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社

2024-04-28

音乐社(通用6篇)

篇1:音乐社

张家港职教中心分贝音乐社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社团的性质

张家港职教中心分贝音乐社是一个开展艺术实践和展现个人才华的学生性质的艺术团体。第二条:社团活动宗旨 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反映当代学生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校园主流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人文气氛,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进行美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情操。3 提高学生个人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建立一支文艺骨干队伍,使校园整体文化活动上层次、上水平,创造文艺精英,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配合学校老师举办各种大小类型文艺活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第三条: 社团的任务 训练及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水平。排练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营造学校艺术氛围,活跃校园文化生活。3 积极参与和策划学校重大文艺演出及其他艺术活动。认真组织、完成校内重大演出任务,代表学校参加相关的文艺汇演和比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临时任务。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社团下设演唱组.舞蹈组.器乐组,主持组四个文艺分队。第五条:社团设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负责艺术团全面工作;各分组设组长各一名,负责本组日常训练及成员管理。第六条:社团社长、副社长及各分组组长为本社团的骨干成员,并组成社团常委会。第七条:每学年末将通过选举,重新选出社长,副社长,各分组组长。第三章 职能

第八条:组织机构的职能 社 长:处理社团重大事务,负责社团具体工作。副社长:协助社长处理社内重大事务,负责社团各项具体工作 3 组 长:协助社长、副社长开展工作,并负责本组的日常训练及成员管理。4 常委会:全面负责社团内部重大事务的决定。具体工作包括:日常训练和演出的组织安排;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本社团章程的修改制定;听取并认真处理成员的意见。以上决策报校团委批准。5 歌曲组:负责歌曲编排、训练及歌曲演出;提倡歌曲创作;要求成员对声乐有一定的了解,有音乐特长,适合登台演出并有很好的协作能力。6 舞蹈组:负责舞蹈的编排、训练及舞蹈演出;提倡舞蹈创作;要求成员身体素质好,对舞蹈有一定的了解,并有很好的协作能力。7 器乐组:负责器乐的编排、训练及器乐演出;提倡器乐创作;要求成员具有一定的器乐特长或基础,适合登台演出并有很好的协作能力。8 主持组:负责各次文艺汇演的主持工作;要求成员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第四章 成员管理 第九条:成员条件 1 所有在校学生; 觉悟高,自觉遵守社团各项规章制度; 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具有奉献精神,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 4 刻苦努力,表现良好。第十条:成员录用 成员录用的原则是:自愿报名、面试考核、择优录用; 每学年新生进校后招聘新成员,经考核合格后,填写成员登记表后方可成为社团成员。每学年结束前对社团成员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成员权利 参加训练和接受培训的权利; 2 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3 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4 有自由选择多种团体的权利。第十二条:成员的义务 团员有遵守本团章程,按时参加本社训练,演出,执行本社决议,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本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本社利益的义务。2 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有特殊情况必须提前请假。积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维护社团的声誉。4 为社团作宣传,吸纳新成员。退出社团,需向社团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第五章:

第十三条:考核制度 社长、副社长业绩由校团委考核,各队组组长业绩将由社长评估。2 社长有对下辖干部聘任的建议权,对违反纪律,不守社规的社员社团负责人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违纪屡教不改或者犯错误性质严重者应由艺术团全体干部会议讨论并形成除名决议后方可上报团委批准执行。3 本社对社员建立档案,对活动参加情况和其他方面的表现予以记载,每学年末评出优秀团员,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附则:

第十四条 本章程的修改由音乐社团常委会讨论,经校团委审查后实施。第十五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第十六条 本章程解释权音乐社团常委会。

成员

姓名:陆洋 班级:机电093 联系方式:*** 机电工程部学生会主席,曾参加过校内外多次文艺表演和比赛,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组织过多次校内文艺汇演,对文艺及组织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姓名:徐广义 班级:机电094 联系方式:*** 机电工程部综合部部长,曾组织并参加过部内多次征文比赛,对于组织及写作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也曾多次安排并训练过部内文艺汇演的主持人,对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姓名:谭庚 班级:机电112 联系方式:*** 机电工程部文艺部成员,曾组织并参加过部内多次文艺演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表演能力,对音乐及文艺组织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篇2:音乐社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社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社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和两位老师负责合唱社团的训练工作,合唱社团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合唱队的组建

合唱对学生的整体要求较高,需要在学生具备较好的乐感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合唱社团经过学生自主报名和选拔后,吸收的队员是乐感、音准等相对较好,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共90人。这样的操作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唱队的训练

合唱队每周二、五训练,除了特殊情况,都正常训练,本学期共训练35次。在每一次进入正式的合唱训练前,我们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为合唱教学打好基础。

1、呼吸训练

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①舒起练习。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②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将气呼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

2、发声训练

刚入合唱团的学生都未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白”而“扁”,气吸浅,位置低,口腔打不开,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尽快统一声音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

在发声训练中注意了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才进行合唱训练。

3、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演唱时不急于填词,要求学生除音高、节奏唱准外,还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演唱,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旋律掌握后,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

4、歌曲的艺术处理

掌握了歌曲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们及时的作艺术处理。经过处理合唱队声音的整齐、统一、和谐,恰当的表现了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每个队员都能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

一学期下来,经过老师和队员的努力、合作,合唱社团的训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9月25日,合唱社团参与了郑州市“童心向党”合唱比赛,并受到市领导的一致好评。经过层层选拔,合唱歌曲《光荣与梦想》、《美丽的中国梦》从七十多个节目脱颖而出,在12月31日的荥阳市教体系统师生直通春晚节目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下个学期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合唱社团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合唱社团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以发展更多的队员,壮大我们的合唱队伍!

音乐社工作总结2

时间如梭,岁月如歌。半年的时光仿佛转瞬即逝,在这半年的光阴里,青竹音乐社在发展中有辛酸,也有甘甜;有崎岖坎坷,也有大步向前。按照学社联的要求和精神我们积极开展协会活动,加强社团内部建设,在社团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开展了社团活动,掀起了同学的音乐热情,同时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使社团成员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现在回首社团走过的道路,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开展工作有如下原因:

1.要归功于老师的殷切指导,学社联的热心关怀。

任何一级组织在发展中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我们亦不例外,在这半年的发展中没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没有学社联的关怀指导,对于当初工作经验还很欠缺的我们来说是很难迈步向前的。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正常的开展,避免了很多的弯路,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的活动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在这里说声谢谢了!

2.社团成员的团结友爱、协作务实。

人们都说在社团事多、工作累,的确如此,一些活动的开展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这很容易造成疲劳心理和倦怠情绪,而我们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群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社团发展的人,并使之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创造了社团的累累硕果。特别是在下学期我们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正是靠这些人勇于拼搏、勇于探索的精神才成功,在活动的筹划时期为了让同学们积极参与,然后确定活动流程,写出详细、周密的活动宏观计划;在活动的开展期间,我们遵循活动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同时在保证大家在有章可寻的情况下,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有效的微观调整;并尽最大努力弥补缺点和失误;在活动完全结束之后,我们依然要回顾整个活动历程,认真总结,积累经验教训。

3.兄弟社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社团一家人”这是每一位社团成员值得骄傲的理念,每一个社团要想把活动办好,往往要靠其他社团的协助和支持,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浆开大船”,在我们办的活动中他们与我们积极配合,或是现场摄影、或是评委、或是嘉宾,这些无不给我们增添了光彩,因而是社团各协会共同打造了飞翔音乐社的成功。

诚然,青竹音乐社完全是有一群新人组合而成的,他就不可避免的在发展中显现出不成熟和许多问题,具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团组织机构混乱,具体表现为部中设部,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闲置、浪费。

2.在工作中分工不明确,造成在具体工作中没有程序性、系统性。

3.对会员积极性的调动力度不够,在工作中不论做什么都是由几位干事来完成,其他人在社团中无所事事,以致积极性减退直到退会

4.活动质量不高

5.活动从筹划到结束持续时间过长

6.协会例会走过场,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团的领导者必须作深刻的`检讨。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让死了的协会复生,也可以让一个鲜活的社团走向死亡”这虽然有些片面,但毕竟说明了一个协会领导者的重要作用,也许是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也许是由于积极性的减退,也许是能力的欠缺,总之社团出现问题,负责人有必须承担的责任。

然后:社团的其他成员不能给自己真正定位。有的成员加入青竹音乐社近一年了,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加入该社团,还有的成员加入该社团只是希望对自己的综合测评有所帮助,可以说真正为社团发展所想、所工作的成员不是很多。

上天不会赋予一个人所有的优点,一个社团也不可能没有不足之处,今天的总结,是对这近一年工作的全面回顾,同时把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供社团在以后的发展中参考,在实践中不断取精华去糟粕,把我们的社团建设好,发展好。

真心祝愿青竹音乐社。明天是个艳阳天,明天会更好!

音乐社工作总结3

我们音乐社团是去年组建的,本着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社团共有学生28人。在每周二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训练。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和努力,合唱社团团员们在老师正确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队员们都能用和谐、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的来进行演唱。在本学期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声乐训练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合唱训练中一般采用视唱法,分声部先后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

2、歌曲的艺术处理

篇3:音乐社

“天乐社”成立于2007年, 是“德云相声联盟”成员, 也是武汉目前唯一的民间曲艺社团。7年来, 每个周末的晚间, “天乐社”都会在武汉三镇的固定场所表演相声、评书、快板书、道情等曲艺。成立之初, “天乐社”曾栖身于汉口解放公园的夏冬生评书茶馆, 后因经费困难辗转到平湖门武昌区老龄委、司门口三国英雄火锅店、丁字桥人民公社大食堂。现今, “天乐社”落户于武昌长春观素菜馆, 同时在黄石工人文化宫也有固定演出。此外, “天乐社”近年还曾在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高校举办过专场, 并尝试用网络微相声作为传播新途径, 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楚天金报等地方主流媒体都作过相关报道。

“天乐社”的创始人徐永刚、韩嘉艺、李裕宏, 均为专业曲艺演员, 是曲坛名家的高足。徐永刚毕业于北方曲校———中国唯一一所培养曲艺人才的高等院校, 师从相声名家杨志刚;李裕宏是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的弟子;韩嘉艺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董铁良的徒弟。种种原因, 现仅徐永刚一人维持“天乐社”日常运作, 兼策划、司仪、演员, 同时负责带徒。“天乐社”目前有社员10余人, 客串演员20余人。另外, 一些曲坛朋友也常来助兴, 如郭德纲、曹云金、姜昆、何祚欢、陆鸣等诸多名角都曾在此献艺。尽管“天乐社”多次易址, 但观众群体一直维持在40—50人左右, 最多时曾达到150余人。

二、“天乐社”演出音乐人类学分析

1、表演内容

(1) 类型。目前, “天乐社”最主要的表演类型是相声, 其中以对口相声为多, 也有单口相声、群口相声。因而, “天乐社”也常被称为“天乐相声茶馆”。另外, 演出中偶尔会穿插湖北道情、快板书等其他曲种。

(2) 形式。从表演形式上看, “天乐社”的表演既有以说为主的, 也有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以唱为主的表演往往表演者自持乐器, 但乐器均以击节为主, 无旋律性伴奏乐器。另外, “天乐社”的表演还体现出较强的即兴性。即兴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为客串演员捧哏;另一种是根据现场观众的反映与要求的即兴表演, 或“翻头” (观众要求再来一段) 。与其他节目相比, 即兴的节目相对较短小。

(3) 题材。“天乐社”演出既有传统作品也有原创曲目。从网络上流传的“天乐社”微相声来看, 85%以上的作品均为原创, 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爱情生活、校园题材、戏曲模仿等。平时演出也是传统书目与原创书目平分秋色, 另有少量荤段子。其中, 周维老先生的湖北道情表演, 短小精悍, 均为自己创编的时事性小段。

2、表演群体

现今, 在校大学生是“天乐社”驻场演员的主体, 年龄在20—30岁之间。这些年轻的社员虽然并非来自高校艺术专业, 但在各自的学校里都是杰出的文艺骨干。他们既跟随徐永刚学艺也演出实践, “天乐社”的几次高校巡演都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促成的。在“天乐社”培养的社员中, 景宁、卢越是徐永刚最为得意的两位弟子。网络流传的“微相声”, 有近50%为他们担纲表演。社员中唯一的一位年长者是近85岁高龄的周维老先生。周老是我省四大曲种之一“湖北道情”的创始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曾是民众乐园里的“红角儿”, 只要身体允许, 他一直坚持在“天乐社”演出。除了驻场演员外, “天乐社”每次演出还会有一两位客串演员, 有时是外地来的同行朋友, 有时是转到其他曲艺茶馆或为生计转行的老“社员”。

3、经营运作

“天乐社”演出门票从开办之初一直坚持低价位。早期, 20元/位, 送茶一杯;现在, 30元/位, 茶水另点。不过, 目前“天乐社”与好几家团购网站都有合作, 观众大多于网上购票, 票价为19元。现场茶水平均在40元/杯, 小吃点心平均20元/份。但通过笔者观察, 另点茶点的观众极少。这样算来, “天乐社”平均每场演出收入仅千余元, 扣除给场地提供方30%的提成后, 余下仅够支付演员较低的工资。这也是“天乐社”五易社址, 驻场演员流动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4、观众参与

“天乐社”的观众数量一般在40~50人左右, 以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年人为主。观众可分为常客、参与客、过客三类。常客即并非第一次来观演的熟客, 约占总数量的20%。参与客即与“天乐社”有一定联系的个人或家庭, 可能会上台即兴表演, 占20%。另外一半是过客, 即第一次来观演且只来一次的观众。

三、“天乐社”发展的SWOT分析

1、S (Strength) ———优势

(1) 强烈的现场感、互动感。与电视网络媒体栏目和一般舞台曲艺演出相比, “天乐社”最大的优势是强烈的现场感与互动感。由于表演者与观者距离近, 观众很容易被“带入”表演者的情绪中, 与之产生共鸣;同时, 表演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观众对“笑料”的反映, 这些现场反映又反过来刺激着表演者的兴奋点与激情;此外, 演员的发挥状态与观众的现场需求也很容易被双方感知, 在这种“互动”下, 双方共同完成对作品的“三度创作”。在今年5月9日的演出中, 正是因为北方曲校校友卢志兴的到访, 两人共忆往昔校园学习生活, 加之观众的起哄, 社长徐永刚和弟子一口气演唱了以往较少表演的四种北方地区的曲艺:太平歌词、京东大鼓、京韵大鼓和单弦牌子曲的传统唱段《鹬蚌相争》、《重整河山待后生》等。

(2) 大武汉“码头文化”历史传统。“天乐社”的兴起, 唤起了老武汉人茶馆码头文化的记忆。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码头”。现代考古证明, 远在商代中期, 武汉就萌芽了城市。千百年来, 武汉的行政隶制虽分分合合, 但其主要功能仍然是水陆交通之枢纽, 商品集散之码头。至清初, 汉口成为四大名镇之一, 1858年, 汉口成为天津条约中的通商口岸。从此, 武汉的沿江两岸, 不但密布了自古以来的“土码头”, 而且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由洋人控制的“洋码头”。茶馆就是这种码头文化的衍生物。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武汉三镇的茶馆多达200家。据《中国曲艺志·湖北卷》中记载, 固定表演评书、善书等曲艺的著名茶馆至少有40余家以上。一天劳作之余, 到茶馆喝茶聊天, 听听南来北往的传奇故事, 是当时人们最为惬意的消遣方式之一。文化大革命后, 说书茶馆逐渐消失。“天乐社”的出现, 实际上是这一传统文化的再生。

2、W (Weakness) ———弱势

(1) 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目前, 从产业营运角度看, “天乐社”最大的不足是产业链松散, 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首先, 表演团队结构不合理, 稳定性不够。驻场演员以在校大学生为主, 年龄轻、艺龄短、表演内容较单一 (主要为相声) 。同时, 由于曲艺学习历时长, 这些大学生往往在较有起色的时候却因学业、毕业、工作等原因离开了“天乐社”, 仅有少数留下来。这种较频繁的演员更替, 对演出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 管理松散, 分工不明确。“天乐社”成立的初衷虽为艺术梦想, 但作为文化产业, 配套管理明显较混乱。徐永刚一人集教学、演出、管理、宣传、业务联系诸多事务于一身, 缺乏专门的管理策划人才, 社员们的潜能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 以至“天乐社”成立近7年, 仍仅能勉强维持, 无法扩大影响, 提高经济收益。再次, 观众群体未开发, 团队客流稀少。“天乐社”因频繁易址, 熟客的流失较大。目前以“猎奇”型过客客流为主, 未形成稳定的团队客流。

(2) 本土性不强。“地气”不足是“天乐社”第二个弱项。出生于天津的社长徐永刚骨子里就透出天津人的“贫”, 尽管在武汉生活了几十年, 仍一口纯正的京腔。从“天乐社”日常演出及网络微相声来看, 其教学主要围绕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曲艺———相声、太平歌词、天津快板等传统书目进行。原创作品也多以北方方言作为基本表现语言。但在实际演出过程中, 带有湖北地方方言特色的节目往往更能引起观众共鸣, 效果更好。如在今年5月9日的表演中, 宋超、钟豪的汉派方言相声就掀起了整场演出的高潮。南北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也是“天乐社”一直未能在武汉三镇风光红火起来, 成为江城市民的“精神食粮”的重要原因。

(3) 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落后。“天乐社”的弱势还体现在演出场所环境设施与配套服务上。因资金不足, “天乐社”一直未有固定的演出地点。近年来, 在徐永刚的协商努力下, “天乐社”与多家餐饮场所尝试过合作, 即食客用餐结束后另搭台演出。这样做虽节约了一定的成本, 但因餐馆环境较杂乱, 观演舞台气氛不足, 相关配套服务不到位, 也使得一些想获得较高服务质量的客源流失。

以现今栖身的“长春观”素菜馆为例, 除舞台较正规外, 观众席就是随意拼放的就餐大圆桌。桌上既无台号, 也无茶点服务清单, 客人主动询问后才知可到服务台点单, 添水也要客人到服务台, 无专人服务, 使得整个场子几乎无人另点茶点。所以, 若称“天乐社”为小剧场, 它却没有剧场舒适的观演环境;若说它是书茶馆, 又没有茶文化的氛围及闲谈咵天的社会功能。这种“两不像”直接制约了“天乐社”的发展。

3、O (Opportunity) ———机会

(1) 符合游客文化旅游的心理追求。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环境中, 工作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复杂、交通噪音等种种城市问题的出现, 使人们对单调乏味的城市生活越来越厌倦, 极力地要走向传统民间, 通过体验民族传统文化, 满足他们追溯传统, 释放压力, 重新找回古老传统中那份安静祥和的心理。正如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 (Mac Cannell) 所说的, “在这样的状况下, 现代人产生了对现代社会的“疏离感", 并且希望能逃避或摆脱这种‘疏离感’, 现代人相信或是幻想只有到远离都市、避开现代社会, 到前现代社会中才能寻回他们失落了的精神家园, 他们渴望到逝去的岁月和异文化中寻找‘真实’”。随着“文化旅游热”的升温, “天乐社”曲艺茶馆的形式吻合了都市人逃避这种“疏离感”的心理预期。

(2) 契合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需要。2001年, 我国申报的昆曲艺术成功被列入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真正引起国人的注意;2003年, 我国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6年, 我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至2014年7月, 湖北省文化厅已公布了四批近30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馆说书”民俗及“湖北道情”等曲艺形式作为上世纪武汉人重要的生活娱乐方式及艺术品种, 无疑是传承着老武汉人码头文化与市民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乐社”恰恰实现了该民俗文化与艺术品种的“活态”传承。

(3) 满足文化引领的精神文明建设需求。文化引领即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 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说唱艺术具有及时反映时政动态、开展宣传教育的优势。在过去重大历史政治事件中, 围绕时事政治, 曲艺工作者们改编创作的众多优秀作品都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 “天乐社”可以为这些新创编的当代题材作品提供展现的平台与舞台, 在观众反复观演, 创作者进一步修改后, 能够涌现一批优秀的新作品, 反过来推动湖北曲艺的发展。

4、T (Threat) ———威胁

(1) 武汉曲艺文化产业未形成气候。21世纪以来,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2年, 武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 (2012—2016) 》, 将演艺娱乐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产业。但从份额来看, 曲艺相关文化产业经营额占武汉文化产业总额的比重仍极低。武汉市说唱团是目前武汉乃至全省唯一的专业曲艺表演团体。除“天乐社”外, 武汉三镇几乎没有第二家民间曲艺社团。演出场所不固定, 演员团体与观众群体有待培养, 曲艺文化产业基本规模尚未形成。

(2) 现代多样化娱乐方式的冲击。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武汉唯一的专业曲艺表演团体———武汉市说唱团也转型几乎不唱传统曲艺了。多样化的娱乐选择以及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 对“天乐社”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若无法形成自身文化产业特色, 打造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品牌”, “天乐社”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四、“天乐社”发展对策

1、加强与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及非遗保护部门的联系, 寻求资金、政策、技术支持与引导

2011年, 由117家从事创意产业相关企业组成的武汉创意文化产业协会成立。协会的职责包括: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指导下, 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调查分析行业与企业发展情况, 维护会员利益和行业利益;搭建市场信息与技术交流的平台,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推广行业先进做法和经验,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间相互配合与合作, 发挥整体优势等。“天乐社”目前急需获得该类行业协会的有效指导, 趋长避短, 打造文化产业链。除了与此类创意文化产业协会加强沟通与联系, 获得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外, 说书茶馆作为武汉传统民俗, 也是湖北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工作范畴, 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指导可以为“天乐社”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另外, 周维老先生的湖北道情艺术也急需非遗保护部门的“抢救”。这不仅包括相关图文音像谱的全方位整理、记录, 也应包括湖北道情传承人的培养, 如在政策、资金上支持“社员”学艺传承。

2、与本土其他曲艺演艺团体或集群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打造本土特色文化旅游创意品牌

目前, “天乐社”演职人员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中年中坚力量短缺, 曲艺品种较单一, 且本土性不强, 较难引起江城老百姓的共鸣。事实上, 武汉很多本土传统曲艺传人、爱好者也在寻找艺术实践的舞台。如我省“湖北大鼓”国家级传承人张明智先生从2010年开始, 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张明智告别舞台师徒巡回演唱会”, 为湖北大鼓传人提供表演的舞台;“湖北大鼓”省级传承人付群刚也于2013年起开办“湖北大鼓”传习班, 向曲艺爱好者免费教授湖北大鼓。若能与这些湖北本土曲艺专业、业余人才建立联系, 积累演出资源, 不仅可以使“天乐社”的表演内容形式更丰富, 增加演出场次, 还能够突出本土特色, 打造独具一格的汉派品牌。

3、明确定位, 与本土旅行社合作, 形成较稳固的旅游消费团体, 改造演出环境

消费群体不稳定是“天乐社”发展的一大软肋。“过客”型观众占消费者主体。同时, 由于只在周四、周五有演出, 一定程度上也流失了一部分客源。“天乐社”应对自身表演团队与观众消费群体作深入的市场分析, 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说书茶馆。可与本土旅行社签订旅游协议, 通过与长春观等知名景点的配套旅游来保证较稳定的外地客源。同时, 鉴于目前观众多为有消费潜力的中年人群, 可通过改造演出环境, 提升配套服务来满足市民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

4、利用网络平台, 加强官网建设, 延续互动感

互动感、现场感强是“天乐社”拥有一定数量“常客”的重要原因。“天乐社”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投入官网建设, 通过充实内容板块 (增添艺人介绍, 节目预告, 网上购票, 网上商店等) , 与消费群体进行网络互动, 延续现场互动感。此外, 网络微相声也是一种效果不错的新型传播宣传方式。“天乐社”微相声从2011年起已在网络上发表28个作品, 作品平均时长3—5分钟, 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要求, 起到了较好的传播延续互动的效果。但2013年后, 随着主要演员徐文龙、景宁、卢越陆续离开“天乐社”, 微相声几乎没有再更新。“天乐社”可以继续利用微博、微信、微视平台获得更多关注, 并在高校“社员”中选拔专业人才负责网络平台的管理。

摘要:笔者以武汉民间曲艺社团———“天乐社”作为研究对象, 借鉴企业管理领域的SWOT战略分析方法探讨了“天乐社”在武汉当前社会环境中的优势与劣势, 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并通过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天乐社”在武汉文化旅游产业中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SWOT分析,曲艺,天乐社

参考文献

[1]杨红: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维护之典型范例———香港大众曲艺社的实地调查报告[J].中国音乐, 2005 (1) .

[2]万钟如:佛山地区民间曲艺社团“私伙局”文化研究[J].中国音乐学, 2005 (4) .

[3]洪霞:四川曲艺的根失状态与对策思考———对四川曲艺部分唱曲艺术及其相关曲种的调查报告[J].四川戏剧, 2006 (1) .

[4]杨海滨:苏南乡镇茶楼书场在苏州弹词传承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音乐, 2008 (2) .

[5]李丽丹:“在地化”与“在场化”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天津相声的传承语境分析为例[J].民族艺术, 2010 (4) .

[6]王敏:马街书会女性艺人的演艺活动研究———以河南坠子女艺人为例[J].四川戏剧, 2012 (2) .

篇4:音乐社

“独立”不只是音乐,也是一种行事的态度

“Indie是一种态度,是音乐人对于音乐创作的一种态度,推而广之,它同样也是听音乐的人对于音乐取舍的态度。我们听音乐或多或少都是在慢慢形成自己的音乐取向,形成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态度。”这段看似有些特立独行的话来自2011年常德一中独立音乐社的夏季宣传海报。秉承着这种独特的精神理念,独立音乐社(Indie Music Community)自2010年成立以来,吸纳了百余位音乐爱好者,举行了多场专场演唱会以及各种演出活动。

这个在常德市叱咤风云的高中生音乐社团由常德一中的在校学生组成和管理,尽管没有老师指导,但他们仍然在2012年获得了“湖南省优秀社团”的称号。

“它是摇滚乐和摇滚精神的一种延伸,但不仅仅局限于摇滚。”社团创办人刘雨斯解释独立音乐时说,“‘独立’是一种你想要它是什么,它就会是什么的状态。它是一个双关语,独立音乐可以囊括所有的音乐表演形式,而独立也是我们行事的一种态度。”

经常有人简单地称呼他们为“音乐社”,但在刘雨斯心中,“独立”和“音乐”这两个词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是Independent Music Club,请记住,我们是Indie Music Community。”IMC独立音乐社不是一个小小的社团俱乐部,而是一群高中独立音乐人的共同体。

把优秀的乐手组成优秀的乐队

创办独立音乐社源于学校的号召,常德一中在2010年决定增加学生社团。由于当时很多同学还不热衷于这种活动,刘雨斯就为班上填了一个音乐社,按要求,需要三个人共同发起,于是她又找了两个同学填上名字,就算是社团的创始人了。

而刘雨斯创办音乐社的初衷是受到漫画《轻音少女》的启发,漫画里四个人组成乐队成立社团。刘雨斯个人对乐队非常热衷,希望有一个好的环境能把优秀的乐手集结起来,组成优秀的乐队,而成立一个音乐社团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当初刘雨斯对社团的期望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周都能有活动课,推广独立音乐与独立精神,能组织社员一起学习音乐和乐器。但让刘雨斯没想到的是,后来社团能发展到以演出为重心,这也算不违初衷了。

然而社团创立时竟被学校拒绝了,原因是和学校的另一个由老师组织的古典乐团性质冲突。于是,刘雨斯将社团名称改为“现代音乐社”,以示与古典乐团区分开。经过反复斟酌,社团名称最终敲定为“独立音乐社”。

把耳朵叫醒,来听我们的演唱会吧

其实全国各地自己组建乐队的高中生并不少,只是独立音乐社并不满足于自娱自乐,他们想要把乐队和歌手真正集结起来,办一场展示自己的演唱会。

“给我束烟花,还你一个夜晚的绽放;给我个目光,点燃我尚未自醒的灵魂;给我阵掌声,让我以梦为马驰行到天亮;给我个梦,让我把你的耳朵叫醒。让我站上那舞台,至始自终为聆听的你歌唱。”这是独立音乐社两周年演唱会“把耳朵叫醒”的宣传语。

社团的第一次周年演唱会源于刘雨斯和同为社长的肖焱睿一个很小的念头,经过放大就渐渐成型了,最后决定放手去做。怀揣着对音乐的无限热情,刘雨斯和肖焱睿开始对演唱会进行全盘策划,组织排练、敲定演出细节,然后与学校接洽,最后做一些赞助的跟进以及现场演出设备的准备。

想象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首先是排练场地的不确定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他们差不多跑遍了整个常德市的琴行,占用了学校每一个可能的地方。敲敲打打的确扰民,这使得他们在排练过程中时不时地遭到管理老师的呵斥。刘雨斯最大的心愿就是以后独立音乐社的下属乐队在排练时不再像他们那样东奔西走地受苦,但这只能留给以后的社员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了。

第二次办演唱会,虽说有了一定的经验,活动经费依然是最让他们头疼的问题。第一次演唱会尽管大大小小地拉了不少赞助,但最后音箱租赁的费用基本上还是由社员们自己垫付的。好在第二次办演唱会时,有了校方的大力支持,他们得到了学校提供的场地、灯光和音箱等基本设施。至于其他费用,就得靠社团里那些人脉广布、善于沟通的公关人才大显身手了。

拉赞助的重担理所当然地落在了第二任社长张哲恺和刘雪融的肩上,整个过程充满艰辛。“记得有一次,我跟刘雪融两个人去了某家KTV,给那里的工作人员递上策划书之后,我们就满心欢喜地回家等待答复。可是一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过去了,演唱会日期逐渐临近,回复的电话左等右等都不来。我和刘雪融再次登门,得到的消息却是策划书早就被打下来了。这件事对我们两个平日里呼风唤雨的社长打击很大,后面去拉赞助时也更加谦卑,最后好不容易才落实了三家赞助商。”谈起这段经历,张哲恺记忆犹新,感慨连连。

还有一个关于赞助商的意外就发生在演唱会开始的几小时前,由于张哲恺在接洽时出了一点问题,赞助商临时变卦,不仅二十几位歌手的造型没个准信,主持人的服装也被告知拒绝提供。张哲恺略显后怕地说:“当时我就觉得完了,演出要砸了。”但在最初的慌乱过后,他和刘雪融慢慢冷静下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第二套方案解决演职人员的造型。虽然在观众眼里一切都很正常,察觉不到任何异样,但张哲恺还是遗憾地认为,由于采用的是应急预案,演出效果多少受到了影响。

沉醉在曼妙音乐中的美好时光

第二次周年演唱会开场前一两个星期,同学们就不惜为拿到正式的入场券“拉关系、走后门”,与此同时,校园黑板上张贴的海报、微博上的宣传造势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演出地是学校的一个讲堂,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开场前,有专人出售荧光棒,演出过程中不时穿插着微博互动与抽奖环节。台上的乐手纵情表演,大屏幕上不断有歌词实时滚动,连贵重古典的三角钢琴也被搬入了现场。此时,我们已不难想象那炫目的灯光、帅气的鼓手、贝司的轰鸣以及沉醉在曼妙音乐中的美好时光了。

刘雨斯说,她是一个不会紧张的人,上舞台之前才匆忙地吃完饭、化完妆,“刚刚一进会场就被欢呼声笼罩,当时更多的是激动和亢奋吧。接着是调音时间,现场的人仍然很活跃。正式开始之后,我顾不上紧张,更多的是关注怎么调整自己的声音状态,越到后面越是能找到状态,所以我也算是享受舞台吧。”

张哲恺反倒是特别紧张,甚至认为像他这样怯场的人只适合做幕后工作。“虽然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上了,但一上场就跑调走音,多亏搭档把我拉了回来。”他说,“我心里满是后悔,以后这种场合可不能再紧张了。”

“每一首歌都必须有亮点,一定要有吸引人的地方!”这是专门负责乐队排练的刘雪融对于选择表演曲目的标准。既然叫“独立音乐社”,凸显独立音乐理念的歌曲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张哲恺眼里,大多数独立音乐人都不太出名,所以第一次周年演唱会,除非是独立音乐发烧友,对观众来说,有些歌曲还是颇显冷门。到第二次周年演唱会时,他们的表演曲目则大众化了许多,除了五月天、苏打绿、陈绮贞等大热的独立音乐人的歌曲,还有许多经典老歌也被倾情演绎。在两次演唱会中,刘雨斯都演唱了《呼吸微弱的夏天》等颇受欢迎的原创作品。

歌手固然耀眼,但乐队伴奏同样是不能忽视的主角。在演绎苏打绿的《城市》时,钢琴手肖焱睿和大提琴手蔡心翼完美配合,令不少观众直呼简直就是原版。来自Faye乐队的吉他手曾馨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除了为自己的乐队伴奏,还整场不停歇地照顾其他歌手。瘦弱的身材,大黑框眼镜加上一袭长发,颇具文艺气息的曾馨怡在张哲恺眼中是最肯干的社员:“记得演唱会前,我好几次去排练室,看到她都是一个人在练琴,体育课排练、放学排练,经常如此。如果不是吉他社要她去接任社长,我们怎么能舍得这块好材料。”

在社员心中,周年演唱会还是很不成熟的表演,有很多瑕疵和遗憾,但无论如何,看到整个现场有四百多观众,这已经令他们感动万分了。

“演出其实是一种很汇聚情绪的东西,就像戏曲的高潮,总会有大幕落下的时候。所以演出结束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完成了,然后是遗憾,希望创造下一次更完美的表演。”正如刘雨斯所说,美好的回忆是大家一起创造的,那首《无与伦比的美丽》很适合描述这种经历。

玩社团只是高中生活的一部分

要让独立音乐社继续发光发热,社团未来的发展问题自然不可回避。由于社员在进入高三后就不再参与社团活动,所以社员的更新换代尤其是社长的选拔接任是每年都要完成的任务。

独立音乐社有着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理念,对于如何呵护好“独立”这颗精神种子,刘雨斯自然最有发言权:“关于独立音乐社的发展,我最希望的就是不违初衷。我希望探求一种好的表演模式,推广独立音乐,在大家自娱自乐的同时也能感染更多的人。我们要以独立音乐人自居,要追求高水平的表演,决不能粗制滥造。当然,我也希望IMC能够收获更多的荣誉,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音乐创作本身。”

在社团管理方面,身经百战的张哲恺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他认为以后的社团运作一定要规范化、责任化,不能什么事情都是社长去冲锋陷阵,应该分摊任务给社团里的每一个人,提高办事效率。对于下一任的社长设置,他也是吸取教训,安排了两正两副。

作为一个团队,社员们的意见有分歧是难免的事,而最严重的一次差点导致社团分裂。那时社团刚刚完成新旧社长的交接,与张哲恺和刘雪融并肩作战的原本还有另外两位社长,但因为一些原因,他们退出社团,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张哲恺大度地前去祝贺,告诉他们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独立音乐社的大门永远向他们敞开。在刘雨斯眼中,张哲恺和刘雪融临危受命,已经是出乎意料的出色了。他们都认为,除了音乐本身,团结将是未来社团发展中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无法召集原班人马以及其他很多现实原因的阻碍,原定于2012年暑期进行的大规模表演计划最终还是夭折了。没有一场完美的谢幕演出,这让所有即将毕业的社员倍感遗憾。最后,刘雨斯承诺,尽力组织一场LIVE表演,算是对IMC毕业社员的交代。

作为前辈和过来人,张哲恺给很多同样做社团的高中生的建议是:“大家要牢记,玩社团只是高中生活的一部分,要把握好主次,高中生还是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刘雨斯则说:“做你想做的事情,并靠它博得掌声,这就是有意义的!”

做一个敢想敢做的追梦人

每一个团队都会有一个领头人物,没有这个人,就像是群龙无首。对于独立音乐社来说,刘雨斯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因为家里人都从事音乐工作的缘故,刘雨斯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对她而言,音乐只不过是惯性。五岁时,她玩玩闹闹地学小提琴无果,接着是二胡,再接着又是吉他,而走上音乐道路对她来说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进入高中,刘雨斯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愈加强烈,这也是她决定走上音乐道路的开始。不过,她很庆幸这个决定没有做得太早,不然她就不会待在常德一中,而是很有可能去音乐学院附中上学了。

独立音乐和原创总是连在一起,谈到原创,刘雨斯的回答让人颇感意外:“原创总是来源于自己情绪的宣泄吧,我不太喜欢‘原创’这样的字眼,要有质感的东西才能算得上好作品,而‘原创’被滥用了。”

对于自己以后的音乐道路,刘雨斯的规划很清晰:首先是要按部就班地学习基础课程,努力在大学的作曲系里争得一席之地,学业是她不变的重心;同时,她会坚持独立音乐,做独立乐队,在音乐学院里找到好的伙伴,成为长久的合作者。她也希望能够进入音乐节,进入独立音乐圈,在专业场合做更多的Live表演。“总之,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是做有质感的音乐。”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独立音乐人的个性。

除了音乐,刘雨斯也爱好写作,而且她的写作态度和音乐态度如出一辙,她讨厌八股文式的写作,高三为了高考而进行的作文模式练习,她表示很讨厌。

篇5:音乐社计划书

社团的意义:

音乐是很广泛的一项兴趣爱好。在丰富各同学的课余生活外。还可以组织成乐队或团队。参加学校的校庆活动和五四青年文艺汇演等活动、也可以以学校的名义去参加校外或其他学校的的音乐活动。进而推进学校和社团的名声。让各个的地方的爱好者慕名而来。

社团的活动:

当社团在初步成立后。我们会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开展音乐活动。私立活动。或者参加学校的活动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枫洋农校的名义去其他校或者是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区参加一些地方开设的正规活动等。

社团的组织机构:

(一)社员大会是本社团的最高权利机构,社员大会在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以上。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出席。

社员大会主要的权利:

1、通过、修改或废除社团的规章制度

2、审查成员、对成员开除社籍的处分

3、成立社团执委会的成员

本社团由社员大会提名、选举产生执委会,并作为社团的最最高领导机构和决策机构。执委会包括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宣传部、组织部、档案部、策划部,各部部长一名。执委会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执委会每届任期一年。由社长召集定期开例会,商议讨论本社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社长及部门产生办法:社长需在本社团内有较大影响。对各部门有一定的了解和管理能力。社长是社员大会的执行者,本社团第一任社长由本社团创始人担任,副社长由社长推荐:后人社长由前任社长提名下届社长后选人,然后由全体社员投票选产生。副社长遵循同样的原则。对于表现突出,贡献较大者可经执委会提名。全体社员投票以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如果社长无故缺席两次正常会议,其他执委会有权提出罢免。各部长的产生由执委会提名,全体社员投票产生。若部长无故缺席两次例会,对社团工作敷衍行事,部负责的,执委会有权对其提出罢免。

以上便是对社团总体计划。还望学校各领导批准并采纳。

篇6:支点音乐社经费申请

一、活动背景

大学课余时间较为充足,适合同学们学有所长学有所专,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本社团成立宗旨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素养,提高审美品位。

二、活动目的

进行课外拓展活动,发掘同学的音乐兴趣爱好,并促进合作精神,排练出具有师院特色的活动。

三、经费预算

1、吉他授课:80元/节,预计四月份3节,五月份2节,总计400元

2、器乐租借:150元/件/30天,准备借古筝,小提琴,总计300

3、荣誉证书(绒面)5元/张*2=10元 综上,总计710元。

四、经费用途

支点音乐社活动主攻是将有器乐特长和声乐特长的同学进行组合,预计是3~4人一个节目,后期如果条件成熟,吉他学习小有所成,也可以在班级风采大赛中一显身手。荣誉证书打算颁给聘请来的吉他老师和一直坚持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

五、活动预期

上一篇:爱在中秋作文500字下一篇:白蛇传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