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

2024-04-26

现代性(精选6篇)

篇1:现代性

摘 要:由于研究角度和关注点的不同,西方学者对西方现代性的特性有不同的阐释,但他们主要关注其断裂、理性化和反思性特征。实际上,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是西方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它们影响了西方现代审美思想和现代关学流派的发展,并使其呈现出反叛西方审美传统、反对工具理性和反思西方审美局限的特征。

随着国内外现代性研究的升温,现代性的概念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综合体,哲学、社会学、文学、美学等学科都参与了对这个概念的探讨,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解释。而且,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个概念并没有一致的定论。

与国外的现代性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则显得更为复杂。直接从国外借鉴这个概念导致了理解上的偏差,国内学术界存运用这个概念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当前亟待进行概念上的清理,再从概念出发分析具体的现象。其实,这个思路同样适合于对包括中围的艺术、文学等现象在内的审美现代性的研究。审美现代性不们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现代性的表征,折射出了中国现代性的曲折发展和历史性的变迁。中国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现代性、审美现代性这些概念的误读,都使中国的现代性研究呈现出了更大的复杂性、含混性。因此,必须做些正本清源的清理工作,梳理从西方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到中国的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语义演变,以达到对中国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深刻的、全面的理解。

由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本身的复杂性,出现了理解这些问题的多种思路,加上中国的现代性、中国的审美现代性的特殊性,因此清理这些问题是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需要众多学科、众多学者的参与和努力。为此,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分析的思路,通过对西方现代性的一种阐释(即从特性角度的阐释)以达到对西方审美现代性的阐释。

通常而言,在对现代性(西方现代性更为明显)的认识上,主要有时期(period)、特性(quality)、体验(experience)三个基本的视角,这些视角是导致现代性歧义的主要原因,介入点的不同也导致了各个学科对现代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为了分析的方便,这里选取了特性(quality)的视角,并分析了以这种视角理解西方现代性的代表性的观点,然后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来分析西方审美现代性。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分析视角是相互关联的。而且,当主要从某个视角来研究西方的现代性时,通常有可能造成对其他视角的遮蔽,因此也需要结合其他视角来说明从某一个视角所得出的结论。

从特性的视角看,现代性具有自己的规定性。但由于这个视角过于笼统,所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学科、问题来解释现代性的特性。在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看来,西方现代性的特征是资本的产生和扩张,它引发了对传统、伦理道德、制度的巨大冲击,并建立起了新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斯·韦伯(Max Web)看来,西方现代性的特征是理性化,是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形式理性对价值理性、实质理性的挤压和取代,形成了“现代性的铁笼子”;齐美尔(Simmel)则认为,现代性就是客观文化、物质文化对主观文化、个体文化的压制。尤根·哈贝马斯(Jugen Habermas)继承了韦伯的思路,在他看来,从18世纪以后,随着宗教与形而上学的分离,科学、道德和艺术逐渐分化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领域,而且各负其责,“从这些古老的世界观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已被人安排分类以列入有效性的特殊方面:当作知识问题,公正性与道德问题,以及趣味问题来处理。科学语言、道德理论、法理学以及艺术的生产与批评都依次被人们专门设立起来。人们能够使得文化的每一领域符合文化的职业,而文化领域内的问题成为特殊专家的关注对象。这样,专家就控制了文化领域表现出来的认识——工具结构、道德——实践结构和审美——表现结构。所以,西方现代性是与西方社会的分化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他还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反对各种后现代主义,把它们定性为旨在反对现代性的新的形态的保守主义,坚持现代性的合法性和未完成性,并寄希望于理性的重建。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把“矛盾性”视为西方现代性的特征,具体而言,“矛盾性”是“一段历史时期,肇始于西欧17世纪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转型。并表现为:(1)一项文化筹划——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2)一种由社会完成的生活形式——随着工业的(资本主义的,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矛盾性是特定时期内西欧社会在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依此思路,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矛盾性的现象,这就是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nescu)所说的资产阶级现代性与美学现代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现代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从思想观念上看,“它大体上延续了现代观念史早期阶段的那些杰出传统。进步的学说,相信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可能性,对时间的关切,对理性的崇拜,在抽象人文主义框架中得到界定的自由理想,还有实用主义和崇拜行动与成功的定向”。美学现代性引发了先锋派的产生,自浪漫派起就已经确立了激进地反资产阶级的态度。具体而言,“它厌恶中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并通过极其多样的手段来表达这种厌恶,从反叛、无政府、天启主义直到自我流亡。因此,较之它的那些积极抱负(它们往往各不相同),更能表明文化现代性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公开拒斥,以及它强烈的否定激情。”在卡林内斯库看来,它们之间的对立是如此地不相容:“一个是理性主义的,另一个若非公然的非理性主义,也是强烈批评理性的;一个是富有信心和乐观主义的,另一个是深刻怀疑并致力于对信心和乐观主义进行非神秘化的;一个是世界主义的,另一个是排他主义或民族主义的。”。也就是说,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矛盾,但现代性的矛盾尤为强烈。而且,其矛盾是全局性的,不但表现在社会的任何领

域,也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间和社会的根本性质上。

此外,许多学者都非常关注西方现代性的反思特征,并把反思性视为西方现代性的根本特性,并由此理解现代性的其他方面。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工业主义、资本主义是西方现代性的两个重要维度;“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disembeding)机制的发展”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是现代性的三个主要来源,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的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系统之再生产的内在组织部分,从而使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恒定性束缚中游离出来”—— 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鲍曼把矛盾性作为现代性的特性,但他也洞察出了反思在现代性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建立起了反思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我们可以考虑在这一时段中,(世界的、人类生活环境的、人类自身的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联的)秩序得到反思,假如它终止了抑或风光不再了,那么,它就是一个思想问题、关怀问题和一个认识到自身、认识到确是一种有意实践并惟恐留下裂缝的实践问题。”著名社会学家艾森斯塔特(Shmuel N.Eisenstadt)认为,现代规划最初在西方产生时,带来了独特的意识形态前提和制度前提。它也带来了人的自主性和未来的观念,并引发了对社会秩序、本体论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前提及其合法性的质疑,即对社会的全面的反思意识。而且,现代性的反思意识几乎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方案中的反思意识,不仅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社会中流行的超越图景和基本本体论概念的不同诠释的可能性之上,而且发展到质疑这类图景和与之相关的制度模式的给定性。它使人们意识到,许多这类图景和模式存在着,并且这类图景和概念的确可以争辩。”。正是这种反思意识促成了对传统的怀疑,对既定的制度模式、意识形态、政治与文化的前提等因素的质疑,并探索它们的各种可能性,这些反思也同样影响到个体的生存。在艾森斯塔特看来,现代性虽然起源于西方,但经历了两次世界性的扩张,现代性的第一轮扩张从19世纪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20世纪到现在则是现代性的第二轮扩张,在现代性的这两轮扩张中,反思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艾森斯塔特的解释使我们感受到了反思意识的巨大作用,并研究它在塑造个体、现代社会和现代性中所发挥的作用。

从以上观点来看,西方学者对西方现代性特性的解释是各不相同的。阐释者的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方法都导致对西方现代性特性的不同理解。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较为一致的理解。

人们对西方现代性基本特性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把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作为现代性的基本特性,并从这些特性阐释西方现代性的含义。

谈到现代性,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传统,还可以联想到一些诸如“保守”、“落后”、“落伍”、“陈旧”、“危机”、“封建”等语汇。相反,当我们谈到现代、现代性的时候,我们可能联想到“进步”、“前进”、“革新”、“革命”、“创造”等语汇。当我们再进一步谈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时,我们的头脑中也许会涌现出一些诸如“断裂”、“鸿沟”、“对抗”、“对立”等语汇。由此可以发现,我们实际上已经无意识地把传统视为现代性的对立面和障碍,并欲除之而后快,尽管传统并不是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充满了阻力,也并不像我们设想的那样能够从根本上铲除,但实际上,这些无意识的看法已经部分地决定了传统的命运。而且,现代性发展的历史也是传统遭受打击的历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断裂或者说反传统就是现代性的最主要的特性,这个特性在西方现代性的发展史上一再地显现出来。传统社会主要基于一种基本的、约定俗成的规定性,它规定了社会的基本秩序、道德的约束力、血缘性的家庭所发挥的决定作用、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社会成员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基本上把个体固定了下来,但现代性的发展却打破了这些规定性。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首先在经济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传统式的对土地的依赖减弱了,代之的是商业社会的崛起和政治自由度的增强,并孕育了新的社会形态。社会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削弱了传统的基础,传统的规定也逐渐失去了其赖以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土壤。由于面临着新的环境,传统发生作用的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其影响减弱。对个体来说,经济上的变化打破了个体所受的束缚,个体能够自由或比较自由地流动,个体面临的选择和机会都增加了,这些因素使他体会到了传统的衰落,调整传统中的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并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生存的各种可能。这样,无论社会还是个体都受到了传统的束缚,特别是传统对新的社会形态、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个体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个体自由的束缚。同时,社会和个体也开始质疑传统的合法性,甚至从根本上反对各个领域中的传统,这构成了西方现代性的重要特性。西方现代性对传统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的冲击,在托克维尔、马克思、腾尼斯和涂尔干等古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和精辟的分析:在托克维尔看来,现代社会把个人分裂为“原子式”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是充满了阶级冲突和斗争的社会,它使“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在腾尼斯看来,现代社会冲垮了传统社会的“共同体”,并促使了它的瓦解;在涂尔干看来,劳动分工撕裂了完整的社会,也淡化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理性化也是西方现代性的又一个基本特性。理性化是韦伯最初在描述资本主义发展时所使用的概念,也是他对西方现代性研究的重要贡献,经过众多学者的发挥,逐渐成为概括西方现代性特征的一个重要观念。韦伯认为,宗教能够提供对世界意义、生命意义的合理解释,也是行动意义的来源。因此,宗教不仅起着决定人生信仰、价值和方向的作用,还影响到人生道路的选择、人在现实中的行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理性化”的转变,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宗教的衰微,其结果是人们信仰的坍塌。“理性化”的过程也就是

“除魅”的过程,现代社会面临着“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的尴尬局面。韦伯把社会行动划分为传统行动、情感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和目的合理的行动4种类型,其中后两种类型的社会行动在西方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价值合理的行动类型的行动本身就体现了对终极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与行动者追求世界和人生意义的目的直接相关;目的合理的行动只是达到H的工具、手段和中介,行动本身并不与终极关怀挂钩。在西方社会中,价值合理的行动和目的合理的行动之间的冲突始终存在着,但随着宗教的衰弱和意义的“理性化”过程的展开,二者之问的分裂、冲突和矛盾加剧,其结果是前者受到挤压和排斥,后者则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二者之间的鸿沟难以弥合。目的合理性Ⅱ王可以称之为工具合理性、工具理性,受“客观因果法则”的制约,具有客观标准;但价值合理性缺乏客观的标准,是一种与主观有密切联系的理性。这样,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采用各种手段,通过算计来实现其目的,并且不必顺及信仰、价值、伦理、义务、责任、终极关怀、真实的情感等这些更为根本性的因素。韦伯认为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之间的关系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关系类似。在韦伯看来,工具理性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工具理性的作用表现在科技、管理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最为明显。因此有学者干脆将科技理 性视为工具理性的代表,并且卣接以科技理性来取代工具理性,事实上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并不能够直接画等号。工具理性、形式理性无节制地发展膨胀,结果成为一种压迫性的力量,导致了对价值理性和实质理性的挤压和排斥,并引发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紧张,最终形成了韦伯所说的“理性的铁笼子”。因此,西方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主要是“理性化”的发展过程,可以把“理性化”视为西方现代性的特性。

西方现代性的第三个特性是反思性。许多学者都把反思意识视为两方现代性的特性,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西方现代性和西方现代社会的根本:传统社会不但把个体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而且也基本上规定了个体对自然、社会、道德、他人和自我的理解;但现代社会把传统连根拔起,血缘和道德的作用遭到了空前的挑战,个体被置于各种选择的交会点上,现代社会在扩大了个体的自由、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也使个体开始质疑传统、既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现存的政治秩序与社会安排,并反思其局限,这也是形成新的价值观、社会形态和制度的前提。反思意识小但促进了现代性的形成,而且还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反思的对象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传统的反思,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规范,传统的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关系,都遭到了质疑,其局限性被表现出来,并可能引发激烈地冲破其束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第二,对知识的反思,社会系统知识的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根据,当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社会时,便促进了新质的形成,并对现代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社会系统知识的反思和运用主要受到“权力的分化”、“价值的作用”、“未预期后果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第三,对秩序的反思,这里的秩序主要是指世界的秩序、人类生活环境的秩序、人类自身的秩序,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联,现代性反思、否定了秩序的“他者”,即混乱、不确定性、不合逻辑、非理性、不可协调性等,建立起了统一的、明晰的、确定的秩序,而设计、管理、征服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这在“启蒙运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一直贯穿于现代性的发展之中。

从西方现代性概念的发展来看,从特征角度对现代性的阐释很有代表性,甚至可以说概括了西方现代性的主要方而,也揭示了西方现代性的重要含义。我们这里把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作为西方现代性的特性,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特性的排斥。相反,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与西方现代性的其他特性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并构成了多层次的、多维度的西方现代性的整体。作为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表征,审美现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理解审美现代性又离不开对现代性整体的把握,需要从现代性中寻找和分析审美现代性的起源和特征。因此,以上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解就构成了我们分析西方的审美现代性的基础和前提,也为我们进一步分析西方的审美现代性开辟了通道。

如果按照外延的大小来排序的话,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是由大到小的三个概念。通常而言,现代性是一个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在内的综合体,文化现代性只是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审美现代性也只是文化现代性的一个更小的组成部分,它被包含在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之中。因此,现代性为我们理解审美现代性提供了参照和重要前提,它也在塑造文化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我们在研究西方的审美现代性的时候,也要结合西方现代性的特性,这些特性不但决定了审美现代性的特性、内容,而且也决定了它们的具体存在形态。我们将从西方现代性的反传统、理性化和反思性三个特性出发,逐一分析它们对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影响。

从反传统的视角来看,反传统不仅是西方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也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西方现代性的发展来看,反传统不仅贯穿了现代性的整个发展过程,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文化和审美等现代性的各个侧面。甚至可以说,反传统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动力和最显著的特征:反传统不仅决定r西方现代审美思想的变化,也是西方现代美学思潮与流派更替的重要基础和表现。在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发展中,在西方现代文艺的具体门类和流派中,反传统几乎成了其合法性的最充足的根据及其发展的不二法门,从内容到形式莫不如此。而且,许多现代主义文艺流派的更替也是对自己之前的流派的否定,甚至发展成了不断否定的“新之传统”,

直到产生了与现代主义存在着很大距离的后现代主义,其实后现代主义审美思想也是审美现代性的反传统逻辑的自然延伸。正是在这一点上,西方审美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存在着相似性。但应该清楚,西方现代性主要反对西方传统的政治、伦理和制度等方面的预设;审美现代性主要反对的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审美传统,并建立起了以现代主义审美趣味为主导的审美范式。此外,还存在着西方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问的对抗,这是西方审美现代性自浪漫主义产生时就确立起来的主题,并在经典的现代主义审美思潮中达到高峰。因此,反传统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动力和最基本的特征。

从理性化的视角来看,西方审美现代性是对理性化世界的反抗,对工具理性和异化的反抗,这种反抗是通过感性、非理性来实现的。随着西方现代性的逐渐展开,宗教的影响力式微,传统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影响都开始减弱,信仰出现了危机,尼采以“上帝死了”形象地概括当时人们的精神状况。在这种信仰危机中,审美现代性试图承担起信仰的任务,这也直接地影响到审美现代性的特征:“传统的现代主义试图以美学对生活的证明来代替宗教或道德;不但创造艺术,还要真正成为艺术一仅仅这一点即为人超越自我的努力提供了意义。但是回到艺术本身来看,就像尼采明显农露的那样,这种寻找自我根源的努力使现代主义的追求脱离了艺术,走向心理:即不是为了作品而是为了作者,放弃了客体而汴重心态。”西方现代性的重要特性是理性化,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理性的霸权,威胁到价值理性的存在,并形成了对感性、非理性的挤压。因此,反对理性(特别是工具理性)的霸权、反对科技对人的压迫、反对社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成为西方审美现代性的普遍诉求。浪漫主义美学对自然、人的情感的重视,对工业、科技和西方文明的厌倦和反抗,都定下了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基调,并在此后的西方现代审美思潮中屡屡表现出来,也成为西方审美现代性发展的主线。同时,也是从浪漫主义美学开始,西方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对抗和对立也逐渐表现出来。这种倾向在浪漫派文学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它“转向过去和乌托邦,转向潜意识和幻念,转向不可思议和神秘,转向儿童和自然,转向梦幻和放肆,一言以蔽之……转向能把他们从失败的感受中解脱出来的种.种要求”。西方现代美学家对西方现代社会有许多概括:席勒称之为现代人精神分裂的时代;尼采称之为“上帝之死”的时代;荷尔德林称之为“贫困的时代”;海德格尔称之 为“无家可归”、“技术的时代”、“悬于深渊的时代”;马尔库塞称之为“单面人”的时代;福柯称之为“人之死”的时代,他们对现代理性化世界的抵制是显而易见的。在理性越位、信仰崩溃的世界上,西方审美现代性致力于对理想人的发掘:席勒以“游戏冲动”来弥合现代人感性与理性的分裂;海德格尔希望诗人为存在“去蔽”,以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码尔库塞寄希望于从根本上改造感性和本能的“新感性”;福柯则通过他倡导的“生存美学”来获得人生的自由与自觉。实际上,美学产生时的最初的含义就是“感性学”,它强调感性的地位,希望通过感性来抑制理性,并试图建立起感性与理性之问的和谐。西方审美现代性则寄希望于感性、非理性对无节制地扩张的理性的反抗。弗·施莱格尔一语道破天机:“我不关心看不见的一切,只关心我能闻、能尝、能触、能刺激我全部官感的一切。”由此看来,西方审美现代性已把克服信仰危机作为自已的重要任务,通过感性、非理性来克服理性化世界,并形成了与西方现代性的对抗,这些特征贯穿于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的现代美学流派上表现得也非常明显。

从反思意识的视角来看,西方审美现代性不但以审美的方式反思和表现了传统的局限性,而且其内部的各个派别电以反思的方式对待其他流派。问时,西方审美现代性还强烈地反抗西方现代性所确立的秩序、明晰、统一、规划,甚至反对西方现代性的一切束缚。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演变中可以发现西方审美现代性的这些特点。现代主义美学反思了传统,并得出了极端的结论:反对审美成为道德、真理、认识的工具和传声筒,而以审美独立相标榜;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坚持“他人就是地狱”;自然并不是人类灵魂的理想栖息地;人与自我的关系是表里不一的对立关系。不但如此,西方审美现代性内部的各个流派也都通过反思(主要是反叛的策略)获得其合法性、发展的动力和灵感。现代主义美学是对浪漫主义美学所追求的有机论、和谐论和情感至上论的反思与反叛;后现代主义美学反思与反叛了现代主义美学的深度模式、精英意识、历史意识、独创性和对审美形式(特别是文字)功能的过度追求,表现出了平面性、通俗性、消费性、复制、断裂和对形象的消费,后现代主义也继承了现代主义的反思意识,并把这种反思意识推进到极端:不但反思了现代主义审美的局限,而且还反思了审美创造的局限,并由此展开了自己的创造(更多是实验)。其次,西方审美现代性还反思和否定了西方现代性对秩序的追求,它提倡不确定性、反逻辑、非理性,与在“启蒙运动”中建立起来并贯穿于西方现代性之中的明晰的、确定的秩序相对抗。现代主义的美学流

派都非常重视感性和非理性:意识流对流动的无意识的重视;象征主义对与心灵相对应的大自然神秘现象的开掘;超现实主义通过自动化写作致力于对梦幻、梦境的记录;精神分析美学重视白日梦、潜意识表现出来的真实性,而对日常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则弃之不顾。通过这些探索,西方审美现代性为我们展现了世界的非理性、神秘、不可认识和不可控制的一面。从反思意识的角度看,西方审美现代性更多地展现出了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性。

西方的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各种阐释层出不穷,而且随着对它们研究的深入,还可能出现更多、更丰富的阐释,不同的方法、学科、角度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主要从西方学者对西方现代性特性的不同看法人手,分析了西方现代性和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基本特性和具体含义,希望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也为理解中国的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提供有意义的参照。

篇2:现代性

论文关键词:现代汉语 现代新诗 现代化进程

论文摘要:现代性是近年来各个领域研究比较多的课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现代性是伴随着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宽泛理论,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以及现代新诗的现代化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现代化发展的脉络和现代新诗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和规律。

现代汉语的现代性既是一个语言学的问题,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学和文艺学内涵。按照一般的理论理解,除了社会革命、思想解放和艺术转型等其他因素以外,现代汉语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也就是现代新诗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也可以说,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从一个方面决定了现代新诗的现代化。

关于新诗现代化的主张,较早有朱自清先生1942年2月在西南联大文学刊物《文聚》(一卷一期)上发表的《诗与建国》的文章,明确提出“我们需要中国诗的现代化,新诗的现代化”。稍后有袁可嘉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对新诗现代化的较为全面的阐释。按照袁可嘉当年的看法,所谓具有“现代化”特色的诗,是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并且具有文字节奏上的弹性与韧性。袁可嘉在当时先后写了《新诗现代化》、《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新诗戏剧化》、《谈戏剧主义》、《诗与民主》等数篇讨论新诗现代化的文章,较为广泛地谈到新诗现代化的诸多问题。在谈到现代诗与现代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关系时,袁可嘉还特别强调指出:“我们拒不接受现代文化的动向则已,如果想与世界上的现代国家在各方面并驾齐驱,诗的现代化怕是必须采取的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诗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早在现代新诗诞生之时即已发生。但人们过去在对新诗现代化的认识中,一直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按照一种工具论的观点,把新诗现代化看作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某种附带的东西,或者把文学现代化仅仅看作是社会现代化在文学中的反映。二是采用“外因论”的立场,把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看成是中国现代新诗以至整个现代文学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这就难免脱离中国文化的逻辑去理解新诗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内涵,也难以对文学现代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作出深入的揭示。在笔者看来,导致新诗现代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来影响固然重要,但中国社会及文化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更为内在的和至关重要的因素。对诗而言,又尤其不应忽视语言的作用。语言并不仅仅只是文化的一种构成因素和文化的一个方面,而是文化的根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才可以据此认为中国语言文字的内在逻辑及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变异,从根本上制约着包括现代新诗在内的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面貌,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从一个方面决定了新诗的现代化。

现代汉语对新诗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早在胡适“国语的文学”论中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20世纪代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讨论。20世纪40年代废名提出“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命题时,其基本思路仍然是白话语言决定了自由诗。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20世纪前期的新诗在现代化道路上所呈现出的现代性特征还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一直要到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当汉语诗歌的创造性在新的文化基础上得以恢复,当人们突破了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局限,现代新诗现代性的丰富内涵才得以真正展开,人们也才真正认识到现代汉语对于现代新诗的根本意义。现代性在诗歌中不再只是表现为题材和主题,而是还涉及到作为现代人的生活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作为符号系统的现代汉语特殊的诗歌语言方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所谓“知识分子写作”还是“民间写作”,诗人和评论家关心更多的其实已经不再是思想的问题而是语言的问题。

当前,对于语言的自觉以及有关语言的审美方式和文化意味不仅成为深入讨论的话题,而且已经化为诗人的血肉乃至感觉方式。同时,诗歌现代性的概念还在不断发展。语言、汉语写作、现代汉诗早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诗歌理论批评的关键词。现代汉语不仅从表达方式,而且是从思维方式上深刻地决定了现代新诗以至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而一旦把文学的基础建立在语言之上,对现代汉语之于现代新诗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才会真正摆脱前述工具论的文学语言观,使文学真正成为语言的艺术,同时才能深入到内在逻辑中去理解现代新诗的发生及其演变规律。

以上通过对中国文学汉语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和分析,对汉语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主要形式进行回顾,对汉语现代化催生的现代新诗的演变历史进行梳理,并且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得出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现代新诗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特点和内涵都不同,但是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汉语的现代性为现代新诗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现代新诗的现代化又不断丰富着汉语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1]王晓初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思考[J].文艺研究,2005,(12)。

[2]谭桂林论现代中国诗学的现代性建构[J]理论与创作,2004,(05)。

[3]吴凌现代新诗本体追求探微[J].理论月刊,2009,(08):123-125。

篇3:现代性

自由创造和批判的态度是“现代性”的根本特点, 然而这种态度的演变却与其原本背道而驰。为更彻底地实现自我, “现代性”批判、超越自身而形成“后现代主义”, 实则是“后现代主义”发端于“现代性”之中。

尽管现代性对于我们来说并非十分明确、与现代性相关的疑问都晦涩难懂, 但它仍是我们研究20世纪哲学所必须直面的难题。作为一个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定义, 现代性又是一种解析文化的途径、经历文化的途径, 进一步形成一种文化范式, 体现出现代的时间段的内在特点。现代性已然真实地层层渗透到现实生活中, 并主导和建构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但是, 在搭建当今社会的过程中, 现代性也破坏了之前社会给予人们心理上的那种归属与安稳的感觉, 使一切固有的事物消失殆尽。

赫勒注意到了现代性以一种文化范式搭建起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及大规模运用现代性理念所造成的危及人类生存的后果, 现代性的轮船并没有兑现它最初的许诺:载着人们航行到幸福的港湾, 而是驶向惨绝人寰的二战集中营那样的地方。根据对现代性种种问题的此种解析, 赫勒开始了她关于现代性的批判与重塑。

二、对赫勒两部著作的简介

(一) 现代性理论

《现代性理论》是阿格妮丝·赫勒最为著名的批判现代性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本书中, 赫勒列出了三种颇具代表性的现代性理论, 包括:黑格尔的, 马克思的, 以及韦伯的。这三人的理论均是“古典”理论, 它们包罗万象, 或至少可以作为包罗万象的理论的基石。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理论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理论——其开创了“主义”——韦伯的理论则割裂了通过自身创造一种“主义”的可能性。尽管与黑格尔和马克思比起来, 韦伯的理论囊括了更丰富的现代性本质元素, 韦伯仍可被视为一个多世纪以后有后现代理论趋势的异军突起。书中, 赫勒提出了其有关“现代性本质”的看法, 赫勒认为, 现代性之冲动力和当今社会结构是现代性的两个根本要素。

(二) 后现代政治状况

《后现代政治状况》这本著作由赫勒及其夫费伦茨·费赫尔创作, 该书以较为体系化的方式探究了现代性的相关理论。在这本书中, 通过探讨:现代性与后现代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现代性的政治准则和道德情况是什么、如何消除“社会问题”等疑问, 赫勒和费赫尔批判性的反思了当今社会的整体以及如何重建现代性。

在二者看来, 不能拿一个历史阶段来衡量后现代, 也不能说它是一种有着鲜明特点的政治或文化理念, 我们能够将其视为宽广的现代性时间-空间里的个人-大众的维度。如此概括是因为, 后现代性的根本刚好包含了将世界视为异质时空的多元的理念。正因如此, 后现代性仅可以在该多元性范围里概念化自我, 并比照那些异质的其他。

三、对两部著作的比较分析

(一) 《现代性理论》一书对现代性的批判

对现代性的批判是赫勒最为主要的哲学思想之一。赫勒的现代性哲学一开始就孕育于对极权主义的抨击, 赫勒认为, 苏联所谓的社会主义与纳粹所奉行的没什么不同, 均体现了极权主义对人的操控和压制这种的现代性方式。在融入西方社会之后, 赫勒观察到, 在现代性与西方社会融合后, 其特点及危害性得到了极其充分的显现, 对此赫勒猛烈地抨击了现代性并将多元性、包容性的后现代元素渐次融合到其中。

从价值的角度考虑, 赫勒认为正是现代性所倡导的同化理念使得各文化间的差别不断缩小, 各文化独特的价值正在消失殆尽。赫勒视现代性的原则为压路机, “如果有什么可以迅速被输出的话, 这就是技术;如果有什么给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施加沉重的压力的话, 这就是经济压路机。尽管现代性作为一个压路机远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结合却迅速推进。各种独特的文化必须牺牲它们绝大多数不能与这种经济相一致的东西。”现代性利用其一致性和广泛性的理念, 尤其是利用其经济压路机破坏所有事物的差别, 抹去所有与现代性背道而驰的东西, 使得所有事物都被划归到按其理性的发展的范围内。

理性在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夺得了主导位置, 成为促进现代化前进发展的强效催化剂, 促使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趋于相同而失去了原本的多姿多彩。在促进社会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中, 现代性使价值虚无主义变成了权威性准则, 人的存在似乎也失去了价值与必要性。现代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看似矛盾, 文化的传统价值被现代性不断弱化, 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唯独可以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传承的却是文化, 故此, 重塑现代性仍需借助于文化这一独特的搬运工。因为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肩负的是意义的使命, 一个人可以借助于技术生产自身, 然而, 技术生产的人是缺乏意义和价值的人, 给现代人提供一个世界的是文化, 负载并传递指向技术想象之外的历史意识的也是文化。因此, 现代社会只有借助文化这一有力武器才能够制止技术的大肆滥用磨灭人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

(二) 后现代政治状况下重塑现代性的努力

在抨击现代性的过程中, 赫勒归纳出两类现代性可能带来的危害:一类是人失去了其继续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意义与必要性;另一类是逐渐消失的多元化。然而, 由于文化能够维系多元化、保存价值及意义的特性, 因此现代社会必须借助于文化才能化解现代性可能带给我们的危害。然而, 文化是以何种方式化解现代性带来的危害呢?是完全的放弃现代性还是重塑现代性呢?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那样, 现代性也具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现代性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理解。通常理解现代性的方法有两类:一类仅仅观察到了现代性消极的一面, 认为应该放弃现代性。另一类既观察到现代性积极的一面又观察到其消极的一面, 坚持现代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站在现代性的时空里去发现化解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的方法。赫勒赞同第二种方式, 她更倾向于置身于现代性之中化解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赫勒主张理应在认可现代性的存在价值的前提下找寻多元主义的可发展性;赫勒还主张理应联系后现代政治状况来化解现代性可能带来的危害, 令其能够变为与后现代的政治境况更相符的多元主义。因此, 赫勒对现代性的抨击是置身于后现代政治境况中重塑现代性, 而并非完全放弃现代性。

在现代化的演进过程中, 历史条件也随之演变成为一种差别对待的、多元的人类社会, 这就是赫勒书中所提到的后现代政治状况。在演变为此种境况的过程中, 很多学者对现代性的抨击都渐渐转向了后现代的范畴, 这些学者运用差异、相对、解构、多元等许多与现代性背道而驰的理念批判了现代主义。然而, 赫勒没有把后现代视为现代过后的一个独立的时期, 她认为后现代出自于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 是汲取了现代性的问题及其取得的成功经验的营养而产生的。完全地否定后现代将十分危险, 将可能使人们完全失去自由甚至是毁灭。后现代并非完全独立与现代以后的另一个时期, 它是继承了现代性的经验与教训, 并对现代性进行了在思考和升华。后现代用苏格拉底认知自我的方法进行自我思考, 其理论核心即主张人们生活的方式多彩缤纷, 并且批判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在赫勒看来, 后现代的政治境况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文化和对话的多元主义基础上的, 因此必须在后现代的政治环境下重塑现代性。

虽然赫勒是在后现代的理论范围内对现代性的疑难进行思考, 但是她的理念又有别与后现代的理论, 这是由于赫勒的思考是建立在后现代主义也并非完全正确的基础上的, 若仅是赞扬褒奖后现代而诋毁现代, 只能致使极端相对主义的产生。“对现在的绝对否定 (不可否认, 比后现代性所提供的还要多) 很可能以彻底丧失自由或彻底毁灭而告终。”

在赫勒看来, 重塑现代性的进程中, 一方面要避开现代性所主张的宏大叙事, 另一方面还应避开后现代主义所可能导致的极端相对主义, 最佳解决方式即找出一个共同的关联处, 以后现代政治境况所能接受的范围内重塑现代性。她提出, “我们探索‘后现代政治状况’的主要推动力不仅在于登记现代性中呈现的新兴异质……相反, 我们开始着手寻找那个仍然能够把我们的世界连结在一起的纽带, ……总之, 我们试图弄清甚至在后现代政治状况中还有多少普世主义保持不变。”后现代政治状况并非是完全脱离现代性的全新政治时代, 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完全反对具有普世价值的宏大叙事。毫无疑问, 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包括能够解释一切的原则, 多元性文化以及对话。这一时期要解决的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在后现代的境况中重塑现代性。

概括地说, 赫勒所做的抨击现代性的核心并非与现代性划清界限, 乃是要重塑现代性, 这种重塑又并非返回现代, 乃是要在新的后现代政治境况的社会现实中开始重塑。在全新的社会现实中的重塑仅能在多元化中以求找到共同的认可, 在赫勒看来, 道德规范和民主政治准则所展现出的平等、自由、正义等主张均能成为后现代政治状况下的多元性的共同认可。

结论

总之, 现代性的经验与教训是后现代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催化剂, 后现代汲取现代性的养分得以成长, 对现代性的一切批判和重塑均是从与现代性的相对面为起点展开的。在这一层次上来讲现代性与后现代是相辅相成的, 必须联系地看待两者。现代这一时间名词是我们一直所经历的时间段, 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点的现代性还一直存续着, 后现代并非是对人类文明在时间段上的现代以后的表达, 乃是现代性对自我所产生的问题的概括与解决的思考。从文化的层次来讲, 现代性涵盖了许多的抽象化了的东西。后现代理论依然是在现代性前进的车辙里运行, 重塑后的现代性理论的明天会更好。

摘要:阿格妮丝·赫勒属布达佩斯学派, 作为一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领军人物, 赫勒的现代性理念在学理上的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不和忽视。赫勒在其代表作《现代性理论》一书中叙述了其对现代性本质的直觉, 是其对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在书中, 赫勒根据现代性所产生的问题展开了批判。《后现代政治状况》这本著作由赫勒及其夫费伦茨·费赫尔创作, 该书以较为体系化的方式探究了现代性的相关理论。通过探讨:现代性与后现代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现代性的政治准则和道德情况是什么、如何消除“社会问题”等疑问, 赫勒和费赫尔批判性的反思了当今社会的整体以及如何重塑现代性。

关键词:现代性,后现代,现代性批判,现代性重建

参考文献

[1]阿格妮丝·赫勒著.现代性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

篇4:现代性与现代中国

关键词:现代性;中国特色

一、文献研究

关于现代性是什么,学界的争议从未停止。康德认为启蒙(与现代性等价)是"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实际上是指理性和主体性;韦伯认为现代性是"祛魅",即神圣的世俗化过程;而舍勒则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精神气质,即"怨恨"心态。[1]

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脉络里探讨下现代性的演进和定义。现代性一词在1627的《牛津英语词典》中第一次出现时是贬义的,指一种贬义的新时尚。而我们所熟知的现代性是指从近代启蒙运动以来的,随着古典魅力的逐渐消失。现代性谋求与过去的决裂,并将这种决裂作为自己的起点。它注重当前,对过去持批判的态度,以理性态度构筑合理性的未来。[2]同上面的观点相似,福柯就认为现代性应被理解为一种"态度"。 [3] 现代性作为一种推动现代化的精神具有三个层面,即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反思-超越层面,这与人类一般精神的三个层面是一致的。无论是西方的现代性,還是中国的现代性,都是在这三个层面上展开的。[1]

这三个层面又反射在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不仅在文化心理层面上被呈现,也同时在社会的结构层面被反映。在文化心理上,一方面现代人把理性作为指导她们生活的第一准则,法理的力量在现代社会要远远高于传统社会,人们不再基于传统和习惯做出选择,转而通过理性思考进行判断。另一方面现代人正在失去那种具有"超越性"的价值的指导,失传统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与秩序的保护力消耗殆尽。人们也失去了内心的宁静,走向充满欲望的现代社会,在欲望与欲望无法满足之间忍受无尽的煎熬。在社会结构层面上,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形式化与程序化制度结构的建构,与现代性的形式化理性相一致,现代性的制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形式化、程序化的秩序规范,追求的是所谓形式正义或程序正义,而现代法律则是这种形式化制度结构的典型体现。[4]现代人开始遵循一套在科层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而生活。

但这两点本身就是极其令人感到忧虑的。欲望在现代社会中成了支配人们的动力,理性的作用使得人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科层制主宰了各个组织,生活世界系统化,人也变成系统的一部分。人们正逐渐走向韦伯所预言的局面。

韦伯认为目的合理性行为强调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是否恰当、是否合理;价值理性行为则强调目的、意识、价值的合理性对行为的终极意义。人们的行为不是表现为目的理性就是表现为价值理性。韦伯说:"从目的的合理性立场出发,价值合乎理性总是非理性的,而且它越是把行为以之为取向的价值上升为绝对的价值,它就越是非理性的,因为对它来说,越是无条件地仅仅考虑行为的固有价值,他就越不顾行为的后果。"[5]

现代人在生活中,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不必须要竞争、必须讲求效率、与此而来的是目的理性的支配性大大扩大,导致了价值理性上的非理性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各种领域内的异化现象。这就是韦伯所说的现代性的"理性的吊诡",或者说"现代性的自我否定"。

二、现代中国

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不同不是在启蒙思想下建立起来的,由于当时中国面临着国民的思想保守落后,列强与军阀内外封锁,因此中国的现代性更多的是在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思想指导下开始的。这就使得中国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们国家的现代性是建立在两千多年的儒学传统上的。儒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作为我们每个人最根本的认识世界的指导思想,既是我们现代性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向现代性过渡中,十分需要进行转变的一部分。

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多处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是仅停留在课本教授的那几首古诗、几篇古文上。对传统和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例如七夕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相爱的人们祈求上天保佑他们的爱情的日子,可不论是在媒体的报道中还是在普通人的心中,它的前置定语都是"东方的情人节"。这无疑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其的态度,对它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外来的2月14情人节。

这些都表明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失去它的活力。而现代性给我们带来的失去还不仅这些。最近电视上出现一档比赛汉字书写能力的节目叫做汉字英雄,参赛的中小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场外大人们对这些字的识别率和书写率可就低得令人担心了。这正是现代性的代表产物电脑的广泛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外,还要认识到我国的现代性建设在形式化制度建设上的不足。

科层制的出现是现代性的又一重要发展,它使得我们摆脱了古典官僚制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的预防了腐败问题、避免了最高领袖单独决定的盲目性。同时也为失去世俗社会法理逻辑保护的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准则。

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因而建构形式化的制度结构毫无疑问是一个历史性的首要任务。阿佩尔论证认为制度结构的形式化导致了公共价值理想的缺失,必然导致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难:一方面,社会秩序合理化规则的建构必须以某种"对人类实践目标的决断为前提";另一方面,一旦社会秩序的公共领域中没有了价值理想和意义根据,就再也找不到责任共负的伦理意识和公理,这种社会制度当然是很脆弱的。[6]

因此,在建构形式化制度结构的同时,必须在形式化制度结构与价值理想之间保持某种必要的张力关系。而现在传统价值失落,但绝不能弃之不管,我们必须要建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现代价值理想。并以此把制度结构与价值理想结合在一起。

三、总结

当下最急需解决的现代性问题就是国人对国家的认同与对合法性的维护。西方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时候,知识精英、政治精英都对国家的建设有一个内在的参与和认同,他们对当前政府的执政有参与,有发表意见的完善平台。而中国是在一个内忧外患不断地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并没有时间和条件来充分的完善民主机制,尽管近年来我们的政府在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但与大众对民主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政府只有不断加强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才能使大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上升,才有利于大家维护国家的决心。

在这之后,还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科学文化知识为枝干建立中国人的时代精神和道德准则。这样才能消除现代社会所持存在的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维护社会的稳定。才能使现代中国走得更长远。

参考文献:

[1]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的总体构成[J].求是学刊,2003,(1).

[2]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福柯.什么是启蒙[A]//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三联书店,1998.

[4]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2005,(2).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7.

[6]阿佩尔.哲学的改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篇5:现代性与现代话语阐析

现代性与现代话语阐析

从考察西方的前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的演变过程入手,着重分析相关话语的.转换及其理论根源,深入论述中西现代性思想的差异和不同的历史使命.最后指出,建立中国现代思想独特道路的关键在于清晰区分“两个边界”.

作 者:王凯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2 15(2) 分类号:B5 关键词:前现代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篇6:城市・水墨・现代性

90年代以来围绕现代水墨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现代水墨能否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以及它在世界艺术中的文化身份的问题,比起80年代中国画在西方文化艺术思潮冲击下的危机与生存问题,现在更为紧迫的是水墨画面向新世纪的发展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深化,是在中国社会在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中呈现的,与此相联系的,即是水墨画中的现代主义倾向,其中的核心观念是“现代性”,即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现代水墨画发展中的“现代性”,作为视觉艺术的水墨画中的“现代性”与作为社会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有何关联与区别。

整个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对“现代性”的不断认识过程,即水墨如何追随时代,它何以才能不断追随时代的问题深化史。还在20世纪初,林风眠就注意到中国画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失落,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将这一现象与中国画的形式问题自然地联系起来。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中,他指出:“西方艺术,形式上构成倾向于客观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之过于发达,而缺少情绪之表现……东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向于主观的一面,常常因为形式过于不发达,反而不能表达情绪上之所需求,把艺术陷于无聊时消遣的戏笔,因此竟使艺术在社会上失去相当的地位(如中国现代)。”[1] 林风眠先生在这里点出传统水墨画衰落的要点在于“把艺术陷于无聊时消遣的戏笔”,即脱离于时代生活的个人笔墨游戏,但他也敏锐地指出,艺术家要表达出与时代气息相呼应的情绪,必须从形式入手。这正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革命的切入点,从印象派开始,现代主义艺术诸流派正是通过艺术形式的革命,进而达到对现代社会敏感而又深入的表现。如此我们也可以将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变革史,理解为艺术语言的形式变革史,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即是西方式学院艺术教育体系的引入,以及它与中国? ?乘??逃?痛醋鞯募ち页逋弧T?0世纪初期,林风眠还没有明确提出材料与媒介的概念,但他本人的实验,确实是不再拘泥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材料而取中西融合的道路,在艺术形式上(如构图、用笔、色彩等方面)都采用了与传统中国画不同的方式。可以说 林风眠的`艺术思想和实践对20世纪后期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发展具有先驱性的深远意义。

如果我们希望中国水墨能够在新世纪具有跨越地域而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就不能只停留在纯形式的层面,而需要将中国水墨画系统内部的问题研究转换为更为开放的从水墨角度对现代艺术与当代生活特别是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从而探讨当代艺术何以通过形式的革新而达至现代精神的探索与表达。以往有关的艺术史研究,往往将艺术史看作是艺术语言和自律性的发展史,晚近以来的西方艺术史界,对艺术史的研究似乎有重新回到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方法的趋向,有关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现代艺术的形式变革,都已被置于现代城市、现代工业与科技的历史场景中加以观察。

有关现代城市与现代艺术及其形式的文化研究,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有过清晰的描述。他看到了19世纪中叶开始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相应产生的新美学,乡村的封闭让位于旅游、让位于新式交通工具(汽车与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刺激(比较一下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3,私人汽车激增,火车不断提速),让位于城市广场、海滨的快乐,我们在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马戏、赛马、酒吧、郊游等中产阶级的城市生活方式以及海滨浴场、火车站、大剧院等有别于传统乡村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这种城市生活的突出特征是强调其视觉性,这是因为“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和限定刺激与社交能力的方式,为人们看见和想看见(不是读到和听到)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其

[1] [2] [3] [4]

上一篇:教师队伍情况统计表下一篇:去澳洲留学读预科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