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的博士论文提纲

2024-04-28

经济思想的博士论文提纲(精选8篇)

篇1:经济思想的博士论文提纲

目 录

摘要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维特经济思想形成

第一节 成长环境对维特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家族层面的影响

二、社会角色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 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对维特经济思想的影响

一、李斯特的经济理论概述

二、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对维特的影响

第三节 维特的经济学观点

第二章 19 世纪 80 年代沙皇政府的政策

第一节 社会、政治和经济政策

一、社会环境、政治进程

二、经济政策实施机关的变迁

三、经济政策的社会效果

第二节 维特担任财政大臣前的俄国财政状况

一、姆·赫·赖滕时期

二、尼·赫·本格时期

三、伊·阿·维什涅格拉德茨基时期

第三章 维特的经济政策

第一节 维特的财政政策

一、维特时代国家的财政状况

二、维特推行的税收政策

三、财政支出政策

第二节 国债政策

一、吸引外资

二、俄国的债务管理问题

第三节 维特的金融政策

一、货币改革政策

二、银行体制与信贷

第四节 商业政策

一、商业状况

二、贸易政策的措施-保护关税

三、贸易政策的评价

第四章 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对俄国工业的影响

一、国家干预力度加强

二、大力发展国有经济

三、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节 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状况—1861 年改革后的农业经济

二、服务于工业的农业经济

第五章 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评价

第一节 维特经济思想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维特经济思想的阶级性

二、维特的经济思想的时代性

三、维特经济思想与其政治思想的矛盾性

第二节 对维特经济政策的评价

一、实施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

二、维特经济政策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结 论

参考文献

篇2:经济思想的博士论文提纲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四、论文形成的主要观点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背景知识(研究准备)

第一节 效率基本理论回顾及评述

一、效率的定义

二、效率的影响因素:回顾、分析与归纳

三、效率的评价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第二节 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现实形态

一、微观经济组织的界定

二、我国现有微观经济组织的分类

三、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现实形态

第三节 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以制度为主线的(微观经济组织)效率分析

二、本论文效率分析的几个层面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效率演化

第一节 国有企业基本问题解读

一、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

二、国有企业的现实功能与作用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状况及解析

一、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基本判断

二、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篇3:经济思想的博士论文提纲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契约论思想

契约精神是西方社会的主流精神, 契约论思想在当今的西方社会政治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古代传统契约理论不断进行批判, 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他的契约思想。梳理马克思早期的思想, 对于科学地认识与评价马克思的契约思想乃至他的哲学思想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博士论文》契约思想的主要来源

早在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城邦正义等思想, 就已经带有契约论思想的启蒙意义。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 提出了交换正义的概念。伊壁鸠鲁则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观点, 显现出契约思想的早期萌芽, 被认为是马克思契约思想的主要来源。

伊壁鸠鲁认为国家和社会具有契约性。远古时期人们如同动物一般, 自私自利, 即使在人类社会形成后, 人类仍然保留了自私自利的动机。因此, 社会存在是必要的, 主要因为:首先,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 君主制与民主制社会起到了保护人的作用, 如果取消了法律, 人类就要退回到原始的生存状态当中;其次, 从个人生存的角度出发, 只有将原子式的个人联合起来, 才能防他人的伤害。伊壁鸠鲁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和智者的启蒙思想, 进而阐述:世界不是理性或神的产物, 而是自然和偶然的产物;法律不是自然创造的, 而是人创造的;同样, 美德也不是人天生具备的, 需要通过教育才能获得。因此, 只有依靠契约才能组成社会, 契约关系促成了人、社会和国家的生成。

伊壁鸠鲁认为人际关系也具有契约性。家庭是沟通人与社会的桥梁, 人际关系出于本能的动机, 而家庭外部的人际关系则出于互利的动机。因此, 人际关系并非出自于本能的道德动机, 而是出自于利己的功利性动机, 同样是一种契约。

卢克莱修对伊壁鸠鲁的思想作了进一步论述, 着重探讨了国家的契约性。私有财产的出现, 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和无政府状态, 进而导致了法制国家的出现。一般性的契约不能够充分保证人的安全, 国家才是契约的最高形式, 建立法制国家是契约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传统契约思想对《博士论文》的影响

十七、十八世纪, 以霍布斯、卢梭、洛克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都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论述了社会契约思想。以社会契约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思想的胜利, 被看作是“纯思想的胜利”。而马克思在深入批判传统思想的基础上, 深刻阐发了国家权力来源于市民社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契约观, 把契约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 实现了对传统社会契约论的超越。

1、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

人是一种处于自然状态之中的自然物, 人们之间的状态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权利, 人与人之间就必须订立契约, 要求把契约者的权利转让给另外一个人或者一群人, 由他们代为行使, 于是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 人类就进入了人类社会, 进而产生了国家、政府和法律。契约的订立, 为国家和政府披上了合法性的外衣。霍布斯第一次用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理性说明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为民主国家的构造奠定了较早的理论基础。

2、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

洛克的契约思想基础是一种和平自由的状态。订立社会契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财产纷争、避免矛盾冲突。霍布斯主张把契约者的所有权利转让给另外的一个人或一群人, 而洛克则主张, 订立社会契约时只转让财产权的判决权和执行权, 其它的一切权利都不可转让。契约对任何人都具有约束力, 出让权利的普通民众和接受转让权利的公共代理人都要接受契约的限制, 人民有权推翻暴君。“三权分离”的思想对西方民主政治社会影响深远。

3、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

在卢梭看来, 社会契约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的本质是公意与主权在民。公意是社会状态下对个人自由的保障, 人们通过公意联合组成国家。公意是社会契约的基础。在民主国家里, 公民是国家的权力主人, 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并为“公意”所左右。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建构起了他的民主政治思想。

三、《博士论文》的契约论思想分析

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思想作了比较:德谟克利特认为, 原子是构成世界的物质实体, 垂直运动是原子唯一的运动形式;而伊壁鸠鲁颠覆了这一理论, 引入了偏斜运动和排斥运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 排斥是伊壁鸠鲁契约理论的核心, 而德谟克利特把同性相吸看作原子理论建立的基础, 不承认排斥这种分离性的力量。原子依靠排斥具有了物质的属性, 个人要成为群体社会的一部分并维系存在, 同样需要这种“排斥”的约定。伊壁鸠鲁的原子排斥观点, 既是原子式的个人之间关系的表达, 又是自我意识思想的发挥。

马克思对原子的这种排斥关系作了进一步阐述:原子的排斥性应用到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 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契约, 在社会领域则表现为友谊。人与人之间出于私利而相互之间的防范, 是订立契约的前提。“政治社会依赖于一种契约和协议, 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用原子论说明契约关系就是:原子因彼此排斥而相互碰撞, 因相互碰撞而相互聚合, 这种排斥性, 既生动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更深刻地说明了国家也是契约的结果。

马克思总结认为, 古典社会契约论的前提, 即原子式的个人, 本身也来自于市民社会, 而并非来自于纯粹的自然状态。原子化的个人, 是十八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这种原子式的个人, 不是历史的结果, 而是历史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第20页。

篇4:不该出版的博士论文

事实如何?简述几点。

第一,作者引用《乐书》原文时所作断句-标点,错误百出。仅举一例。

“勇者,正直之德義者,刚克之德歌者,直已而陈德者也,非歌孰能保此勿失乎。”(见“博文”下篇第123页)这几句,原本意思很清楚:“勇者,正直之德;义者,刚克之德;歌者,直已而陈德者也。非歌,孰能保此勿失乎。”经作者如上标点,无法理解。足证作者并未读懂原文。“博文”中种种谬误多由此而生。(为省篇幅,不一一举例,下同。请参阅《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二期署名尚笃的《治学应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宗旨——读<陈旸及其乐书研究>》。这是一篇多年少见、有说服力的优秀书评。本短文就是为介绍尚笃一文而写)

第二,对一些古代名词术语作者显然不懂其含义(如“上庠”与“太学博士”, “文馆”与“秘书省正字”……),于是误读文本,曲解文义,妄加引申,有时把后事前移……导致结论没有可靠依据。

第三,对乐器的编列,《乐书》本无严格区分,书中有些文字并不是指乐器(或乐器品类),有些只是同物异名,等等。“博文”作者不明其义,概以不同乐器统计之。这样一种缺乏根据的“统计”,除误导读者之外,有何意义?

第四,“博文”对《乐书》的总体评价为何?作者竟全文照抄18世纪《四库提要》的文字1140余字,声称:“在此,仅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乐书的评价作为对《乐书》归宿探讨的结语。”这样的研究与前述的宣传语,相距多远,如此结论得来多么轻松,多么省事,多么令人惊叹啊!

面对如此粗制滥造“学术”专著,赫然列名书中的“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委员”、出版社“编审”,各起何种作用?各应担负怎样的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

七嘴八舌

篇5:博士学论文提纲

摘要 4-6

Abstract 6-8

1 绪论 12-29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7

1.1.1 “大而不倒”问题的处理 12-14

1.1.2 或有可转债的创新实践 14-15

1.1.3 选题意义 15-17

1.2 文献综述 17-24

1.2.1 或有可转债合约设计的相关研究 17-20

1.2.2 或有可转债定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20-24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4-29

1.3.1 研究内容 24-28

1.3.2 论文结构 28-29

2 理论基础 29-43

2.1 或有可转债概述 29-33

2.1.1 基本条款要素 29-31

2.1.2 运作流程 31-33

2.1.3 与传统可转债的主要区别 33

2.2 路径依赖原理 33-36

2.2.1 路径依赖概念 33-35

2.2.2 路径依赖原理在可转债条款设计中的应用 35-36

2.3 或有可转债定价拟应用的主要工具 36-43

2.3.1 二叉树模型 36-38

2.3.2 障碍期权定价公式 38-41

2.3.3 Jarrow-Turnbull模型 41-43

3 不含附加条款的或有可转债(CoCos)定价改进方法 43-56

3.1 问题的提出 43

3.2 基本假设 43-44

3.3 离散时间下的CoCos定价方法 44-48

3.4 连续时间下的CoCos定价方法 48-51

3.5 模拟分析 51-55

3.5.1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51-52

3.5.2 定价结果分析 52-53

3.5.3 参数敏感度分析 53-55

3.6 小结 55-56

4 含股权回购条款的或有可转债(SCCs)及其定价方法 56-69

4.1 问题的提出 56-57

4.2 SCCs合约的.运作机理 57-60

4.3 SCCs定价模型的构建 60-64

4.3.1 基本假设 60-61

4.3.2 SCCs定价模型 61-64

4.4 模拟分析 64-68

4.4.1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64-65

4.4.2 定价结果分析 65-66

4.4.3 参数敏感度分析 66-68

4.5 小结 68-69

5 含股权回售与赎回条款的或有可转债(SPCCs)及其定价方法 69-83

5.1 问题的提出 69-70

5.2 SPCCs合约的运作机理 70-71

5.3 SPCCs定价模型的构建 71-77

5.3.1 基本假设 71-72

5.3.2 SPCCs定价模型 72-77

5.4 模拟分析 77-82

5.4.1 数据来源与参数取值 77-78

5.4.2 定价结果分析 78-79

5.4.3 参数敏感度分析 79-82

5.5 小结 82-83

6 关键定价参数取值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以触发点为例 83-101

6.1 问题的提出 83

6.2 基本假设 83-85

6.3 不同触发点取值情形下的银行最优资本结构 85-92

6.3.1 含或有可转债的银行资本结构 85-86

6.3.2 不同触发点取值情形下的最优资本结构 86-92

6.4 具体影响分析 92-95

6.5 模拟与讨论 95-99

6.5.1 参数设置 95

6.5.2 模拟结果与分析 95-99

6.6 小结 99-101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107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01-103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03-105

7.3 研究展望 105-107

参考文献 107-115

附录A -Credit Suisse主要财务信息 115-117

附录A-1 Credit Suisse历年年报下载网址 115-116

附录A-2 实证涉及的Credit Suisse财务数据 116-117

附录B SCCs和SPCCs定价的Matlab程序 117-120

附录B-1 SCCs定价的Matlab程序 117-118

附录B-2 SPCCs定价的Matlab程序 118-120

附录C 股权价值最大化一阶必要条件推导过程 120-125

附录C-1 CoCos触发点取值情形1下的推导过程 120-121

附录C-2 CoCos触发点取值情形2和3下的推导过程 121-123

附录C-3 CoCos触发点取值情形4下的推导过程 123-12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25-127

致谢 127-129

篇6: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提纲

(仅供参考)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论文选题和

文献综述的评价;对论文主要工作和创造性成果的简要介绍;对作者掌握基础理

论和专门知识程度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评价;对论文的综合评价;对作者

在答辩中表现的评价及答辩委员会结论意见。决议撰写的参考提纲如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完成的题为的学位论文,选题(新颖/正确/适当)具有的理论意义和的实

用价值。

作者地归纳和评述了(大量的/一定量的)有关文献,地掌握

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对论文主要工作的简要介绍)

论文取得了下列创造性研究成果:

(1)

(2)

(3)

……

(以下可有两类选择)

选择1: 论文结构,叙述,分析,数据,结论。

答辩中作者(很好/较好)地回答了委员们提出的问题。答辩委员会认为,论文

达到了国家学位条例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说明作者(具有/基本具有)坚实

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基本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答辩委员会人投票,票赞成、票弃权、票反对。根

据投票结果,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同意)×××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同意其

毕业,并建议授予(工学、理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选择2:论文结构,叙述,分析,数据,结论。

答辩中作者未能很好地回答委员们提出的问题。答辩委员会认为,论文尚未达到

国家学位条例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且作者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还有

(欠缺/很大差距)。答辩委员会人投票,票赞成、票弃权、票

反对。根据投票结果,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认为)×××不能通过博士学位论文

篇7:城市经济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以阜新为例

二、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地区)是指因自然资源开发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或地区)。长期以来,这些城市和区域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型城市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规划和资源不断衰减等原因,开始出现“资源诅咒”现象,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诸如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维稳压力不断加大等问题愈发显着。

资源型城市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促使政府开始审视和推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从历史看,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是在工业化进程完成以后才出现了因资源衰竭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我国则是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就出现了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问题爆发的时间有所提前。问题凸显时间的提前使我国政府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上面临着更多困难,政府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又要投入相当大量的财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

研究目的及意义由于资源的演变规律以及缺乏统筹规划,我国众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薄弱、投资吸引力差、接续替代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国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起步较晚,转型资金也是在近年才开始投入,且数量不多,资金的瓶颈状态已成为现存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阻碍。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探索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融资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融资渠道多元化,特别是继续提高资源型城市投资的社会化程度,有效引导、调动和集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资,在保证公共财政对资源型城市供给的同时,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并存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和多种融资渠道的资源型城市资金投入机制,这也是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

三、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分类

1.资源型城市概念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并无统一的说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

在定义时,侧重于城市的资源开发,如郑伯红在其研究中指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

2.资源型城市分类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的分类方法,本文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一)以资源开采程度划分

根据资源的开采规模,进一步可细分为资源型未枯竭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顾名思义,资源枯竭型城市就是城市自然资源开采量几近枯竭或是已经枯竭,资源性产业对经济支撑作用已减弱或完全失去。随着对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加深,一些地区资源可采量逐渐减少,如云南东川、辽宁阜新这样的城市,当铜矿和煤炭资源可采量基本枯竭的情况下,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另外,针对森工型城市这一类特殊的资源型城市,由于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出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需要,森工型城市森林可采量大幅降低,对于该类型城市来说这是一种政策性枯竭,如黑龙江伊春、吉林白山这样的城市就是这种情况。资源未枯竭城市则是相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的,具体分析时一般不单列。

(二)以资源类型划分

根据资源的种类不同,资源型城市可进一步分为石油型城市、煤炭型城市、冶金型城市、森工型城市和其他城市五类。这里主要依据资源型城市主要矿产的类型来划分,对于复合型资源的城市,以矿产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最大份额的矿产类型进行划分。

四、研究目标、框架、创新与不足

1.研究目标本文拟通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态的、历史的、制度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现存以及可能的各个资金来源渠道的融资现状和能力,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的融资体制对融资的作用,并且尝试建立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及其效应的框架和模型,检测和评价我国现行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状况,从引入市场竞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思路,提出如何提高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运行效率、改善其运行效果、拓宽其渠道、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2. 研究框架本文从结构上分为七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章:引言,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并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界定和分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重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描述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重点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以阜新为例,采用计量的方法对其“十二五”时期的转型资金需求、供给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股票、债券、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等各个渠道资金供给情况,尤其对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发展现状及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总结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历史演进,并以阜新为例重点研究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第六章:国外资源型城市融资政策借鉴,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德、法、日、美4 个国家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转型融资典型,提出了一些共同的政策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七章: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通过前述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结果,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模式进行设计,设计市场化的融资路径,探讨满足转型资金需求的融资模式问题,并依据阜新市转型过程中融资的特点和问题,从政府、投资主体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

1.研究创新

首先,本文将研究主题选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融金方面,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体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如何系统地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融资体制。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涉及较少,因此对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贡献。

其次,本文利用计量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缺口进行测算,并且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现行融资机制及效应的分析、评价和计量检验,探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最后,本文有机融合财政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融资机制及其效应进行研究,提出完善融资机制的思路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学科都有所丰富。

2.研究不足

首先,本文提出的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的评价分析使用的现代计量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其次,在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中,受时间和研究水平的限制,对政府、市场、融资主体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融资实现跨越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论文提纲

目 录

中文摘要

目 录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分类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

1.2.2 资源型城市分类

1.3 研究目标、框架、创新与不足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创新

1.3.4 研究不足

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融资相关理论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经典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公共财政理论

2.1.3 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2.1.4 金融发展理论

2.1.5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简要评论

3. 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

3.1 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

3.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

3.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3.2.1 资源型城市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3.2.2 经济结构失衡缺乏发展后劲

3.2.3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2.4 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缺乏活力

3.2.5 偏远的区位特点导致吸引外来投资困难

3.2.6 失业人口较多导致就业压力大

3.2.7 地方财力不足难以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4.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

4.1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分析

4.1.1 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概况

4.1.2 阜新“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量预测

4.1.3 阜新转型资金需求预测结论

4.2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给分析

4.2.1 财政资金渠道

4.2.2 信贷资金渠道

4.2.3 利用外资渠道

4.2.4 资本市场

4.2.5 自筹及其他资金渠道

4.2.6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给渠道能力预测

4.3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

4.3.1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的统计性描述

4.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存在的原因分析

5.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现状及阻碍作用

5.1 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

5.2 融资体制运行效应分析

5.2.1 融资总量评价

5.2.2 融资渠道评价

5.2.3 融资结构评价

5.2.4 融资效果评价

5.2.5 融资体制运行效应实证分析

5.3 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

5.3.1 融资体制为资源型城市提供资金支持

5.3.2 融资体制可引导资金流向

5.3.3 融资体制能够保障资金效用发挥

5.4 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

5.4.1 融资环境欠佳,导致转型资金供给不足

5.4.2 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财政资金

5.4.3 市场缺位,融资主体融资能力差

5.4.4 管理不当,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

5.4.5 投资盲目,缺乏前期可行性研究

5.4.6 融资模式缺乏创新,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跑项目”

6.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借鉴

6.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经验

6.1.1 德国鲁尔

6.1.2 法国洛林

6.1.3 日本九州

6.1.4 美国休斯顿

6.2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2.1 政府主导,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持

6.2.2 市场运作,实现外商内资同时发展的引资战略

6.2.3 营造投资环境,为融资的发展创造良好空间

7. 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

7.1 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完善思路

7.1.1 融资主体市场化

7.1.2 融资项目市场化

7.1.3 融资条件市场化

7.1.4 融资工具市场化

7.2 政策建议

7.2.1 政府积极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

7.2.2 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保障转型资金的供给

7.2.3 促进融资主体多元化发展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篇8:经济思想的博士论文提纲

一、自然的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1932年,在苏联出版历史考证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它的第一部分第三卷是以德文原文出现并附以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无数学者研究马克思热。《手稿》主要研究德国哲学、政治经济学,但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众所周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也受他们的影响,但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等于自我意识”,[1]他将主体人和自我意识等同,从而陷入一种纯粹精神的死胡同。在写作《手稿》时,马克思已彻底从黑格尔转到费尔巴哈。他承认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手稿》中,他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马克思在此所言种的整体特性、类特性时,意指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这种生命活动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想,如果没有自然界这个外在的大环境,也将没有人类的出现。“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这就说明人无论是在生存状态上还是生活状态上,都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首先是作为自然本性而存在,这个自然无机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必须依靠自然界。“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所以说,马克思所言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基于此,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让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是自为地存在着的(自为:指人类改造对象自然界的现状),这种自为恰恰就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表现形式。上面所讲的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可以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显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这种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使人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有效地改造自然,为人之所用,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本质的自然的人性,表明人离不开自然、依赖自然。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不过,处在自然界中的人可以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去改造自然界,这是其思想的核心。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此刻的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仍然带有抽象性、纯自然性特点,但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过渡时期的著作,已经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轨迹,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的人: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果说《手稿》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全面性批判,那么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6]的《提纲》便是他对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本质进行全面彻底清算的著名论断。

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作了不到一千五百字的《提纲》,但它给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提供了巨大的价值。《提纲》总共十一条。开篇第一条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至此,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全部唯物主义的缺陷,已走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桎梏。费尔巴哈只是直观地认识对象而非辩证去理解,在对人的理解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等,同时还孤立地、片面地理解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应当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拉回到具体的生活中。正是由于此原因,“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7]也就是说,离开历史背景,将宗教归结为孤立的个体——人的类本质,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本质特征。“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句话充分概括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即:费尔巴哈所认为的“抽象的人”乃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这与宗教无任何差别,他所认为的宗教感情原本是社会的产物,抽象的人也有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然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绝不是某一个人具有的抽象特征,而是在现实性条件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人贵能群”表明人更是社会存在物,人具有的社会历史性正在于实践。这与上文所讲的《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前呼后应。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成为后世学者研究马克思人的思想的渊源,它是对《手稿》中所讲的自然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延伸而非否定,也是马克思研究人的思想所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从追随费尔巴哈到全面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转折。《提纲》将人从天上拉回人间、拉到现实生活中,强调现实生活中的人由实践及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不再仅限于自然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地变化着、发展着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思想的伟大创见,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三、现实的人:人类诉求的需要

可做这样一个譬喻,如果说《手稿》作为一个肯定性的表达,《提纲》作为一个否定性的描述,那么《形态》则是否定之否定性的解读。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形态》,首次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一)发挥《手稿》自然的人的本质

上文《手稿》所提到的是,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进而可以自由自觉地活动,但仍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形态》发挥《手稿》中自然的人的本质并完全否定了费尔巴哈思想。“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0]此刻,马克思、恩格斯已抛弃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从现实的人出发,从抽象到具体、从虚幻到现实,正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说,《手稿》中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形态》更注重人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0]当然,马克思并未否定人的自然本性,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是人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吃、喝、住、穿等生存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0]这个现实的人能够生活的前提——创造历史: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这也就不再是《手稿》中单讲自然性意义上的人,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现实的人创造的物质条件。诚然,历史的前提无疑是人的肉体组织和自然,只有在此基础上方可谈物质生产活动,而历史的起点不同于其前提而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了能够生活而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所以,在此马克思已超越了《手稿》中的人与自然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二)丰富《提纲》社会的人的本质

上文《提纲》所提到的是人的社会本性。一句经典定义概括出了人的本质特征。后来在《形态》中,马克思对《提纲》中人的本质的定义作了具体说明并丰富发展。“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0]马克思讲现实的人,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将社会关系的内涵更加明确化和丰富化。他认为,人的本质不但具有自然本性,还具有社会本性,更是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统一。“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4]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有两种,一是生存需要,即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层面的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共同性质;一是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这种“新的需要”是建立在物质需要层面上的精神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差异性质。需要的增长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类无论怎样发展及发展到何种程度,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使他们无时无刻在社会关系中交往,这已突破了《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的需要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并认为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使社会关系更加具体、丰富。

综上所述,《手稿》《提纲》《形态》作为马克思青年时期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丰富、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手稿》中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提纲》中考察了人与社会的关系,那在《形态》中,人的双重性特征决定了人同自然、同社会时时刻刻都联系在一起。现实性的人,其需要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体现,人的劳动总要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离开社会关系,劳动无法运作。也只有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方可满足人的需要。诚然,离开了人的需要,一切劳动、一切社会关系就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所以说,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三种表达是内在统一并循序渐进的。这对于后来的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人学思想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探讨和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摘要:自古以来,纵观人类思想史,关于“人是什么”及人的本质思想的探讨不胜枚举。青年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思考中首次作了科学的界定。本文基于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先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的本质,即“自然的人的本质”“社会的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的本质”。通过对三个层次的论述,分析、比较了自然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辩证统一,回归经典原著对其进行思想梳理,从而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

参考文献

[1][2][3][4][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0+53+52+52+10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3.

[7][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7.

[10][11][12][13][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23+31+29+32.

上一篇:改厕培训下一篇:考研寒假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