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危害大教学设计

2024-05-04

网瘾危害大教学设计(共5篇)

篇1:网瘾危害大教学设计

认识网络危害、正确上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了解不健康上网方式对学生的危害。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远离网络游戏的必要性。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双面性。发扬网络积极的一面,减少其消极影响。

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中学生,处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更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搞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上网,安全上网。

二、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网络世界的双面性,迷恋网路游戏的危害。难点:指导学生认识迷恋网络的危害,学会科学合理上网。

三、教学过程:

(一)、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主持人导入: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针对这一事实,今天我们现场做一个调查:上过网的同学请举手;玩过网络游戏的请举手;有网友的请举手。(现场调查结果: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都有此三点经历。)

调查结束后主持人:看来同学们都是一只只小网虫啊,说起网络,大家可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便捷,让我们得到更多的享受。那么你认为网络有怎样的神奇作用呢?

学生各抒己见:方便、快速查询;迅速快捷购物;可以及时了解你想知道的一切情况..。

(二)、认识网络危害

认识网瘾的危害:

主持人:对,网络世界是精彩的,但是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无奈,下面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内容。

课件展示内容:学生日记摘抄——迷恋网络

“我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我依恋上网络,有时能在网上游荡十几个小时而屁股一动都不动,甚至通宵达旦。有时夜晚起床解手,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溜达溜达”。白天学习无精打采,然而一摸键盘立刻神采奕奕。就像是人在吸毒一样,上瘾后没完没了,看来上网和吸毒可以画等号。我感觉我已经深深的中毒了,我成了网络中无数网虫的一员了,说到网虫我对它的理解是:一个人在网上吸食了“网络毒品”,以后逐渐上瘾,再以后死在了网络上。网络这把双刃剑把我“杀”死了,只是它“杀人”不见血。主持人提问:看了上面的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原来网络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潜在的危害呀。过于痴迷的会上瘾、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

根据学生的发言,主持人引导总结出“网瘾”:

互联网(Internet)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对方便人们学习、研究、工作和娱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应该正确对待。过于痴迷网络就会患上“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网瘾”,并初步认识网瘾的危害。

(三)、教师与同学共同制订安全上网规则

主持人:“看来网络确实是有利也有害,不健康、不安全的上网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如何趋利弊害,健康上网呢?”

由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上网安全规则八条:

第一条:切勿到网吧娱乐,远离不良网络游戏;选用安全网址,少儿不宜的网络不要进去,即使不小心进去,也要迅速离开。特别提示: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稍不留意它就会刺向你。

第二条:切不可将网络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而沉溺其中;上网并不能帮你解忧,你下线后问题依然会存在的,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第三条:控制上网时间。上网之前规定好时间,一般以30分钟为宜,不超过一小时。并要时刻提醒自己,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安全使用网络。

第四条:明确上网目的、任务。每次上网的时候,你都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上网,自己上网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的,这样可以有效的节制上网时间。

第五条: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自己真实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

第六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网上读到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实的。要学会识别信息的真假。

(四)课后小结及作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网络世界固然是精彩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无奈。过分的迷恋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难以预料的灾难,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经验教训,学会合理上网,健康上网。课后请大家整理出一份安全上网的规则,在学校门口张贴,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安全上网!

网络成瘾活动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互联网对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他们要网吧,不要学校;要鼠标,不要书包;要游戏,不要成绩„„许多家长、老师“谈网色变”,不得不面对与网络“抢”孩子的尴尬局面。而且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

通过本段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了网络的利弊,了解不健康上网对学生的危害。学会预防网络成瘾的方法,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真正有效的做到趋利避害,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

篇2:网瘾危害大教学设计

1.网瘾的危害存在于生理方面:有研究证明,有网瘾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处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同时还会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直观的健康问题。对于正处于身体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会严重影响到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更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以前就有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网吧里连续通宵十五昼夜,身心完全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一次“战斗”胜利后由于神经高度兴奋但体力已经不支导致晕倒在网吧,最终抢救无效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2.网瘾的危害存在于心理方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会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患上网瘾后,难以抑制上网的冲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自我封闭。由于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社会的生活、学习兴趣减少,与现实脱节,性格上变得孤僻、冷漠,缺乏参与意识和时间感。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从而产生自闭倾向。另外,因为沉迷于网络在导致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到右脑发育,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上的暴力互动游戏容易诱发青少年的冲动心理,出现抑郁、焦虑、躁郁等情绪问题。

3.网瘾的危害也存在于社会方面:青少年网络成瘾以后,人格发生明显变化。网络成瘾青少年为了持续上网,往往是不择手段。例如:逃学、辍学、欺骗父母、盗窃、抢劫等等,直接又引发了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

网瘾,就如同一种“精神毒品”,家长们务必深刻认识网瘾的危害,未雨绸缪或亡羊补牢,万万不能让孩子走上不归路。

篇3:网瘾危害大教学设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酒瘾、烟瘾、赌瘾、毒瘾等等, 这已广为人们所熟知。凡上“瘾”者, 都不可遏制地对成瘾物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且越陷越深。随着互联网在我国渐渐普及, “瘾”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 这就是网络成瘾综合症 (网瘾) 。数据统计表明:网瘾患者在国内外已经大量存在。染瘾者, 不仅伤害了自己, 而且也伤害着家人、亲友;不仅给自己带来了痛苦, 而且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最终, 成瘾者本身也极有可能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网络游戏成为产业, 覆盖从5-70岁人群, 情感交友产业、娱乐等等, 缺乏内容分级和控制。这些因素导致网络成瘾在我国的形式更加严峻, 特别是青少年成瘾人数日益剧增。对孩子的前程、对家庭、对社会造成非常巨大且无法弥补的损害。和酒瘾、毒瘾不同, 作为一种不依赖于实体物质的“瘾”, 网瘾的产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学方面

弗罗依德认为, “精神分析的目的及成就仅在于发现心灵内的无意识”, 而无意识中所包含的各种本能是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包括性本能、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由于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常容易得到的色情文字、图片、影视等非法信息, 而这些信息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充满了好奇与诱惑, 以至于一些青少年经常浏览一些色情网站。此外, 绝大多数网络游戏以打、杀、抢、犯罪等刺激性内容为卖点。比如枪战游戏反恐精英, 在游戏中只有两个选择, 杀人或者被杀。比如侠盗车手, 以粗口、暴力、黑帮、西方底层生活方式为卖点, 游戏中充满了暴力、色情和血腥。这些内容无一不强烈吸引着青少年。在这样的游戏中, 他们的攻击本能以及死亡的本能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

2、行为学方面

行为学用刺激和反应的连接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青少年通过上网、游戏获得的情绪上的愉悦感强化了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比如网络游戏中, 玩家每完成一个任务、每升上一级, 每次得分, 每次击败对手等, 都会给青少年带来现实中很难获得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 就会强化上网这个行为。又比如, 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你根本无法确认对方的年龄、性别、个性。正是这个特点, 可以让青少年摆脱现实中紧张的人际交往, 摆脱内向的情绪、自卑感、束缚感。进而唤起成瘾青少年的交往欲。也起到缓和现实中的焦虑、抑郁、不安等情绪。这些方面, 也会强化上网这个行为。这也是导致成瘾的重要原因。

3、人本主义方面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需要可以分5个层次, 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安全需要主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受到保护、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现实环境中学业的挫折、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危机往往会加强青少年对网络环境的依赖。事实上也的确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由于无力应付现实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威胁。

社交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 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加入某种团体等。如今很多青少年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 特别是城市里的人际关系较冷漠的现实环境, 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范围。而网络里存在的具有高度社交性的项目 (如论坛、QQ、群聊等) 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使其在生活中更有能力和创造力;反之, 就使人产生自卑感。网络游戏中可以廉价地仿真扮演英雄、国王、老板等角色, 可以通过打斗升级等手段来强化角色, 进而在游戏中独占鳌头, 获得其他玩家的羡慕与称赞。即获得尊重。

自我实现需要方面, 社会学家研究表明, 许多青少年儿童和大学毕业生痴迷于网络世界中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实现综合症。他们可以一连几天不吃不喝, 极限地压缩最低生活层次基本需求, 吃得是Q Q币, 喝得是超级装备能量汤。他们不上学, 不出门找工作, 不洗脸, 不刷牙, 不吃饭, 丧失基本生活需求的动力, 渴望超越性挑战性的工作——成为恶魔法师, 成为商界亿万富翁, 成为世界诺贝尔顶尖级科学家, 成为万能的上帝。”

二、青少年网瘾的危害

据公安部门统计, 青少年犯罪中80%以上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这些年因网瘾毁了孩子的报道不胜枚举。《半月谈》上曾经报道过一幕荒诞而真实的惨剧:一名沉溺虚拟世界的13岁男孩, 选择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 双臂平伸, 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 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 去追寻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当时目睹这一惨剧的一位清洁工事后感叹:“我从来没看见过这样一种奇怪的自杀, 设计好那么标准的飞天姿势, 而且带着笑脸, 毫无痛苦。”17岁的李聪聪, 在父母阻止他去网吧之后, 往白菜汤里倒入杀虫剂。午饭几个小时后, 他的父母双双死去。网瘾少年对学校、家庭、自身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影响触目惊心。

1、损伤智力

有专家研究表明, 网游对于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是极其不利的。沉迷于网游半年以上, 智商会有明显的下降;若是沉迷网游3年, 智商将下降10%, 也就是说, 智力正常的孩子其中90%玩网游3年, 就会变成弱智。

2、损害身体

网瘾造成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 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此外, 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偏头痛等病症。

3、荒废学业

目前大学生拥有电脑的比例相当高, 不少人每天60%左右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网上。大学生经历了高考之后突然放松, 被网络世界诱惑。一开始只是把网络当作一种调节工具, 从偶尔旷课渐渐发展为整天“足不出户”。一些学生白天睡觉晚上上网, 终日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考试挂红灯、留级甚至还会被迫退学, 耽误了学业;毕业后不出去找工作, 逃避现实。

4、影响品行

网瘾诱发逃学、说谎等不良品性, 产生不屑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暴躁、甚至辱骂、攻击他人等一些平时不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恶劣行为。

5、扭曲性格

网瘾导致青少年情绪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 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 为人冷漠, 情绪低落, 弱化了人与人沟通相处的反应能力和面对现实生活的应对能力。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会使青少年网民产生“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长时间的上网还会使他们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 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心理吸食者”。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 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 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和吸毒。

6、伤害家庭

很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较差, 情绪不稳定、没有自控力、说话不算数、承诺不兑现, 家长伤透脑筋, 但又无计可施, 于是隔阂加深, 双方心力交瘁, 原本温馨的家庭变得岌岌可危。

7、诱发犯罪

网络游戏良莠不齐, 暴力和色情游戏充斥着网络, 长时间陷入暴力和色情游戏中, 对道德观的形成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画面和情景中, 也有可能潜意识地去模仿。网瘾者常常偷钱或盗用别人账号去上网游戏、聊天, 一些青少年甚至利用网络搞敲诈、赌博、色情、黑客等活动, 最终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三、预防网瘾的对策

对于青少年网瘾仅仅依靠简单地禁闭、粗暴地打骂等方式,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必须要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方面共同治理, 多管齐下才能取得效果。

1、净化青少年用网环境

在青少年网瘾问题形成过程中, 地下“黑网吧”等曾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它们也是网瘾形成的源头之一。净化用网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 净化用网环境不能只是一场运动, 一次口号, 更应该使其成为常态, 有关部门矢志不渝的将其作为一项本职工作来做。实名制上网, 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如此, 才能帮助青少年正确用网, 预防网瘾。

2、源头预防

对于有了网瘾的青少年, 学校和家长往往是束手无策。有的听之任之, 放任不管;有的居高临下, 怒斥惩罚。结果当然无济于事。也有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但效果也不明显。学校和家庭的网瘾教育往往充满挫折感, 网瘾就成为青少年教育久治不愈的重大难题。原因就在于学校和家庭没有充分认识和深刻分析网瘾的症状及其危害, 对学生和子女上网初期, 缺乏对他们进行网瘾症状及其危害性的深刻教育和细致剖析, 一旦发现他们已经成瘾却是为时已晚。因此, 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瘾教育必须重在预防, 必须未雨绸缪, 必须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未上网或未成瘾之前, 家长、学校、社会必须多管齐下, 积极营造广泛的舆论氛围, 开展有效的网络“双刃剑”教育, 侧重点要加强网瘾的危害性教育, 让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瘾必将带来的危害, 从而加强他们对网络的自身免疫力和对网络危害的预防力, 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不断健全他们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 最终帮助其完善人格。

对刚入校的大学生加强教育, 帮助其制定科学的生活学习规划, 同时利用各种方式丰富第二课堂, 引导他们正确健康支配业余时间。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应采取严控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 一方面严格早点名晚检查制度, 及时了解网络成瘾学生的动态;另一方面, 开展结对帮扶, 通过班干部、党团员青年与网络成瘾学生结对, 一起上自习、帮助补习功课以及聊天谈心的方式, 引导网络成瘾学生逐步摆脱网瘾。针对个别严重的网络心理障碍者, 学校还应加强心理辅导, 进行个别矫治。”一些高校还把消除学生“沉迷网吧”现象作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纳入到各学院学生工作考评中。

3、家庭关爱

当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时, 戒除网瘾便成了父母和公众热议的话题。作为孩子的父母, 当孩子出现网瘾时, 更为焦虑。对于孩子出现的网瘾问题不能堵, 最好的办法就是疏导。面对网瘾, 家长们应该认真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所在。80%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都是由于家庭问题造成的, 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父母放任自流或期望值过高, 以及过分的指责、打骂、溺爱等, 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 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促使他们借助于沉溺网络来满足他们心理的空虚和寂寞, 从网络中寻求自信、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 家长们应该及时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及时予以纠正, 用爱去关怀感动孩子。同时, 让孩子正确了解网瘾的危害并告诉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网络作为一项工具和帮手, 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 而不是因为染上网瘾便抛弃在一边, 这只是一种盲目和愚昧的做法。

总之, 尽快出台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各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加强网络监管, 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违法行为;分级管理游戏, 加大网吧规范管理和黑网吧打击力度, 规范网瘾矫治机构, 建立未成年人绿色网吧;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网络教育, 重视学校素质教育和团队工作, 进一步增加和完善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 免费开放公益场馆。只有这样, 才能防止青少年网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其长, 网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与康复策略,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04-30

[2]、陈丽容, 网瘾青少年逐年增加 三大诱因直指问题核心, 通信信息报2009-06-10, 报纸

[3]、黄明健, 加强网游监管 消除网瘾毒害[N].人民公安报, 2009

[4]、余默林, 防青少年染网瘾 家长言传身教最关键[N], 通信信息报, 2009

篇4:网瘾危害大教学设计

关键词 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网络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5-0078-02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也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简称IAD。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且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对上网带来的愉悦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赖。在畅游网络的同时获得愉悦感,享受这些愉悦感的同时渐渐失去了时间感,逐渐对网络产生依赖、沉迷,最终发展成网络成瘾。

1 网瘾诊断常用标准

1)行为和心理上的依赖感;

2)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基本丧失;

3)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乱;

4)身心健康受到较严重的损害。

2 中小学生染上网瘾的前期特征

1)长时间上网。每天上网时间很长,时常超过8小时,且越来越长,无法自控,特别是晚上常至深夜,有的可能发展到一个或几个通宵。

2)行为反常。上网成瘾的学生不仅会有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精神萎靡等生理特征,还伴有逃学、旷课、不与人交往,对人冷漠、暴躁,关电脑后急躁不安。

3)经常在网上与陌生人通过QQ、微信、YY语音进行语音、视频聊天,与陌生人通电话、约会等。

4)电脑里常出现暴力、赌博等图片,有的可能还有凶杀、色情方面的内容。

5)有说谎、隐瞒上网的时间、地点、与谁一起上网等行为。

6)通过向同学、朋友借钱或向家长骗钱等方法上网,有的通过盗窃、抢劫等进行变现,或者盗用别人账号上网等。

3 中小学生网瘾原因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生活不可缺少一部分。中小学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还不成熟,自制力差,加上网络的诱惑力大,一旦染上网瘾,后果不堪设想。中小学生染上网瘾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家庭中的温暖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特别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中小学生的很多恶习,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也就有义务帮助他们远离恶习。现在的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格外大,而很多家庭对于此时孩子的成长更多是物质上的关心,往往缺少精神上的关心。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剧烈变化和发展的时期,很多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恰当,对于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生活上犯了错误经常摆出“家长的架子”,采取强硬措施,简单的方式方法,甚至打骂他们来解决问题。这些做法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家庭中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理解、关爱,很少给他们温暖,很多中小学生通过网络聊天、游戏等途径来平衡心理、释放压力、寻求被关注、寻找被理解的感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近7亿,网络在为社会提供方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社会问题网络化和网络问题社会化已经逐步成为互联网络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网络使用群体中,网游逐渐低龄化、娱乐化的渗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如今社会,中小学生的业余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捉迷藏、踢毽、跳绳等游戏,而是随着网络的速度飞快地发展,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如“连连看”“偷菜”“反恐”“穿越火线”等网络游戏,还有如YY语音、QQ聊天等聊天工具,以及看网络电视、网络小说,发微博、发微信等。随着对网络的使用,逐渐对网络从喜爱到痴迷,发展成为网瘾。有数据显示,在网络使用者中,青少年使用者超过50%,网瘾患者正在快速增长并向趋于低龄化发展。

4 網瘾对中小学生的危害

中小学正是人生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时间端坐于电脑前,会致使上网者腰肌受损、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如今网络信息安全缺乏管理,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极易污染学生的思想,还可能导致中小学生犯罪。网瘾患者常常混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脱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脱离群体,脱离社会实践,造成情感冷漠、性格孤僻等身心健康问题,有的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网瘾既是心理疾病的表现,同时也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更具有隐蔽性,对中小学生的心理伤害不容易马上发现,但是一旦发现,它的危害可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近年来,染上网瘾的中小学生易出现孤独症,情感淡漠的不在少数,对于那些缺乏自制力和判断力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中小学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年龄偏小,对于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长时间上网会在大脑的神经元中制造“上网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会使大脑对上网产生持续的兴奋,近而发展成一种精神依赖性病症,给自身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有资料显示,我国上网人群中有“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症状的比例约6%,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高达14%。长期沉溺于网络容易使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升高,前期表现为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玩游戏,随着就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还伴随着焦躁不安、心烦、食欲不振、头晕、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继续发展会使生物钟紊乱、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造成人体免疫机能下降,甚至有导致死亡的危险。

中小学生很容易将在网络游戏中学会的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青少年自我认识的障碍,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经不起挫折,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下降,语言表达能力下降,与人沟通困难,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自我,严重时甚至发展到抑郁症、强迫症,影响学习和生活。很多网络游戏中充满血腥、暴力场面,在网络中学到的解决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问题,容易变得情感冷酷、心灵麻木,蔑视人的生命价值,还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5 中小学生染上网瘾的治疗

治疗网瘾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携手的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父母给孩子精神关怀,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所需所想,掌握他们生活学习动态,及时引导教育他们,关注他们心理的健康。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对未来现实生活的追求。合理、节制地使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本身特有的优势来进行学习,远离那些残酷、血腥的暴力游戏。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学生创建活动场所,丰富学生课余活动项目,让中小学生玩得健康,玩得开心,玩得快乐,把学生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举办各种类型的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减少与降低对网络的依赖,健康成长。

篇5:浅谈大学生网瘾的危害及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危害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由于其便捷性、丰富性、广域性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但它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人深受其害。部分大学生上网成瘾不仅对其身心的健康、正常的学习、人格的发展等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对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危害的主要表现

1、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 大学生长期上网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长时间上网会使得眼睛过度疲劳,从而加速视力下降,引发各种眼科疾病。总是坐在电脑前不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容易引起颈椎病、关节疼痛及全身不适。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生物钟紊乱,使大脑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极易诱发各种疾病。

2、对学习产生严重影响

严重影响学业是大学生上网成瘾的显著危害。有些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中所需要的资料或开阔视野,但网络上瘾者网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游戏、聊天等。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网络上,对正常的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学习目标丧失,上课睡觉,经常迟到、早退,逃课现象严重,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甚至无法完成学业。

3、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长期迷恋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长期处于迷恋好玩、刺激而又富于挑战性的虚拟世界,部分大学生对正常的学习和娱乐活动毫无兴致,把对现实的感觉和喜怒哀乐全然寄托在虚拟世界。其主要表现是一是长时间玩游戏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如果过不了某一关在心理上还会产生焦虑情绪。二是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成瘾后一旦停止网络游戏活动便无心做其他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其中也包含許多不良的东西,容易误导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

4、严重影响人际关系

上网成瘾后,网瘾者过度依赖和依恋网络,关注网上信息甚于关心现实生活,逐渐对社会产生隔离感,形成封闭、孤僻的性格特征,造成对现实的适应能力下降甚至退化。另一方面,由于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网络上,喜欢在把虚拟世界中交友,脱离现实,忽视真实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频率减少,极不利于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和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其正常的社会生活。

5容易引发犯罪活动

近年来,在高校因网络成瘾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有所增多。网络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但也充斥很多黄色信息、暴力信息等垃圾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严重污染了大学生的思想,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感弱化,甚至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灵,诱发了大学生网络犯罪。另外网瘾大学生普遍自制力弱,法制观念淡薄,道德认识模糊,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犯罪活动。目前因为网络成瘾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二、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1、加强德育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更好地利用网络便利的功能抵御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害。第三,对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要及时进行网络知识教育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第四,利用报刊、网站专家主题讲座、张贴警示语、播放教育影片等活动等宣传阵地规范上网行为,提醒学生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最后,加强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往往自制力差学习基础薄弱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别人进行交流沟通。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学生家长要配合起来主动干预加强对网络成瘾者的教育引导。

2、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针对经常出入网吧的学生学院可以安排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对他进行监督以“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进行帮带。给他做必要的辅导同时可督促其按时休息、按时上课,在学生中尽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做到以情动人。在班级活动中有意识地给其安排一些任务积极带动其参加班级活动使其增强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逐渐融于班集体。

3、学校要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上网氛围。在校园网安装性能优越的信息安全防御设备;设立网络德育专题;开创一些红色教育网站,开展一些文明上网主题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对大学生的正能量作用。采取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积极介入、妥善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互联网,在教会他们正确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信息收集的同时,也使自制力差的大学生逐步消除网瘾造成的不良影响。

4、重视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调适和咨询活动。配备心理老师,加强心理障碍的干预力度,对个别陷入网络太深的同学应注意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心理疏导、治疗。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前必须充分了解原因对症下药。对已经产生网络成瘾综合征、情感冷漠症等严重问题的大学生,则应该请专家做行为治疗,必要时配合适当的药物控制,避免产生更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

5、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师生交流。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例如可以利用QQ开展远程、校际与校内间的教研活动,探讨教学上的问题,或学生的教育问题,还可发布班级通知等。加强网络安全及案例教育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无节制上网聊天所带来的危害通过事例展现,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网络成瘾的严重后果。尽早改变这一不良行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去。

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减少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和迷恋,从而弱化大学生网络行为,使其走出虚拟世界而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并在包括文体、科技、社团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展现自我、发挥特长。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才能,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来。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人际交往的乐趣,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7、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督与管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的地点逐渐由校外网吧转向学生宿舍。加强校园网络监督和管理是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有效措施。学校要出台校园网络管理相关规定,倡议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基础课阶段不要购买电脑,

引导高年级学生合理、文明使用网络,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规范网络秩序严肃网络纪律。

综上所述,部分大学生的网瘾现象对其本人的正常学习、身心健康、人际交网等产生了极大危害,对之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或减少大学生网瘾现象,进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婷婷关于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分析[J]成功教育版,2008

[2]张丽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J]才智,2009

上一篇: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下一篇:读《芦花小旗》有感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