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语境下现代文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莫言作品在日本的译介 ——基于文化语境的考察

摘要:本论文讨论莫言文学在日本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与接受,探究日本译介莫言的历史必然性与文化动因,思考日本文化视域下的莫言文学解读,包括翻译解读和文学评论。文章主体部分以日本文化语境为背景,对“译介了什么”、“为什么译介”、“如何翻译”、以及“如何接受”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本文梳理了日本莫言译介基本情况。依据各个时期占据主导的文化因素,把日本三十年的莫言译介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译介模式,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末期划定为日本莫言译介的发端期,这个时期主要受到当时日本诗学观念的影响,译介受众局限于少数文学爱好者,本文把这一时期的译介模式称为“爱好者型文学派”;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期,这一阶段日本的莫言译介受意识形态因素影响较多,吸引了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学者和评论家,扩大了莫言在日本知识界的影响力,这一阶段的译介模式称为“学者型社会派”;90年代中后期至现在为繁荣期,这一时期日本图书市场逐渐产生阅读中国文学的需求,莫言译介以赞助人为主导因素,以普通读者为导向,莫言文学在日本开始更多走向大众视野,这一时期的译介类型称为“市场型文学派”。第二,在译介莫言的动因方面,本文将日本的莫言文学译介放置到20世纪日本译介中国同时代文学百年学术谱系中进行历时考察,指出其背后的日本文化语境传承与变迁。本文发现,从20世纪日本译介中国同时代文学的历史语境来看,二三十年代,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曾与中国左翼文艺产生过密切联系;五六十年代,日本在二战战败反思的历史语境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人民文艺”产生过共鸣;八九十年代,日本译介中国新时期文学,无论是爱好者型文学派还是学者型社会派,普遍诉诸于“去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述,其本质是去除“革命”范式,是左翼文学运动全面退潮之后,现代日本自我确证的意识形态诉求。本文还发现,从译介鲁迅文学到译介莫言文学,无论是“意识形态化”的模式,还是“乌托邦化”的模式,都是日本学者的“文学中国”想象,始终作为日本现代性建构过程中的他者镜像而存在。一方面,由于明治以来日本现代性自我想象的定势是西方化,占据主流的中国形象大部分时候是日本进行自我确证的“意识形态化”想象,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现代文学越境日本发生的“意识形态化”解读,这是日本文化语境与西方文化语境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在日本二战反思的特定文化语境之下,一部分日本学者曾以鲁迅、以中国为方法,对日本现代性进行反思,就这一点而言,日本作为东方国家,其“文学中国”的想象又有别于西方。尽管战后的特殊时代背景已不复存在,但是日本学者的莫言文学想象延续了现代性反思的命题。第三,在日本文化语境观照下考察了莫言日译。首先,解构传统“忠实”翻译观,指出汉字文化圈下的莫言日译虽然总体看上去比英译更“忠实”,但是“字面忠实”背后存在无意识的“误读”。其次,肯定了莫言日译中的积极“重写”是有助于莫言文学精进的积极文化创新。不管译者是出于意识形态调适,还是出于市场需要,这种“重写”客观上操纵了莫言文学的世界声誉。然后,本文解析了大江健三郎、藤井省三异化翻译思想背后的日本民族文化建构立场,指出他们对于吉田富夫译本归化倾向的批评,主要因为文化目的和翻译观念不同。本文将藤井省三和吉田富夫的同源日译本进行对照,发现实际文本中,藤井译本并不总是异化,吉田译本也并不总是归化,何时异化、何时归化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目的。藤井省三的文化目的是通过莫言作品观察他者中国,因此会在其关注的重点,如社会政治经济相关内容上体现异化立场,而在语言、诗学相关内容的翻译上采取归化态度,其译本中添加了不少与文学解读无关的社会注解,这种翻译文本特征决定了其译本潜在受众主要是对中国社会感兴趣的学者;吉田富夫的文化目的表现为以诗学话题规避中日意识形态层面差异,从诗学层面建立中日文化交流渠道,其译本在语汇翻译层面采用了日本传统汉文训读法中的“文选读法”,即采取音训相结合的方式直译汉语词汇,侧重于向日本普通读者传递异域风情的中国文学与语言文化,而在翻译的副文本,如注释、标题、序言等方面采取归化态度,其译本受众是大众读者。第四,考察日本视域下的莫言文学接受情况。首先,考察了日本文化语境对莫言作品叙事风格的接受。一方面“魔幻现实主义”在日本的接受具有世界文学同时代性和意识形态性双重意味;另一方面,日本视域下的莫言文学具有世界文学和亚洲文学的双重含义,这是中日两国作为弱势语言国家参与世界文学过程中,思考亚洲文学世界性与地域性问题方面的共鸣。其次,考察了日本学者不同文化目的视域对莫言文学创作立场的理解。大江健三郎、藤井省三以建设日本国民国家的文化目的想象了一个知识分子写作的莫言文学,以启蒙姿态进行社会批判;而吉田富夫则想象了一个农民写作的莫言文学,从农民视角自然呈现原生态农村世界。最后,考察了典型个案《红高粱》在日本文化语境下的接受史,反思日本莫言译介的效果。通过以上考察,本文发现,发端期“爱好者型文学派”虽然从从诗学角度接受莫言文学,但是最终无法理解莫言文学中的原生态农民世界;发展期“学者型社会派”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视域下的莫言文学想象,推动了莫言文学的世界声誉,但是对莫言文学的解读具有诗学和意识形态的双重色彩;繁荣期“市场型文学派”试图从农民写作视角理解莫言文学的艺术风格和价值观念,突出莫言文学超越民族国家立场的普世价值和人性书写。总之,本文从日本文化语言的视角呈现了莫言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辩证地分析了莫言文学越界日本这一文化事件,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反思视角。

关键词:莫言;日译;文学接受;文化语境;译介模式

学科专业: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方法

0.2.3 研究立场与理论视野

第三节 研究意义

0.3.1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议题

0.3.2 日本研究方面的议题

第一章 日本译介莫言作品的历史分期及其译介模式

第一节 发端期:诗学观念主导的爱好者型文学派译介

1.1.1 面向文学爱好者的中国同时代文学译介

1.1.2 文学派开启莫言作品在日译介的发端期

第二节 发展期:政治意识形态主导的学者型社会派译介

1.2.1 面向专业学者的日本中国同时代文学译介

1.2.2 社会派推动莫言作品在日译介进入发展期

第三节 繁荣期:赞助人主导的市场型文学派译介

1.3.1 面向大众读者的日本中国同时代文学译介

1.3.2 文学派迎来莫言作品在日译介的繁荣期

小结

第二章 莫言文学越界日本的文化语境考察

第一节 20世纪日本译介中国同时代文学的学术谱系

第二节 日本莫言作品译介在学术谱系上的位置

2.2.1 从人民文艺到新时期文学——日本中国文学译介的“去政治化”诉求

2.2.2 从鲁迅到莫言作为日本现代性建构的他者形象

2.2.3 从“竹内鲁迅”到“吉田莫言” ——中日现代性反思的共鸣

小结

第三章 日本文化语境下的莫言作品译本考察

第一节 日本翻译诗学传统下的莫言作品日译总体观

3.1.1 汉字文化圈下的莫言文学日译

3.1.2 貌合神离的汉日语言文化系统与日译中的“误读”

第二节 莫言作品日译“重写”与“文学名声的操纵”

3.2.1 日译作品选择与莫言文学名声的操纵

3.2.2 日译底本选择与莫言文学名声的操纵

3.2.3 莫言作品外译中的“积极重写”

第三节 文化目的视域下的莫言文学日译者评价再思考

3.3.1 从日本文化界对吉田富夫译本的评价说起

3.3.2 日译者的文化目的与翻译策略

小结

第四章 日本文化语境下的莫言文学接受

第一节 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莫言文学叙事风格在日本的接受

4.1.1 社会派译介者的视域“魔幻现实”中的“现实”

4.1.2 文学派译介者的视域

4.1.3 日本文化评论界的视域

第二节 知识分子写作与农民写作——莫言文学创作立场在日本的接受

4.2.1 知识分子写作视域下的日本莫言文学接受

4.2.2 农民写作视域下的日本莫言文学接受

第三节 日本莫言作品译介模式反思——以《红高粱》的接受为例

4.3.1 日本文化语境下的《红高粱》接受史

4.3.2 日本莫言作品译介模式反思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莫言作品日译出版情况整理

附录1-1: 日本翻译出版的莫言中长篇小说单行本·文库本

附录1-2: 日本翻译出版的莫言中短篇小说集

附录1-3: 日本出版的综合类文学集中收录莫言小说日译情况

附录1-4: 日本文学杂志上刊登的莫言单篇小说译文

附录2: 日本莫言研究资料整理

附录2-1: 日本杂志上刊登的对莫言作品介绍、分析、评论和研究

附录2-2: 日本杂志上刊登的莫言访谈录

附录2-3: 日本杂志上刊登的莫言在日活动报道

附录2-4: 日本杂志上刊登的莫言在日演讲、对日撰文的日文翻译

附录2-5: 日本非文学类杂志关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论

附录3: 日本莫言作品书评摘译

附录4: 莫言长篇小说日译本发行量调查

附录4-1: 吉田富夫日译本发行量数据调查与统计

附录4-2: 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莫言译著发行量数据调查

附录5: 莫言长篇小说日译本亚马逊销售排行

附录6: 莫言日译者吉田富夫访谈录

附录7: 莫言两部中篇小说同源日译本译注对比语料

附录7-1: 《白狗秋千架》日译本译注对比

附录7-2: 《苍蝇·门牙》日译本译注对比

上一篇:碳交易服务业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立足教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