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气质问卷的编制

2024-04-24

中学生气质问卷的编制(精选8篇)

篇1:中学生气质问卷的编制

中学生气质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适合中学生使用的气质问卷.方法 根据巴甫洛夫气质问卷使用的通用条目库结构,分3个维度:兴奋强度、抑制强度和灵活性,在访谈的.基础上,根据维度的操作性定义编写问卷条目.随机抽取北京市中学生作为被试,进行两次测试,形成最终问卷.结果 该问卷各项指标良好.进一步分析发现,3个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抑制强度和总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二学生的抑制强度得分和问卷总分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年级.同时还发现,兴奋强度存在部分显著差异,初二学生的兴奋强度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其他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研究为我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及气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 者:谢焕昂 郑日昌 赵亚男 李占宏 潘子彦  作者单位: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0875 刊 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年,卷(期): 14(5) 分类号:B84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   气质   中学生   问卷  

篇2:中学生气质问卷的编制

一、问题提出

情绪管理是Mayer 和Salovey 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中的一个维度。综合相关研究发现,有关情绪管理的概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情绪管理的适应性,即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现实而实施的行为反应。有研究者认为,情绪管理是以一种社会可以容忍的方式,灵活地对一系列情绪发展要求作出反应,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延迟反应。第二类是强调情绪管理的功效性,即基于个人目的进行的情绪管理。第三类是情绪管理的特征性,即强调情绪管理在某方面所具备的针对性特质。除此之外,我国学者葛荣晋认为,情绪管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理解、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综合以上关于情绪管理能力的概念,本文将情绪管理能力定义为:个体在情绪发生时能够觉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情绪,并善于主动寻找方式对情绪进行调控、疏泄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哈尔滨某高校随机抽取50 名学生作为开放式问卷的被试,回收问卷50 份,其中无效问卷3 份,有效问卷47 份。之后随机抽取300 名学生作为结构式问卷的被试,共回收问卷291 份,其中无效问卷26 份,有效问卷265 份。2、研究工具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编制开放式问卷,并对回收的有效的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本量表从情绪觉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理解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这四个维度来编制问卷。问卷共包括了38 个项目,采用5 点量表进行评定,1 到5 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初始问卷信度分析

对初测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其信度为0.850,根据题总相关删去9 个题。删题后的.信度为0.910。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剩余问卷的29 个项目进行KMO 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KMO 值为0.89,x2=2794.062(df=0.406),达到0.001 的显著水平,表明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对问卷的初步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1 的因素有7 个,可解释项目总变异的58.539%。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标准,经斜交旋转,将共同度小于0.4 以及因素负荷较低或在多个因子上的负荷无明显差异的项目删掉。最后保留15 个项目,形成三个维度,其特征根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57.330%。第一个因子包括五个项目,命名为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第二个因子包括六个项目,命名为情绪表达能力;第三个因子包括四个项目,命名为情绪觉察能力。

3、正式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在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确定了问卷保留项目后对其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ɑ 系数均在0.784 到0.819 之间,总问卷的的信度为0.869。信度符合标准,问卷较可靠。通过计算各因子分数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来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各因子间的相关都小于各因子与总体分数之间的相关,各因子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相关系数在0.432 到0.484 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而且,各项目与总分之间也呈现出了较高相关,相关系数在0.480 到0.651,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

4、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一维度上出现显著差异,女生要好于男生;学生干部的情绪表达和觉察能力要好于普通学生;城市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要好于农村学生;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的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要好于父母教养方式为放任自由型和漠不关心型的学生。

四、讨论男女生在情绪

理解和运用能力上出现差异,可能是因为男女生在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的荷尔蒙分泌量要高于女性,而荷尔蒙则会影响个体对外界产生的攻击性和控制欲。除此之外,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可能会造成这种差异的出现。学生干部一般都是投票、选举出来的,因此他们比普通学生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通常能够良好的觉察他人的情绪并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人往往也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所以学生干部的情绪表达和觉察能力好于普通学生。

篇3:大学生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

关键词:大学生,问卷编制,情绪调节

一、前言

稳定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情绪调节能力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Hochschild最先提出情绪调节的概念,它是个体尝试改变情绪强弱所采取的行动。Gross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他认为是个体采用不同的情绪策略来调节我们的生理、认知和行为的心理过程。Thomson提出情绪调节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产生的适应性活动。直至Salovey和Mayer正式提出情绪调节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调节才受到心理学领域广泛的关注。

随着对情绪调节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关于情绪调节的测量工具也越来越多。如Gross的情绪调节问卷、积极消极情绪量表、王飞飞和孟佳编制的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但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且测量工具也不够成熟,因此编制大学生情绪调节问卷十分有必要。

二、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江苏、武汉、四川三个地区选取大学生380人作为研究对象。被试平均年龄20.13 岁,男生124 人,女生169 人。

2、问卷编制和施测

首先对40 名大学生进行访谈,主要询问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内在过程以及调控方法。其次查阅情绪调节的文献资料,进行理论构想,借鉴已有问卷的成熟项目,初步编制大学生情绪调节问卷。邀请专家对问卷的维度设计和项目进行评价,最终确定预测问卷,包含34 个项目。

采用团体测验的方式进行施测。在教室发放自编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问卷作答完成后当场收回。

三、结果与分析

1、项目分析

本研究采用临界比率值法和相关分析法对题项进行项目分析,将题总相关系数低于0.4 的项目删去,并根据总分进行分组,用t检验考察项目的组间差异。根据以上标准,删除第7 题和第31 题。

2、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Bartlett球形检验,得出KMO系数为0.827,球形检验卡方值为2329.211,P<0.001,表明数据样本适合做因素分析。

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共同因素,采用最大方差法求出旋转后的因素负荷矩阵。最终得出5 因子的旋转矩阵,保留了23 个项目。根据项目含义对5 个因素命名:第一个因素涉及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和觉察,命名为“情绪知觉”。第二个因素反映对情绪的理解及辨别,命名为“情绪理解”。第三个因素包含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命名为“情绪表达”。第四个因素反映调节和控制情绪,命名为“情绪调控”。第五个因素涉及正确评价情绪,命名为“情绪评价”。

3、信效度分析

本问卷的信度检验选用 α 系数和分半系数作为信度指标。表1 中各因素 α 系数在0.479 至0.780 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435至0.795 之间;总问卷 α 系数为0.853,分半信度系数为0.740。由此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见表2,问卷总分与各因素的相关系数在0.592 至0.826 之间,而因素间的相关系数在0.268 至0.582 之间,说明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既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问卷每个维度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四、讨论

正式问卷包括5 个因素,分别命名为情绪知觉、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控和情绪评价。但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涉及情绪评价维度,可能情绪评价和情绪理解之间存在重合性。本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评价暗含于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中间过程,是情绪调节问卷的维度结构之一,对理解和判断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起着重要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可探讨情绪评价的内在机制。

除因素5 的信度系数较低,其他因素的信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这可能是因为在编制的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情绪评价包含于情绪调节中。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但情绪评价因素只包含3 个项目,今后还需要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进一步验证。

五、结论

1、《大学生情绪调节问卷》包含23 个项目,分属于五个维度,分别是情绪知觉、情绪理解、情绪评价、情绪调控和情绪表达。

2、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参考文献

[1]Hochschild A.Emotion Work,Feeling Rules,and social Structur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9,85(3):551-561.

[2]Gross J J,Levenson R W.Emotional supression-Physiology,selfreport,and expressive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4(6):970-986.

[3]Mayer J D,Salovey P,Caurso D R,Sitearnios G.Emotion intelligence as a standard intelligence[J].Emotion,2001(1):232-242.

[4]王飞飞.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6.

篇4:中学生气质问卷的编制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因素分析;问卷编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2-0008-05

王辉、邱杨,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助教、硕士,江苏南京,211815;王云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7。

①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EA090062)的资助。

一、引言

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测评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外研究者在道德判断测评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成果显著,但已有测验大都要求被试对道德两难故事情境中主人公的特定行为进行评价。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评估被试的道德判断能力,但故事内容是否具有典型性、全面性;假设故事情境诱发的反应是否等同于真实生活情境所引发的行为,都有待进一步考察。国内学者在国外道德判断测验的翻译修订、实证研究及信效度检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可能会干扰儿童青少年对测验的应答。因而,测验结果既可看作是道德判断能力的个体差异,也可看作是某种文化所特有的道德状况的反映。再者,以上测验反映的是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静态整体水平,并未探究道德判断的动态过程及其成分特点。另外,国内学者也自行编制了相关测验,例如顾海根和李伯黍于1997年编制了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证明信度和效度良好。但已有测验的问题代表性、群体适用性、与当代社会道德现状的匹配性还需深入探索。

莱斯特首次提出道德四成分模型,认为道德是由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道德动机(moral motivation)以及道德品格和践行(moral character and implementation)或道德行为(ethical action)四种心理过程产生的。[1]Narvaez指出,道德判断是指推理情境中可能的行为并且判断哪种行为最具道德性,它受到道德敏感性、道德动机和个性的影响。[2]另外,Narvaez和Lapsley认为,道德判断包括理解道德问题、运用法则并确定判断标准、一般推理、道德推理、反思过程和结果、计划实施决策以及乐观应对七种技能,[3]Narvaez曾据此编写了道德判断行为手册,以帮助教师在课堂情境中提高中学生的品格修养。[4]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参考国内外同类问卷的编制维度,作者认为,一般推理技能是个体认知活动中的普遍能力,并非道德判断这一心理过程所特有;而乐观应对技能是个体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它贯穿于个体整个意识活动,也不仅仅体现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这与Narvaez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第三种技能和第七种技能与具体道德情境的相关性不大。

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动态性、阶段性,深入分析道德判断过程的结构,编制适用于我国当代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过程的问卷,为补充和完善国内道德判断测评方法作出尝试。

二、方法

(一)被试

先后选取被试581人,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281人,用于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的编制。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249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6%。其中男生125人,女生124人;班级干部108人,非班级干部141人。第二组被试300人,用于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形成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26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3%。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14人;班级干部110人,非班级干部152人;独生子女204人,非独生子女58人。

(二)工具

自编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该问卷的编制过程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问卷的五个维度,即理解道德问题、运用判断规则、道德推理能力、反思过程和结果以及计划实施决策。(2)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及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识,根据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初步编写出符合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实际的测量题目92个,其中17个属于反向计分。(3)随机选择周围同学、老师对编写题目进行阅读,这些被试除了对测题的内容进行回答外,还要回答阅读完题目之后的感受。然后根据回答情况对题目的文字表述进行了分析、修改,保留了符合问卷编制要求的80个题目作为本次研究的材料,其中包括14个反向计分题目。请被试对每一个题目与自身的相符程度进行5级评定(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由40个题目组成,请被试对每一题目能够描述自己的程度进行5级评定(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分=完全符合)。

道德判断测验(Moral Judgment Test,简称MJT),由德国心理学家林德编制,可以同时评估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倾向。我国已经有研究者对该测验进行了必要的跨文化效度验证。被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题目进行“-4”到“+4”的9级评定。

(三)程序

(1)所有第一组被试完成自编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

(2)所有第二组被试完成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

nlc202309040223

(3)70名第二组被试同时完成道德判断测验(MJT),获得有效被试62人,有效率为88.6%。

三、结果

(一)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的初步编制

首先根据项目鉴别指数分析,删除18个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剩下62个项目的KMO值为0.782,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为4543.280(p=0.000),这说明所得到的数据适宜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百分比(表1)和陡阶检验(图1),抽取四个因素是合理的。进行抽取四个因素的主成分因素分析和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出因素负荷矩阵,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30、共同度小于0.20的22个项目后,余下的40个项目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7.654%。四个大因素所含的题目数和所解释的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15、14.688%;14、5.828%;6、3.856%;5、3.282%。根据其包含的题目内容,可以把这四个因素命名为:F1判断依据,F2推理反思,F3计划策略,F4理解问题。

Bartlett球型检验表明,F1、F2和F3适合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表明,F1的15个项目可以由3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5.644%):F11由6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9.569%,命名为“描述规则”; F12由6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9.059%,命名为“使用规则”;F13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7.016%,命名为“评估规则”。F2的14个项目可以由4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54.192%):F21由5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9.039%,命名为“反思行为合理性”;F22由4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9.264%,命名为“推测行为原因”;F23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8.309%,命名为“考虑行为可变性”;F24由2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7.580%,命名为“评估行为影响”。 F3的6个项目可以由2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7.423%):F31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30.496%,命名为“计划性思考”;F22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6.927%,命名为“综合性思考”。最后,得到由40个项目组成的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其中有2个项目是反向计分,以作为后面研究的基本工具。

(二)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首先,根据第二组被试的施测结果,对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初版)的40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37,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为3037.583(p=0.000),这说明所得到的数据适宜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百分比和陡阶检验,抽取四个因素是合理的。然后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和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得出因素负荷矩阵。删除不合理的4个项目后,余下的36个项目可以解释总方差的37.256%。四个大因素所含的题目数和所解释的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15、18.340%;7、10.129%;10、4.721%;4、4.067%。与前面初步分析的结构相比,四个大因素是基本一致的。F1、F2、F3和F4的顺序发生互换。在含义上,F1稍有变化,但不影响因素名称,故仍命名为“判断依据”;F2与初步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只是各项目在小因素中的分布有所调整,故仍命名为“推理反思”;F4与初步分析基本一致,所包含项目的变化对因素命名影响不大,仍命名为“理解问题”;F3包含的项目变化较大,将之由“计划策略”改为“行为计划”。

Bartlett球型检验表明,四个因素均适合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表明,F1的10个项目可以由2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6.210%):F11由7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26.837%,命名为“使用规则”;F12由3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9.373%,命名为“描述规则”。F2的15个项目可以由3个小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5.303%):F21由6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8.431%,命名为“考虑可变性”;F22由5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5.438%,命名为“评估影响性”;F23由4个项目组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1.434%,命名为“反思合理性”。F3删除1个项目,余下的3个项目可以由1个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4.506%),命名为“行为计划”。F4删除1个项目,余下的6个项目可以由1个因素解释(总方差的43.853%),命名为“理解问题”。最后,得到由34个项目组成的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

接着,对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的同质性信度进行了分析。由表2可知,问卷总分、所有大因素和小因素的克隆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

最后,从会聚效度、区分效度以及效标效度来分析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的效度。某一大因素与其所属小因素应具有较高的相关,而与其他大因素下的小因素具有较低的相关,这就是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表3显示:(1)F1与其所属小因素的相关显著高于该因素与F2所属小因素的相关;(2)F2与其所属小因素的相关显著高于该因素与F1所属小因素的相關;(3)F3与F1、F2所属小因素之间的相关均为正值,且绝对值较小,这是因为F1、F2和F3从正向反映了个体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特征,但三因素所测角度有所不同;(4)F4与F1、F2所属小因素之间的相关大多为负值,且绝对值很小,这可能是因为F4从反向反映了个体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特征。再来看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的效标效度。本文所采用的效度指标是道德判断测验(简称MJT),该测验主要用来评估被试的道德判断能力,同时也提供了个体道德倾向或道德情感的指标。本文考察了问卷得分与道德判断测验(MJT)C分数之间的相关性。由表4可知,问卷分数与效标的相关系数中,0.4-0.5之间的有3个(占33.3%),0.5以上的有5个(占55.6%),两类共占88.9%;0.4以下的有1个(F4),占11.1%。综上所述,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的效度是有保证的。

nlc202309040223

四、讨论

(一)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的结构

初步分析表明,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由“判断依据”“推理反思”“计划策略”和“理解问题”四个因子组成。其中“判断依据”“计划策略”和“理解问题”三个因子验证了问卷编制之初的理论构想,即理解道德问题、运用判断规则和计划实施决策这三个维度,这也与Narvaez的观点一致;而“推理反思”这一因子取代了道德推理能力与反思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具体来说,“判断依据”也就是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所凭借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我们首先应对这些标准、规则有所了解,并在不同范围或背景下恭敬地加以利用。不同来源的准则具有不同的性质,包括外显的、内隐的、强制性的以及非强制性的,而且不同背景下的准则可能有所差异。“计划策略”是作出判断与付诸实践之间关键性的一步。在实施道德行为之前,个体需要思考有几种可能性行为,其中哪些行为是必需的、具备哪些可用资源、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并考虑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及可能的行为后果。所谓“理解问题”,是指个体进行道德判断之前,必须正确界定当前问题是否属于道德范畴并且需要理解其结构。个体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需要知道哪种信息是关键性的或哪种信息是不重要的,然后依据并组织关键性信息作出选择和策略。理解道德问题是道德判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推理反思”取代了理论构想中“道德推理能力”与“反思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个体在使用道德推理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他的决定怎样影响他人或自我,他应该遵循哪种准则(规则、法律)以及哪种是最公平(正义、友善、尽职)的决定,而且会检查其判断过程和结果的恰当性与合理性。

进一步的研究不仅确认了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四因素结构,而且使其更为合理与清晰。因素一为“判断依据”,反映了个体对道德、法律等准则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它包括2个小因素:使用规则和描述规则。因素二为“推理反思”,反映了个体道德判断的推理、反思过程,它包括3个小因素:考虑可变性、评估影响性和反思合理性。考虑可变性指的是思考在相同情境下自己或他人可能出现的其他行为;评估影响性指的是评价某行为给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反思合理性指的是思考自己和他人观点及行为的合理性和恰当性。因素三是“行为计划”,反映了个体付诸行动前对行为时间、所需资源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思考、规划。这与初步分析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故调整了因素命名。因素四是“理解问题”,反映的是个体对当前情境和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进行判断。

(二)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问卷(测试版)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分析表明,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问卷(测试版)34个项目的项目鉴别指数、因素负荷与共同度都较高,质量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本研究从内部一致性系数的角度考察了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的同质性信度。结果表明,总分、所有大因素和小因素的克隆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可以说,问卷的同质性信度比较高,表明该问卷是比较可靠的测量工具。

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的会聚效度与区分效度分析显示,四个大因素与其所属小因素的相关显著高于该因素与其他大因素下小因素的相关,从反面反映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特征的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为负,从正面反映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特征的因素之间的相关为正。这些都说明问卷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较高。

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分数与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之间的相关表明,9个相关系数中有8个在0.4以上,问卷的效标效度也是比较理想的。

因此,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是较为可靠和有效的測量工具,可以在中学生道德判断发生过程的研究中推广应用。

五、结论

(一)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由四个大因素组成:判断依据、推理反思、行为计划和理解问题。判断依据包括2个小因素:使用规则和描述规则;推理反思包括3个小因素:考虑可变性、评估影响性和反思合理性。

(二)中学生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版)由34个项目组成,可以测查中学生道德判断过程的各个因素,问卷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其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以及效标效度较高。

参考文献

[1]Mussen P H.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Cognitive Development V.3.[M].New York:John Wiley&Sons,1983:556-629.

[2]Darcia Narvaez,Tonia Bock.Ethical Judgment:Nurturing Character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room,EthEx Series Book 2 [M].Notre Dame:Alliance for Catholic Education Press,2001.

[3]Narvaez,D.,Lapsley,D.K.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Everyday Morality and Moral expertise.[M]//Lapsley,D.K.,Power,F.C.Character Psychology and CharacterEducation.Notre Dame.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2005:140-165.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篇5:《ARCS兴趣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以凯勒的.“ARCS模型”作为理论基础,以“激励策略”作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经过开放式调查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编制了《ARCS兴趣问卷》。被试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4、5年级8个班的349名学生,施测了《ARCS兴趣问卷》。对4年级的4个班还施测了《IMMS》和《CIE&CES》问卷。对《ARCS兴趣问卷》的项目进行了筛选和修订,最后保留49条项目。对《ARCS兴趣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考察,总体来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好。研究表明注意与切身性相关,自信心与满意相关。

作 者:郭德俊 马庆霞 赵凤贞 袁惠萱 林海波  作者单位:郭德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

马庆霞(北京东城教育分院)

篇6:中学生气质问卷的编制

1开发教学质最评估系统的意义

①为学院师资队伍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客观标准。②有利于完善学院的教学管理,使之更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学院的综合竞争力。③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促使其发挥优势,加强弱势,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④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和联系,使之更具广度和深度,促进教学双方更好地结合。

2需求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对外语学院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标准,能全面反映学院教师的师德风范、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

①操作简单。各类用户只需用账号和密码登陆,即可在权限范围内完成评价或管理任务。②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不同类型的课程评价指标也有所差别,需设置指标体系设置模块。③功能完备。系统不仅要实现学生评教,且要实现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为防止部分学生恶意打分,需设置无效问卷设置模块,对异常数据修正,体现真实教学质量。④保密性强。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数据库,自动提取信息,实现学生、教师、课程的对应,自动验证身份,同时设置浏览权限,保护教师及测评学生的隐私。⑤结果分析合理。应用人工智能对结果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3系统相关技术

①面向对象。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业务调查并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将产生三种模型: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②b/s模式。以web技术为基础的平台模式。把传统c/s模式中的服务器分解为一个数据服务器与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构成三层结构服务器体系。③asp.net技术。是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可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创建应用程序,从而简化页面的代码。

4评估指标设计

①教学质量的观测点:教学态度、内容、方法、效果等是主要观测点。态度包括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备课充分;内容指掌握基本知识、概念熟练程度,理论准确度及先进性等;方法指采取的.适宜的方法或手段,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状况;效果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品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②评估指标:本系统采用多元化评估主体,即学生、专家、领导及教师自己。针对外语课程性质和特点,又分为理论课、听力课等,教学的单项指标不同可使评估指标的可测性更好,更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评估是教学相长原则的充分体现,学生对教师有最全面的接触和最深刻的了解,学生评估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学生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估、应届毕业生问卷以及在线预警。

5系统功能模块及流程

①系统流程图。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模块:用户登录认证模块、评估模块、结果搜索排序模块、用户分级模块、管理员管理模块。认证模块验证用户是否合法,根据身份做相应的权限控制。其目的是避免数据的泄漏、非法修改或破坏。评估模块包括:领导评估、专家评估、学生评估和教师自我评估4个子模块。结果搜索排序模块的是对评估结果汇总排序,排出全院学期授课质量总分前20%、后l0%的教师以及应届毕业生问卷中最好和最差的教师。用户分级模块将用户分为二级:院(系)领导有权限随时查阅教师的评估结果;教师本人只能看自己的结果。管理员管理模块负责各级用户的密码和数据库

6教学质量评估算法设计

我们在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层次分析法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群组决策系统数学模。包括分析评估系统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层次模型;对同一层次的各指标影响上一层次中某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子指标相对与其父指标权重,即层次单排序权重;计算各层指标相对系统评估目标权重,即层次总排序权重。同时利用群组决策判断矩阵算法实现判断矩阵修正,使其满足一致性条件,综合考虑不同评估团体参与决策或对评估影响,以及评语值的模糊性等,对各被选方案或被评对象进行优劣排序,最终得到评估结果。

7结束语

篇7: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提升气质的研究

摘要:体育舞蹈提升大学生的气质主要表现在培养他们的文明礼貌、改善形体姿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绪、陶冶性情等方面。提升大学生气质在新世纪的大学里尤为重要,本文对体育舞蹈如何提升大学生气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体育舞蹈大学生气质

引言:随着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体育舞蹈成为当今体育锻炼的主流。在大学里,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舞蹈的课程,以此提升自己的个人形象气质。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一般会对学生的形体进行训练,进而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对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这门课程之后,气质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并对目前我省高校开设这门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章前言

1.1选题依据

体育舞蹈虽是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却发展迅速。体育舞蹈是集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舞伴间默契的配合,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为目的的一种舞蹈,是融竞技,表现为一体观赏型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变化繁多,不受年龄,性别,场所,器械的限制,可使全身各关节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均衡的发展,塑造出良好的体态,提高人的内在气质。

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级基础知识,还要求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体型、举止优雅、大方等综合形象气质。体育舞蹈通过一些基本动作配以音乐进行练习,在塑造了大学生良好的身体体型的同时,而且还增加了大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了良好的综合气质,这对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社会竞争能力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为此,本研究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科技大学从事过体育舞蹈训练的学生与未从事过体育舞蹈训练的学生进行比较,探讨体育舞蹈对提升大学生气质的影响。

1.2研究现状

1.2.1目前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

1.2.1.1体育舞蹈的概念体育舞蹈是指国际上正式开展的标准舞拉丁舞等以及经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归类项目。分为两个类别:标准舞和拉丁舞,共十个舞种。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体育舞蹈是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舞蹈艺术的欣赏性为一体的体育运动性舞蹈。根据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独特气质的培养作用,在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舞蹈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舞蹈的学习和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气质,促进高校体育舞蹈的不断发展。

1.2.1.2目前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

1.2.1.2.1课程设置

根据一些相关调查,在我省省内,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开设了体育舞蹈这门课程,因为这门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动作技能的课程,又可以培养学生内在气质。然而,一些高校开设这

门课程的时间一般是一学年或两学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学生只能掌握一两个舞种,所以他们对体育舞蹈这门课了解的不是很多,他们也无法系统的明白体育舞蹈所体现的内涵。

1.2.1.2.2教学内容

一般而言,体育舞蹈有十来个舞种,这些舞种在节奏上不一样,而且,风格也各具特色。每个舞种的学习过程一般都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从单个动作学起,然后由小组合学习到整套动作的练习,在组合动作中,有的需要由单人动作练习到双人动作练习的过程,先是在无音乐的条件下练习,之后再跟随着音乐进行练习。这就要求学习舞蹈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内容由简单变得复杂。有些高校在选择教材内容时,甚至有的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动作的新颖难美多,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现代舞和拉丁舞是按照技术风格划分的,当前省内许多本科院校由于受到课时的影响,通常会选择现代交谊舞和拉丁舞的部分舞种作为教学内容。

1.2.1.2.3教学大纲与教材

一些高校选择使用的教材内容有的偏为繁杂,动作也比较复杂,这些指定的教材,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在短暂的课堂上根本完成不了教学内容,另外,理论和动作技术上也没有与时俱进,所以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容易掌握基本动作和练习组合这些简单的学习内容,在书本上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没有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阻碍着体育舞蹈在省内高校的广泛开展,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前景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1.2.1.2.4教学方法

许多高校在体育舞蹈这门课上仍然采取上世纪国外的教学方法,这与体育舞蹈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提高的特征相左,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无法全部完成学习、自练和对练等环节,这也影响了学生对舞蹈的直观学习和体会,一些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所必须的身心素质的要求,认为体育舞蹈只是一种艺术,从而使得教学方法很不科学。

1.2.2大学生气质

1.2.2.1气质的概念

人们提及一个人的气质,通常是指个人魅力,也是我们的内在美,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和先天决定的外在美相比,内在美即气质可以通过后天的一些运动来提升。在一份艺术教育调查问卷中,一名学生说在上体育舞蹈课之前,自己对艺术可以说是一点儿也不懂,只会读书,性格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气质可言,在上了体育舞蹈课之后,学会了如何正确表现自我,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变得更加自信,也变得更有气质。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舞蹈改善了学生的气质。那何为气质,气质有心理与美学两种定义。

从心理学上气质分为四种:一是多血质,这一类人活泼好动,反应比较快;二是胆汁质,这一类人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很容易冲动;三是粘液质,这一类人性格稳重,安稳庄重;四是抑郁质,这一类人性格孤僻,反应迟缓,偏为内向。从美学上说,气质是指人的风格与风度,这个概念为人们所熟知却又难以捉摸。虽然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但在后天的训练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通过感悟与体验,在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中展现自己的个人气质之美。从铁娘子的生平我可以看出,气质不像美丽的容颜那样短暂浅显,气质是逐日增辉的,即使容颜已不在,风韵仍会存在,此外,一个人持久高贵的美莫过于气质美。

1.2.2.2大学生的气质现状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被忽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修边幅或含胸驼背,形象与气质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现在很多大学生没有注意到自己气质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学业繁重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等等原因,导致了驼背、扣胸、歪脖、弯腰、等不良体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气质,气质虽然说是一种内在美,但是也必须通过外在形象表现出来,没有一个良好的外在体形,再好的气质也是徒然的,那么从事体育舞蹈

可以使人形体优美,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能使人更有节奏感。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能改善人的整体身体柔韧性,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1.2.3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气质的影响

体育舞蹈可以让女生保持优雅的身姿,也可以让男生展现绅士风度和气质,是学生提升气质的最佳选择。具体说来,舞蹈可以改变女生驼背、外

八、内八等后天因素所形成的形体缺陷,使得她们变得更加自信;男生可以变得更加玉树临风,性格也会变得直爽。大学生通过学习体育舞蹈这门课,自己的礼仪会变得优雅大方,在异性面前不再拘束不安,而是从容自信,变得更有气质。

第二章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为了了解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提升气质的影响所以从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学生随机抽取100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其它学院随机抽取100人 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访谈对象为湖南科技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老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需要,在知网上和图书馆搜集相关论文十余篇,作为本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查阅大量有关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气质影响的期刊、论文和专著等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方法理论。

2.2.2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体育舞蹈专家、教师等的访谈,了解关于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气质影响的相关知识,为问卷的设计提供支撑材料。

2.2.3问卷调查法

2.2.3.1问卷效度的检验

为了检验问卷的可靠性,在制定问卷的过程中,先后多次向体育舞蹈专家,老师请教了相关问题和分析,经过多次的筛选才正式制定问卷,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2.2.3.2问卷信度的检验

采用再调查法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信度检验,第一次发放问卷调查表时间于第二次发放时间间隔为15天,填写内容保持不变,经统计学处理,问卷信度系数r=0.84(P<0.01),说明信度较高,符合问卷调查信度标准。

2.2.3.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湖南科技大体育学院和其它学院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总共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95份,回收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法对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有效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常规统计与分析。

统计软件完成。

2.2.5逻辑分析法

通过分析大量文献和问卷调查表获取的资料,对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气质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舞蹈对大学提升气质的表现形式

3.1.1体育舞蹈通过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来达到提升气质的目的气质来自于规范得体的仪态,外在仪表欠缺会折损一个人的风度。注重自己的仪表,就应该注意自己无论是在走路、站立、坐姿都要端正洒脱,给人一种美的魅力,不要畏手畏脚,不要不拘小节。体育舞蹈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仪表和举止,以此提升他们的气质。体育舞蹈有很多类型,不同的舞种可以训练一个人不同的方面。例如,新疆舞可以训练眼睛,学生从眼光和神情中透露出一种由内到外的独特气质;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练习,可以改变大学生驼背、歪脖、耸肩、塌腰等一些不良体态,使他们的形体比例线条均匀和谐,更有青春活力;华尔兹舞蹈练习,能够培养男生的绅士风度和挺拔的身姿。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使男生拥有坚毅刚强、睿智机敏和热情豪放的气质,使女生拥有温柔娴静、恬静温婉的气质。

3.1.2体育舞蹈通过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来达到提升气质的目的乐观的的心理状态,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为自己的气质增添一份光彩。在进入舞蹈的状态时,悦耳的音乐,欢快的气氛使得参与者忘却学习中的紧张和生活中的烦恼,体会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激励他们自尊自强、奋发进取,从而起到于娱心怡神的作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促进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生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民族特征与民风习俗,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活、社会,交往范围扩大,增进友谊。在舞蹈训练和表演中,角色时常需转换,学生可以提高对社会复杂环境变换的适应能力,使得自身行为符合社会身份,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

3.1.3体育舞蹈通过丰富大学生情感来达到提升气质的目的丰富的感情能够驾驭外在美,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可以留给别人难以磨灭的印象。感情是舞蹈艺术的关键因素,没有感情也就没有了舞蹈艺术。通过舞蹈训练,使得学生的感受能力比被人更加细腻、敏锐,也会让他们多了一份多情善感,他们的情感由平淡向着丰富发展,在将健康的感情基础上,更懂得如何去爱、去恨,同时富有同情心,他们的气质也会得到一定的完善。

3.1.4体育舞蹈通过改善大学生审美能力来达到提升气质的目的体育舞蹈中的艺术美、自然美和生活美,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美、鉴别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一个人的气质和审美能力可谓是相通的,审美能力越高,气质越显得不错。提高一个人的气质,这有助于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舞蹈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气质。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体育舞蹈可以提升人们的气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在印度尼西亚第22届体育节纪念大会上,印尼总统呼吁全社会要热爱体育,因为他已经认识到爱好体育可以提升民族气质。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可以提升人们的气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体育舞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从而提升自身的气质。然而,提升大学生气质不是一朝就可以实现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计划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

4.2建议

4.2.1编著适合省内本科院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的统一教材

为了编著适合省内本科院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的统一教材,要加强对体育舞蹈技术理论和教材建设的研究,还要结合江苏省本科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教材也要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相信这样的教材会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体育舞蹈。

4.2.2确立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在确立合理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结合高效自己的实际情况,即根据体育舞蹈在本校的发展情况,明确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和完善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具有社会性、科学性、普及性及实用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2.3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的整体需要

教学内容要以充分满足学生的整体需要为目标,以有助于锻炼学生身心素质和能力为方向,全面、科学、合理、系统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在体育舞蹈课堂上可以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4.2.4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

篇8: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的初步编制

以往的研究大多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定性分析,集中在对大学生生活事件类型及压力源的研究。本研究整合、提炼已有文献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的分类,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以期为评定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感现状、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特点,探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有所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目的取样与分层取样的方法,选取某学院384名一~四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最后收回的有效问卷中,一年级学生87名,二年级学生77名,三年级学生91名,四年级学生103名,共358名。其中文科生162名,理科生196名;男生135名,女生223名。

1.2 理论维度的构建

综合已有研究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合理结构[6,7,8,9,10,11,12,13],拟定从人际交往压力、经济与地位压力、学业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就业心理压力五大方面,构建心理压力感问卷的框架。

1.3 问卷题项的收集与编制

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54名大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5名,大二学生12名,大三学生12名,大四学生15名),请他们描述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事件及其应对方式。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选择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条目,构成初始问卷的主要项目,经过专家修改,形成预测问卷,表面信度良好。对大二年级的文理科各1个班级120名学生(文科班64名,理科班56名)进行预测,修订为由70个项目组成的正式问卷。正式的自陈问卷采用5点记分法,即“完全没有感受”记1分,“感受比较微弱”记2分,“感受不强不弱”记3分,“感受比较强烈”记4分,“感受非常强烈”记5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压力感越大。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

首先对70个题项进行项目区分度(item discrimination)分析,采用精确度较高的相关法计算区分度,得到各题项的鉴别指数,见表1。

根据心理测量学的一般原理,鉴别指数在0.20以上的题项区分度尚可。本研究按照从严要求原则,删除18个鉴别指数低于0.40的项目,最后保留了52个项目。

2.2 因素分析

首先利用KMO(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对原有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当性考察,得到KMO的值为0.918(P<0.01),表明本研究的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抽取因子,用最大变异(Varimax)进行正交旋转,结果发现有11个项目的因素负荷低于0.40,分别是V3,V19,V22,V23,V25,V35,V42,V51,V54,V56,V57,因此,这些项目应予以删除,并再作一次因素分析。对余下的41个项目进行第2次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41个项目的负荷都大于0.40。

本研究根据以下标准确定因素数目: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因素必须符合陡阶检验(Screen test);抽取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3%的总变异;每个因素至少包含3个以上项目;对于在2个因素上负荷均比较高的题项(V24,V26,V34,V50),根据负荷最大原则进行筛选。根据以上原则,本研究最终提取5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5.748%。因素负荷矩阵见表2。

由原始问卷可知,因子1~5分别表示人际交往压力、经济与地位压力、学业压力、体能与生活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

2.3 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来检验自编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的信度。表3显示,全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4,分半信度为0.889。5个分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在0.765~0.858和0.695~0.857之间。

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来检验问卷是否可靠,自编问卷的各因素间的相关结果见表4。问卷各个因素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632~0.840之间,问卷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0~0.662。根据Tuker的理论[14],构造健全项目所需要的项目和测验的相关系数在0.30~0.80之间,项目间的组间相关系数在0.10~0.60之间,说明本问卷的结构较好。

注:**P<0.01。

3 讨论

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结合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事件的方式,选择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典型的压力事件或情境,考察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状况。测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且较好地满足了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状况的工具。不过,本研究仍存在样本容量偏小和取样范围狭窄的问题,需要进行大样本广泛取样,进一步验证所编问卷的代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附:调查问卷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

第1个维度———人际交往压力(9个项目)

36.担心帮助他人却得不到回报。

40.怕被人误会。

45.怕与朋友闹僵。

68.因不被别人理解而痛苦。

38.怕被朋友嘲笑。

47.当受到别人注视或讨论时,会感到不自在。

66.怕在同学面前丢丑。

64.害怕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如欺骗、贪污等)。

49.怕掉面子。

第2个维度———经济与地位压力(11个项目)

27.担心家人的社会关系不利于自己将来找工作。

18.担心没有钱包装自己的外表。

60.觉得经济条件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33.担心自己在班上没地位。

11.因生活费不够用而发愁。

17.对与同学的关系感到不满。

26.担心因琐事与人争吵。

31.感觉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友好。

24.担心自己令老师失望。

20.很羡慕他人的长相。

59.觉得与他人的关系很疏远。

第3个维度———学习压力(9个项目)

14.因浪费学习时间而懊悔。

28.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苦恼。

15.苦于没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29.因无法平衡学习与其他事务性活动的冲突而苦恼。

50.因自己处事不稳重而自责。

16.在各种技能性证书的备考过程中感到疲惫。

21.渴望拥有平和的心态。

46.因日常生活安排无序而苦恼。

12.因缺乏一些社交技巧而感到很苦恼。

第4个维度———体能与生活压力(6个项目)

62.感到全身软弱无力。

65.猜疑自己的身体有病。

32.感到适应不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67.担心还不了欠别人的钱。

39.感到跟不上生活的节奏。

34.因自己的精力下降而发愁。

第5个维度———就业心理压力(5个项目)

55.一想到将来要找工作就心烦。

44.担心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41.担心所学专业没有出路。

30.担心自己达不到用人单位对聘用人员的技能要求。

上一篇:天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下一篇:竞争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