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网瘾小组工作总结

2024-05-22

中学网瘾小组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中学网瘾小组工作总结

1、目标达成度

初级目标基本达成,大多数组员在这四次活动期间都找到了生活和学习的目标,并且在小组活动第一期中他们自己制定了个人目标,据了解,大多数组员最后都实现了他们自己制定的目标,这些都表明了他们的进步;中级目标部分达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有些组员比参加小组前更加开朗自信了,有的组员去上网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了,有的组员对自己也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我们的活动他们也开始去体谅父母和老师的苦心,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只是在小组里表现好,现实生活中改变较小。由于这次活动时间太短,再加上我们经验确实不足,终极目标的达成情况不是很理想,可能那需要长期的工作及多方面努力。

2、程序设计

第一期互相认识,第二期认识自我,第三期提升自我,第四期快乐分别;这样的设计是完全符合专业小组工作活动程序的。只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每期的压力会比较大。

每期的设计都会有两个主题活动,一个和网络直接相关,一个间接相关,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开展;为了避免活动枯燥乏味,在活动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了一些游戏,或者是热身、或是活跃气氛,但都对小组的顺利进行增添了不少色彩;并且适当的给组员留下作业,不仅可以提醒组员,也可以丰富他们一星期的生活;还给了他们“给家长的建议”的资料,希望和家长一起来帮助他们;在活动开展期间,还邀请了万载县网吧管理员参与,他们非常关心这下一代的成长,同学们也从他们那充分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不过由于组员都不太主动发言,所以设计的很多自由讨论或发言的环节,很容易变成提问,这样就会容易让组员产生厌烦感;游戏环节的设计有些过于幼稚、有些又太深入,不一定都适合这个年龄层。第二期的活动项目安排过多,导致只好临时忍痛删除,且影响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3、工作员的技巧

工作员个人表现从容大方、真诚热心;虽然组员数量较多,但工作员时刻注意了每个组员的反映;工作员充分运用角色扮演、自我坦露、双椅技术等专业技巧,并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工作员也从案主的环境入手,做了大量工作,而不仅是停留在案主本身。不过我们在时间的把握上做得不是很好,偶尔会出现时间不够的状况;对于离组情况的处理做得不是很好;当组员出现沉默状况时,处理方式有待加强。

篇2:中学网瘾小组工作总结

不到一个月的小组工作结束了,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多。以往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但是理论与现实之间毕竟还是有差距,理论上成立的事物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可能会异常的复杂。

学校招募组员必须先和领导协商。校领导第一次见我们说的便是没有教委的批准,不准我们和任何老师或同学接触,这些问题我们以前可能很少考虑。

其次,必须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能力,由于在学校的实践都只是同学之间的模拟,所以不存在理解能力问题,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知识面都很有限,所以设计方案时,必须深入浅出。

篇3:农村中学生网瘾形成心理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开展计算机网络建设以来, 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至全球, 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 随之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 对网络“一往情深”, 甚至难以自拔。我国现有的资料对网瘾的形成原因虽有很多研究, 而仅仅局限于理论方面, 较少进行实地调查, 特别是针对农村中学生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 我们于2006年下半年在我校高中部学生中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 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原因及解决方案。

二、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所有在校学生为总体,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先根据高中三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情况, 决定在高一年级随机抽取5个班, 高二年级抽取4个班, 高三年级抽取2个班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样共抽取了11班, 共732人作为调查对象。

2.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 问卷共26个问题构成, 主要询问了学生接触网的情况和心理, 被调查对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均由研究小组成员深入各被抽中班级实施和完成的。实际发放问卷732份, 收回660份, 回收率90.2%。

3. 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本次调查中, 采取多阶段筛选分析。首先分离出“上过网”与“没有上过网”的学生。然后以目前采用较多的美国IAD评估网瘾九大标准为基准,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经过本组讨论及网上收集的资料, 小组对IAD评估标准做了些改动。新的网瘾评估标准以问题的形式在问卷中写出, 只要被调查者在这问卷中选中 (7~11题) 四个或四个以上“是”, 则被视为上网成瘾者。在调查中, 小组还统计了回答三个“是”的被调查者的数据信息, 这些被调查者我们视为有网瘾倾向, 而回答两个或两个以下“是”的学生被视为无网瘾者。

4. 资料收集与分析

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进行手工进行收集, 然后由小组进行手工统计分析, 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 网瘾的性别差异

为了了解性别与网瘾的关系, 笔者对接受调查的636位学生进行了统计, 其中有效问卷607份, 结果见表1

从而肯定性别与网络成瘾二者之间存在关系, 这就是男生较女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 这一点从成瘾男生比例20%明显大于女生成瘾比例9.5%可以看出。

再来看看男女生在上网内容上的差异, 见表2

表2表明, 在上网内容选择方面, 男女学生之间的百分比相差较大:在玩游戏方面, 男生的比例明显大于女生, 而在聊天、看电影、小说方面, 女生的比例明显大于男生, 在查资料方面差异不大。这说明, 男生在上网时, 玩游戏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 他们把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玩游戏,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武等人指出, 网络游戏是“像鸦片一样有毒的东西”。陶宏开教授则认为, 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和毒品相比, 更便宜、更便捷, 影响面更广, 危害也更大。和男生相比上网聊天对女生有更大的吸引力。综合表1和表2结果表明, 男女不但在上网成瘾上存在差异, 而且在上网内容上也存在了明显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男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而且更喜欢玩网络游戏呢?相反女生就不那么容易沉迷于网络, 并且大部分成瘾女生沉迷于聊天呢?一般认为基于生理差异及传统社会文化的规范以及行为差异。

(1) 男性更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女生更为稳健保守。因此, 面对网络游戏这一新事物时, 男生往往更易于被网络游戏所吸引。

(2) 男生较为独立, 女生依赖性相对较强。在传统文化的规范下, 男生往往是有泪不轻弹, 与其他社会成员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女生则大可向他人宣泄负面情绪, 所以当网络媒体出现时, 在现实生活中比女生拥有更少宣泄渠道的男生便会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来宣泄负面情绪。而且因为男女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不同, 导致了他们宣泄的渠道也就不一样, 男生更喜欢游戏的刺激式的宣泄, 而女生更喜欢温和式的交流方式。

(3) 处于青少年成长期的男生往往思维较为活跃, 自制能力较差, 好动, 视为“顽皮”;女生则自控能力较好, 好静, 视为“乖顺”。

2、年级与网瘾程度的关系

X2=19.973 df=6 p<0.01

根据x2分布表的数据可知, 当df=6、p取0.01时, x2=19.973>16.812, 说明年级的不同对网瘾的形成是有影响的。我们对表中数据进行百分比换算可以得出:高一成瘾率为16.85﹪, 高二为14.52﹪, 高三为14.41﹪。有网瘾倾向者的比率亦为高一最高, 高二次之, 高三最低。

篇4:转化中学生网瘾的教育对策

一、 加强网络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

尽管网络可能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造成生理、心理的危害,甚至荒废学业。但若我们因噎废食,将学生与网络隔绝开来,则是完全不必要、不应该、也是行不通的,所以我校着重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德育教育工作。学校统一安排时间,通过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加强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教育和德育教育。让他们明白,互联网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互联网以外同样有很多精彩、有趣的事物,互联网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学校还利用校广播、黑板报和手抄报等宣传工具,做好舆论宣传,使学生文明上网,上文明网,把健康上网宣传深入到每个学生的身边,深入每个学生的心里。

除了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学校聘请了南宁市亭子派出所的所长作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通过大量生动的网瘾案例来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并教会学生安全上网,提高他们上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还通过校园网站,向学生介绍和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建立起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知道哪些行为会触犯法律、违反规章,从而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自觉遵纪守法,

二、 建立 “校园绿色网络活动室”

为了最大限制地消除上网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远离网吧,引导他们健康文明上网,我校创建了校园“绿色网络活动室”,把学校中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建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网吧”。“绿色网吧”安装有屏蔽不良网站的防护软件,开放时间内都有老师值班,检查学生上网情况。此外,我们课题组把所有网瘾倾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举办网络漫画比赛,flash动画制作比赛,“迎奥运”主题电子板报比赛等活动,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课老师辅导他们制作。他们在创作的同时,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也减少了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对制作精美的作品,我们还发布到网上去参赛,使他们有成就感。有很多学生在参加比赛后都很开心地对我们说:“老师,原来上网除了玩游戏以外还有这么多好玩事情!”

三、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也很大,为了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转移注意力,我校为学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如参加学生会的管理工作、参加班干轮值检查小组、参加志愿者服务队等,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律能力,也让他们获得了成就感。我校每年都举办艺术节、校运会、黑板报比赛,在这些活动中,有不少才艺之星脱颖而出,有的优秀选手还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区级的比赛,为我校争回荣誉。除此之外,我校还成立了各种社团,如文学社、舞蹈队、合唱团、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志愿者服务协会等,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有益的团队活动。学校这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有助于吸引有网瘾倾向的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慢慢摆脱对网络游戏的单一兴趣。

四、 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网络游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一些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由于中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意识的淡薄,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受挫,就很容易转向虚拟环境中去寻找安慰,并逐渐失去对现实环境的真实感受,对网络产生依赖,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忠实“吸食者”。 沉迷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网下”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纯、学业荒废,而“网上”精神亢奋、恶意攻击,甚至一些学生无法摆脱网络游戏的纠缠,产生自残和自杀行为的念头,所以对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具有专业心理咨询资质的老师及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组成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设立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每个班级每周也都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如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会及时给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教育,学生也可以到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学校还设置了“涂鸦板”,给学生提供一个宣泄的方式。 我们还利用网络资源,召开网络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论坛为载体,在网上开辟“心理主题班会讨论区”,主持人及时将班会的题目、活动的过程公布在论坛上,通过学生们的参与、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学习心理知识。网络主题班会将学生由被教育者转变成参与者,激发了学生参与班会的热情。另外,网络班会涵盖的内容信息量大,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参与在线大讨论,有利于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改善。

五、 对有网瘾倾向的学生进行个案辅导

在转化网瘾学生的工作中,个案辅导是最关键的环节。进行个案辅导的方法和手段很多,用什么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课题组总结出几种比较普遍而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家校密切配合,抓住转化契机。首先要争取家庭的大力配合。在所研究的个案当中,凡是家庭能积极配合老师,多关心、管束孩子的,都会取得很明显的效果。例如黄芊芊老师辅导的高04(6)班的李某同学,本来自控能力就差,意志薄弱,非常爱上网。自从他父母闹离婚后,他失去了管束,无心学习,甚至发展到旷课在家上网玩游戏。黄老师了解了情况后,首先对他进行了家访,和他父母谈话时,明确告知他们,他们现在的状态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如不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将影响孩子一辈子。李某的父母深深懊悔,并表示不在孩子的面前吵架、打闹了。黄老师趁机规劝他们改善彼此的关系,教好自己的孩子。后来,父母的关系改善后,对李某的触动很大,在家校的密切配合并教育下,李某慢慢把心收回来,上网频率下降了。又正好2007年要参加高考,黄老师抓住这个契机及时转化,鼓励他挖掘潜能力,把心思全力以赴地放在学习上。在当年的高考中他考出了326分的成绩,超了大专线26分,被上海理工大学录取。

网创人才培训法。天下大势,堵不如疏。网瘾学生的兴趣点在网上,何不因势利导,把他们的兴趣发挥在“正道”上?这个策略是我们课题组重点研究的方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我们组织有“网瘾倾向”的学生集中学习,请计算机老师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动画制作,然后鼓励他们参加学校举办的“迎奥运”电子板报比赛,比赛中他们百分之百的获奖。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往往都来自于着魔般的兴趣和“沉迷”,如果引导得当,激发得力,网络有可能成为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如黄彩霞老师辅导的高中学生雷某某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黄老师把他定为辅导对象后,并没有急于“堵”,让他减少上网时间等。而是慢慢的“疏”:黄老师自己有制作flash动画和制作网页的特长,便向他展示自己制作的一些有趣的flash动画,引起雷某的兴趣后,便教他入门,同时也让计算机老师在电脑课上对他进行特别辅导。雷某很快就迷上了flash动画的制作,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也随之减少。黄老师还鼓励雷某把自己制作的一些flash动画发布到网站上,并积极参加各种动漫制作比赛等。这极大激发了雷某的创作欲望,之后他还学习了网页制作。现在雷某正在积极地筹备创建自己的网站呢,网络游戏对他的诱惑已大大减少。

计划法。要戒除网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学生可能会“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很难长期坚持下去。订计划的内容随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原则是循序渐进。首先是分阶段地缩短学生上网的时间。可以以五天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缩短时间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十以下。第二阶段,要增加难度,但减少时间的比例不要超过百分之十五。以此类推,最后让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或者只有节假日才上网。在计划中,可以安排一定的奖惩措施,如能严格按计划执行,可得到一定的奖励,反之,则给予一定的惩罚。

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学习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学习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个案当中的网瘾学生和网瘾倾向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一般或较差,学习的上进心不足。针对他们的这种状况,我们分别指出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黄家毅老师辅导的网瘾倾向学生高04(2)班的覃某某,学习成绩较差,黄老师就和他一起制定符合他实际的学习计划,并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学习,经常检查他的学习情况。覃某某学习上有一点进步,黄老师就及时在班上进行表扬。这样,覃某某的信心树立起来了,对学习也越来越有兴趣,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在2007年的高考中,他的成绩达到了大专录取分数线。

注意转移法。这也是对有网瘾倾向的学生进行转化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班集体活动、学校的各种团体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其它的户外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让他们把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生活当中来。如廖慧鑫老师辅导的高05(5)班的陆某某同学,迷上网络游戏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他有绘画方面的特长,廖老师就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后,他逐步把兴趣爱好放在了绘画上,经常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班级出板报,并多次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除此之外,他还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市级比赛,频频获奖,他从这些奖项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所以给自己定下了考取艺术院校的高考目标,并于2008年高考中金榜提名,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航向明确法。中学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当一个人有了远大的奋斗方向,他就会为自己的前途努力学习。网瘾学生大多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高,没有远大的抱负。为此,在转化这些学生中,首先要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前途,多用榜样激励,帮助他们制定人生目标,从而避免了漫无目的地上网聊天或游戏,浪费青春。

总之,我们相信,在学校积极的教育指导下,再加上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互联网不是一张毒网,让孩子们折翅于天空,而应该为孩子们的自由飞翔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篇5:中学网瘾小组工作总结

一.服务立项

(一)项目名称: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二)服务对象:社区青少年

(三)服务时间:2015年7月--2015年12月

二.项目背景

(一)问题与需求评估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网络虚拟社会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使用群体中,青少年是最主要的群体,由此也衍生出一个问题——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由于青少年并不能很清晰的分辨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区别,因此,他们很容易就陷入到虚拟的网络社会中,甚至无法自拔,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探讨解决青少年的网瘾问题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

(二)介入理念与理论

1、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

针对青少年网瘾首先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与指导,引导他们认识到网瘾带来的危害,帮助他们对网瘾有正确的看法。

2、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

青少年网瘾导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偏差、情绪困扰、人格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情绪辅导;对已经出现人格障碍的青少年,及时进行矫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

3、社区青少年行为矫正

有些网瘾青少年容易表现出来一些行为问题,比如带有攻击行为,一旦阻止他们上网,他们可能表现出不耐烦,暴躁,从而伤害周围人。三.项目目标

(一)整体目标:让小组成员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戒掉网瘾从而养成合理利用网络的习惯,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社会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增强组员的自控能力,让他们学会给自己制定明确的计划,学会管理自己充裕的业余时间;

2、让组员充分意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尤其是网络游戏的危害性,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养成合理的用网习惯,逐渐摆脱沉迷网络的坏习惯。

3、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一些社交技巧,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四.活动安排

(一)招募阶段

1、在社区办公处张贴海报。

2、散发宣传单。

3、社区工作人员在当值时告知参加。

4、我们在和工作人员一起调查时亲自邀请参加。

5、根据小组性质进行筛选组员。

(二)小组开展阶段

项目节数

目标

内容

第一节

缘来有你

1.相互认识。

2.介绍小组目标,形成小组规范。3.签订小组契约。

1.暖身游戏:名字接龙。2.介绍小组说明。

3.通过圆桌会议,订立小组组员都认可的小组规范。

第二节

不再迷“网”

1.认识网瘾危害。

2.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控力。

1.现身说法:观看网络成瘾危害的录像。2.头脑风暴法:讨论解除网瘾的“金点子”。

第三节

无网生活

1.采取系统脱敏强化法转移对网络的依赖心理。2.培养团队精神,学会与人交流。

1.开展室外活动。2.素质拓展训练: 信任背摔。

第四节

网外的精彩

1.发掘优势: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减少对网络的依赖。2.增强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1.发掘并培养每个孩子的特长、兴趣和爱好:举办丰富多彩的比赛、竞赛(如乒乓球、篮球、绘画、书法、唱歌等等)。2.自我约束训练:小型军训。

第五节

珍重再见

1.巩固小组成果。2.处理离别情绪。1.回顾小组历程。2.小组成员发表感言。3.成员之间互相鼓励。4.总结。

五.所需资源

1、宣传海报

2、督导一位

3、礼品

4、宣传单

5、电脑

六.活动分工 七.预算 支出项目 数量 金额 海报 2 80 车费 6 240 水 待定 100 宣传单 若干 40 礼品 若干 100 活动材料 若干 100 总计

660

八、监督与评估

(一)评估内容

1.项目策划评估,由社工小组督导对项目策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2.过程评估:评估社区网瘾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变化情况;

3.成效评估:评估服务的效果、服务对象改变情况、满意度,评估服务指标完成情况,评估项目人力、资金投入情况等。

(二)评估方法

1.项目策划评估:采取征求民政部门和居民意见等方法进行;

2.过程评估:观察社工的活动记录与服务对象每次的活动评语,或是通过现场的观察进行评估;

3.成效评估:督导对项目指标完成情况,人力、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审核,通过直接采访或者问卷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对服务满意度等

九、预测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遇到的问题及困难 解决方法

项目策划不合理 通过小组讨论和听取居委会的意见对服务项目进行修改 资金不足 1)与居委会协商; 2)拉赞助

无法完成预期目标 1)找出无法完成的原因;

2)与居委会协商调整方案或者延长服务时间 青少年拒绝参与 做好宣传和思想工作

篇6:如何面对中学生网瘾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渴望独立,渴望被尊重,另一方面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要求严格,不为学生理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很差。鉴于这种状况,如果教师想要对学生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就提出要求,有时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学生的行为并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这样就面临一个问题,教师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和习惯,但是学生却抱有抵触情绪,效果很差。采用强压的方法也许能使得学生表面上服从,但是背地里却是另外一种做法。如果只是顺着学生的习惯去做,则班主任这一职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以上网为例,网瘾少年已成为社会所重视的一个话题,在学校中已成为学校头号问题。一我所带的班级为例,我中途接班从高二带起,开学之初,我就和学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因为是新班主任,学生也愿意坦诚的交流。了解到的情况是班级中的所有男生都在在校期间去过网吧消磨时间,并且有十几名男生,已经形成网瘾,每个星期固定要去几次。于是我把减少上网问题,作为新班主任的第一件任务来抓。

我知道,对于上网这样的问题不能靠严管去治理,我校,以前曾制定过这样的制度,学生夜不归宿视为上网,三次以上,劝其退学。但是这样的制度并不能彻底制止学生上网。当班主任了解情况的时候,当事人不愿意承认上网,其他的同学也不敢向老师说明谁去上网,甚至有的班主任为了捉住上网的学生,曾在学生宿舍呆了一宿,只为了抓住学生上网。鉴于这种情况,我在班级公开说明,你们上网我能理解,只要你们做到诚信,不欺骗我,我不会惩罚上网行为。于是在我和学生了解情况的时候,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我就掌握到十几个经常上网的学生的情况,在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能说出自己上网的频率,说出为什么上网。当我问到,如果我告诉你们上网对学习危害很大,你们能做到不去上网吗,当时就有几个学生说,可以减少上网的次数,但是做不到,不去上网。

再一次和学生谈话的时候,有我问她,你认为上网对学习危害大吗,她说很大,我当时听了,感觉精神一镇,有这妹深的认识很难得啊,她说了一个实例,她有个表哥,中考时候的成绩是全县钱50 名的,但是高一的时候迷上了上网,到高三的时候,只考了专科学校。我问她,你上过网吗,我从没有进过网吧的大门,因为我知道网吧不是个好地方,对学习没有任何好处。还有一个同学,当我谈到他的家庭情况时,她说道自己的弟弟,初中毕业就辍学了,现在在家也不愿意做事,经常问家人要钱去上网,如果不给钱,就会和父母发生争执,对弟弟很失望。我问她你愿意把这样的事情说同学们听么,我认为这样的实例应该能很好的教育学生,她说行。

这样下去,学生认识到上网的危害,很多学生都下定决心不再斤网吧,情况大为好转,两个星期后,我了解到,只有四五个学生去网吧,其他学生都一直没有去过。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诚信。只有学生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上网行为,教师才有可能对学生采取教育行为,从别的途径了解到的信息,往往会受到起本人的抵触,拒不承认。

第二,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班主任的关心,愿意谈心,只有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三,让学生认识到到上网的危害,从意识上主动远离网吧,注意反复。

第四,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追求,减弱网吧对自己的吸引力

上一篇:工商登记公司章程下一篇:图书馆情怀演讲稿