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全面提升基层信访办信效能

2024-05-01

“3+3”全面提升基层信访办信效能(通用2篇)

篇1:“3+3”全面提升基层信访办信效能

“3+3”全面提升基层信访办信效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信访以其便利、快捷的方式,受到了不少信访人的青睐,从而由信转网、上访变上网的比例在逐年递增。办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新挑战。XX市信访局为了更好的把人民群众来信办好,积极实施三强化、三着力“3+3”信访模式,积极调整办信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办信工作方法,有力提升了办信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强化软硬件设施改造,着力提升办信工作效率

XX市信访局不断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实现人员向复合型办信人才转变,打造办信器材升级版。一方面,加大人员配各。随着网上信访和“阳光信访”成为信访工作的新常态,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凸显。XX市信访局为彻底改变不利局面,配齐配全责任心强、业务水平突出人员,充实到一线办信岗位,达到了专人、专职、专岗,极大地提升了办信效能。另一方面,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为了适应“信件网上录入、流程网上管理、结果网上反馈、绩效网上考评”的网上办信新模式,XX市委、市政府先后为办信科室购置了5台新电脑,专门布设一条网络专线,配备了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打印机,专门用于网上信件办理工作,使办信工作硬件设施走在其他条线部门的前列,搭建了良好的办信平台。同时,依据“阳光信访”互联互通要求,全市各乡镇部门严格按照“四个一”标准配各到位,明确专人负责每天进行阅读、分拣、下载打印办理网上信件,使办信真正实现了“一站化”受理、专业化办理、系统化治理和效能化管理。大大减少了走访量,节约了信访成本。

二、强化信件办理流程管理,着力提升办信工作规范化水平

XX市信访局严格按照《信访条例》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细化办信工作流程步骤,强化办信程序,始终将责任落实贯穿于信件受理、办理的各个环节。

(一)认真研读,主动分类。严把“三关”,一是把好分类关。认真研读确定初信与重信、署名信与匿名信、个体信与联名信、平常信与异常信、有效信与无效信,本着“有信必分、有信必交”的原则,确保定性准确。二是把好受理关。根据信件的内容进行判断该信仵内容是否符合信访条例的规定,对信访受理的范围进行严格审查把关,确保网上受理准确。三是把好分流关。强调办信人员清楚转送单位和部门职权,对是否在职责范围内进行认真研判,确保分流准确。

(二)完善制度,区分责任。XX市信访局采取“要信先办、急信快办、异信特办”的原则,按照登记、受理、转办、督办、告知、答复、回访、复查、归案等信件办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逐一规范,形成统一的模板格式制定成册,让丁作人员有据可查,模板复制即可操作办理。同时强调对占一定比例的重要来信进行筛选,根据诉求提出合理化建议,按层级逐级送达审签,最后形成重要来信摘报呈送市主要领导阅批。有效避免错办、乱办、交又办等问题发生。

(三)明确要求,规范办理。在办信过程中,一是注重办理方式,在信件转办或交办职能部门后,实现“三通”,即:电话沟通、信息互通、网站联通的方式,适时跟踪信件办理的全过程。对情况复杂、涉及部门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初信,XX市信访局主动协调,提出合理化办理意见建议,确保初信一次性办结率。二是注重办理结果,要求无论是何种形式来信,单位领导都要亲自阅批、明确办理意见。同时,要求承办单位对办结的信件要做到“两个必须”,即:报送办结材料必须要由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审查签字后上报。所出具的答复意见书必须要和信访人见面并签字。三是注重考核讲评,市信访局把信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纳入到年终考核范畴,对信访人反映的合理诉求没有得到彻底化解,群众满意度达不到100%,一律发回重办。对于发回重办信件及时统计,对迟办、拖办单位每月通报,并在信访工作年终考核中予以扣分,进一步推动了信件办理质量,提升了信件办理水平。

三、强化信件督查、督办力度,着力提升办信工作质量

XX市信访局把督查、督办作为办信工作的核心,紧紧抓住督查、督办各个环节,提升办信工作质量。一是坚持“有信必查,有信必督,一督到底”的原则。市专门成立督查督办小组,由市委、市政府、市政法委、市纪委等部门的督查室、市信访局共同组成,明确由信访局牵头协调,每年对重点信件、案件进行2至3次督查,敏感节点随机督查。仅2014年,就组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查、督办4次,实地督办32件信访事项,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二是坚持自办为辅、督办为主,自办和督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网上信件办理特点,市信访局进一步加强了督办、牵头会办力度,采取督中有办,办中有督,以督促办,成功把督与办有机结合起来,使办信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三是坚持落实“四查、一找”的原则,即查网内信件登录转交情况,查重点信件包案领导落实责任情况,查外网反馈情况。查群众对办理结果满意度评价情况;找是否因办理不力而出现‘信访’变‘走访’的问题发生,真正确保“案结事了”。

篇2:“3+3”全面提升基层信访办信效能

1 背景

2006年来,按照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全区417个村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区、镇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以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区畜牧养殖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模式下一村一名防疫员的单兵作战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1)村级防疫员队伍不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普遍文化层次偏低,老龄化严重,务工补贴低,加上青壮劳力多外出务工,致使基层动物防疫员逐渐不能满足防疫工作的需要,个别乡村甚至出现有畜无人防,有病无人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很大漏洞。(2)免疫密度和质量不高。该区养殖区域大部分在农村,春、秋农忙季节是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期,大部分散养户无暇顾及家养畜禽的免疫,难以保证散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存在漏免和不免现象。村级防疫员专业技术技能层次不齐,免疫规程掌握程度不一,存在疫苗保存、使用不当的情况,甚至出现减少疫苗使用剂量和免疫种类,致使个别地区免疫质量不高。(3)免疫档案建设不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缺乏有效地培训,档案整理情况普遍较差。传统免疫模式下,一名村级防疫员负责一个村的免疫任务,既要进行免疫注射,又要打耳标、填免疫证,还要填写防疫档案。为加快集中免疫进度,普遍存在先免疫后补档案或先填档案后补免的现象,防疫档案规范化程度普遍偏低。

2 主要内容

为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岚山区积极探索出“1+3+1”免疫模式,即:春秋集中免疫期间,由1名基层畜牧兽医站包片人员带领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组成防疫小分队实行“分工合作、整村推进”逐村统一免疫注射,并每个月相固定1个免疫周对新补栏或漏免的畜禽由本村防疫员进行单独补针。

3 主要措施

3.1 组建集中免疫小分队

各镇办根据实情,对辖区内的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整合分组,全区8个镇办417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共分成128个防疫小分队,集中免疫期间,整村集中推进;每月5~10日由防疫员对各村新增补栏动物进行补针免疫建立档案,确保养殖场 (户) 畜禽健康稳定发展。碑廓镇充分发挥村级动物卫生室作用,以村级动物卫生室为中心成立“片区防疫小分队”,负责进行春、秋季集中强制免疫和消毒等工作,全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大幅提升。

3.2 实行统分结合的专业技能培训

全年春、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前,邀请市畜牧兽医部门动物防疫专家举办全区性集中培训,或以乡镇为单位,结合本乡镇畜禽养殖品种、养殖方式、防疫档案建设等情况,开展防疫专业技能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区417名村级防疫员技术水平,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

3.3 建立“苗证卷”三项管理制度

疫苗上,每天早晨由包村技术人员将当天所需疫苗发放给防疫员,防疫员将疫苗存放在保温箱进行防疫,晚上再将剩余的疫苗和疫苗空瓶送回兽医站,既保证疫苗的质量,又不浪费疫苗和乱丢疫苗。免疫证由专人负责,按免疫耳标编号登记造册,然后根据各村养殖情况,由包村技术人员发放给防疫员适量免疫证、耳标,并做到村村挂标免疫。防疫员在挂标时作详实的登记,并填写免疫证,使耳标、免疫证记录明确;防疫结束后,防疫员要将损坏的耳标和剩余的免疫证、耳标全部交回本辖区兽医站。防疫档案上,对档案登记及建立情况进行培训,由专人负责,规范填写动物饲养场养殖档案、动物饲养场监管档案,保证防疫档案的规范。

3.4 健全重大动物疫病考核体系

将考核结果作为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工作要点重要内容,列入对镇办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区政府与各镇办签订目标责任书,各镇办畜牧兽医站实行站长包片、站上技术人员包村、村级防疫员包户的防疫承包制,规模养殖场防疫实行站上技术人员承包制度,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各镇办畜牧兽医站人员绩效工资挂钩。

3.5 实行村级防疫员奖惩

实行村级防疫员考核,对能按时按要求完成畜禽普查摸底、报检、强制集中免疫等任务的防疫员,发放全额动物防疫补助费;每年各镇办评选10名动物防疫优秀工作者,给一定物质奖励。对在集中免疫期间未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防疫员,按照比例扣发动物防疫补助费;经省、市、区防疫组验收防疫挂标率和监测抗体水平均为90%以上者,进行奖励,达不到挂标率和抗体水平的进行处罚。

4 取得的成效

上一篇:商 品 房 买 卖 合 同下一篇:寄相思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