41.6%的大学生认为移动收费合理, 而另外的58.4%则认为移动话费的收取不合理, 其不合理的原因中, 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存在乱收费现象。

②学生对运营商中国联通的服务的评价

有64.9%的大学生认为联通收费合理, 而另外的35.1%则认为联通话费的收取不合理, 其不满意的原因中, 有关费用现象的问题仍然占有较大比例。原因多数是因为运营商用优惠项目吸引大学生, 但同时又附带了许多附加条件。

③学生对运营商中国电信 (小灵通) 服务的评价

在关于购买小灵通的原因调查中, 是单项收费占到了3 0.7%。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机卡分离和绿色环保这两个选项选的人也占有较大一部分比例, 分别占2 5.0%和23.9%。

在想换号的28%大学生中, 有20.8%的选择由移动转向联通, 有6.3%的选择由移动转向小灵通。可见大学生对移动电话的消费仍然属于低端消费, 经济实惠是大学生的最终选择目标。

④短信是大学生移动电话最主要的消费支出

关于手机消费, 短信费用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57.2%。三大运营商均开设了短信包月的服务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短信费大大降低的优惠业务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拇指派”, 同时又免去了同学们手机费过高的困扰, “神侃一族”, 每个月600条平均每天2 0条的信息包月还远远不够用。短信消费的逐步提高同时也能反映出大学生对手机的消费仍处于低端水平。

(2) 小灵通需扩大网络覆盖, 亟待升级

目前, 我国小灵通网络的用户在9000万左右, 随着通信市场的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竞争, 联通在价格方面也已采取很多措施, 原来小灵通在资费上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而其在网络覆盖和网络性能等的问题已经为许多用户所不能接受。有65.5%对小灵通满意, 34.5%不满意。其不满意主要集中在网络覆盖范围不够和信号较弱问题上。

(3) 对短信、通话、移动梦网等业务的希望

面对三大运营商的激烈竞争, 所推出业务的花样百出, 大学生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

①关于如何加强短信业务的调查中, 有38.6%的同学选择降低费用, 33.6%选择增加套餐的灵活性, 2 3.6%选择增加新的优惠业务。

②关于如何加强通话业务的调查中, 有68.4%的同学选择降低通话费用, 18.7%选择提高通话音质, 8.6%选择防止通话被窃听。

③关于如何加强移动梦网业务的调查中, 有46.4%的同学选择降低无限网络的使用费用, 23.6%选择增加网络资源, 21.5%选择提高网络传输速度。

对这三项业务的调查表明, 大学生最希望的还是降低费用。大学生认为所选的运营商亟需改进的方面是使资费收取更透明合理化。在降低短信费用的方面, 联通已经走在了前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已经使它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地提高;在降低通话费用方面, 中国移动和联通在一些地方都推出了亲情号的业务:每个用户可设置五个亲情号, 亲情号之间的通话费用比其他的要少很多, 这种业务广受大学生的欢迎;在手机上网方面, 中国移动相比之下是做的最好的, 移动梦网的普及率与知名度还是联通和小灵通无法比的, 但手机上网的价格据高不下也使其的广泛使用受到了影响。

三、结论及建议

1. 大学生对手机的消费仍处于低端消费水平。

2. 中国移动在大学生群体的选择中优势明显。

3. 移动梦网的发展仍有较大潜力。

4. 联通和小灵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 小灵通应加强网络覆盖强度。

摘要: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 对某大学学生围绕手机运营商选择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分析, 得出大学生对手机的消费仍处于低端消费水平、中国移动在大学生群体的选择中优势明显、移动梦网的发展仍有较大潜力等主要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消费,运营商,调查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第三版) [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2]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牟晓隆:套餐“理还乱”暴露运营商市场软肋[J].通信世界, 2007 (, 36)

篇4: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并对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资源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54-0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日益丰富。此时代背景下,我院校园网络建设日趋成熟,蓝鸽语言学习平台等教学资源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校园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深入了解我院学生网络学习状况,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探寻网络环境下语言学习的新途径,我们以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展开了此次分析与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对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小语种专业(德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学生进行了《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外语学院关于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参与调查的学生分布在以上几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中,本次调查问卷我们共收回调查问卷87份,问卷回收率87%,做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为87份。本次调查问卷共包含16个题目,重点是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途径,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态度及认可程度以及网络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调查问卷数据与分析

1.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

本次调查中,有约79%的学生每天花费不到5小时上网,16%的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只有约5%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上网。在上网的学生中,约有超过90%的人表示他们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购物、娱乐、影视、资讯等与学习无关的网站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将时间用在学习上。

2.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途径

在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途径上,将近90%的学生总是选择或经常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来获取网络学习资源,而与特定学科网站链接的门户网站、数字图书馆、在线课堂等较为权威的渠道却知之甚少,使用率在5%以下,这就充分说明大学生经常使用最原始、最常规的方式方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忽视了权威机构提供的资源链接。

3.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态度 此次调查约有67%的学生表示,网络资源对于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只有约26%的学生表示网络资源对于自主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另外有约5%的学生表示网络资源对于自主学习毫无作用可言,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十分迷茫,学生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图书馆数据目录及索引数据等。

4.网络自主学习的内容

超过36%的学生表示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90%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除专业课知识之外,他们十分渴望了解所学习语言的相关文化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民俗、政策法规、美食、旅游等等。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方面使用程度参差不齐,但整体上来讲网络利用率不高,主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在使用网络资源学习时大都以任务式被动学习为主,而为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学生甚少。

三、学生未能有效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因

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网络资源在使用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们难以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学生们也反映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碰到了不少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课堂上网络资源难以进入,传统的教学方法、专业知识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第二、学生们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承认上网时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购物、浏览时尚、娱乐等资讯上面,真正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再加上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所以有时网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停留在表层上。第三、网络资源分布广,信息量巨大,获得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有一定的困难,学生们难以从数量如此庞大的数据库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四、提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效率的建议

网络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帮助自主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为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的效率,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对网络自主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时,老师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时间、网站等方面给予限定,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时再逐步放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及范围。

2.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汇总,及时更新

建设面向学生开放的网络学习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内容涵盖教学资料、课件、视频音频资料等内容,并鼓励老师及学生们共同努力,逐步完善这一系统资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促进网络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尽管多媒体技术已进入大部分课堂,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但是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手段仍旧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以及学生们仍旧比较习惯传统的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以及学生应共同努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适应网络学习,不断搜索对自己的学习有用的网络学习资源,体验网络学习带给他们的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篇5: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实践参加者:张宇翔

时间:2012年1月24日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就业紧密联系着的就是专业的选择,专业选择的对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结果的好坏,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专业的选择越来越迷茫,总是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亦或是热门专业之间徘徊。同时,这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

短短的几天,去调查了我们当地的上一届的大学毕业生,了解到了很惊人的消息:大多数在超市或者在商店帮忙做服务工作。虽然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们会找到其他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会让自己的大学学历白白浪费在这些事情上,但是我觉得事实确实有些残酷。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近几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而显得更为突出了。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本地需要。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对于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程度的估计,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对口率明显高于专科生的层次。另外对就业信息来源渠道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高校毕业生从学校获得的就业信息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从学校获得信息的百分比是47.7%,从专门性的人才招聘刊物上获得的比例是11.4%,从亲戚朋友和熟人介绍的信息中获得的是10.5%,与用人单位直接谈话中获得信息的是9.7%,在人才洽谈会上得到信息的是8.8%,从新闻媒介广告上获得的是4.2%,从企业的招聘广告中获得的是3.8%。

一、当前大学生专业选择趋势

(一)盲目选择,由于应届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没有从自身出发,更多的是看什么是热门专业或是父母的要求来选择自己的专业。

(二)会因为所谓的性别问题而忽视或放弃选择某些专业。由于旧思想的束缚,认为某些职业只适合女生或男生,因此而放弃自己喜欢或或被需求的专业。然而在现在这个社会,一些行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女生或男生,对于护士或是秘书这些职业不再仅仅是女生享有的特权,男生也同样可以从事甚至是很需要的。而对于电子行业或是机械等一些其他的行业女生也同样可以做,也会很受欢迎。

(三)有些同学自己不做主,父母也随便他不作什么要求,就问老师,有老师帮他选择了自己以后的方向,这也是比较盲目的。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特点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可以看出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特点。

(一)女生就业难度大于男生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或是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列都高于女生,可见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明显低于男生,面对就业压力,有相当一部分的女生“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续深造”,也有一些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导致自己求职难。

(二)理工类签约情况好于文科类

根据调查结果,理工类毕业生“已签约”比例为33.9%,“有意向但尚未签约”的比例为35.6%,而文科类学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分别只有29.6%、14.8%,都明显低于理工类学生。因为如此,相当一部分学生

(三)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对口个工作。

在调查中有对被调查者提问到: 对于“您目前所从事的职业和您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的回答,肯定“对口、吻合”的只有26%;选择最多的是“有关系但非本专业对口工作”,占43%;最少的是“没关系,却是我的爱好和特长”,有9%;根本没有关系的有22%。

智联招聘的职业顾问:选择“有关系但非本专业对口工作”的比例最高有两点原因,第一是新职业不断的推陈出新和老职业的内涵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很难像以前一样定位在某一职业方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开始适合从事软件开发、经营和维护,或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随着职业发展也可以从事IT咨询、管理、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非技术工作。而理科出身的人未必需要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数据分析员、生产研发,甚至投资分析等职业同样适合他们。智联招聘网的CEO刘浩先生就是北大物理系毕业,在耶鲁学的法律,从事过风险投资,现在做了企业老板

(四)实践经历、“干部”经历让毕业生加分不少

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比较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同时又担任过学生干部,那他在求职的时候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校期间参加过实践实习的毕业生正式签约率为39.1%,无实践、实习经历的学生正式签约率仅有13.6%;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正式签约率为36.1%,未当过干部的学生正式签约率只有24.0%。

(五)多数学生就业心态趋于理性

在困难的就业形势下,多数大学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环境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估,自动把薪酬标准降到合理区间。

三、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深度分析

分析原因可以发现,一方面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与社会的实际需求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规模效益与个性化培养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学校的评价标准与社会的标准本身也存在很大不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观定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上大学的家庭成本也比较高,学生和家长的投资回报期望高,多数学生喜欢选择白领、粉领等工作环境好的地方就业,不愿从事条件艰苦的基层工作。大学生个人原因如下:

(一)、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期待,或者说就业预期,主要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大学生的就业预期通常建立在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及就业市场两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行为和结果,最终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以上(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

(二)、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业市场的重要保证。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1.就业能力仍有欠缺。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

2.社会经验普遍不足。

3.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待拓展。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总结:对于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要越来越慎重,不能因为一些次要原因而改变,当然在专业已选而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也需要采取措施来弥补。将这一问题与大学扩招直接联系起来可能具有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说服力,但实际上是对人口因素的一种消极认识。还有在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时,应避免将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作为确定各专业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和标准,而应确立有远见的国家文化战略,并使大学教育包括专业设置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长期目标。

学院:机械与汽车服务工程姓名:张宇翔

篇6: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实践的主题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调查 实践的时间 2012-2013学年寒假

实践的地点 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当今社会,就业难成了各家各户关心的热点话题,同时也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个人,也是国家政府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业,关乎着生计,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我们必须妥善对待,并谨慎处理。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针对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都在扩招。如何选择专业将成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以及更好的发展。在这中间,选择不同的专业,对自己的人生将造成不同的影响。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将受益终身。

1、专业选择错误带来的问题

首先,时间成本长。一旦专业选错了,为之付出的将是自己大学四年的时光。如果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就会缺乏动力,将来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其次,物质成本高。如果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精神压力会很大,回报率也会很低。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大学四年昂贵的学费将付诸东流。

而且,专业的错误选择将影响了未来职业的选择。因为前期专业选择的错误。造成求职偏离专业方向也是常有的现象。这样未来将会有很长的时间处于职业探索期。

2、专业选择的建议

首先,要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

其次,明确自己准备的就业以及发展方向,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喜欢什么类型的工作,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样重要的是,规避专业不适合自己的情况下,需要转换专业或者长时间处于职业探索期无发展的风险性,保证自己职业生涯风帆的顺利起航。

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就业难的原因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通过网上搜索,以及请教学长学姐的各方面经验,总结出一下几点就业难的原因:

第一,供需差别大。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学生,而岗位的提供却跟不上其步伐,造成很多人待业家中。

第二,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加置了热门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第三,服务不完善。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发达,中介组织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一方面很多岗位没有人去应聘,另一方面很多劳动者则找不到工作岗位。就业指导和培训不到位,使大学生求职能力和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甚至有骗子为谋个人利益,铺天盖地地散布假招聘,致使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这些骗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以及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坑蒙拐骗。也有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将其辞退。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上看来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越少,将导致就业愈加困难。

第四,怕吃苦,爱面子。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直接就导致了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这也加重了就业难的程度。

第五,失业率增加,外加频繁跳槽。许多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造成企业了不愿意接受部分大学生。企业接收这些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一直相当高,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第六,政策不健全。由于户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垒还没完全打破,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各种不合理的政策、潜在的就业歧视、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等,都抬高了就业门槛,造成部分大学生难以就业。

2、在我看来针对就业难可以采取的方法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了解到,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尤为重要。我国的劳动力人口相当之多,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特殊的人口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扩大就业,努力让更多的大学生获得工作岗位。

针对就业难,我觉得应该提出以下几点相应的的实施措施:

首先,可以建立多部门协作的政府职业培训协调机构,即由政府劳动、人事、教育、财政、工商、经济等部门抽调专职人员组成统一的职业培训协调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行既有明确分工、又有互动合作的工作机制,联合制定培训政策、统一调度部门资源和协调企业关系,使培训工作在多部门的协作下有效推进。

第二,要充分发挥企业及中介组织的优势。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鼓励企业招收员工,进行培训上岗,从而增强职业培训的实用性,但要尽量避免培训成本的浪费,使培训和就业实现有机结合;也可以引导中介组织与企业联合开展职业培训,针对中介组织开展就业政策咨询、职业取向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工作,制定资金支持、人员支持、场地支持等鼓励政策,使中介组织及企业充分发挥与经济活动密切接触的优势,增强职业培训的效率。

其三,要开发新职业,改革现有职业培训模式。针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应由劳动部门牵头组织开发新职业,改变现有培训模式和内容,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

其四,要完善服务,发展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中介组织,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为劳动者提供充分的职业选择,以及就业机会,从而降低就业难的压力。

其五,建立大学生的就业后续保障体系。为避免出现大学生短期就业、频繁跳槽、违纪失信、重失业等状况,政府应建立一套就业跟踪保障体系,在一定期限内定期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中所面临的困难,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自主发展。其六,要注意加强培训资金的监管。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民间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参与的培训资金监督机构,定期对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培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加以统计证实,避免出现虚报等现象。

其七,要完善各项政策,保证每位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公平性。

三、个人对于此次社会实践的认识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了解到,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应该时时刻刻关心就业问题,这关系着自己将来的发展。

我国现今,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毕业生连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愈加突出,这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就业难是一件很严峻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依赖国家、政府、企业的一系列政策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我看来,就业难不仅要靠政府,更要靠自己。要从自身着手,努力提高自己,在大学生活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不断拼搏,认真学习,为将来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做准备。有句话说的好,努力不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但是不努力一定找不到好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随时关注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了解社会,渐渐去融入到社会中去,为自己将来能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7: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实践参加者:mmmmm

实践时间:2012年1月26日至2月2日

实践地点: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高中部各界毕业校友

实践主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乡大学生对专业选择的体会或看法,然后进一步调查家乡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对口程度,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合理的解决办法。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国早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所以关注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就业形势在当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步就是做出正确的专业选择。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势:即“您选择当前专业的主要依据是下面哪项,您是否满意当前的专业?结果如下:

(一)对于大学生专业选择的问卷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1.约55%的同学选择专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能选到自己认为满意的专

业。

2.约30%的同学选择专业侧重于社会未来需求,表示愿意符合社会需求。

3.超过15%的同学专业选择愿意服从学校调剂。

总体上约有45%的同学对现选专业不满意,并表示对于现学专业的前景并不了解,至于就业状况,表示茫然。

(二)专业选择错误的可能后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成本高,精神代价大。大学专业多三年到四年制,一旦错选,就意味着付

出相同的物质和时间成本,却选择不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同时,专业不是自己所希望的,在学习的同时会缺乏精神动力,严重的有时会对求学造成阻碍,影响进一步深造。

2.影响以后职业发展,拖长职业生涯发展周期。专业不是自己所喜欢的,造

成求职轨道的偏离,以后对所从事职业的不满意,势必影响一生的职业进程。

3.增加求学过程的多重压力。无论是选择学校过程中及时的转专业还是自己

适应目前专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的压力不可避免。

(三)正确选择专业的重要性:

1.为求学提供精神动力,积极上进提供必要保证。

2.更加明确自身条件,有利于更早更详尽得规划未来的学习或求职之路。

3.规避了专业错误的情况下需要转专业或不利未来发展的风险。有利于了解

自己对自身专业的优势与不足,扬长补短,激励自己的能力发展。保证了自己职业生涯风帆的顺利起航。

(四)就业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所处的劣势

1.关于企业:企业注重应聘者的职业道德,考虑专业是否对口,注重实际交际

和沟通能力,更多的企业甚至要求实际工作经验,优先录用学生

干部等。这些远远超出大学生实际注重范围外的要求为大学生就

业提供了难题。例如,当代大学生更注重英语与计算机能力,更

注重考证和等级,更关注书面表达能力等。一系列的差距使得大

学生就业困难。

2.关于学生:一方面大学生眼光过高,注重工作的体面程度;另一方面,大

学生过分要求高薪水,自身能力不突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悬殊

过大。都是当前就业问题的瓶颈。

二﹑ 主要体会

通过此次问卷,我深刻体会到专业选择不容忽视,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综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专业的未来前景,不能随意马虎,切不能应付了事,抱侥幸心理。只有精心准备,慎重待之,才能让职业生涯顺利起航。同时最严峻的就业问题也使我产生危机感。大学生就业渠道狭窄,待遇较低;普遍缺乏尽快融入社会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能力;专业知识学不能致用,工作实践中用不到;就业观念与社会现状的不符等等,都让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的焦点。这说明就业问题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司、企业、政府、社会、学校、甚至是家长都必须一起努力,为大学生就业营造有利的氛围。针对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阅资料,下面针对性提出几点建议:

三﹑问题建议

(一)学生个人

1.相信现在的严峻形势许多大学生都已了解到,所以我们必须学好自己的专

业知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掌握必备的应聘技能技巧,增强综合能力,注重职业道德。努力使自己适应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2.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期望值。有了足够的就业岗位不

能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就目前情况来看,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不甘心屈就。所以我们在努力寻找理想岗位的同时要适当降低期望值,主动说服自己不妨先就业再择业。

3.大学生应该具备积极心态,相信现代社会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相信只要我们正视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地投入社会,我们就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创造我们的价值。

(二)高校建设

1.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该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

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

2.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目前应该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为

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高校应该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有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鼓励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等等。

3.就业指导侧重于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同时尽早指导规划从低年

级做起。注重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

(三)社会

1.社会和政府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就业市场,为大学生求职提

供合适的社会条件。

2.社会和政府提供各种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为大学生

就业提供多种渠道。

3.用人企业应该给新就业的大学生足够多的适应空间和时间,并完善各种劳

动保障。

四﹑总结

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已经是21世纪不可或缺的话题,是家长、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大学生毕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此次问卷我了解到,专业选择对于我们大学生多少有些不如意,这种情况我们应予以重视。而就业其概况,多是我们学生自身的不足,这要求我们面对就业,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提高自身能力是义不容辞。当然亦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了解职业的发展特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相信目前的现状总会得到改善,而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拥有一个完满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计湘婷主编《求学》广西新闻出版社2011年 第8期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班级: 11策划

学号:11111303

篇8: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网络类成语 问卷调查 传统成语 语言学

一、引言

网络词语已经不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了。从21世纪初互联网开始普及,各种网络词语就层出不穷地涌现,随着网络词语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语言学界对网络词语研究也更加广泛和深入。有些研究总结了网络语言的结构类型、构造方式,有的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类成语的生成机制。2013年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新词语,它们大多是四字格,也有少部分的三字格,如:十动然拒、细思恐极、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累觉不爱、冷无缺、请允悲、语死早。由于这些词语的语义清晰度比较低,如果不去特意了解,很难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传统成语的意义一般也不能从对各个字词的字面意义的分析中推断出来,基于这种相似性,我们把这种词语称作网络类成语。

有人认为网络类成语是语言污染,应当予以否定,有人认为网络类成语是语言顺应时代的新发展,给现代汉语增添了活力和新的元素。究竟网络类成语的使用主体对网络类成语持什么态度,网络类成语和传统成语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有待于调查分析。网络主体以年轻人为主,所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考察北京大学生网络类成语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对了解网络类成语的使用现状和预测网络类成语未来的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形式、对象和目的

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开展,问卷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既有单项选择也有不定项选择,其中25%的题目设计了开放性的选项。大部分的调查题尽量做到使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式,语句力求简洁清楚,避免使用不好理解的术语。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130份,有效问卷109份,回收率为84%。

实际有效参加调查的共有109人,他们是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和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的本科生。从专业背景来看,文科35人,占32%,理工科74人,占68%;从性别看,女生68人,占62%,男生41人占38%。调查对象所设专业分布合理,数据真实可靠,具有分析价值。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如下问题:

1.以问卷形式,对网络类成语在北师和北邮大学生中的认知度、使用率、使用特点以及北京大学生对网络类成语的态度做详细调查。

2.从问卷反馈信息中分析北师和北邮大学生使用网络类成语的情况,对网络类成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研究。

3.基于问卷调查,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类成语和传统成语的区别。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类成语使用情况

表1显示,75%的大学生在语言表达中会使用网络类成语,25%的大学生不会选择使用网络类成语,只有1/4的大学生不使用网络类成语,说明使用网络类成语的大学生占大多数。从性别来看,在使用网络类成语的大学生中,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但是从学科专业来看,在使用网络类成语的大学生中,理工科比文科高12个百分点,理工科学生明显比文科学生更愿意使用网络类成语。

大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类成语的原因有哪些?调查问卷中,我们提供了5个选项,分别是:幽默好玩、言简意赅、从众心理、时尚新奇和其他,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网络类成语的诙谐幽默是吸引年轻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重要原因,也是调查中北京大学生使用网络类成语原因的最重要因素。

网络类成语具有诙谐有趣、自嘲调侃的特点,是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减压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常常用网络语言来宣泄某种平日里不能或不敢表达的情感。在现实世界,面对社会压力人们无处可逃,青少年甚至包括成年人都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充满向往,网上交流成了他们释放心理压力、松弛身心的一种方式,也通过创造和使用幽默好玩的网络语言体验生存快感。

幽默和自嘲是当代年轻人热衷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前几代人或直接或文艺的表达方式不同,现在的年轻人更加追求娱乐精神,追求幽默的心理促使他们不愿意正面表达辛酸、悲伤的情绪以及对世界的不满,自嘲和吐槽反而成为主流的生活态度。调查显示,有39%的学生都是冲着这一原因的,幽默诙谐的网络类成语迎合了他们的胃口。比如“十动然拒”,用以形容屌丝被女神或男神拒绝后的自嘲、心酸心情。“不明觉厉”表面词义用于表达菜鸟对专业型技术型高手的崇拜,引申词义用于吐槽对方过于深奥不知所云的言语行为,或作为伪装自己深藏不露的托辞。

2.言简意赅

从构造方式上看,大多数网络类成语使用的是缩略造词法,从一句话或一个事件中挑选出3~4个相对具有代表性的语素概括整个句子的意思。例如:“不明觉厉 ”是“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的缩略形式;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形式;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30%的网络类成语使用者选择了言简意赅这个原因,是仅次于“幽默、好玩”的重要理由。

刁晏斌提出“大量缩略形式的出现,最根本的动因是追求用语的经济,或者说是表达的效率。”[1]“一个汉语成语形成的过程简单地说是这样的:某个人说过的话或历史上发生、传闻过的某事被后人简洁地用文字概括并反复袭用,它就有可能成为成语。在概括过程中,为了行文的简洁(汉语成语许多是4个字的),有时会舍弃一些内容,甚至是重要内容。”[2]和传统成语的形成过程相似,一方面,网络类成语表达意思都是比较复杂的,要么讲述一个新闻事件,要么是表达一种完整情感的句子;另一方面,这些新闻事件和情感的使用频率很高,新闻事件通常是一段时间内人们热议的,而情感也是很常见的,经常需要表达的。意义的复杂性和使用的高频性就促使人们用谐音、缩略的形式对原来的时间或句子进行改造。使用谐音、缩略语的形式符合“方便快捷、省事省力”的原则,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交际符号越简洁越好。

3.从众心理

同辈群体是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他们渴望创造属于本群体的亚文化,所以青年同辈群体的心理遵从性原则在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8%的大学生表示在使用网络类成语时,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网络类成语在青年同辈群体中的高频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担心疏离群体文化、久而久之被排斥在群体之外的心理。

4.新奇、时尚

调查中,12%的大学生表示使用网络类成语的原因是“新奇、时尚”。网络类成语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使用于网络,而网络主体则以年轻人为主。特立独行、个性张扬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在语言应用上,就是追求新奇独特的语言形式,网络类成语的产生反映了他们求新猎奇的心理需求。谐音也是网络类成语的常见的构造方法,是语言变异的一种手段。谐音的目的在于造成一种“突出”。所谓突出,就是不寻常,就是不落俗套,引人瞩目。比如“火钳刘明”是“火前留名”的谐音词,该词语经常出现在百度贴吧或者论坛跟帖中。网友发现一篇神帖,常会说火前留名,希望能跟着沾点人气,自己的ID也可以跟着热帖混个脸熟。由于输入法的缘故,人们在输入“火前”的时候出现的是“火钳”,与原义不符的书写形式正好符合网友渴望创造新奇古怪的网络语言,渴望从大众文化中抽离自身的心态。所以网友们也就将“火前留名”变成了“火钳刘明”。

除了74%的大学生会在表达中使用网络类成语之外,还有26%的大学生拒绝在表达中使用网络类成语。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1.理解障碍

调查中,3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类成语存在理解上的障碍。在调查表的正式题目前面,我们挑选了10个比较常见的网络类词语,用来考察大学生对网络类成语意义的理解度。能正确理解5个及5个以上网络类成语的学生达到74%,只能理解5个以下网络类成语的学生占26%。这个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类成语的理解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仍有38%学生认为网络类成语在使用中存在理解障碍,这个担心是不无道理的。言语交际涉及交际双方,考虑到我们交际对象的并不仅限于同辈群体,而是包含各个年龄段和各种工作岗位的人群,虽然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类成语的理解不是很大,但其他群体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同样的10个网络类成语,我们随机发给20个中年人,没有人能理解5个及5个以上,能理解1~4个的占21%,79%的人表示全都不能理解。由此可见,网络类成语的理解度有明显的群体性差别。

2.表达不规范

在不使用网络类成语的原因中,选择表达不规范的被调查者比例同样高达38%。文科生有23%认为网络类成语是不规范的表达,理工科学生有17%认为网络类成语是不规范表达,可见由于文科学生对语言的规范度要求更高,这也是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愿意使用网络类成语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使用网络类成语是因为没有听说或者不喜欢、不习惯。

(二)大学生对网络类成语的态度

大学生对待网络类成语的态度如图4所示,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96%的大学生不排斥网络类成语的流行,对网络类成语持否定态度的大学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4%。即使图3显示3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类成语会对语言产生消极影响,但仍有高达95%的大学生不排斥网络类成语。由此可见,对于网络类成语的出现和流行,大学生持十分宽容的态度。

(三)网络类成语和传统成语的区别

1.形成时间

传统成语大多是历史上形成的,多数成语都有1000至2000年的历史,例如“困兽犹斗”“一鼓作气”都出自《左传》,至今已使用了两千多年。较之于传统成语的悠久历史,网络的普及也不过才十多年的时间,更不要说网络类成语的出现。大多数网络类成语出现在2013年,再往前追溯,也只有2008年出现了“正龙拍虎”“秋雨含泪”“范跑郭跳”“黔驴三撑”“谁死鹿手”“猪涂口红”等有限的类似形式。

2.语言风格

大部分传统成语由于形成于古汉语使用时期,跟古汉语有着天然的联系,例如“否极泰来”,“否”保留了古音;“含辛茹苦”,“茹”保留了古词义“吃”。因此,传统成语具有典雅色彩,多在书面语里使用。而网络类成语是网友追求效率、别出心裁甚至将错就错的产物,谈不上典雅,表现更多的是诙谐的语言风格。我们的调查显示,只有5%的学生会在书面语体中使用网络类成语,95%的学生表示只在口头或网络上使用网络类成语。

3.意义的整体性

传统成语作为一个固定词组,其意义并不是各个词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各个词义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意义的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成语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事件,不了解故事或背景就很难懂得它的意义。例如:“完璧归赵”讲的是《史记》里的一个故事,蔺相如将完美无缺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就这一点来说,网络类成语也是如此。“十动然拒”,说的是2012年光棍节,华中科技大学一男生历时212天创作的16万字情书《我不愿让你一个人》送给心仪已久的女生,女生十分感动,但还是拒绝了他。此凄美故事传上网络后,“十动然拒”问世并迅速走红,用以形容屌丝被女神或男神拒绝后的自嘲、心酸心情。

二是这些词语的表面意义和实际意义相去甚远,必须整体把握它的比喻意义或其他转义。例如“瓜田李下”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简括,喻指“容易引起嫌疑之地”。网络类成语虽然也是一个句子或者一个事件的简括,简括之后其意义的理解度肯定降低,但意义不具备双层性,通常就是将网络类成语扩展之后的表面意义。比如“说闹觉余”义为“其他人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感觉自己很多余”,并没有引申义。

(四)主要来源

传统成语的主要来源有3个:

1.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如:“夸父逐日”出自神话故事《山海经》,“老骥伏枥”出自曹操的诗《步出夏门行》。

2.外国语言,“杀鸡取卵”来自《伊索寓言》,“昙花一现”源自佛经《妙法莲华经》。

3.当代创造。例如“自力更生”“一穷二白”“百花齐放”等。

网络类成语的主要来源新闻事件和网络互动空间:

1.新闻事件

很多网络类成语出自一段时间内受关注度很高的新闻事件。例如:

“秋雨含泪”语源:2008年6月5日,余秋雨在其博客发表博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余秋雨在文中含泪劝告要求惩处豆腐渣校舍责任人的请愿灾民,说他们在地震中死亡的孩子全都成了菩萨,已经安宁,不要因为请愿而横生枝节,被反华媒体利用来进行反华宣传。余秋雨的含泪劝告被许多网民批评为“腐败的政治帮闲”和“谄媚的文化口红”,“余秋雨含泪”也被形容为“鳄鱼的眼泪”。

“兆山羡鬼、欧阳挖坑、猪涂口红、黔驴三撑、聚打酱油、范跑郭跳、林貌杨音”等也都出自热极一时的新闻事件。

2.网络互动空间

(1)源自贴吧论坛:“喜大普奔”源自“百度化学吧”,“累觉不爱”源自“豆瓣网”,“冷无缺”源自“漫游PPG论坛”。

(2)源自微博:“我伙呆”源自微博上被大量转载的一篇小学生作文,“啊痛悟蜡”源自微博评论。

除了新闻事件和网络互动空间,还有些网络类成语来源于歌词、电影等。例如:“人艰不拆”源于林宥嘉的歌曲《说谎》;“不明觉厉”源自周星驰电影《食神》。

四、结语

问卷的最后,我们对网络类成语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调查。2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类成语的出现符合语言发展趋势,未来会产生更多的网络类成语。57%的大学生认为一部分网络类成语会随着时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一部分生命力强的网络类成语会留下来,最终进入词典。只有19%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类成语不符合语言规范,缺乏生命力,这种语言现象终将消失。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作为网络类成语的使用主体,超过五分之四的大学生对网络类成语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这种压倒性的调查结果出乎多数人的意料。

“其实,很多语言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我们又常常以为是语言的问题,以致否定了某种语言现象或某种语言交际方式的价值。”[3]网络类成语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有相对固定的使用群体,有内部形成的规则,有其他语言形式不具备的优势,所以网络类成语的存在是有理由的。

参考文献:

[1]刁晏斌.港台汉语独特的简缩形式及其与内地的差异[J].华文教

学与研究,2011,(1).

[2]徐盛桓.相邻和相似——汉语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二[J].暨南

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3).

[3]施春宏. 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

2010,(3).

篇9:关于“大学生选择通信网络运营商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城市资产运营情况

1、城市国有土地资产运营方面

土地是最大、最根本的城市资产。据测算,我国目前国有土地资产总量在25 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数倍于8 万亿元的其他国有资产。我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起步在铁岭各县(市)、区中是最早的。自99年以来,根据国土资源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铁岭市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国务院2001年4月《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文件下发以来,我市开始着手运作这项工作。为了做好招拍挂工作,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四次市长专题办公会和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如何做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工作。为保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增加政府对土地市场宏观调控能力,我市于2001年7月成立了“铁法市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制定了《铁法市实施〈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细则》、《铁法市土地储备暂行规定》、《铁法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 “铁法市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02年8月在国土资源局建立了“调兵山市土地交易市场”,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实行公开交易。2004年,我市成立了“城市资产运营领导小组”。今年以来,对轻工街市场、调兵山市场等地的成功运作,有力地吸收了大量城市建设资金。1998年到现在,我市共挂牌出让国有土地17宗,收取土地纯收益3800余万元。

2、城市无形资产运营方面

市城市无形资产运营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方面,户外广告牌匾。我市成立了户外广告牌匾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户外广告牌匾管理办法》和《户外关高牌匾招投标实施办法》。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向外省市扩展,目前已有几个准备投资设立户外广告牌匾的商家(华惠广告公司、顺峰公司等)。调兵山大街、仿古街、铁秀路等街路和立交桥两侧已经设立了多种类型的户外广告牌匾。另一方面,公用事业改革。我市公用事业改革的对象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交通、供水、供热等。1999年,通过招商引资引来黑龙江鸡西客商投资城市客运,成立了调兵山市客运公司;对供热、供水公司的改革主要是实行企业化管理;自2004年起,我市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同时寻求合作伙伴,共筹资7000余万元开始建设我省县级城市中的首家污水处理厂,目前土建工程已经结束,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2000年,为了净化市容市貌,保证交通安全,我市对三轮车进行了清理整顿,共取缔人力三轮车600余台、机动三轮车(客运)400余台。同时,对出租车市场进行了整顿,将原来的零乱经营改为集约式经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富士公司,后又成立了通达公司和天兴公司,对出租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并且实施总量控制,目前全市共有出租车680台,每年交纳费用50多万元。

3、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我市具有极其丰富的金文化资源,尽管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2002年我市成立旅游局,确定了旅游发展思路,在铁岭市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完成了旅游总体规划,重点风景区也都制定了开发建设规划。2000年以来,我市投入近亿元资金完成了兀术城、兀术阁、神龟亭等具有金代特色的旅游景点建设工程及明月禅寺、环山风景路建设工程,同时利用现有的铁煤集团现有的20台蒸汽机车资源,开发了蒸汽机车旅游项目。调兵山风景区2003年通过辽宁省旅游局专家组的考核,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蒸汽机车游览区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并成功地协办了两届蒸汽机车国际旅游节。兀术城作为“辽金四大古建”之一,成为2004年东亚旅游博览会辽北地区主要代表景点之一。2003年全市旅游总收入6744万元,200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7697万元,比2003年增长了14.13%。

4、城市载体运营方面

2002年我市在城区北面建成了2.96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园区,投资1185.3万元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起步区1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 “五通一平”(道路通、供水通、供电通、排水通、通讯通、场地平)。同时,制订了工业园区专项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地资金进入。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14家,资产总金额达9亿元人民币,计划明年5月前达到40家企业。鉴于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为了更好地运营城市资产,今年10月末,我市又在城南拿出1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城南工业园区,其中开发区起步区占地5.6平方公里,建成后将主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计划开通中央大街南段和新梨公路两侧,建立工业走廊。

二、存在的问题

1、市、矿两个土地运营并存。我市目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收购、统一供地。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市国有土地大都掌握在铁煤集团手中,而且这部分土地有许多黄金地段,铁煤集团的开发利用(游泳馆、万福源超市等)属改变土地用途。从城市建设改善角度来讲,铁煤集团的建设的确推动了我市的城市建设步伐,改善了城市总体

环境。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铁煤集团掌握相当存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自行处置使用,对我市土地使用权市场激活、发展又起到相对抑制的作用。从住宅、商业开发,铁煤集团每年都利用其存量土地在建设,要使其纳入全市土地市场整体运营具有相当大阻力。

2、对土地资产运营的研究不够。比如土地市场运作缺乏规划,地块的选择有盲目性和随机性,何时向市场推出何地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或者论证经不起推敲;对土地的市场价格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非专业人士确定专业价格,不利于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房产隐型交易,必然带来土地的隐型交易,不利于土地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收购储备制度还不完善,由于缺乏资金,政府不能做到对所有的闲置土地全部收购。

3、金文化开发力度不够。近几年,我们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亿元资金,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硬件设施,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游人对“金文化”旅游的需求。景区内没有以“金文化”为核心的景点,而且至今没有一处城市标志性的雕塑,没有一处大型广场,仍不具备接待大型会议、举办大型会展和活动的能力,容留客人能力差,对外吸引力不强。一些大的旅游团和豪华团我市不敢接,大多数游客当天游完当天走,造成调兵山市旅游综合效益难以提升。

4、无形资产开发滞后。现在只局限于户外广告牌匾,虽然调兵山市的户外广告牌匾运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调兵山本身城市的发展有不协调之处。调兵山市城市整洁,“七张名片”聚于一身,而且正向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迈进,与之相比,城区广告牌匾就不能充分体现时代性,不能适应人们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上缺少创新,在广告牌匾的设计上样式单一,只是为做牌匾而做牌匾,缺少功能上的多样。其他的无形资产我们开发利用还不够,例如街路、桥梁的冠名权等,还没有充分开发和利用。

三、几点建议

1、规划先行,确保资产高水准经营。经营是个系统工程,以一整套程序作保障,特别在经营城市上,规划要先行。一是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要先行,我市地方经济规划是以煤炭资源发展为主,侧重发展建材、食品加工及轻纺等工业,我们必须依据这一发展规划实行科学供地。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先行,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经省政府批准、带有法律性、强制性的规划,因此城市发展、经营城市资产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做到政府垄断一级土地市场,实现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确保土地收益不再流失。经营性用地必须实行招拍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三是城市发展建设规划要先行,在调兵山市区内,不论上什么项目建什么样的企业,都必须符合城市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否则不能供地。加快实施“两部”、“三线”的经营战略。“两部”即中心城区的南部和西部,南部是我市城市发展的预留区,区位及相关条件较好,可进行一定规模的商住、无污染的工业企业开发利用。西部属山区,环境较为优美,应重点搞好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开发,从而提升城市的品位。“三线”即沈环线、新梨线和仿古街沿线。这“三线”不论是存量的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建设用地都相对较多。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以“新梨线”附近的工业园区为中心,公路两侧为延长带,进行工业带开发。我们认为还应在“沈环线”两侧建设高新农业产业开发带,提升调兵山市农业产业形象。仿古街沿线是商贾云集之地,应通过二次开发,将建安处南门到仿古街南口进行整合,甚至可包括“轻工街”两侧铁煤职工住宅一并考虑,按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综合开发,这样则可使城市黄金地段的土地资产效益最大化。

2、建立组织,统一负责资产运营。城市资产运营涉及方面较多,各自为政必然导致城市资产效益的“缩水”。从全国各地的情况来看,政府作为资产运营的主体,还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城市资产运营管理机构,负责城市资产运营的研究、情报的收集、运营的规划,增强城市资产运营的前瞻性、预见性,提高城市资产运营的整体水平。

3、完善土地市场,盘活闲置地块。对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而闲置的土地,要依法收回,重新出让。加强对改制、破产企业占用地的管理,凡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具体办法是先收回土地使用权,然后办理转让。实施土地置换,实现土地增值。政府可通过土地置换予以合理补偿的方式,将城区内占用黄金地段的企事业单位迁至其它地段或中心城外,特别是对铁煤集团,我们有过与其成功置换的例子,要持积极合作的态度与铁煤集团协调,腾出黄金地段招标拍卖,这样既可实现土地增值,又可以做到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双赢。另外目前亟待开发利用的“来福大厦”、“百货大楼”虽然已由有关商业银行收回,但应从经营城市资产的角度考虑,与银行协商实行最低的价格、最好的优惠政策,盘活这两处以及类似的存量国有资产。

4、创新工作,加快无形资产的开发。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无形资产开发的重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对户外广告牌匾进行监察、管理、处罚,保证广大广告商和经销商利益的同时,应该创新工作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与广大商家去沟通和协商,让广大商家真正认识到户外广告牌匾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并设计一些样式新颖、独特的灯箱式小型广告牌匾,可以带有一些其他功能的,比如,可以供市民坐下休息的等等。还可以结合街道的特点,增加一些新颖独特的户外广告牌匾。应该加大对道路、桥梁冠名权的宣传力度,加强城市品牌建设,通过提高软、硬环境建设水平,树立“辽北明珠”的城市形象。

5、加强城市功能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上,把“大旅游”思想贯穿其中。对现有的宾馆酒店加强指导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尽快修建一所四星级酒店,提升我市接待能力。积极建设我市旅游规划中的六大部分,即三主三辅(三主:“金文化”旅游、佛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三辅:工业观光旅游、都市农业旅游、城市风光旅游),致力于打造“金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开发我市的锁龙沟旅游项目,努力解决我市旅游景点单一

问题。尽快在短期内拿出我市一条旅游精品线路,使我市的旅游市场活起来。

上一篇:镇党委七一党建工作会议讲话下一篇:软件专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