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相思古诗句

2024-05-01

寄相思古诗句(共12篇)

篇1:寄相思古诗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寄相思的诗句古诗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5、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永遇乐

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西江月》赏析

《西江月·》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片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词人首先写道:“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玉骨”形容梅花品质之美。“瘴雾”犹瘴气。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唐代韩愈在《杏花》中写道:“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苏轼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惠州的梅花生长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这里说明了梅花生长的环境是恶劣的,但梅花本身确实“冰肌自有仙风”。这是对梅花的赞美。接下来写道:“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倒挂绿毛”就是似鹦鹉而小的珍禽。“幺凤”即鸟名。又称桐花凤。羽毛五色,体型比燕子小。相传自东海来。苏轼在《异鹊》中写道:“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在《次韵李公择梅花》中也写道:“故山亦何有,桐花集么凤。”明代杨慎在《携酒探梅》中说:“冻夜明蟾清影瘦,抟风么凤绿毛斜。”苏轼这里的意思是说,梅花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上神仙的羡爱,于是,海上神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而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以上几句都是从不同角度描写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接下来的下片,词人追写梅花的形貌。词人写道:“素面常嫌粉涴。”“嫌”即看不起。“涴”即染上,浸渍。也就是施粉。意思是说,岭南的梅花天然洁白,是不需要用铅粉来粉饰的,这一句写出了这里的梅花自然之美。一个“嫌”字,使梅花的自然之美更加突出。接着又说:“洗妆不褪唇红。”“洗妆”也就是“花儿谢了”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说,岭南的梅花叶如人的嘴唇一样,四周都是红色的,即使梅花谢了,而梅叶仍有红色。在词人笔下,岭南的梅花独树一帜,很有特点,也很有个性的。面对如此梅花,情感深厚的苏轼心中自然有所打算,于是最后写道:“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梨花”即“梨花云”。而“云”字又承前“晓云”而来。在汉语中,“晓”(早上)与“朝”(早上)同义,因而,“晓云”也就是指“朝云”。“梨花同梦”,苏轼在此中自注说:“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而今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离去而成空无,再也不会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梅花梦了。这中间明显表现出了词人苏轼对侍妾晓云的深情与怀念。

在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空灵蕴藉,言近旨远;其次,借物抒情,情深意远;再次,人花互拟,神韵妙合。

篇2:寄相思古诗句

1、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2、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4、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5、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6、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7、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8、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9、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0、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1、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12、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13、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14、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15、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16、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

17、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其一》

18、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19、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20、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1、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2、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23、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24、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25、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6、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

27、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28、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29、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30、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1、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32、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33、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34、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35、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36、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37、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38、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39、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40、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41、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42、一寸相思千万绪。——李冠《蝶恋花春暮》

43、相思休问定何如。——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4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5、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李白《长相思其二》

46、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4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8、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49、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李忱《吊白居易》

篇3:例举如何正确理解古诗句词义

1.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2.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司马光《客中初夏》)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第一句中, “坐”是“因为”之意, 而不是“坐下”之意。乐府诗《陌上桑》中也有一句:“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这两句中“坐”字意思相同。第二句中, “户”是“门”, 不能理解为“住户”, “当户”的字面意思是说南山正对着屋门。第三句中的“与”是动词“给予”, 这里可理解为“寄托”“托付”, 而不是介词“和”。最后一句中的“渠”是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他”, 指本诗第一句中的“方塘”, 而不是“水渠”。

还有一些双音词, 古今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不能用现在的意思去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 九天是极高处。这里是说庐山瀑布仿佛银河一样从天外飞泻而下。“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 这里“可怜”是“可爱”之意;而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中的“可怜”倒是和现代汉语意义差不多, 是“值得同情”的意思。“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琵琶行》) 一句中, “老大”今意是“长兄、长子”, 古义则是“年龄大”。与此相同的还有“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长歌行》) 等。辛弃疾“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这里主要是“无赖”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现在是用为贬义, 作“放刁撒泼、蛮不讲理”解;而辛弃疾则用为褒义, 是说小孩顽皮可爱。

也不要把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有时两个单音词在一起, 从形式上看和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完全一样, 这样我们就容易受现代汉语语感的影响, 把两个单音词看成一个双音词。“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句子, 意思是百花很快就会姹紫嫣红地开遍, 会迷乱游人的眼睛;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 刚刚能埋没马蹄。“才”是“刚刚、恰好”的意思。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古》中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到处”是“走过的地方”, 指自己的人生足迹, 而不是“各处、处处”的意思。“云髻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卷曲如云的头发半偏下来, 女子她刚刚睡醒, 头上的帽子还没有拾掇整齐, 就走下堂来。现代汉语的“睡觉 (jiào) ”是一个双音词, 而这里的“睡觉 (jué) ”却是两个单音词, “睡”是“睡觉 (jiào) ”, “觉 (jué) ”是“醒来”, 二者是动补关系。“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觉”也是“醒来”的意思。

另外还有很多。如:“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张俞《蚕妇》) , “城”是“城市”, “市”是“集市”。“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 , “曾”是“曾经”, “经”是“经历”。“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妻子爷娘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 , “妻”是“妻子”, “子”是“子女”。

因此, 在正确理解词义时可以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词的双关义等方面掌握。只有正确理解古诗中词义, 才能正确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品味其语言的美妙。

摘要:要想鉴赏诗歌,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解诗句, 把握形象, 领会意境, 探究技巧, 品味语言。诗歌阅读的第一步, 是正确理解词义。

篇4:明月千里寄相思

中秋夜的月色皎洁素华,明月圆如银盘,被古人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这一天还被称为“团圆节”,古人在这个圣洁的日子里还会虔诚地举行赏月、祭月等天体崇拜活动,那时的人们用精心制作的月饼祭拜月亮,只不过那时的月饼不叫月饼,而是被称作“团圆饼”,直至唐代才开始被称呼为“月饼”;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人们都会在这个别具历史文化的节日里强烈地祈盼着团团圆圆、合家欢聚的美好景象,这份朴素的情感需求从未远离过华夏儿女的心胸a

记得儿时见到的月饼大多是用暗黄色的纸包装的,用纤细又结实的麻绳捆扎得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在表面的正中间往往贴有大红色的商标,依稀记得那时候的月饼大多都是豆沙馅儿、枣泥馅儿、五仁儿馅儿的,有的馅儿里面还会裹杂着些许的“青红丝”,把略显深沉的馅料点缀得青翠光鲜。每到八月十五的前几天,人们便会提着用纸和细巧的麻绳捆扎好的月饼走亲访友;有些无法与家人亲友团聚的人们,还会不远千里万里地通过邮局寄来一盒月饼,寄托着自己对家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无限细致地慰藉着同受思念之苦的家人。

去年的中秋节过后,年幼的女儿告诉我说:她最近每晚躺在床上之后,都会悄悄地掀起窗帘的一角,然后静静地透过玻璃窗外的夜空看一会儿月亮,她几乎每晚都是看着皎洁的月亮入睡的。怪不得我有几天早上叫醒女儿起床的时候,都看见她卧室那面粉红色窗帘的一边露着宽大的空隙。我在心里不由地羡慕起女儿的心境来于夜深人静之时,独自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用一双夜的眼睛穿过繁星点点的浩渺银河与素华柔美的月光交融生辉,那是一种何等超凡脱俗的天人合一呀,在那个静好的时刻,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一定是无比亲近和谐的,这是我们可以让内心和这个世界友好对话的绝好机遇。境由心造,可是陷入世俗的太人们却绝少有这个心境了。

我猛然遥想起儿时曾经就读于一所乡村小学的时候,每天在一条贯穿于整个村庄的小路旁都会看见有一个胡须皆白的老人靠着发黄的墙根蹲着,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里,他也是那样长久蹲靠在屋檐下,目光呆滞地晒着太阳,于是我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决定去那个老人的家里看看。在一天放学后当我们走近老人说明了来意之后,老人高兴得眉开眼笑地为我们敞开了屋门,于是我们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家徒四壁、空无一物的凄凉和悲惨,还有满屋子的尘土和在阳光里漂浮不定的尘埃。从那以后,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会去老人家呈帮他打扫卫生,还把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摆在老人的方桌上,到了那年中秋节的那一天,我还没命地从家里偷出好几包五仁儿的月饼狂跑到老人的家中递到他的面前,老人布满皱褶的脸上由衷地笑着,我的目光则久久地陷落在老人深深的皱痕中无法挪出,心里幸福得只想哭;不知那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有多少年没有吃过月饼了。

如今的月饼可不是稀罕物了,无论是花色和品种都会丰富得让你眼花缭乱,旧目里最朴素的“团圆饼”早已经升格为身价不菲的“贵族月饼”了,而且在包装上越来越豪华,身价更是有增无减。月饼这一古已有之的平常祭月之物,似乎日益变得不寻常起来,高昂的身价也越发令寻常百姓们望而却步了,人们对于月饼的兴趣也变得淡薄了许多。传统的月饼文化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受到了扭曲和异化,难以回归久远的朴素和纯粹,原先蕴藏的历史和文化也日渐埋没于市场的运作中而逐渐淡出人们古老的记忆。好在从远古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度过无数个漫漫长夜的明月从未改变过它的朴实和圣洁,得以让华夏子孙们在中秋这个特别的节日里用明月寄托自己祈愿合家团圆、世界和谐的美好心愿。

篇5:红豆寄相思诗句

红豆又名相思子,自古就是相爱的`人寄托相思的信物,代表相思,尤其是情人之间滴相思,属爱情含量最高。

长相思 一世情 文/快乐林

朝雨丝,暮雨丝,

朝暮相思伴雨滋。

秋深情更痴。

春填词,秋填词,

一世情缘天共知。

银屏诉梦辞。

相思 文/山野村夫

谁托红豆寄相思?春来花开果满枝。

朵朵羞花含怨意,颗颗愁果诉情痴。

枝枝难坠相思苦,处处可闻繾绻词。

此物若君采得去,满屋忧郁一生诗。

减字木兰花 缄收红豆阙 文/潇墨姝韵

雨滴蕉悴,曲断雕栏谁梦碎。

曾许情长,蘋满白洲悲誓凉。

舒云卷月,尺素缄收红豆阙。

咽泪妆欢,翠幄疏帘牧冷嫣。

卜算子 文/含烟梧桐

风舞柳腰轻,松染峨眉黛。

欲寄巫山一段云,却恨千峰碍。

醉对海棠容,绿裾红裙带。

只怕欢情一场空,又是愁如海。

卜算子 顶真格 文/含烟梧桐

水映鬓堆云,云锁眸心月。

月钓寒江一抹秋,秋损梧桐叶。

叶乱几声更,更漏残音切。

切断鸾弦忘却难,难解相思结。

鹊踏枝 文/含烟梧桐

付与痴情空楚楚。一片离帆,几世回眸顾。

柳下叮咛谁记取,寂寥从此朝朝暮。

第四桥头长倚伫。白白铺陈,这一江烟雨。

鹊踏何枝堪可负?鹧鸪声里流年误。

七绝 两首 文/叶知秋冷

采来红豆寄心知,残月萦窗洒泪诗。

雁字难归心墨浸,藏于此物醉相思。

佳人漫步晚风同,长发飘然掩玉容。

谁解愁心秋不语,采撷红豆寄思浓。

秋蕊香 文/紫蔷薇

一缕闲愁微透。 独赏深秋依旧。

何人抚案牵红豆。 寄语丽人别后。

酒阑空得双眉皱。 泪痕疚,

此情尽诉相思扣。 携入红尘亲受。

七绝 文/淡雅

空有三生红豆种,相思更惹悲心痛。

柔情万缕寄阿谁,付与拙诗勤作弄。

叶落花残雁已飞,伊人不见梦中回。

怀藏红豆人憔悴,幽怨难排枉蹙眉。

露冷霜寒秋意重,孤鸿落寞谁心痛?

寒蛩夜夜唱悲情,怨恨错生红豆种。

阮郎归 文/淡雅

相思红豆种何方?佳期已过场。

秋来春去剩悲凉,凄凄草木黄。

情依旧,发如霜,无心理乱妆。

欲将往事埋心房,柔肠寸寸伤。

长相思 情窦初开 文/江韵儿

山迢迢,路迢迢,

粉袖牵君水映桥,红绫缠树梢。

月儿娇,女儿娇,

蹑手轻足开蕊苞,欲寻红豆瞧。

回文诗 文/东大直街

明月遥思千里鸿,鸿里千思寄豆浓。

浓豆寄思伊倚楼,楼倚伊思遥月明。

采桑子 寄红豆 文/萍踪侠影

夜深人静风敲竹,

月透纱帘,照我无眠,

独坐窗前理信笺。

黛眉微蹙轻声叹,

思念千般,锦字难传,

红豆一颗胜万言.

醉花荫 文/一缕轻风

红豆相思何处有?欲寄风不透,夜夜夜无眠,

冷尽星愁,无语天天候。

梅香误把阳春瘦,晚雨忙来守,却又太匆匆,

未见花浓,自此心弦扣

长相思 文/一缕轻风

晨也思,暮也思,

情为何人种下痴?相思两地知?

笔凝之,墨凝之,

字舞文飞提又迟,惨笺留弱诗。

五绝 文/似水流年

晓行身欲早,月淡冷侵衣。

红豆半妆落,相怜畏曙鸡

卜算子 文/雪色百合

烟雨锁江南,思绪随风远。

无限相思尽惹愁,谁解心中怨?

花落在庭前,带醉凭栏看。

红豆情深为卿添,泪眼痴心盼。

五绝 文/夕阳

红豆生南国,入秋滿树头。

尽撒千棵子,惹得万人愁。

钗头凤 相思 文/快乐林

风侵逞,摇枝猛,夜深红落纷纷整。

无眠雨,北园伫。

晓寒垂泪,纵情难度。

苦!苦!苦!

琴声更,歌如梦,抚弦一曲相思盛。

人生路,恋缘驻。

魂牵肠断,几多相顾?

篇6:月亮寄相思的诗句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卓文君《白头吟》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闺怨》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 李白《清平调·其三》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张九龄《望月怀远》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 乐婉《卜算子·答施》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 曹丕《燕歌行》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 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 薛逢《宫词》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 朱庆馀《宫词 》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 郑谷《淮上渔者》

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 —— 牛峤《忆江南·红绣被》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 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柳永《定**·自春来》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 陆游《金错刀行》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 李白《怨歌行》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 苏轼《贺新郎·夏景》

相思一夜天涯远。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篇7:寄相思的诗句情侣

2、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其一》

3、尽日相思罗带缓。——严仁《玉楼春·春思》

4、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5、蛮姜豆蔻相思味。——吴文英《杏花天·咏汤》

6、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李白《折杨柳》

7、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李白《独不见》

8、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李白《怨歌行》

9、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10、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11、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江淹《古离别》

12、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13、春思乱,芳心碎。——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

14、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李白《山人劝酒》

15、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吴均《登二妃庙》

16、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词二首》

17、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薛道衡《昔昔盐》

18、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李白《秦女卷衣》

19、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20、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韦应物《送杨氏女》

21、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李白《王昭君二首》

22、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23、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4、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篇8:明月千里寄相思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过赏月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而在唐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赏月的诗句有了更生动的意境,“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由此可知,赏月之风古往今来就已存在。

有竹庄里感叹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明朝开始流行。传说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给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因此,明朝时期中秋赏月的习俗已初具规模。明朝时期,中秋也被称为“团圆节”。《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沈周作为吴门四家中最年长者,对此也更深有体会。

沈周(1427年至1508年),字启南,晚号石田、石田翁,江苏长洲(今苏州)相城镇人。父辈皆隐居不仕,均工诗文,能书画。本文所介绍的画卷名为《有竹庄中秋赏月图》,“有竹庄”,即为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

沈周不仅继承了他的父辈隐居不仕的家风,诗文书画之艺亦为家学渊源。他早年也曾跟杜琼学画。杜琼的画法基本上完全传承了元人,因此沈周早年的画风也未能脱出宋元文人山水画的窠臼;40岁之后才逐步显现出他个人的独特风格——早岁较细谨,晚年则粗犷。58岁时始号“白石翁”,此时才开始在画上钤“白石翁”之印。这幅《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即钤有此印,可证是他的晚年杰作无疑。

《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在题识中有这样的叙述:“少时不辨中秋月,视与常时无各别。老人偏与月相恋,恋月还应恋佳节。老人能得几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壶中有酒且为乐,杯巡到手莫推却。月圆还似故人圆,故人散去如月落。眼中渐觉少故人,乘月夜游谁我嗔。高歌太白问月句,自诧白发欺青春。青春白发因不及,豪卷酒波连月吸。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中秋赏月,与浦汝正诸君同赋。汝正出纸索画小景,并书于纸尾,长洲白石翁沈周书于有竹庄之平安亭。”

从这段题识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的人生感悟,面对亘古不变的圆月,感叹“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而据诗中“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可推知此卷为沈周于成化二十二年即1486年60岁时所作。画面描绘的是沈周在其居所“有竹庄”内的平安亭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时的情景。山水清胜,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景致幽静。书法部分则是沈周满怀激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抒写。该卷画作笔墨雄健老辣,格调疏简苍劲,意境清幽高旷,具有粗沈山水画的特点。书法则结体严整,笔法沉着稳健,苍劲老练。整卷书画诗文相映成章,堪称诗、书、画三绝。

士人静坐独赏

中秋赏月习俗到了清代之后,月圆之夜,几乎家家各有宴会,以酬佳节。人们还会以中秋夜的晴雨,占次年元宵阴晴。谚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清嘉录》有记载:“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走月亮……”此时间记录赏月风俗的古画更是颇多。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冷枚的《赏月图》正是描绘此时赏月之景。

冷枚,清代宫廷画家,生于1670年,公元1742年尚在。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今山东胶县)人。他曾经历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善画山水、人物和仕女画。谈到他的画的师承,“初师同邑焦秉贞”。而焦氏与他同乡,康熙时官钦天监五官正。善画山水、人物和花卉。他吸收西洋画中的明暗透视法。而冷枚之画,深受焦氏画风影响。后由焦氏推荐,冷枚进入清宫作画,其人物画在当时颇负盛名。《胶州志·冷枚传》云:“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之冠。”

冷枚的人物画确实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从这幅描绘中秋赏月的《赏月图》中就可见一斑。此图为绢本,设色画。纵119.8厘米,横61.2厘米。画中士人静坐独赏清辉明月,两位侍童候立于两侧,别有一番情趣。人物造型纤秀,衣纹简练流畅,构图新颖简洁,设色清雅质朴,画风精工细腻,学焦秉贞十分到家。画中阴阳明暗的表现,受西洋光影技法的影响甚深。

十女登台赏月

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赏月习俗更是多种多样,祭月、赏月、拜月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关于民间拜月的习俗有这样的来历: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仕女拜月、赏月,也成为了画家们描绘摹写的对象。

陈少梅(1909年至1954年),是20世纪中期北方画坛极为重要的画家之一。早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后入“湖社画会”成为骨干画家,长期在京津地区从事美术教育活动,在绘画上继承、宣扬了由乃师金城提出的“精研古法,博彩新知”的艺术理念,深入钻研传统而不囿于“泥迹袭貌”的皮相之术,既传古意,复见新姿,形成了具有一定时代气息的新风格。

此幅《赏月图》立轴为设色纸本,长127厘米,宽76厘米,画10位仕女于中秋佳节登台赏月的情景。画面设色古雅,面貌清润明洁、灵秀雅丽。仕女们登台望月,或凭栏静坐,或登台私语,形象地抒发了她们的美好愿望和高洁品德。画面右侧题识清楚地写着“丙戍夏五擬清人画意少梅陈云彰”,可知这是画家模拟清人画意而作的。画面仕女皆为清朝装束,修颈、削肩、柳腰也为当时的流行风貌。

篇9:以明月寄相思的诗句

以明月寄相思的诗句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旅思》台湾民谣: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台湾民谣: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台湾民谣: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江花月夜(其一)】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望汉月】宋 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柳永词永恒的主题就是爱情,男女离别之愁。

【生查子】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虞美人】宋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篇10:借花寄相思的诗句

思念,是盛夏如火的骄阳,是寒冬寂寂的夜晚,借花可以寄相思?

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

隙地生来千万枝,恰似红豆寄相思。

玫瑰花开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

接叶连枝干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并栽。秾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

春藏锦绣风吹拆,天染琼瑶日照开。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

红豆寄相思诗词

减字木兰花 缄收红豆阙 文/潇墨姝韵

雨滴蕉悴,曲断雕栏谁梦碎。

曾许情长,苹满白洲悲誓凉。

舒云卷月,尺素缄收红豆阙。

咽泪妆欢,翠幄疏帘牧冷嫣。

卜算子 文/含烟梧桐

风舞柳腰轻,松染峨眉黛。

欲寄巫山一段云,却恨千峰碍。

醉对海棠容,绿裾红裙带。

只怕欢情一场空,又是愁如海。

卜算子 顶真格 文/含烟梧桐

水映鬓堆云,云锁眸心月。

月钓寒江一抹秋,秋损梧桐叶。

叶乱几声更,更漏残音切。

切断鸾弦忘却难,难解相思结。

鹊踏枝 文/含烟梧桐

付与痴情空楚楚。一片离帆,几世回眸顾。

柳下叮咛谁记取,寂寥从此朝朝暮。

第四桥头长倚伫。白白铺陈,这一江烟雨。

鹊踏何枝堪可负?鹧鸪声里流年误。

七绝 两首 文/叶知秋冷

采来红豆寄心知,残月萦窗洒泪诗。

雁字难归心墨浸,藏于此物醉相思。

佳人漫步晚风同,长发飘然掩玉容。

谁解愁心秋不语,采撷红豆寄思浓。

秋蕊香 文/紫蔷薇

一缕闲愁微透。 独赏深秋依旧。

何人抚案牵红豆。 寄语丽人别后。

酒阑空得双眉皱。 泪痕疚,

此情尽诉相思扣。 携入红尘亲受。

七绝 文/淡雅

空有三生红豆种,相思更惹悲心痛。

柔情万缕寄阿谁,付与拙诗勤作弄。

叶落花残雁已飞,伊人不见梦中回。

怀藏红豆人憔悴,幽怨难排枉蹙眉。

露冷霜寒秋意重,孤鸿落寞谁心痛?

寒蛩夜夜唱悲情,怨恨错生红豆种。

阮郎归 文/淡雅

相思红豆种何方?佳期已过场。

秋来春去剩悲凉,凄凄草木黄。

情依旧,发如霜,无心理乱妆。

欲将往事埋心房,柔肠寸寸伤。

长相思 情窦初开 文/江韵儿

山迢迢,路迢迢,

粉袖牵君水映桥,红绫缠树梢。

月儿娇,女儿娇,

蹑手轻足开蕊苞,欲寻红豆瞧。

回文诗 文/东大直街

明月遥思千里鸿,鸿里千思寄豆浓。

浓豆寄思伊倚楼,楼倚伊思遥月明。

采桑子 寄红豆 文/萍踪侠影

夜深人静风敲竹,

月透纱帘,照我无眠,

独坐窗前理信笺。

黛眉微蹙轻声叹,

思念千般,锦字难传,

红豆一颗胜万言.

醉花荫 文/一缕轻风

红豆相思何处有?欲寄风不透,夜夜夜无眠,

冷尽星愁,无语天天候。

梅香误把阳春瘦,晚雨忙来守,却又太匆匆,

未见花浓,自此心弦扣

长相思 文/一缕轻风

晨也思,暮也思,

情为何人种下痴?相思两地知?

笔凝之,墨凝之,

篇11:爱情相思的古诗句

爱情总是让我们期望太多,从远远地注视到想全身心地占有,追逐让我们疲惫,与其纠缠撕裂疼痛,不如远远微笑,简单拥抱,到此为止。

1.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5.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10.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1.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1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1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1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8.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声杨柳》

19.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20.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2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2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2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5.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7.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留别妻》

2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30.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1.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长相思》

3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33.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34.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3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鹧鸪天》

36.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3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8.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9.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40.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41.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42.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4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词》

44.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室思·其三》

45.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4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8.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49.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50.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篇12:明月千里寄相思

王建(约767—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幼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与张籍齐名。

谈到月亮,人们就会想到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在诗词文学中,你也常常能发现月亮的踪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与明月作伴的美好愿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象写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又是李白的迷雾般的梦境;“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欧阳修黄昏后、月光下约会的欢快心情。诗人常常寄情于月,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以下两首也是咏月的名篇: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淡雅幽远的画面

对着一轮明月朗照下的美景,诗人是如何来描绘的呢?

《望月怀远》中,诗人张九龄选取了海上的明月、烛、露滋三种意象,它们的颜色都是白色,以此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纯洁的友情。同时又在明月的柔情朗下辅之以“怨遥夜”“起相思”“怜光满”“觉露滋”等心理活动和“灭烛”“披衣”“还寝”等行动,以朴实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温柔缠绵令人心动的相思图: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诗人因怜光满而灭烛,因深夜怀念而不能入睡,于是走出门外。天上的一轮皎月更是撩人心绪,露水打湿衣衫而不觉。

诗人王建则描绘了一片寂静中,谁都没有察觉到的—颗晶莹圆润的露珠。它在月光的轻抚下正从叶片上悄无声息地滑落人开得正盛的桂花中,桂花那娇小纤细的花瓣被湿润了,更显高贵典雅。树上的乌鸦已经安静栖息,暗示夜已很深。

两首诗歌描写的景物主体都是月亮,都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淡雅而幽远的画面,不同之处在于:《望月怀远》更加雄浑阔大,而《十五夜望月》则在淡雅素静中表现出一些凄清。

雄浑阔大的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所开拓出的审美想象空间。欣赏诗歌必须抓住诗歌中的意境,这两诗歌的意境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品味。

王建捕捉、提炼意境的能力极强,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安静、凄凉的秋夜景色:银白的地面,树上的栖鸦,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这为秋思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氛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是写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月光如水般静静地泻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薄雪,聒噪了一天的乌鸦也悄悄地栖在树上,仿佛不忍惊扰这安详的夜色。夜渐渐深了,清冷的秋露润湿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氤氲的馨香。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却给人澄澈、空明之感,让人不由得沉浸在清净悠远的意境中。躁动不安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树栖鸦”是为了押韵而使用的倒装,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诗歌然后以深夜不寐、望月怀人,烘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怀念亲友之情。景语引出情语,反过来又给景语增添感情,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望月怀远》首二句意境阔大,时空辽远。在一望无际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尽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此刻,远在天涯的情人也同我一起望月。“生”字是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写成有生命之物了。古人认为,月是水的精华,潮有大小,月有盈亏,二者是相应的;而月从地面升起,远远望去好像从海上涌出一样。这里写出月光的可爱,也表现出诗人寄意的深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尤为精妙,使诗中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的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相思凄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这两首诗歌都塑造了比较雄浑阔大的意境,在这样的意境中,诗人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两位诗人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景物,这在《望月怀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凄婉动人的情感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 《望月怀远》中张九龄是通过对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殷切怀念之情。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诗歌读来自然、平和,但其内在感情却是那样热烈、深沉,每一句都体现出诗人真挚强烈的怀念。黑夜中有“月、烛、露”相映,黑白相辅,虚实相间,更显出艺术效果。

《十五夜望月》描写八月十五夜晚思念友人杜郎中,以此诗寄托秋思。中秋是我国传统团圆佳节,诗人面对良辰美景,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佳篇,今读之仍觉意味无穷。

名家·名作

《十五夜望月》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向来看,应指中秋之夜。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视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徐竹心)

《望月怀远》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愈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诗人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沾湿了披在身上的衣服。这就把彻夜难眠的情境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进一步抒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既然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友人,只希望能在梦中与他重相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上一篇:“3+3”全面提升基层信访办信效能下一篇:2018年中考数学知识分类练习试卷:不等式(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